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发育特征
探析内蒙古中西部煤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及矿山环境恢复措施

探析内蒙古中西部煤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及矿山环境恢复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对内蒙古中西部煤矿区域地质灾害的特征、类型以及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对矿山地区的环境治理原则及恢复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矿山环境;恢复策略煤炭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储量更为重要。
随着煤炭资源需求的增加,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生产企业井喷式的开采严重的影响着矿区环境资源、诱发地质灾害和导致环境污染。
不同地域矿山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露天和地下不同的开采方式诱发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也日趋严重。
与此同时导致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地质灾害以及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不可修复性的危害,严重威胁着矿区周围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严重制约了内蒙古可持续性经济的发展。
1 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1.1内蒙古中西部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平川、丘陵谷地盆地分别占全区53. 4 %、20 %、8. 5 %和16. 4 %。
戈壁沙漠、沙地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40.1 万km2 。
其中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及阿拉善等地区年降雨量不足200mm ,蒸发量高达1600 —2000 mm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该区域煤炭储量又非常丰富,由于历史及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掠夺式开发、粗放式管理导致了矿区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发生,这些滞后发生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为露天开采过后的煤矿虽然在后期进行了回填作业,但是由于回填土质的不同以及回填高度的差异,在一些开采较深矿区尤为明显,将会导致后期隐藏的地质灾害隐患的发生。
1.2矿井水、露天矿坑水、洗煤废水、煤矸石山淋溶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植被和矿区河流。
矿区煤炭长期堆放大风扬尘产生煤粉灰、煤矸石长期风吹日晒大风扬尘、矿井排风有害气体、煤矸石自燃和煤层自燃污染等造成矿区周围大气污染严重。
其中像乌海市的乌达跃进选煤厂矸石山燃烧区附近SO2平均浓度为10. 69 mg/ m3 ,超过国家标准70 多倍,H2S 平均浓度1. 57 mg/ m3 ,超过国家标准150 多倍,造成矿区周边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分析

/RESOURCES2020年第一期WESTERN RESOURCES 基础地质喀喇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南部,东与辽宁省建平县隔河相望,南与宁城县接壤,西与河北省围场县毗邻,北与松山区、红山区、元宝山区相连,全旗总面积3050km 2。
旗内交通便利,叶赤铁路通过该旗东部,全长18.45km。
公路发达,G306国道从旗内东部通过;S206省道(承德—赤峰段)贯穿全旗,为一级标准公路;平七线(平庄—七家)为二级标准公路;全旗18个乡镇间均有县级以上公路经过,并通班车。
赤大、赤通、赤朝高速公路在辖区内交汇,赤峰军民合用机场坐落在境内,交通便利。
1.地质构造喀喇沁旗在区域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台隆东部、喀喇沁断隆与小牛群—赤峰断陷盆地的交汇地区。
1.1地形喀喇沁旗属燕山系七老图山脉的低中山、丘陵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其中河谷平原占旗总面积的3.76%,多分布在老哈河西岸和锡泊河下游;山地占79.4%,多分布在西南部;丘陵占2.64%,多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其他占14.92%。
地形起伏大,山势陡峻,山脉连绵起伏,沟壑纵横,海拔最高点为南部的棒棰山1890.9m,最低点为锡泊河出口为500m,相对高差一般在200m~500m。
