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案例解析

合集下载

国际化金融法律服务案例(3篇)

国际化金融法律服务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法律服务成为了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以一起跨国并购案例为切入点,探讨国际化金融法律服务的具体实践及其在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二、案例概述(一)并购双方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是一家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

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是一家总部位于欧洲的跨国企业,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的研发与销售。

(二)并购背景甲公司希望通过并购乙公司,进入欧洲市场,扩大其业务范围,提升市场竞争力。

乙公司则希望通过并购甲公司,加强其在电子产品领域的研发能力,同时拓展亚洲市场。

(三)并购过程1. 尽职调查:甲公司委托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对乙公司进行尽职调查,了解其财务状况、法律风险、业务运营等方面的情况。

2. 合同谈判:甲公司与乙公司就并购事宜进行谈判,双方达成初步协议。

3. 法律审查:甲公司聘请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对并购合同进行审查,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4. 并购交割: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对乙公司的并购。

三、法律服务内容(一)尽职调查1. 财务审查:对乙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进行审查,确保其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法律审查:对乙公司的法律文件、合同、诉讼等进行审查,了解其法律风险。

3. 业务运营审查:对乙公司的业务运营情况进行审查,了解其市场竞争力、客户关系、供应链等方面的情况。

(二)合同谈判1. 协助甲公司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确保其合法权益。

2. 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确保其合法、合理、完整。

(三)法律审查1. 对并购合同进行审查,确保其合法、合理、完整。

2. 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并购交割1. 协助甲公司完成并购交割手续,确保其合法权益。

2. 对并购交割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和处理。

四、风险防范(一)财务风险1. 通过尽职调查,了解乙公司的财务状况,确保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国际金融法法律案例分享(3篇)

国际金融法法律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境交易日益频繁,国际金融法律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探讨跨境交易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应对策略。

案例背景:某国有企业A公司与外国企业B公司签订了一项价值1亿美元的设备采购合同。

合同约定,A公司支付B公司80%的货款,余款在设备到货验收合格后支付。

合同签订后,A公司按照约定支付了80%的货款。

然而,B公司在交付设备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导致A公司无法正常使用设备。

A公司遂向B公司提出索赔,但B公司拒绝赔偿,并提出解除合同。

A公司遂向我国某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例分析1. 法律风险(1)合同条款不明确:本案中,合同对设备质量标准、验收程序等关键条款约定不明确,导致双方在设备质量问题上产生争议。

(2)跨境交易法律适用问题:由于合同双方分别位于不同国家,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如何确定适用法律成为本案争议焦点。

(3)国际贸易惯例与国内法律的冲突:本案中,B公司提出解除合同的理由是A公司未按照约定支付余款,但A公司认为B公司交付的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违反了合同约定。

在此情况下,如何平衡国际贸易惯例与国内法律的适用成为关键。

2. 应对策略(1)完善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充分了解对方的经营状况、信用状况,明确合同条款,特别是对关键条款进行详细约定,如设备质量标准、验收程序、违约责任等。

(2)明确法律适用: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适用的法律,如合同签订地法、履行地法、当事人住所地法等。

如无法达成一致,可考虑选择国际商会仲裁院等国际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3)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在签订合同时,应充分了解国际贸易惯例,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等,以便在争议发生时,有据可依。

(4)加强风险防范:在跨境交易过程中,应关注对方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交易策略,降低法律风险。

三、案例启示1. 加强法律意识:企业在跨境交易过程中,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降低法律风险。

国际化金融法律案例分析(3篇)

国际化金融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法律问题也日益复杂。

特别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中国银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分析其中涉及的国际金融法律问题,并探讨中国银行业在危机中面临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二、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及成因美国次贷危机是指2007年至2008年间,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危机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宽松的信贷政策:美国长期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

2. 次级贷款的泛滥: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向信用记录较差的借款人发放了大量的次级贷款。

3. 金融衍生品的滥用:金融机构将次级贷款打包成金融衍生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交易,放大了风险。

4. 监管缺失: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漏洞,未能有效监管金融机构的风险行为。

三、次贷危机中的国际金融法律问题次贷危机中涉及的国际金融法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跨境金融交易的法律问题:次级贷款和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易,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冲突和适用问题。

2. 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在危机应对中的合作与协调问题。

3. 投资者保护的法律问题:危机中投资者权益受损,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救济。

四、中国银行业在危机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产生了以下风险:1. 跨境投资风险:中国银行业在海外投资美国金融衍生品,面临资产缩水和流动性风险。

