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答案

合集下载

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时练习:2.3 数轴(有答案)

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时练习:2.3 数轴(有答案)

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时练习:22.3 数轴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以下数轴画得正确的选项是哪个〔〕A.B.C.D.2.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规则了原点、正方向和长度的直线叫数轴B.数轴上的原点表示数零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左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D.一切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3.数轴上不小于﹣4的非正整数有〔〕A.5 B.4 C.3 D.24.在数轴上表示﹣19的点与表示﹣10的点之间的距离是〔〕A.29 B.﹣29 C.9 D.﹣95.点A在数轴上表示﹣3,将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此时A点所表示的数是〔〕A.0 B.﹣6 C.8 D.66.以下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规则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②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都必需分歧;③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④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A.0 B.1 C.2 D.37.如下图,数轴上A、B、C三点表示的数区分为a、b、c,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0 B.b>c C.b>a D.a>c8.如图,a、b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那么以下各式正确的选项是〔〕A.a+b<0 B.ab<0 C.b﹣a<0 D.9.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下图,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c+b>a+b B.cb<ab C.﹣c+a>﹣b+a D.ac>ab10.如图,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能够是〔〕A.1.5 B.﹣1.5 C.﹣2.4 D.2.411.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a﹣b>0 B.a+b>0 C.ab>0 D.>012.有理数a,b在数轴的位置如图,那么下面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①a﹣b>0 ②ab<0 ③>④a2>b2.A.1 B.2 C.3 D.41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a+b>0 B.ab>0 C.a﹣b<o D.a÷b>014.在数轴上,点B表示﹣2,点C表示4,假定点A到点B和点C的距离相等,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A.0 B.1 C.﹣1 D.315.点A、B、C区分是数轴上的三个点,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2,且B、C两点间的距离是A、B两点间距离的3倍,那么点C表示的数是〔〕A.11 B.9 C.﹣7 D.﹣7或11二.填空题〔共7小题〕16.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4,C是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那么点C表示的数为.17.数轴上两点A,B表示的数区分是2和﹣7,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18.如下图,直径为单位1的硬币从1处沿着数轴无滑动的逆时针滚动一周抵达A点,那么A点表示的数是.19.在数轴上,表示+4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个单位.20.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C在B的右侧.点A,B表示的数区分是1,3,如下图.假定BC=2AB,那么点C表示的数是.21.如下图,数轴的一局部被墨水污染,被污染的局部外含有的整数和为.22.一只小蚂蚁停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上,后来它沿数轴匍匐5个单位长度,那么此时小蚂蚁所处的点表示的数为.三.解答题〔共3小题〕23.一辆货车从仓库O动身在东西街道上运送水果,规则向东为正方向,一次抵达的5个销售地点区分为A,B,C,D,E,最后回到仓库O,货车行驶的记载〔单位:千米〕如下:+1,+3,﹣6,﹣l,﹣2,+5.请问:〔1〕请以仓库O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选择适当的单位长度,画出数轴,并标出A,B,C,D,E的位置;〔2〕试求出该货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3〕假设货车运送的水果以l00千克为规范重量,超越的千克数记为正数,缺乏的千克数记为正数,那么运往A,B,C,D,E五个地点的水果重量可记为:+50,﹣l5,+25,﹣l0,﹣15,那么该货车运送的水果总重量是多少千克?24.如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末尾,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索,完成以下各题.〔1〕假定点A表示数﹣2,将A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2〕假定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抵达点B,那么B表示的数是;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3〕假定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t个单位长度后抵达终点B,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25.阅读了解,完成以下各题定义:A、B、C 为数轴上恣意三点,假定点C 到A 的距离是它到点B 的距离的2 倍,那么称点C 是[B,A]的2 倍点.例如:如图1,点C 是[A,B]的2 倍点,点D 不是[A,B]的2 倍点,但点D 是[B,A]的2 倍点,依据这个定义处置下面效果:〔1〕在图1 中,点A 是的2倍点,点B是的2 倍点;〔选用A、B、C、D 表示,不能添加其他字母〕;〔2〕如图2,M、N 为数轴上两点,点M 表示的数是﹣2,点N 表示的数是4,假定点E是[M,N]的2倍点,那么点E 表示的数是;〔3〕假定P、Q 为数轴上两点,点P在点Q的左侧,且PQ=m,一动点H从点Q 动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求当t 为何值时,点H 恰恰是P和Q两点的2倍点?〔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C.2.A.3.A.4.C.5.B.6.D.7.C.8.B.9.C.10.C.11.B.12.C.13.C.14.B.15.D.二.填空题〔共7小题〕16.﹣6.17.9.18.1﹣π.19.右,4.20.7.21.222.2或﹣8.三.解答题〔共3小题〕23.解:〔1如下图:取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2〕1+3+|﹣6|+|﹣1|+|﹣2|+5=18,答:该货车共行驶了18千米;〔3〕100×5+50﹣15+25﹣10﹣15=535〔千克〕,答:货车运送的水果总重量是535千克.24.解:〔1〕假定点A表示数﹣2,将A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 表示的数是3,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5.〔2〕假定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抵达点B,那么B表示的数是2;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1.〔3〕假定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t个单位长度后抵达终点B,此时终点B表示的数为m+n﹣t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为:AB=|〔m+n﹣t〕﹣m|=|n﹣t|故答案为3,5,2,1;25.解:〔1〕∵CA=2,DA=1,CA=2DA∴点A 是[C,D]的2倍点∵BD=2,BC=1,BD=2BC∴点B是[D,C]的2倍点.故答案为:[C,D][D,C]〔2〕∵NM=4﹣〔﹣2〕=6又∵点E是[M,N]的2倍点∴EM=MN=4∴点E 表示的数是2故答案为:2;〔3 〕∵PQ=4,PH=2t∴HQ=m﹣2t又∵点H 恰恰是P和Q两点的2倍点∴点H是[P,Q]的2倍点或点H是[Q,P]的2倍点∴PH=2HQ 或HQ=2PH即:2t=2〔m﹣2t〕或2×2t=m﹣2t解得t=m 或t=m所以,当t=m 或t=m 时点H 恰恰是P和Q两点的2倍点.。

