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2019年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一)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0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
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㈠扶风县概况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
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
面积751平方千米。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
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
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
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
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
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
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
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
大家畜有牛、马、骡、驴。
“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
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
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当想知道某一情况、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并且最终的调查结果会写在调查报告中。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xx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
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一、扶风县概况(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
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
面积751平方千米。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
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辣椒、烤烟次之。
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
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
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
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
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
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
大家畜有牛、马、骡、驴。
“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推荐7篇)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第1篇一、实践目的:调查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三农问题落实情况,并在调查过程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这次实践活动成为投身社会的良好途径;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农村的感情,拉近了我与*国情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更加明确学习的动力与使命!二、实践内容:了解三农问题及农民收入情况,了解实践地基本情况。
对基层经济建设情况深入了解,关注三农基本问题。
通过走访等形式,发现现存问题与优点,从农民收入来源,农民子弟的受教育程度,农民的业余活动,农村的面貌变化等不同方面来展现农村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同时也要调查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点。
三、实践结果:(1)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浅口村的村民热情大方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老乡们可是有说不完的话,远了不说,就说五六年前,农民收人还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
小麦、玉米、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至少年的口粮。
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
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收人微薄。
当时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增加了农民收人,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技术不断更新,在养殖上,品种培育,疾病预防等方面不断创新。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不断完善,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蔬菜大棚成为时尚,技术指导商品运输业都逐步解决,易于管理,操作简单,收成好,具有丰厚利润。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三农问题调查报告(一)今年暑假期间(20**年8月14日—22日),我在家乡(四川省荣县留佳)做了一个关于家乡三农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探讨,我对家乡三农所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更好的把握当前的三农问题,深化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加强理解中央的这一系列的政策供应了客观的依据。
总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夫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名族走向宏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行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
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着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家乡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进行了交谈,真真实实的了解到了,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产前的一大核心问题,而且也对我县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农夫有着亲密的联系。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广阔人民群众的生活开资均来自农业上的收入,而我们却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极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农夫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共存问题。
以下,我就我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相识。
首先,三农问题是三个共存性的问题,它们相互牵连,相互制约;其次,三农问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就更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三农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性的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就有着历史的艰难性。
三农问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它们是并存的。
农业得不到发展,就使农夫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农夫的生活水平总是处于低迷状态,那么农村也无法得到发展。
这样一来,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
农村的种植方式,民房,都还处于非常低下的状态,基础设施特别缺乏,受天气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乡水稻无法正常收割的状况,令人堪忧。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三农问题是指农村的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收集等方式,对农村居民和农民工进行了调研,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1.农业生产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农民仍然使用传统农业技术,缺乏先进的农业设备和科学种植技术。
同时,农业面临着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和设施的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农村经济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产业结构偏低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一些农民缺乏创业意识和市场化经营意识,导致农业产品销售困难。
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培养和引导农民创业意识,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
3.农民生活问题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农民生活条件仍然比较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
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也存在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四、建议和对策1.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引导农民走市场化经营道路。
2.鼓励农民创业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创业培训,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市场经营能力。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活和生产条件。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五、结论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央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三农问题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农问题,并通过对农村发展、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了一份涵盖农村发展、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问卷,共计发放150份,并对其中的农民、农业企业负责人、村干部等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结果1. 农村发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认为当前农村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
调研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限,农田面积逐渐减少,农民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2. 农民收入调研显示,大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遭遇了较大的困难,导致农民收入较低。
主要原因包括天气灾害、病虫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等。
