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编制规则【模板】

合集下载

关于课程编号规则的说明

关于课程编号规则的说明

关于课程编号规则的说明一、编码形式:第一级(或称课程简码) 第二级注:课程归属指课程承担和管理所归属系部的专业或教研室;周期号指课程开设的学期数;区分号是指相同课名编号时不同课程的区分代码。

编码目的是为了对不同的课程加以区别,每门课程都有一个唯一的代号。

一个具有良好性能的编码,既能反映课程间的区别,又能反映课程间的关联,从而便于对课程的识别和管理,便于学生选择课程。

编码的第一级:主要从“横向”反映课程之间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课程名称是此课程区别于它课程的重要标志。

从全院来看,许多专业的课程合在一起,会有许多同名但内涵不尽相同(有的是包含关系可体现在学分上,有的是因不同专业而各有特色)或异名而内容相近的课程,为便于反映课程间的联系,则用同一课名编号,并用区分号反映课程间的区别。

从全院来讲,某一专业的必修课可能是另一专业的选修课,某一专业的选修课也可能是另一专业的必修课等等,因此,课程编号不区别必修、选修这方面性质。

编码的第二级:主要从一门课程的“纵向”“长度”反映一门课程的不同阶段。

在课名相同,并且第一级编码所反映属性也相同的前提下,用课程周期号反映课程纵向长度的级。

因此,在需要区别课程所进行的学期数时,就需要编码的第二级,也才需要编码的第二级。

而本期学分则是本期“教、学”量的标志。

编码产用节点法:为了解决单独用数字叠加带来的字符多、冗长难辨等问题,特采用节点法把不同要素的代码用一个节点分隔。

编码的第一级由四个要素组成(课名、区别、归属、总学分),中间包含三个节点;编码的第二级由二个要素组成(学期数、学分),中间包含一个节点。

采用节点的办法,对同一要素到底用多少位数码可不必过于强调一致。

(实际上,从全校范围来讲,确定一门课程需要六维,在不需要区别课程所进行的期数时,则需要四维)有了课程编号,可明确地告知或规定学生,下列两种情况的课程不需重复学习(重修除外):1、课程“长度”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课程名号相同的课程不需重复学习;2、课程“长度”有二个及以上学期的课程,同名同周期号课程不需重复学习;二、关于课程编码的管理为了保证课程编号的科学性、全院统一性,必须按照集中统一和分级分工的原则。

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命名规则

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命名规则

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命名规则(初稿)一、课程编码的构成课程编码须在制(修)订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确定,由8位字符组成组成。

其中第一、二、三位为开课学院系部代码;第四位为课程类别代码;第五位为课程开设年级代码;第六、七位为课程流水号代码;第八位为特殊课程类型代码。

同一教学内容的课程使用同一编号,不能设置多个编号。

教学内容不同的课程,须使用不同编号。

(一)课程编码的第一、二、三位为开课学院系(部)代码(二)第四位为课程类别号,代码编号如下:备注:英文字符为大写。

(三)第五位为课程开设年级:1-4(四)第六、七位为课程流水号代码(五)第八位为特殊课程代码,代码编号如下:备注:英文字符为大写。

二、课程名称命名规则1、课程名称要求分别确定“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中英文名称要准确,不能用缩写。

例如:“课程设计”不要缩写成“课设”2、英文名称中单词之间要有空格;除介词等以外,首字母应大写。

例如: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3、双语课程、全英文课程分别在课程名称后加 (双语)、(英文)。

例如:1010109S 社会学概论(双语)4、分多学期授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后加 (1)、(2)……,以示区别,刮号前不留空格。

例如:08101020 数学分析(1)08101030 数学分析(2)5、分难度级别的课程在课程名称后加Ⅰ、Ⅱ、Ⅲ、Ⅳ等罗马数字,Ⅰ为难度级别最高,依次递减,罗马数字前不留空格,例如:01302110 材料力学Ⅰ01302130 材料力学Ⅱ6、专设课程在课程名称后加大写字母A。