初一上册数学课本答案苏教版【三篇】

初一上册数学课本答案苏教版【三篇】

【导语】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门学科,从某种⾓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种。

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系列的看法。

下⾯是为您整理的初⼀上册数学课本答案苏教版【三篇】,仅供⼤家参考。

习题3.1答案 1. (1)366012n(2)5105x(3)0.6a (4)(2a+1)(a-2)(5)(x/40-x/50) 2.解:(0.9a+0.8b)元. 3.解:(16-2a)/2×a=a(8-a)(m) 4.解:a(1+30%)×80%=1.04a(元).答:这时该商品的零售价为1.04a元. 习题3.2答案 1.(1)(96-2a)(2)1.35m(3)2x(4)a/4π 2.(1)等边三⾓形与正⽅形的周长之和 (2)这根弹簧挂上xkg的物体后的长度 (3)三个连续整数之积 (4)⽤100元钱买了4枝每枝为a元的铅笔和3本每本为b元的笔记本剩余的钱数 (5)棱长为a的正⽅体的表⾯积(答案不) (6)5本单价为m元的练习本与1本单价为2元的外⽂本的价钱之和(答案不) 3.解:(2a+5)箱. 4.解:m(1+25%)=1.25(万元). 5.解:(a+1500x)元. 6.解:(17a+13b+5c)元. 习题3.3答案 1. 解: (1)2a+2b=2×2+2×3=4+6=10. (2)2(a+b)=2×(2+3)=2×5=10. (3)ab=2×3=4×9=36. (4)(ab)=(2×3)=6=36. (5)a+b=2+3=4+9=13. (6)(a+b)=(2+3)=5=25. (7)a+2ab+b=2+2×2×3+3=4+12+9=25. (8)2(2a-b)-(2a-b)+8(2a-b)=2×(2×2-3)-(2×2-3)+8×(2×2-3)=2×1-1+8×1=2-1+8=9. 2. 解:表格从左⾄右依次填-15,-13,-11,-7,-5,-4,-2.2. 3. 解:图中从上⾄下依次填×2,-3,,5; 表格从左⾄右依次填-25,-20,-15,0,5,10,43.9. 4. 解:因为当tf=64.4°F时,tc=5/9×(64.4-32)=5/9×32.4=18(°c),所以这两地的⽓温相同. 5.解:(1)①a-πa/4;②a-πa/4;③a-πa/4. (2)①100-25π;②100-25π;③100-25π. 6.解:图①的⾯积为a-b,图②的⾯积为(a+b)(a-b). 7.提⽰:S球表⾯=4πr^2,V球=4/3πr^3.S地球≈5.1×〖10〗^8(km^2),V地球≈1.1×10^12(km^3).。

