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工艺
注塑成型工艺

目录第一章注塑成型 (1)1.1 概述 (1)1.2 注射成型的工艺过程 (1)第二章注射成型 (3)2.1加料 (3)2.2加热塑化 (3)2.3注射成型 (4)第三章设备选型 (6)3.1 设备选型总原则及要求 (6)3.1.1 设备选型的原则 (6)3.1.2 设备选型的要求 (6)3.2 注塑机的选择 (7)第四章参考文献 (8)第一章注塑成型1.1 概述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
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
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塑料注塑是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各种塑料件。
有专门用于进行注塑的机械注塑机。
目前最常使用的塑料是聚苯乙烯。
1.2 注射成型的工艺过程完整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包括成型前的准备,注射成型和成型后的加工处理三个阶段,归纳见图1-1:塑料性能检测丨丨切除流到货物预热、干燥丨制品初检→热处理着色、造粒↓↑丨机械加工嵌件预热、安放→→注射成型丨热处理涂脱模剂↑丨修饰试模丨丨装配清洗料筒质量检验成型前准备注射成型成型后的加工处理图1-1 注塑成型工艺过程1.2.1 计量加料与预塑化加料量应等于制品的质量与浇道内料柱质量之和。
加料时由料斗口下端的计量装置控制。
当注射保压动作完成后,螺杆后退时,粒料均匀的落入机筒内被预塑化。
预塑化是当加入机筒内的粒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被转动的螺杆推向机筒前端,在温度作用下再加上螺杆转动中的挤压,剪切和摩擦力等综合条件影响,原料塑化成熔融状态,原料塑化质量取决于螺杆的结构,转速和加热温度。
机筒的加热温度由加料部位开始至机筒前端逐渐提高,喷嘴部位的温度略低于机筒的最高温度;对于原料塑化温度的选择,应依据不同塑料的性能决定。
控制在原料即能均匀塑化并适合注射流动又不分解的条件内。
注塑成型工艺(PPT128页)

采用对空注射清洗螺杆式机筒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欲换料的成型温度高于机筒内残料的成型温度时, 应将机筒和喷嘴温度升高到欲换料的最低成型温度,然后 加入欲换料或其回头料,并连续对空注射,直到全部残料 除尽止。
②欲换料的成型温度低于机筒内残料的成型温度时, 应将机筒和喷嘴温度升高到欲换最高成型温度,切断电源, 加入欲换料的回头料后,连续对空注射,直到全部残料除 尽止。
注射成型原理 图4-6 。
生产工艺 过程图 4—7。
一、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l.原料预处理 (1)分析检验成型物料的质量
根据注射成型对物料的工艺特性要求,检验物料的含 水量、外观色泽、颗粒情况、有无杂质并测试其热稳定性、 流动性和收缩率等指标。如果检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解 决。对于粉状物料,在注射成型前,经常还需要将其配制 成粒料,因此其检验工作应放在配料后进行-
2.清洗料筒
生产中如遇下列情况均 应对注射机的料筒进行清洗: 改变塑料品种、更换物料、 调换颜色,或发现成型过程 中出现了热分解或降解反应。
清洗方法:①柱塞式机筒存料量大,须将机筒拆卸清 洗。②螺杆式机筒,可采用对空注射法清洗。③最近研制 成功了一种机筒清洗剂,是一种粒状无色高分子热弹性材 料,100℃时具有橡胶特性,但不熔融或粘结,将它通过 机筒,可以像软塞一样把机筒内的残料带出,这种清洗剂 主要适用于成型温度在180~280℃内的各种塑性塑料以 及中小型注射机。
(2)着色 作用:往塑料成型物料中添加一种称为色料或着色剂
的物质,借助这种物质改变塑料原有的颜色或赋予塑料特 殊光学性能。
着色剂按其在塑料中的分散能力分为:染料和颜料两 大类。
染料:具有着色力强、色彩鲜艳和色谱齐全的特点, 但由于对热、光和化学药品的稳定性比较差,在塑料中 较少应用;当塑料成型温度不高又希望制品透明时,可 采用耐热性较好的蒽醌类和偶氮类染料。
注塑成型工艺介绍

注塑成型工艺介绍注塑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塑料产品。
它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中,然后在模具中冷却和固化,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零件或产品。