例如:08103010 科学计算A7、课程名称中具有以上3-6点特征时,按照“名称+(双语)或(英文)+难度级别+专设课程标记+分学期授课标记”的顺序命名。

例如:0810119S 工科数学分析(双语)ⅠA(1)。

课程编码规则

课程编码规则

课程编码规则81 2 3 4 5 6 7教学部门代码流水号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开课学期一、课程编码定为8位字符。

二、各位字符具体含义限定为:(一)第1、2位—教学部门代码(二)第3、4、5位—教学部门所属课程序号代码(三)第6位—课程性质代码“1”—必修“2”—限选“3”—公选(四)第7位—课程类别代码按周单独开设的实训实习课程用“2”表示,其余课程用“1”表示。

(五)第8位—开课学期代码“0”—单学期“1”—第一学期依次类推三.说明:1.课程名称不同,则代码不同。

2.课程名称相同,学分不同,则代码不同。

3.课程代码连续排列,不空号。

新开设的课程按照递增号码排列。

4.今后若有课程被取消,课程代码保留,不能更改和替换。

5.公共选修课归属在教务处6.对于一门课程开设在多个学期,需要编多个代码,课程名称后加(),括号中用一、二、三、四标记。

如听力与口语,共开设四个学期,则可用如下类似编码:0312311 听力与口语(一)0312411 听力与口语(二)0312511 听力与口语(三)0312611 听力与口语(四)附系部代码表代码系部名称01 基础部/社科部02 体育部03 外国语言文学系04 机电工程系06 电子与电气学院07 信息管理系08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10 艺术系99 教务处55 工程学院56 机电学院57 轻工学院58 纺织学院59 工业学院注:1.教材版本时间那里,只填写年如:20082.公选课的课程代码不填,专业代码填9999993.课程名称那里例如高等数学(四)。

不要填高等数学14.凡是每项上面有小标的,都是不需要自己填写,而是点击右下角的小标注,来选择的。

5.课程类型那里,一般都选“理论+实践”,除了“实训周”6.实践课时比例,请查看培养方案。

请不要把去年老版本上的内容直接剪切到发下的文档,不然最后我们用软件统计的时候是统计不成功的,谢谢合作!。

西北大学本科生教务管理系统课程编码规则

西北大学本科生教务管理系统课程编码规则

西北大学本科生教务管理系统课程编码规则一、课程编码说明
课程编码规则为:课程层次代码+12+课程分类代码+3+456
课程层次代码:
U:本科生课程
数字第1、2位:开课院系(单位)代码
课程分类代码:
G—通修课程
C—通识教育课程
M—学科专业课程
E—开放选修课程
O—其他课程
数字第3位:课程教学类型码
1—理论课(含少学时实验、上机)
2—实验/实践类课程(独立设课)
3—上机课
4—实习课
5—课程设计
6—其他
数字第4-6位:课程序号
二、其他说明
1、既有理论又有实验的课程在课程名后加“(含实验)”,双语教学的课程在课程名后加“(双语)”,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在课程名后加“实验”,独立开设的上机课在开设名后加“(上机)”,独立开设的课程设计在课程名后加“(课程设计)”。

2、同一课程如分多个学期开课,须在课程名后加Ⅰ、Ⅱ、Ⅲ、Ⅳ等罗马数字加以区分。

例如,形势与政策Ⅰ、形势与政策Ⅱ、形势与政策Ⅲ、形势与政策Ⅳ。

3、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新生专业导读、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训练等特殊课程由教务处统一进行编码。

4、该课程编码规则仅适用于2018级及以后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使用,2017级及以前的本科生依旧使用旧版教务系统里的课程代码。

三、课程代码编写示例
仅供参考,非实际课程代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编码编制规则及要求【模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编码编制规则及要求【模板】