初一上册数学练册答案苏教版

初一上册数学练册答案苏教版

初一上册数学练册答案苏教版1.初一上册数学练册答案苏教版篇一1.D2.B3.C4.负整数和0;负整数5.4;3;46.正整数;负分数7.解:这五个数中有三个非正数、三个非负数,说明有一个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即此数为0.另外,需有两个正数、两个负数,例如:0.7,1/9,-1,-1/2,这五个数都是有理数.(答案不)8.解:整数集合:{3,2,-1,0,…);非负数集合:{2,0,0.618,13/9,5.23,…};正有理数集合:{2,0.618,13/9,5.23,…};负分数集合:{-1/4,-0.58,-3.1415926,…}.9.解:(1)一9,1/10,-11.(2)1/2014,-2015.10.解:(1)正数.(2)B,D的位置.(3)观察可知,排列规律是“四个一循环”,2014÷4=503余2,故对应C的位置,为正数。

2.初一上册数学练册答案苏教版篇二绝对值与相反数(1)1、5,8,0,1/32、2.5,2.5,2.5,1.2,1.2,1.23、三,二4~5:A;A6、2,3.5,1/3,07、(1)0<|-2/5|;(2)|7|=|-7|;(3)-2<|-3|;(4)|+21/2|>|-11/2|8、-2、-1、0、1、29、3或-310、B11、+4或-412、(1)a(2)|c|<|b|<|a|13、第5个,第4个,第7个绝对值与相反数(2)1、(1)-3.5,1/4;(2)π,0;(3)-2/3,1/22、(1)1/3;(2)-4;(3)-4/5;(4)23~4:D;B5、略6、+(-5)<-(+2、5)<-|-2|<-1.5<0<-(-1)<|-4|7、-28、+5.5,-5.59~11:A;D;B12、在数轴上表示略,-(+4)<-|-2|<-1/2<1<-(-3.5)13、a<-c3.初一上册数学练册答案苏教版篇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略2、03、A4、D5、(1)-140;(2)-8;(3)-8;(4)60;(5)38;(6)37.56、如:(1)3×[4+10+(-6)];(2)4-10×(-6)÷3;(3)10-(-6)×3-4;[(-13)×(-5)+7]÷3 4.初一上册数学练册答案苏教版篇四数轴基础知识12345DCCDD6、左;3;左;4;左;<7、右;左8、7;-3,-2,-1,0,1,2,39、-210、-2011,0,0.001;-201111、M12、2;3;-3;-2,-1,0,113、A:3;B:0.5;C:0;D:-2.5;E:-414、图略;-2<-1.5<-1/2<0<1(1/2)<2能力提升15、8个16、(1)略(2)300+200=500(m)探索研究17、(1)A,B,C三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2,5,-4(2)向左爬行4个单位长度5.初一上册数学练册答案苏教版篇五科学记数法基础知识12345CBCBB6、(1)3.59×10⁴;-9.909×10ⁿ7、68、6×10⁵9、3.75×10310、6.37×10⁶11、4270012、1.29×10⁴m13、(1)2×10⁵(2)-6.9×10⁷14、(1)-30000000(2)87400(3)-98000能力提升15、(1)1.08×1012(2)6.1×10⁶(3)1.6×101116、(1)70×60×24×365=3.6792×10⁷(次)(2)若人正常寿命60~80岁,则3.679×10⁷×60>1亿,所以一个正常人一生的心跳次数能达到1亿次17、-2.7×101118、9.87×1012<1.02×101119、3.1586×10⁷s探索研究20、4.32×10⁴个,4.32×10ⁿ个。