2. 汇率风险:危机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银行业面临汇率风险。

3. 信用风险:危机中,部分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困难,导致信用风险上升。

为防范上述风险,中国银行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对跨境投资、汇率和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

2.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对海外金融衍生品的投资比例,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

国际金融法律热点案例(3篇)

国际金融法律热点案例(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金融法律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热点案例。

本文将探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后,英国金融服务业受到的冲击以及相关法律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金融法律领域提供借鉴。

一、案例背景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最终以51.9%的票数决定脱离欧盟。

英国脱欧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金融服务业首当其冲。

英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庞大的金融服务业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

脱欧后,英国与欧盟在金融监管、市场准入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二、英国金融服务业受到的影响1. 市场波动与投资者信心下降: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英镑汇率大幅下跌,股市和债市下跌。

投资者对英国金融市场的信心受到冲击,导致资金外流。

2. 业务成本上升:脱欧后,英国金融企业需要承担更高的合规成本,包括重新申请欧盟金融牌照、调整业务流程等。

此外,英国金融企业还需考虑在英国和欧盟两地设立分支机构,以应对两地监管差异。

3. 人才流失:英国金融服务业在全球享有盛誉,吸引了大量国际人才。

脱欧后,英国与欧盟之间的人才流动受到限制,可能导致人才流失。

4. 监管不确定性:脱欧后,英国与欧盟在金融监管方面面临重新协商,导致监管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这给英国金融企业带来挑战,也增加了法律风险。

三、法律应对措施1. 积极应对市场波动:英国金融监管部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金融市场。

例如,英格兰银行宣布降息,以降低市场利率和提振经济。

2. 加强国际合作:英国积极与欧盟和其他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合作,以降低监管不确定性。

例如,英国与欧盟达成一系列双边协议,以确保金融服务业的平稳过渡。

3. 优化金融监管体系:英国政府启动金融监管改革,优化金融监管体系。

例如,英国审慎监管局(PRA)和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加强合作,提高监管效率。

4. 完善法律法规:英国政府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应对脱欧带来的挑战。

例如,英国政府通过了《金融市场改革法案》(Financial Services Bill),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国际金融法律案例分析(3篇)

国际金融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跨境融资已成为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各国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同,跨境融资过程中常常出现法律纠纷。

本案例以XYZ银行诉ABC公司跨境融资纠纷案为例,分析国际金融法律案件的处理流程和关键问题。

二、案情简介ABC公司(以下简称“ABC”)是一家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为拓展海外市场,向我国XYZ银行(以下简称“XYZ”)申请了一笔总额为1000万美元的跨境融资。

在贷款合同中,双方约定贷款利率、还款期限、担保方式等条款。

ABC公司按照合同约定从XYZ银行获得了贷款,并在贷款期限内按时支付了利息。

然而,在贷款到期后,ABC公司因经营困难,无法按时偿还本金。

XYZ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遂向我国某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ABC公司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

三、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跨境融资合同的效力;2. 贷款本金及利息的认定;3. 担保责任的承担;4. 诉讼时效的起算。

四、案例分析(一)跨境融资合同的效力根据我国《民法典》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跨境融资合同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 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 融资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3. 融资合同不违背公序良俗。

本案中,ABC公司和XYZ银行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融资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跨境融资合同合法有效。

(二)贷款本金及利息的认定本案中,贷款本金及利息的认定主要依据贷款合同约定。

根据合同约定,ABC公司应于贷款到期后一次性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

由于ABC公司未按时偿还,故XYZ银行有权要求其支付逾期利息。

(三)担保责任的承担本案中,ABC公司为贷款提供了担保。

根据担保合同约定,ABC公司应承担担保责任。

然而,由于ABC公司未按时偿还贷款,担保人可能面临追偿风险。

因此,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ABC公司追偿。

(四)诉讼时效的起算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国际金融法律案例(3篇)

国际金融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XYZ银行(以下简称“XYZ”)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性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涵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ABC公司(以下简称“ABC”)是一家位于中国的跨国企业,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由于业务扩张的需要,ABC公司计划在海外市场进行投资,因此向XYZ银行申请了一笔跨境融资。

二、案件事实1. 融资申请与审批ABC公司于2019年向XYZ银行提交了跨境融资申请,请求贷款金额为5000万美元。

XYZ银行在审核了ABC公司的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和项目可行性后,于2020年批准了该融资申请。

2. 融资合同签订双方于2020年3月签订了《跨境融资合同》(以下简称“合同”),合同约定贷款金额为5000万美元,年利率为5%,贷款期限为5年,首付款为20%,其余80%分四次支付。

