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详]

合集下载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详]

家电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详]
):
产品的配合装饰线间隙(高)尺寸因其体积的大小而不一。设计时应考虑装饰线与产品整体的协调。通常有(0.30mm,0.50mm,0.8mm,1.0mm。)宽度通常有(0.30mm,0.50mm,1.0mm)。
A类产品装饰线为0.3x0.3。
B类产品装饰线为0.5x0.5。
6)塑件精度要求高,应采用较小的拔摸角。
塑件较高较大,应采用较小的拔摸角,即按落差计算。
塑件形状复杂,不易脱模,应采用较大的拔摸角。
塑件收缩率较大,应采用较大的拔摸角。
塑件壁较厚,收缩也增大,应采用较大的拔摸角。
7)产品表面如果有侧面行位开摸,则行位位置拔摸角可忽略。
图4-1
图4-2
5.倒圆角:
1)产品的所有外形棱线必须要导圆角。特别注意电铸件或电铸按键的棱线
2)B类:塑件外形高低150~250mm,如座式电话机(ABS),壁厚度一般为1.8mm~2.5mm。
3)C类:塑件外形高低250mm以上,如电饭煲(PP),器械外罩(ABS)。壁厚度一般为2.5mm~3.0mm。
4)D类:对于对壳体有特别要求的产品,如音箱(壁厚对音响效果影象较大),壁厚由3.0mm~4.0mm不等。
5)A类产品侧壁厚要求1.8mm以上,凸止口为0.8x1.0(宽x长)或1.0x1.0。凹凸止口的间隙为0.05,加3·的拔摸角。
B类产品侧壁厚要求2.3mm以上,凸止口为1.0x1.0或1.2x1.5。凹凸止口的间隙为0.08,加3·的拔摸角。
C类产品侧壁厚要求3.0以上,止口为1.5x1.5或1.5x2.0。凹凸止口的间隙为0.15,加3·的拔摸角。
2)双止口的使用相对会少。一般用于防水或比较密封和须要用打胶方式固定的产品。还有胶位厚的产品也常用。

家电设计的安全标准及规范

家电设计的安全标准及规范

1) 2.2家电设计的安全标准及规范2)随着工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家用电器品种和数量的增加,有关家用电器方面的标准也在不断补充和完善。

家用电器的安全标准是家电产品设计和制造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文件。

主要包括家用电器安全标准在产品结构、外开设计的规定,以及家用电器安全标准的通用要求。

3)适用范围4)本标准适用于家电和用途类似的电热器具,以及电动或磁力驱动的器具。

同时本标准也适用于不作为一般家用,但对于公众却存在危险的器具,例如理发用具和割草机等。

除电器玩具外,本标准考虑到了托儿所和其他无人照管的老、幼、病、弱等人员的生活场所存在的某些特殊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出附加安全要求。

5)一般要求6)器具的设计和制造应使其在正常使用中能安全运行,即使在正常使用中操作不当,也不会给人或环境带来危险。

7)试验中的一般说明8)本标准规定了试验中对器具的一般要求。

例如坏境、装配状态、运动状态及工作状态中的试验要求。

9)额定值10)如果用户要一直流稳定电源,其输出电压为0伏到100伏连续可调,输出电流为0A-5A连续可调,这100V就叫额定电压,5A就叫额定电流,在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源能完全满足额定电流的要求.一般都要留有合理的余量。

11)分类12)按照防触电保护分类如下所述13)O型器具14)OI型器具15)I型器具16)Ⅱ型器具17)Ⅲ型器具18)按照防水保护程度分类如所述。

19)普通型器具20)防滴型器具21)防溅型器具22)水密型器具23)标志24)主要是电器工作说明。

一般说来应该有额定电压、电源种类、额定频率、额定输出功率、额定电流、产品型号、绝缘程度等。

25)防触电保护26)器具的结构和外壳应具有充分的触电保护,以避免人与带电部件发生意外接触。

对Ⅱ类器具,避免人与基本绝缘(或仅用基本绝缘;将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发生意外接触。

