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中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术含油污水处理技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目 录
• 含油污水的来源与危害 •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 物理处理技术 • 化学处理技术 • 生化处理技术 • 含油污水处理新技术
01
含油污水的来源与危害
含油污水的来源
01
02
03
04
石油工业废水
石油开采、提炼、储存和运输 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石油
THANKS
感谢观看
含油污水中的油类物质会 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首 要目标是去除这些油类物 质。
降低污染物排放
通过处理含油污水,降低 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以 满足排放标准。
资源回收利用
在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回 收油类物质和其他有价值 的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 用。
含油污水处理的方法
物理处理法
利用物理原理,如重力分离、 浮选分离等,将油类物质从污
06
含油污水处理新技术
超声波处理技术
总结词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振动和搅拌等作 用,将油污从水中分离出来。
详细描述
超声波处理技术通过产生高能振动和 微气泡,使油污从水中分离出来。该 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操作简便等优 点,适用于各种含油污水处理。
高级氧化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利用强氧化剂将油污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 水质的目的。
厌氧生物处理法
总结词
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油污降解为无 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详细描述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 ,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油污降解为 无害物质。该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油污 废水,具有处理效果较好、能耗低等优点, 但处理时间较长,且产生的气体需要妥善处 理。

03+含油污水处理

03+含油污水处理
xBiblioteka LaVd V0 cos
a
sin
d a cos
a
(6-7)
田中法质点 运动图
二、 斜板(管)除油罐
第一节 除油
B.姚氏法。 姚氏法假定油珠在上浮过程中上浮速度V。为常数,轴向速
度为变值,即,见图6-4,由此得方程式为:
y V0 cos adt C1
(6-8)
x V ( y)dt V0 sin adt C2
3.COD污水处理指标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和化学反应过程中, 消耗了水中的氧气,这种耗氧指标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即生化需氧量。而测试BOD的方法往往需要五天的时间。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即化学需氧量,同样反映水中 物质耗氧情况,且由于COD测试的方法只需要几个小时,所以往往 应用COD指标来控制污水指标。
v ,V将上V式0 s代in入a式(6-4)中即得油珠P的运动方程,它适
于各种计算方法,其运动方程式如下:
y x
V0 (V
cos adt C1 V0 sin a)dt
C2
(6-5)
斜板组质点运动 图
二、 斜板(管)除油罐
第一节 除油
A.田中法。
田中法认为油珠由a点进入斜板,而到b点被截留,这样油珠所流经的长度为
含油污水处理
主要内容
含油污水水质、处理目的及要求 含油污水处理 污油污水回收 含油污泥回收处理
含油污水水质、处理目的及要求 1.含油污水的水质
(1)分散油:油珠在污水中的直径较大,为10~100μm易于从 污水中分离出来,浮于水面而被除去。这种状态的油占污水含 油量的60%~80%。 (2)乳化油:其在污水中分散的粒径很小,直径为0.1~10μm,与 水形成乳状液,属于“O/W”水包油型乳状液。这部分油不易 除去,必须反向破乳之后才能将其除去,其含量占污水含油量 的10%~15%。 (3)溶解油:油珠直径小于0.1μm。由于在油中的溶解度很小, 为5~15mg/L,这部分油是不容易除去的。起占污水含油量的 0.2%~0.5%。

(完整版)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及要求

(完整版)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及要求
基本水质指标:
➢悬浮固体质量浓度、粒径中值 ➢含油量 ➢平均腐蚀率、点腐蚀 ➢细菌含量(腐生菌TGB、硫酸还原菌SRB、铁细菌) ➢溶解氧含量 ➢硫化氢、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 ➢铁离子含量 ➢pH值、矿化度
一、含油污水的性质
二、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
油田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油、悬 浮物、添加剂以及其它有碍注水、易造成注 水系统腐蚀、结垢的不利成分。所采用的技 术包括重力分离、粗粒化、浮选法、过滤、 膜分离以及生物法等十几种方法。因各油田 或区块的水质成分复杂、差异较大,处理后 回注水的水质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处理工艺 也有不同的选择。
阴离子:Cl-、SO42-、CO32-、HCO3- 。 其中常以Na+、K+、Ca2+、Mg2+及Cl-、 SO42-、CO32-、HCO3-几组离子为主。
一、含油污水的性质
(3) pH值
含油污水的pH值是判断腐蚀与结垢趋势的 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的说,水的pH值越高, 结垢的趋势就越大;若水的pH值较低,则结 垢的趋势减小,腐蚀性越强。 水中H2S、 CO2会引起水的pH下降,产生酸性腐蚀,程 度低于溶解氧。
(7) 溶解氧 溶解氧对含油污水的腐蚀性和堵塞都有
明显的影响。它是很强的氧化剂,它易使二 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从而形成沉淀。 溶解氧与腐蚀速率呈正线性关系,水中溶解 氧含量增加,腐蚀率急剧上升。
一、含油污水的性质
(8) 硫化物 油田含油污水中的硫化物(主要是H2S)
可能是自然存在水中的,也有可能是由于 水中存在硫酸盐还原菌(SRB)产生的。H2S 与铁反应则生成腐蚀产物—黑色的硫化亚 铁( FeS )。
一、含油污水的性质
含油污水中油的存在方式和性质

