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景区

合集下载

中国天眼景区旅游攻略

中国天眼景区旅游攻略

中国天眼景区旅游攻略一、景区简介中国天眼景区位于中国贵州省的平塘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景区的中心是一个直径500米的巨大碗状凹面反射面,可用于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中国天眼景区于2016年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国内外游客瞩目的旅游景点之一。

二、景点推荐1. 天眼射电望远镜探索区天眼射电望远镜探索区是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参观天眼射电望远镜的巨大碗状结构,并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重要的科学发现。

在探索区内,还设有交互式展览和科普讲座,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射电天文学。

2. 天眼峡谷观景台天眼峡谷观景台位于天眼射电望远镜的下方,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射电望远镜和周围壮观的山景。

观景台设有休息区和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在此欣赏美景,并拍摄令人难忘的照片。

3. 天文科普馆天文科普馆是一个互动的博物馆,展示了射电天文学的重要成果和科学发现。

在馆内,游客可以通过模型、多媒体展示和实验等方式,了解天眼射电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和研究成果。

馆内还设有观测设备模拟器,让游客亲身体验科学家的工作。

4. 天眼瞭望台天眼瞭望台是观测宇宙的理想地点,游客可以在这里借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瞭望台设有专业的观测设备和导览员,他们会向游客介绍天体观测的技巧,并解答相关的科学问题。

三、旅游交通1. 自驾车前往天眼景区最方便的方式是自驾车。

从贵阳出发,沿G76高速公路向西行驶,然后转入G320国道,再沿S315省道前往平塘县。

景区距离平塘县城约60公里,大约需要1.5小时的车程。

2. 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不方便自驾车,也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从贵阳乘坐火车或长途客车到达平塘县城,然后在县城乘坐旅游大巴前往景区。

景区之间也有旅游大巴提供交通服务。

3. 注意事项前往天眼景区旅游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景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建议游客携带保暖衣物。

- 在景区内禁止吸烟和野餐。

- 游客必须遵守景区的规章制度,保护景区环境。

中国天眼为什么建在贵州_中国天眼选址贵州的原因

中国天眼为什么建在贵州_中国天眼选址贵州的原因

中国天眼为什么建在贵州_中国天眼选址贵州的原因你们知道全世界最⼤的天眼在哪⾥吗?那⼀定是在中国撒,中国“天眼”以其当今世界最强灵敏度射电望远镜的巨⼤潜⼒,有望捕捉到宇宙⼤爆炸时期的原初引⼒波。

那么你知道中国天眼为什么建在贵州吗?⼩编就给⼤家解答⼀下,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中国天眼为什么建在贵州眼的选址不仅仅考虑海拔条件,还有地貌的要求。

作为射电望远镜,天眼需要建造⼀个“⼤锅”接收信号,通过“锅”的反射聚焦,把⼤⾯积的信号聚拢在⼀点上。

“锅”的⾯积越⼤,接收的信号越好,为了减少⼯程开挖量,项⽬的选址最好选择凹形⼝径较⼤的洼地。

因此,青藏⾼原尽管在海拔上占据优势,但由于群⼭延绵、分布着⼤量的永冻⼟,施⼯难度极⾼,不利于天眼的建造,被排除在选址之外。

喀斯特地貌⼴布的云贵⾼原成为最优选择。

隐藏在贵州群⼭深处的平塘县⼤窝凼,就是⼀⽚天然的洼地,具有特殊的“凹形”地理结构,宛如⼀个天然的“灶台”盛起了天眼的“锅”。

⽽且这⾥地下溶洞极为发育,便于⾬⽔下渗和流动,不易形成积⽔,避免腐蚀和损坏望远镜,简直是为天眼量⾝定做的存在。

贵州平塘县在云贵⾼原东南坡向⼴西丘陵的过渡地带上,喀斯特地貌⼴布。

同时,由于天眼接收⼤量的⽆线电信号,需要⼗分“安静”的环境,⼈类活动中的电视、⼿机、⼴播等⽆线设备都会对天眼的磁场带来⼲扰,影响天眼的灵敏度,项⽬必须远离城市、村落和信号基站。

