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技巧:重音
普通话朗读的重音表达技巧

普通话朗读的重音表达技巧朗诵时,只有词句的轻重分明,重点才突出,语气才生动,意义才清楚。
一、什么是重音——在朗诵或说话中,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对某些字、词、句加以强调和突出,使这些字、词、句听起来格外清晰、醒目。
例:他是谁?他是我弟弟。
重音的作用——重音是句子的精华所在。
重音处理得越精当,语言表达才越明确。
使朗诵语言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增强语言吸引力。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这是我的书。
二、重音的类型: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情重音(一)语法重音: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
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②定语常重读: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③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
④补语常重读: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提醒: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二)逻辑重音——逻辑重音也称强调重音,根据作品的逻辑要求,在语句中为了突出重点而确定的重音。
逻辑重音的分类:突出句子关系的重音、突出修辞色彩的重音。
(1)突出句子关系的重音——意在表现不同语法关系,以强调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列关系、对比关系、呼应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例1: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
骆驼说:“长得高好。
”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
”(《骆驼和羊》)(对比关系)例2:阳光虽然为生命所必须,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朗读重音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朗读重音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朗读重音,是指在词语中重读某个音节或音节组的发音方式。
在英语中,重音位于一个词语的一个音节上,而这个音节通常会被发出更长的音时间、更高的音调或更大的音量。
朗读重音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表达语气、强调关键词汇以及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1. 朗读重音的作用朗读重音在语言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重音有助于传达信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我们朗读一个句子时,通过对关键词汇进行重读,可以使听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重要的信息。
其次,重音可以用来强调特定的概念或观点,从而使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通过在句子中通过重音突出某个词汇,可以使听者更加明确和有重点地理解所传达的意思。
2. 朗读重音的规律朗读重音的位置并非完全随意,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
在英语中,重音常常出现在第一个音节或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一般来说,以下规则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单词的重音位置:(1)名词在辅音结尾的情况下,重音通常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例如,“apple”(苹果)、"table"(桌子)。
(2)名词在元音结尾的情况下,重音通常在倒数第一个音节上。
例如,“idea”(主意)、"coffee"(咖啡)。
(3)多音节动词和形容词通常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例如,“remember”(记得)、"beautiful"(美丽的)。
(4)某些双音节形容词受到特定的前缀或后缀影响,重音位置可能改变。
例如,“happy”(快乐)变为“happiness”(幸福),重音位置从第一个音节变为第三个音节。
3. 朗读重音的重要性朗读重音对于提高口语能力和理解他人的口语表达非常重要。
准确地掌握一个词语的重音位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读出正确的音调和节奏,使听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朗读和说话方式,从而提高听力和交流技巧。
4. 朗读重音的练习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朗读重音的技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练习:(1)阅读和听力训练:多读和听取英语材料,特别是有声读物、英语新闻、英语电影等,通过模仿和理解他人的朗读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
朗读技巧重音

作品9号 李恒瑞《风筝畅想曲 》节选
普 通 话 朗 读 作 品 选
我们家前院就有位叔 叔,擅扎风筝,远近闻名。 他扎得风筝不只体型好看, 色彩艳丽,放飞得高远, 还在风筝上绷一叶用蒲苇 削成的膜片,经风一吹, 发出“嗡嗡”的声响,仿 佛是风筝的歌唱,在蓝天 下播扬,给开阔的天地增 添了无尽的韵味,给驰荡 的童心带来几分疯狂。
0
0
0
0
0
朗读技巧 二、重音 普 通 话 朗 读
•2、拉长音——通过对音节进行适当延长来突出
重音 的方法。(适用于鼓动性、号召性口号、以 及表达强烈感情) 示例: (2)、一 ——二——三,向右—转!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0 0 0 0 0
朗读技巧 二、重音 普 通 话 朗 读
3 在表达极为复杂而细腻的的感情时, • 、重音轻吐: 可降低音高,加强音势,将重音轻而 有力地轻轻吐出。这样,比简单地增 强音高加大音量效果更好。
(4)……这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长江真是美极了。 ︽0 0
(5)微风过出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传来 渺茫的歌声似的。
0 0 0 0
朗读技巧 二、重音 普 通 话 朗 读
• 匆匆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聪明的, 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么 一去不复返呢?
