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的故事]学习杨善洲精神演讲稿范文
学习心得 有关学习杨善洲事迹范文

可编辑W O R D文档,欢迎下载有关学习杨善洲事迹范文五篇杨善洲同志60多年如一日的内在凝聚,是他思想言行的高度浓缩,是他坚守一辈子、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真实写照.有关学习杨善洲事迹范文五篇【一】观看《杨善洲》电影后,我心潮澎湃,深受教育与鼓舞。
该片讲述了原x地委书记杨善洲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电影的一些情景现在仍记忆犹新。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个小黑包,行走在田间。
当时正在推广一种双龙出海的水稻插秧法。
他来到一个村里,见大家对这种插秧法并不接受,自己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起示范。
还有一次,x遭遇大旱,百姓面临作物绝收的困境,杨善洲带领干部挖水井。
但很快困难随之而来:经费不够!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井费,工程得以继续进行。
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杨善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杨善洲退休了,上级关心他,让他到x的干休所安度晚年,他放弃了组织安排的大家所羡慕的生活,退休后扎根大亮山。
当时,大亮山周边十几个村寨缺树、缺水、缺粮、缺电、缺钱,缺水的问题特别突出,村民要到十里外去找水,然后人背马驮地运回来。
一盆水,早上洗脸,晚上洗脚,最后还要浇菜、喂猪。
村里哪一家遇上红白喜事,做客的人不仅要送礼,而且还要提上一桶水,挂在礼单上,而主人不但要建一个礼簿,还要建一个水簿。
当别人家请客的时候,不但要还礼,特别是要足额归还水账。
杨善洲在大亮山上义务植树造林22个春秋,使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绿装,80个大山头、180个小山头,全部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
在这个期间,他还把植树造林与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4个村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为6个村修通公路交通,为8个村解决生活用电问题,使大亮山地区的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把辛劳建成的面积8万亩,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县政府奖励他10万元,他谢绝了,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捐助公益事业16万元,只把4万元留给一生支持他为公无私、艰苦创业,从不计较、无怨无悔的老伴。
学习杨善洲演讲稿[5篇材料]
![学习杨善洲演讲稿[5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12b53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6a.png)
学习杨善洲演讲稿[5篇材料]一生的坚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是x号选手x。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生的坚守》。
小时候妈妈常教我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问妈妈:“谁是共产党。
”妈妈告诉我:“共产党就是能让咱们吃得饱、穿得暖的亲人。
”从此,我在心底感谢着共产党。
上学后,老师教我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问老师:“谁是雷锋。
”老师告诉我:雷锋是共产党的好战士。
从此,我在心底敬佩着共产党。
上中学后,学了历史,我明白了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由于,在苦难的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像一道明亮的闪电,划破了乌云密布的长空,挽救了中华民族危亡,拯救了劳苦大众。
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雷锋好榜样。
由于我们要继承那些为了拯救祖国、拯救人民,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人,是他们用鲜血证明了一个真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共产党不仅救了中国,而且使中国甩掉了积贫积弱的帽子,一步步向前迈进: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阵阵春雷,市场经济带来的繁荣富强。
中国的进展与巨变让世界叹服,它充分证明与展示了我们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与能力。
生长在这个与平进展的时期,大家可曾想过,又是谁撑起了我们国家与社会的脊梁。
我想,应该是像孔繁森、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这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
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人。
他一生始终对祖国、对党、对人民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
他就是杨善洲。
杨善洲同志,您尽管走了,倒下的是渺小的身躯,站起的却是精神的巨人。
有人甚至称您为新时代的雷锋。
您明白我们正在学习您吗。
我们还记得您一下雨就漏,常年得不到修缮的老屋。
还记得您上有老母,下有妻儿,一人在外工作。
还记得您因家人占了公家便宜而坚决喝止的情形。
难道您就那么狠心吗。
不,这是以天下为父母的孝道之德啊。
您说过:“一个党员,你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的日子。
学习杨善洲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学习杨善洲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杨善洲是我国著名的大众体育运动员,他在自己职业生涯中展现了坚韧不拔、奋发向前的精神,成为许多人学习的榜样。