注塑成型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预处理:将塑料颗粒经过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杂质。
这样可以确保塑料在注射过程中熔化均匀,从而得到更好的成型效果。
2. 模具准备:根据所需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合适的模具。
模具通常由金属材料(如钢)制成,具有与最终产品相同或类似的凹凸表面。
3. 注塑过程:将预处理好的塑料颗粒添加到注塑机的喂料斗中,通过加热和搅拌使其熔化。
然后,将熔化的塑料注入到已制作好的模具中,填充模具中的空腔,并采用适当的注射压力保持塑料的形状。
注塑机通常控制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和注射时间等参数,以确保成型品的质量。
4. 冷却和固化:在注塑过程中,塑料通过外部冷却装置或内部冷却系统快速冷却,并固化成最终产品的形状。
冷却时间取决于塑料类型和产品尺寸等因素。
5. 脱模:在塑料完全冷却和固化后,模具打开并从中取出成型品。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特殊工具或方法来帮助脱模,以避免损坏或变形。
6. 后处理:根据产品的要求,可能需要进行后处理工艺,如修边、打磨、修整等,以获得最终的产品质量和外观效果。
注塑成型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生产复杂形状的产品,并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表面质量。
此外,注塑成型可以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注塑成型也存在一些限制,如模具制作成本较高、制作周期长、塑料材料的选择受限等。
因此,在进行注塑成型之前,需要仔细评估产品设计和成本效益,以确保工艺的可行性。
总而言之,注塑成型是一种常用、高效且灵活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从电子产品到家具、汽车零部件等。
它为生产高质量和复杂形状的塑料产品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注塑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它能够生产出各种形状复杂、尺寸稳定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壳体、容器、零部件、玩具等。
注塑成型工艺

注塑成型工艺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注射成型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
上述工艺反复进行,就可连续生产出制品。
现今加工工艺的趋势正朝着高新技术的方向发展,这些技术包括:微型注塑、高填充复合注塑、水辅注塑、混合使用各种特别注塑成型工艺、泡沫注塑、模具技术、仿真技术等。
2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控制注塑成型是一门工程技术,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将塑料转变为有用并能保持原有性能的制品。
注射成型的重要工艺条件是影响塑化流动和冷却的温度、压力和相应的各个作用时间。
2.1 温度控制2.1.1料筒温度注射模塑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有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等。
前两程温度主要影响塑料的塑化和流动,而后一种温度主要是影响塑料的流动和冷却。
每一种塑料都具有不同的流动温度,同一种塑料,由于来源或牌号不同,其流动温度及分解温度是有差别的,这是由于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不同所致,塑料在不同类型的注射机内的塑化过程也是不同的,因而选择料筒温度也不相同。
2.1.2喷嘴温度喷嘴温度通常是略低于料筒最高温度的,这是为了防止熔料在直通式喷嘴可能发生的“流涎现象”。
喷嘴温度也不能过低,否则将会造成熔料的早凝而将喷嘴堵死,或者由于早凝料注入模腔而影响制品的性能。
2.1.3模具温度模具温度对制品的内在性能和表观质量影响很大。
模具温度的高低决定于塑料结晶性的有无、制品的尺寸与结构、性能要求,以及其它工艺条件(熔料温度、注射速度及注射压力、模塑周期等)。
注塑成型机模温设定直接影响成形品质。