西南部山区植被发育,河谷平原是狭长地带,人口、耕地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区和沟谷分布区。
1.2地层喀喇沁旗属于华北地层区,内蒙古地轴分区,处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山脉东北向构造地带与阴山—燕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交接地带上,境内地层以白垩系最发育,其次为侏罗系。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寒武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等。
1.3断层按断层的展布规律分为四组,分别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北北东—近南北向和北西向。
近东西向构造为前中生代基底构造,其在中生代经历了多期复活,主要表现为中生代近东西向脆性断裂活动和受东西向断裂控制的多期岩浆侵入、火山活动等。
北东向构造为中生代主体构造,中生代断陷与隆起的形成、地层的展布、韧性变形、脆性断裂以及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等多受北东向构造控制。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2.05.20•【字号】•【施行日期】2022.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2022年5月20日附件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提升全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22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结合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21年地质灾害发育现状截止2021年末,全区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2575处。
按地质灾害类型划分,崩塌1338处,滑坡85处,泥石流717条,地面塌陷432处,地裂缝3处。
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79939人,潜在经济损失57.54亿元。
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全区12盟(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
2021年全年共发生2起小型泥石流地质灾害:2021年7月6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广义村发生1起泥石流灾害。
由于汛期制定了详细的防灾方案,加强监测预警,台风“烟花”来临之前,迅速组织受威胁群众26户62人撤离避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021年7月30日,呼伦贝尔牙克石牧原镇卓山村发生1起小型泥石流灾害。
内蒙常见地灾原因是什么

内蒙常见地灾原因是什么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北部,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常常面临着各种地灾。
主要的地灾原因包括洪水、旱灾、沙尘暴和草原火灾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地灾的原因。
首先,洪水是内蒙古最常见的地灾之一。
内蒙古的气候干燥,年降水量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地势低洼和水系众多,使得内蒙古容易发生洪水。
主要的洪水原因包括降雨量过大、降雨强度大和暴雨持续时间长等。
在夏季,内蒙古常常遭受强降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从而引发洪水。
此外,冰雪融化和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也是洪水的原因之一。
第二,旱灾是内蒙古另一个常见的地灾。
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草原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的干旱问题日益严重。
主要的旱灾原因包括降水不足、蒸发量大和地下水资源枯竭等。
持续的干旱会导致草原干枯,影响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给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第三,沙尘暴是内蒙古的特色地灾之一。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方的草原和沙漠交界地带,且受到西伯利亚高压和蒙古地区强风等因素的影响,常年受到沙尘暴的困扰。
主要的沙尘暴原因包括沙漠扩张、土地沙化和风力强劲等。
干旱的气候条件使得内蒙古的草原退化,土壤脆弱,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也相应增加。
