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第一讲》课件
合集下载
人类学概论第一章 课件

化冲突与文化评价问题 • 晚近以来的人类学家: • 运用他文化和对他文化的研究成果——“他 者性”来反观、诠释与重 构本文化。
五、通向跨文化比较
• (一)如何设计文化比较 • 人类学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加以区分: • (1)按地理区域进行的比较:如把世界按
板块结构划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 (2)按样本大小进行的比较:小样本比较 个案一般不超过10个;
调查的特征通常是: (1)学会当地的语言; (2)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如一个农业 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 (3)采纳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的 方法。
• (二)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重要结果 • 人类学者最终坐下来调整知识和思路,进
而完成的这个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所 谓的民族志(ethnography) • 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 的主要展示手段与形式
民族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验证理论假设,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与差 异,以实现理论概括或发现某种通则的研 究方法 • 前提: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相 对性的特征
• 还需相信 : • “通过习得当地人的语言,民族志工作者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当地文化的理解 (即诸种视野的融会),同时承认存在着 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
• (二)文化的他者与自我发现 • 我们所讲的“他者”(others)不仅仅指向
与自己不同的人群,更多的是指向与 自己不同的文化(other cultures) • 我们所主要关注的不是作为人群的他者, 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cultural otherness)
• 早期人类家的田野工作: • 试图解决本文化与他文化接触时出现的文
某种实践活动时,总会不时地反思自身文化的相 似实践 米德观察萨摩亚: 思考美国少女青春期的经历上的差异 在人类及其文化的性质方面作出理论建构
五、通向跨文化比较
• (一)如何设计文化比较 • 人类学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加以区分: • (1)按地理区域进行的比较:如把世界按
板块结构划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 (2)按样本大小进行的比较:小样本比较 个案一般不超过10个;
调查的特征通常是: (1)学会当地的语言; (2)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如一个农业 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 (3)采纳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的 方法。
• (二)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重要结果 • 人类学者最终坐下来调整知识和思路,进
而完成的这个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所 谓的民族志(ethnography) • 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 的主要展示手段与形式
民族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验证理论假设,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与差 异,以实现理论概括或发现某种通则的研 究方法 • 前提: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相 对性的特征
• 还需相信 : • “通过习得当地人的语言,民族志工作者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当地文化的理解 (即诸种视野的融会),同时承认存在着 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
• (二)文化的他者与自我发现 • 我们所讲的“他者”(others)不仅仅指向
与自己不同的人群,更多的是指向与 自己不同的文化(other cultures) • 我们所主要关注的不是作为人群的他者, 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cultural otherness)
• 早期人类家的田野工作: • 试图解决本文化与他文化接触时出现的文
某种实践活动时,总会不时地反思自身文化的相 似实践 米德观察萨摩亚: 思考美国少女青春期的经历上的差异 在人类及其文化的性质方面作出理论建构
第1课人类的形成课件

公元前221年
200
公元前
100
100
公元元年
200 300
公元后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世纪是100年 ,每10年为一个年代
B 2006年是21世纪初 C 公元纪年是从西方传来的 D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初
人 类 的 出 现
南
方
古
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中的人
母 系 氏 族
氏 族 公 社
完全形成中的人
母 系 氏 族
氏 族 公 社
父 系 生产力 水平很低。
氏族,是以血缘为纽带 组成的组织形态,随着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 类经过了母系氏族和父 系氏族两个阶段
氏族社会产生的作用
①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制,避免了 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
②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增进 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推动了经济、 文化事业的发展。
进化阶段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主要代表
坦桑尼亚的“能人” 印尼爪哇人;元谋人,北京人
德国尼安特人;中国丁村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山顶洞人
黄种人:
亚美人种,蒙古利亚人种
人 种
黑种人: 赤道人种,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 白种人: 欧亚人种,欧罗巴人种
人 类 的 出 现
南
方
古
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圣经》中说,上帝 首先制造了男人亚当, 然后又用亚当的肋骨制 造了女人夏娃,人类的 出现果真如此吗?
