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

合集下载

人教版 高考化学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37 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96

人教版 高考化学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37 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96

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1.(2020年山东等级考模拟)锡为ⅣA族元素,四碘化锡是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SnI4,熔点144.5 ℃,沸点364.5 ℃,易水解)。

实验室以过量锡箔为原料通过反应Sn+2I2SnI4制备SnI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B.SnI4可溶于CCl4中C.装置Ⅰ中a为冷凝水进水口D.装置Ⅱ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挥发的I2【解析】选D。

液体加热时加入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所以A正确;根据题干中SnI4的熔沸点,从组成分析可知SnI4与CCl4为同族形成的同类物质,依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 SnI4可溶于 CCl4中,B正确;冷凝管的冷凝水为“下进上出”,所以装置Ⅰ中a为冷凝水进水口,C正确;据题可知:SnI4易水解,所以装置Ⅱ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使SnI4水解,所以D错误。

2.(2019·全国卷Ⅰ)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解析】选D。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后二者会立即发生反应产生溴化氢和溴苯,所以需先打开K,A正确;由于反应过程是放热的,所以溴蒸气会挥发,溶解在CCl4中,故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B正确;本实验中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会产生溴化氢,可以与碳酸钠发生反应,故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C正确;因溴苯不是固体,是油状液体,所以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后得到溴苯,D不正确。

3.(双选)(2020·厦门模拟改编)实验室制备NaClO2的装置如下图,其中C装置内生成Cl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及弹簧夹乙,关闭弹簧夹甲B.不能用98.3%硫酸代替75%硫酸C.H2O2是制备 NaClO2反应的还原剂D.F中的试剂可用饱和Ca(OH)2溶液【解析】选B、C。

2023届高考化学专项小练综合实验题1

2023届高考化学专项小练综合实验题1

综合实验题1.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 2FeO 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 2FeO 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 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 2FeO 4(夹持装置略)①A 为氯气发生装置。

A 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 2+)。

②将除杂装置B 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③C 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

C 中Cl 2发生的反应有3Cl 2+2Fe(OH)3+10KOH2K 2FeO 4+6KCl+8H 2O ,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2)探究K 2FeO 4的性质①取C 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 ,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 2。

为证明是否K 2FeO 4氧化了Cl -而产生Cl 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取少量a ,滴加KSCN 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 用KOH 溶液充分洗涤C 中所得固体,再用KOH 溶液将K 2FeO 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 。

取少量b ,滴加盐酸,有Cl 2产生。

i .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 中含有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 2FeO 4将Cl -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ii .方案Ⅱ可证明K 2FeO 4氧化了Cl -。

用K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K 2FeO 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 2________24FeO -(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 2和24FeO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24FeO ->4MnO -,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 滴入MnSO 4和足量H 2SO 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

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24FeO ->4MnO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新教材鲁科版宁陕):以物质制备为主的综合实验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新教材鲁科版宁陕):以物质制备为主的综合实验

第66讲以物质制备为主的综合实验[复习目标]1.掌握物质制备型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

2.掌握解答物质制备型实验综合题的思维模型。

类型一无机物的制备1.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辨认下列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完成下列问题:(1)①用氯化铵与消石灰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填字母,下同)。

答案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A②用浓氨水与碱石灰制取氨气,选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2)①用碳酸钠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__________。

答案C②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__________。

答案B 或C(3)①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

答案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D②用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取少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

答案Ca(ClO)2+4HCl(浓)===CaCl 2+2Cl 2↑+2H 2O C(4)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选用装置:__________。

答案C(5)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可以通过选用上面哪个装置进行改进?若橡皮塞最多只允许打两个孔,应如何改进所选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专题 综合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

高考化学专题 综合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

专题 综合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1.【2017江苏卷】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71℃,密度为1.36 g·cm −3。

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 在仪器A 中加入搅拌磁子、12 g 正丙醇及20 mL 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 mL 浓H 2 SO 4 ;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 g NaBr 。

步骤2: 如图所示搭建实验装置, 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步骤3: 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

步骤4: 将分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2 mL H 2O 、12 mL 5% Na 2CO 3溶液和12 mL H 2O 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1-溴丙烷。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有2-溴丙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需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2中需缓慢加热使反应和蒸馏平稳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中用5%Na 2CO 3溶液洗涤有机相的操作: 向分液漏斗中小心加入12 mL 5% Na 2CO 3溶液,振荡,____________,静置,分液。

【答案】(1)蒸馏烧瓶 防止暴沸(2)丙烯、正丙醚(3)减少1-溴丙烷的挥发(4)减少HBr 挥发 (5)将分液漏斗下口向上倾斜、打开活塞排出气体【解析】(1)仪器A 的名称是蒸馏烧瓶;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加快反应速率和防止暴沸;(2)反应时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有正丙醇发生消去反应产生丙烯、正丙醇分子之间脱水生成正丙醚。