沙尘暴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
最后,草原火灾也是内蒙古常见的地灾之一。
内蒙古拥有广袤的草原,但是干燥的气候和强风等因素使得草原易发生火灾。
主要的火灾原因包括人为破坏、闪电引发的自然火灾和农田清洁烧等。
火灾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草原的恢复和草原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内蒙古常见地灾的原因包括洪水、旱灾、沙尘暴和草原火灾等。
这些地灾的发生是由于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了减少地灾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通过加强监测预警、改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措施来应对地灾的发生。
内蒙古有哪些地质灾害?(2则)

内蒙古有哪些地质灾害?(2则)
作者:
来源:《西部资源》2012年第06期
我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1)滑坡
滑坡是我区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活动性强、破坏性大,是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大的地质灾害,人类工程活动和暴雨是引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2)崩塌
崩塌在全区范围内最为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及暴雨是引发崩塌发生的主要因素。
由于崩塌具有突发性,前期变形迹象不明显,且大多集中于雨季。
以小型崩塌为主。
(3)泥石流
我区泥石流以暴雨引发的沟谷型为主,大多属于中小型低频泥石流,目前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4)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我区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全区存在地面塌陷隐患点均为矿山开采引发的采空型地面塌陷。
(5)地裂缝
赤峰地区分布有4条地裂缝。
地质灾害有哪些危害?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对居民点的危害
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和泥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对公路、铁路的危害
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和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成矿带的划分及其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成矿带的划分及其特征1、区域地质背景内蒙古自治区横亘于祖国北疆,横跨西伯利亚陆块、塔里木-华北陆块和华北板块,经历了太古宙-中新生代漫长的演化历史,铸就了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类型。
具有山盆耦合、多块体多缝合带镶嵌的大地构造格局;陆块规模小于现代大陆板块,陆间洋盆小于现代大洋;地壳经历了多旋回的造山和增生;加里东期的碰撞造山作用具有多岛海特征;块体的拼贴、旋转、走滑过程极其复杂,其造山机制与安提斯造山带和阿尔卑斯造山带的形成差距较大,难以简单套用后者的模式。
我区造山带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地质特征,指示其形成和发展过程较为复杂,除包容了安提斯式的洋陆俯冲和阿尔卑斯式的陆--陆碰撞之外,尚有大规模的块体旋转、走滑、压剪、拉分以及广泛的裂解、残留等独特的现象,已有的造山模型难以全面概括北方造山作用。
既有十分典型的前寒武系古陆块,又有规模宏大的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中晚元古代还发育了十分独特的白云鄂博-渣尔泰裂谷或裂陷槽以及温都尔庙-白乃庙拼贴陆缘增生带,初露板块构造端倪。
中生代陆内造山运动显著,既有推覆机制,又有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侵入,形成令人瞩目的北北东向大兴安岭火山岩区斜跨于近东西向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之上,呈现立交桥式交叉结构。
新生代以来差异升降显著,尚有大规模的玄武岩浆喷溢。
北山褶皱带:位于内蒙古西北角北山地区,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与甘肃省相邻。
处于华北陆块与塔里木陆块的交汇部位,大体属于塔里木陆块北东缘增生带。
古生代地层发育齐全,除寒武系为海相碎屑岩-碳酸岩系外,其余均为海相火山-碎屑岩系,其中以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最为发育。
中生界盖层以下白垩统陆相碎屑岩为主,少量的侏罗系碎屑岩系。
侵入岩以华力西中期酸性岩为主,规模较大。