贵州的偏远地区,⼈⼝密度⼩,旅游业发展程度低,电波⼲扰⽐旅游业发达的云南更少。

为了⽀持天眼项⽬,贵州省政府在2013年出台法令,在项⽬所在地⼤窝凼建⽴⼀个 5公⾥⽆线电静默区,30公⾥内禁⽌建设有⼲扰的设施设备,并将附近的农民搬迁安置,在⼀定程度上保障了天眼的顺利建成和运⾏。

⽬前,贵州已成为我国西南交通枢纽。

这⾥的公路穿⼭跨江,使天堑变通途。

贵州地处内陆,从直线距离看,可以同时兼顾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在国家国防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军事专家提出,如今的卫星和雷达技术不能完全对隐形战机进⾏监测,射电望远镜能够弥补这个漏洞。

中国天眼的成就

中国天眼的成就

中国天眼的成就中国天眼(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的摆放山上。

自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中国天眼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下是中国天眼的一些主要成就:首先,中国天眼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成功发现多个脉冲星。

脉冲星是一种密度极高且密布在银河系中的恒星残骸。

它们以极高的自转速度和强大的磁场释放出规律的脉冲,使得它们在射电波段上呈现出时变信号。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中国天眼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脉冲星的周期和自转速度,这对于研究引力和宇宙物理学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其次,中国天眼还在银河系和宇宙中的中子星和黑洞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

中子星是一种质量约为太阳的1.4倍,但半径仅为10公里的致密天体,具有极强的引力。

黑洞是一种密度非常高的物体,其引力场会吸引周围的物质,形成一个吸积盘,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通过对中子星和黑洞的观测,中国天眼揭示了它们形成的机制、演化过程以及与星系结构和宇宙尺度结构的相互关系等重要问题。

此外,中国天眼还成功探测到了许多高红移的星系和星系团。

红移是一种由于宇宙膨胀而导致的光谱的移动,通过测量红移可以了解到星系的距离和宇宙的演化历史。

中国天眼的高灵敏度和大视场使得其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快速巡天观测,发现了许多红移较高的星系和星系团,为我们对宇宙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此外,中国天眼还在搜寻宇宙中的射电脉冲信号和暂时性天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射电脉冲信号是来自外太空的强大、短暂的射电脉冲,它们的起源尚不完全清楚。

通过对大范围的射电信号进行实时监测,中国天眼帮助科学家们定位和研究这些神秘的脉冲源,有助于研究宇宙中的暂时性现象以及潜在的外星智慧生命。

最后,中国天眼在射电技术的领域上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中国天眼的口径为500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其射电接收灵敏度和分辨能力远超过其他现有的望远镜。

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研学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研学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研学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天眼科普基地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山,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也是世界上最敏感的射电望远镜。

自从2016年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中国天眼不仅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当前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研学旅游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研学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中国天眼科普基地作为国家级科研设施,其研学旅游具有以下特点:1. 专业性强: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参观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对天文、射电等方面的知识有较高的要求。

2. 亲历感强: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提供了近距离观察射电望远镜的机会,可以使游客亲身感受到科学研究的魅力。

3. 教育意义大: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参观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普知识,有助于开拓他们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研学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目前,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研学旅游虽然吸引了不少游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宣传渠道单一:目前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宣传主要依靠官方网站和一些专业的科普机构,没有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兴宣传渠道。

2. 参观体验不足: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在参观路线、环境布置等方面还有待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不够良好。

3. 教育资源匮乏:当前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教育资源较为单一,缺乏与学校合作的深度开发。

针对目前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研学旅游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发展:1. 多渠道宣传: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

3. 拓展教育资源:与学校合作开展教育活动,开发更多面向学生的教育资源,吸引更多学校组织研学旅游。

4. 强化导览服务:加强对导游和解说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

5. 规范管理营运: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规范研学旅游营运行为,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研学旅游有望迎来较好的发展前景:1. 吸引更多游客:多渠道宣传和提升参观体验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上方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上方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
上方
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位于城市
中的一座山上,是中国超大规模射电体系的一部分,由中国科学院的天文学所构建。

