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期末复习.ppt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总复习课件

避免在预定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 应保证零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寿命。
结构工艺性要求 设计的结构应便于加工和装配。
经济性要求
零件应有合理的生产加工和使用维护的成本。
质量小的要求 质量小则可节约材料,质量小则灵活、轻便。
可靠性要求 应降低零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概率)。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
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1
强度准则 :确保零件不发生断裂破坏或过大的塑性变形, 是最基本的设计准则。
刚度准则 :确保零件不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
寿命准则 :通常与零件的疲劳、磨损、腐蚀相关。
振动稳定性准则
可靠性准则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通常分为常规设计方 法和现代设计方法两大类。
定力矩扳手,对于重要的螺栓联接,也可以采用测定螺栓伸长的方法来控制预 紧力。
预紧力和预紧力矩之间的关系: T 0.2F0d 注意:对于重要的联接,应尽可能不采用直径过小(<M12)的螺栓。
四பைடு நூலகம்螺纹联接的防松
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螺防纹联接的止防松 螺旋副相对转动。按 工作原理的不同,防松方法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 松及其他的防松方法。
轴向距离。 牙型角a-螺纹轴向截面内,螺纹牙型两
侧边的夹角。 升角y-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轴线
的平面间的夹角。
线数n-螺纹的螺旋线数目。 导程S-螺纹上任一点沿同一条螺旋线转
一周所移动的轴向距离,S=nP。
第五章
螺纹的类型与特点2
升角y的计算式为:
二、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1、螺栓联接
联接类型与标准件1
粘度的种类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等。 工程中常用运动粘度,单位是:St(斯)或 cSt(厘斯),
结构工艺性要求 设计的结构应便于加工和装配。
经济性要求
零件应有合理的生产加工和使用维护的成本。
质量小的要求 质量小则可节约材料,质量小则灵活、轻便。
可靠性要求 应降低零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概率)。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
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1
强度准则 :确保零件不发生断裂破坏或过大的塑性变形, 是最基本的设计准则。
刚度准则 :确保零件不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
寿命准则 :通常与零件的疲劳、磨损、腐蚀相关。
振动稳定性准则
可靠性准则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通常分为常规设计方 法和现代设计方法两大类。
定力矩扳手,对于重要的螺栓联接,也可以采用测定螺栓伸长的方法来控制预 紧力。
预紧力和预紧力矩之间的关系: T 0.2F0d 注意:对于重要的联接,应尽可能不采用直径过小(<M12)的螺栓。
四பைடு நூலகம்螺纹联接的防松
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螺防纹联接的止防松 螺旋副相对转动。按 工作原理的不同,防松方法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 松及其他的防松方法。
轴向距离。 牙型角a-螺纹轴向截面内,螺纹牙型两
侧边的夹角。 升角y-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轴线
的平面间的夹角。
线数n-螺纹的螺旋线数目。 导程S-螺纹上任一点沿同一条螺旋线转
一周所移动的轴向距离,S=nP。
第五章
螺纹的类型与特点2
升角y的计算式为:
二、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1、螺栓联接
联接类型与标准件1
粘度的种类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等。 工程中常用运动粘度,单位是:St(斯)或 cSt(厘斯),
机械设计基础总复习PPT课件

图 5 - 4 所示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
第10页/共62页
5 - 4 何谓“曲柄”?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曲柄:能绕固定铰链中心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 曲柄存在的条件(必要条件)为:
1、曲柄为最短杆; 2、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应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5 - 5 何谓行程速比系数和极位夹角?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行程速比系数( K ):工程上用来表示机构急回运动特性程度的参数。 极位夹角( θ ):对应于摇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曲柄所夹的锐角。