七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2单元《 2.3数轴》(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2单元《 2.3数轴》(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2.3数轴1.如图2-7所示的是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2.在数轴上,到表示-2的点的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A.4B.-8C.4或-8D.93.(学校、小明家、书店依次坐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小明家南边20m,书店在小明家北边100m.小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向北走了50m,接着又向南走了70m,此时小明的位置是()A.家 B.书店 C.学校 D.不在上述地方4.点A,B,C 和原点O 在数轴上,点A,B,C 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a,b,c。

若ab<0,a+b>0,a+b+c<0,那么以下符合题意的是()A. B.C. D.5.一个机器人从数轴原点出发,沿着数轴正方向以每前进3步后退2步的程序启动。

苏教版七年级上数学课课练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数学课课练答案
26、①+0.4-0.3-0.4-0.3+0.2+0.1+0.2=-0.1
即周末水位与上周日12时相比下降了0.1米
星期







水位/米
3.4
3.1
2.7
2.4
2.6
2.7
2.9

③(略)
27、(略)
28、(1)①52×275=572×25
②63×396=693×36
(2)一般规律的式子为:
(10a+b)[100b+(a+b)+a]=[100a+10(a+b)+b]×(10b+a)
18、化简结果为:-4x+2y,代入得:原式=10
19、①15-2+5-10+10-3-8+12+4-5+6=24(千米)
∴小李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的距离为24千米
②行车里程为:15-(-2)+5-(-10)+10-(-3)-(-8)+12+4-(-5)+6=80(千米)
共耗油80×3升官240升
剪的次数
1
2
3
4
5Hale Waihona Puke 正方形个数47
10
13
16
20、①
②3×100+1=301(个)
③小正方形个数:3n+1
④每剪一次,所得正方形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等
B卷
四、填空题
21、xy=-6 22、m+n=7 23、-2 24、2014
五、解答题
25、①-13②(-x2+3xy-y2)-(-x2+4xy-y2)=- x2-xy+y2

初一上册数学课本答案苏教版【三篇】

初一上册数学课本答案苏教版【三篇】

【导语】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门学科,从某种⾓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种。

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系列的看法。

下⾯是为您整理的初⼀上册数学课本答案苏教版【三篇】,仅供⼤家参考。

习题3.1答案 1. (1)366012n(2)5105x(3)0.6a (4)(2a+1)(a-2)(5)(x/40-x/50) 2.解:(0.9a+0.8b)元. 3.解:(16-2a)/2×a=a(8-a)(m) 4.解:a(1+30%)×80%=1.04a(元).答:这时该商品的零售价为1.04a元. 习题3.2答案 1.(1)(96-2a)(2)1.35m(3)2x(4)a/4π 2.(1)等边三⾓形与正⽅形的周长之和 (2)这根弹簧挂上xkg的物体后的长度 (3)三个连续整数之积 (4)⽤100元钱买了4枝每枝为a元的铅笔和3本每本为b元的笔记本剩余的钱数 (5)棱长为a的正⽅体的表⾯积(答案不) (6)5本单价为m元的练习本与1本单价为2元的外⽂本的价钱之和(答案不) 3.解:(2a+5)箱. 4.解:m(1+25%)=1.25(万元). 5.解:(a+1500x)元. 6.解:(17a+13b+5c)元. 习题3.3答案 1. 解: (1)2a+2b=2×2+2×3=4+6=10. (2)2(a+b)=2×(2+3)=2×5=10. (3)ab=2×3=4×9=36. (4)(ab)=(2×3)=6=36. (5)a+b=2+3=4+9=13. (6)(a+b)=(2+3)=5=25. (7)a+2ab+b=2+2×2×3+3=4+12+9=25. (8)2(2a-b)-(2a-b)+8(2a-b)=2×(2×2-3)-(2×2-3)+8×(2×2-3)=2×1-1+8×1=2-1+8=9. 2. 解:表格从左⾄右依次填-15,-13,-11,-7,-5,-4,-2.2. 3. 解:图中从上⾄下依次填×2,-3,,5; 表格从左⾄右依次填-25,-20,-15,0,5,10,43.9. 4. 解:因为当tf=64.4°F时,tc=5/9×(64.4-32)=5/9×32.4=18(°c),所以这两地的⽓温相同. 5.解:(1)①a-πa/4;②a-πa/4;③a-πa/4. (2)①100-25π;②100-25π;③100-25π. 6.解:图①的⾯积为a-b,图②的⾯积为(a+b)(a-b). 7.提⽰:S球表⾯=4πr^2,V球=4/3πr^3.S地球≈5.1×〖10〗^8(km^2),V地球≈1.1×10^12(km^3).。