通过学习杨善洲的精神,我深有体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展开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杨善洲的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从小就立定了成为一名体育运动员的目标,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杨善洲在训练中经历了无数个痛苦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继续努力,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正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他成为了一名杰出的运动员。
通过学习他的精神,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功。
其次,杨善洲具备执着追求卓越的勇气。
在杨善洲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退缩。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勇往直前,不惧困境,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卓越。
正是他的执着追求卓越的勇气,使他成为了我国体育界的一匹黑马。
通过学习他的精神,我明白了只有勇于面对困难,敢于追求卓越,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向前。
此外,杨善洲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杨善洲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但他从未灰心丧气。
相反,他总是积极乐观地看待问题,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
正是他的积极乐观的心态,使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在体育界中保持着一颗火热的心。
通过学习他的精神,我明白了只有积极乐观地面对问题,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最后,杨善洲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和责任心,对待工作十分认真。
无论是在训练场上还是比赛场上,他都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尽心尽力地工作,为自己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是他的爱岗敬业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通过学习他的精神,我明白了只有对待事业充满热情和责任心,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就。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杨善洲的精神,我深有体会。
他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执着追求卓越的勇气、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杨善洲奉献敬业精神演讲稿

学习杨善洲奉献敬业精神演讲稿学习杨善洲奉献敬业精神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2014年是我国“十二五”最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在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看着我们祖国蓬勃发展、奋发向上的喜人形势,我能够站在这里,抒发自己的心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互相勉励,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激动。
今天,我作“学习杨善洲,敬业作奉献”的演讲。
杨善洲同志是云南人,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工作,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回到家乡施甸县,在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安营扎寨,建设大亮山林场。
数不清一个个艰辛的日子,数不清一条条崎岖的山岭,杨善洲纯粹是一个山农,举着锄头带领大伙儿种下了一棵棵树苗。
没有钱买树苗,杨善洲亲自到县城路上去捡果核。
当他戴着斗笠,穿着旧衣服,在路上弯腰捡果核时,没有人相信他竟是退休的地委书记。
杨善洲20余载,历尽困难,艰苦创业,把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建成大林场,变得草茂林丰,满目苍翠,泉水常流,鸟声清脆,蛙鸣呱呱,生态环境彻底改变。
2009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肆虐我国西南大地,云南首当其冲,江河断流,草木枯萎,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
水是生命之源,无水就是生命的终止。
为了找水,灾区人民踏遍群山大地,人背马驮,在缺水的艰难日子里,挣扎着、苦熬着,展开了一场为水而战的生死大搏斗。
可是,同样是云南,同样是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生产照常进行,生活还是原来的生活,依旧幸福悠闲,这就是杨善洲带给大亮山四周群众真正的幸福。
人民敬佩杨善洲这名当代愚公,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敬佩他大公无私的政治信念,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鞠躬尽瘁的崇高境界,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
杨善洲演讲稿范文三篇

杨善洲演讲稿范文三篇篇一:杨善洲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最伟大的人生;无私奉献,育人成才是最壮丽的事业。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布朗娃,我心目中的“大亮山”》。
杨善洲让大亮山绿了,杨善洲让大亮山笑了!这是一种兑现承诺、坚守信念、穷尽一生为人民谋福利的精神。
杨善洲培植了千千万万棵树苗,为施甸的父老乡亲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家园,他是施甸人的优秀代表,是施甸人民的骄傲,是我们的楷模。
而对我来说,我的学生就是我心目中的“大亮山”,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我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我要用师爱浇灌他们,使他们茁壮成长。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一年前,刚走出学校大门的我怀着满腔热情,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踏上了布朗山乡,在那美丽的布朗山寨担起了快乐的娃娃王。