含油废水技术规范

含油废水技术规范
II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油污染为主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 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含油污水处 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设计、安全与环保、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 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10月1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指乙醇或甘油 (丙三醇)与脂肪酸的化合物,称为脂肪酸甘油脂。在常温下,液态脂肪 酸甘油脂,称为油;固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脂。 3.2 含油污水 oil wastewater
指主要污染物为油的污水。 3.3 浮油 floating oil
指油珠粒径大于 100µ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 3.4 分散油 dispersed oil
指油珠粒径为 10µm~100µ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污水中,不稳定,静置后易形成浮油。 3.5 乳化油 emulsified oil
指油珠粒径小于 10µm,一般为 0.1µm~2µm,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且油滴在污水中分散 度愈大愈稳定。 3.6 溶解油 dissolved oil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580-201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580-201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80-20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设计、安全与环保、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10月1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油污染为主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T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CJJ60-94 污水处理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JB/T2932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合本标准。

3.1 油脂oil and grease指乙醇或甘油(丙三醇)与脂肪酸的化合物,称为脂肪酸甘油脂。

在常温下,液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油;固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脂。

3.2 含油污水oil wastewater指主要污染物为油的污水。

3.3 浮油floating oil指油珠粒径大于100μ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

3.4 分散油dispersed oil指油珠粒径为10μm~100μ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污水中,不稳定,静置后易形成浮油。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油类物质在废水中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1)浮上油,油滴粒径大于100μm,易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颗粒较大,粒径大于100微米,易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在石油污水中,这种油占水中总含油量60~80%。

(2)分散油,油滴粒径介于10—100μm之间,恳浮于水中。

(3)乳化油,油滴粒径小于10μm,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粒径很小,呈乳化状态,不易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含油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包括天然石油、石油产品、焦油及其分储物,以及食用动植物油和脂肪类。

从对水体的污染来说,主要是石油和焦油。

不同工业部门排出的废水所含油类物质的浓度差异很大。

如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油量约为150〜1000毫克/升,焦化厂废水中焦油含量约为500~800毫克/升,煤气发生站排出的废水中的焦油含量可达2000~3000毫克/升。

由于不同工业部门排出的废水中含油浓度差异很大,如炼油过程中产生废水,含油量约为150-1000mg∕1,焦化废水中焦油含量约为500-800mg∕1z煤气发生站排出废水中的焦油含量可达2000-3000mg∕1o因此,含油废水的治理应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处理效率为60%-80%,出水中含油量约为IOO-200mg∕1;废水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较难处理,故应防止或减轻乳化现象。

方法之一,是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减轻废水中油的乳化;其二,是在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用泵提升废水的次数、以免增加乳化程度。

处理方法通常采用气浮法和破乳法。

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会造成浪费;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堵塞土壤空隙,妨碍农作物生长。

含油废水的处理应首先考虑回收油类物质,并充分利用经过处理的水资源。

因此,含油废水的处理可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

隔油池适用于分离废水中颗粒较大的油品,处理效率为60~80%,出水中含油量约为100~200毫克/升。

2021汽车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 1181

2021汽车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 1181

汽车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1 适用范围本标准提出了汽车工业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本标准可作为汽车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排污许可管理和污染防治技术选择的参考。

本标准不适用于汽车工业生产中铸造、电镀工序的污染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9078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20952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4409 车辆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33372 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GB 34330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8508 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T 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7350 专用汽车和专用挂车术语、代号和编制方法GB/T 38597 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GB/T 39198 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GB/T 50934 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HJ1181—2021HJ/T 1 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HJ 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 576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77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8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971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汽车制造业HJ 1086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涂装HJ 1093 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0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2 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6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8 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9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10 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14 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0 袋式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HJ 2026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7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47 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52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紫外线消毒装置AQ 427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WS/T 757—2016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方案

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方案

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方案1、含油污泥处理难点及现状1.1、含油污泥处理难点炼油企业含油污泥与其他企业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有根本区别,含油污泥处理存在的难点主要如下。

