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_第3章_心电图机

合集下载

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第一章

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第一章
另外医学仪器的检测对象是人体应确保电气安全辐射安全热安全和机械安全使得操作者和受检者均处于绝对安全的条件表11典型医学和生理学参数典型参数幅度范围频率范围使用电极类型心电ecg0015mv005100hz表面电极脑电eeg2200v01100hz帽状表面或针状电极肌电emg0025mv52000hz表面电极胃电egg0011mvdc1hz表面电极心音pcg0052000hz心音传感器血流主动脉1300mlsdc20hz电磁超声血流计输出量425lmindc20hz染料稀释法心阻抗15500dc60hz表面电极针电极体温3240dc01hz温度传感器诊断用仪器治疗用仪器监护用一起以输入输出信号物理属性来看医学仪器输入或输出的物理量不是电压或电流输入或输出的物理量是电压或电流医学电子仪器超声放射等设备各种物理量与电的转换检测系统处理系统
虽然未指出高、低电平的数值,但通常高电平总 是指接近于工作电源电压的数值,而低电平则是 指接近0v的电压数值。
背景知识:电平与绝对电平
在参考电平的设定中,有相对电平和绝对电平两 种选择。
两种方式完全是根据测量的需要来选择的 例如我们在测量放大器的增益时,若选取输入电
压作为参考电平,则按照公式所求得的输出电平 为相对电平。如果所选参考电平选取国家规定的 标准值,则所求出的电平值为绝对电平。
在现性系统中,灵敏度对所有输入的绝 对电平是相同的,并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实际上医学仪器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线 性系统,有时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常引 入非线性环节。
背景知识:电平与绝对电平
在电子电路中,所谓“电平”,指的是电路中的 两点或几点在相同阻抗下电量的相对比值。
在这里的电量指的是“电压”、“电流”和“电 功率”。通常总是用某点为“高电平”,某点为 “低电平”来叙述

心电图机的原理以及维护保养 ppt课件

心电图机的原理以及维护保养 ppt课件

应用方法
4.为减少电极与皮肤的空隙,增加导电性能, 应直接使用导电膏涂擦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涂 导电膏时应根据导联放置位置,相互分开,不可 涂成一片,避免短路。
5.为了能在平卧时描记V7、V8、V9等,背部 的电极安放,最好采用扁平吸盘电极或一次性监 护电极。
应用方法
6.当心电图波形与患者的病情特征不相 符合时,应选择其它检查方法来帮助诊断。
操作步骤
(三)结束步骤 1.检查完毕,关闭电源;小心移开导联线。 2.取下所记录心电图,标记姓名、年龄、诊 断、检查日期和时间、导联名称。 3.擦干净患者胸前导电糊,协助患者穿衣; 询问患者感受,作出检查评价;整理床单 位和用物。
应用方法
(一)常用导联的安放 1.标准导联又称为标准肢体导联,它直
胸导联的位置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 在V2和V4连线的中点。 V4 在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面上。 V6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面上。
胸导联的位置
胸电极的连接位置
应用方法
(二)注意事项 1.注意室温调节和检查环境的隐蔽性。 2.患者在准备检查前应充分休息,取仰卧位, 放松肢体;如患者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污垢或毛 发过多,应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3.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和仪器只能通过导联线连 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7.对于瓣膜活动、心音变化、心肌功能 状态等,心电图不能提供直接判断,要借助 其它的检查方法如来共同诊断。
8.由于心电图的波形改变受生理性、病 理性或解剖学变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 单凭心电图作出超越其许可范围的诊断结论。
应用方法
9.如发现胸壁导联有无法解释的异常T或 U波时,应检查电极是否松动脱落,或尝试 将电极的位置稍微偏移一些,此时若波形变 为完全正常,则可认为这种异常的T波或U波 是由于心脏冲撞胸壁,使电极的极化电位发 生变化而引起的伪差。

《心电图机的使用》课件.

《心电图机的使用》课件.

