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产品结构,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生活小家电产品设计

生活小家电产品设计

生活小家电产品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小家电产品应运而生,帮助人们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带来了新的投资和消费机会。

设计出合理方便、具有良好性能和视觉效果的小家电产品,无疑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小家电产品设计要从定义出发,全面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制定策略之前,要先明确小家电产品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消费者要求的主要功能和视觉效果。

小家电产品的设计应从功能结构设计出发,既要将技术和实用性完美结合起来,又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外观和内部结构的整体协调性和完整性。

这就意味着,开发小家电产品时,必须考虑产品的机械性能、操作性能、电气性能、可靠性、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人性化设计等产品特性。

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家电产品设计:首先,要设计一种简单、实用和易操作的小家电产品,并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按照有关质量标准进行设计,使得小家电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并且能够长期正常使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其次,在设计小家电产品外观和内部结构时,要注重美学和人性化设计,使其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这就要求产品的造型要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舒适、安全,并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同时还要取得较高的商业价值。

最后,要做好小家电产品的环保设计,以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释放的污染物,从而在保障用户的权益的同时节约资源。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安全环保的小家电产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应坚持“安全、智能、便捷、节能、环保”的原则,重视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孜孜不倦地追求“质量”,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面向可拆解性的家电产品结构改进设计方案

面向可拆解性的家电产品结构改进设计方案

包括基本 问题分析 、可拆解 结构设计经验借鉴 、制定可拆解 结构设计方案和方案评估与实施 四个步骤 。最 后以洗 碗机底
板 为 例 验 证 了 该 设 计 方 案 的有 效 性 。 关 键 词 :家 电产 品 ; 结 构 设计 ;可 拆 解 性 设 计 ;洗 碗 机
Abs t r a c t :I n f o r m at i o n e x p re s s i o n mo d e1 f or s t r u ct u r a l de s i g n f o r di s as s e mb l y of h o u s e h ol d a p pl i an c e s h a s be e n e s t a b li s h e d a n d a me t ho d o f s t r u c t u r e i m p r o vi n g d e s i g n f o r d i s a s s e m bl y o f h o u s e h ol d a p pl i a n c e s h a s b e e n p r o p o s e d . T h e m e t h o d i nc l ud e s f o ur s t e p s: a n a l y s i S o f b a s i c p r o b l e m s , e x p e ri e n c e l e a r n i n g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f o r d i s a s s e m bl y , f o r m ul a t i o n me t h o ds of s t r u ct u r al d e s i g n f o r di s a ss e m bl y a n d m e t h o d e v a ] u a t i o n a n d i m pl e m e n t . I n t h e e n d ,s u f fi Ci e n c y of me t ho d h a s b e e n v e ri fi e d b y e x a m pl e o f b a s e b o a r d o f

家电产品塑料件结构设计

家电产品塑料件结构设计
塑胶材料性能介绍 及对比
03、壁厚的选择
塑胶零件的壁厚对零件的质量影响很大,壁厚过小时成型的流动阻力大,大 形复杂的零件就很难充满型腔,塑胶壁厚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 求:
➢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 脱模时能经受脱模机构的冲击与震动 ➢ 装配时能承受足够的紧固力 塑胶零件规定有最小壁厚值,它随塑胶品种牌号和零件大小不同有不同,对于外壳零件, 推荐如下壁厚ABS,PC+ABS,PC, 透明PC,透明ABS,壁厚为:2.0-3.5mm。一些小的 外观零件(如按键帽,灯罩,旋钮)可以做到1.2-2.0mm同一个塑胶零件的壁厚尽可能 一致,否则可能会由于壁厚不均而产生壁厚处缩水。
10、塑料件设计要点
➢ 壁厚适当、均匀
10、塑料件设计要点
➢ 壁厚适当、均匀
10、塑料件设计要点
➢ 不同厚度的壁之间应该有过渡部分
10、塑料件设计要点
➢ 不同厚度的壁之间应该有过渡部分
10、塑料件设计要点
➢ 表面凹痕的消除或掩盖
10、塑料件设计要点
➢ 要有足够的脱模斜度
10、塑料件设计要点
家电产品塑料件结构设计
2023/02/10
目录
CONTENTS
01 术语和定语 02 材料的选择 03 壁厚的选择 04 拔模斜度的设计 05 柱位的设计 06 加强筋的设计 07 装饰线、止口、叉骨、扣位的设计 08 圆角的设计 09 常用透明零件的设计
01、术语和定语
1.1 缩水、缩痕 制品表面产生凹陷的现象,由塑胶体积收缩产生,常见于局部内厚区域,如加强肋或柱位与面 交接区域。
06、加强筋位的设计
柱位上的加强筋:胶柱在结构允许情况下必须设计加强筋。柱位上的加强筋由于是跟柱位一起 顶出,可以比普通的加强筋高得多,其高度方向上比柱位端面低1-3mm就可以了。同时,柱位的 加强筋尽量对称加工,以保证柱位变形尽量小。其形状如图1,指示的斜度为D=3-5度。

