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手术过程详解教程文件
手术讲解模板:肛裂切除术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切口 由齿线至肛门口外2cm,围绕肛裂 溃疡面作一棱形或扇形切口,要深达溃疡 的基底层[图1 ⑵]。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切除肛裂 沿切口用小血管钳夹住溃疡边 缘,锐性分离至溃疡基底部,全部切除肛 裂及有病变的隐窝、肥大的肛乳头和皮垂 [图1 ⑶ ⑷]。该法优点是病变切除彻底, 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 底生长。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概述:
急性肛裂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 口新鲜,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乳 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概述: 为肛裂“三联征”。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 脓肿及皮下肛瘘。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概述: 手术相关解剖见图1.8.2.3.2-1。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术前准备: 必要时肠道准备。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术前准备: 术前排净大、小便。手术资 Nhomakorabea:肛裂切除术
术前准备: 必要时肛周剃毛。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手术步骤:
探查隐窝 麻醉、消毒、带手套后,用示 指涂以消毒的液体石蜡或肥皂冻轻轻扩肛。 用肛门镜或隐窝钩探查,如发现肛裂与隐 窝相沟通或有潜行的粘膜边缘,予以切开 引流[图1 ⑴]。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术后处理: 每次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坐浴后更换敷料。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术后处理: 保持大便通畅。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术后处理: 注意观察创面愈合是否从基底部开始,如 表面粘连,有形成桥状愈合趋势时,应将 其分开,以免再感染,拖延愈合。
手术资料:肛裂切除术
肛裂PPT演示课件

肛裂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较高 ,且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以 20-40岁青壮年为主,但也可发 生于其他年龄段。
发病原因与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长期便秘、粪便干结引起的排便时机械性创伤是大多数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 此外,肛管后正中线处缺乏脂肪组织支持,也是导致肛裂易发的重要因素。
危险因素
长期便秘、粪便干结、排便时用力过猛、肛门部感染、肛门部手术或外伤等都 可能增加肛裂的发生风险。
03
04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便秘和腹泻,保持规律的 排便习惯,减少肛裂的发生。
注意肛门清洁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
避免久坐久站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 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增加
肛裂风险。
积极治疗其他疾病
如痔疮、肛瘘等肛门疾病,以 免引发或加重肛裂。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坐浴治疗
温水坐浴可以促进肛门局部血 液循环,有助于肛裂愈合。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诊疗技术改进
展望了未来肛裂诊疗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引入更先进的诊断设备 和技术、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等。
个性化治疗方案
提出了未来可能实现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 身体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加强预防措施
强调了未来在预防肛裂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如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预防措施的认知和执行力度等。
注意饮食调理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 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药物治疗
局部使用消炎止痛药膏或栓剂 ,缓解疼痛和炎症。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或反复发作的肛裂,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肛裂切 除术、内括约肌切断术等。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 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和肛裂加 重。
肛裂(肛门后侧括约肌切开术)临床路径【2020版】

肛裂(肛门后侧括约肌切开术)临床路径一、肛裂(肛门后侧括约肌切开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K60.200)行肛门后侧括约肌切开术(ICD-9-CM-3:49.5200x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便后肛门疼痛、出血,肥大肛乳头脱出、前哨痔等。
2.查体示:直肠指诊肛管疼痛明显,可触及肥大的肛乳头,偶有鲜红色血液流出。
3.肛门镜提示肛管裂隙溃疡,肛乳头肥大,前哨痔。
4.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肛管后侧括约肌切开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裂(疾病编码K60.200)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正位片、常规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肛门镜检查;(2)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局麻、全麻或联合腰麻。
2.手术耗材:无。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
(九)术后住院恢复4-6天。
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肛周创面愈合良好,肉芽新鲜,周围皮肤无红肿、流脓。
肛裂讲义课件