《心电图机的使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医疗器械应用》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心电图机的使用”进行讲解。

内容包括:心电图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临床应用及日常维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心电图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2. 能够正确使用心电图机进行心电信号的检测和分析。

3. 了解心电图机的临床应用及日常维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重点:心电图机的正确使用方法、临床应用及日常维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电图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心电信号模拟器。

2.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心电图机在临床上的应用场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a. 介绍心电图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b. 讲解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

c. 分析心电图机的临床应用。

3. 实践操作:a. 演示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

b. 学生分组进行心电信号检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a. 分析心电图机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b. 讲解如何根据心电信号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

5.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关于心电图机的问题。

b. 学生互相讨论,分享操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心电图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2. 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

3. 心电图机的临床应用及日常维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图绘制。

答案:参照教材或课堂讲解,绘制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图。

2. 作业题目:简述心电图机在临床上的应用。

答案:心电图机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脏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心电图机的操作流程掌握较好,但在分析心电信号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a. 了解心电图机的未来发展及新型心电图机的研究。

b. 探讨心电图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运动生理、航天医学等。

心电图机1

心电图机1

2.心电图的典型波形
P波心房激动产生;QRS波群(左、右心室电激动) T波(心室肌复极化);
心电图纵、横坐标意义
心电图记录纸是一种1mm X 1mm的方格坐标记录纸 横坐标代表时间 纵坐标代表电压
V/mV
0.1mV 纵坐标
0.04s 横坐标
t/ms
心电图机记录波形是
横轴表示时间 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1mm代表 时每 代表0.04s。 当走纸速度为 代表 。 当……………50mm/s……………….0.02s。
将电极置于 人体的任何 两点并用导 线与心电图 机连接,这 种连接方式 和装置称为 心电图导联
标准导联
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 差。其理论基础为爱因霍文三角形。
位置
Ⅰ导联:左 上肢电极与 心电图机的 正极端相连, 右上肢电极 与负极端相 连
位置
Ⅱ导联:左 下肢电极与 心电图机的 正极端相连, 右上肢电极 与负极端相 连
图形
本节小结
1、心脏因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产生生物电变化通 、心脏因节律性收缩和舒张 产生生物电变化通 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导到身体表面, 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导到身体表面 形成心电图波形。 形成心电图波形。 2、常用心电图导联: 、常用心电图导联: 标准导联、加压肢体导联、胸导联。 标准导联、加压肢体导联、胸导联。
(c)低零点漂移 要求放大器工作点稳定 (c)低零点漂移—要求放大器工作点稳定,不应受 低零点漂移 要求放大器工作点稳定, 环境温、湿度的变化。 环境温、湿度的变化。 (d)低噪声 (d)低噪声 放大器电路中各元器件内部带电粒子不规则运 动产生噪声,被多级放大器放大,所以影响最大, 动产生噪声,被多级放大器放大,所以影响最大, 造成干扰。要求前置放大器电路严格控制噪声。 造成干扰。要求前置放大器电路严格控制噪声。 (e)宽线性工作范围 宽线性工作范围—宽动态范围 (e)宽线性工作范围 宽动态范围 电极电压能导致工作点产生漂移, 电极电压能导致工作点产生漂移,为使放大器 工作在线性区内,要求有较宽动态范围。 工作在线性区内,要求有较宽动态范围。

