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3-2030年

合集下载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06•【字号】汉政发〔2022〕11号•【施行日期】2022.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汉新区、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现将《汉中市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汉中市人民政府2022年6月6日汉中市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依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3%,力争达到全省同期平均水平。

科普有效供给显著增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科普资金投入逐步增加。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到2035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

城乡、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科普服务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为推进汉中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8•【字号】汉政发〔2012〕4号•【施行日期】2012.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现就今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化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总体思路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全市“十二五”城镇发展规划、双百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政策精神,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地域客观实际,坚持以转变理念、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城市功能、培植产业支撑、增强人口集聚能力为重点,以城镇化建设和“宜居城市”创建活动为抓手,走具有汉中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新路子,全面提高城镇发展的内涵质量,并充分发挥城镇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推动作用,努力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主要原则(一)高度重视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不断扩大城镇规模,逐步实现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同步优化,产业功能与城镇功能同步提升,以产业繁荣城镇,以城镇支撑产业。

(二)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以城乡建设统一规划为先导,以城乡基础设施统一建设为基础,以城乡产业统一布局为重点,以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为保证,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

(三)把“以人为本”和提高社会福祉贯穿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以群众满意为最大追求,着重开工建设一批涉及民生、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城镇基础工程,彻底转变重建设轻管理、重生产轻生活等落后观念,在城镇发展中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更多地增加民生元素,更多地重视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简介

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简介

《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简介2014-10-07 15:55:18汉中城乡规划建设网(参与讨论)一、城市发展总体思路1、一个先导:以交通为先导,通过两条铁路、三条高速、一个机场,沟通秦岭、巴山南北,打通大西北与大西南的联系,汉中应承担重要的枢纽职能。

2、两大突破:一是城市实力的突破,二是城市特色的突破。

3、三大目标:一是成为衔接大西北、大西南和中部地区的枢纽;二是成为“西三角经济圈”产业格局的重要节点;三是成为国内知名的特色旅游休闲宜居城市。

4、五大战略:一是以接轨西安和成都为重点的区域合作发展战略;二是以汉中盆地城镇发展区为核心的空间发展战略;三是以发展航空、机械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旅游和商贸物流五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突破战略;四是以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传承战略;五是以循环经济和山水生态保育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战略。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1、规划范围①市域:即全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②规划区:即东至城固县的崔家山、柳林一线;南至南郑县黄官、红庙一线;西至勉县老道寺、长林及南郑县阳春、协税、濂水一线;北至汉台区河东店、武乡一线。

总面积为 1289平方公里。

③中心城区:即包括三条高速路合围地界以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和其外围的柳林、褒城和周家坪三个组团,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近期2015年,汉中市域常住人口规模为39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6%,城镇人口为218.4万人;远期2020年,汉中市域常住人口规模为41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城镇人口为246万人。

2、空间结构:总体结构规划为“一主两副、三轴四区”。

“一主两副”即汉中市区为主核心;城固、勉县县城为两副中心。

“三轴”为汉江(西汉高速)城镇发展主轴以及宝汉、十天高速两条城镇发展副轴。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规划建设专项工作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规划建设专项工作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规划建设专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7.26•【字号】汉政办函〔2016〕55号•【施行日期】2016.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规划建设专项工作的通知汉政办函〔2016〕5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发挥规划管控作用,科学引领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健康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城镇规划建设专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县域城镇发展质量为中心,加快城乡规划编制,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塑造城镇特色风貌,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6年9月底前,各县区全面完成所在县区汉江段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和10条美丽乡村风景线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行政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

2016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7.3%,省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省级跟踪指导镇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二、主要任务(一)加快沿江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各有关县区要依据《汉江盆地串珠式城镇生态景观带建设概念性规划》、《汉中市汉江综合整治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要点》(汉政办发〔2012〕34号)、《进一步加强汉江串珠式城镇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汉市建规发〔2016〕43号)等规划、文件要求,加快开展汉江盆地串珠式城镇带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沿江道路、跨江桥梁、堤顶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内容,提出沿江生态景观带控制范围和功能定位,落实沿江建筑风格色彩、退后红线和建筑空间形态等引导要求,逐步形成服务设施完善、环线交通连接、生态景观优美的沿江串珠式城镇带。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区域经济开发【发文字号】汉政发[2015]4号【发布部门】汉中市政府【发布日期】2015.02.10【实施日期】2015.02.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汉政发[2015]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汉中市人民政府2015年2月10日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十三五”(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汉中市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经济强市、特色鲜明文化名市、生态良好宜居富裕城市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好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对于加快“三市”建设,打造汉中经济升级版,力促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大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切实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以下方案。