模温是指在成形被进行时的模腔表面的温度,在模具设计及成形工程的条件设定上,重要的是不仅维持适当的温度,还要能让其均匀的分布。
不均匀的模温分布,会导致不均匀的收缩和内应力,因而使成型口易发生变形和翘曲。
注塑成型中模温很容易影响成型周期及成形品质,在实际操作当中是由使用材质的最低适当模温开始设定,然后根据品质状况来适当调高。
注塑成型工艺

此外还有偏心式注塑机、双机筒注射机、 双色或多色注射机、双模系统注射机等。
4.2.2 注射机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目前,注射机的规格通常用注射容量 (即注射能力)与锁模力的大小来表征。 注射机机筒内的柱塞或螺杆在一次注射 行程中说能注射出的塑料的理论体积, 称为注射容量,是表征注射机能力的主 参数。按照国际标准规定,注塑机规格 中标称的注射量,需要用定压条件(注 射压力为100MPa)下的数值表示。注射 机在其工作过程中,锁紧闭合型腔防止 熔体向外溢出的力称为锁模力。锁模力
(2)立式注射机 此注射机的结构特征是注射系统与合 模机构的轴线重合并与地面垂直,如图44a所示。该结构具有占地面积小、模具拆 装较方便、安装嵌件容易、料斗中的物料 能均匀地进入机筒等优点。但制品推出脱 模后需要人工取出,不易实现机械化或自 动化操作。另外,还有机身高、不稳定、 加料不方便、对厂房高度有一定要求等缺 点。目前,这类注塑机主要用于生产 3 60cm 以下的多嵌件制品,其结构也多 为柱塞式,塑化效果不佳。
(3) 螺杆预塑式 螺杆预塑式注射机以一 套机筒和螺杆进行塑化,另一套机筒和 柱塞进行注射,如图4-3所示。这类注射 机塑化均匀,计量准确,压力损失小, 适合精密成型但物料滞留大,结构复杂。
按外形结构特征分类 (1)卧式注射机 卧式注射机是注射机产品中最基本、 最普通的形式,其结构特征是成型物料 的注射系统与合模机构的轴线重合并与 地面平行(图4-2)。其优点是机身较低、 稳定。加料、操作及维修比较方便,且 制品推出脱模后可自动坠落,易于实现 机械化或自动化,但存在模具拆装不方 便、安装嵌件麻烦以及占地面积大等缺 点。
时间的保压冷却定型后,开模分型即可从 型腔(成型塑件的闭合空间)中脱出具有 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件制件(塑件),这 样便完成了一个成型周期。 4.1.2 注塑成型的特点及应用 注塑成型具有对塑料品种适应性强,可 一次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带有金属 或非金属嵌件的塑料制件,生产效率高, 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是热塑性塑料成 型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用的十大塑料成型工艺(优缺点介绍)

常⽤的⼗⼤塑料成型⼯艺(优缺点介绍)注射成型注射成型:⼜称注塑成型,其原理是将粒状或粉状的原料加⼊到注射机的料⽃⾥,原料经加热熔化呈流动状态,在注射机的螺杆或活塞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模具型腔,在模具型腔内硬化定型。
影响注塑成型质量的要素:注⼊压⼒,注塑时间,注塑温度⼯艺特点:优 点:1、成型周期短、⽣产效率⾼、易实现⾃动化2、能成型形状复杂、尺⼨精确、带有⾦属或⾮⾦属嵌件的塑料制件3、产品质量稳定4、适应范围⼴缺 点:1、注塑设备价格较⾼2、注塑模具结构复杂3、⽣产成本⾼、⽣产周期长、不适合于单件⼩批量的塑件⽣产应⽤:在⼯业产品中,注射成型的制品有:厨房⽤品(垃圾筒、碗、⽔桶、壶、餐具以及各种容器),电器设备的外壳(吹风机、吸尘器、⾷品搅拌器等),玩具与游戏,汽车⼯业的各种产品,其它许多产品的零件等。
嵌件注塑嵌件注塑:嵌件成型(insertmolding)指在模具内装⼊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后注⼊树脂,熔融的材料与嵌件接合固化,制成⼀体化产品的成型⼯法。
⼯艺特点:1、多个嵌件的事前成型组合,使得产品单元组合的后⼯程更合理化。
2、树脂的易成型性、弯曲性与⾦属的刚性、强度及耐热性的相互组合补充可结实的制成复杂精巧的⾦属塑料⼀体化产品。
3、特别是利⽤了树脂的绝缘性和⾦属的导电性的组合,制成的成型品能满⾜电器产品的基本功能。
4、对于刚性成型品、橡胶密封垫板上的弯曲弹性成型品,通过基体上注塑成型制成⼀体化产品后,可省去排列密封圈的复杂作业,使得后⼯序的⾃动化组合更容易。
双⾊注塑双⾊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泽的塑料注⼊同⼀模具的成型⽅法。
它能使塑料出现两种不同的颜⾊,并能使塑件呈现有规则的图案或⽆规则的云纹状花⾊,以提⾼塑件的使⽤性和美观性。
⼯艺特点:1、核⼼料可以使⽤低黏度的材料来降低射出压⼒。
2、从环保的考虑,核⼼料可以使⽤回收的⼆次料。