在布朗山寨这片热土上,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都忙碌着,为布朗娃的健康成长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把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当成自己一生追求的人生高标。
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友爱、乐教乐学的环境。
用我们博大的胸怀和友善的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自尊、自强;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就要保持一颗率真的童心,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就要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张弛个性。
木老元中心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一个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好集体。
由于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年龄小,特别是学前班只不过是五、六岁的孩子,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老师们为了让学生适应学校的生活,既当老师,又当医生、保姆。
可我们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而是默默地工作着。
有几次,一年级的阿小宇把大便拉在裤子里,我的同事王菊梅老师不怕脏、不怕累,毫不犹豫地帮她洗干净。
我们班的李元周,刚入学时不适应学校生活,又是哭又是闹的,直喊着要“爸爸、妈妈”,我顾不得吃饭时间,陪着他玩儿猫捉老鼠,用泥巴塑小牛,看《喜洋洋与灰太狼》。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演讲稿

生命的承诺有这么一座高山,它的常青与一位老人息息相关,是他的汗水灌溉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壤,是他的辛勤使荒山变林场,是他22年的坚守使小树变栋梁。
于是,这位老人的名字——杨善洲,与林场共存,与青山同在!泰戈尔曾说:“夜把花俏俏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老书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住自己的梦想。
他头戴草帽、脚穿胶鞋、肩扛锄头,为我们诠释了人生的真谛。
他咬定青山、永不言弃,用自己一生的实践体现了对人民的无私奉献,兑现了对党的庄严承诺。
因为一个承诺,他放弃了舒适的晚年生活,用22年的付出把荒山变成了林海,又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一诺千金的人,俯仰于人世,无愧于天地。
老书记做出的承诺以及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是看似平凡却闪耀着崇高道德和人性光芒的壮举,是对责任重于泰山的完美演绎。
他用一辈子的赤子之心,把生命最后的霞光,化作大亮山上永恒的春天。
回顾老书记走过的道路,那深深浅浅的履迹像无声的文字,悄悄地在身边耳语,诉说的是那无限的忠诚、无私的奉献、无悔的誓言。
感动之余我不禁回想,九十年来,有多少像老书记一样的共产党员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在人民心中铸就了中国共产党辉煌的丰碑,用忠魂簇立着血染的党旗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高高飘扬。
我,生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雨露,度过幸福的童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进知识的海洋,党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孩童,培养成为一名地税干部。
我心目中的党是神圣而伟大,可亲又可爱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伴我成长,并随着岁月的流逝,使我理解其中深意。
当我终于站在党旗下宣誓,陡然领悟到为什么要把党比作母亲? 因为这一生我将和她同荣辱、共命运。
当我身着蓝色的税服,头顶闪亮的国徽,分明感到了肩头的责任。
“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对祖国的承诺,对人民的承诺,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终身的伟大事业。
如果把祖国比做母亲,那么税收就是她身上的血脉,而我们共和国的税官就是为母亲供血的孩子。
学习杨善洲事迹演讲稿

谁在改变世界学习杨善洲事迹,深入践行核心价值观演讲稿今天到场的各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还有没有不知道杨善洲的,请举个手。
杨善洲的名字对有些人来说还很陌生,杨善洲的精神对有些人来说不可思议,可是在迈进新时代的时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我们需要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需要富于开拓,勇于进取和创造的勇气,我们的社会更迫切地需要杨善洲精神不是吗!这种精神将赋予我们社会多大的推动力啊!我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我不禁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并非易事,象杨善洲那样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这需要一颗热爱生活,热爱事业,需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努力。
当你在大街道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却没有扶你的时候;当你的钱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见却不敢吱声的时候;当你一个人需要人帮助,却没有人愿意帮助你的时候。
在座的各位,您,会是什么心情呢?想必很不是滋味。
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扶你,去帮助你,你是喝令他走,说这种精神过时了,还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帮助呢!答案是很明显的。
俗话说,做好事做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实事。