医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医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医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医用仪器设备概述 (4)1.1 医用仪器设备的分类与特点 (4)1.1.1 按功能分类 (4)1.1.2 按使用场所分类 (4)1.1.3 医用仪器设备的特点 (4)1.2 医用仪器设备的管理与规章制度 (4)1.2.1 管理原则 (4)1.2.2 管理制度 (4)第2章医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 (5)2.1 基本操作流程 (5)2.1.1 准备工作 (5)2.1.2 操作步骤 (5)2.1.3 操作记录 (5)2.2 操作人员资质与培训 (6)2.2.1 资质要求 (6)2.2.2 培训 (6)2.3 操作注意事项 (6)2.3.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2.3.2 注意患者安全 (6)2.3.3 设备维护与保养 (6)2.3.4 节约使用 (6)2.3.5 环保与安全 (6)第3章医用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6)3.1 设备维护的基本要求 (6)3.1.1 维护人员资质 (6)3.1.2 维护周期 (7)3.1.3 维护内容 (7)3.1.4 维护记录 (7)3.2 日常保养与清洁 (7)3.2.1 日常清洁 (7)3.2.2 检查电源及线路 (7)3.2.3 检查设备部件 (7)3.2.4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7)3.3 设备故障的排查与处理 (7)3.3.1 故障排查 (7)3.3.2 故障处理 (7)3.3.3 故障记录 (7)3.3.4 预防措施 (8)3.3.5 定期培训 (8)第4章各类医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8)4.1 生命支持类设备 (8)4.1.1 呼吸机 (8)4.1.2 心脏除颤仪 (8)4.1.3 体外膜肺氧合(ECMO) (8)4.2 医学影像类设备 (8)4.2.1 X线成像设备 (8)4.2.2 CT扫描设备 (8)4.2.3 磁共振成像(MRI)设备 (9)4.3 检验分析类设备 (9)4.3.1 血液分析仪 (9)4.3.2 生化分析仪 (9)4.3.3 免疫分析仪 (9)4.4 治疗类设备 (9)4.4.1 高压氧舱 (9)4.4.2 射频消融设备 (9)4.4.3 透析设备 (9)第5章医用仪器设备的校准与质控 (9)5.1 校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9)5.1.1 基本概念 (10)5.1.2 校准方法 (10)5.2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0)5.2.1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10)5.2.2 质量控制体系实施 (10)5.3 常用医用仪器设备的校准与质控 (10)5.3.1 心电图机 (10)5.3.2 超声诊断仪 (11)5.3.3 医用X射线设备 (11)5.3.4 呼吸机 (11)5.3.5 血液分析仪 (11)第6章医用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11)6.1 设备电气安全 (11)6.1.1 电气安全检查 (11)6.1.2 防止电击 (11)6.1.3 防止电气火灾 (11)6.1.4 定期维护与检修 (11)6.2 辐射安全 (11)6.2.1 辐射防护 (12)6.2.2 辐射监测 (12)6.2.3 辐射安全培训 (12)6.3 生物安全 (12)6.3.1 生物危害识别 (12)6.3.2 生物防护措施 (12)6.3.3 感染控制 (12)6.3.4 废弃物处理 (12)6.3.5 应急预案 (12)第7章医用仪器设备的购置与验收 (12)7.1 设备选型与采购流程 (12)7.1.1 设备选型 (12)7.1.2 采购流程 (13)7.2 设备验收与质量控制 (13)7.2.1 设备验收 (13)7.2.2 质量控制 (13)7.3 设备档案管理 (14)7.3.1 设备档案的建立 (14)7.3.2 设备档案的管理 (14)第8章医用仪器设备的维修与保障 (14)8.1 维修人员资质与培训 (14)8.1.1 维修人员资质要求 (14)8.1.2 维修人员培训 (14)8.2 维修流程与维修质量控制 (15)8.2.1 维修流程 (15)8.2.2 维修质量控制 (15)8.3 零配件采购与管理 (15)8.3.1 零配件采购 (15)8.3.2 零配件管理 (15)第9章医用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16)9.1 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16)9.1.1 基本概念 (16)9.1.2 构成 (16)9.1.3 功能 (16)9.2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16)9.2.1 设备采购管理 (16)9.2.2 设备使用管理 (17)9.2.3 设备维修保养管理 (17)9.3 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 (17)9.3.1 设备远程监控 (17)9.3.2 设备远程维护 (17)第10章医用仪器设备的淘汰与更新 (17)10.1 设备更新换代的依据与原则 (17)10.1.1 依据 (17)10.1.2 原则 (18)10.2 设备淘汰流程与处理 (18)10.2.1 淘汰流程 (18)10.2.2 处理方式 (18)10.3 设备更新策略与实施建议 (18)10.3.1 更新策略 (18)10.3.2 实施建议 (18)第1章医用仪器设备概述1.1 医用仪器设备的分类与特点医用仪器设备作为现代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类繁多,特点各异。