附件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编码编制规则及要求一、课程编码编制规则课程编码由7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从左到右第1位是课程水平代码、第2-3位是开课单位代码、第4位是课程类型代码、第5、6、7位是顺序码,其规则和含义如下:1.第1位课程水平代码,按修读顺序和难易程度分为9级,其中1~5是本科生一年级至五年级的课程、6~7是硕士研究生课程、8~9是博士研究生课程。

1××××××——本科一年级课程2××××××——本科二年级课程3××××××——本科三年级课程4××××××——本科四年级课程5××××××——本科五年级课程6××××××——硕士基础课程7××××××——硕士专业课程8××××××——博士理论课程9××××××——博士进展课程2.第2~3位开课单位代码,按表1执行。

表1 开课单位代码3.第4位课程类型代码,按表2执行,课程类型由开课单位确定。

表2 课程类型代码示例:2××0×××——本科二年级通识类选修课程2××1×××——本科二年级通识类必修课程2××2×××——本科二年级学科大类基础课程2××3×××——本科二年级学科基础课程3××4×××——本科三年级专业课3××5×××——本科三年级综合实践课6××0×××——等价课是“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选择性使用的课程,如“硕士外国语”课程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俄语,培养方案自动引用“硕士外国语”,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时根据入学语种通过下拉菜单选择对应的课程。

课程编码规则

课程编码规则

课程编码规则81 2 3 4 5 6 7教学部门代码流水号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开课学期一、课程编码定为8位字符。

二、各位字符具体含义限定为:(一)第1、2位—教学部门代码(二)第3、4、5位—教学部门所属课程序号代码(三)第6位—课程性质代码“1”—必修“2”—限选“3”—公选(四)第7位—课程类别代码按周单独开设的实训实习课程用“2”表示,其余课程用“1”表示。

(五)第8位—开课学期代码“0”—单学期“1”—第一学期依次类推三.说明:1.课程名称不同,则代码不同。

2.课程名称相同,学分不同,则代码不同。

3.课程代码连续排列,不空号。

新开设的课程按照递增号码排列。

4.今后若有课程被取消,课程代码保留,不能更改和替换。

5.公共选修课归属在教务处6.对于一门课程开设在多个学期,需要编多个代码,课程名称后加(),括号中用一、二、三、四标记。

如听力与口语,共开设四个学期,则可用如下类似编码:0312311 听力与口语(一)0312411 听力与口语(二)0312511 听力与口语(三)0312611 听力与口语(四)附系部代码表代码系部名称01 基础部/社科部02 体育部03 外国语言文学系04 机电工程系06 电子与电气学院07 信息管理系08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10 艺术系99 教务处55 工程学院56 机电学院57 轻工学院58 纺织学院59 工业学院注:1.教材版本时间那里,只填写年如:20082.公选课的课程代码不填,专业代码填9999993.课程名称那里例如高等数学(四)。

不要填高等数学14.凡是每项上面有小标的,都是不需要自己填写,而是点击右下角的小标注,来选择的。

5.课程类型那里,一般都选“理论+实践”,除了“实训周”6.实践课时比例,请查看培养方案。

请不要把去年老版本上的内容直接剪切到发下的文档,不然最后我们用软件统计的时候是统计不成功的,谢谢合作!。

XX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代码编制规则(2023年)

XX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代码编制规则(2023年)
XX科技大学
研究生课程代码编制规则
一、博士课程的编号规则
课程编号长度:6位阿拉伯数字××××××,如:O11OO1表示1
机电工程学院开设的博士学位课“高等工程力学”
编号分段:××∙×∙×××
各段编号含义
代码位数
含义
说明
第1-2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开课学院编码
00-研究生院,O1-XX工程学院,XX
第3位
课程类型编码
学位课:1选修课:2必修课:3
第4-6位
课程流水号
各学院专业课程从“001”起自行编制
课程编号由开课学院按规则制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二、硕士课程的编号规则
课程编号长度:共7位(前2位字母,后5位阿拉伯数字),××・××∙×××,如:SXO1OO1表示是一院开设的流水号为001的硕士学位课“最优化计算方法”。
编号分段:××∙××∙×××
各段编号含义
代码位数
含义
说明
第1-2位
课程性质
SX:表示学位课。
SF:表示非学位课,选修或必修课
SR:全校公共任选课
第3-4位
开课学院编码
00-研究生院,O1-X工程学院,XX
第5-7位
课程流水号
各学院专业课程从“001”起自行编制
全校性公选课程的编码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制O