杨善洲同志退休不要国家照顾,不进省城享福,而是一头扎进荒山野岭,住在深山里,身居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绿化了荒山,造福了百姓。
作为荒山承包人,杨善洲拥有林场的产权,留着,他拥有一个绿色银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卖了,他和他的子孙几代人都是富翁。
有人因此称他为“施甸第一富翁”,然而他不做物质上的富翁,2009年4月,杨善洲无偿向施甸县林业局移交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移交中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是一张简易床、一张学生用的书桌、两个小坐凳、一个火盆、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旁边是用来煮药的两个小罗锅、四个小碗……他没有名车,没有别墅,没有物质上的享乐,但他健康着,帮助着,造福了家乡人民,他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全社会的肯定,有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有了人民的理解和尊重,有了生活的满足感……今天你是要选择得过且过,还是选择舞动精彩的人生?每个人都照过镜子,每个人都需要镜子。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系列演讲稿

向杨善洲书记学习为建设多做贡献,建功立业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志们,我叫,来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向杨善洲书记学习为开发区建设多做贡献,建功立业》最近,经常听到大家讲述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1988年4月,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即将退休,省委领导找他谈话,让他退休后搬到昆明居住,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
凭着他坚定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群众的热爱,杨善洲在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说服家人,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这一干就是20多年,建成了面积8万余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才后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于2009年4月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
那些年里他朴实的和农民兄弟一般模样,拿起锄头干粗活,甚至还赶着马提着箩筐到街上捡人家吃剩的核桃来林场育苗。
一位领导干部退休放着安乐生活不去享受,来山沟里找苦吃。
阴冷潮湿的窝棚,他住的时间最长;披荆斩棘植树造林,他总是苦干在前。
这位老地委书记为什么一定要在这穷山沟度晚年,吃这样的苦?让我们共同学习杨善洲所说过的那些触动人心的话,他说过“群众想富,群众思变,我们还能拖后腿吗?如果想什么吃亏、乌纱帽之类的事,那决不是共产党的干部。
”他还说过“作为党员,不能光想着自己、光想着钱,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
”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
”这些话紧贴着人民群众的心,流淌着共产党人的情;这些话,源自他脚踏实地的行动,发自他坦荡无私的内心。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
当官一场手空空,回家又钻山沟沟……”如今,当他的名字传遍云岭、感动神州的时候,他却走了。
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是激励我们顽强拼搏、创先争优的强大精神动力。
如今,我们绛县开发区在以魏主任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按照我们绘制的“十二五”蓝图,正在朝着新的目标攀登。
新的征程,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和每一位员工,都要把杨善洲精神作为一面旗帜,把学习杨善洲融入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善洲的故事]学习杨善洲精神演讲稿范文【--演讲稿范文】
每个人都照过镜子,每个人都需要镜子。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杨善洲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与之对照,先进分子可以发现不足,落后分子可以发现问题,腐化堕落分子会暴露丑恶。
乐于和敢于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的人,无疑是光明磊落的人。
而且,必将通过这面镜子,发现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由此受益一生。
不愿意或者不敢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的人,可能是问题严重的人,甚至是病入膏肓的人。
这些人若不痛改前非,必然在泥沼里越陷越深,最终自毁前程,甚至断送性命。
☆杨善洲很固执,固执成一头拓荒的牛。
他退休不要国家照顾,不进省城享福,而是一头扎进荒山野岭,住在深山里,“白天种树,晚上烤火”,拼了老命办林场。
他要履行“退休后为家乡做点事情”
的庄严承诺。
这一做,就做了整整22年,这一做,就做成了辉煌的事业:他和他带领的林场工人,在大亮山上完成了5。
6万亩人工造林、1。
6万亩杂木林、700多亩茶叶、50亩澳洲坚果、100亩美国山核桃的壮举。
绿化了荒山,造福了百姓。
作为荒山承包人,杨善洲拥有林场的产权,留着,他拥有一个绿色银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卖了,他和他的子孙几代人都是富翁。
有人因此称他为“施甸第一富翁”。
然而,他不做物质上的富翁。
xx年11月11日,82岁的杨善洲把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了施甸县林业局,交给了国家。
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去。
他将政府奖励的10万元捐给保山一中,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杨善洲,又回归两袖清风。
然而,杨善洲却是更高层次的富翁:他以60年的执着,坚守住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他的善行、他的作风、他的精神,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的“雪松”!