1)成分复杂。

含油污泥是由黏土、有机物、絮凝物、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无机盐类等组成,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加的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等药剂,总体表现为组分种类多,成分复杂。

2)脱水困难。

含油污泥的性质十分稳定,属于多相体系的悬浮乳化物,黏度大;脱水难。

炼油厂产生的含油污泥含水率高,一般在80%以上;由于水合作用和颗粒的带电性,使其形成相对较稳定的分散体系,体系破稳十分困难。

3)臭味大。

含油污泥会产生氨、硫醇、硫化物、硫酸等恶臭物质,在储存、转运和处理过程中易无组织散发,在设计和设备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设施的密闭性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4)安全隐患大。

含油污泥产生的挥发性烽与空气混合可能形成爆炸性气体,如果设计运行不当,有较大安全隐患,因此防爆是项目工艺选择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2.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种类较多,包括溶剂萃取、机械分离、微波、填埋、焚烧、裂解、化学热洗、固化等处理方法,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和适应性。

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有机械分离、焚烧、热裂解、化学热洗等。

1)机械分离。

其实质是通过调质、压滤、离心、冷冻等方法使含油污泥中的油、水、泥三相分离。

常见技术有调质-机械脱水、离心回收、压力驱动电脱水、冻融法等技术。

其中,应用较多的调质-机械脱水工艺简单、投资小,缺点是尚没有普遍适用的调质处理剂,针对不同的含油污泥,需要单独筛选合适的调质剂,筛选工作量较大。

2)焚烧。

焚烧工艺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能源利用率高、减量化程度高等突出优点,因而被世界各国认为是处理含油污泥的最佳实用技术之一,该技术的主要不足之处是过程难以控制,不同的含油污泥焚烧工艺参数要及时调整和修正。

且处理成本较高,主要体现在助燃和尾气净化两方面。

因此,大规模处理含油污泥还受到一定限制,已建焚烧设施存在闲置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规范编制来源及意义 1.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 2006 年下达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任务书》中,编制《污 水油水分离工程技术规范》(项目统一编号:1398)的任务,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 公司作为主编单位承担了该规范的研究及编制工作,参编单位有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市环境 保护科学研究院。
2007 年 12 月 19 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主持并通过了该项规范开题报告评审。根 据与会专家意见,工程技术规范不仅仅是单元处理工艺,应包括该类污染源污水处理工艺。 因此,该项规范名称由《污水油水分离工程技术规范》拟改为《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2 编制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 年 5 月 15 日修正) 3、《环境标准管理条例》 4、《“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6〕20 号 5、《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 年 第 41 号 6、《加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7 年
《含油污水பைடு நூலகம்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稿)编制说明
目次
目 次...........................................................................................................................................1 1 规范编制来源及意义...................................................................................................................3
1.1 任务来源................................................................................................................................3 1.2 编制的法律和政策依据........................................................................................................3 1.3 相关标准及规范....................................................................................................................3 1.4 规范制定的必要性................................................................................................................4 2 编制原则、方法和技术路线.......................................................................................................4 2.1 规范的编制范围及原则........................................................................................................4 2.2 制定规范的技术路线............................................................................................................5 3 规范的编制过程...........................................................................................................................6 4 含油污水来源及处理技术现状...................................................................................................7 4.1 含油污水来源........................................................................................................................7 4.2 含油污水对环境的危害........................................................................................................9 4.3 处理技术现状......................................................................................................................10 4.4 国内含油污水处理工程调查..............................................................................................20 5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确定.........................................................................................................21 5.1 基本原则..............................................................................................................................21 5.2 含油污水治理技术路线......................................................................................................22 5.3 治污路线的可行性..............................................................................................................22 6 规范条文说明.............................................................................................................................22 6.1 适用范围...............................................................................................................................22 6.2 总体设计..............................................................................................................................22
1
6.3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比较......................................................................................................22 6.4 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单元设计..............................................................................................23 6.5 施工与验收..........................................................................................................................46 7 典型污水处理流程技术要点.....................................................................................................47 7.1 机械制造、金属压延加工业含油污水处理流程 ..............................................................47 7.2 轻工业含油污水处理流程..................................................................................................47 7.3 油脂化工业含油污水处理流程..........................................................................................49 7.4 成品油站(库)含油污水处理流程..................................................................................50 7.5 屠宰与肉食品加工业含油污水处理流程 ..........................................................................50 7.6 餐饮业含油污水处理流程..................................................................................................51 8 与执行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关系及实施建议 .....................................................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