达尔文
1859年《物种起源》
人类的进化
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
基本阶段 :
“猿
类”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最新文化人类学-第一章PPT

不同的人种 遗传基因
(二)语言人类学
• 作为一门学科,语言学的历史比人类学的历史更 悠久。
• 语言人类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学科; 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
• 研究语言与社会环境、人们的思维方式、民族心 理和宗教信仰的关系,同时把语言当作社会文化 的一个重要方面,考察它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规 律。
第一讲:导 言
一、 关于“人类学”一词 二、 人类学的学科分支 三、 学习文化人类学的意义 四、 文化人类学的应用研究 五、 推荐书目
一、关于 “人类学” 一词
• 人类学(anthropology),顾名思义,人类 学就是“关于人的科学”。
1501年
1655年 (17世纪)
20世纪初
19世纪初
20世纪以后,人类学研究包括交叉文化 研究和进化论研究两个方面
从横向看,地球上现 存的生活在各种自然 环境中的所有民族;
当代人类学
从纵向看,研究人类 的起源及史前人类的 演化过程,现今、未 来的人类及生活空间
人类学就是以人类群体之间的共同性 和相异性为研究对象,对人类群体的变化 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
二、 人类学的学科分支
• 传统分支学科背景: 英美国家: 人类学指研究人类体质及文化的综合 性学科。
• 考核方式:考核总成绩由10%学生平时成绩,10%读书报告 成绩,10%课堂讲课成绩和70%期末成绩组成。
阅读书目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北京:知识出版社 , 1985 年版; 4.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三联 书店,2000年版; 5.马林诺夫斯基著、刘文远等译:《野蛮人的性生活》, 团结出版社1987年版; 6.马林诺斯基著、梁永佳等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课件1:第1课 人类的形成

(标上相应的字母):
德国尼安德特人( C )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 印尼爪哇人 ( B )
期智人 D.晚期智人
中国丁村人 ( C )
2.准确地说,上题7个选项应当属于法国克罗马农人( D )
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
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A.正在形成的人
( B)
( B )坦桑
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B.完全形成的人
2. 现代三大人种差异显现出现在(
)
A. 早期猿人 B. 早期智人 C. 晚期智人
3、世界上的主要三大人种有(
)
A. 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
B. 黄种人、棕色人种和黑种人
C. 白种人、黄种人和棕色人种
D. 棕色人种、白种人和黑种人
D. 晚期猿人
4、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是( )
A. 原始人群 B. 母系氏族
完全形成的人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比比看,谁是记忆高手!
德国尼安德特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
奥都威峡谷能人
元谋人
山顶洞人 北京人
丁村人
印尼爪哇人
完全形成中的人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
北京人头骨及头部复原像
早期智人
• 尼安德特人
晚期智人
• 山顶洞人
人种差异何时显现?
晚期智人
为什么存在人种差异呢?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请你选择判断人种的依据: 体貌特征
肤色 眼睛
智力 地域
头发 职业
知识梳理
人类的出现 时间: 三、四百万年前 地点: 非洲南方
第1课 人类的形成52页PPT

B ( )5、氏族出现的主要原因: A 婚姻关系的混乱 B 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 C 生活环境的变化 D 婚姻关系的相对固定
D ( ) 6、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
法错误的是: A 实行群婚 B 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 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 为基础 D 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
第1课 巩固复习:
_母__系___氏族社会 ②阶段:_父__系___氏族社会
③母系氏族的特点:
1)婚姻状况: 由于_群__婚__的缘故,
人们“只__知__其__母___,不_知__其__父___”。
2)主导地位: _妇__女_占主导地位。
3)所有制形式: 财产公__有__,
生产和分配都以_集__体__为基础。
④父系氏族的特点:
生产和分配都以_集__体__为基础。
思考: 父系氏族为什么取代母系氏族?
生产力的发展
④父系氏族的特点:
1)婚姻状况: 婚__姻__关_系___相对固定, 人们开始“既_知__其__母___,又知其父 ________”
2)男主子导地位: ____占主导地位。
3)所有商制品形式:
生产力的提高 3、原始社会瓦解
3、进化: (四个进化阶段)
我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
的人”分为早__期__猿__人__、晚__期___猿__人_、 _早__期___智__人__、_晚__期__智__人__四个进化
阶段。
(掌握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
4、人种差异 : ①形成时间:_晚__期__智__人__出现的同时 ②划分人种的依据:
女娲抟土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
达 尔 文 的 《 物 种 起 源 》
一、人类的出现:P2-3页
1、起源:
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 类是从_非_洲__南__方_古__猿_中的一支发展 而来的,南方古猿属于正__在__形__成__中_
D ( ) 6、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
法错误的是: A 实行群婚 B 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 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 为基础 D 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
第1课 巩固复习:
_母__系___氏族社会 ②阶段:_父__系___氏族社会
③母系氏族的特点:
1)婚姻状况: 由于_群__婚__的缘故,
人们“只__知__其__母___,不_知__其__父___”。
2)主导地位: _妇__女_占主导地位。
3)所有制形式: 财产公__有__,
生产和分配都以_集__体__为基础。
④父系氏族的特点:
生产和分配都以_集__体__为基础。
思考: 父系氏族为什么取代母系氏族?