当器具按照正常使用条件布线和操作,甚到在打开盖、门和拆除的部件这后,该项要求对器具的所有部位仍适用。

室内电器设计标准规范最新版

室内电器设计标准规范最新版

室内电器设计标准规范最新版室内电器设计标准规范是指在建筑物室内设计过程中,对于电器设备的安装、布线、电源接口和配电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

以下是室内电器设计标准规范的最新版(700字):1. 电器设备选择室内电器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强制性认证标准,并具备放心、耐用、高效的特点。

同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 安装位置电器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并考虑到实际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例如,电源插座应尽量安装在离地面30厘米的位置上,以方便使用和防止儿童触摸。

3. 布线规范室内电器设备的布线规范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电线电缆应符合国家电线电缆的质量标准,且应使用品牌认证的优质产品。

布线要求符合有关线路敷设、布局和走向的规定,以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4. 电源接口室内电器设备应有足够的电源接口,以满足不同设备的用电需求。

电源插座的选用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并应考虑到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不同场景的需求。

5. 配电箱室内的配电箱应设计合理,布置清晰,易于操作和维护。

配电箱的外壳应符合防护等级标准,以保护内部设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安全措施应完善,例如配电箱应设置接地装置、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等。

6. 安全标识室内电器设备的安全标识应清晰可见。

对于电源插座、电器开关等易于触摸的设备,应设置相应的标识或安全罩,以避免误触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7. 泄漏电流保护室内电器设备应配置漏电保护器,并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8. 环境保护室内电器设备的设计和使用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应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并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同时,应妥善处理电器设备的废弃物和危险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室内电器设计标准规范的最新版主要涵盖了电器设备选择、安装位置、布线规范、电源接口、配电箱、安全标识、泄漏电流保护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

家电产品的设计和安全标准

家电产品的设计和安全标准

家电产品的设计和安全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电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最基础的冰箱、洗衣机,到各种智能家居产品,家电产品已经占据了现代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设计和安全是家电产品必须要考虑的两个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家电产品设计和安全标准的相关问题。

一、设计1.1 设计思路要想让一个家电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设计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在设计家电产品时,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功能。

比如,在冰箱的设计上,除了基本的保鲜冷藏功能外,还可以针对用户生活实际情况,加入智能储存、食材分类、快速冷却等功能。

1.2 外观设计除了功能设计外,外观设计也是家电产品设计的重要一环。

外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避免产品出现过渡、笨重的情况。

外观简洁、美观的家电产品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同时也能够增加产品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1.3 创新设计家电产品的设计也需要创新,这样才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比如,智能音响不仅具备音乐播放功能,还可以通过声控、智能配对等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乐趣。

因此,在家电产品的设计上,设计师必须要具备创新思维,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

二、安全2.1 安全标准对于家电产品而言,安全标准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设计师需要在习惯、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这就需要对产品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出现漏电、触电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遵守国际标准和相应的安全法规,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2.2 性能保证家电产品的性能同样是安全的重要保障。

比如,在电烤箱的设计上,需要保证食物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预设温度。

如果产品设计不合理、工艺不严谨,就会出现短路、电火花等问题,从而为用户安全带来威胁。

2.3 环保环保同样是家电产品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保材料的使用、精细化制造工艺的推广,都是减少产品对环境污染、从而提高安全性的关键途径。

同时,在产品寿命期间,设计师还要考虑该如何进行产品回收、处理等环节,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电磁炉结构设计规范

电磁炉结构设计规范

≤溢胶槽>>打胶槽1. 目的1.1. 标准公司构造设计人员的设计并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作为指导。

1.2. 公司进工程师的培训教材。

1.3. 推广成功的构造设计,并作为公司构造设计的传承载体。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九阳电磁炉产品,是机器在构造设计时应到达的具体构造标准。