小家电的结构简单化设计探讨

小家电的结构简单化设计探讨

小家电的结构简单化设计探讨摘要:近年来,家用小电器的内部结构设计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串并联组合再到平行设计无不体现出一种创新性思维,通过对小型家电机构设计的创新与优化,提高了小型家电的工作效率,使小型家电应用起来更加简洁方便。

鉴于此,本文对小家电的结构简单化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期许能为相关人士带来参考。

关键词:小家电;结构设计;设计探讨引言从目前现状来看,小家电行业正在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在此状态下,小家电企业如果要突显自身独有的行业竞争优势,则需凭借新颖的家电设计思路。

通常来讲,关于小家电设计应当关注其中的家电结构组合,对其可以分成并联式、串联式与其他种类的家电结构[1]。

由此可见,结构设计在全过程的小家电设计中占据很关键的地位,作为设计人员有必要运用多样化与灵活性的思路来优化小家电相关的结构设计。

一、小家电产品的特征小家电的总体特征。

(1)小家电产品与大家电产品一样,必须由电能驱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或热能。

(2)以电驱动,决定小家电产品的设计必须注重电绝缘性和防护性措施。

安全性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也是小家电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内容。

(3)小家电的结构,总体而言较简单,但对电器元件的要求高,电器元件的质量必须达到规定的指标。

(4)家电产品,家字打头,是生活器具类产品,较其他产品更注重产品的欣赏价值,尤其是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电器,既要求外观能够美化生活,又要具备减少人们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

(5)小家电的清洁、维护要简单易行,不要由于使用它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家务劳动。

(6)无论是小家电还是大家电都是耐用性产品。

人们对大、小家电的寿命周期及可靠性期望甚高,一般都期望能使用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小家电的生命周期一般短一些,为五六年。

二、优化小家电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在传统模式下,关于小家电设计通常都会选择单一设计模式。

然而不应忽视,关于小家电的各种内部结构如果仅限于单一式的家电结构设计,那么通常都很难达到最优的家电设计整体效果。

家电行业智能家电产品开发方案设计

家电行业智能家电产品开发方案设计

家电行业智能家电产品开发方案设计第1章项目背景与市场分析 (4)1.1 家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1.1.1 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4)1.1.2 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4)1.1.3 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 (4)1.2 智能家电市场现状与机遇 (4)1.2.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4)1.2.2 品牌竞争激烈 (4)1.2.3 产业链逐渐完善 (5)1.3 目标用户需求与痛点研究 (5)1.3.1 都市年轻家庭 (5)1.3.2 中老年家庭 (5)1.3.3 二胎家庭 (5)第2章智能家电产品定位与规划 (5)2.1 产品定位 (5)2.2 产品功能规划 (5)2.3 产品线拓展策略 (6)第3章技术研究与创新 (6)3.1 关键技术研发 (6)3.1.1 智能感知技术 (6)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7)3.1.3 互联互通技术 (7)3.1.4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7)3.2 技术创新点与应用 (7)3.2.1 创新点一: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识别技术 (7)3.2.2 创新点二:多模态交互技术 (7)3.2.3 创新点三:自适应学习技术 (7)3.2.4 创新点四:绿色节能技术 (7)3.3 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7)3.3.1 技术难点一:多设备协同控制 (7)3.3.2 技术难点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7)3.3.3 技术难点三: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 (8)3.3.4 技术难点四:用户体验优化 (8)第4章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 (8)4.1 产品外观设计 (8)4.1.1 简约时尚:采用简约的设计风格,去除多余的装饰,使产品更具现代感与时尚感。