n2
v
2
n1
Fr: 指向各自轮心
※
Ft: 蜗杆与 n1 反向 蜗轮与 n2 同向
Ft2 Fa1
Fa: 蜗杆:左、右手定则
蜗轮: Fa2 Ft1
3)旋向判定: ∵
蜗轮与蜗杆旋向相同。
第22页/共62页
练习:
右旋
Ft2 x
Fa2
n2
Fr1
⊙ Ft1
n1
Fa1
Fr2
Fr1 Fa1 x n1 Fa2 ·Ft2 Ft1
K T1YFS
d z12 [ ]F
式中: m —— 齿轮的模数 mm ; YFS —— 复合齿形系数; z1 —— 小齿数齿数;
[σ ]F —— 许用弯曲应力 MPa 。
通常:β = 8°~ 25°(直齿轮:β = 0)
第14页/共62页
二、受力分析
1、直齿圆柱齿轮: 忽略Ff ,法向力Fn 作用于齿宽中点。
主动轮:
d1
α Fn
Ft
Fr
C
ω1
Fn
Fr
α
Ft
C
d1
ω1
从动轮: Ft2 = - Ft1,Fr2 = - Fr1,Fn2 = - Fn1
第10页/共62页
5 - 4 何谓“曲柄”?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曲柄:能绕固定铰链中心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 曲柄存在的条件(必要条件)为:
1、曲柄为最短杆; 2、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应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5 - 5 何谓行程速比系数和极位夹角?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行程速比系数( K ):工程上用来表示机构急回运动特性程度的参数。 极位夹角( θ ):对应于摇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曲柄所夹的锐角。
n2
v
2
n1
Fr: 指向各自轮心
※
Ft: 蜗杆与 n1 反向 蜗轮与 n2 同向
Ft2 Fa1
Fa: 蜗杆:左、右手定则
蜗轮: Fa2 Ft1
3)旋向判定: ∵
蜗轮与蜗杆旋向相同。
第22页/共62页
练习:
右旋
Ft2 x
Fa2
n2
Fr1
⊙ Ft1
n1
Fa1
Fr2
Fr1 Fa1 x n1 Fa2 ·Ft2 Ft1
K T1YFS
d z12 [ ]F
式中: m —— 齿轮的模数 mm ; YFS —— 复合齿形系数; z1 —— 小齿数齿数;
[σ ]F —— 许用弯曲应力 MPa 。
通常:β = 8°~ 25°(直齿轮:β = 0)
第14页/共62页
二、受力分析
1、直齿圆柱齿轮: 忽略Ff ,法向力Fn 作用于齿宽中点。
主动轮:
d1
α Fn
Ft
Fr
C
ω1
Fn
Fr
α
Ft
C
d1
ω1
从动轮: Ft2 = - Ft1,Fr2 = - Fr1,Fn2 = - Fn1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PPT课件

② 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 无论哪杆为机架,均为 双摇杆机构。)
掌握:1)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 2)曲柄存在的条件( ①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
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② 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 )
3)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 死点等基本概念;
第十二章 滚动轴承
重点掌握:滚动轴承尺寸选择( 基本额定寿命、当量动载荷的计算、
角接触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
掌握:1)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代号 2)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原则 3)基本额定寿命和基本额定动载荷等概念 4)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第十四章 轴
重点掌握:轴的结构设计( 轴上零件轴向固定、轴上零件周向固定等)
机械设计基础
复习
复习要领: 按章不按节,复习要有系统性、综合性、
前后呼应,用好每章结尾部分的结构图。 “重点掌握”——最重要的内容 “掌握”——重要的内容 “了解”——次重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掌握:1)机器的特征
都是人为的实物的组合;各种部分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 动;可做有用功,完成能量、物料、信息的变换或传递。
第六章 齿轮传动
重点掌握:1)渐开线齿轮各部分名称、基本参数(齿数、 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分度圆、基圆、
齿顶圆、齿根圆;齿顶高、齿根高、齿全高、齿距/周节、齿厚、齿槽宽;外啮合标 准中心距)
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受力分析、强
度计算力学模型[接触:赫兹公式,弯曲:悬臂梁] 、强度计算的主要系数YFa、ZH 等等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 螺纹连接的防松:摩擦防松、机械防松、铆冲粘合防松。对 顶螺母属于摩擦放松。
