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营改增前后综合税负测算

化或前转。
80
73.09,降6.91
比例:8.64%
之二,转嫁税负,提价保
持利润。
不含税收入为97,
A÷1.11=97
A=107.67,比例?
11% 税率 收入 成本 税金 利润 利润
营改 增前 100
80 3 17 17%
营改 增后 90.09 73.09
0 17 18.87%
工程计价清单
费用构成
单位 数量 单价 合计
1 直接费
1000
A 人工费
200
B 材料费
600
C 机械费
200
2 管理费(A×10% )
20
3 利润(1+2)×10%
102
4 成本(1+2+3) 5 各项规费:4×5.2%
1122 58
6 税金(4+5)×3.413% 7 费用总计(4+5+
一、税负及影响税负的因素
。
二、房地产业综合税负测算
三、建安企业综合税负则算
四、营改增后税负转嫁分析
建安 企业 收入 成本
税金 利润 利润率
营改 增前 100
80
3 17 17%
营改 增后 90.09
80
0 10.09 11.2%
解决办法:
之一,降低成本,内部消
6 不含税收入(4+5) 7 税金(11%)
1079.45 118.74
40(税金) 1220(费用)
合计
1198.2
合计(老)
1 直接费 A 人工费 B 材料费
912.82 200 512.82
1000 200 600
C 机械费 2 管理费(A×10%)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引言本文档旨在对营改增税负进行详细测算和分析,以便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前后,税负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评估政策效果和引导企业合理申报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及数据来源本次税负分析采用以下方法和数据来源:1.数据来源:本次分析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企业财务报表和相关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
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使用的数据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2.方法:本次分析采用了对比分析和比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税负的准确测算,得出税负变化的具体数值和变化趋势。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和不同纳税人层次,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
测算明细表下表展示了对营改增税负进行详细测算的明细表:序号分析指标说明1营业收入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包括销售额、服务收入等。
2增值税表示企业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金额,包括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
3营业税表示企业需要缴纳的营业税金额,包括营业税率和营业税基数。
4印花税表示企业需要缴纳的印花税金额,包括印花税率和印花税基数。
5社保费用表示企业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金额。
6搬迁补偿表示企业因搬迁需要支付的补偿费用金额。
费用7序号合计表示税负明细表各项指标的合计金额。
分析结果根据对税负的测算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营改增税负降低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
通过对比分析营改增前后企业的增值税缴纳金额,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有所降低。
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受益更明显,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受益较少。
2.营改增税负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
我们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税负比例分析,发现营改增税负对于服务行业的企业影响较小,而对于制造业和贸易业的企业影响较大。
3.营改增税负的变化趋势与企业规模相关。
我们通过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税负变化,发现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税负有所下降,而规模较大的企业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营改增政策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是有利的,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税负负担。
营改增税负分析之税负分析测算表

02
税务申报数据
03
相关政策法规
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的纳税数据, 包括增值税、营业税等各税种的 申报数据。
包括营改增政策文件、税收法规 等,用于确定相应的税率和计税 依据。
测算表的编制步骤
计算税额
整理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核对 和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
根据测算表的基本结构和数据栏 的设置,计算各税种的应纳税额。
案例二:某物流企业的税负优化方案
总结词
优化运输成本
详细描述
某物流企业通过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如差额征税等 ,降低企业税负。
详细描述
某物流企业通过优化运输成本,增加可抵扣的 进项税额,降低企业税负。
总结词
合理利用税收政策