(3)步骤2中需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降低温度,减少1-溴丙烷的挥发;(4)步骤2中发生NaBr +H 2SO 4=NaHSO 4+HBr ,CH 3CH 2OH +HBr −−−→加热CH 3CH 2Br +H 2O ,需缓慢加热使反应和蒸馏平稳进行,目的是减少HBr 挥发;(5)萃取的操作:装液,振荡,将分液漏斗下口向上倾斜、打开活塞排出气体,静置,分液。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综合制备实验教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综合制备实验教案

醇,不溶于水和乙醚(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其制备装置及步骤如右侧图: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往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过量锌粒、适量 CrCl3 溶液.
②关闭 k2 打开 k1,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并控制好滴速. ③待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由深绿色(Cr3+)变为亮蓝色(Cr2+)时,把溶液转移到装置乙中,当出现大量
红棕色晶体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④将装置乙中混合物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
(1)三颈烧瓶中的 Zn 除了与盐酸生成 H2 外,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实现步骤③中溶液自动转移至装置乙中的实验操作为

(3)装置丙中导管口水封的目的是

(4)为洗涤[Cr(CH3COO)2]2∙2H2O 产品,下列方法中最适合的 .
A.先用盐酸洗,后用冷水洗 B.先冷水洗,后乙醇洗 C.先冷水洗,后乙醚洗 D.先乙醇洗涤,后乙醚洗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 CO、CO2、N2 和 O2 的百分组成。
1 题图
已知:i. CuCl 的盐酸溶液能吸收 CO 形成
Cu(CO)Cl∙H2O。
ii.保险粉(Na2S2O4)和 KOH 的混合溶液能吸收氧
气。
① D、F 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② 写出保险粉和 KOH 的混合溶液吸收 O2 的离子方程式:
。 。
综合制备实验
学习目标
1.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并正确连接装置、描述实验步骤。
2.规范叙述实验现象。
3.正确分析综合试验中的物质制备、信息应用。
重点点
重点:实验装置连接;步骤、现象规范叙述、新型信息应用。
难点:综合实验中物质制备分析;防干扰思想应用、信息应用。

物质制备与合成的综合实验

物质制备与合成的综合实验

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2)为了获得产品Ⅱ,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 溶液后,接着__蒸_发__结__晶__、__趁_热_。过(滤填、具洗体涤操、作干过燥程)
(3)若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后可制得 硫酸亚铁铵晶体,两溶液混合后,小火加热,在蒸发 皿中蒸发浓缩至 _溶__液__表_面__出__现(晶填膜现为象止),应立即 停止加热,将溶液静置,冷却,结晶、抽滤。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恰好与V mL 0.500 mol/L (NH4)2Fe(SO4)2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MnO4-+Fe2++H+—Mn2++Fe3++H2O(未
配平),求V的取值范围为 10<V<20。
三、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原理
据:实验条件 产物的性 质

煤油 CCl4等
盐酸 去分液漏斗加温度计酒精灯
(3)该同学认为实验①可通过收集并测量NO气体的
体积来探究铜样品的纯度,你认为是否可
行? 不可行 。原因是

NO会与装置中空气反应,生 成NO2溶于水,使测得的NO 气体体积不准)
(4)制氨气实验,剩余的NH3需吸收。以下各种尾气 吸收装置中,适合吸收NH3 的有 ACD 。
(4)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
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 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 物质甲调节pH ,铁元素全部沉淀(一般认为铁离子的 浓度下降到10-5 mol·L-1,就认为沉淀完全),然后过 滤、浓缩、结晶。
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Ksp[Cu((OH)2]≈10-22,

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实验 --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1

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实验 --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1

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实验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2-噻吩乙醇(M r=128)是抗血栓药物氯吡格雷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如下:Ⅰ.制钠砂。

向烧瓶中加入300mL液体A和4.60g金属钠,加热至钠熔化后,盖紧塞子,振荡至大量微小钠珠出现。

Ⅱ.制噻吩钠。

降温至10℃,加入25mL噻吩,反应至钠砂消失。

Ⅲ.制噻吩乙醇钠。

降温至-10℃,加入稍过量的环氧乙烷的四氢呋喃溶液,反应30min。

Ⅳ.水解。

恢复室温,加入70mL水,搅拌30min;加盐酸调pH至4~6,继续反应2h,分液;用水洗涤有机相,二次分液。

Ⅴ.分离。

向有机相中加入无水MgSO4,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蒸出四氢呋喃、噻吩和液体A后,得到产品17.92g。