华北陆块:基底岩系:由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变质岩组成。
主要建造单位有兴和岩群、集宁岩群、乌拉山岩群以及大量的变质深成体。
变质相达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
色尔腾山岩群为绿片岩系。
盖层:中元古界发育有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均为浅变质的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系,岩层变形强烈,属准盖层性质。
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规律张国华

2012年10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Octo ber2012 第20期总第270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20T o tal N o.270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规律张国华,韩彦秀(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内存在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泥石流和滑坡3种,其规律受人类活动及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全旗地质灾害的地域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关键词:察哈尔右翼后旗;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律;地质环境;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P69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20—0050—02 察哈尔右翼后旗已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泥石流和滑坡3种,并以崩塌和泥石流灾害数量居多,滑坡灾害数量最少。
由于该旗是一个地质环境条件较为脆弱的旗县,人类工程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甚至恶化了该地区的地质环境。
1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1.1 地形地貌察哈尔右翼后旗地处阴山北麓,蒙古高原南缘,为浅山丘陵与高原相间地貌。
全旗地势总体上表现为南高北低,略呈长方形。
境内海拔高程平均1500m,相对高差734.1m。
最高点为西南部的玻璃敖包山,海拔标高2053m;最低点为西北部的三井泉,海拔标高1322m。
境内地形起伏不大,高山、平原相间,丘陵、沟壑交错,按其地貌成因及形态特征划分为以下4个类型。
1.1.1 中低山丘陵区。
分布于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部及西部。
主要由各种变质岩系及火成岩组成。
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中低山区山势陡峭、沟谷切割深且纵横交错,沟谷多呈“V”与“U”型,深度50m~100m,海拔高程1700m~2053m;丘陵区丘陵顶部多呈浑圆状或尖顶状,海拔高程1400m~1700m之间;冲沟较为发育,坡角30°~40°左右,植被发育一般。
最新内蒙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最新内蒙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内蒙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主要包括蒙西地块、蒙东地块、蒙鄂地块和蒙南地块。
首先,蒙西地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大型地块。
它由阿尔泰山脉和大兴安岭两个地质单元构成,其特征如下:1.阿尔泰山脉是蒙西地块的主要构造单元,是中国北方最高的山脉之一、它由多条东西向的褶皱带组成,形成了壮丽的山脉景观。
阿尔泰山脉还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金属矿藏聚集区之一2.大兴安岭是蒙西地块的次要构造单元,位于东北部。
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火山岩地带之一,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火山岩和金属矿产资源。
其次,蒙东地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中国北方的另一个大型地块。
它由华北克拉通和锡林布拉格构造单元组成,其特征如下:1.华北克拉通是蒙东地块的主要构造单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稳定地块之一、它几乎没有发生过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华北克拉通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2.锡林布拉格是蒙东地块的次要构造单元,位于西南部。
