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常见肠道疾病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八节痢疾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八节痢疾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八节痢疾痢疾【概说】一、概念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为主症的疾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二、名词解释(一)滞下:即痢疾,就排便阻滞不畅而言。

(二)重下:即痢疾,就排便时肛门处疼痛而言。

(三)大瘕泄:指痢疾,《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大瘕泄多指痢疾而言,部分指似痢之泄泻。

(四)肠氵辟:指痢疾,肠内积滞,排出时氵辟氵辟有声,故名。

(五)蛊痢: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谓之蛊痢。

(六)疫痢:指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严重者,多因疫毒过盛,壅滞肠道,气血受伤所致。

(七)噤口痢:指痢疾伴有不能食,或呕不止者。

三、沿革(一)《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作了简要的论述,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素问[MeMeX1]·太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少阴之胜,……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二)《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而圊而不能便”。

(三)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四)晋、南北朝方书称“滞下”。

《千金要方·脾脏下》称本病为“滞下”(五)严用和《济生方》首创“痢疾”病名。

“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四、讨论范围本篇所讨论的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部分炎症性肠病(急性血吸虫感染,血吸虫肉芽肿,肠结核,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过敏性结肠炎,肠癌等)表现为类似痢疾的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篇内容辨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外感时邪感受湿热之邪湿热郁蒸侵入肠胃热毒壅盛,气血阻滞,化为脓血,发为痢疾感受疫毒之邪疫毒弥漫(二)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湿热损伤脾胃寒湿——肠中气机壅阻,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痢疾恣食生冷瓜果食积二、病机(一)发病机理为湿热或寒湿与食滞交阻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壅滞,脂络受损,滞下脓血。

细菌性痢疾年度总结(3篇)

细菌性痢疾年度总结(3篇)

一、概述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近年来,我国菌痢发病率持续波动,尤其在夏秋季,疫情较为严重。

为了更好地掌握菌痢的流行趋势、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本文对2021年度菌痢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二、流行概况1. 发病率:2021年度,我国菌痢报告病例数约为XX万例,较去年同期上升XX%。

其中,急性菌痢病例占XX%,中毒型菌痢病例占XX%,慢性菌痢病例占XX%。

2. 地区分布:菌痢病例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份。

北方地区病例相对较少。

3. 季节分布:菌痢发病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约占全年病例的80%。

三、传播途径1. 传染源:菌痢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带菌者。

急性菌痢患者粪便中含有大量痢疾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2. 传播途径:菌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粪-口途径: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等间接传播;(2)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传播;(3)接触传播:密切接触患者或带菌者,如家庭内部传播。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菌痢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 严格食品卫生: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3. 病例监测:加强病例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隔离、治疗患者。

4. 药物治疗:针对菌痢,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等。

5. 疫苗接种:推广菌痢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2021年度,我国菌痢发病率有所上升,但通过加强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强菌痢防治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1.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菌痢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3. 完善病例监测体系,提高病例报告质量。

4. 加强药品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5. 推进菌痢疫苗的研发和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总之,菌痢防控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卫生习惯的养成。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肠道传染病至关重要。

夏季高度警惕肠道疾病和食物中毒

夏季高度警惕肠道疾病和食物中毒

季节.有些家长带着藏子农家醋或者回 难 、般后 往 往死 于呼 吸 虮 。 髓卑 农村探亲 . 很多孩子因为年幼无知常常
白血症 .其中包括腑原性紫绀
还 有 因 为进 食 和 接触 一些 野 菜 ,如 盐 、亚 硝 酸 盐中 毒 。主 要 表现 ; 黏膜 青 紫 . 尤以 口 唇 、 口周和 E
1 1。 ” ‘ 0’ 1 。
食 物 .如 谷 物 ( 米 、大 米 , 小米 、小 玉
壹等 )、油料 ( 花生、大豆、各种食用 油等 ) 和植物 ( 植物秧秸 、黑斑红薯 ) 储存过程中生霉引起的中J 嚣 夏季是霉 变高发季节 其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中 毒。死亡率极高 .有些是慢性中毒 ,可 发生癌变 因为真菌中毒主要是真菌毒 素引起 。而大多数真菌毒素不被高温所
红 、烦躁 、嘈睡 、嚏 散大、血压升 呈 非 可 凹性 水 胂 .严 蓐 时 皮肤 可 出现 瘀 毒}被赤潮、绿潮污染的皿粪、 L
高 、脉 速 而 弱 .严 蓐 者烦 躁 、 谵 妄 、昏 斑 、水 泡 、血 泡 甚 至 坏 死 . 两 眼 裂 威 牡蜗 携 带 污 染的 毒 素 引起 神 经i 迷 可致 死 亡 。菁 杏 仁 、桃 仁 等 中毒 就 是 缝 、 口唇 厚 而 、 口水 辨流 。 嘲 缩等 。
乐活 - 保健

பைடு நூலகம்


肠道疾病和食物中毒
文 =张 思菜
( 菌和 真 菌 ) 细 食物 中 枣 、化 学 食物 中 摩 以厦 有 毒动 植物 食 物中 毒

者被污染的罐头、腊肠、成肉或其他封 闭缺氧储 存的食品.日 起肉毒杆 菌中 I
■滩 ●翱中●多发生在夏秋季炎 毒 .因 为 肉毒 杆菌 是 厌氧 菌 . 其毒 素 主

夏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夏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滋生和传播。

为了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了解和掌握夏秋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夏秋季传染病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的夏秋季传染病1、肠道传染病(1)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

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

(2)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等。

常因食用不洁食物或饮用受污染的水而感染。

(3)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等。

2、蚊媒传染病(1)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

(2)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

3、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 5 岁以下儿童,由肠道病毒引起。

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4、红眼病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由肠道病毒 70 型或柯萨奇病毒 A24 型变种引起,通过接触传染。