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Ⅰ中液体A可以选择。

a.乙醇 b.水 c.甲苯 d.液氨(2)噻吩沸点低于吡咯( )的原因是。

(3)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Ⅲ中反应放热,为防止温度过高引发副反应,加入环氧乙烷溶液的方法是。

(5)步骤Ⅳ中用盐酸调节pH的目的是。

(6)下列仪器在步骤Ⅴ中无需使用的是(填名称):无水MgSO4的作用为。

(7)产品的产率为(用Na计算,精确至0.1%)。

【答案】(1)c(2) 中含有N原子,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氢键可以使熔沸点升高(3)2+2Na→2+H2↑(4)将环氧乙烷溶液沿烧杯壁缓缓加入,此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来散热(5)将NaOH中和,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6)球形冷凝管和分液漏斗除去水(7)70.0%【解析】(1)步骤Ⅰ制钠砂过程中,液体A不能和Na反应,而乙醇、水和液氨都能和金属Na反应,故选c。

(2)噻吩沸点低于吡咯( )的原因是: 中含有N原子,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氢键可以使熔沸点升高。

(3)步骤Ⅱ中和Na反应生成2-噻吩钠和H2,化学方程式为:2+2Na→2+H2↑。

(4)步骤Ⅲ中反应放热,为防止温度过高引发副反应,加入环氧乙烷溶液的方法是:将环氧乙烷溶液沿烧杯壁缓缓加入,此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来散热。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91:物质制备纯化综合实验(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91:物质制备纯化综合实验(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物质制备纯化综合实验1.利用废旧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

制备流程图如下:已知:Zn及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NaOH溶液处理废旧锌铁皮的作用有。

A.去除油污B.溶解镀锌层C.去除铁锈D.钝化(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为制得ZnO,后续操作步骤是。

(3)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入N2,原因是。

(4)Fe3O4胶体粒子能否用减压过滤发实现固液分离?(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5)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Fe3O4中的二价铁含量。

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0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50 mL,应准确称取g K2Cr2O7(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K2Cr2O7)=294.0 g·mol-1)。

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必要...用到的有。

(用编号表示)。

①电子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⑤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移液管(6)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A、B(2)抽滤、洗涤、灼烧(3)N2气氛下,防止Fe2+被氧化(4)不能,胶体粒子太小,抽滤时容易透过滤纸(5)0.7350 ③⑦(6)偏大【解析】(1)根据Zn及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Zn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起到溶解镀锌层和去除油污作用。

(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抽滤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锌沉淀;高温灼烧,氢氧化锌分解得到ZnO。

(3)持续通入N2,防止Fe2+被氧化;(4)Fe3O4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实现固液分离。

(5)m(K2Cr2O7)=0.01000 mol·L-1×0.250 L×294.0 g·mol-1=0.7350 g;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固体质量,烧杯用于溶解固体,玻璃棒用于搅拌和引流操作,容量瓶用于配置溶液,胶头滴管用于加水定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
原理(反应方程式) 3Cu+8HNO3(稀)
装置
注意事项
NO
===3Cu(NO3)2+2NO↑ +4H2O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用排水法收集
Cu+4HNO3(浓) NO2 ===Cu(NO3)2+2NO2↑ +2H2O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名称
原理(反应方程式) 浓硫酸 CH3CH2OH ――→ 170 ℃ CH2===CH2↑+H2O
考点透视
考点
常见物质的制备 基 础 梳 理
1. 常见物质的实验室制备 名称 原理(反应方程式) 装置 注意事项
氢气
Zn+H2SO4===ZnSO4 + H2↑
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可以往稀 硫酸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名称
原理(反应方程式) 催化剂 2KClO3 ===== 2KCl+3O2↑ △
银镜
CH3COONH4+2Ag↓+3NH3+ H2O
2. 重要的化工生产
资源 名称 原理(主要的离子方程式、化 学方程式) Fe +3OH ===Fe(OH)3↓
2+