朗读技巧 二、重音 普 通 话 朗 读
朗读技巧 二、重音 普 通 话 朗 读
•重音:是指说话或朗读时,为了突出或强调某语
意而把某个词或短语有意识地突出出来。 重音符号标记: 1、“……”表示主要重音符号。 2、“ • ”表示语法重音符号。 3、“。”表示强调重音符号。
朗读技巧 二、重音 普 通 话 法结构对某个句子成分 做重读。 1、短句中的谓语重读。 语法重读规律 :
重音训练的朗诵技巧

重音训练的朗诵技巧一、重音的分类重音主要分为语法重音、强调重音和感情重音三种。
一、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话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例: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二、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
目的在于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此,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①从音量上看。
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
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②从出现的位置看。
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
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这种情况下,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③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
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却与朗诵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相连。
三、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地方。
重音的朗诵技巧方法

重音的朗诵技巧方法重音是指朗读或说话时,需要强调突出的词、短语,或者某个音节。
特指语句重音,不包括词语的轻重音格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重音的朗诵技巧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语法重音根据语法关系说得或读得重些的音节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有规律,重音位置一般比较固定。
一般主谓结构的词组、短句中的谓语应稍重些。
例如: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句中的述宾短语,常常重度。
例如: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状语重读)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一般应稍重些。
例如:这是谁负责的?另外,复句中的关联词要读重音,具有比喻、夸张、对偶、对比、排比、重复、设问、反复、双关、反语、拟声等的词语也要读成重音。
感情重音为了表达某一种特定感情所读的重音,叫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可以使语言色彩更加丰富,感情表达得更细腻、更充分。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在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地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民的光荣!(热烈地鼓掌)提示:读上面这一段话时需要加大音量,加强音势。
强调重音处,应特别加重,以表达闻一多先生对国民党反动势力卑劣行径绝不退让的愤怒之情。
逻辑重音为了突出或强调句中主要思想所读的重音叫逻辑重音。
逻辑重音有区分性重音和对比性重音。
①区分性重音。
同样一句话,重音位置不同,意义也会有所区别。
例如:我请你跳舞。
(请者不是别人) 我请你跳舞(给面子吧?)我请你跳舞。
(不请别人) 我请你跳舞。
(不是请你唱歌)②对比性重音。
例如: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
常用的重音表达方式加重音量法即把重音读得重一些、响亮一些。
例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拖长音节法如“周—总—理,您—在—哪—里?”一字一顿法即在要强调的字词前作必要的顿歇,使其语言更加清晰有力,深挚感人。
《朗读技巧重音》课件

3 重音的分类
重音按照位置分为主重音 和次重音,按照语言特点 分为英语重音和中文重音。
重音的表达方式
语言中的重音
音乐中的重音
在语言中,重音通过声音的高低、 音量、语速等来表达。
音乐中的重音通过音符的长短、 强弱和节奏来表达。
表达情感的重音
重音可以传递情感,如愤怒、兴 奋、喜悦等。
重音的练习方法
1
说话技巧
运用合适的重音,使说话更有感染力和表达力。
演讲技巧
通过重音的运用,使演讲更生动、令人难忘。
结语
1 重音的重要性
重音对于语言表达的清晰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2 听力训练的重要性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对重音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重音练习的实践意义
重音的练习将使您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更具有说服力和魅力。
语言练习
通过朗读、练习口语等方式,提高发音准确和重音的自然流畅性。
2
咬字发音的练习