掌握:1)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 2)曲柄存在的条件( ①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
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② 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 )
3)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 死点等基本概念;
第十二章 滚动轴承
重点掌握:滚动轴承尺寸选择( 基本额定寿命、当量动载荷的计算、
角接触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
掌握:1)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代号 2)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原则 3)基本额定寿命和基本额定动载荷等概念 4)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第十四章 轴
重点掌握:轴的结构设计( 轴上零件轴向固定、轴上零件周向固定等)
机械设计基础
复习
复习要领: 按章不按节,复习要有系统性、综合性、
前后呼应,用好每章结尾部分的结构图。 “重点掌握”——最重要的内容 “掌握”——重要的内容 “了解”——次重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掌握:1)机器的特征
都是人为的实物的组合;各种部分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 动;可做有用功,完成能量、物料、信息的变换或传递。
第六章 齿轮传动
重点掌握:1)渐开线齿轮各部分名称、基本参数(齿数、 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分度圆、基圆、
齿顶圆、齿根圆;齿顶高、齿根高、齿全高、齿距/周节、齿厚、齿槽宽;外啮合标 准中心距)
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受力分析、强
度计算力学模型[接触:赫兹公式,弯曲:悬臂梁] 、强度计算的主要系数YFa、ZH 等等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 螺纹连接的防松:摩擦防松、机械防松、铆冲粘合防松。对 顶螺母属于摩擦放松。
机械设计期末总复习.ppt

(铅垂向下)
Px P sin 30 6000 sin 30 3000 N
轴向载荷:
(水平向右)
M
倾覆力矩:
Px
180
Py
420
3000180
5196 420
2.722106 N mm
该螺栓组连接在这三种简单载荷作用下可能发生的
失效如下: (1) 在横向载荷作用下 , 托架下滑; (2) 在轴向 载荷和倾覆力矩作用下 , 接合面上部分离 ; (3) 在倾覆力 矩和轴向载荷作用下 , 托架下部或立柱被压溃; (4) 受力 最大螺栓被拉断.
K f 1.2 ,螺栓相对刚度
cb 0.2 ,载荷
cb cm
P 6KN
设计此螺栓组连接。
420 100 100
Px
210
500
O
210O
210
180
P 30P 6KN Py
280
1.螺栓组受力分析载荷P可分解为:
横向载荷: Py P cos30 6000 cos30 5196 N
显然,这里z 4 ,m 2 ,每个螺栓的预紧力
F'
KFs
1.2 2104
N
2104 N
zsm 4 0.15 2
2) 确定螺栓的许用应力 [ ]
由6.8级螺栓已知条件,可知其公称抗拉强度b 600MPa ,
屈服点 s 0.8 600 480MPa ,于是许用应力
F Q 16000 4000N 44
R (2)计算螺栓的预紧力 F ' 由于有轴向载荷的作用,接合面间的 压紧力为剩余预紧力,故有
机械设计总复习ppt

一、什么是摩擦学? 二、表面性质
表面形貌(不光滑,参数) 表面组成(分层) 三、表面接触 名义接触面积 实际接触面积 大致关系
四、摩擦
摩擦、摩擦力 摩擦理论(了解) 摩擦按摩擦(润滑)状态分类: 干摩擦 边界摩擦(润滑) 液体摩擦(润滑) 混合摩擦(润滑 )
五、磨损
1、磨损的定义 2、一般磨损的过程 (1) 跑合阶段 (2) 稳定磨损阶段 (3)急剧磨损阶段
2.应力
静应力、变应力
周期循环变应力 应力循环特性系数r
r min max
最大应力、最小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幅,线图表示
应力与失效的关系?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应力成分?
3.载荷与应力关系 例子
二、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1.定义 2.常见的失效形式 举例
三、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 1.定义 2.主要工作能力
第三章 螺纹连接
一、螺纹主要参数 1、大径 d:公称直径 2、小径 d1: 强度计算中危险截面的计算直径。 3、中径 d2: 几何关系计算 4、螺距 p: 5、导程 s: s = n·p 6、螺旋升角 λ:tanλ = s/ π·d2 7、牙型角、牙型半角
二、螺纹的种类 P36 表3-1 1、三角形螺纹 牙型角大,当量摩擦角大,自锁性能好,主
要用于连接 普通螺纹 圆柱管螺纹
普通螺纹:粗牙、细牙自锁性对比
2、矩形螺纹 3、梯形螺纹 4、锯齿形螺纹
牙型角小,当量摩擦角小, 传力大,效率高。 主要用于传动
三、螺纹连接的类型(不要与螺纹类型混淆)
注意结构特点、应用场合
1.螺栓连接 普通螺栓和铰制孔用螺栓
2.双头螺柱连接 3.螺钉连接 注意:双头螺柱连接与螺钉连接
图示 跑合的意义 3、磨损按机理分类 (1)粘着磨损 (2)磨粒磨损 (3)疲劳磨损 (4)腐蚀磨损 与时间的关系? 对应实例?