提高经营效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某物流企业通过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企 业税负。
03
02
推动技术创新
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税 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和推广。
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国际 税收治理合作。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计算税负变化
通过对比营改增前后的税负情况,分析营改增对企业 的税负影响。
分析税负差异原因
通过分析测算表中的数据,探究税负变化的原因,为 企业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预测未来税负趋势
根据测算表中的数据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税负情况, 为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测算表在税收筹划中的作用
优化税收结构
营改增税负分析之税负分析 测算表
目录
• 营改增税负分析概述 •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表的设计 •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表的运用 • 营改增税负分析的案例分析 • 营改增税负分析的未来展望
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说明:为方便计算和理解,案例计算和填表过程都是取整数,未精确到元至角分,纳税人填表格时,须按要求精确到元至角分。
除标注为不含税销售额的外,其他均为含税销售额。
【生活服务业案例一】G 宾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 年5 月发生以下业务:客房住宿费收入106 万元,购进桌椅、床被单等房间用品适用17%税率的增值税货物万元。
增值税申报对G 宾馆来说,在此次税负分析工作中,在界定它的营改增主行业及主征收品目时,根据《营改增试点行业明细表》,首先它属于“生活性服务业”,最后在该行业目录下找到他的对应的主行业应为“住宿业”,其对应的主征收品目应标识为“住宿服务”。
该宾馆当月的增值税申报如下:销项税额=106÷(1+6%)×6%=6(万元)进项税额=÷(1+17%)×17%=应纳税额=6-=最后填报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本月数”为6,《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9 栏“应纳税额”“一般项目”“本月数”为。
填报《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1.首先按照《营改增试点应税项目明细表》,填写“应税项目代码及名称”栏,住宿服务收入应选择为“070402 住宿服务”,其对应的增值税税率为6%,营业税税率为5%。
2.按照填表说明,对每项应税项目分别填写其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等增值税部分内容,此时注意,只有那些按照政策规定允许差额扣除的应税项目才能填写本期实际扣除额,对该企业来说,本期不存在差额扣除,应填写0,具体填写如下:3.填写按照原营业税税制计算的营业税应纳税额按照各应税项目扣除前的含税销售额减去企业填写的实际扣除金额,就是当期的应税营业额,乘以对应的营业税税率,计算出营业税应纳税额。
具体情况如下:4、整体情况最终,该企业的《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写结果如下:【生活服务业案例二】H 酒店为外资酒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 年5 月发生以下业务:1、收入的构成如下:客房住宿费收入1060 万元,酒店餐饮收入954 万元,内部附属商场商品销售收入万元,酒吧、KTV 收入106 万元。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写说明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写说明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附件2《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写说明本表中“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一般纳税人)》主表。
一、各列填写说明(一)“应税项目代码及名称”:根据《营改增试点应税项目明细表》所列项目代码及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项目的,应分项目填写。
(二)“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根据各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填写。
(三)“营业税税率”:根据各项目在原营业税税制下适用的原营业税税率填写。
(四)第1列“不含税销售额”:反映纳税人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含即征即退项目),包括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纳税人所填项目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本列应填写差额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五)第2列“销项(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根据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计算出的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简易征收)。
本列各行次=第1列对应各行次×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六)第3列“价税合计”:反映纳税人当期对应项目的价税合计数。