症状为眼睛红肿、疼痛、流泪、畏光等。

二、夏秋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水源传播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源,如果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饮用后容易感染疾病。

2、食物传播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如未经洗净的水果、蔬菜,未煮熟的肉类、蛋类等。

3、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或者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毛巾、餐具等。

4、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病原体,近距离接触容易吸入感染。

5、虫媒传播蚊子、苍蝇等昆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后,再叮咬其他人,可传播疾病。

三、夏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鉴别诊断
2.中毒型菌痢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 1 ) 其他细菌所致感染性休克 血及 粪便培养检出不同的致病菌。 粪便培养检出不同的致病菌。 (2)乙脑 脑脊液检查符合中枢神经 系统病毒性感染的改变,而粪便检查无异 常。
鉴别诊断
3.慢性菌痢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结肠癌及直肠癌 此类病人继发肠道 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 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但常伴进 行性消瘦。肛诊、乙状结肠镜、 行性消瘦。肛诊、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等 有助于鉴别。 有助于鉴别。 (2)慢性血吸虫病 亦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亦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 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大便孵化 沉淀检查或直肠粘膜活检可有阳性发现。 沉淀检查或直肠粘膜活检可有阳性发现。 (3)克罗恩病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长,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无效。 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无效。 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脆弱 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病原学
痢疾杆菌 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无鞭毛杆菌。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可将本菌分为4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可将本菌分为4群47 个血清型: A群-痢疾志贺菌有12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有12个血清型; B群-福氏志贺菌有16个血清型; 福氏志贺菌有16个血清型; C群-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D群-宋内志贺菌只有1个血清型。 宋内志贺菌只有1 我国多数地区流行群以B 我国多数地区流行群以B群福氏为主,痢疾杆 菌各群、型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 菌各群、型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 主要因素。A 主要因素。A群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毒素(志贺毒 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起严 重的临床表现。

秋季要多注意肠道传染病

秋季要多注意肠道传染病

秋季要多注意肠道传染病
秋季是个疾病多发的季节,秋季肠道疾病要多注意预防。

那秋季有哪些易发的肠道疾病呢?下面,就让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伤寒是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本病以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

秋季肠道疾病预防要多注意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

发病急,传播快,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

夏秋季为流行季节。

人群普遍易感。

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而传播。

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此外肠道疾病预防要重视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在看完上述对秋季肠道疾病的简单介绍之后,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家应该对肠道疾病多重视,多了解,在生活中多注意预防,一旦发现尽早治疗。

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发布日期:202*-11-16信息来源:湖州市卫生局字号:[大中小]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别人。

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

水源受到污染后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

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

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以吐泻大量米汤样排泄物、严重失水、肌肉痉挛及尿闭为特征,多因休克、尿毒症及酸中毒死亡。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

患者开始感觉疲倦、无力,不思饮食,常有肚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接着就发高烧,约二周左右才逐渐退烧。

发病的第二周,病人身上还会出现一些淡红色疹子,脾脏会肿大。

病重者还可能有神志不清烦燥不安,说胡话等症状,后期还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并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3)煮熟的食物要
趁热吃,隔夜食
物吃前一定要彻
底加热;
(4)所有烹饪器具
和食具,使用后
应洗涤干净并保
持干燥;
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5)生熟食品应分 开存放,已消毒食具 与未消毒食具需分开 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手足口病皮疹的 “三个四”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 足、口、臀四个部位 。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 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 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 不结痂、不结疤。
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 卫生习惯,饭前便 后要洗手;
(2)不吃生的食 物,食品在吃前要 煮熟、煮透,尤其 贝壳类与甲壳类海 产品;
肠出血性O157:H7
临床症状:腹部剧烈疼痛,先期 水样便,1~2天后出现类似下消 化道出血的鲜血样便或血便相混, 低烧或不发烧,潜伏期为3~4天, 可长达8天,短至1天。
手足口
临床症状: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 起病,发热,一般为38℃左右,部分患 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头疼等症状。同时或1~2日后手 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有时 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疱疹周围有 炎性红晕,疱壁厚,疱内液体较少。口 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 口水,不能吃东西。
夏秋季常见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的共同临床症状: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有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 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 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 起严重的并发症。
霍 乱
临床症状:主要有无痛性剧烈腹泻、呕吐, 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死亡。人感染霍乱后, 潜伏期通常为1—2天。大多数病例起病急, 多为剧烈腹泻开始,然后呕吐,少数先吐 后泻,大多数无腹痛,少数有腹部饱胀感。 每天腹泻次数至十多次或更多,少数甚至 大便失禁,无法计数。人群普遍易感。
细菌性痢疾
临床症状:主要为起病急,高热伴发 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 重(想拉又拉不出来),典型病人大 便每日10多次甚至数十次。严重的病 人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炎,如 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菌痢潜伏期 大多为1—2天,短的数小时,长的可 达7日。
甲 肝
临床症状: 发病急骤,早期有明 显的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厌 油腻、右上腹肝区不适及隐痛等 症状,约1周后,有些病人小便呈 茶色,眼白及皮肤发黄。
伤寒 副伤寒
临床症状:主要为持续性高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暴发型伤 寒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常有 畏寒、高热、休克、中毒性肝炎、 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者可危及 生命。
脊髓灰质炎
临床症状:症状多为发病很急, 突然发烧,精神不好,很象感冒, 烧三、四天后自动退烧,但过一 至五天又发烧,第二次发烧两、 三天后可能发生腿或胳臂不能动 的现象,完全瘫软无力,所以叫 “小儿麻痹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