黑盒测试的7种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方法举例说明

黑盒测试方法举例说明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内部代码或程序逻辑,而是专注于测试输入和输出的正确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其应用。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将输入数据划分成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只需测试每个等价类的一个代表值即可。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1到100之间的整数的程序,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小于1的数、一个在1和100之间的数和一个大于100的数进行测试。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在等价类划分的基础上,对边界数值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程序在处理边界值时容易出现错误。
以编辑器的字数统计功能为例,如果规定最多输入1000个字,我们会测试999个字和1000个字的情况,以确保程序能够正确统计。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因果图来描绘可能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黑盒测试方法。
以一个购物网站为例,我们可以绘制用户点击购买按钮后的流程图,包括选择商品、填写地址、付款等步骤。
通过因果图法,我们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决策表驱动测试决策表驱动测试是一种根据不同条件的组合来设计测试用例的黑盒测试方法。
以一个银行取款程序为例,我们可以根据取款金额、账户余额和取款时间等条件,设计不同的测试用例。
这样能够覆盖不同的可能情况,提高测试的全面性。
边界盒测试边界盒测试是一种结合边界值分析和等价类划分的测试方法,旨在测试系统的边界条件。
以一个电子邮箱地址输入框为例,我们可以测试最短长度、最长长度和超过最长长度的情况,以确保系统在处理边界条件时能够正确响应。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组合多种方法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质量和稳定性。
黑盒测试虽然不涉及具体代码实现,但却是保证软件功能正确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黑盒测试的7种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的7种测试方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很明显,如果外部特性本身设计有问题或规格说明的规定有误,用黑盒测试方法是发现不了的。
黑盒测试有7种测试方法分别是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功能图法、正交实验法。
下面将一一介绍。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划分等价类: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
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
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
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
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黑盒测试法是什么意思方法有哪些

黑盒测试法是什么意思方法有哪些黑盒测试是指那些使用基于规格说明方法和准则的测试活动,根据程序需求和产品规格说明来发现程序错误。
那么你对黑盒测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黑盒测试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黑盒测试法的介绍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锯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黑盒测试又称基于规格说明的测试,它是指那些使用基于规格说明方法和准则的测试活动,根据程序需求和产品规格说明来发现程序错误。
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等,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
黑盒测试法的特点“黑盒”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法是穷举输入测试,只有把所有可能的输入都作为测试情况使用,才能以这种方法查出程序中所有的错误。
实际上测试情况有无穷多个,人们不仅要测试所有合法的输入,而且还要对那些不合法但是可能的输入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方法采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因果图和综合策略。
黑盒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也即黑盒测试使软件工程师派生出执行程序所有功能需求的输入条件。
黑盒测试并不是白盒测试的替代品,而是用于辅助白盒测试发现其他类型的错误。
黑盒测试主要发现以下类型的错误:1)基于规格说明的功能错误2)基于规格说明的构件或系统行为错误3)基于规格说明的性能错误4)面向用户的使用错误5)黑盒接口错误黑盒测试法的优点1、基本上不用人管着,如果程序停止运行了一般就是被测试程序CRASh了2、设计完测试例之后,下来的工作就是爽了,当然更苦闷的是确定crash(崩溃)原因3、对比较大的代码单元来说,黑盒测试比白盒测试效率要高;4、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实现的细节,包括特定的编程语言;5、测试人员和编码人员是彼此独立的;6、从用户的视角进行测试,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7、有助于暴露任何规格不一致或者有歧义的问题;8、测试用例可以在规格完成之后马上执行。
黑盒测试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测试的

黑盒测试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测试的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它基于对软件系统外部行为进行评估的原理,而不需要了解内部代码逻辑。
黑盒测试旨在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规格说明要求,并识别任何功能错误。
下面将介绍黑盒测试的定义及常用方法。
定义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旨在检查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按照规格说明要求工作。
测试人员在进行黑盒测试时,仅关注软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而不了解软件系统内部的实现细节。
黑盒测试将软件系统视为一个封闭的黑盒子,通过输入指定的数据,检查输出是否符合预期,以此来评估软件系统的质量和正确性。
方法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旨在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
该方法假设软件系统对于每个等价类的输入数据具有相同的行为。
测试人员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然后选择代表每个等价类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用于测试软件系统在边界条件下的行为。
该方法通过在输入数据的边界值处进行测试,以检查软件系统是否能正确处理边界情况。
测试人员通常会选择边界值、边界值-1和边界值+1作为测试用例,以验证软件系统对于边界条件的处理是否正确。
因果图因果图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用于描述软件系统中的因果关系。
测试人员根据功能规格说明绘制因果图,标识出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代表性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因果图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软件系统的功能结构,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
结论黑盒测试是一种重要的软件测试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估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规格说明要求。
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和因果图。
通过合理选择测试用例和进行全面测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发现潜在的功能错误,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日常软件开发中,黑盒测试应得到充分重视,以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黑盒测试常用的测试方法