本列各行次=第1列对应各行次+第2列对应各行次。
(七)第4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应填写对应项目当期实际差额扣除的金额。
不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填“0”。
(八)第5列“含税销售额”: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应填写对应项目差额扣除后的含税销售额。
本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各行次-第4列对应各行次。
(九)第6列“销项(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规定,分项目的增值税销项(应纳)税额,按以下要求填写:1.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本列各行次=第5列对应各行次÷(100%+对应行次增值税税率)×对应行次增值税税率。
会计经验: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说明:为方便计算和理解,案例计算和填表过程都是取整数,未精确到元至角分,纳税人填表格时,须按要求精确到元至角分。
除标注为不含税销售额的外,其他均为含税销售额。
【生活服务业案例一】
G宾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发生以下业务:客房住宿费收入106万元,购进桌椅、床被单等房间用品适用17%税率的增值税货物11.7万元。
(一)增值税申报
对G宾馆来说,在此次税负分析工作中,在界定它的营改增主行业及主征收品目时,根据《营改增试点行业明细表》,首先它属于生活性服务业,最后在该行业目录下找到他的对应的主行业应为住宿业,其对应的主征收品目应标识为住宿服务。
该宾馆当月的增值税申报如下:
销项税额=106÷(1+6%)x6%=6(万元)
进项税额=11.7÷(1+17%)x17%=1.7(万元)
应纳税额=6-1.7=4.3(万元)。
房地产营改增方案增值税税负测算

3、土地是否可抵,实际税负变化约3.5%,占比约50%,如可抵,则税负下降;
4、乙供,由于商品混凝土、砂、石、砖简易征收,自产货物抵扣率仅3%,隐性税负最终可 能由房企负担,约0.78%,从这个角度,应选择甲供,税负比乙供少约0.4% 。
税负合计 7.63% 7.23% 4.07% 3.68%
房地产营改增方案税负汇总
方案 房地产增值税实际税负(土地不抵) 房地产增值税实际税负(土地不抵|甲供) 房地产增值税实际税负(土地抵) 房地产增值税实际税负(土地抵|甲供)
实际税负 6.84% 7.23% 3.29% 3.68%
隐性税负 0.78%
0.78%
结论:
1、成本结构比影响实际税负,但土地与建安为两大比例且进项税率同 ,该两因素结构比变化对实际税负 响不大;
结构3.55% 51.909949883928300%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税款所属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纳税人名称:(公章)
金额单位:元至角分 增值税 扣除后 服务、不动产 增值税应纳 和无形资产扣 营业税应纳 税额(测 应税营业额 销项(应纳) 本期应扣除 本期实际扣 除项目本期实 含税销售额 税额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算) 税额 金额 除金额 际扣除金额 6=5÷(100%+ 增值税税率 或征收率)× 增值税税率 或征收率 营业税 原营业税税制下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
项目及栏次
不含税销售 销项(应纳) 价税合计 额 税额
应税项目代 增值税税率 营业税税率
3=1+2
4
5=3-4
7
8
9
10=8+9
11(11≤3 12=10-11 且11≤10)
13=3-11
14=13×营业 税税率
合计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00.00
5150000.00
1030000
4120000
120000.00
120000.00
0 1030000 1030000 1030000
0 4120000
123600
: 业务三
: 附表一第9列第12 栏
:
:
:
:
附表一第10列第12栏附表一第11列第12栏 附表一第12列第12栏 附表一第13列第12栏
附件1
纳税人名 称:(公
:
项目及栏次
业务一二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 附表一第9列第4栏
:
: 附表一第11列第4栏
附: 表一第12列第税4款栏所属时附间: 表:一20第161年3列9月第14日栏至2016年9
月30
日
附表一第10列第4栏
附表一第14列第4栏
增值税
: 等于本行第6列/主表11 栏*主表19栏
13=3-11
14=13×营 业税税率
040100工程 服务
11%%
3%%
6000000.00
660000.00
6660000.00
0
6660000
660000.00
146300.00
0 3774000 3774000 3774000
0 2886000
86580
040100工程 服务
3%
3%
பைடு நூலகம்
5000000
附表一第14列第12栏
简易计税方法下 等于本行第6列
原营业税税制下可以差 额扣除的数字,业务三 103万
主表11栏销项税额
660000.00
146300.00 主表19栏应纳税额
原营业税税制下,差额扣除分包 款。业务一二44.4万加333万
营业税
金额单位: 元至角分
不含税销售额 销项(应纳)税额
价税合计
服务、不动产 和无形资产扣 除项目本期实
际扣除金额
扣除后
含税销售额
销项(应纳)税额
原营业税税制下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
增值税应纳税额 (测算)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 额
本期应扣 除金额
本期实际 扣除金额
期末余额
应税营业额
营业税应纳 税额
应税项目代 码及名称
增值税 税率或 征收率
营业税税 率
1
2=1×增值税税 率或征收率
3=1+2
4
合计
--
--
6=5÷(100%+增值税
5=3-4
税率或征收率)×增
7
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8
9
10=8+9
11(11≤3 且11≤ 12=10-1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