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技术规范书

合集下载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规范书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规范书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规范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设备的选择、安装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对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规范进行探讨。

一、设备选择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是解决污水处理问题的首要步骤。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处理规模:根据污水处理的规模确定设备的容量。

普通来说,设备的处理能力应与污水的产生量相匹配,以确保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

2. 处理工艺:根据污水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

常见的工艺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工艺。

3. 设备质量: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设备。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观实际运行情况等方式,了解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二、安装要求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设备布局: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布局设备。

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方便操作和维护。

同时,还要考虑到设备的通风、排水等要求。

2. 基础施工:设备的基础施工要坚固可靠。

根据设备的分量和尺寸,进行合理的基础设计和施工,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3. 连接管道:设备之间的连接管道要严密可靠。

管道的材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连接方式要坚固,以避免泄漏和污水外溢的情况发生。

三、运行维护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的关键。

在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操作: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2. 污泥处理:定期清理和处理设备产生的污泥。

污泥的处理方式可以采用厌氧消化、压滤脱水等方法,确保污泥的处理效果和环境安全。

3.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包括设备的清洗、润滑、更换损坏部件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环境保护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应符合环保要求。

污水处理行业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污水处理行业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污水处理行业污水处理技术规范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水处理已变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污水处理可以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污水处理行业需要遵守严格的技术规范,以确保达到处理污水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行业中的一些主要技术规范。

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规范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规范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各个工艺单元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提出的要求。

它包括了污水处理的整体流程和每个工艺单元的功能及操作细节。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规范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初期处理:包括预处理和初级处理。

预处理要求去除大颗粒物和悬浮物,可以采用格栅和沉砂池等设备。

初级处理要求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一般采用沉淀池或气浮设备。

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

规范要求确定合适的生物反应器类型,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或固定床法,并设定适当的曝气、进水和放水条件。

3. 二次沉淀:生物处理后的污水需要进行二次沉淀来去除产生的污泥。

规范要求设立合适的二沉池规模和有效的污泥回流系统,以提高沉淀效果和减少污泥产量。

4. 出水处理:出水处理要求达到排放标准,可以采用进一步的过滤、消毒或氧化工艺来提高出水质量。

二、污水处理设备规程污水处理设备规程主要涉及到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等方面。

其中关键的规范包括:1. 设备选择:根据污水处理工艺要求,从设备性能、质量、可靠性和运行成本等多方面评估,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和设备型号。

2. 设备安装:要求设备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指导和现行标准进行正确安装,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设备维护:规定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包括对进出水管道、阀门、电器设备和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4. 设备更新:根据设备的寿命和技术更新需要,制定设备更新和改进计划,及时更换老化设备或引入新的技术设备。

污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三篇)

污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三篇)

污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工程工作,涉及到安全问题的规程必不可少。

下面是污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总计约2000字:一、污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的概述污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是为了保障污水处理工程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该技术规程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过程中。

二、污水处理设备的安全设计1. 设备选择和布置在设计污水处理设备时,应根据处理工艺和工艺参数的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设备,并合理布置设备,保证通风良好,便于操作和维护。

2. 设备材料选择选择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避免材料与污水接触后发生腐蚀、溶解等问题。

对不同部位的设备,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以提高耐腐蚀性能。

3. 设备安全装置为设备设置安全装置,如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用于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污水处理过程的安全运行1. 操作人员培训对污水处理工程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应变能力。

2. 检修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检修维护,必要时应停机操作。

3. 废水贮存和排放对废水进行必要的贮存处理,绝对禁止直接排放。

确保废水贮存设施的安全运行,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4. 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安全处理,严禁随意倾倒或焚烧,避免二次污染,可采用压滤脱水、堆肥处理等方式。

四、应急处理和事故防范1. 应急预案的制定制定污水处理工程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并进行定期演练和紧急情况预演,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检测监控系统安装污水处理过程的检测监控系统,监测各项指标和设备运行状态。

对异常情况进行即时报警和处理。

3. 安全演练和事故报告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事故模拟,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技术规范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技术规范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技术规范4.17.1 总则。

1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必须按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等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进行设计和施工。

2 凡现有、新建、改建的50个床位以上的各类医院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被病菌、病毒所污染的污水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3 含放射性物质、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不符合排放标准时,须进行单独处理后,方可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或城市下水道。

4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应具有处理效果好、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廉、运行安全等优点,并应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5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

6 经处理后的医院污水,其出水水质必须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CJl8--86)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的要求。