通过咀嚼和发音训练,使语音清晰、饱满。
3
声音的控制技巧
通过调节声音的音调、音量和语速,使重音更准确和生动。
4
节奏感的培养
通过音乐、口语练习等方式,增强对语言节奏和韵律的感知。
重音的应用
朗读技巧
通过正确运用重音,提升朗读材料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朗读技巧重音》PPT课件
学习“朗读技巧重音”课程的PPT课件,帮助您提升朗读技巧和语音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程,您将学习重音的概念、表达方式、练习方法以及应用技巧。
重音概念
1 什么是重音
重音是词语或句子中音节 的强调部分,用于突出重 要信息。
2 重音的作用和意义
重音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 力,使听众更易理解并记 住关键信息。
朗读中的重音

朗读中的重音和停顿一样,重音也是朗读的基本技巧之一。
朗读过程中,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传达出生动活泼的语气,突出文章的重点。
如果将所有音节都读得一样重,就很难把文章的内容传达清楚。
根据出现场合的不同,重音可分为词重音、短语重音和句子重音三类。
多音节词里往往有一个音节读音比较重,这个音节就是词重音音节。
词的轻重音格式与其音节数量和结构有关,双音节词多数为“中重”格式,如“火车”;少数为“重轻”格式,如“工人”。
三音节词绝大多数为“中轻重”格式,如“图书馆”;少数为“中重轻”格式,如“同志们”;极少数为“重轻轻”格式,如“朋友们”。
四音节词绝大多数为“中轻中重”格式,如“北京大学”。
词重音除了指词的内部结构重音以外,还包括词的外部关系重音,即词和词相互比较的重音。
朗读中,实词比虚词总体要读得重些。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读得重些;助词永远轻读;介词和连词一般轻读;数词和量词连在一起是数词重,量词轻;副词作状语,读音一般较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一般重读,人称代词一般轻读。
短语的轻重音格式由构成短语的关系决定。
一般来说,主谓关系谓语重,如“精神伟大”;并列关系同样重,如“光荣而伟大”;动宾关系宾语重,如“听报告”;动补关系中表趋向的补语不重,动词重,如“说下去”,表结果、程度、情态的补语重,如“说得流利”;修饰关系修饰语比中心词重,如“勇敢的战士、热烈地欢迎”。
词和短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作品表情达意往往以句为单位,所以重音经常是在语句范围内起作用的,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的重要手段。
根据需要,句子重音可分为意群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三类。
一个长句子一般要分成几段来读,每段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这叫意群。
一个意群可能是一个短句,也可能只是句中的一个成分。
每个意群都有一个合适的重音,这就是意群重音,也叫语法重音。
意群重音的规律主要有如下几条:(1)主语+谓语,一般是谓语重,如“天冷了。
”主语是疑问代词主语重,如“什么坏了?”谓语前有能愿动词,能愿动词不重主要动词重,如“小孩会走了。
朗读中重音技巧-

1.7练习
➢ 1、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 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3、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 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03 表达重音时的注意事项
3.1 重音表达时的注意事项
重音要精不要多,要站得住脚 要注意分寸,切忌强调过分 有时候重音要与停顿结合,可在强调的字词前后加以停顿
3.2练习
找对重音 ✓ 1、我知道你会唱歌 ✓ 2、我知道你会唱歌 ✓ 3、我知道你会唱歌 ✓ 4、我知道你会唱歌 ✓ 5、我知道你会唱歌
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增加音长法:把要强调的词或短语的读音拉长
➢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
重音轻吐法:控制音量,把要突出的词语或短语轻缓而有力的读出来,以达到与内
容相和谐一致的效果。
➢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的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 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
➢ 中·轻·中·重:稀里糊涂(hu/ tu/)、老老实实//、一举两得 ➢ 中·轻·重·轻:知识分子、鸡毛掸子(√)、外甥媳妇
1.4 语句重音分类
概念
➢ 语句重音出现在句子中,是由于句子的语法结构、 语义逻辑、及心理、情感的表达需要 而产生的语句中词的重读。在一句话中可以有一个或几 个语句重音
彩。(并列 对比 排比等成分 重读) ➢ 逻辑重音可以使朗读的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 ➢ 语句中有并列 对比 排比 数量词等成分 重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技巧:重音【定义】语言是由各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而词语在稿件中所占的分量有重要些的,又有次要些的。
其中,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音。
因此,我们给重音下的定义是: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