课程代码编码规则

课程代码编码规则

课程代码编码规则一、三年制专科课程代码编码规则(一)《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代码编码规则课程编码设置为11位连续阿拉伯数字,其具体分段如下表:1.学制年份码(1-3位)(1)第1位为学制码,三年制专科为“3”,第2、3位为修订方案的年份(年级)位,如修订19级的为“19”。

(2)今后若未对2019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则课程、课组代码保持不变。

(3)若课程设置有变化(包括课程增减、总学时及实验学时变化),则该课程的原有课程代码停止使用,新增(包括总学时及实验学时变化)的课程代码按修订年份位“19”、“20”、“21”、“22”、“23”依次进行重新编制。

(4)今后新增加课程的课程代码按首开年级位“XX”进行编制。

2.学科/专业码(4-5位)公共课程前两位取学科码,专业课程前两位取专业码。

学科码、专业码分段取两位码。

学科码对应到相关教研室。

(1)学科码规则(2)专业码规则3.序列号位(6-8位)001-999号为给本专业开设课程的序列号;建议001-500给专业必修课程,501-999给专业选修课程。

4.学分位码(9-11位)1)“课程”学分据计划教学课时设定学分,每16-18课时折算1学分,最小学分为0.5。

课程学分的10倍值作为学分位。

如:1学分的三位码为010;2.5学分的两位码为025。

2)实践环节的学分一般为每周(约30学时)计为1学分。

例如安排4周“毕业设计”,合格为4学分。

相应学分位为实际周数乘10,不满三位时前面加0,所以毕业设计的学分位码为040。

同理,安排14周顶岗实习,合格计14学分,顶岗实习的学分位码为140。

(二)教务管理系统课程代码编码规则在上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后加英文格式的下划线“_”+“学期号”(两位,01-06),如31901001010_01。

二、五年制专科(师范专业)课程代码编码规则(一)《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代码编码规则课程编码设置为11位连续阿拉伯数字,其具体分段如下表:1.学制年份码(1-3位)(1)第1位为学制码,五年制专科为“5”,第2、3位为修订方案的年份(年级)位,如修订19级的为“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代码编制规则
一、说明
本次对课程重新编码仅限普通本科,国际合作办学和专科仍沿用原有的6位数字编码。
二、编码原则
1.采用6位编码,由字母和数字混合组成。具体每个位数所代表内容如下表:
字母
字母
数字
数字
称、性质相同课程的不同形式
2.每个位数的具体编制方法:
(1)第一位的院系代码如下表:
(2)第二位的课程性质代码如下表:
字母代码
课程性质
字母代码
院系
T
通识课
X
选修
B
必修
S
实践
(3)第三、四、五位表示课程流水号,用数字代替(001-999)。名称、性质相同的课程用一个流水号。
(4)表示前五位数完成相同,但学时学分或者考核方式不一样的课程。用字母代替(A——Z)。
字母代码
院系
字母代码
院系
A
会计学院
K
理学院
B
工商管理学院
L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C
经贸学院
M
电子通信工程学院
D
信息科学学院
N
艺术设计学院
E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O
航空工程学院
F
机电工程学院
P
民航学院
G
外国语学院
Q
物流学院
H
法学院
X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I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Y
体育教学部
J
计算机学院
Z
其他(包括所有开设少数课程的非教学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