(8)4.1.2 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如按键布局、操作界面等,提高用户体验。

(8)4.1.3 家居融合:产品外观与家居环境相协调,颜色、材质等方面与家居风格保持一致,使之成为家居环境中的一部分。

(8)4.1.4 环保理念:在设计中融入环保理念,采用可回收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冰箱结构原理

冰箱结构原理

冰箱结构原理冰箱作为家用电器中的重要成员,扮演着保鲜、冷藏食物的重要角色。

它的结构原理是如何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冰箱的外部结构。

冰箱通常由外壳、门体、门把手、调节器、排水盘等部件组成。

外壳是冰箱的主体结构,它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具有保护内部零部件的作用。

门体是冰箱的出入口,可以打开和关闭,用来放置食物和取出食物。

门把手是用来开启门体的部件,通常设计成便于人们握住的形状。

调节器是用来调节冰箱温度的部件,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冰箱内部的温度。

排水盘则是用来收集冰箱内部的冷凝水,防止水滴到食物上。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冰箱的内部结构。

冰箱内部通常由冷冻室和冷藏室组成。

冷冻室是用来存放冷冻食品的区域,通常温度较低,可以长时间保存食物。

冷藏室则是用来存放冷藏食品的区域,温度相对较高,适合存放需要短时间保存的食物。

除了这两个主要的区域外,冰箱内部还配备有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制冷系统、通风系统、除霜系统等。

制冷系统是冰箱的核心部件,通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部件来实现制冷作用。

通风系统则是通过风道和风扇来实现冷空气的循环,保持冰箱内部的温度均匀。

除霜系统则是用来去除冰箱内部的结霜,保持冰箱的正常运行。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冰箱的工作原理。

冰箱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制冷系统来实现的。

当冰箱插上电源后,压缩机开始工作,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冷却成高压液体。

接着,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减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蒸发器蒸发,吸收冷凝室内的热量,使得冷藏室内的温度下降,实现冷藏食品的目的。

同时,蒸发器蒸发后的制冷剂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往复,保持冰箱内部的温度稳定。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对冰箱的结构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冰箱作为家庭必备的电器,其结构原理的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冰箱,也有助于我们对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结构设计家电产品所有部件中英命名

结构设计家电产品所有部件中英命名

磨擦甩色 颜色沉 颜色光亮 喷油表面不平滑 移印过多 移印不完整 丝印不良 印油过多
热熨不良 电镀不良 电镀阴阳色 电镀发黑 手指模印
杂声 电池弹簧凸出 接触不良及焊锡不良 间竭功能 无声 灯泡无光 电线凸出 电线甩掉 电线焊接不良 短路 开关不良 开关无功能 电路板松
超声不良 超声压花
贴纸翘起 热封不良 油渍 胶水渍 牙松 滑牙 公仔手脚不能动 混错装
screw rust 螺丝生锈 blister poor heat sealing &unse吸塑不良或无粘 excess material inside blister 吸塑有外来物件 incorrect blister used 错用吸塑罩 blister cannot stand 吸塑不能站立 blister card wrinkle 吸塑卡皱 blister card damage 吸塑卡烂 blister card poor die-cut 吸塑卡裁剪不良 fold mark on blister card 吸塑卡折痕 polybag damage 胶袋损坏 polybag shrinkage 胶袋缩水 j-hook damage/wrinkle 挂钩烂/皱 j-hook sticker dislocate 挂钩胶贴移位 butterfly hook damage/wrinkle 蝴蝶孔烂/皱 butterfly hook poor die-cut 蝴蝶孔裁剪不齐 fold mark on gift box 彩盒折痕 window box film stress 彩盒胶穿顶白 window box film detach 彩盒胶窗甩 window box film poor sealing 彩盒胶窗无粘合不良 window box flap seam open 彩盒缝口爆开 window box film poor transparen 彩盒胶窗透明度不良 missing accessories/componen 漏散件/附件 missing/wrong date code 漏/错日期印 missing instruction sheet 漏说明书 part dislocate 配件移位 包装 master carton shipping carton inner carton blister pack gift box pack instruction sheet bilingual pack 车缝及车梳 soft toy poor stuffing uneven stuffing stuffing disproportion poor sketching poor sewing seam allowance expose poor marrowing