心电图机使用与保养课件

心电图机使用与保养课件

3.
操作方法
4. 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6个,C1(红)位于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C2(黄)位于胸骨左 缘第四肋间; C4(棕)位于左锁骨中线 与第五肋间相交处; C3(绿)位于C2和 C4连线的中点;C5(黑)位于左腋前线 C4水平处;C6(紫)位于左腋中线C4水 平处。(红黄绿棕黑紫)
操作方法
5. 导联连接后,通过显示屏观察心电波形及
• 心前导联只能反映左右前后的这一平面-‘横面’
(Horizontal Plane)的心电活动,不能反映上下的 平面心电活动。
• V1-V6仅包括了胸壁1/4多一些的部位,应该包括更
右和后胸壁的导联(V3R-V5R、V7-V9),而后者已 经不再‘胸前’了。以上所有导联均反映横面的心电 活动--统称为“胸壁导联”(Chest Lead)。
电轴右偏 向下 向上或向下 向上
电轴左偏 向上 向下 向下
心脏电轴 简单的目测法(I和III主波)
电轴正常
尖对尖向右偏
口对口向左偏
光电1350
显示屏 信息设置 键 功能区
1、电源 键 6、走纸 速度
8、功能 键(切换)
2、电压选择
9、数字 输入键盘
3、导联 切换
4、走纸 5、抗干扰电压 选择
10、自/手 动切换键
上, --即以25 mm/s速度每个大正 方形=0.2 s,每个小正方形=0.04 s (40ms).
• 心电图波形时间均为
0.04 s = 1 mm = 1 小正方形
心电图测量
一)心电图记录纸横直线的意义
• 心电图机所记录的心电活动强度是用毫伏
(millivolts mV )测量的,两条横线之 间(1mm)代表0.1mV. 小正方形=1mm(0.1mV).

第三章--医学监护仪器

第三章--医学监护仪器
6、网络化:由于通信、计算机的发展,监护 仪的网络化进程加快,不仅病区、医院可以组 成局域的网络中央监护,而且医院与医院之间 、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可以连 网,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和远程维护。
THANK YOU!
插件式监护仪:每个监护参数或每组监护参数各 有其插件,使监护仪功能扩展与升级快速、方便。
2、按仪器接收方式分类:
有线监护仪:通过导线和导管与主机相连接,适 用于医院病房内患者监控。优点:工作可靠,不易受 周围环境影响; 缺点:对患者的限制相对较多。
遥测监护仪:通过无线的方式发射与接收患者的 生理数据,适用于自由活动的患者。优点:对患者 限制少; 缺点:易受外部环境干扰。
5、按检测参数分类:
单参数监护仪:只能监护一种生理参数,适用 范围小;
多参数监护仪:同时监护多个生理参数,适用 范围大。
随着电子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医用 监护仪的发展也很快,从单一生理参数的监测发展 到对生物电、血压、心率、呼吸、体温、血流等若 干参数的联合监测。从单一病床监测发展到对多个 病体的连续监测。
一是工业电视摄像与放像系统,监护患者的活 动情况;
二是必要的抢救设备,为整个系统的执行机构, 如输液装置、呼吸机、除颤器、起搏器等;
三是多路生理参数监护仪,包括: ⑴信号检测部分(如传感器和电极等); ⑵信息的模拟处理部分(如模拟通道滤波、放大、
信号变换、数字信号处理等); ⑶计算机部分(如信号的运算、分析及诊断等)。
体温是了解生命状态的重要指标。监护仪中 ,体温的测量常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 器,采用电桥作为检测电路。现在已有集成 化测温电路可供选用。例如:PT100,在 0℃时电阻为100Ω,温度每升高1 ℃,电阻 变化0.39 Ω。

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培训讲义精品课件(共95页)