生产力的发展
④父系氏族的特点:
1)婚姻状况: 婚__姻__关_系___相对固定, 人们开始“既_知__其__母___,又知其父 ________”
2)男主子导地位: ____占主导地位。
3)所有商制品形式:
生产力的提高 3、原始社会瓦解
3、进化: (四个进化阶段)
我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
的人”分为早__期__猿__人__、晚__期___猿__人_、 _早__期___智__人__、_晚__期__智__人__四个进化
阶段。
(掌握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
4、人种差异 : ①形成时间:_晚__期__智__人__出现的同时 ②划分人种的依据:
女娲抟土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
达 尔 文 的 《 物 种 起 源 》
一、人类的出现:P2-3页
1、起源:
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 类是从_非_洲__南__方_古__猿_中的一支发展 而来的,南方古猿属于正__在__形__成__中_
第一讲-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PPT课件

2024/10/16
第一讲 行政管理学 导论 高淑贤
19
一、田野调查法
马林诺夫斯基---现代田野工作奠基人 一战期间,他到美拉尼西亚的特罗布里恩德 岛等地进行调查,长达4年之久。他首倡参与观 察法,即主张一个文化人类学家应该在所调查地 区长期居留,学习当地语言,完全投入当地人社 会生活中,才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这种田野 调查方法的创新,被誉为“马凌诺夫斯基革命”。 20世纪20年代,田野调查已成为人类学家的 常规研究方法,“摇椅上的人类学家”成为一个 贬义词。
2024/10/16
第一讲 行政管理学 导论 高淑贤
14
四、文化适应观
每一种文化都是对特定的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结果。当人类学家面 对一个社会的某种特殊习俗时,只能从 适应该社会的特定环境的角度来加以判 断。不过这种适应不是一次性的,也不 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呈现出连续性的整 合和变迁的过程。
2024/10/16
第一讲 行政管理学 导论 高淑贤
29
一、田野调查法
4、调查的开始
(3)熟悉环境 最好通过勘察,画一张草图,标明街道 、行政机关所在 地、民宅、商店、学校、宗教场所、耕地、森林、河流等。 (4)查阅地方文献 地方政府档案、家谱、当地人的民间故事、歌谣等,如 获许可,应择重要者复印。
文化内外环境相似的民族会产生或崇尚相似的文化反应,
而不同的环境尽管产生的文化面貌会有差异,但由于人
类心理基本状况大体相同,因此在文化的不同部分也同
样具有所有文化的共同特色。同时,也正因为人类的心
智和心理的相同或相通,各个不同的文化之间才可以互
相交流、互相传播、互相学习,各个文化之间的要素才
可以互相借用、互相吸纳甚至相互融合。
《人类学概论》课件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疾病的传播方式和影响,从而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 提供科学依据。
人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医疗保健服务的文化差异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 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尊重
。
人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 制定社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
据。
人类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财富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化遗 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 承这些宝贵的资源。
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的方式,对人类的心理和行 为进行研究,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
02
文化人类学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详细描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中共享的、习得的、有组织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行为、信仰、习俗、艺术等各个方面。文化 具有传承性、共享性、适应性、多样性等特性。
文化适应与变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社会人类学
社会结构的定义与特性
社会结构定义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 相对固定的关系,包括家庭、组织、 社区、地区、国家等。
社会结构特性
稳定性、复杂性、动态性、适应性。
社会制度与功能
社会制度定义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规则 、习俗和惯例,它们规定了人们的行 为方式和社会关系。
社会制度功能
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 域。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人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医疗保健服务的文化差异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 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尊重
。
人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 制定社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
据。
人类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财富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化遗 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 承这些宝贵的资源。
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的方式,对人类的心理和行 为进行研究,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
02
文化人类学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详细描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中共享的、习得的、有组织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行为、信仰、习俗、艺术等各个方面。文化 具有传承性、共享性、适应性、多样性等特性。
文化适应与变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社会人类学
社会结构的定义与特性
社会结构定义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 相对固定的关系,包括家庭、组织、 社区、地区、国家等。
社会结构特性
稳定性、复杂性、动态性、适应性。
社会制度与功能
社会制度定义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规则 、习俗和惯例,它们规定了人们的行 为方式和社会关系。
社会制度功能
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 域。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课件3:第1课 人类的形成

• 生产水平低下 • 联合才能生存
•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
①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 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②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③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 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人类从哪里来?