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古生代花岗岩地带之一,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石墨资源区。
第三,蒙鄂地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河北省北部,是中国北方的一个较小地块。
它由吉林延边和燕山两个地质单元组成,其特征如下:1.吉林延边是蒙鄂地块的主要构造单元,位于东北部。
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火山岩地带之一,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火山岩和金属矿产资源。
2.燕山是蒙鄂地块的次要构造单元,位于西南部。
它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造山带之一,形成了许多东西向的褶皱和逆断层。
燕山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和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最后,蒙南地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和山西省北部,是中国北方的一个较小地块。
它由华北克拉通和大宁岭两个地质单元组成,其特征如下:1.华北克拉通是蒙南地块的主要构造单元,与蒙东地块相连。
它几乎没有发生过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华北克拉通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坡 的岩体结构条件 。
在鄂尔多斯 高原及阴山 山地局部地段 的碎屑岩 区 ,其砂砾 岩 中含有薄层状砂页 岩 、泥岩夹煤层 ,具有 软硬相间 的岩性结 构, 其中的软弱夹层降低 了岩土体稳定性 , 某些地段也会发育滑坡 。 就岩土体条件而论 , 内的阴山山地 、 境 大兴安岭 山地及鄂尔多斯 高原具 有崩塌及 滑坡 等不 良地质 现象发 生 的岩 性条 件 , 但
边 省 份 的 山 地 、 陵 区 。这 些 地 区人 口稠 密 、 丘
备充足 的水动力条件 , 才能携卷泥沙 、 碎石汇
聚 成 泥 石 流 。 内西 南 地 区大 型 、 大 型 泥石 国 特
降 雨量 仍 然 是一 个 低 值 ,平 均 仅 为 1( 5卜 10 m。降雨形 式无论小 雨 、 8m 中雨 、 大雨或暴
生于这些地 区,在影视纪录片 中看到的典型
滑坡 、 泥石 流场景多数取 自云 、 、 贵 川及 陕南
等地 区。那么相 比较而言 , 内蒙古地 区山地 、
本文所 述的地质环境是指非人类 活动影 响的 、 天然状态下 的地质环境 。 21 .地貌条件
丘 陵及荒漠广布 、气候半干旱 、矿产资源丰 富、 地广人稀 , 其地质灾害 的类型 、 规模 、 形成
所周 知 ,中国地质灾害严重发育的地区是 西 流 频发 地带 的年 降雨量 一般 在 7 o 15 0 雨 , o 一 ,0 均具有历时短的特点 , 大部分地 区连绵 不 mm。内蒙古 自治 区多数为半干旱气候 区, 年 散 的阴雨天较 为少见 ,且 降雨频次也较 国 内
降雨量一般在 2 - 4 0 m之间 , 5 5m 并呈现 由东 向西递减 的规律 。东部大兴安岭地区年降雨 量在 4 0-5 0 0 - 0 mm之 间 ,中部地 区年降雨量
境内无天然环境条件下形成 的地 面塌 陷。地面塌陷主要包括岩溶塌 陷与采 空区 地面塌 陷 , 内碳酸盐岩 分布面积小 , 境 主要
分 布 在鄂 尔 多 斯 盆 地 西 缘 桌 子 山 区与 东 缘
割深度 10 0 m, 5 —5 0 属于低山及低 中山; 鄂 尔多斯高原为起伏较缓 的丘 陵地 貌 ,其东
RE SOUR S/08 CE ຫໍສະໝຸດ 《 论文天地l 自 : 噶
从 这 里 了解 西部 资 源 从 这 里 了解 西部 经 济
0 6 8
大 兴 安 岭 山 地 平 均 海 拔 9 o 14 0 切 0 一 ,0 m,
安岭山地分布较广 , 岩性 以花 岗岩 、 玄武岩 为主 。 经过多次构造运动 和区域变质 、 动力 变质作用 , 普遍发生 泥化 , 具有 压碎结 构 , 原生裂隙及 构造裂隙发育 , 强度显著降低 , 岩石 易碎 裂 ,具有发生崩塌 的岩体结 构条 带的黄土体 , 具有大孔 隙及柱状 节理 , 含钙 质结核 , 具有湿陷性 , 也具有发生崩塌及滑
一
些危害性强的大型 、特大型地质灾害多发
在 2 0 -0 mm之间 ,西部地 区年 降雨 量在 0-40 - 1 0 0 mm之间 ,最西部 的阿拉善高 原年 5- 0 -3 降雨量小于 lO m。区域性 的降雨量偏小 , Om
沟谷水 动力条件不足 ,决定 了其泥石流规模
以小型为主。
关 系
及坡面流侵蚀形成的破碎岩土体 ,可提供 小 , 多数 小于 1 0m3 岩体崩 落后可形 ×14 , 危
坡, 崩塌 、 滑坡产生 的碎 屑又成为泥石流物
源条件 。
塞程度轻微 ; 植被覆盖率大小不 一 , 东部地 区大于 3 % ,中部地 区多为 1 一3 % , 0 O 0 西 部地 区小 于 1 %。根据泥石流严重程度数 0 量化判别 ,这类特征 的沟谷 所形成的泥石 流严重程度为轻微一 中等 。境 内的大型泥
候 带 。全 区年平均 降雨量 在 2-40 m之 5 5m
言 ,降雨与地质灾害发生相对集 中的一个 概
念 。 对于云贵川地区 , 相 自治 区 内七 、 、 八 九月
间 ,中西部 许多地 区年 降雨量 在 10 m 以 5r a 下 。降雨量是 滑坡 、 崩塌 、 泥石 流等地质灾 害 形成 的诸 多因素中的一个 重要影 响因素。众 南 山区 , 主要包 括贵州 、 四川 、 南省及其 周 云