4.17.2 一般规定。

1 医院的分项给水量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确定。

排水量宜为给水量的85%—95%。

2 医院的综合排水量、小时变化系数,与医院性质、规模、设备完善程度等有关,亦可按照下列数据计算(均已包括门诊、厨房、洗衣污水量):1) 设备比较齐全的大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400—600L/床·d,K=2.0~2.2。

2)一般设备的中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300-400L/床·d,A=2.2~2.5。

3)小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250-300L/床·d,K=2.5。

3 在无实测资料时,医院每张病床每日污染物的排出量可按下列数值选用:BOD5:60g/床·d;COD:100-150g/床·d;悬浮物:50~100g/床·d。

4 医院污水处理流程及构筑物应尽量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排放。

5 在采用一级处理流程时,医院污水应与生活区污水、雨水分流;在采用二级处理流程时,部分生活区污水与医院污水合流进行处理。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ICS 13.060.30P3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T 868—201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2012-11-29发布2012-12-29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868—2012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设计水量与设计水质 (3)5 总体设计 (4)6 工艺选择 (4)7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5)8 恶臭控制 (10)9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0)10 施工与验收 (10)11 运行与维护 (11)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水定额 (12)IDB33/T 868—2012II 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安吉县环境保护局、浙江大学、浙江环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红玉、王浙明、曹杰、龚跃、邱琳、梁志伟、卓明、张华岳、沈琴琴。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3/T 868—201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新建、改建、扩建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管理,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验收以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处理设计水量为150t/d以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4554 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即验收规范GB/T 4752 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GB/T 4750 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CJJ 123 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4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T 54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HJ 554 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 574 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2005-201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1DB33/T 868—20122 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17-8-6:隔油池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701:砖砌化粪池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国家计委计建设[1990]215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 号)《浙江省用水定额(试行)》(浙水政〔2004〕46号)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污水处理安装工程技术规范【最新版】

污水处理安装工程技术规范【最新版】

污水处理安装工程技术规范【最新版】1. 引言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污水处理安装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保障污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污水处理安装工程。

2. 术语和定义2.1 污水处理安装工程:指用于处理污水的设备和配套设施,并包括相关的管道、泵站和控制系统等。

2.2 最新版:指本规范在最新修订的版本。

3. 设计要求3.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3.2 设计经济合理:在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3.3 设计安全可靠: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在正常运行和突发事件下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事故风险。

3.4 设计环境友好:考虑减少噪音、异味和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

4. 施工要求4.1 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4.2 施工质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4.3 施工安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5. 运营管理5.1 运营人员培训:对运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操作和维护水平。

5.2 运营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检修、运行记录等。

5.3 运行监测:建立有效的运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行问题。

5.4 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6. 质量控制6.1 施工质量检查: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2 运行质量检查:定期对运营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3 验收检查: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7. 规范修订本技术规范将根据工程实践和国家相关规定的调整,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

8. 附录8.1 相关标准和法规8.2 参考文献以上是《污水处理安装工程技术规范【最新版】》的内容概要,详细内容请参考技术规范正文。

环保行业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环保行业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环保行业污水处理技术规范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污水处理成为了环保行业的重要任务。

污水处理技术的规范和应用对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保障水质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回用的水质要求。

常见的污水处理流程包括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如格栅过滤、沉砂池沉淀等。

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如沉淀和浮选,去除污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和部分有机物。

二级处理则以生物处理为主,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常见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深度处理是对二级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净化,以达到更高的水质标准,如膜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二、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一)物理处理技术1、格栅过滤:通过格栅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杂物,如树枝、塑料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设备。

2、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到池底,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3、气浮:向污水中通入微小气泡,使悬浮物附着在气泡上,浮到水面被去除。

(二)化学处理技术1、混凝沉淀:加入混凝剂,使污水中的微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然后沉淀去除。

2、化学氧化:使用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

3、中和:调节污水的酸碱度,使其达到合适的范围。

(三)生物处理技术1、活性污泥法:将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通过曝气使微生物分解有机物。

2、生物膜法: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有机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

3、厌氧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等。

三、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原则在选择污水处理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污水的性质和水量:包括污水的成分、浓度、水量变化等。

2、排放标准:根据当地的环保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确定处理后的水质标准。

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要求规范书

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要求规范书

中节能平罗2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书安徽省电力设计院甲级工程咨询书编号:工咨甲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134002612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证书编号:B1340026122014年11月目录1. 总则2. 设备运行环境条件3.设备名称及用途4. 产品性能参数及技术要求5. 设计、制造及验收标准6. 供货围7.资料交接8. 设备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9. 技术服务和技术联络10. 技术附录设备需求一览表1总则1.1本技术规书适用于中节能平罗2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工程,对站生活污水成套处理设施的供货围、技术要求、质量保证等事项作出规定。