⿊盒测试常⽤的测试⽅法⼀:说明1.1 等价类划⽅法1.2 边界值分析⽅法1.3 决策表⽅法1.4 错误推测⽅法1.4 因果图⽅法⼆:详解2.1 等价类划分⽅法定义:是把所有可能的输⼊数据,即程序的输⼊域划分成若⼲部分(⼦集),然后从每⼀个⼦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例(⼦集中每个输⼊对发现软件错误都是等效的)。
该⽅法是⼀种重要的,常⽤的⿊盒测试⽤例设计⽅法。
等价类分类:(a) 有效等价类-->指对于软件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数据构成的集合。
(b) ⽆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相反,指对于软件规格说明⽽⾔,没有意义的、不合理的输⼊数据集合。
编写设计测试⽤例的步骤:(1) 根据被测对象的输⼊条件,确定等价类,包括有效等价类和⽆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系统可以接受、认可的、正确的业务操作。
⽆效等价类:系统认为是⾮法的,不合理的输⼊。
(2) 将有效等价类、⽆效等价类进⾏编号。
有效等价类取交集,⽆效等价类取并集。
(3) 为每个等价类设计具体测试数据。
注: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不管是有效等价类,还是⽆效等价类,系统都要做出响应。
如输⼊合法邮箱名,系统应该能够接受;如输⼊⾮法邮箱名,系统应给予“邮箱名输⼊不合法,请重新输⼊!”等类似的错误提⽰。
案例:新浪邮箱名,其输⼊要求如下:1. 4~16个字符2. ⽀持英⽂⼩写、数字、下划线3. 不⽀持全部为数字或下划线案例解析:输⼊条件有效等价类⽆效等价类输⼊条件有效等价类⽆效等价类⽤户名字符数4~16(1)0(2)、0<个数<4(3)、>16(4)⽤户名组成英⽂⼩写(5)、数字(6)、下划线(7)⾮英⽂⼩写、数字、下划线(8)⽤户名⽀持格式不全为数字(9)、不全为下划线(10)全为数字(11)、全为下划线(12)邮箱名有效输⼊集合: (1) (5) (6) (7) (9) (10) 32jing_qfda ⽆效集合:(2) 邮箱名为空 (3) jby(4) jiangboyang_1987_12_22 (8) 江渤洋 (11) 1234567890 (12) __________最终测试⽤例:序号输⼊及操作说明期望的测试结果132jing_qfda 符合要求2邮件名为空⽤户名字符数不符合要求3jby4jiangboyang_1987_12_225江渤洋⽤户名组成不符合要求6@#%……7FDAY 81234567890⽤户名⽀持格式不符合要求9__________2.2 边界值分析⽅法定义: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或输出的边界值进⾏测试的⼀种⿊盒测试⽅法。
黑盒测试用例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它主要关注系统的功能、接口和外部行为,而不考虑内部的实现细节。
在黑盒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和逻辑,而只需通过输入和输出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有效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通过将输入和输出的可能值进行划分,使得每个等价类中的测试用例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行为。
这样可以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年龄的系统,可以将输入值划分为以下等价类:- 小于0的年龄:如-1、-10等;- 0到150之间的合法年龄:如0、18、100等;- 大于150的非法年龄:如151、1000等。
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值作为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指在每个等价类的边界值处设计测试用例,因为边界值常常是引发错误的关键点。
边界值通常是最小值、最大值以及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值。
继续以上述年龄系统为例,可以针对每个等价类的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 小于0的年龄的边界值:如-1;- 0到150之间的合法年龄的边界值:如0、1、149、150;- 大于150的非法年龄的边界值:如151、1000。
通过测试这些边界值,可以确保系统在边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3.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通过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引发错误的因素,然后设计测试用例进行验证。
因果图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发现系统中隐藏的逻辑错误。
以一个银行系统为例,假设用户在转账时需要输入金额和对方账户。
因果图可以将输入因素(如金额范围、账户类型等)和输出因素(如转账成功与否、账户余额变化等)联系起来,从而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
4. 边界对称法边界对称法是利用对称性设计测试用例的一种方法。
它假设系统在边界值的两侧具有相同的行为,因此只需测试其中一侧的边界值即可。
黑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证明功能需求和用户最终需求的测试方法,设计黑盒测试用例的方法有如下8种:等价类划分法。
边界值分析法。
因果图法。
判定表驱动测试。
场景法。
功能图法。
错误推测法。
正交试验设计法。
在实际测试工作中,往往是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率,这就需要认真掌握这些方法的原理,积累更多的测试经历,以有效地提高测试水平和测试效率。
下面就将主要介绍这8种设计黑盒测试用例的方法。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典型的、重要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程序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假设干个等价类。
然后从每个局部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当做测试用例进展合理的分类,测试用例由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的代表组成,从而保证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
利用这一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可以不考虑程序的部构造,以需求规格说明书为依据,选择适当的典型子集,认真分析和推敲说明书的各项需求,特别是功能需求,尽可能多地发现错误。
由于等价类是在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根底上进展划分的,并且等价类划分不仅可以用来确定测试用例中的数据的输入输出的准确取值围,也可以用来准备中间值、状态和与时间相关的数据以及接口参数等,所以等价类可以用在系统测试、集成测试和组件测试中,在有明确的条件和限制的情况下,利用等价类划分技术可以设计出完备的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设计一些不必要的测试用例,因为这种测试用例一般使用一样的等价类数据,从而使测试对象得到同样的反映行为。
对于等价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它的划分方法。
1、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可以划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1〕有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指对于程序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以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预先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有效等价类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根据系统的输入域划分假设干局部,然后从每个局部中选取少数有代表性数据当做数据测试的测试用例,等价类是输入域的集合。
【黑盒测试】测试用例的常用方法