【重音不同于词的轻重格式】重音是对语句而言,是指句子中间根据内容和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所强调的词语。
它是针对语句目的而言的,语句目的不同,重音的强调也就不同。
例①:“我去看电影。
”如果语句目的要回答“谁去”的问题,那么重音就放在“我”上。
语句目的是回答“做什么”的意思时,那么重音就应放在“看电影”上。
而语句目的是要说明“去还是不去”的时候,重音就应放在“去”上。
这就是语句重音。
但是,还要强调,语句重音虽然是指一句话的重点,但也不能孤立地只在一句话里确定。
因为在节目中,每一个句子都是系统中的一分子,尽管是语句重音也不能脱离开具体的上下文而独立存在。
【重音不等于重读】顾名思义,“重读”就是加重声音朗读,它只是加重声音这一种表达方法。
而重音是有主有次的,那么,光从有主有次这一点来说,强调重音都用加重声音来处理也是矛盾的。
主要重音用加重声音来处理,次要重音也用加重声音来处理,就没有主次之分了。
再者,重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求每个人强调的重音必须一致。
因为,播音重音是在语流中体现出来的。
所谓在语流中体现是指:在发声时,语音不是一个个孤立地发出,而是连续发出的。
在连续发出的语流中,一个音或一个词往往可能由于邻近音或邻近词的影响,又加之播讲人表达方法、表达风格的不同,或每个人运用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强弱、感情色彩的变化、气息的深浅不同等等而发生一些变化。
因此,重音的强调也不可能每个人都限于重读这一种格式。
再有,重音是播讲人在准备稿件过程中,通过感官接触到稿件中所反映的事物、现象,然后经认识感受,使稿件内容在头脑中有一个概括的反映。
在此基础上将主要重音和次要重音从稿件中提取出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重音,到表达时,重音的强调已是播讲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了。
每个人的感受能力、概括能力各不相同,重音的表达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重读”。
同时,如果重音都用加重声音来强调也显得单调呆板,而且也不符合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
特别是在较轻松、舒展的稿件中更不能都用加重声音来强调重音,很多是用语气来体现的。
所以重音不等于重读。
【习惯重音不符合内容的需要】我们知道了重音是对稿件中语言目的的集中概括,重音所表达的是具体语句的重点或语句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来说,重音和稿件内容的要求是一致的。
从重音和稿件内容的关系来说,稿件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材料而存在,必须通过语句以及语句之间的关系巩固下来。
而重音则是依据稿件内容而存在的,所以重音离不开稿件,稿件内容的需要是重音的基础,不表现稿件内容的重音是不应出现的。
而习惯重音是播讲人无意识强调出来的,它不依据稿件内容而存在。
因此,它往往不符合稿件内容的需要。
人们用言语进行交际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说话人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是听话人通过这样的工具来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思想。
所以说,不管说话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传达出来的语言,听话人都据此理解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传达得准确,给听众带来方便,反之会给听众带来麻烦或误解。
因此,不符合内容需要而出现的习惯性重音必须杜绝。
【十种重音类型】我们把重音的位置分成10种:并列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呼应性重音、递进性重音、转折性重音、肯定性重音、强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拟声性重音、反义性重音。
一、并列性重音停连中有并列性停连,它是显示段落、语句、词语的并列关系的。
而并列性重音是指在段落、语句中有并列关系的某些词或短语。
我们要通过有声语言显示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不光是运用并列性停连,而且也要在那些具有并列性关系的词或短语上确定重音,这就是并列性重音。
既然是并列性重音,那么至少也得有两个以上同样重要的重音。
例①:“利用纽扣、花边、花结对服装进行修饰。
”例①是并列性语句中的一句话,而这句中的“纽扣、花边、花结”是并列性重音。
它的目的是说明如何对服装进行修饰的。
3个重音同等重要属于并列性重音。
例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例②中有3个并列句,要显示它们的并列关系,一是要运用并列性停连,二是要运用并列性重音。
“山、水、太阳的脸”为一组,“朗润、涨、红”为一组,这两组并列性重音,应以前一组为主,后一组为次,一经突出就表明“山、水、太阳”都染上了春天的气息,语句目的很明确,重音又都在两个以上。
二、对比性重音现实生活中,一些对立的事物,如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根据这个规律,作者在创作中,也常常把一些对立的事物放在稿件中。
通过比较、对照,使事物的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这样的构思,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对照式”结构。
在这种对照式结构明显的句子中,我们找出对比性重音。
例①:“目前组成希腊联合政府的3大政党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新民主党赞成保留美在希腊的军事基地,泛希社运主张进行谈判,左翼与进步联盟则要求美国撤走军事基地。