可作为电磁炉构造设计的通用标准,并可做为制定具体验证大纲的一个根本性文件。

3. 职责电磁炉事业部开发一部负责本文件的编写和修订。

4. 电磁炉上盖的构造技术标准要求 4.1. 胶槽上盖粘胶工艺槽是为陶瓷面板的粘贴打胶而设计:粘胶工艺槽需设计两条, 一条为粘胶槽,另一条为溢胶槽。

粘胶槽宽度大于或等于 5mm ,深度尺寸 1.3mm ; 溢胶槽宽度通常设定为 3mm(5mm 待验证),深度尺寸 1.3mm ;粘胶槽内侧边高度要低于顶面 0.3mm 〔是否改为 0.8mm 待验证〕;两胶槽间过桥宽度一般不大于 2mm 。

打胶槽底部设计为光面,溢胶槽尽量靠边,离粘接后瓷板边缘 5mm 左右。

过桥四个圆角 R15mm ,打胶槽内侧四个圆角 R25mm.溢胶槽打胶槽图 4-15±14.2. 操作面膜区域上盖操作面膜的凹槽深度一般设计为 0.4-0.5mm(使用特别厚度的面膜可依据需要稍作调整),上盖贴操作面膜的位置尽量避开消灭柱形或球形弧度,以免面膜起翘;按键孔边缘至操作面膜的边缘最小距离为 5~8mm 〔在可能的状况尽量大〕;按键与按键的中心距离一般不小于 15mm ;操作面膜至凹槽边缘单边距离0.2mm 。

避开设计为弧形是为了避开操作面膜压弧。

〔现用操作面膜有两种厚度规格,一种厚度 D 为 0.175mm.另一种度 D 为 0.188mm.4.3. 灯孔(是否取消待验证)图4.2.1图 4-2保证灯光聚光效果,并不应当看到其他灯或者显示板上的零部件,灯孔的最小直径 ≥ 灯柱的直径 + 0.5 m m 〔推举灯柱φ4〕;灯孔内测拔模尽量大〔≥3°〕。

中国厨房电器设计标准

中国厨房电器设计标准

中国厨房电器设计标准
根据《中国厨房电器设计标准》,厨房电器的设计要求如下:
1、安全性:厨房电器的设计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具备安全检测、故障检测、安全反应功能,确保用户安全使用。

2、可靠性:厨房电器必须确保其可靠性,确保正常发挥其功能,使用寿命要相对较长,耐久性要较好。

3、能效:厨房电器的能耗要尽量低,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4、舒适性:厨房电器的设计要参考人类工程学,使用要舒适,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5、维修性:厨房电器必须能够拆卸维修,改动结构不要影响其他部件的安装,容易维修和更换零件。

家用电器结构规范与设计方法探究

家用电器结构规范与设计方法探究

家用电器结构规范与设计方法探究发表时间:2016-01-05T14:22:41.8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作者:胡铸生[导读] 家电结构设计的严谨性。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即便是一个很小的差错都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胡铸生身份证号码:440681************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电已经日益普及。

家电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使生活更加舒适。

另一方面,人们的需求存在多样性和特殊性,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家电的设计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和创新。

本文着重从提高家电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入手,主要是探讨家电结构设计的原理、规范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家用电器;结构设计;设计方法前言家电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便捷生活的追求,家电的设计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善。

家电结构设计有其复杂的一面,很多时候需要跨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合作完成。

提高家电结构设计水平需要集思广益,突破专业的壁垒,创新则是最好的思考模式。

1.家电结构设计的特点家电结构设计的严谨性。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即便是一个很小的差错都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同理,家电产品在设计时也不能存在丝毫差错,要做到一丝不苟。

设计上的差错通常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或许给生产操作带来不便,需要复杂的生产工艺对应,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或许会使家电产品本身的功能存在缺陷,达不到预期的使用目的,给使用者带来不便,更甚者会使家电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作为家电产品的结构设计师一定要有高度的意识,重视整个设计过程的严谨性。

家电结构设计的功能性。

家电结构设计具有双重的功能:第一功能是互相连接组合的功能。

家电中的每个结构件都必须与其周围的部件进行连接组合,从而成为能满足某种需求的家电器具。

因此设计时要考虑整体的组立性,部件间的配合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家电结构设计中最根本的功能。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工程师必备