天眼由500多座500米口径的金属所构成,像凝聚在一起的望远镜,能容纳数百米的观测区域,可以同时跟踪多个天体,在数分钟内获得不同天体的赤经变化。

中国天眼有着站立在良知和技术上的神韵。

它拥有最高
精度和最大视野,可以检测到极耀,在它下方有一座辉煌的山朋友们可以在它下方惊叹不已。

中国天眼用单口径500米射电望远镜,能直接检测超近成像及超远进化,为测量天体质量、物质、动能及结构,没有任何比中国天眼更好的工具。

它是宇宙星系研究的最重要工具之一,能够测量星系的
距离、运动以及由星系内的星团构成的能量分布,观察巨大的黑洞运动和形成,以及观察到相关的宇宙对象。

中国天眼可以用来进行时空观测和发现物理规律,帮助我们了解宇宙有机结构和演化现象,它是人类探索宇宙科学最前沿的实验室。

中国天眼是中国研究宇宙大科学问题和发现最前沿科学
技术的一个实验室,它也支持了中国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增进了自己的认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并且,它也成为了向全人类展示我国高新科技的重要窗口,将科技这种力量转化为人类共同追求进步的智慧和作用。

中国天眼在哪里_中国天眼在贵州哪个地方

中国天眼在哪里_中国天眼在贵州哪个地方

中国天眼在哪里_中国天眼在贵州哪个地方“中国天眼”运行1年多以来,已经累计发现脉冲星240颗以上,“天眼”是中国科技成果发展的结晶,其顺利建成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那么你知道中国天眼在哪里吗?小编就给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一、中国天眼在哪里我国于2008年正式在贵州平塘建设“天眼”。

历时8年,终于在2016年7月3日顺利安装了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中国“天眼”也正式落成。

估计在未来的20-30年期间,它将一直保持世界领先的水平。

是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口径500米,镜面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可接收110亿光年外的微弱信号;它还有一个特点是,球面镜的镜型可以进行高精度定位。

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比口径350米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还要更大,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天眼。

这款单口径500米的射电望远镜也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望远镜。

二、中国天眼的特点数字监控系统:“天眼”数字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企业内bai部互联网(Intranet)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实现远程视频监控,主要适合于连锁店、幼儿园、家居、工厂、公安消防、银行、军事设施、高速公路、商场、酒店、旅游景点、小区、医院、监狱、码头港口等地。

无论身在何处,利用PC机和电脑登陆互联网接通远端的“天眼”数字远程监控系统,各地远端实时场景便活灵活现,尽显眼前,仿佛身临其境。

卫星:天眼,侦察卫星,被称为“天基空间监视卫星”(SBSS),主要用于监控地球周遭的物体及太空陨石。

“天眼"”侦察卫星被称为“天基空间监视卫星”(SBSS),主要用于监控地球周遭的物体及太空陨石。

该官员说道:“每天,我们国家(美国)的卫星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太空站目前正在逐步成长。

中国天眼作文800字说明文(7篇)

中国天眼作文800字说明文(7篇)

中国天眼作文800字说明文(7篇)天眼的作文篇一前几天,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电影一开始就出现了“天眼”!我不禁想起去年寒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贵州参观“超级天眼”FAST——大射电望远镜和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的场景。

那天早上,我们到贵阳金阳客车站坐大巴去“天文小镇”——平塘克度镇。

经过安检,我们坐上了景区专用的摆渡车。

沿路都是盘山公路,农家很少,人迹罕至,风景秀丽。

到了山上,还有一大段路要我们自己走上去。

好不容易来到了山顶上,从观景台俯瞰山下,只见一个超级“大锅”形状的“天眼”,导游说,足足有500米的口径!我仔细地观察“大锅”的表面,原来是由很多块小小的三角形的金属面板组成的,据介绍一共有4450个呢!它是用来探测外星人的电波的,只要外星人有一点动静,电磁波就会发射到“大锅”的面板上,通过六根电缆线传输到六个尖尖的铁塔上,再从铁塔传送到一公里以外的科学家的工作室。

这样,人们就可以获得外星人的信息了。

听到这里,我不由感叹科技的神奇!导游还说这是世界上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呢!这个望远镜一共建了22年,到2016年才开始启用。

FAST不仅能探测外星人还能发展贵州的旅游业。

以前,人们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来形容贵州。

FAST建在贵州后,当地的旅游业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了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

刚进大门就看见了古代天文学家张衡的雕像。

天文馆里面的项目有很多,比如穿越黑洞、拼装望远镜、星际穿越等。

我在那里了解到,除了地球上有生命外,别的星球上也很可能有生命存在。

科学家们推测,火星和木卫一、木卫二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地球,而且猜测人类在未来25年内会找到外星人呢!“嘀嘀!”回贵阳的大巴按响了喇叭。