苏科版202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苏科版202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苏科版202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选择题下列数轴画得正确的是哪个()A. B.C. D.【答案】C【解析】根据数轴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A.没有原点;B.单位长度不一致;C.正确.D.负数排列顺序不正确;故选C.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长度的直线叫数轴B. 数轴上的原点表示数是零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D.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数轴的知识根据数轴三要素及数轴上的点的特征即可判断。

A.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故本选项错误;B.数轴上的原点表示数零,本选项正确;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本选项正确;D.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本选项正确;故选A.选择题数轴上不小于﹣4的非正整数有()个A. 5B. 4C. 3D. 2【答案】A找到所有不小于﹣4的非正整数即可.不小于﹣4的非正整数有﹣4,﹣3,﹣2,﹣1,0,共5个,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选择题在数轴上表示﹣19的点与表示﹣10的点之间的距离是()A. 29B. ﹣29C. 9D. ﹣9【答案】C【解析】本题借助数轴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数轴上表示﹣19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19个单位长度,﹣10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10个单位长度,两个数的距离是19﹣10=9.故选C.选择题点A在数轴上表示﹣3,将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此时A点所表示的数是()A. 0B. ﹣6C. 8D. 6【答案】B【解析】根据右加左减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3+4﹣7=﹣6,∵A点所表示的数是﹣6.故选B.选择题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②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都必须一致;③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④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A. 0B. 1C. 2D. 3【答案】D【解析】根据数轴的定义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判断即可.①符合数轴的定义,故本小题正确;②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都必须一致是数轴的特点,故本小题正确;③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故本小题正确;④数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故本小题错误.故选D.选择题如图,a、b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a+b<0B. ab<0C. b﹣a<0D.【答案】B【解析】先根据a、b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出a、b的符号即|a|、|b|的大小,再进行解答即可.∵a在原点的左侧,b再原点的右侧,∵a<0,b>0,∵ab<0,∵B正确;∵a到原点的距离小于b到原点的距离,∵|a|<|b|,∵a+b>0,b﹣a >0,∵A、C错误;∵a、b异号,∵<0,∵D错误.故选B.选择题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c+b>a+bB. cb<abC. ﹣c+a>﹣b+aD. ac>ab【答案】C【解析】结合数轴中a,b,c的位置,判断其正负性和绝对值的大小,以此判断各选项的对错.由数轴上各点的位置判断:c<b<0<a,|b|<|a|<|c|,A.c+b<0,a+b>0,所以c+b<a+b,故该选项错误;B.c,b同号,所以cb>0,同理,ab<0,所以cb>ab,故该选项错误;C.﹣c>0,﹣b>0,a>0,因为|c|>|b|,所以﹣c>﹣b,不等式两边同时加a,不等号方向不变,故该选项正确;D.c<b,所以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正数a,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选择题有理数a,b在数轴的位置如图,则下面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①a﹣b>0 ②ab<0 ③>④a2>b2.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b<0<a,|b|>|a|,∵a﹣b>0,ab<0,>,∵|b|>|a|,∵a2<b2,所以①、②、③成立.故选:C.选择题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0B. ab>0C. a-b0【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根据图示知:a<-1<0<b<1;∵a+b<0,ab,由数轴,得:点A表示的数是1.故选B.选择题已知点A、B、C分别是数轴上的三个点,点A表示的数是﹣1,点B 表示的数是2,且B、C两点间的距离是A、B两点间距离的3倍,则点C表示的数是()A. 11B. 9C. ﹣7D. ﹣7或11【答案】D【解析】直接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而分类讨论得出答案.如图所示:∵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2,∵A、B两点间距离为3,∵B、C两点间的距离是A、B两点间距离的3倍,∵BC=9,故点C表示的数是:﹣7或11.故选D.填空题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4,C是点B 关于点A的对称点,则点C表示的数为______.【答案】﹣6【解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确定线段AB的长度,然后根据点B、点C关于点A对称,设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列出方程即可解决.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4,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是点C,∵AB=4-(-1),AC=-1-x,根据题意AB=AC,∵4-(-1)=-1-x,解得x=-6.