二、压铸件设计
2.5、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的大小与零件的结构、高度、壁厚及表面粗糙度有关,在允许的范围内,尽 可能取大值,有利于脱模。 非圆形内侧壁的拔模斜度如下表,外侧取表下表值的一半。
拔模高度 圆形 非圆形
<=3
>3~6

3°30’
5°30’ 4°30’
>6~10 2°30’ 3°30’
>10~18 2° 2°30’
三、钣金件设计
2.1.2 不锈钢板 SUS304, SUS316(会接触酸碱溶液的零件使用)。
★ 常用厚度:0.5,0.8,1.0,1.2,1.5,2.0。 ★ 常用表面处理:通常不做表面处理如果有特殊需要建议选用表面处理的不锈钢材料 。如:SUS304 HL(拉直纹)、SUS304 BA(雾面)、SUS304 Mirror(镜面)。
★常用厚度(mm):0.5,0.8,1.0,1.2,1.5,2.0,2.5 ★常用表面处理:镀彩锌,镀蓝锌,镀镍、喷涂 Q235是一种钢材的材质。Q代表的是这种材质的屈服,后面的235,就是指这种材质 的屈服值,在235左右。并会随着材质的厚度的增加而使其屈服值减小。Q235根据性能中 冲击温度的不同分为四个级别: Q235-A级,是不做冲击 Q235-B级,是20度常温冲击; Q235-C级,是0度冲击; Q235-D级,是-20度冲击 我们在设计时,通常在图纸材料栏里只写Q235,并没有表明其是哪一个级别的钢,这是 不正确的。后来我询问了外协李工,供应商看到Q235材质的钣金件一般都用SPCC(冷扎 钢板),附件摘录了一些关于SPCC材料的描述。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
课程大纲
一.结构设计知识简述 二.压铸件设计 三.钣金件设计 四.塑胶件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产品的壁厚直接影响到其寿命及成本,过薄可能会造成制品强度和刚度不足,受力后容易翘曲变形。成型时流动阻力大,大型复杂的零件难以成形,使用过程容易变形破裂。过厚则增加材料的成本,成型周期加长,降低生产率,产品表面产生缩水、气泡等不良现象。
6)在产品壁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体积大小、材质、使用场合。参考客户意见等资料。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受外加力或气压水压等,更须作出适当计算。
2)B类:塑件外形高低150~250mm,如座式电话机(ABS),壁厚度一般为1.8mm~2.5mm。
3)C类:塑件外形高低250mm以上,如电饭煲(PP),器械外罩(ABS)。壁厚度一般为2.5mm~3.0mm。
4)D类:对于对壳体有特别要求的产品,如音箱(壁厚对音响效果影象较大),壁厚由3.0mm~4.0mm不等。
1.70 3.20 1.30 2.00 3.50
1.40 3.00 1.00 1.60 2.60
1.00 2.60 0.70 1.20 2.50
8)丝头孔如果较深螺丝头孔应尽可能的加大以方便螺丝刀的操作。
9)A类产品常用螺丝为1.0~2.0。
B类产品常用螺丝为1.7~3.0。
C类产品常用螺丝为2.6~4.0。
2.止口:
止口在产品的组合中起到相互之间的定位、加固装配和调整接合线(夹口)的平整的作用。常用的有单止口和双止口(见图2-1)。
1)大部分产品使用的都是单止口,凸止口宽一般来为壁厚的0.45倍。高为宽度的1~1.5倍。(常用高度有0.8mm,1.0mm,1.2mm,1.5mm,2.0mm。体积大的产品还有3.0mm,4.0mm)。
C类产品装饰线为0.8x0.8。
装饰线与凹凸止口的间隙关系设计如(图3-1)。
图3-1
4.拔模:
1)产品在其出模方向所有与模穴有磨擦的面积都应有拔模角,在结构设计前要详细检查表面有没有无法出模现象。拔模角在产外观与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以方便产品加工生产。
2)对于外部有蚀纹工艺要求产品,跟据蚀纹的粗细和深度拔模角也相应不同(准确数据可参考相应的纹板)。通常用的为0.5~5度。特别对于较粗蚀纹,如果角度不够表面可能产生拖花现像。常用为5~8度,最大的要达10多度。
11)塑件转角位置用圆角过渡(图1-2)。尖锐的圆角位通常会导致部件有缺陷及应力集中,尖角的位置亦常在电镀过程後引起不希望的物料聚积。集中应力的地方会在受负载或撞击的时候破裂。较大的圆角提供了这种缺点的解决方法,不但减低应力集中的因素,且令流动的塑料流得更畅顺和成品脱模时更容易。
圆角是壁厚的0.2~0.6,理想数值是壁厚的0.5。
10)螺丝柱尽可能的避免靠边,靠边柱容易造成表面缩水。(图9-2)
图9-1
图9-2
10.螺丝盖
1)螺丝盖要求做段差来定位高度如图10-1。
2)避免用大面配合如图10-1上面段有0.05的间隙。尽量用筋骨做局部零配合,如图10-1的零配合面。装入口要加C角作安装导入。
3)如果外表面是弧面必须有防呆设计。
图6-1
图6-2
7.按键间隙:
按键间隙会跟据按钮大小、表面和配合壳体的工艺来决定。
1)通常小按键与壳体间隙为单边0.10mm加按键表面工艺产生的单边厚度加上壳体工艺产生的单边厚度。如产品壳体为表喷油,按键为表面喷漆加UV油。则按键间隙为:0.10mm+0.04(壳体喷漆)+0.04(按键喷漆)+0.03(UV油)。
3)对于表面透明或要求光洁度很好的产品,为防拖花角度通常加大到2~5度。
4)产品某些较单独或较细、容易变形位置,如喇叭网罩、装饰边框、较密集的喇叭孔等。由于单薄或区域磨擦力集中,脱模时容易粘连前模,使产品拉断或变形。拔模角通常要加大到5~7度。(图4-1)
5)如果产品垂直高度比较大表面(表面无蚀纹)或比较高的筋、螺丝柱,为避免拔模后胶过厚表面产生缩水。其拔模规则为拔模后壁厚比拔模前单边落差不小于0.20mm。(图4-2)
4)螺丝柱加强筋(火箭脚)高度不应与螺丝柱面相平,通常是为螺丝柱的0.9。
5)离壳边较近的螺丝柱加筋与壁相连起来,目的是加强支柱的强度及使胶料流动更顺畅。(图9-1)
6)孔加倒斜角,螺丝头沉台加围筋。(如图5)
7)通常螺丝柱的外径是内径的两倍。但如果这种方式螺丝柱壁厚等於或超过胶料厚度而在表面产生缩水纹及高成型应力。则螺丝柱的厚度应为胶料厚度的50-70%。如因此螺丝柱不能提供足够强度,可以加加强筋,若柱位置接近边壁,则可用一条肋骨将边壁和柱相互连接来达到加强的效果。
6.按钮设计:
1)按钮壁厚通常为1.0mm~1.5.0mm,裙边1.0mmX1.0mm(高)、1.5mmX1.2mm。(图6-1)
2)按键的设计应考虑其加工和安装的方便性,高度不宜太高,通常体积不大的不高于15.0mm。
3)按键按其色彩、材料、工艺等尽可能的用弹簧筋等方式设计成组合体。如:电镀按键为一组,喷漆的为一组,透明的为一组等。(图6-2)
5)A类产品侧壁厚要求1.8mm以上,凸止口为0.8x1.0(宽x长)或1.0x1.0。凹凸止口的间隙为0.05,加3·的拔摸角。
B类产品侧壁厚要求2.3mm以上,凸止口为1.0x1.0或1.2x1.5。凹凸止口的间隙为0.08,加3·的拔摸角。
C类产品侧壁厚要求3.0以上,止口为1.5x1.5或1.5x2.0。凹凸止口的间隙为0.15,加3·的拔摸角。
4)按键弹簧筋尺寸:宽度:1.2~2.5
高度:0.8~1.0
5)按钮上下行程由所采用的PCB板元件决定。通常有:0.30mm、0.5mm、1.0mm。导电硅胶行程为1.0~1.50mm
6)按键与壳体装配通常以壳体上的围筋压住按键裙边的方式来固定,外形若为圆形或椭圆形,要加定位筋。定位筋高度为按钮行程2倍。
家电设计规范
家电设计要点
说明:
图示:
所有产品结构设计,都应在品质至上的基础上,以简单实用、生产(装配)容易、符合客户要求为主。分件及装配,先从生产角度构思。尽可能减少生产工序及零件,以提高生产量降低成本,提升其市场竟争力。