与之相反,那些在退休之前违法乱纪为自己捞好处,退休之后还用尽余威谋取个人利益的人,在“杨善洲”这棵雪松面前,是多么卑微,多么灰暗,多么苍白。
☆杨善洲公私分明,他在公与私之间划定了楚河汉界。
他在位期间,回家看望父母不坐专车,自己买长途客车票。
杨善洲出差和下乡,从不允许家里人搭乘顺风车。
一次,他到家乡姚关镇出差,在保山一中读书的女儿想顺便搭车回家,他说:“我是公家的人,办公家的事,坐公家的车。
你是杨善洲的囡,凭啥坐车?”杨善洲晚年,省市领导考虑到他往返林场办事不方便,给他配了一辆三菱车,他从不让家人搭车,子女顺道坐车要付钱。
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那些以“专车”炫耀身份的人,显得多么渺小。
某杂志曾经刊发过这样一则征婚启事:“某男,副处级,配有专车”。
一位七品芝麻官的驾驶员的夫人,与同事聊天时语出惊人:我家有两辆车,我一辆,自己买的;老公一辆,公家配的!
专车,配给杨善洲,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配给有些官员,却成了全家享受的福利。
杨善洲的“家风”很正。
他对家里人很“苛刻”,家里人却从不对他苛求,也没有因他做官而感觉不同。
杨善洲的老伴说:“他当官是给老百姓当,不是给我们家人当!”
杨善洲从不在就学、找工作、提干等事关一生前途的事情上照顾家里人。
他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按政策,他的母亲和妻子可以“农转非”,他却把组织部门办好的手续压在抽屉里,一直不办。
有人问到此事,杨善洲解释说:“我当时想,大多数科、局长,还有地委委员的家属都是农民,我这个‘班长’怎能转?”杨善洲的晚辈们,在工作、提干等等事关个人前途的问题上,全凭个人能力和自力更生,沾不上杨善洲这位大官的一点光泽。
以此相反,有的官员的家风很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官员不该说的话,家属说;官员不该做的事,家属做;官员不能收的礼,家属收。
最后,官员下了地狱,家属也上不了天堂。
☆杨善洲家里很穷。
“穷书记”这个称号,是人民群众对杨善洲的最大的褒奖。
在保山地区,杨善洲是有名的“穷人”。
杨善洲老家的房子在山坡上,是xx年新起的一栋砖瓦房。
大女儿杨慧菊说,之前的房子几乎是全村最差的——漏雨就用土罐接,雨大时水往房里灌。
1995年,杨善洲退休到大亮山植树造林去了。
家里人借5万多
元在施甸县城附近买了一块地,勉强盖起了一栋房子。
老伴张玉珍特意找他谈:能不能凑点钱帮儿女们还还账?杨善洲东拼西凑了9600元。
老伴说:“9600元,能还5万?”杨善洲摆摆手:“你还不知道?我真没钱!”结果,房子没入住就卖了。
杨善洲的工资,许多部分都开支去救助特困群众、为贫困村买种子、下乡支付餐费等等。
以之相反,有的官员,几套房产,狡兔三窟,不仅房外有房,而且家外有家,养小蜜。
因为开销巨大,千方百计挖公家的墙角,掏集体的仓库。
最终,成为过街的老鼠,被正义的车轮碾死。
☆杨善洲是有名的“草鞋书记”。
他从担任县级领导干部起,到从地委书记岗位卸任,几十年如一日地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脚踏草鞋,一身泥巴一身土,走遍每一个村庄、踏遍每一道山梁。
竹帽、蓑衣、草鞋,是杨善洲最爱的“时装”,没有派头,更不是作秀,正是这身“时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走进了群众的心里。
杨善洲的事迹说不完。
杨善洲的精神道不尽。
“共产党的干部,不能在机关大院里作盆景,要到群众当中做雪松啊!”这是杨善洲常说的话,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他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用一生的无私奉献,向世人昭示着共产党人的“雪松”精神。
以杨善洲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正心志,可以心明眼亮,可以前程光明。
我以杨善洲为镜,不断扶正我的心志,脚踏实地,光明磊落,走好我平凡的人生。
如果,我只能成为一颗小草,那么,我就紧紧抓住红土地,以谦卑的身躯,为大地增添一点绿色。
如果,我能长成一株大树,那么,我就深深扎根大地,挺直腰杆,做一棵正直挺拔的雪松!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