家电结构课程设计

家电结构课程设计

家电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常见家电的基本结构组成,如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2. 学生能掌握家电各部件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并了解它们在家电整体运行中的作用。

3. 学生能了解家电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科技对家电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拆解和组装,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家电故障。

3. 学生能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家电结构进行评价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家电结构的兴趣,激发探究家电科技的欲望。

2. 学生认识到家电结构优化对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家电基本结构认识:- 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常见家电的内部结构组成。

- 各个部件的名称、功能及相互关系。

2. 家电工作原理及发展历程:- 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的工作原理。

- 家电性能的提升及结构优化的历程。

- 家电科技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3. 实践操作与问题分析:- 拆解与组装家电,了解各部件在实际运作中的作用。

- 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家电故障,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 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家电结构,评价其优缺点。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制定,与课本章节紧密关联。

教学大纲明确,包括家电结构认识、工作原理及发展历程、实践操作与问题分析三部分。

具体安排和进度如下:1. 认识家电基本结构(1课时)2. 了解家电工作原理及发展历程(1课时)3. 实践操作与问题分析(2课时)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于家电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发展历程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压铸件设计
4.、机加工
模具因受高温冲击,表面比较容易冲蚀,考虑到模具寿命,模具上尽量避免使用行位、细 长镶针等结构,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不直接铸出,采用后序CNC或普通机床加工而成,同时因 铸件的尺寸精度都比较低,对高精度的,也采用CNC加工而成,其精度按机加精度等级要求。 结构设计时需考虑到机加定位面,以便能方便装夹,对于有防爆要求的接合面一定需要机加 来保证其表面粗糙度及尺寸精度。
名义尺寸(长或宽) ~25 >25~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400
整形前
0.2
0.3
0.45
0.7
1.0
1.52.2Fra bibliotek整形后
0.1
0.15
0.20
0.25
0.3
0.4
0.5
当设计隔爆型的灯具时,其精度及平面公差的精度高于模制品的正常控制精度,此时则需要安 排机加的方式,而这时则要考虑产品的易加工程度,有时加工的方式而决定了产品的形状。(见附 图3)
2.1.3 铝板: A1100(纯铝)、 A5052(合金铝)、6061(合金铝)
★常用厚度:1.0,1.2,1.5,2.0。 ★常用表面处理:拉丝氧化(发黑,发白)、喷砂氧化(不推荐使用,单面喷砂容易 变形)、喷粉。如果零件要求导电,则需要在技术要求里注明导电氧化,导电氧化属化学 氧化,颜色为淡黄色。
三、钣金件设计
2.1.2 不锈钢板 SUS304, SUS316(会接触酸碱溶液的零件使用)。