农民普遍认为,他们需要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并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农民也表达了对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培训的需求,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农业产业化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农业企业多,但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部分农业企业在产品销售、品质保障、品牌打造等方面存在欠缺。
农民普遍认为,他们需要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在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问题分析经过调研发现,三农问题主要在农村发展、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存在。
农村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等原因所致。
农民收入较低的原因包括天气灾害、病虫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等。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主要是由于农业企业的规模小、品质保障不足、品牌建设不完善等原因。
五、解决方案为解决三农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电力等设施的修建和改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023年三农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

2023年三农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三农的调研报告1中央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支持“三农”?对此我们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__省__县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情况进行了比较祥尽地调查。
一、县域基本情况__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现为全国产棉大县、粮食生产基地县、十大重点渔业经济联系县、林业工作先进县和全省蔬菜、速生林面积最大的县。
全县辖20 个乡镇,444个行政村场,14.5万个农户,59万农业人口,102万亩耕地。
近几年来,__县委、县政府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已初具雏型。
(一)农产品结构日趋合理,规模扩大。
全县已形成优质水稻、优质棉花、优质油菜、特色蔬菜和高效速生林、特种水产养殖、__土鸡养殖、草食动物养殖等8个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产业。
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3%,稳定地超过了种植业;农产品优质品种、特色品种的比重达到了85%以上。
种植业方面,水稻复种面积达到117万亩,常年产稻谷51.5万吨。
棉花种植稳定在35万亩,常年产籽棉210万担,棉花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三、__第一。
油菜常年种植40万亩,年产油菜籽5万吨。
蔬菜生产方面,常年复种30万亩,总产蔬菜80万吨,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
特别是芥菜成片种植面积10万亩,是全国集中生产面积最大的县。
全县有11万亩7种蔬菜的22种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
畜牧生产方面,我县已成为全国牲猪、家禽生产基地县和全省草食动物发展基地县。
常年发展生猪120万头、家禽1600万羽、肉牛和肉羊12万头。
水产生产方面,有养殖水面25万亩,年出水水产品11.6万吨,产量居全省首位,纳入了全国虾蟹优势产业带。
尤其是近几年特种养殖发展迅猛,珍珠蚌吊养达到了3.5万亩、3500万只,黄鳝、才鱼等养殖网箱达到30万口,河蟹放养达9.2万亩、1800万只,大口鲶等名优鱼专养、套养达5万亩。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的基础。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和政府的难题,尤其是在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我们决定进行一次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当前农村生产和生活状况,包括农田耕作、农产品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农民收入、农村教育等情况;2. 探讨解决当前农村问题的可行性措施,包括政府政策、农村发展规划、社会帮扶项目等;3. 提出针对三农问题的建议,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以保证调研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实地走访:我们分成小组,分别去了浙江和湖南两个省份的不同乡镇和村庄进行了实地走访,详细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他们面临的问题。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问卷,向农民群体和村民进行了调查,掌握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访谈:我们采访了农村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他们对当前农村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看法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 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农田的规模小,耕作方式传统,农产品收购价格低,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低。
2. 农村问题原因分析:农村问题的产生和存在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有农业结构调整不彻底、农业科技推广不够、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乡村治理不力、农民收入分配不均等。
3. 解决方案建议:针对农民生产和生活状况不佳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建议,包括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农业技术改革和创新,加强农民培训和素质教育,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五、调研总结通过这次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研,我们对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农村发展和三农问题,积极争取更多的政府和社会支持,努力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王林河 11网络工程
摘要: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通过宣传调查,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农村现状及“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
本文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字:
“三农”;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解放思想;充分就业;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正文:
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
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通过华岩镇暑期的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一、该地区的基本状况
该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由于政府扶贫政策难以切实贯彻实施,该地区的经济至今仍然发展不起来。
该地区人均年收入大约为1800元,收入基本上只
有两种:种植业收入和外出劳务收入。
种植业收入占80%以上,种植业者基本上是30—60岁之间的中壮年,外出劳务者基本上是16—30岁之间的青年。
该地区教育水平低下,抱民区有一所小学,其他几个村和这4个村的孩子都来这所小学上学。
孩子们上完小学后,有的就不上学了,有的上了镇里的中学,但也就上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
该地区的村民们缺乏科学种田技术,科学养殖、饲养技术,缺乏市场信息,阻碍了他们尝试新的经济增长的方法。
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了解“三农”,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农”。
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华岩镇政府在有关“三农”政策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宣传,但比较少,大部分农民对“三农”还了解的比较少,他们仅仅知道一点,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一些宣传媒体。
他们认为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与讲解对他们了解“三农”效果很好,他们很希望以后这样的宣传能够多一些。
二、给该地区的一些建议
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其次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另外可以从农村内部着手,事实改革,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
这就要做到: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育他们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后劲。
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积极发展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
如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多种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从而使得农民的意见和想法、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有通畅的反映
渠道,不至于造成决策的迟缓和失误。
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能够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抵抗来自于各方面侵犯农民权益的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另外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
那么到底如何来实行农业产业化呢?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根据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比如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实践证明,建立起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够带动一种或多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
可谓“龙头兴,则产业兴”。
其次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开发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好且有继续开发潜力的产业。
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
实行“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基本方针,切实保证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批量供给大本营”的建设。
另外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
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
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
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
还望各位批评指正!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圆满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