3、根据不同的使⽤特性,如厚件成品⽪层料使⽤软质料,核⼼料使⽤硬质料或者核⼼料可以使⽤发泡塑料来降低重量。
注塑原理及成型工艺

注塑原理及成型工艺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
它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注塑原理和成型工艺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
注塑原理基于塑料熔化和流动的特性。
在注塑机中,塑料颗粒被加热融化,形成可流动的熔融塑料。
然后,熔融塑料被注入模具中的腔室中,通过模具的形状和结构,使塑料在模具中流动和填充,最终形成所需的塑料制品。
注塑原理的关键在于控制熔融塑料的温度和压力,使其能够顺利地流动和填充模具,并保证最终制品的质量。
成型工艺是实现注塑原理的具体操作流程。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根据所需制品的性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种类和牌号。
然后,将塑料颗粒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通过加热和融化,将颗粒变成熔融塑料。
接下来,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通过注射缸和注射机构控制熔融塑料的流动和注入速度。
同时,通过模具的冷却系统,使注入的塑料在模具中迅速冷却凝固,形成所需的塑料制品。
最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塑料制品,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处理。
在注塑成型工艺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来保证制品的质量和工艺的稳定性。
首先是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模具的形状和结构直接影响塑料的流动和填充,因此需要根据制品的形状和要求来设计和制造合适的模具。
其次是注塑机的选择和调试。
注塑机的性能和参数会影响熔融塑料的温度、压力和流动速度,因此需要根据制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注塑机,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另外,还需要控制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以保证制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此外,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制品的缺陷和问题。
注塑原理和成型工艺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塑料制品的生产。
例如,家电、汽车、电子、玩具、包装等行业都需要使用注塑成型工艺来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注塑工艺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制品尺寸精度高等优点,成为了塑料制品生产的主要工艺之一。
注塑原理和成型工艺是塑料制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注塑生产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注塑成型是一种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等材料,通过注塑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注入模具腔内,冷却固化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的生产工艺。
注塑成型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医疗、包装等领域,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塑生产工艺的流程、设备、材料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注塑生产工艺流程1. 塑料原料准备(1)原料选择:根据产品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原料。