女娲造人
•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
外星人造人
讨论交流
• 1.人类是怎么来的?人类形成的大致时间地点? • 2.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几类?主要
代表是什么? • 3.世界三大人种的名称?人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 • 4.什么叫氏族?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母
谢谢观看!
自然环境影响种族的形成
2、各种族间有没有优劣、高低等之分? 你怎样看待当今世界某些国家仍存在的 种族歧视问题?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人类种族的差异
肤色 头发 面目 体毛 主要分布地区
淡黄 色浅 黝黑
黑直 扁平 波状 鼻子高
嘴唇薄 卷曲 嘴唇厚
少 东亚、东南亚、西 伯利亚和中亚
多
欧洲、北非、西亚
和南亚
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
猿
进化
人
一.人类出现(三四百万 正在形成的
人(南方古猿)
直 立 行
制 造 和 使
• 完全形成的 人
走
用
工
具
1
2
3
南方古猿生活想象图
区分人和猿的重要标志。 制造和使用工具
2.人种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1、人类为什么会有种族的差异?
•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
①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 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②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③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 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人类从哪里来?
女娲造人
•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
外星人造人
讨论交流
• 1.人类是怎么来的?人类形成的大致时间地点? • 2.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几类?主要
代表是什么? • 3.世界三大人种的名称?人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 • 4.什么叫氏族?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母
谢谢观看!
自然环境影响种族的形成
2、各种族间有没有优劣、高低等之分? 你怎样看待当今世界某些国家仍存在的 种族歧视问题?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人类种族的差异
肤色 头发 面目 体毛 主要分布地区
淡黄 色浅 黝黑
黑直 扁平 波状 鼻子高
嘴唇薄 卷曲 嘴唇厚
少 东亚、东南亚、西 伯利亚和中亚
多
欧洲、北非、西亚
和南亚
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
猿
进化
人
一.人类出现(三四百万 正在形成的
人(南方古猿)
直 立 行
制 造 和 使
• 完全形成的 人
走
用
工
具
1
2
3
南方古猿生活想象图
区分人和猿的重要标志。 制造和使用工具
2.人种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1、人类为什么会有种族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层次
国际文化(inter national culture ):超越 并横跨国家边界的文化
国家文化(national culture):同一国家 内的民众共享的信仰、习得的行为模式、 价值观和制度
亚文化(subcultures):同一个复杂社会中 的特定群体相联系的具有不同象征基础的 模式和传统
第三讲 人类学研究方法(田野调查与民族志;田野调查的历史; 田野调查的特点;田野调查实践;田野调查伦理)
第四讲 亲属制度(亲属称谓;个体身份认定;婚姻与家庭;族群) 第五讲 生计模式(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经济生活、经济制度和演
化规律;四种生计模式;生计模式与生态环境;互惠与交换) 第六讲 信仰与仪式(宗教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巫术与神话;宗教
人类学
第一讲 走进人类学
什么是人类学?