★ 常用厚度:0.5,0.8,1.0,1.2,1.5,2.0。 ★ 常用表面处理:通常不做表面处理如果有特殊需要建议选用表面处理的不锈钢材料 。如:SUS304 HL(拉直纹)、SUS304 BA(雾面)、SUS304 Mirror(镜面)。
★常用厚度(mm):0.5,0.8,1.0,1.2,1.5,2.0,2.5 ★常用表面处理:镀彩锌,镀蓝锌,镀镍、喷涂 Q235是一种钢材的材质。Q代表的是这种材质的屈服,后面的235,就是指这种材质 的屈服值,在235左右。并会随着材质的厚度的增加而使其屈服值减小。Q235根据性能中 冲击温度的不同分为四个级别: Q235-A级,是不做冲击 Q235-B级,是20度常温冲击; Q235-C级,是0度冲击; Q235-D级,是-20度冲击 我们在设计时,通常在图纸材料栏里只写Q235,并没有表明其是哪一个级别的钢,这是 不正确的。后来我询问了外协李工,供应商看到Q235材质的钣金件一般都用SPCC(冷扎 钢板),附件摘录了一些关于SPCC材料的描述。
三、钣金件设计
1、术语和定语
钣金件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冲切、弯曲、拉伸,焊接等加工过程中的难易程度。
2、优选材料及表面处理 2.1、公司优选材料性能、用途、规格
我司没有特别的单独规范来强制优先材料的选用,但在设计的默认过程中基本上有一 个自发的优先选用行为:
2.1.1普通碳素结构钢-普板 (Q235)
2.4、圆角
圆角设计可使金属液流畅,气体易排出,有利于铸件成形,并能避免因锐角致使零 件和模具产生裂纹,有利于提高模具寿命,因此对过渡处应避免锐角设计, 圆角半 径以取最大为原则,一般取值如下: 对相等壁厚: 1/2h<= r<=h 对不等壁厚: 1/4(h1+h2)<=r<=1/2(h1+h2) r为内圆角半径, h、 h1和 h2为壁厚
二、压铸件设计
3、公差
3.1 尺寸公差
压铸件尺寸公差依据国标GBT1804-M选取, 铝合金公差一般按5级取,对分形 面及活动部位尺寸公差需低一级,对有严格精度要求的可做到3级, 对超出要求的可 双方协商采用后加工来保证。
3.2、平面度公差
压铸件变形因素与模具的顶出机构、零件的结构、壁厚不均等有关, 变形量如 下表, 对特别要求的,需采用后加工来保证。
耐力(MPa) 157 154
延伸率(%) 1.5 1.4 1.6
硬度(HB) 73.6 74.1 74
余量
2.2、壁厚
壁厚设计以均匀为佳,不均易产生缩孔和裂纹,易引起零件变形,同时会影响到模具的使 用寿命。壁厚很厚的铸件内部易产生缩孔,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大形铝合金,其壁厚不 宜超过6mm,因壁厚增加,其材料的力学性能将明显下降,因此推荐壁厚如表<2>。对外侧 边缘壁厚, 为保证良好的压铸成形,壁厚s>=1/4h, 且s>=1.5mm, s为边缘壁厚, h为边 缘壁的高度,如下图所示。
二、压铸件设计
<2>压铸件最小壁厚和正常壁厚
壁的单面面积 axb(cm2) 最小壁厚(mm) 正常壁厚(mm) <=25 0.8 2.0 >25~100 1.2 2.5 >100~500 1.8 3.0 >500 2.5 4.0
例:壁厚设计-990801-89灯头壳-GF-A-C版
二、压铸件设计
2.3、加强筋
设计筋的目的是增加零件的强度和刚性,避免因单纯依靠加大壁厚而引起的气孔,裂 纹和收缩缺陷,同时能使金属流路顺畅,改善压铸的工艺性.筋高不超过15倍壁厚,最大筋宽 不超过1.5倍壁厚,对筋高30mm以下,拔模斜度不小于3°,筋高30mm以上,拔模斜 度不小于2°(通常在我司为节省成本,减轻重量,拔摸斜度一般都放得很小,一般情拔 1°,高筋高30mm以上的拔2度,对于批量不大的产品应该也不会有很大问题),在特殊 情况下加强筋端面的拔模度可设为0.5°。 例:特殊情况下加强筋的运用
2.8、文字和图案
文字大小不小于5号字体,凸起高度0.3~0.5mm, 线宽推荐0.8mm.,出模 度10~15度,如果外壳表面采用喷粉处理,其外侧面的文字及图案的凸起高度采 用0.5mm,如果凸起高度用0.5mm以下的话,外壳喷粉之后会其字形及图案就 会模糊不清。
2.9、表面质量
2.9.1 压铸面 铝合金压铸表面粗糙度在Ra3.2~6.3, 表面质量按粗糙度分为3级,详细见表:压铸 表面质量分级 , 2.9.2表面缺陷 压铸件各类表面缺陷不同级别的要求见表:面缺陷要求(JB2702-80)
2.1.4 铜板: H62
★ 常用厚度:0.3、0.5、0.8、1.0、1.2、1.5、2.0。 ★ 常用表面处理:镀镍、发黑氧化、不处理。
2.2 选择材料和表面处理的注意事项
三、钣金件设计