一、编制意义(一)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实现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完成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和重大决策部署,要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四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一带一路”、法治建设等各项工作,科学指导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是全面推进汉中“三市”建设的现实需要。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消费和产业升级的战略之举。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为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促进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和功能完善,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城乡统筹、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面总结回顾了我市“十一五”期间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成就、值得肯定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市新修编的“双百”城市总体规划,针对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回顾(一)取得的主要成效“十一五”是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体制、发挥潜能、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五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十一五”期间, 随着我市城乡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全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呈现出了“规模不断扩大、基础不断完善、产业不断聚集、科学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

“十一五”未,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了39 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40.2万人;全市11个县城、132个建制镇、个乡、个街道办事处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150.48万人,比2005年增加27.72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9.6%,超过了“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38%)1.6个百分点,5年间城镇化水平年均增加1.32个百分点,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城镇发展主轴逐步形成、城镇体系框架初步构建“十一五”期间,在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引导下,我市城镇体系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108 国道沿线“百公里”“串珠式”一级城镇发展轴带已基本形成;汉江、210 、316 国道、阳安铁路沿线二级城镇发展轴带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沿江、沿主要交通干道轴线发展的空间布局特征逐步显现,初步构建起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固、定军山为副中心,各县县城和沿江、沿主要交通干道重点镇为骨干,带动其它建制镇(乡)和主要集镇有序发展,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7•【字号】汉政发〔2012〕11号•【施行日期】2012.03.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现将《汉中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一二年三月七日汉中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十二五”是汉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机遇期。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并重”,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双赢,现编制《汉中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一、科学分析形势,抢抓发展机遇(一)“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狠抓污染源治理和污染防控,在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城镇化率提高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削减,环境质量保持总体良好稳定。

到2010年底,全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为56305吨、16980吨,比2005年底分别下降10.7%、8.6%,完成减排任务,实现总量控制目标。

1.局部重污染持续改善。

境内的汉江干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比“十五”末下降了0.13,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嘉陵江干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了0.15,各监控断面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优于Ⅲ类水域功能区划标准;全市1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提高,2010年达到339天,较2005年增加34天;除略阳县外,其他县城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略阳县酸雨频次大幅度下降,由“十五”末的3.8%下降到2010年的零,市中心城区和其他县城区未出现酸雨。

区域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1.7分贝,较2005年下降3.5分贝;城市主要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66.6分贝,较2005年下降3.4分贝;环境噪声保持“好”或“良好”水平。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5.06•【字号】汉政发[2013]19号•【施行日期】2013.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汉政发〔2013〕1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汉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予印发,请依照执行。

2013年各项具体计划,由市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组织下达和实施。

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确保2013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要及时分解主要指标和各项工作任务,研究提出具体工作措施;二是要切实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提出应对措施;三是要强化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重大事项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是要及时反馈计划阶段执行情况,于每季度后次月前5个工作日内报送市发展改革委。

汉中市人民政府2013年5月6日汉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把握县域经济、民生改善两大关键,紧扣“三市”建设目标(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富裕城市),着眼“四化”互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挥五大优势(生态、文化、水能、矿产、区位),突出六个重点(策划包装项目、发展非公经济、做大旅游产业、破解交通瓶颈、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干部作风),坚持循环经济推动、着力培育发展新优势,坚持新兴产业带动、着力打造发展新亮点,坚持改革创新驱动、着力激发发展新动力,坚持城乡协调统筹、着力形成发展新格局,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3.5%,达到9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6%以上,突破8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达到6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达到25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达到3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16%,达到22801元和7170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2.2%、2%、2%和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