合同还约定了贷款的用途、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3. 贷款发放与使用XYZ银行于2020年4月向ABC公司发放了首笔贷款1000万美元。

ABC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将这笔资金用于海外市场的投资。

4. 纠纷产生2021年,由于海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ABC公司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导致其资金链紧张。

ABC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贷款。

XYZ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于2022年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ABC公司偿还贷款本金、利息及逾期罚息。

三、争议焦点1. 贷款用途是否符合约定ABC公司辩称,其将贷款资金用于海外市场投资,符合合同约定。

但XYZ银行认为,ABC公司实际使用贷款资金的情况与合同约定不符,存在违约行为。

2. 违约责任ABC公司辩称,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其经营困难,无法按时偿还贷款,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XYZ银行则认为,ABC公司经营困难并非不可抗力,且ABC公司未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状况,应承担违约责任。

3. 贷款利率ABC公司认为,合同约定的利率过高,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XYZ银行则认为,合同利率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合法有效。

国际金融法律案例分享(3篇)

国际金融法律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规模效应的重要手段。

然而,跨国并购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法、公司法、税法、劳动法、反垄断法、外汇管理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典型的国际金融法律案例,探讨跨国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二、案例背景某中国A公司拟收购一家英国B公司,B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机械制造业务,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A公司认为,通过收购B公司,可以提升自身在高端机械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并拓展欧洲市场。

经过初步洽谈,双方于2018年达成初步收购协议,并开始进行尽职调查。

三、案例分析1. 尽职调查阶段的风险在尽职调查阶段,A公司发现B公司存在以下问题:(1)财务造假:B公司部分财务报表存在虚增收入、隐瞒成本等行为。

(2)知识产权问题:B公司部分专利技术存在侵权风险。

(3)劳动法问题:B公司部分员工存在未签订劳动合同、加班费支付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A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聘请专业律师团队进行尽职调查,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与B公司协商,要求其对财务造假、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进行整改。

(3)要求B公司签订劳动法合规承诺,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障。

2. 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在合同签订阶段,A公司发现以下问题:(1)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中对收购价格、支付方式、交割时间等关键条款描述不明确。

(2)反垄断审查风险:A公司收购B公司可能涉及反垄断审查。

针对上述问题,A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与B公司协商,修改合同条款,确保关键条款明确、具体。

(2)聘请专业律师团队进行反垄断审查,确保收购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3. 交割阶段的风险在交割阶段,A公司发现以下问题:(1)B公司资产存在权属争议:B公司部分土地存在权属争议。

(2)B公司员工罢工:由于收购消息泄露,B公司部分员工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待遇。

针对上述问题,A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聘请专业律师团队进行资产权属调查,确保收购资产的合法性。

涉外国际金融法律案例(3篇)

涉外国际金融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是一家中国境内的跨国企业,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是一家位于欧洲的化工企业,拥有先进的化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甲公司看中了乙公司的发展潜力,决定收购乙公司。

经过双方的协商,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约定甲公司收购乙公司100%的股权,收购价格为10亿欧元。

协议中明确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条款。

二、案例经过1. 签订协议甲公司与乙公司在2019年6月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甲公司收购乙公司100%的股权,收购价格为10亿欧元。

协议中明确了甲公司应在协议生效后15个工作日内支付收购款,乙公司应在收到收购款后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2. 履约纠纷协议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支付了收购款。

然而,乙公司在办理股权转让手续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导致股权转让手续无法按时完成。

甲公司多次与乙公司协商,要求其尽快办理股权转让手续,但乙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

3. 法律诉讼甲公司认为乙公司违约,遂向我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办理股权转让手续等。

乙公司则辩称,其无法按时办理股权转让手续是由于政策变化、法律法规调整等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违约。

三、案件审理1. 法院判决我国法院审理后认为,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合法有效,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乙公司未能按时办理股权转让手续,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判决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办理股权转让手续等。