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培训讲义精品课件(共95页)
1970年代初,美国统计:
约1200人/年,在医疗过程中遭到致命性电击(特别是微电击)
最初的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
美国: UL544 法国: VDE0750 加拿大:CSA22.2 …… 1978 《IEC 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则》
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国际电工委员会
此外,从体内通入的电流和从体外流入的电流对心脏的 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
概述:电流的生理效应
化学效应:人体组织中所有的细胞都浸没在淋巴液、 血液和其他体液中。人体通电后,上述组织液中的离 子将分别向异性电极移动,在电极处形成新的物质。 这些新形成的物质有好多是酸、碱之类的腐蚀性物质, 对皮肤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概述:电流的生理效应
——为什么上万伏的静电却电不死人? 引起生理效应和人体损伤的直接因素是电流
而不是电压。例如,107V电压、1μA电流的 电源可能对人体无害,而220V电压、30A电 流的电源却足以致命。 电流对人体的基本作用
热效应 刺激效应 化学效应
概述:电流的生理效应
热效应:又称为组织的电阻性发热,当电流 通过人体组织时会产生热量,使组织温度升 高,严重时就会烧伤组织。
电击:强电击
当人体接触带电部位时将引起电击。其主要原因是 当电源与人体接触时相当于连接一个等效电阻,如 果形成回路,将有一定量的电流流经人体。
当电流从人体外经皮肤流进人体内,然后再流出体 外,使人体受到的电击称为强电击。
例如,电流从人的左手流入人体内,经过人体后再 从右手流出体外,造成的电击就是强电击。
电泳——使人体内胶体浓度发生变化
细胞电泳:直流电场作用下,细胞(带一定电荷) 向一定电极方向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的时间,正常人最高不超过0.10s。
15
5. T波
形态:圆钝,升支缓慢、较长,降支陡而短。
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电压:R波为主的导联中,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代表心室激动后复原时所产生的电位影响
16
6. QT间期
从Q波开始到T波结束的时间,代表心室去极化
aVL
aVF
35
36
5.单极胸导联
探查电极安放在前胸壁上的六个固定位置将心 电信号送入放大器正输入端,参考电极(威尔 逊中心端)接放大器负输入端的导联方式称为 胸导联。
37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
和复极化总共经历的时间。
QT间期与心率有关,心率越慢则越长。 心率为60~100次/min时, QT间期的正常范围
为0.32s~0.44s。
17
7. U波
在心前区导联易见,尤其V3导联。 方向与T波基本一致,振幅很小。
可能是反映心肌激动后电位与时间的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 仍在探讨之中

要求:

高输入阻抗
高共模抑制比
低零点漂移 低噪声 宽的线性范围
54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B)、中间放大器:直流放大器

由多级直流电压放大器组成; 采用差分式放大电路; 包含隔离电路,辅助电路(如增益调节、闭锁
电路、50Hz干扰和肌电干扰抑制电路等)。
55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心肌细胞的电激动过程:极化、除极和复极
5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6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一、心电图产生的机理
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希氏束 左、右束支 浦氏纤维 心室肌细胞
7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心 电 图:
心电图反映的就是兴奋由心房到心室的传导的时 间先后顺序及相应的兴奋强度。

8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什么是心电图?
波信号,记录纸上就应该描记出10mm的矩形波。
57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辅助电路
E)、时间常数电路


RC滤波网络,消除了极化电压对后级电路的影响。
“隔直”,将极化电压在前置放大器输出端滤除;
截止频率取决于充放电的时间常数.
58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记录部分 记录部分
65
三、心电图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灵敏度检测方法:

导联选择开关置于“TEST”
灵敏度开关置于“1”
工作开关置于“CHECK” 利用1mV的定标电压打出矩形波。 幅度为10mm
66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心电图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C)过压保护

过压保护电路分:

高压保护电路;


中压保护电路;
低压保护电路 。
50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 D)高频滤波器 用RC低通滤波电路组成高频滤波器,截止频率选 为10kHZ左右, 滤去不需要的高频信号(如电器、电焊的火花发出

的电磁波)。
51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 E)缓冲放大器
PR段是从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之间的线段。
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
电活动。
13
3. PR间期(PR interval )
PR间期包括P波和PR段。 反映从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14
4、QRS波群

反映左、右心室的电激动过程,称QRS波群的 宽度为QRS时限,代表全部心室肌激动过程所
C)功率放大器:驱动放大器

放大功率;

有足够的电流去推动记录器工作。
56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辅助电路
D)、1mV定标信号发生器

定标
为了衡量描记的心电图波形幅度,校准心电图机的灵 敏度,通常需要给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1mV的矩形 波信号。校准机器灵敏度的过程称为定标。