表面形貌(不光滑,参数) 表面组成(分层) 三、表面接触 名义接触面积 实际接触面积 大致关系
四、摩擦
摩擦、摩擦力 摩擦理论(了解) 摩擦按摩擦(润滑)状态分类: 干摩擦 边界摩擦(润滑) 液体摩擦(润滑) 混合摩擦(润滑 )
五、磨损
1、磨损的定义 2、一般磨损的过程 (1) 跑合阶段 (2) 稳定磨损阶段 (3)急剧磨损阶段
2.应力
静应力、变应力
周期循环变应力 应力循环特性系数r
r min max
最大应力、最小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幅,线图表示
应力与失效的关系?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应力成分?
3.载荷与应力关系 例子
二、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1.定义 2.常见的失效形式 举例
三、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 1.定义 2.主要工作能力
第三章 螺纹连接
一、螺纹主要参数 1、大径 d:公称直径 2、小径 d1: 强度计算中危险截面的计算直径。 3、中径 d2: 几何关系计算 4、螺距 p: 5、导程 s: s = n·p 6、螺旋升角 λ:tanλ = s/ π·d2 7、牙型角、牙型半角
二、螺纹的种类 P36 表3-1 1、三角形螺纹 牙型角大,当量摩擦角大,自锁性能好,主
要用于连接 普通螺纹 圆柱管螺纹
普通螺纹:粗牙、细牙自锁性对比
2、矩形螺纹 3、梯形螺纹 4、锯齿形螺纹
牙型角小,当量摩擦角小, 传力大,效率高。 主要用于传动
三、螺纹连接的类型(不要与螺纹类型混淆)
注意结构特点、应用场合
1.螺栓连接 普通螺栓和铰制孔用螺栓
2.双头螺柱连接 3.螺钉连接 注意:双头螺柱连接与螺钉连接
图示 跑合的意义 3、磨损按机理分类 (1)粘着磨损 (2)磨粒磨损 (3)疲劳磨损 (4)腐蚀磨损 与时间的关系? 对应实例?
机械设计期末复习.ppt

§机械零件在静应力下的强度计算 ◆极限应力: 、
◆安全系数: 单向Sc应 a li力 m ,: 复合 Sca 应 S S 2 SS力 2S:
§ 材料的疲劳特性
◆极限应力: 、
rN
m
N0 N
r
KNr
KN
m
N0 N
§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材料及零件的疲劳极限应力线图
◆直线方程
◆材料常数(’’的斜率)
F2 F0CbC bCmFm a x
强度条件:
ca
1.3F2
4
d12
M
O O
Li O Lmax
不压溃条件: 不离缝条件:
Pm axzAF 0W M[P] Pm i n zAF0W M0
螺栓联接强度计算小结
螺 栓 类 别
单 个 螺 栓 受 力
强 度 条 件
被联 接件 强度
普通螺栓(受拉螺栓)
铰制孔螺栓(受剪螺栓)
松螺栓
紧螺栓联接
轴向载荷 横向载荷 转
矩
预紧力 fF0ziKsF
轴向力
F0
Ks F fzi
F0
K sT
Z
f ri
i 1
横向载荷 转
矩
轴向载荷 倾覆力矩
F F z
F
Fm ax
MLm ax
Z
L2i
i1
F F z
F
Fm a x
Trm a x
Z
ri2
i1
F
d
2 1
4
预紧力
总拉力
F2
F0
Cb Cb Cm
工作面的磨损
§ 花键联接 ◆花键联接的特点
*§ 无键联接、§ 销联接
机械设计总复习PPT

lim= rN0 =r= r
循环特性r不同时,材料的疲劳极限不同,疲劳曲线也不同,
r↓, rN ↓ ;r =-1时,材料的疲劳极限最低。
机械设计总复习 ND随材料固有性质不同通过试验确定的一个常数,
一般各种材料的ND=10625×107 4.疲劳断裂具有以下特征:
1)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远比静应力下材料的强度极限低,甚至比屈服极限低; 2) 疲劳断口均是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性突然断裂; 3) 疲劳断裂是微观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i 1
P
Fmax d0 Lmin
P
Fmax
i
4
d02
机械设计总复习
3.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连接
机械设计总复习
F
D22
4
p
F F z
F
F2 = F1 + F
ca
1.3F2
4
d12
F1
F0
Cm CB Cm
F
(1.5 1.8F)
4.受倾覆力矩(翻转力矩)M的螺栓组连接
Dp D
Fmax
MLmax
4.2了解磨损的几个阶段? 各种磨损状态、特点及发生场合?