本节完
证候: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肛门疼 痛,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裂口色红,腹部胀 满,溲黄;舌偏红,脉弦数。
治法:清热润肠通便。
方药: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加减。出血较 多者加侧柏炭;大便干硬者酌加番泻叶。
证候:大便干结,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 滴下血,裂口深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适应证适应于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 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浸润麻醉或腰俞麻醉下, 肛内常规消毒,沿肛裂正中作一纵形切口,上至齿线上 0.5 cm.下至肛缘外0.5cm,切断栉膜带及部分内括约肌纤维, 如有潜行性皮下瘘管、赘皮痔、肛乳头肥大、肛隐窝炎也一 并切除,修剪裂口创缘,再游离切口下端的皮肤,以减少张 力,彻底止血,然后用细丝线从切口上端进针,稍带基底部 组织,再从切口下端皮肤穿出,对拉切口两端丝线结扎,使 纵切口变成横缝合,一般缝合3~4针,步卜盖红油膏纱布, 纱布压迫,胶布固定。术后应嘱患者进流质饮食或软食 2 d, 控制太便1~2d。便后用中药坐浴或1:5 000高锰酸钾液坐浴, 肛内注入九华膏换药,5~7d拆线。
应以纠正便秘、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为目的。早期肛裂一般采 用保守治疗,而陈旧性肛裂必须采用手术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血热肠燥证
内治
阴虚津亏证
气滞血瘀证
辨证论治
外治
其他疗法
手术
•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及时治疗便秘。
• 饮食中应多含蔬菜水果,防止大便干燥,避免 粗硬粪便擦伤肛门。 • 注意肛门清洁,避免感染。 • 肛裂发生后宜及早治疗,防止继发其他肛门疾 病
适应证适用于不伴有结缔组织外痔、皮下瘘等的陈 旧性肛裂。 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浸润麻醉或腰俞 麻醉下,肛内常规消毒,在肛门一侧距肛缘I~5 cm 处作一纵形切口,深达皮下,以血管钳显露内括约 肌及栉膜带,在直视下用两把血管钳夹住内括约肌 下缘后剪断之,切口一般不缝合,以红油膏纱条嵌 压引流。术后处理同切开疗法。
肛门括约肌手术怎么做

肛门括约肌手术怎么做
时间在不停流逝。
地球上的我们也在变化。
每个物体都有自己存在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那么,在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该了解到是什么使我们生病。
我们通过了解到这些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预防疾病,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享受每一天。
就拿肛门括约肌手术来说,我们应当了解到肛门括约肌手术的过程。
1由于括约肌痉挛、血供不足,伤口久不愈合,形成慢性溃疡。
溃疡深达肌层使炎症刺激肛门内括约肌,导致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就竖线了肛门持续性的剧痛,同时裂口无法愈合。
换句话说,肛裂的裂口不愈合和肛门疼痛是肛内括约肌痉挛造成的。
因此肛裂手术就是将环状的肛门内括约肌切断,解除痉挛,使裂口自然愈合,而不是人们所想像的将裂口缝上。
2首先介绍一下肛裂手术的过程,术中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手术完毕局部加用长效局麻阵痛药,术后口服镇痛药,80%患者不会感到很痛苦,北京慈康肛裂专家回答,只能够说肛裂手术不可以回避,能够解决病人的长期痛苦,而且不会很疼,请放心,要害是找一家医疗设备完善的医院及高明的医生。
以上便是对肛门括约肌手术过程的介绍。
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要配合医生治疗,那么就能够重获健康的。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注意个人卫生哦。
并且要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多运动。
只有锻炼才能够身体健康。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2010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2010骶尾部,大便干结时更甚,典型疼痛者,便时痛轻,便后痛重,先轻后重,中有间歇,呈一特殊的疼痛周期。
②便血时有时无,一般量不多,表现为手纸染血或便后滴血,色鲜红。
③瘙痒,由于肛裂溃疡的分泌物或因并发的肛窦炎、肛乳头炎等所产生的分泌物刺激所致。
④便秘既是肛裂的病因之一,肛裂反过来又可引起便秘,因排便时剧烈疼痛,患者常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人为地控制排便,致使大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份吸收过多而更加干燥,排便愈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体征:肛裂检查取适宜体位以视诊为主,检查者用双手拇指将肛缘皮肤轻轻向两侧分开,可见肛管皮肤梭形裂开、溃疡(潜行瘘道),如用探针轻触溃疡面,可引起明显疼痛。
陈旧性肛裂溃疡面颜色灰白,底深、边缘增厚,下端可形成裂痔(哨兵痔)与溃疡上端肥大的肛乳头合称肛裂三联征,指诊可发现肛门紧缩。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早期肛裂):病程短,裂创新鲜,色红,底浅,边缘整齐有弹性,创面无硬结,尚未形成慢性溃疡,无肥大乳头和裂痔,疼痛剧烈。
(2)慢性期(陈旧性肛裂):病程长,反复发作,裂创底深,边缘不整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裂创底部栉膜变厚变硬,形成栉膜带。
裂口、栉膜带、赘皮性外痔(哨兵痔)、肛乳头肥大、单口内瘘、肛窦炎、肛乳头炎7种病理改变,为陈旧性肛裂的病理特征。
(三)症候诊断: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
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
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三、综合治疗方案肛裂早期经硝矾洗剂熏洗坐浴,服用滑润剂或缓泻剂。
排便前溃疡局部涂以表面麻醉剂或用含麻醉剂的坐药等非手术疗法,有可能痊愈。
肛裂临床路径