如何定义人类学? 所谓的人类学家都在做什么? 人类学的哲学基础或世界观是什么? 为什么需要人类学?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人类学理论有哪些?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
人类学的缘起
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15—18世纪),欧洲经济向海外 扩张、 掠夺和殖民,许多学者也能到遥远的地方并记录 下对异民族的发现和观察。
人类学的研究范畴
人类学家面对的是人类存在和生存的基本问题: 我们是如何组织的,我们是如何已经和正在变化 的。
对人类整体状况进行研究:过去、现在和将来; 生物性、社会、语言和文化。 Nhomakorabea义人类学
Anthropology:是由希腊文的“人”字 (anthropos)与“学”字(logos)结合而成, 所指就是“人的科学”。
19世纪,受进化论的影响,出现社会进化论,在这种理 论下,欧洲社会制度位于进化金字塔的尖端。
人类学的历史正式肇始于19世纪中叶,社会科学以欧洲 为中心出现了一个学科初创的时代,人类学在欧洲主要 大学的社会科学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19世纪后期,人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分工明晰:其他 社会科学研究国家的内部事务,人类学充任研究欧洲海 外殖民地状况的使命。“殖民主义的侍女”到“文化多 样性的卫士”。
研究视角:进化论、传播论、功能论、结构主义、 文化相对论等
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跨文化比较法及主位与 客位分析法等。
课程内容
第一讲 导论:走进人类学(课程概述与要求;人类学的历史、传 统和分支;人类学的核心概念)
第二讲 人类学理论(介绍人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古典进化论学 派;传播论学派;功能学派;结构功能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阐 释与后现代主义学派等)
人类学就是对人类过去和现在所有的生物复杂性 与文化复杂性的研究。
人类学是对时空中人类多样性的探索,特别关注 通过人类适应性表现出来的多样性。
人类学分支
考古人类学
生物(体质)人类学
应用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研究人类社会与文化,是描述、分析、阐释和说 明社会和文化异同的分支学科。包括文化多样性 研究、文化普遍性研究、社会结构揭示、象征主 义阐释,以及大量的相关研究。文化人类学是人 类学最大的分支学科,在很多地方,“人类学” 特指“文化人类学”。
真意
教学目的
认识和了解与自身不同的包括生活方式、思维模 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在内的物质 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进而尊重、理解各 种不同的文化与亚文化;
获得看待问题的全面观点、整合观点、相对观点, 能对各种社会现象做出不带偏见的理解与诠释;
掌握基本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技巧与跨文化分析方 法,能将其运用于现实问题的社会调查,并做出 科学的分析。
卢克·拉斯特:在人类学意义上,文化是一个共享和协调 的意义系统,这一系统是由人们通过阐释经验和产生行 为而习得并付诸实践的知识所获得的。
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习得的:濡化——文化习得和通过代际传 递的社会过程
文化是共享的:个体作为群体成员的属性 文化是象征的:发明或者赋予一种物品或事件某
种意义,并且相应地掌握和欣赏这种意义的能力。 文化是整合的:一系列中心特点或者核心价值观
课程要求
听课与阅读 课上讨论 课后实践 撰写报告
参考书目
【 美 】 卢 克 ·拉 斯 特 : 《 人 类 学 的 邀 请 》 , 北 京 大 学出版社,2008年
【 美 】 康 拉 德 ·菲 利 普 ·科 塔 克 : 《 人 类 学 — — 人 类多样性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
将每个文化整合在一起,并由此区分文化的不同
文化是混沌的、模糊的、动态的、普遍存在的以 及复杂的……
文化
文化与自然:文化上的习惯、观念、创造 和文化变迁影响着我们感知自然、人类本 性以及所谓“天生具有”的方式
文化与个体:能动与实践——文化和社会体 系既对个体有约束和形塑,也具有一定的 灵活性和可变性
王铭铭:《人类学讲义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年
文化—— 人类学的核心概念
定义“文化”
泰勒:“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 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 和习惯。”
格尔兹:“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体现于象征符号意义 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 们以此达到沟通、延续和发展他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文化》) 第十一讲 中国人类学与海外民族志(中国人类学学科简史;中国
人类学研究对象与特点;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实践;海外民族志 研究的俄罗斯案例) 第十二讲 总结与讨论
人类学能带给我们的……
我们怀着敬意地理解他者,是“认识自己”的智 慧
细致而深邃地思考我们身处的社会,我们所处的 时代
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 开放包容的心态 乡野中阅读生命、市井中体味人生、生活中找寻
符号与象征;仪式分析;宗教与意识形态;中国宗教)
课程内容(续)
第七讲 政治组织与体系(政治人类学视野中的政治组织、政治制 度;权力与权威)
第八讲 文化与变迁(文化变迁的动力与机制;涵化;文化叠合) 第九讲 人类学的应用(应用人类学分支;应用人类学的发展;人
类学与现代生活) 第十讲 人类学的反思(对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解构与反思;《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