1.磨损曲线: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2.磨粒磨损:开始齿轮、生产中的犁铧 、球磨机衬板与磨球,破碎式滚筒的磨损
3.疲劳磨损(也称点蚀):闭式齿轮和滚动轴承发生的疲劳点蚀
4.粘附磨损(也称胶合):蜗杆蜗轮、高速重载齿轮发生的冷热胶合和滑动轴承烧瓦
5.1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1.普通螺栓连接(受拉螺栓连接)与铰制孔螺栓连接(受剪螺栓连接)在结构 上受力上的区别;
2.了解各种标准螺纹连接件
5.2螺纹连接的预紧与防松
机械设计复习重点ppt课件

齿顶高 介于分度圆与齿顶圆之间的部分称为齿顶,其径向高度称为齿顶高,符号为ha。
齿根高 介于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部分称为齿根,其径向高度称为齿根高,符号为hf。
全齿高 从齿根到齿顶的径向距离称为全齿高,符号为h,则有
hha hf
齿厚 在任意直径的圆周上,轮齿两侧间的弧长,齿厚符号为si。 齿槽宽 在任意直径的圆周上,相邻两齿间的弧长,齿槽宽符号为ei。 齿距 在任意直径的圆周上,相邻两齿上同侧齿廓之间的弧长,齿距符号为pi。
11-7图示为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主动轮1的转向和旋向, 为使Ⅱ轴上两齿轮的轴向力相互抵消。试确定: (1)斜齿轮2、3、4的螺旋线方向; (2)各轴的转向; (3)画出中间Ⅱ轴上的2齿轮受力图(即标出Ft2、Fr2、Fx2的方向)。
I
II
II
I
1 n1 3
2 4
精选PPT课件
25
11-8图示斜齿圆柱齿轮---圆柱蜗杆传动。已知斜齿轮的转向如图示,
d m (z 3 2m 0) m 6m 0 m
齿顶圆直径
d a d 2 h a ( z 2 h a * ) m (2 ( 2 0 1 ) 3 ) m 6 m 6
齿根圆直径
齿顶高 齿根高
d f d 2 h f ( z 2 h a * 2 c * ) m ( 2 ( 2 1 0 2 0 . 2 ) 3 ) m 5 5 . 5 m 2
㈢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区别: ⑴弹性滑动是不显著的相对滑动,只发生在部分包角范围内; 而打滑是显著的相对滑动,发生在全部包角范围内。 ⑵弹性滑动是带工作时的固有特性,是不可避免的; 而打滑是带过载时的一种失效形式,是可以避免的。
(四)、失效形式: 1、带的疲劳破坏 2、打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 个 螺 栓 受 力
强 度 条 件
被联 接件 强度
普通螺栓(受拉螺栓)
铰制孔螺栓(受剪螺栓)
松螺栓
紧螺栓联接
轴向载荷 横向载荷 转
矩
预紧力 fF 0ziKsF
轴向力
F0
F F
F
P
d0Lm
in
P
◆受转矩的螺栓组联接
Fmax
普通螺栓 联接条件(不滑移):
Fi
rmax O ri T
F 0 f1 rF 0 f2 r F 0 fzr K s T
强度条件:
ca
1.3F0
4
d12
F0
K ST
z
f ri i 1
F
4
d
2 0
§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 ◆受力分析的类型:
◆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普通螺栓
F
联接条件(不滑移):
fF0 zi KS F
F
或: F0
KS F fzi
强度条件: ca1d.312F/04
铰制孔螺栓
F F z
F
4
d
2 0
◆直线方程
◆材料常数(’’的斜率)
◆综合影响系数 ◆应力变化规律(加载方式)
21 0 0
◆疲劳强度计算图解法和解析法
OM
Sca
S OM
Sca
m a x
1
maxK a
S
m
K
(k
1
1) 1 q
K
(k
1
§机械零件在静应力下的强度计算 ◆极限应力: 、
◆安全系数: 单向Sc 应 a li力 m ,: 复合 Sca 应 S S 2 SS 力 2S:
§ 材料的疲劳特性
◆极限应力: 、
rN
m
N0 N
r
KNr
KN
m
N0 N
§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材料及零件的疲劳极限应力线图
大径、小径、中径、线数、导程、螺纹升角
◆细牙螺纹的特点:细牙螺纹牙形小,螺距小,升角小,自锁
性好;小径大,强度高,但牙易磨损,不易经常拆卸。
§ 螺纹联接类型及特点
受拉螺栓连接:普通螺栓、螺钉、双头螺栓、(紧定螺钉)
受剪螺栓连接
§ 螺栓的预紧与放松
§ 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联接的失效形式: ① 受拉螺栓:塑性变形、疲劳断裂
§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特点、注意问题 §教学安排 §认识机器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 机器的组成 §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 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 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 §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 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 §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 § 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简介