肛裂临床路径肛裂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肛裂的住院患者。
一、肛裂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编码:K60.200 肛裂切除术ICD-9:49.3901: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4500201934: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术400201346)。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裂病(TCD编码:BWG030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年)。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肛裂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裂。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裂的患者。
2.有肛裂切除术手术适应证,且同意接受手术。
3.患者伴肛门周围有急性脓肿、痢疾或严重腹泻、严重心肺疾病、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者;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临产期孕妇、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均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ABO血型、RH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乙型肝炎五项、丙型肝炎抗体、血清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胸部正位片、心电图、肛门指检。
(八)治疗方法1.肛裂切除术:2、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3、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术:利多卡因1ml+美兰注射液1ml,肛门周围皮下注射4.术后中药坐浴熏洗、适时扩肛。
5.根据患者病情及创面情况选择药物外擦、栓剂直肠给药。
手术记录--肛裂

XXXXXXXXXX 医院
X光号手术记录
科室:肛肠房床号24 住院号
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岁职业:无
术前诊断:肛裂
术后诊断:肛裂
手术名称:肛裂
术者:XXX 助手:护士:
手术时间:2009年03月02日15时00分开始至02日16时00分完共01时00分
麻醉种类:局麻麻醉者:XXX
术中输液:引流或填塞物:无
手术经过(含标本肉眼可见):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碘伏棉球作肛管及直肠末端清洁消毒。
用小弯刀在9点距肛缘2厘米处进刀,切断齿线下内括约肌,并手法扩肛,肛门能容纳4指,查无搏动性出血,术中出血少,凡士林油沙条包裹肛管纳于肛内,术毕安返病房。
注意切口渗出血情况。
主治医师:经治医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肛裂手术过程详解
肛裂是指肛管齿线以下的皮肤发生裂口或溃疡。
在肛裂发病初期可保守治疗,如果变为慢性的陈旧性肛裂则只有行肛裂手术来治疗。
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以下的肛裂手术治疗:
一、肛裂切除术
即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三角状皮肤,在局麻或腰麻下行梭形或扇形切口,全部切除前哨痔、肥大肛乳头、肛裂、必要时垂直切断部分内括约肌。
该法优点是病变全部切除,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但其缺点是留下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
二、肛裂手术内括约肌切断术
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特性,易发生痉挛及收缩,这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愈肛裂。
一般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很少引起大便失禁。
方法有以下3种。
1. 肛裂手术的侧位开放性内括约肌切断术:摸到括约肌间沟后,在肛门缘外侧皮肤做2cm孤形切口,用弯血管钳由切口伸到括约肌间沟,显露内括约肌后,用两把弯血管钳夹住内括约肌下缘,并向上分离到齿线,在直视下用剪刀将内括约肌剪除一部分送活检,证实是否为括约肌,两断端结扎止血,用丝线缝合皮肤。
该法优点: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切断肌肉完全,止血彻底,并能取组织做活检。
2. 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局麻后,摸到括约肌间沟,用眼科白内障刀刺入到内、外括
约肌之间,由外向内将内括约肌切断,避免穿透肛管皮肤。
该法优点:避免了开放性的伤口,减轻痛苦。
伤口愈合快。
缺点:切断肌肉不够完全,有时易出血。
因此该肛裂手术只适合于有经验的医生。
在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中将B超旋转探头插入肛管直肠内,在切
断肌肉后立即用B超旋转探头检查内括约肌是否已剪断,并能查出其范围,此探头可免除术者手指插入直肠,而帮助手术操作。
以上两法都可同时切除外痔和肥大乳头。
3. 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截石位或俯卧位,在局麻或全麻下,用双叶张开或肛门镜显示后
正中肛裂,直接经肛裂处切断内括约肌下缘,自肛缘到齿线,长约 1.5c m,内、外括约肌间
之组织也应分离,有时也切开外括约肌下部,以利引流。
如有炎症肛窦、肥大乳头或外痔,可同时切除。
伤口开放,自行愈合。
但伤口愈合缓慢,偶有“锁洞”畸形,影响肛门功能不良者,不宜行此手术。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