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 (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0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0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方式)
没收地主土地分 给无地少地农民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地主私有)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农民私有)
农业合作化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土地归集体公有)
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 合作社使用机械农具 丰收时节合作社领粮食 毛泽东看农民的丰收报喜信
国家方案: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互助合作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目的)
◆在教材23-24页,落实农业合作化的概况太。分散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
很脆弱
要集中
形式 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
业生产合作社
社员把原
农 业
目的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 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有的界线平掉 ,将分散的各 块土地连成一
合 原则 自愿互利
片。
作 化 发展
阶段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土地交公
机械生产
实质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 公有制(集体所有)
国家投资
集体经营
课堂小练 连线,并解释农业合作化的实质 农业合作化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社会性质变化: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行业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改造前的所有制
农民私有 手工业者私有
资本家私有
方式
改造后的所有制
农业生产合作社 集体所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精品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精品课件)

社会主义改造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三 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 革,它是怎样进行的呢?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农业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 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 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 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
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 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 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 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 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返回
2.[2022·扬州]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 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道:“毛主席、共产党指出 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 路。”这突出表现了( D ) A.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 B.对人民当家做主的骄傲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 D.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
A.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B.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
合作社
C.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
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返回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某班同学在课上讨论:为什么说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 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 下几位同学关于三大改造的看法正确的是( D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返回
1. [创新题]下面是1953年《解放日报》发表的一幅漫画《小农 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它表达出( D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迫切需求 B.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喜悦 C.农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 D.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PPT课件(共48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PPT课件(共48张PPT)
但是生产资料仍然是私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什么时候? 如何建立起来的?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
一起去了解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 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
公元前475年的战国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 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始于
主义道路。
5、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形式和阶段? ①农业互助组 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6、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
7、原则: “自愿互利”
8、方法: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
9、结果: 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
建工 设业 成方 就面
交通 运输
1911——1912年辛亥革命后,宣统帝下诏 退位,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北推翻。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建立了人民民 主专政的国家,但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 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赎买
D.没收
5.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
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D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 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
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 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共8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共89张PPT)
2、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从1954年起,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
概念解读: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国家先是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
导入新课
上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 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 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 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是 怎么回事呢?他为什么要交给国家?他又是如何 交给国家的?学完本课大家就会明白!那么,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三大改造》。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1)缺资金、 缺劳动力、缺生产工具,难以抵御自然 灾害,一家一户也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背景)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1)缺资金、 缺劳动力、缺生产工具,难以抵御自然 灾害,一家一户也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原因
(2) 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②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 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5、阶段小结
背景: 原因)
形式:
农 业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19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19张PPT)

D 1.下列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改造于1952年基本完成
2.右图为我国1953—1956年 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
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D.社会主义改造于1952年基本完成 材料一: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有的设备, “大跃进”运动
实行公私合营之后的上海水泥厂: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40%。 这份名为《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
一、“众人划桨开大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 (2)主要形式 : (3)原则: (4)推广方法 : (5)完成时间
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集体耕作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 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一、“众人划桨开大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的中央“一号文件”。 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
请结合视频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三大 改造的意义。
请你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 造
前 私有制
性 质
私有制
私有制
改 造
集体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性 质
公有制
国有制
小结归纳

人教部编版八级下册 三大改造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八级下册 三大改造课件ppt
主义社会。
人教部编版八级下册 三大改造课件
拓展延伸: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消亡; 法律: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人教部编版八级下册 三大改造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级下册 三大改造课件
20年代—解放前 陈旧 差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不高
不到设计能力的90%
实行公私合营后 陈旧
改善了劳保条件 改善了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
超过设计能力的40%
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
人教部编版八级下册 三大改造课件
完成时间 历史意义
缺点不足
人教部编版八级下册 三大改造课件
1956年底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水
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得
可怜。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啊?国家得赶快给我们
想个办法啊! 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方式 政策 结果
实质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创举)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情 爹,咱社里又丰收了吧!我们这也好了!实行公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 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
料 锯板机可抵 40 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
研 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

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 “ 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
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史料为证 1956年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共20张PPT