2.2.1 选材时尽量减少品种规格,便于生产管理。 2.2.2 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在保证力学性能和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价廉的材料。 2.2.3 建议钣金件最薄用0.8mm厚,最厚用2.5mm厚。0.5mm厚的冷轧钢板焊接、折 弯后的尺寸都不容易控制,除了用于做成简单的屏蔽片或是弹 片,应尽量少用。超过 2.5mm厚冷轧钢板加工很困难,折弯很难控制,也应尽量少用。 2.2.4 需要焊接组合的零件建议选用Q235。 2.2.5 有较高的防腐要求或外观要求的零件建议选择不锈钢板,或铝板。 2.2.6 需要电镀的零件建议选用镀彩锌或镀兰锌的表面处理。 表面电镀的防腐性比较:
二、压铸件设计
<1>材料成份和力学性能
合金牌号 ADC10 ADC12 A380
Si(%)
7.5-9.5 9.6-12 7.5-9.5
Cu(%)
2-4 1.5-3.5 3-4
Mg (%)
<0.3 <0.3 <0.1
Fe(%)
<1.3 <1.3 <1.3
Al
余量 余量
抗拉强度(MPa) 241 228 245
二、压铸件设计
2.5、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的大小与零件的结构、高度、壁厚及表面粗糙度有关,在允许的范围内,尽 可能取大值,有利于脱模。 非圆形内侧壁的拔模斜度如下表,外侧取表下表值的一半。
拔模高度 圆形 非圆形 <=3 4° 5°30’ >3~6 3°30’ 4°30’ >6~10 2°30’ 3°30’ >10~18 2° 2°30’ >18~30 1°45’ 1°45’ >30~50 1°15’ 1°30’ >50~80 1° 1°15 >80~120 0°45 1° >120~180 0°30’ 0°45’ >180~250 0°30’ 0°30’
二、压铸件设计
1、术语和定语
流痕:指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且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的纹路。 冷隔:指铸件表面有与周边熔接不良的小块。 铬化:指铸件与铬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在铸件表面形成一层薄的铬酸盐膜。 欠铸:指铸件成形不饱满。 网状毛刺: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 溢流口:指金属液冷却凝固时为补偿金属收缩所设置的穴。
电镀或化学镀的正常合格率为80%,如压铸成形较差,合格率可能会低于50% ,这种工
艺我司使用较少,只用在各种堵头及压紧螺母的锌合金铸件采用了这种工艺。 4.1.4、表面喷涂
表面喷涂一般为喷油和喷粉,主要用途用于外观或防腐蚀,涂层厚度一般60~120µ m, 纹路分光面和砂纹面(撒点)。涂层主要性能检测指标为涂层厚度测试,附着力测试及盐雾 测试。 5、铸件加工工艺 5.1、铸件的一般加工流程如下: 压铸成形 去浇口溢流口 去批锋抛光 机加 清洗 表面处理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
课程大纲
一.结构设计知识简述 二.压铸件设计 三.钣金件设计 四.塑胶件设计
一、结构设计知识简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使用范围的推广,灯具的功能、体积、重量、动转可靠性以及对各种环境 的适应性等诸多问题被纳入到结构设计的范畴,使灯具的结构设计逐步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 技术,未来的灯具在光学设计、热学设计、安全设计、机械设计与工艺设计的科学化程度将大 大提高,各种专业软件的算法已经应用到或是即将应用到配光设计技术、温度模拟分布、热流 模型的建立等方面,特别是灯具系统化设计的理论和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纯机械技术和 工艺失去意义,现有的结构设计方法也面临着新的变革。 目前,灯具的结构设计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整机组装结构设计 2、热设计 3、电磁兼容性设计 4、结构静力计算与动态参数设计 5、防腐蚀设计 6、连接设计 7、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设计) 综合上述,结构设计(灯具)现已包含着相当广泛的技术内容,其范围涉及到力学、机械 学、材料学、热学、电学、化学、光学、美学、环境学等,本讲义不想涉入到上述的具体内容 中去,而是配合上述过程问题讲述各种不同加工方式的结构的工艺性设计:压铸件工艺性设 计、钣金件工艺性设计、塑胶件工艺性设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