铰制孔螺栓
Fmax
Trmax
Z
ri2
i 1
Fm a x
4
d
2 0
P dF0LmmaxinP
◆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F F z
每个螺栓所承受的总载荷为:
联接条件(不离缝):>,且满足密封要求。
强度条件:
ca
1.3F2
4
d12
◆受倾覆力矩(翻转力矩)的螺栓组联接
max 2 3 2
S S ca
lim
lim
S
Sca
SσcSa τca S Sσ2caSτ2ca
S S
B B
以为判据
稳定循 环变应
疲劳区
屈服区
力 (塑性
? ScaKK N a1mSScamSa S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 机械零件的载荷与应力 §机械零件在静应力下的强度计算 § 材料的疲劳特性 §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 §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 机械零件的载荷与应力 ◆变应力可由静载荷或变载荷产生 ◆稳定性变应力的描述: 、 、 、 、 (循环特性)
1) 1 q
◆复合应力安全系数
Sca
SS S S2 S2
强度计算公式总结
应力 状态
应力 类型
单向应力状态
复合应力状态
极限 应力
静应力
以 为判据
lim
S
lim
S
以为判据 以 为判据 以为判据 塑性 脆性
S S ca
lim
max 2 4 2
第五章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 螺纹 § 螺纹联接的类型与标准联接件 § 螺纹联接的预紧 § 螺纹联接的防松 § 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 § 螺纹联接件的材料与许用应力 § 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 螺旋传动
§ 螺纹 ◆螺纹的主要参数:
tan s np d2 d2
材料) ScaK KNa1mS Sca?mSa S
Sca
SσcSa τca S Sσ2caSτ2ca
r rN
§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H
F B
1
1
1
2
1
12
E1
1 22
E2
F
1
σH σH
② 受剪螺栓:剪断、压溃
③ 联接失效:滑移、离缝
◆松螺栓联接强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
fF0iKSF
F2F1FF0CbC bCmF
ca1d.312F/24
◆受剪螺栓联接强度计算: P d0F LminP
B
2
1 2
σH σH
F
B
第四章 摩擦、磨损与润滑概述
§概 述 §摩 擦
◆种摩擦状态 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磨 损 ◆磨损基本类型 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粘附磨损、冲蚀磨损、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
◆润滑油的粘度(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及牌号 ◆润滑油的粘温特性
最大工作载荷: Fmax
ML max
Z
L2i
i 1
F2 F0CbC bCmFmax
强度条件:
ca
1.3F2
4
d12
M
O O
Li O Lmax
不压溃条件: 不离缝条件:
Pma xzAF 0W M[P] PminzAF0 W M0
螺栓联接强度计算小结
螺 栓 类 别
强 度 条 件
被联 接件 强度
普通螺栓(受拉螺栓)
铰制孔螺栓(受剪螺栓)
松螺栓
紧螺栓联接
轴向载荷 横向载荷 转
矩
预紧力 fF 0ziKsF
轴向力
F0
F F
F
P
d0Lm
in
P
◆受转矩的螺栓组联接
Fmax
普通螺栓 联接条件(不滑移):
Fi
rmax O ri T
F 0 f1 rF 0 f2 r F 0 fzr K s T
强度条件:
ca
1.3F0
4
d12
F0
K ST
z
f ri i 1
F
4
d
2 0
§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 ◆受力分析的类型:
◆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普通螺栓
F
联接条件(不滑移):
fF0 zi KS F
F
或: F0
KS F fzi
强度条件: ca1d.312F/04
铰制孔螺栓
F F z
F
4
d
2 0
◆直线方程
◆材料常数(’’的斜率)
◆综合影响系数 ◆应力变化规律(加载方式)
21 0 0
◆疲劳强度计算图解法和解析法
OM
Sca
S OM
Sca
m a x
1
maxK a
S
m
K
(k
1
1) 1 q
K
(k
1
§机械零件在静应力下的强度计算 ◆极限应力: 、
◆安全系数: 单向Sc 应 a li力 m ,: 复合 Sca 应 S S 2 SS 力 2S:
§ 材料的疲劳特性
◆极限应力: 、
rN
m
N0 N
r
KNr
KN
m
N0 N