2. 执行判决判决生效后,甲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依法执行判决,要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并协助甲公司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四、案例分析1. 合同法适用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属于涉外合同,但由于双方均在中国境内签订协议,且合同履行地在中国境内,因此应适用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分析
1、根据升贴水率判断套利有无可能
升贴水率(%)=
0.6×12 140×6
×100%=0.85%
有套利可能
2、套利者以1.4亿日元套利
(1)套利者以年息7.5%借1.4亿日元,兑换美元 1.4亿÷140=100万$
购买即期美元的同时,应签定远期卖出美元的合 同,即掉期交易。
(2)将100万$按年息10%投资存款6个月,半年后本利 和为: 100万$×(1+5%)=105万$
B. 分析
① 美元对欧元汇率由1 USD=1.2 €下跌至1 USD=1.15 €,此时该进口企业行使期权,按合约汇率1 USD =1.2 €进行交割,支付100万$购进120万€,加上1 万$期权费,共支付101万$。但若该进口商没有购 买 期 权 , 按 当 时 即 期 汇 率 购 买 120 万 € , 则 需 支 付 120万÷1.15=104.34万$才能买进120万€。通过利用 期权交易,尽管进口商支付了1万$期权费,但有效 避免了3.34万美元(104.34万-101万)的外汇风险 损失。
C. 结论:这种预测外汇汇率下跌的投机交易称为 卖空交易或空投交易。同理,若预测 外汇汇率上涨的投机交易称为买空交 易或多投交易。外汇投机者为赚取投 机利润进行交易。
案例 4
A. 案情:英国银行做卖出远期美元交易,英国伦敦 市场利率10.5%,美国纽约市场利率7.5%, 伦敦市场美元即期汇率为1£=2.06$。
案例 10
案情及分析
日本某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一笔价值1亿美元的货物,以美元计价, 两年后结算货款。日本出口商为避免两年后结算时美元贬值造 成损失。提出在合同中列入外汇保值条款。以瑞士法郎为保值 货币,并约定美元与瑞郎的固定比价为1 USD=2 SF,若两年 后美元稳定或升值,则美国进口商仍可支付1亿美元;若两年后 美元贬值了,即1 USD=1.8 SF,则日本出口商则可根据外汇保 值条款要求对方支付相当于2亿瑞郎的美元,以保证其实际的美 元收入不变,也就是说美元进口商这时应向日本出口商支付:
B. 分析:
升水率(%)=
0.01×12 2.06×3
×100%≈1.9%
而两地利差为3%,出现了汇差与利差的偏差。
这时投资者就会将投资转存英国,获取高利收益,带来 套利交易。
C. 结论:若打破前面的假设条件,考虑市场诸多因素的作
用,将会使汇差偏离利差时。偏离幅度越大, 获利机会越多。
案例 6
A. 案情:
若德国进口商从美国进口价值10万$的商 品,其他条件不变,为避免汇率风险,德 国进口商签订远期买进10万$期汇合约。
B. 分析:
$1∶1.25€ 10万$=125,000 €
避免汇率 下跌损失
$1∶1.20€
10万$=120,000 €
$1∶1.15€ 10万$=115,000 € 德国 出口10万$商品 美国
在同一时间,纽约市场和巴黎市场汇率如下: 纽约市场: USD 1= € 1.1510-1.1540 巴黎市场: USD 1= € 1.1550-1.1580 套汇可获利多少?
B. 分析
按贱买贵卖原理,套汇者应在巴黎市场上卖出1美 元兑换1.1550欧元,然后在纽约市场卖出1.1540欧 元 则 可 购 回 1 美 元 , 1.1550 欧 元 与 1.1540 欧 元 的 差 0.001欧元即为套汇者赚取的汇差利润。
由此总结出下面的计算公式: 升水(贴水)=即期汇率×两地利差×月数/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结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决定于两种货币 的利率差,并大致与利差保持平衡。
案例 5
A. 案情:如上例,假设市场上对远期英镑的需求增 加,英镑远期汇率必然上升,美元升水必 然下降,若美元升水由原来的0.0154下降 到0.0100 升水率是多少?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004:13:2804:13Oc t-2020-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4:13:2804:13:2804:13Tuesday, October 20,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020.10.2004:13:2804:13:28October 20, 2020
英国银行卖出3个月美元外汇的价格(汇率)是: 可从下面计算中得出:
1£∶x$=10075£∶20600$ x=20600/10075=2.0446$