图1-1
图1-2
1.产品壁厚
塑胶件的设计尽可能做到一次完成。对于难以保证的位置,应考虑到产品加胶容易,减胶难。预留些加胶的空间。
2)对于体积较大或行程较长按钮,因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钮现像(如座式电话机)。设计时应加大按钮的拔模角,间隙通常为0.20mm(不包括工艺间隙)(如图5)。
3)常用工艺间隙:喷漆,0.03mm~0.05mm
UV油,0.03mm~0.05mm
电镀,0.03mm~0.05mm(水镀,0.10mm)
4)
8.固定零件装配间隙
6)塑件精度要求高,应采用较小的拔摸角。
塑件较高较大,应采用较小的拔摸角,即按落差计算。
塑件形状复杂,不易脱模,应采用较大的拔摸角。
塑件收缩率较大,应采用较大的拔摸角。
塑件壁较厚,收缩也增大,应采用较大的拔摸角。
7)产品表面如果有侧面行位开摸,则行位位置拔摸角可忽略。
图4-1
图4-2
5.倒圆角:
1)产品的所有外形棱线必须要导圆角。特别注意电铸件或电铸按键的棱线
1)产品装配和模具加工中要求精度较高,其座标位置尽可能的设计为整数,有难度也应精确到0.50(如51.50或49.50)。方便易记减少失误。
2)螺丝柱的大小在整套产品中尽量避免太多不同尺寸,以求生产、装配、螺丝采购的方便和系统性。
3)螺丝柱不宜太高,太高会降低强度。旁边可以加加强筋(火箭脚)来加大强度,也可以通过加高螺丝头沉台来降低螺丝柱高度。
2)倒圆角应不小于R 0,30mm,小于R0.30mm会被视为工艺角。
3)壳体的螺丝头沉孔边要加0.3以上的圆角。
4)特别注意电铸件或电铸按键的棱线防后期产生掉漆要加0.2以上的导圆角。
5)零件的所有转角尽可能的设计成圆角或用圆弧过渡。(如图1-2)以减少应力的集中、提高强度和利于模具填充、脱模。
6)矩形通孔,要在四个拐角处留0.3-0.5的小圆角,避免出模时,由于应力集中,会有拉白拉裂等现象。
2)按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如滑动式的电池门扣。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这是最常用的一些如组合卡扣。
1)小零件如LED导光拄、小镜片、装饰件装配间隙单边为0.05mm或0.07mm。稍大的因收缩和变形不同单边为0.10mm或0.15mm。
2)尺寸比较大的零件收缩和变形也大,装配间隙单边可加大为0.30mm~0.50mm。
3)尺寸不大的硅胶或橡胶零件可设计为零配合,如USB座橡胶盖。(图10-1)
9.螺丝柱:
⑦:母扣预留加胶空间,0.2以上,如有空间尽量加大。
⑧:母扣扣合量,0.6以上。
⑨:公母扣避空空间,如有空间尽量加大。
11-1
12.加强筋
1)加强筋在塑胶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份,加强筋有效地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对一些经常受到压力、扭力、弯曲的塑胶产品尤其适用。此外,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节部份很大的作用
图2-1
图2-2
3.装饰线(美观线):
产品的配合装饰线间隙(高)尺寸因其体积的大小而不一。设计时应考虑装饰线与产品整体的协调。通常有(0.30mm,0.50mm,0.8mm,1.0mm。)宽度通常有(0.30mm,0.50mm,1.0mm)。
A类产品装饰线为0.3x0.3。
B类产品装饰线为0.5x0.5。
6)卡扣的常用设计数据(A类产品):
①:公扣厚度,0.8以上,注意弹力和缩水。
②:公扣直身边,0.5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