1.2本技术规包括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本体及其操作机构、辅助设备等附件的功能设计、结构、安装和试验等技术性能和供货围方面的要求。

1.3招标方在本合同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提供一套满足本规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关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4投标方投标文件,澄清文件作为订货合同附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1.5在签订合同之后,到投标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间,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标准和规程等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或修改要求,投标方执行这个要求且不增加费用,具体容由招标方、投标方双方共同商定。

1.6 本技术规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投标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7若合同文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更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量为原则,由招标方确定。

1.8 投标方提供的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应是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并且在相应的工程或相似条件下有两年以上运行经验,已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1.9投标方对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施(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用于220kV宁洱变电站工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1.2本规范书提出的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制造上的最低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
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有关条文,供货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中的条文提出异议,买方则认为供方提供的产品完
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并以此为依据。

1.4在签署订货合同之后,买方有权因规范及标准发生变化而提出一些补充和修改要求,具
体项目和内容由供、需双方确定。

2. 环境条件
2.1 站址地理位置:普洱市宁洱县同心乡勐海田村。

2.2 环境条件
3.设备名称及规范
3.1 设备名称:智能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装置。

由MBR膜生物反应器、风机及风机房、控制设备及附件等组合而成。

3.2 生活污水原水水质
PH=6.0~9.0; BOD5=100~200mg/l;SS=100~200mg/l
COD=150~350mg/l; NH3-N=20~25mg/l
总大肠杆菌>1000个/l;
3.3 生活污水处理量:1.0m3/h
4 .处理效果
按本工程环评要求,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水质应完全达到生活杂用水(GB/T 18920-2002)标准,其中:
PH=6.0~9.0;色度≤30;嗅:无不快感;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 ;BOD5<20mg/l;浊度< 10mg/l ;CODcr:50mg/l;NH3-N<10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mg/l;总大肠杆菌=3个/l;
5.供货范围及数量
供货范围:成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套,包括:MBR膜生物反应器、风机及风机房,水泵及水泵房及相互间连接的水泵、管道及阀门、控制柜、各类电缆(设备至地面控制柜),膜组件,附属设施等的供货、安装、调试及环保验收,设备规范及数量详见下表(最终以设计
注:买方负责提供一路电源至水处理控制柜,控制柜至下属水泵、风机的所有控制电缆、动力电缆和电缆埋管均由供货方负责施工,调试。

施工时,供货方负责及时配合土建施工单位埋管,并在调节池前面负责设置拦污格栅。

6.技术要求:
6.1 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

工艺流程如下:
所区生活污水 抽吸泵
达标排放
6.2 设备技术及运行控制要求
调节池(化粪池)
6.2.1 MBR膜膜生物反应器
反应器壳体材质采用PP板制作,圆形,板厚20mm,熔焊成型。

PP板密度0.85 -0.92g /cm3,结晶度60%,50~70%无定形,熔点176℃,148~150℃熔化,
膜片采用PP中空纤维膜,主要技术参数:膜材质:聚丙烯;外径:450μm ;膜壁厚:40~50μm ;膜孔径:0.1~0.2μm ;透气率:>7.0×10-2 (cm3/cm2·s·cmHg);纵向强度:120 MPa ;孔隙率:40~50%;出水浊度:<0.2NTU ,单组膜面积8 m2,整个处理设备内要求膜的面积不小于200 m2。

膜设计运行寿命不小于3年。

6.2.2 风机及风机房
6.2.2.1 风机房材质采用PP板制作,圆形,板厚20mm,熔焊成型。

与MBR池连为一体
6.2.2.2 要求风机风量满足整个系统需氧量(其中气水比不得小于18∶1),并按要求设置备用风机。

风机进口设消音器和空气过滤器,减少噪音。

6.2.2.3 按制要求:
风机能自动交替运行,一台风机故障,备用风机自动投运。

6.2.3 水泵及水泵房
6.2.3.1 水泵房材质采用PP板制作,圆形,板厚20mm,熔焊成型。

与MBR池连为一体
6.2.3.1 要求抽水量根据污水量变化自动调节满足整个系统需要。

6.2.3.2 按制要求:
水泵能自动交替运行,一台水泵故障,备用水泵自动投运。

6.3 设备制造、安装要求
6.3.1 水处理设备采用埋地式安装或地面上安装,埋地时设备顶部高出土壤0.15m,以保证雨水不会浸入水泵房及风机房。

出水管直接接入排水井或接至回用水管。

设备各部分均有供检修人员出入的通道以及通风条件。

整套设备采用压型PP(聚丙烯热塑性塑料)制作,材料的耐冲击性、机械韧性、抗有机溶剂、耐酸碱腐蚀性及外观质量均要求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