故答案为:-6.填空题已知数轴上两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是2和—7,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 .【答案】9;【解析】试题解析:2-(-7)=2+7=9.填空题如图所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原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A点,则A点表示的数是.【答案】﹣π.【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圆从原点O沿数轴向左滚动一周,可知OA=π,再根据数轴的特点及π的值即可解答.解:∵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左滚动一周,∵OA之间的距离为圆的周长=π,A点在原点的左边.∵A点对应的数是﹣π.故答案是:﹣π.填空题在数轴上,表示+4的点在原点的____侧,距原点____个单位.【答案】右4【解析】由正数在原点右侧,负数在原点左侧,两数到原点的距离即是它们的绝对值,所以在数轴上,表示+4的点在原点的右侧,距原点4个单位.故答案为:右,4.填空题已知A,B,C 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C 在B 的右侧.点A,B 表示的数分别是1,3,如图所示.若BC=2AB,则点 C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7【解析】试题解析:∵点A,B 表示的数分别是1,3,∵AB=3﹣1=2,∵BC=2AB=4,∵OC=OA+AB+BC=1+2+4=7,∵点C 表示的数是7.填空题如图所示,数轴的一部分被墨水污染,被污染的部分内含有的整数和为_____.【答案】2【解析】本题考查数轴设被污染的部分的实数为,从图中可见,实数满足,在这个范围内所含的整数为故正确答案为填空题一只小蚂蚁停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上,后来它沿数轴爬行5个单位长度,则此时小蚂蚁所处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答案】2或﹣8.【解析】设此点表示的数是a,再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设此点表示的数是a,则|a+3|=5,∵当a≥3时,原式=a+3=5,解得:a=2;当a<3时,原式=﹣a﹣3=5,解得:a=﹣8.故答案为:2或﹣8.解答题一辆货车从仓库O出发在东西街道上运送水果,规定向东为正方向,一次到达的5个销售地点依次分别为A,B,C,D,E,最后回到仓库O,货车行驶的记录(单位:千米)如下:+1,+3,﹣6,﹣1,﹣2,+5.请问:(1)请以仓库O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选择适当的单位长度,画出数轴,并标出A,B,C,D,E的位置;(2)试求出该货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3)如果货车运送的水果以100千克为标准重量,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则运往A,B,C,D,E五个地点的水果重量可记为:+50,﹣15,+25,﹣10,﹣15,则该货车运送的水果总重量是多少千克?【答案】(1)见解析;(2)该货车共行驶了18千米;(3)货车运送的水果总重量是535千克.【解析】(1)根据数轴的三要素画出数轴,并根据题意在数轴上表示出A、B、C、D、E的位置;(2)求出行驶记录的数据的绝对值的和即可;(3)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即可.(1)如图所示:取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2)1+3+|﹣6|+|﹣1|+|﹣2|+5=18,答:该货车共行驶了18千米;(3)100×5+50﹣15+25﹣10﹣15=535(千克),答:货车运送的水果总重量是535千克.解答题如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 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若点A表示数,将A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 表示的数是,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2)若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B,则B表示的数是________;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3)若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t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终点B,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答案】(1)3 ,5 ;(2)2 ;1 ;(3)【解析】试题分析:(1)由数轴上面的点表示的数查出结果即可,并根据绝对值求出两点间的距离;(2)由数轴上面的点表示的数查出结果即可,并根据绝对值求出两点间的距离;(3)结合(1)和(2)的距离与平移的关系直接列式即可(距离为两次移动的单位长度的差的绝对值).试题解析:(1)(1)3 ,5 ;(2)2 ;1 ;(3)解答题阅读理解,完成下列各题定义:已知A、B、C 为数轴上任意三点,若点C 到A 的距离是它到点B 的距离的2 倍,则称点C 是[A,B]的2 倍点.例如:如图1,点C 是[A,B]的2 倍点,点D 不是[A,B]的2 倍点,但点D 是[B,A]的2 倍点,根据这个定义解决下面问题:(1)在图1 中,点A 是的2倍点,点B是的2 倍点;(选用A、B、C、D 表示,不能添加其他字母);(2)如图2,M、N 为数轴上两点,点M 表示的数是﹣2,点N 表示的数是4,若点E是[M,N]的2倍点,则点E 表示的数是;(3)若P、Q 为数轴上两点,点P在点Q的左侧,且PQ=m,一动点H从点Q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求当t 为何值时,点H 恰好是P和Q两点的2倍点?(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C,D],[D,C];(2)2;(3)当t=m或t=m时点H 恰好是P和Q两点的2倍点.【解析】(1)根据图形可直接解得;(2)由NM=6以及点E是[M,N]的2倍点,得到EM=4或EM=12,即可得到结论;(3)点H 恰好是P和Q 两点的2倍点,可分为俩种情况而定,解得t有三个值.(1)∵CA=2,DA=1,CA=2DA,∵点A 是[C,D]的2倍点.∵BD=2,BC=1,BD=2BC,∵点B是[D,C]的2倍点.故答案为:[C,D],[D,C].(2)∵NM=4﹣(﹣2)=6.又∵点E是[M,N]的2倍点,∵EM=MN=4,∵点E 表示的数是2,10.故答案为:2.(3 )∵PQ=4,PH=2t,∵HQ=m﹣2t.又∵点H 恰好是P和Q两点的2倍点,∵点H是[P,Q]的2倍点或点H是[Q,P]的2倍点,∵PH=2HQ 或HQ=2PH,即:2t=2(m﹣2t)或2×2t=m﹣2t或2t=2m解得:t=m或t=m或t=m所以,当t=m或t=m或t=m时点H 恰好是P和Q两点的2倍点.。