由于生产成绩突出,他们还被选为模范生产小组!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3)结果:1955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 高潮。1956年,全国绝 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 生产合作社。
意义:农业合作化运动 推动了手工业的合作化 运动。
2.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眼看着汩汩清泉奔涌流出, 水生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自 己那干旱的庄稼,终于能饱餐 一顿了!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 工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 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水生 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 高了好几倍呢!
不仅如此,在加入 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 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 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 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 了一片。
2500×5%=125(万元)
125×10=1250(万元)
答: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125万元, 十年共得1250万元。
绝大多数资本家只是出于无可奈何,随着潮 流走。资本家们把主动申请合营,视为识时务 的“俊杰”。有人说,资本家是“白天敲锣打 鼓,晚上抱头痛哭。”这反映了资本家们的矛 盾心态。自己亲手创立的家业,甚至祖辈们几 代人苦心经营的企业,一朝易主,拱手交出, 情感上的痛苦不难理解。周恩来说,荣毅仁是 全国第一号资本家,讲他那个阶级应该消灭, 可是一个人跟他说:你祖宗三代辛辛苦苦地搞 了这点工厂,在你手里送出去实在可惜呀!他 也眼泪直流。这很自然的,合乎情理。
三大改造
一 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 要;农民也有进 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 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 道路。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共25张PPT)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 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 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 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国家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第5课 三大改造
01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温故知新
当年土地改革分得土地的农民乐开怀
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 到了土地,但是在当时的条 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 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 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知识拓展
时间段 1840-1949年 1949-1956年
1956-今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的缺点 5
三大改造中存在哪些缺点?
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阶段,也存在要 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
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随堂练习
D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 A. 1956年 B. 1954年 C. 1955年 D. 1956 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堂练习
B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人民公社成立
随堂练习
D
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 A. 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建立手工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基本完成 农业合作化 1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 高潮,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 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手工业合作化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 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上面的图片和材料再一次体现了手工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农业合作 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下半年,在农业合作化高 潮出现的同时,掀起了手工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 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截止1956年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 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 的政策,使他们不再是占有和经营原来企业的老板,他们在党的领导 下参加国家建设,这一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 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 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 堂的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 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 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
农业合作社刚成立时,的确有很多困难。社里仅 有7头耕牛,因为没有草料喂,瘦得跌倒后站不起来。 大车、铁犁等农具也都破破烂烂,残缺不全。社员齐 心协力,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 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成立合作社的优越性显示
出来了。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 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 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王老壮所在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 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呢!由于生产成绩突出,他们还被选为模范生产小 组!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 主要是:土地人股、牲畜农具折价人社、 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农民入社时,把 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 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 效率和产量。
①改造时间:1953——1956年。 ②改造阶段:经历了由农业互 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 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那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农民来说到底好不好呢?让我们继续 了解图片故事:王老壮的后续故事。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 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 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 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第5课 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农业改造的原因是: ①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 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 建设的需要。 ②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农业改造的方式: 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 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 会主义道路。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通过 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的。采取的步骤和形式 是从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 到生产合作社。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木器生产合作社的锯板 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 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 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 一部。真是:
在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同时,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经济 成分也采取措施进行了改造。
公私合营
(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国家,“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背景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扰乱经济秩序,人民 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 ②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 为什么说这种针对资本家的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呢?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 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 的资本发给定息,即有代价地把剥 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 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因 此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改造时间:1954——1956年。 (2)改造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3)出现高潮: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 私合营的高潮。 (4)伟大创举: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 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由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农民踊跃参加农业合作社。1955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都参 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被 称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而这场改造运动,我们称之为“农业 合作化运动”。
手工业合作化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 改造。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分哪几步进行的?
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 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农业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国 的国情所决定的。
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 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 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 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老壮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 合作社,而且光荣地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领导——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了!
为了抗旱救灾,县政府决定在本县修筑 一座水库,涝时蓄水,旱时灌溉。团结的力量 在此刻尽显无余,全县各乡、各村的农民们热 火朝天地大修水利。王老壮和社员们也来到 了建设一线,为了保住自己的庄稼,他们不辞 劳苦地奋斗着,终于把水库修筑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