【⿊盒测试】测试⽤例的常⽤⽅法1、等价类划分法应⽤场合:界⾯中只要有数据输⼊的地⽅,就可以使⽤等价类划分法。
从⽆穷多的数据中,挑选少量代表数据进⾏测试。
1)分析需求,划分等价类:有效等价类和⽆效等价类2)从每个等价类中,⾄少挑选1个代表数据进⾏测试如:姓名3-20个字符 有效数据:⼤于等于3个字符,⼩于等于20个字符 ⽆效数据:⼩于3个字符 ⼤于20个字符2、边界值法应⽤场合:界⾯中有数据输⼊的地⽅,⼀般可以使⽤,边界值法往往和等价类划分法⼀起使⽤,形成⼀套更为完善的测试⽅案。
找到有效数据和⽆效数据之间的分界点(边界值)测试:最⼩边界值-1,最⼩边界值,最⼤边界值+1,最⼤边界值如:姓名3-20个字符 有效数据:⼤于等于3个字符,⼩于等于20个字符 ⽆效数据:⼩于3个字符 ⼤于20个字符最⼩边界值:3个字符最⼤边界值:4个字符最⼩边界值-1:2个字符最⼤边界值+1:5个字符3、因果图及判定表法应⽤场合:在⼀个界⾯中有多个控件,如果控件之间有组合关系或者限制关系,不同的控件组合会产⽣不同的输出结果。
为了弄清不同的输⼊组合会产⽣怎样的输出结果,可以使⽤因果图或判定表法。
1)基本 : 表达的是因(输⼊结果)和果(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
A 恒等 如果a=0那么b=0;如果a=1那么b=1 B 与(^) ⼏个输⼊条件都成⽴结果才成⽴,如果输⼊其中任何⼀个输⼊条件不成⽴,结果都不成⽴。
C 或(v) 多个输⼊条件有任何1个成⽴结果都成⽴,只有所有的输⼊条件都不成⽴的时候,结果才不成⽴。
D ⾮ A=1时B=0;A=0时B=12)约束(限制): 限制的是同⼀类的,要么限制的同为输⼊条件,要么限制的同为输出结果 A 互斥E(Exclude) 只能有1个是成⽴(1),但是可以都不选(都是0)B 唯⼀O(Only)表⽰在多个条件中,有且仅有1个成⽴。
C 要求R(Required) 若a=1则要求b必须为1,不允许出现a=1,b=0的情况,反之a=0时b的值⽆所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盒测试的7种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很明显,如果外部特性本身设计有问题或规格说明的规定有误,用黑盒测试方法是发现不了的。
黑盒测试有7种测试方法分别是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功能图法、正交实验法。
下面将一一介绍。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
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
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
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
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
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
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②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③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④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⑤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⑥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3、设计测试用例:
在确立了等价类后,可建立等价类表,列出所有划分出的等价类: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4、设计原则:
然后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按以下三个原则设计测试用例:
①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②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地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
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③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
(1)边界值分析方法的考虑:
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
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
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
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2)基于边界值分析方法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数多一的数作为测试数据。
3、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使用前面的原则1。
4、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应用前面的原则2。
5、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6、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7、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它可能的边界条件。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
还有,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