七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1单元《1.2活动 思考》(2) 练习试题试卷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1单元《1.2活动 思考》(2) 练习试题试卷 含答案

课时练1.2活动思考1.用一种如下形状的地砖,不能把地面铺成既无缝隙又不重叠的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D.正五边形2.如图所示,甲、乙是两张画有图形的透明胶片,把其中一张向右平移到另一张上,形成的图形是().3.下列一组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1,2,4,8,16,……,则第2005个数是()A、20042B、20052C、20002D、122005-4.观察下列各算式:12322,24,28===456,216,232,264,===72128,=82256,=……根据上述算式的规律,你认为20082的末位数字应该是()A.2B.—2C.6D.85.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如图所示:两条直线相交,三条直线相交,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一个交点,最多有三个交点;最多有6个交点,像这样,10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A.40个B.45个C.50个D.55个7.电影票上“4排5号”,记作(4,5)则(8,7)对应的座位是____________.8.由火柴棒拼出一列图形,每个图形由几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发现:(5)(1)组成4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数是;(2)组成5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数是;(3)组成100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数是;(4)组成n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数.9.将一张纸对折三次,会得到____层纸,对折四次会得到_____层纸,对折n次会得到_____层纸.10.抛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与向下的可能性均为50%,连投九次都是正面朝上,则第十次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1.趣味童话:一只老猫捉了12只老鼠,其中有一只小白鼠。

老猫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分三批吃掉它们。

不过吃之前叫它们站好队,我从头一个开始吃,隔一个吃掉一个,也就是:我第一次吃掉站在第1,3,5,7,9,11号位置的小老鼠;剩下的叫它们不许动,第二次还是从头一个吃起,隔一个吃掉一个;第三次也是照这个办法吃,但把最后剩下的一个放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