常见的塑料原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ABS等。
(2)原料检验:对原料进行外观、粒度、水分、熔融指数等指标的检验,确保原料质量。
(3)原料干燥:将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水分,防止注塑过程中产生气泡、变色等问题。
2. 注塑成型(1)预热模具:将模具预热至规定温度,确保模具温度均匀。
(2)加料:将干燥后的原料加入注塑机料斗,通过料斗输送至料筒。
(3)熔融:在注塑机料筒内,通过加热和搅拌使原料熔融。
(4)注塑: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塑机喷嘴注入模具腔内,填充模具。
(5)保压:在注塑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塑料在模具内充分填充。
(6)冷却:在模具内,通过冷却水或冷却介质使塑料冷却固化。
(7)脱模:待塑料完全固化后,打开模具,取出产品。
3. 后处理(1)产品检验:对注塑产品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确保产品合格。
(2)产品清洗:对产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油污、杂质等。
(3)产品包装:将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便于储存和运输。
三、注塑设备1. 注塑机:注塑机是注塑成型工艺的核心设备,主要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根据产品尺寸、注塑量、塑料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注塑机。
2. 模具:模具是注塑成型工艺的关键,其设计、制造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
3. 辅助设备:包括干燥机、冷却水系统、输送带、检验设备等。
四、注塑材料1. 塑料原料:选择合适的塑料原料,确保产品性能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成型工艺
发表时间:2012-08-23T15:18:27.01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6期作者:李晓敏
[导读] 上述工艺反复进行,就可连续生产出制品。
李晓敏(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从注塑成型原理,注塑成型工艺条件控制及注塑成型新工艺等角度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注塑成型;工艺;条件控制;注塑压缩成型
1 注塑成型原理
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注射成型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
上述工艺反复进行,就可连续生产出制品。
现今加工工艺的趋势正朝着高新技术的方向发展,这些技术包括:微型注塑、高填充复合注塑、水辅注塑、混合使用各种特别注塑成型工艺、泡沫注塑、模具技术、仿真技术等。
2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控制注塑成型是一门工程技术,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将塑料转变为有用并能保持原有性能的制品。
注射成型的重要工艺条件是影响塑化流动和冷却的温度、压力和相应的各个作用时间。
2.1 温度控制
2.1.1料筒温度
注射模塑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有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等。
前两程温度主要影响塑料的塑化和流动,而后一种温度主要是影响塑料的流动和冷却。
每一种塑料都具有不同的流动温度,同一种塑料,由于来源或牌号不同,其流动温度及分解温度是有差别的,这是由于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不同所致,塑料在不同类型的注射机内的塑化过程也是不同的,因而选择料筒温度也不相同。
2.1.2喷嘴温度
喷嘴温度通常是略低于料筒最高温度的,这是为了防止熔料在直通式喷嘴可能发生的“流涎现象”。
喷嘴温度也不能过低,否则将会造成熔料的早凝而将喷嘴堵死,或者由于早凝料注入模腔而影响制品的性能。