山地 相对 较 陡 , 度为 3 —5 。 , 坡 0 O 大兴 安 岭 山势较 缓 , 度 多在 1—4 o , 相对 坡 5 0 就 高差而言 ,大部分 山地丘陵都属 于中浅切
件。此外境 内东南部准格尔旗及 和林 县一 普遍不发育 , 岩溶化程度较低 , 未形成岩溶
割区或 中等切割区。 内山区的沟谷形态 , 境
于引发大型 的崩塌 、 滑坡 。但在一些历时短 、
高强度 的大雨 、 雨作 用下 , 暴 对于某些已经存 在松动危岩体 的原始边坡及人工边坡 ( 道路
尔 多 斯 高 原 东 部 。 阴 山 山 地 平 均 海 拔 15 O ,0 m, ,0 一2 O 0 沟谷切割深度一般为 2 O O 一 80 地貌类 型属低 中山 、 0 m, 中山及低 山丘陵 ;
危 害性 。
关键词 : 地质灾害
降雨量
地质环 境条件
人类 工程活动
内蒙古 自治 区横亘于 中国北疆 ,幅员辽 阔, 地貌类型多样 , 地质及构造单元复杂 。境 内发 育的地质灾害 主要有崩塌 、滑坡 、泥石 流、 地面塌陷四种类 型。 由于 自治 区东西跨度 大 , 候条件在各个地带有所差别 , 总的特 气 但
就 地质 灾害成生的诸 多制约因素中 ,选取 主
引发滑坡及崩塌 。而 内蒙古地区由于区域 降 发育与 山势 、沟谷形态及切割深度有着 密切
雨量小 , 丘陵山区经常 出现旱情 , 地表岩土体
的关 系 。
要 因素 降雨量 、地质 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
动, 先对各单要素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 , 然后
西南地 区低 了许 多。 以七 、 月份 由降雨诱 所 八
发 的地质灾 害 ,仅在本地 区是个集 中发生 的 高峰期 , 但在全 国范围 内比较 , 这个 时间段 内 灾害发生的频 次仍然 是较低 的。 2 .地质 环境 条件 与地质 灾害成 生 的关
系
地貌形态为山势陡峭 、 沟谷深切 , 且气候较 湿 润 , 降雨量在 50 15 0 m之间。 年 0 ~ ,0 r a 近年来
沟纵坡 降一般为 5— 2 3 。 2 1% ;产 沙 区沟槽 横断 面多为 u型谷 ; 沟谷上游一 般没有 大 型的滑坡 、 崩塌堆积物存在 , 仅为坡 面风化 的碎屑物源总体较 少 ,河床松散物贮量一
般 小 于 5×14 3 m ;天 然 状 态 下 河 沟 堵 0m] k
大部分岩体属于硬岩 、中硬岩及 软硬 相间 处 /O k 而云贵川地质灾 害易发 区内山 lO m 。 的岩体 ,软岩与极软岩 只在局部 范围内存 体 陡立 ,坡 度在 6 。 以上 的 山体 广 泛分 0 在, 软弱岩土体分布并不连续。 这种工 程地
条件 、发育特征及危害程度等 ,与西南地 区
崩塌 、滑坡 的发 生除了受地质地貌条件 制约外 , 与降雨量也有一定 的关系。 岩土体在 降雨及地表水 长期浸润 、 冲刷下 , 其裂 隙、 孔
地貌条件是地质灾害发育的一个基本 因
素 。山区及丘陵区地形起伏大 ,并有沟谷切
( 地质灾害易发区 ) 明显 的差异 。在受气象 有 条件 、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 的共 同
1 气 象水 文条件与地质灾害成生关系 .
气象条件各 种要 素中 ,与地质灾害关系 最密切 的是降雨量 ,所以在此仅讨论降雨量
与地质灾害成生的关系。 泥石流 的形成 , 除了
沟 谷 中要 有 丰 富 的 松 散碎 屑物 源 ,还 必 须 具
征是 降雨量较小 ,大部分地 区属 于半 干旱气
发育特征。并 与国内地质灾害典型发育 区进
行简要对 比,从 而更 直观地反 映内蒙古地质
灾害特征。
边坡及采矿边坡 )会 在降雨 及地表径流 的冲 , 刷、 浸润下 , 诱发崩塌 、 滑坡 的发生 , 但其规模 多数是 中小型的 , 中以小型 占绝大多数 。 其 自治 区降 雨量 偏小 ,且 降雨量 的 6 _ o_ 7 %集 中在 七 、 、 5 八 九月 , 这三个月也是崩 塌 、 滑坡 、 泥石流 的易 发时段 。 只是就本地 区而 这
部清水河 、 准格 尔一 带 , 为碎 屑 岩 沉 积 及 黄 土 堆 积 的丘 陵 地 貌 。 述 山地 丘 陵 中 , 山 上 阴
清水河县一带 , 由于气候较干旱 , 北方岩溶 塌 陷。因此境 内的地面塌陷只有采矿 引发 的采空 区地面塌陷 。 据县市地质灾 害调查 资料统计 ,在天 然地质环 境条件下,阴山山地地质灾 害在 区内相 对最为 发育 , 类型包 括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 因地 面塌陷全部 由人类活动引发 , 与地质地貌条件关系不大 ,故不作统 计 ) , 分布密度 为 07 . 9处 /O k : lO m ;其 次为大 兴 安岭与鄂尔多斯高原 ,分布密度均 为 01 . 9 处 /O k lO m ( 见表 2 1。全区参与统计 的各 — ) 地貌 类 型总 的地 质 灾害 分布 密 度 为 01 .7
质条件 的岩土体 ,在某些具有临空 面的边 坡 陡崖上会产 生危 岩体 ,但危岩体体积较
成 一 些 小 规 模 的 、 非集 中分 布 的 崩 塌 或 滑
布, 相对高差 达 2O 0 以上。沟谷狭窄而 ,0 m 深切 , 多数 为 V型谷 , 峭壁峡谷很 普遍 , 边 坡 临空面发育 ,地质灾 害分布密度 大于 2 处 /O k lO m 。相 比较 而言 , 内蒙古地 区在 自 然条件下 ,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总体较低。 3 .人 类工程 活 动与 地质 灾害 成生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