6.3.2埋地式安装时设备顶部地面以上的堆积荷载按0.2t/m2设计,设备外壳结构强度应满足地下直埋要求。

6.3.3 设备须在制造厂内成套加工,现场组装。

6.3.4 材质及防腐要求
MBR膜生物反应器池体采用PP制作,无须考虑防腐。

6.3.5控制柜及风机房设置要求
控制柜置于设备旁,要求不锈钢控制箱,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控制柜基础由厂家负责,风机房与设备成一体埋于地下.
7 技术文件、资料和图纸(不提供视为技术评标不合格)
7.1供方在投标及签订技术协议时,应提供一般技术资料如下:
7.1.1装箱总图(有外形及各设备,阀门附件等安装图纸及技术资料,能满足工艺施工图设计及评标要求);技术数据表;设备各部件表;设备材质、重量;设备自动控制原理图;
7.1.2水泵、风机、控制柜电气负荷资料、及各电动设备接线图;
7.1.3控制柜电气接线图、安装图
7.1.4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图;
7.1.5水处理设备安装图(进出管位置,标高);
7.2安装运行维护使用说明书,以及业主和设计所需其它资料等.
8.质量保证及试验
8.1 质量保证
8.1.1 为保证水处理设备的招投标、设计、制造、加工、验收满足国家标准和本技术规范书规定的质量要求,供货方必须具备以下全部资质证书及检测报告:
1)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业务范围包括污水处理的专利证书
3)环保污染治理资质证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5)定价范围市政施工总承包叁级证书
6)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书
7)整体设备的产品出厂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水泵、风机等产品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质量认证证书;膜片及壳体PP聚丙烯材料的化工产品质量检测和合格证书;膜片不低于6.2.1条的技术参数检测报告;控制柜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检测报告;
8)由买方监理及运行单位人员监督,分别对水处理设备进、出水水质进行取样,经当地环保局检测的详细检测报告
8.1.2 正常使用寿命:MBR地埋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30年,膜组件的使用寿命不低于3年。

单台风机及单台水泵的正常使用寿命不低于30000小时。

8.1.3 维护周期:MBR设备壳体正常使用无需维护;膜组件使用期间,根据仪表监测数据确定是否清洗,或运行满1.5年进行一次例行清洗,满3年根据仪表监测数据确定是否更换膜组件或清洗;风机每运行满 1 年须进行例行维护,主要是清洗进气口的空气滤芯;水泵每运行满1 年须进行例行维护,主要是对轴承部位加注润滑油。

8.1.3 设备质保期:2年
8.1.4 各方责任:
由于运行单位未按设备使用维护要求运行造成的后果由运行单位负责,但在设备使用寿命期内,运行单位按要求正常使用维护,由于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发生故障,或者由于运行维护故障处理措施培训不到位,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相关连带责任一律由供货方负责承担。

8.2 质量检验
8.2.1 水处理设备在出厂前需由买方验货,没有单项产品检测报告,视为质量不合格产品,不得进行施工安装。

设备供货及安装调试均由供方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需由监理、运行单位、供货及环保部门现场取样送检,出水水质均应达到本规范书要求,才能交付运行单位使用;设备验收及设备运行一年后需由监理、运行单位及环保部门再次现场抽取出水,封样送检,出水水质也应达到本规范书要求,保证设备质量合格后,方可全部交付运行单位使用。

8.2.2 对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产品,设计及买方有权要求退换,造成后果的,买方保留对供货方进一步追究的权力.
8.3 产品开箱验货、安装调试、处理水质检测、验收运行各个环节进行完毕,确认产品质量满足本规范书要求后,供货、验货人员、设备检测验收人员应按规定,分别将验收参加人
员、验收意见签署完毕,移交相关单位存档备查。

9.运行人员的培训
9.1 为使合同设备安装后能正常运行,供货方有责任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

培训前,供货方应负责结合产品特点编写好《变电站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维护使用手册》,对变电站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使用及故障处理、日常操作程序进行详细说明,运行人员使用时按要求填写日常维护表格,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变电站安全生产。

9.2 培训的时间、人数、地点、日常操作维护项目等具体内容由买供双方商定。

9.3运行人员的培训应针对变电站实际人员情况进行,培训完毕后,培训考核应与工程验收同时进行,相关人员具备独立进行设备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基本技能为合格,所有培训记录最后加盖运行单位公章存档备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