§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材料及零件的疲劳极限应力线图
大径、小径、中径、线数、导程、螺纹升角
◆细牙螺纹的特点:细牙螺纹牙形小,螺距小,升角小,自锁
性好;小径大,强度高,但牙易磨损,不易经常拆卸。
§ 螺纹联接类型及特点
受拉螺栓连接:普通螺栓、螺钉、双头螺栓、(紧定螺钉)
受剪螺栓连接
§ 螺栓的预紧与放松
§ 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联接的失效形式: ① 受拉螺栓:塑性变形、疲劳断裂
§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特点、注意问题 §教学安排 §认识机器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 机器的组成 §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 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 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 §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 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 §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 § 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简介
铰制孔螺栓
Fmax
Trmax
Z
ri2
i 1
Fm a x
4
d
2 0
P dF0LmmaxinP
◆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F F z
每个螺栓所承受的总载荷为:
联接条件(不离缝):>,且满足密封要求。
强度条件:
ca
1.3F2
4
d12
◆受倾覆力矩(翻转力矩)的螺栓组联接
max 2 3 2
S S ca
lim
lim
S
Sca
SσcSa τca S Sσ2caSτ2ca
S S
B B
以为判据
稳定循 环变应
疲劳区
屈服区
力 (塑性
? ScaKK N a1mSScamSa S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 机械零件的载荷与应力 §机械零件在静应力下的强度计算 § 材料的疲劳特性 §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 §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 机械零件的载荷与应力 ◆变应力可由静载荷或变载荷产生 ◆稳定性变应力的描述: 、 、 、 、 (循环特性)
1) 1 q
◆复合应力安全系数
Sca
SS S S2 S2
强度计算公式总结
应力 状态
应力 类型
单向应力状态
复合应力状态
极限 应力
静应力
以 为判据
lim
S
lim
S
以为判据 以 为判据 以为判据 塑性 脆性
S S ca
lim
max 2 4 2
第五章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 螺纹 § 螺纹联接的类型与标准联接件 § 螺纹联接的预紧 § 螺纹联接的防松 § 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 § 螺纹联接件的材料与许用应力 § 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 螺旋传动
§ 螺纹 ◆螺纹的主要参数:
tan s np d2 d2
材料) ScaK KNa1mS Sca?mSa S
Sca
SσcSa τca S Sσ2caSτ2ca
r rN
§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H
F B
1
1
1
2
1
12
E1
1 22
E2
F
1
σH σH
② 受剪螺栓:剪断、压溃
③ 联接失效:滑移、离缝
◆松螺栓联接强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
fF0iKSF
F2F1FF0CbC bCmF
ca1d.312F/24
◆受剪螺栓联接强度计算: P d0F LminP
B
2
1 2
σH σH
F
B
第四章 摩擦、磨损与润滑概述
§概 述 §摩 擦
◆种摩擦状态 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磨 损 ◆磨损基本类型 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粘附磨损、冲蚀磨损、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
◆润滑油的粘度(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及牌号 ◆润滑油的粘温特性
最大工作载荷: Fmax
ML max
Z
L2i
i 1
F2 F0CbC bCmFmax
强度条件:
ca
1.3F2
4
d12
M
O O
Li O Lmax
不压溃条件: 不离缝条件:
Pma xzAF 0W M[P] PminzAF0 W M0
螺栓联接强度计算小结
螺 栓 类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