我坐在车上依依不舍地透过车窗玻璃望着远去的“天文小镇”。

这一次“天眼”之旅让我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天眼的作文篇二看《我爱发明》,是我的一大爱好。

《我爱发明》中的自动剥核桃皮机,炸油条机,烧烤机,自动切鱼片机……无数发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时常让我产生许多的奇思妙想:比如,发明一种自动垃圾处理机,能自动把垃圾分成有机和非有机的半成品;发明一种玻璃,能自动漫射分解光,安装在汽车前窗,这样所有的汽车在夜间行车就不用受对面的车灯干扰,提高行车安全……我还特别爱动物,喜欢看一些有关动物的影片。

平塘天眼景区攻略

平塘天眼景区攻略

平塘天眼景区攻略中国天眼景区(平塘天文小镇、中国天眼科普基地),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

【开放时间】:每日8:30-18:00,具体时间变更等以景区官方公示为准。

【游玩项目】:FAST观景台、天文体验馆、飞行影院、天眼光影馆、航天探索中心、FAST观测体验、南仁东纪念馆等。

【行前准备】:①景区游玩时间约3小时左右,可提前在景区门口用餐、或备好零食或饮用水;②景区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当地天气较炎热,做好防晒,另外FAST光板反光较强,准备太阳镜;③务必备好现金。

❤【小贴士】①景区为实名制预约购票,每日限流人数为2000人,游玩当天凭身份证取票;②中国天眼观景台摆渡车为单独售票,可在观景台安检寄存处购买;③需要拍照可在第二道安检口相机租赁处租胶卷相机,也可在观景台拍照出缴费拍照;④从第二道安检口到观景台还需爬山大约15分钟,可在第一道安检口处的寄存处购买单程或往返摆渡车票;(寄存处位于入口右侧)⑤以FAST台址为圆心,将周边30公里内设置为宁静区,严控电磁波干扰。

因此手机信号在天文小镇会有些不稳定 ;⑥为保证FAST电磁波质量不受干扰,附近通信基站已被悉数关闭,FAST 周围没有手机信号覆盖,观景台沿途只有有线电话亭免费紧急使用 ;⑦天文体验馆与天象影院在同一场馆,天象影院在二楼;⑧可前往综合区域的南仁东纪念馆,参观了解FAST总设计师南仁东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建设过程;⑨天文小镇广场有酒店等配备设施,游览完也选择在当地酒店住宿;⑩从中国天眼景区往平塘县城的中途,会经过荣获世界多项建筑设计大奖的平塘特大桥,被誉为“天空之桥”,该桥梁设有观景台,需从“天空之桥”高速收费口下高速进入“天空之桥”景观服务区。

交通指南:1、公路:贵阳方向的旅客沿贵百高速行驶120公里约1小时20分钟到达罗甸县边阳匝道口,下高速后沿着S315边阳至航龙旅游公路行驶约20分钟到达“中国天眼”。

2、公路:都匀方向的旅客沿贵新高速至独山走平塘方向经平独高速在平塘东站匝道口下高速(约1小时),沿S312平塘至罗甸国道约70分钟到达“中国天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天眼"知识小课堂
一、天眼FAST是做什么的?
初见这口“大锅”,会觉得它很搞笑,但其实,它牛逼得不行!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望远镜。

2007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立项,总投资12亿元。

2011年3月开工建设,2016年9月25日落成并投入使用。

它一开机,就能收到1351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未来可用于捕捉外星生命信号!如今,铺天盖地的宇宙电磁波已经开始涮起来了……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最顶级的射电望远镜。

可用于太空天气预报、探测遥远的"地外文明"、带动中国制造技术发展、服务中国航天项目......
它是人类直接观测遥远星系行星、寻找类似太阳系或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潜在智慧生命的重要设施。

还能发送电波信号,几亿光年远的"外星朋友"将有可能受到来自中国的问候,它将使中国的天文观测能延伸到宇宙边缘。

二、天眼到底有多大?
用过“锅盖天线”的人知道,锅盖口径越大,电视画面也越清晰。

中国天眼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天眼口径有500米,由近460000块三角形单元拼接而成,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拥有6770根主索和4450块反射面板,周长约1.6 公里,绕边一圈约要40分钟。