所以,英国伦敦市场上,在即期汇率为1£=2.06$,英 镑利率为10.5%,美元利率为7.5%的条件下,远期汇 率为1£=2.0446$,美元升水0.0154。
掉期交易
伦敦市场
到期后
10万£=17.8万$ 1£=1.78$ 1£=1.58$
10万£=15.8万$
(利差比较)
C. 结论:各类投资者为避免汇率风险、买卖期汇。 远期卖出交易避免了汇率下跌的损失, 同理作为投资债务人应做远期买进交易, 以避免因汇率上涨的损失。
案例 3-3
A.案情及分析:香港某投机商预测3个月后美元汇 率下跌,当时市场上美元期汇汇 率为1$=7.8HK$,投资者按此汇 率卖出10万 $。3个月后,现汇汇 率果然下跌为1$=7.7HK$,则投 资者在市场上卖出77万HK$买入 10万$,用以履行3个月前卖出10 万$期汇交易的合同。交割后,获 得 78 万 HK$ , 买 卖 相 抵 , 唾 手 可 得1万HK$投机利润。
A. 案情
案例 7
在同一时间,伦敦、巴黎、纽约三个市场汇率如下:
伦敦市场: 纽约市场: 巴黎市场:
1 £=USD 1.6558-1.6578 1 £= € 1.6965-1.6975 1 USD= € 1.1503-1.1521
套汇可获利多少?
B. 分析
1、首先将三种货币的价格折算成两种货币的价格 ① 1 USD=€ 1.6975/1.6578=€ 1.0236 ② 1 USD=€ 1.6965/1.6558=€ 1.0246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0日星期 二4时13分28秒 04:13:2820 October 2020
1 USD=€ 1.0236-1.0246
2、折算价格与纽约市场价格比较 由于纽约市场美元贵,应首先卖10万$
① 在纽约市场卖出美元,买入欧元 100000×1.1503=115030 €
② 在巴黎市场卖出欧元,买入英镑 115030÷1.6975=67764 £
③ 在伦敦市场卖出英镑,买入美元 67764×1.6558=112203.63$
(3)将105万$按远期汇率兑换成日元 105万$×139.40=14637万 J¥
(4)扣除成本,利息和费用
1.4亿×(1+7.5%÷12×6)=1.4525亿 J¥=14525万 J¥
(5)获利:14637万 J¥-14525万 J¥=112万 J¥
案例 9
A. 案情
我国某企业从法国进口一套设备,需在3个月后向法 国出口商支付120万欧元,该企业拟向中国银行申请 美元贷款以支付这笔进口货款,若按当时1 USD=1.2 €的汇率计算,该企业需申请100万$贷款,为固定进 口成本和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该企业向银行支付 10000$的期权费购买一笔期权。三个月后,根据汇率 变化可能出现下列三种情况: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0日上午4时13分 20.10.2020.10.20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0日星期 二上午4时13分 28秒04:13:2820.10.20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4时 13分20.10.2004:13Oc tober 20, 2020
动用英镑资金10000£,按1£= 2.06$ 汇 率 , 购 买 远 期 美 元 20600$,
英国银行
以上交易使英国银行遭受利差损失3%(10.5%-7.5%),
具体计算为:10000 £×3%×3/12=75 £。
英国银行经营此项远期业务而蒙受的损失75£应转嫁于购买 远期美元的顾客,即顾客必须支付10075£才能买到三个月 远期美元20600$。
可见:套汇开始时卖出10万美元,经过三角套汇最终买进 112203.63美元,获利12203.63美元
A. 案情
案例 8
某日香港外汇市场,美元存款利率10%,日元贷款利 率7.5%,日元对美元即期汇率为:1 USD=140 J¥, 远期6个月汇率为1 USD=139.40 J¥。
根据上述条件,套利者做套利交易有无可能?若有可 能,套利者以1.4亿日元进行套利,利润多少?
② 美元对欧元汇率由1 USD=1.2 €上升至1 USD=1.25 €,此时该进口商应放弃行使期权,在市场上按1 USD=1.25 €汇率直接购买120万€,且只需支付 120万÷1.25=96万$,加上期权费1万$,共支出97 万$。这比执行期权支出100万$降低成本3万$。
③ 美元对欧元汇率三个月后仍为1 USD=1.2 €,此时 该进口商执行期权与否的结果是一样的,虽付出了 1万$期权费。但固定了成本,这也是期权买方的最 大损失。
A.案情:伦敦金融交易市场存款利率为13%,纽约 金融交易市场存款利率为10%,某投资者 以10万£投资赚取3%利差利润,为避免 汇率风险,投资者与银行签订卖出10万£, 期限三个月,汇率为1£=1.78$的远期外 汇交易合同。
B. 分析:
同时远期卖出10万£
卖17.8万$买10万£,存款三个月
美国市场
由此可见,动态的外汇定义概括了外汇原理的基本特征
案例 2
A. 案情:假设美英两国发生一笔交易,英国某出 口商向美国出口某商品,当时国际结算 方式有两种: 1、直接输金结算 2、汇票等支付手段代替金铸币结算 输金费率为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