说明 粗盐提纯时, 所加的沉淀 剂要过量, 且要在后续的
3+

Mg +2OH ===Mg(OH)2↓ (主要含有 Fe 、 Mg 、 操作中除去,Na2CO3 一 2- 2+ 海水 SO4 +Ba ===BaSO4↓ 2+ 2- Ca 和 SO4 等离子)提 定要在 BaCl2 之后加入, - + 2 CO2 3 +Ca ===CaCO3↓ 纯 待过滤完再加盐酸调溶 2- 2+ CO3 +Ba ===BaCO3↓ 液的 pH
专题九 第39讲
综合化学实验
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
目 标 导 航 复习 目标 1. 知道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 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 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能对 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知识 体系
栏 目 导 航
考点透视 质量验收
装置
注意事项 导气管不能伸到液 面以下
用沸水浴加热,反 酚醛 树脂 +(n-1)H2O nHCHO+ 一定条件 ――→ 应装置中的长玻璃 管对挥发的反应物 起冷凝回流作用
名称
原理(反应方程式)
装置
注意事项 不需要加热,长的
溴苯
导气管起导气兼起 冷凝作用 水浴 CH3CHO+2Ag(NH3)2OH――→ △ 试管要洁净,用新 配制的银氨溶液, 要用水浴加热
胆矾
- CuO+2H++SO2 4 +
4H2O===CuSO4· 5H2O 硫酸 亚铁铵 Fe+2H+===Fe2++H2↑
2- Fe2++2NH+ 4 +2SO4 +6H2O===
(莫尔盐) (NH4)2Fe(SO4)2· 6H2O↓
名称 乙酸 乙酯
原理(反应方程式) 浓硫酸 CH3COOH+C2H5OH △ CH3COOCH2CH3+H2O
装置
注意事项
乙烯
快速升至 170 ℃
CaC2+ 乙炔 2H2O―→Ca(OH)2+ HC≡CH↑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
名称
原理(反应方程式)
装置
注意事项 ①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 制溶液;②用长滴管吸
氢氧化 亚铁
Fe + 2OH
2+

取 NaOH 伸入新制备的 FeSO4 溶液中滴加;③ 在溶液中加苯、汽油、 植物油等有机溶剂,隔 绝空气; ④电解法(铁作 阳极电解 NaCl 溶液)
装置
注意事项
氧气
△ 2KMnO4=====K2MnO4+O2↑+ MnO2 催化剂 2H2O2 ===== 2H2O+O2↑ 2H2O+2Na2O2===4NaOH+O2↑
固固加热 时, 试管口 略向下倾 斜
二氧 CaCO3+2HCl===CaCl2+CO2↑ 化碳 + H2 O
不能用稀 硫酸代替 盐酸
名称
原理(反应方程式)
装置
注意事项
氯气
△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用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 用浓硫酸 干燥,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
名称
原理(反应方程式)
装置
注意事项
△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氨气 CaO+NH3· H2O===NH3↑ + Ca(OH)2 △ NH3· H2O=====NH3↑+ H2O 常用碱石灰来干燥 氨气
3+ 2+
1.
海水晒盐及粗盐
资源 2.
名称 氯碱工业
原理(主要的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说明
①次氯酸钠的 海水 制备 ②氯化氢的制 备 2NaOH+Cl2===NaCl+NaClO+H2O 点燃 H2+Cl2=====2HCl
资源
名称
原理(主要的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说明 (1) 侯氏制碱法: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 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通入气体的顺序不能 颠倒。侯氏制碱法的原料利用率高,副产物 NH4Cl 是化肥 (2) 索维尔制碱法:原料利用率低,副产物
3. 海水 侯氏 制碱 法
NaCl+NH3+CO2+H2O===NaHCO3↓ CaCl2 几乎无用 NH3+CO2+H2O===NH4HCO3 +NH4Cl NH4HCO3+NaCl===NaHCO3↓+NH4Cl △ 2NaHCO3=====Na2CO3+CO2↑+H2O △ 2NaHCO3=====Na2CO3+CO2↑+H2O △ 2NH4Cl+CaO=====2NH3↑+CaCl2+H2O
①铁粉要过量;②从硫酸亚 铁溶液中得到绿矾要经过: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 洗涤(用酒精)、干燥
7H2O===FeSO4· 7H2O↓
名称
原理(反应方程式) △ 2Cu+O2=====2CuO
装置
注意事项 不能用铜和浓硫酸制备胆 矾,因为既浪费了原料又造 成环境污染 ①制备硫酸亚铁铵时,铁过 量,趁热过滤;②用少量酒 精洗涤莫尔盐晶体
===Fe(OH)2↓(白 色)
名称
原理(反应方程式) Al +3NH3· H2O ===Al(OH)3↓+3NH4

装置
注意事项 不能用可溶性的铝盐与 NaOH 溶液反应制取氢 氧化铝 应该先点燃 A 处的酒精
3+
氢氧化铝
无水 氯化铝
△ 3Cl2+2Al=====2AlCl3
灯,待装置中的空气排 尽后再点燃 D 处的 ①滴入饱和 FeCl3 溶液后不
△ Fe(OH)3 Fe3++3H2O===== 胶体 Fe(OH)3(胶体)+3H+
能长时间加热;②不用 FeCl3 溶液与 NaOH 溶液或 氨水制备胶体
Fe+2H ===Fe +H2↑ 绿矾 Fe
2+
- +SO2 4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