”这一段中的几个对比性重音:保留、谈判、撤走,意图在于表明了3大政党对于美在希腊的军事基地的不同态度。
而其中的3大政党的名称又属于并列性重音。
还需要注意的是,凡有所强调就有所排除,而问题也往往出现在这里。
例②:“新华社雅典消息”。
这样简单的一个开头,没有对比的意思,可很多播音员确强调了“新”,就成了“新华社”了。
既然强调了“新华社”,也就意味着还有什么“旧华社”,这样就给听众带来了误解。
甚至有个别人在播讲时,强调了“新”这个重音,自己却毫无觉察。
这句话要强调的应是“雅典”,强调了“雅典”,就说明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这才符合语句目的的需要。
因此,在没有对比性词语时,要找重音就应根据上下文来找。
如果是单独的句子,找出重音要看强调重音的意图是否符合语句目的要求。
三、呼应性重音以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而呼应性重音也是揭示上下文呼应关系的一种有力方法。
呼应性重音中的问答式呼应,它和停连中的一呼一应很接近。
例①:“他还有一个美名,叫什么呢,叫‘老抱子’。
”这句话实际的意图是想说明“还有一个名字叫‘老抱子’”“还”是呼,“老抱子”是应。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呼应性句子的重音,就在表现呼和应的主要词语上。
还有一种呼应性重音叫分合性呼。
例②:“只见那颗颗珍珠,有大如羊奶子头的,有小如红豆的,光华夺目、熠熠生辉。
”这种分合式呼应,往往有领起、并列、总括这么3个部分。
重音就在它的领起词和并列词上。
这种并列中的重音往往同等重要,处理起来不能分主次。
四、递进性重音作者所描写的对象,往往不是凝固不动的,而要一步步地向前发展,一步步地深入。
这种递进结构的稿件,我们用的是递进式重音。
这种递进式重音也要按稿件的结构发展而步步深入,来显示它的递进式关系。
先看较为明显的连珠式句式。
例①:“决心上阵不利则守城,守城不利则巷战,巷战不利则短兵相接,短兵相接不利则自尽以殉国。
”这种连珠句式的重音要落在递进的词上,第二次出现的词不能成其为重音。
当然,不是连珠句式的句子另当别论。
下面再看看按行文过程来找的递进式重音。
例②:“您坐过乌篷船吗?窄窄的船身,低低的般篷,船篷是用竹片夹着箬壳编成的。
篷上用烟囱灰和着桐油漆成黑色。
绍兴人把黑色叫成乌,它就叫乌篷船。
”这个例子是按文章的行文过程来找重音的,这里也有第二次出现的词作为重音的。
选择重音时只要留意后一个重音总是比前一个重音揭示更深一层的含义就可以了。
这就叫递进式重音。
五、转折性重音递进性重音是揭示同一方向进展的内容。
而转折性重音正和它相反,它是通过对相反方向的内容变化的揭示表示现说话者意图的。
例①:“轰”的一声,3名越军坐上了“土飞机”。
哨位完好无损,战友安然无恙,公培波却被强大的气浪冲倒,昏了过去。
”这一段,“哨位”和“战友”是并列性重音,“公培波”就是转折性重音了。
转折性语句,由于语义上的差别,表现形式分为“重转”和“轻转”两种。
因此,我们选择这类重音时也要注意具体内容的变化,不能千篇一律。
六、肯定性重音稿件中在表达对事物的肯定态度时,一般都用肯定性词语:“是、不是、无、有、没有”等等。
我们有声语言不能单纯地看这些肯定性词语,而是要看整句话的意图是什么。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要肯定“是什么”,一种是要肯定“是”还是“不是”。
例①:“不要开枪,大伯,是我。
”例②:“27号,晴转阴,有霜冻。
例③:“最近几天,没有雷雨,天气以晴为主。
”.例④:“可要给我送礼,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羊肉我不能收。
”例①和例②中的重音回答了“谁”和“什么”的问题,属于第一种情况。
例③和例④的意图在于“有没有”、“能不能”,属于第二种情况。
这都是肯定性重音。
七、强调性重音所谓强调性重音,就是把句子中表达感情色彩的词或词组加以强调,以突出某种感情。
例①:“老遛为了护林,硬是把烟瘾往肚里憋,一直憋了10 年。
”例②:“不该得的钱,一分钱也不要。
”例③:“刘玉昆手中小小的笔,真是一支铁笔呀!”例④:“乌篷船,很不起眼,它也在发光,多好。
”以上例句中的重音都属于强调性重音。
只是强调的范围,感情色彩的浓淡程度不同而已,这种强调性重音,在稿件中用的比较广泛。
还有一种重复性强调重音,虽然出现的不多,但它也是存在的。
例①:“李支书望着雪老倌的背影,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一直看他走远、走远”这种重音和单纯的重复不同,它是为了加强感情色彩的浓度而重复的。
因此,两个都应给予强调,这是必要的重复。
由此可见,重复出现的词有时也可以作为重音。
八、比喻性重音比喻是使语言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之一。
语言中所要说明的事物,若为人们所不知,或知之不详、知之不深,可以用巧妙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使语言顿生情趣,令受众难以忘怀。
有声语言表达中把那些比喻性词语作为重音,就叫比喻性重音。
例①:“这头牛个大,膘肥,4条腿像木头柱子一样。
”例①是《我们祖国的语言》中的一句,这篇稿件是在少儿节目中播出的,这句把“牛腿”比成“木头柱子”,便于小朋友记住祖国语言的形象、生动。
因此,在表达时应强调“木头柱子”这个重音,才能准确表达。
例②:“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
另有小河道418条,这些就是小胡同。
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衔上走。
”例②中用的是暗喻,把“运河”说成“大街”,把“小河”说成是“小胡同”,这从一个刚到这里的旅客的印象出发,既恰当又新鲜,形象地表达出了对威尼斯的初步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比喻性重音时,不能一见比喻词语就做重音处理,要看它是否是重点。
还有,比喻性重音多是化抽象为形象的,因此,表达时要注意它的形象性,要具体地感受到它的形象性所在,才谈得上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