如,心电图机的灵敏度为10mm/mV时,输入1mV矩形
电源部分
45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输入部分
电极、 导联线
滤波、保护电路
导联选择器
输入缓冲放大
47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 A)、导联线
10根导联线,用于获取心电信号; 屏蔽线,屏蔽层接地; 芯线与屏蔽线存在100pF/m分布电容; 导联线颜色有统一标准

48
提高电路的输入阻抗, 减少心电信号衰减和匹配失真。 电压跟随器

52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前置放大器 中间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 辅助电路 1mV定标信号发生器 起搏脉冲抑制器 时间常数电路
放 大 部 分
高频滤波电路
50Hz滤波电路
53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A)前置放大器:有限度放大。
21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2、导联 标准导联的理论基础—Einthoven(爱因霍文)原理:
1)人体的左肩、右肩及臀部三点与心脏距离相等,构成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心脏产生的电流均匀地传播于体 腔,四肢仅作为导体,肢体上任何一点的电位等于该肢体 与体腔连接处的电位。 2)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为心脏,并与三角形在同一平面上。 3)体腔是一个均匀导电的、较大的球形容积导体。心脏 的电活动过程为一对电偶,位于容积导体中央,其偶极矩 的方向斜向。
第三章 心电图机

心电图基础
心电图机基础 典型心电图机分析

心电图机定期检查与维护
1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1.静息状态
静息电位就是k+离子的平衡电位
扩散力
电场力
2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2、动作电位 1)除极化过程
3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2).复极化
恢复至极化状态
4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细胞动作电位过程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走纸部分

走纸部分

带动记录纸并使它沿着一个方向做匀速运动的
机构称为走纸传动装置,它包括电机与减速装
置及齿轮传动机构。

走纸速度规定为25mm/s和50mm/s两种。
61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控制部分 用微处理器负责整机各部分电路的控制,如信

号采集、放大、A/D变换、存储、分析、显示、
探测心脏某一局部区域电位变化时,用一个电极安放在靠 近心脏的胸壁上(叫作探查电极),另一个电极放置在远 离心脏的肢体上(称为参考电极),探查电极所在部位电 位的变化即为心脏局部电位的变化。 使参考电极在测量中始终保持为零电位。
29
单极理论 ------威尔逊中心端
首先由威尔逊(Wilson)提出在三个肢体上各 串联一只5kΩ的电阻(可在5~300kΩ之间选, 称为平衡电阻),使三个肢端与心脏间的电阻 数值互相接近,因而把它们连接起来获得一个 接近零值的电极电位端,称它为Wilson中心电 端.
30
单极理论 ------威尔逊中心端
31
单极肢体导联
中心端
32
33
4.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在单极导联基础上,当记录某一肢体单极导联心
电波形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端之间所接的平衡 电阻断开,改进成增加电压幅度的导联形式,称
为单极皮肤加压导联,简称加压导联。
34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
aVR

22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2、导联

理论基础
23
爱因霍文三角形示意图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导联(lead)

将记录心电图时电极在体表的放置位置及电 极与放大器的连接方式称为心电图导联。
24
国际标准十二导联体系
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
六个肢体导联:
I、II、III(1903年,Einthoven发明)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 B)、导联选择器
单导心电图机同时只能记录一个导联的心电信号, 因此需要有一个装置对人体上放置的10个电极进行组 合,构成需要的国际标准十二导联,这个装置就是导 联选择器。 按顺序选择 手动选择:波段开关或琴键式 自动选择
49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
18
8、S-T段

从QRS复合波的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代表心室肌复 正常人的S-T段是接近基线的,与基线间的距离一般
极化缓慢进行的阶段。

不超过0.05mm。
19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PR段:心房复极及传 导途径电活动
20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三、心电图导联
1.电极

电极是从人体取得心电信号的敏感元件。
43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二、心电图机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心电图机分类 按结构和功能分
单道心电图机 多道心电图机:三道、六道、十二道 交流型心电图机 交、直流二用型心电图机 浮地式心电图机 遥测心电图机 胎儿心电图机 高频心电图机

44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心电图机的基本结构
输入部分 放大部分 记录部分 走纸部分
爱因霍文获得生
理学及医学诺贝 尔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