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

世界第二大是美国的直径305米的阿雷西波(Arecibo),第三是德国的直径100米。

三、谁是中国天眼之父
南仁东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

1993年,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正在进行,全世界先进国家的科学家们,都希望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前,能建造出新一代的射电“大望远镜”,以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代表中国参会的南仁东,激动地对身边的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就他这一句话,便开启了一段22年,仰望星空的浪漫冒险!
想制造射电“大望远镜”?那可是上十亿的经费,90年代的中国哪有这样的条件?那时,核心技术遭遇封锁、关键材料需要攻关,想建一个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都很难,可他:竟然还想建一个直径500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那可更是难上加难啊!
可南仁东又来起了那股倔劲,不能放弃,先自己干起来再说。

要比其他国家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时效,选址就是关键。

于是他带着咸菜,扛起锄头,这个曾经深爱西装的海外归国科学家,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跑遍全国各地,什么荒郊野外都去过,在祖国西南的一座座大山里冲锋!山险路难,很多地方,当地老农都不敢走,他却从不回头,从1994年到2005年,为了最好的地址,他就在祖国各地的奔波中,度过了11年!边选址,还要边为工程立项奔波。

他清楚地知道,要建一个500米口径的大家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块头,需要大资金,必须得充分论证!
尽快立项!不立项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团队,没有团队一切都是徒劳。

他无时无刻不在拼命,他为自己的这个项目起名叫:FAST,就是希望项目尽快完成。

为了项目材料尽快审批成功,他逐字逐句推敲,几乎每天都干到了凌晨。

他满中国各地跑,没经费就自己掏钱买火车票,一家挨一家地谈,在他的努力下,最后立项申请书上,多出了二十多个合作单位的名字。

就这样,他一个科学家,又被立项逼成了推销员,那几年里,无论大会小会、国外国内,他逢人就推销自己的大望远镜项目。

他曾自嘲道:“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


度过了举步维艰的最初十年,FAST项目在世界上渐渐有了名气,这当然和他的个人影响力也分不开,2006年,就曾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科学家推选他为:国际天文学会射电专业部主席。

接下来在国内,FAST项目跟各大院校合作的技术也有突破性进展。

可到了2006年,立项还是没下来!在2006年中国科学院会议上,他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对着所有人说:第一,我们干了十几年,没有名分,我们要名分,FAST到底是有没有可能立项?这么多人参与了。

第二,我们身无分文,别人搞大科学工程预研究,上千万,上亿,我们囊空如洗。

就这样,在他的不断争取下,历经12年,射电望远镜立项书,终于提交到最后的国际评审环节。

到了2007年,国家终于批复了他的立项申请,2011年,村民搬迁安置完毕,他心心念念的,FAST项目终于动工了!
他是FAST项目,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本可以遥控指挥,却偏偏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亲自参与工程的每一个部分,因为来之不易,他要求就是要做到:尽善尽美。

整个工程中,他既能上钢架去拧螺丝,也能用扁铲去削平钢材,还能在高空梁山上打孔套丝,更能看试播器调整设备……
他坚守初心,仰望苍穹,22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尽管项目需要2亿美金,尽管随时困难重重,可在他十几年“太过努力”的付出之后,2016年9月25日,中国的天眼,FAST 项目,终于完工!
消息一出,全中国都沸腾了!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全世界也轰动了!英国媒体报道:“中国的巨型射电望远镜,是其远大科学雄心的象征”其他外国媒体说:“中国也终于进入了观天时代,它将持续领先世界二十年”。

古有十年磨一剑,今有二十年“铸天眼”。

20年,一个人可以干很多事,开发商能变成首富,手机能出20多代,可他用20年,就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天眼!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天眼工程完美交工了,可当初热血的他已经苍老,洪亮的嗓音变得嘶哑,曾跑遍全中国的双腿已不再矫健。

他把仿佛挥洒不完的精力,全部留给了“中国天眼”,自己却重重地病倒了……而就在天眼投入运行还不到一年的时间,2017年9月15日由于肺癌病情恶化,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72岁。

他永远闭上了眼睛,却为祖国,全人类,打开了另一只天眼。

一个民族,正是有像他这样,仰望星空追求梦想的人,我们的民族才能有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