2.1.3模具温度
模具温度对制品的内在性能和表观质量影响很大。
模具温度的高低决定于塑料结晶性的有无、制品的尺寸与结构、性能要求,以及其它工艺条件(熔料温度、注射速度及注射压力、模塑周期等)。
注塑成型机模温设定直接影响成形品质。
模温是指在成形被进行时的模腔表面的温度,在模具设计及成形工程的条件设定上,重要的是不仅维持适当的温度,还要能让其均匀的分布。
不均匀的模温分布,会导致不均匀的收缩和内应力,因而使成型口易发生变形和翘曲。
注塑成型中模温很容易影响成型周期及成形品质,在实际操作当中是由使用材质的最低适当模温开始设定,然后根据品质状况来适当调高。
(1)提高模温可获得以下效果。
a.加成形品结晶度及较均匀的结构;b.使成型收缩较充分,后收缩减小;c.提高成型品的强度和耐热性;d.减少内应力残留、分子配向及变形;e.减少充填时的流动阴抗,降低压力损失;f.使成形品外观较具光泽及良好;g.增加成型品发生毛边的机会;h.增加近浇口部位和减少远浇口部位凹陷的机会;i.减少结合线明显的程度;g.增加冷却时间。
(2)产品加工中注塑机温升过高可能会出现的后果。
a.使机械产生热变形,液压元件中热胀系数不同的运动部件因其配合间隙变小而卡死,引起动作失灵、影响液压系统的传动精度,导致部件工作质量变差;b.使油的粘度降低,泄漏增加,泵的容积效率和整个系统的效率会显著降低。
由于油的粘度降低,滑阀等移动部件的油膜变薄和被切破,摩擦阻力增大,导致磨损加剧;c.使橡胶密封件变形,加速老化失效,降低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造成泄漏;d.加速油液氧化变质,并析出沥青物质,降低液压油的使用寿命。
析出物堵塞阻尼小孔和缝隙式阀口,导致压力阀卡死而不能动作、金属管路伸长而弯典,甚至破裂等;e.使油的空气分离压降低,油中溶解空气逸出,产生气穴,致使液压系统工作性能降低。
2.2 压力控制
2.2.1塑化压力
(背压)采用螺杆式注射机时,螺杆顶部熔料在螺杆转动后退时所受到的压力称为塑化压力,亦称背压。
这种压力的大小是可以通过液压系统中的溢流阀来调整的。
在注射中,塑化压力的大小是随螺杆的转速都不变,则增加塑化压力时即会提高熔体的温度,但会减小塑化的速度。
此外,增加塑化压力常能使熔体的温度均匀,色料的混合均匀和排出熔体中的气体。
一般操作中,塑化压力的决定应在保证制品质量优良的前提下越低越好,其具体数值是随所用的塑料的品种而异的,但通常很少超过20公斤/厘米。
2.2.2注射压力
在当前生产中,几乎所有的注射机的注射压力都是以柱塞或螺杆顶部对塑料所施的压力(由油路压力换算来的)为准的。
注射压力在注塑成型中所起的作用是,克服塑料从料筒流向型腔的流动阻力,给予熔料充模的速率以及对熔料进行压实。
2.3 成型周期
完成一次注射模塑过程所需的时间称成型周期,也称模塑周期。
它实际包括以下几部分:成型周期:成型周期直接影响劳动生间率和设备利用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成型周期中各个有关时间。
在整个成型周期中,以注射时间和冷却时间最重要,它们对制品的质量均有决定性的影响。
注射时间中的充模时间直接反比于充模速率,生产中充模时间一般约为3~5秒。
注射时间中的保压时间就是对型腔内塑料的压力时间,在整个注射时间内所占的比例较大,一般约为20~120秒(特厚制件可高达
5~10分钟)。
在浇口处熔料封冻之前,保压时间的多少,对制品尺寸准确性有影响,若在以后,则无影响。
保压时间也有最惠值,已知它依赖于料温,模温以及主流道和浇口的大小。
如果主流道和浇口的尺寸以及工艺条件都是正常的,通常即以得出制品收缩率波动范围最小的压力值为准。
冷却时间主要决定于制品的厚度,塑料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以及模具温等。
冷却时间的终点,应以保证制品脱模时不引起变动为原则,冷却时间性一般约在30~120秒钟之间,冷却时间过长没有必要,不仅降低生产效率,对复杂制件还将造成脱模困难,强行脱模时甚至会产生脱模应力。
成型周期中的其它时间则与生产过程是否连续化和自动化以及两化的程度等有关。
3 注塑工艺新发现——注射压缩成型技术
注射压缩成型(injection compression moulding/icm)是传统注塑成型的一种高级形式。
它能增加注塑零件的流注长度/壁厚的比例;
采用更小的锁模力和注射压力;减少材料内应力;以及提高加工生产率。
注射压缩成型适用于各种热塑性工程塑胶制作的产品,如:大尺寸的曲面零件,薄壁、微型化零件,光学镜片,以及有良好抗袭击特性要求的零件。
注射压缩成型的主要特点:与传统注塑过程相比较,注射压缩成型的显著特点是,其模具型腔空间可以按照不同要求自动调整。
例如,它可以在材料未注入型腔前,使模具导向部分有所封闭,而型腔空间则扩大到零件完工壁厚的两倍。
另外,还可根据不同的操作方式,在材料注射期间或在注射完毕之后相应控制型腔空间的大小,使之与注射过程相配合,让聚合物保持适当的受压状态,并达到补偿材料收缩的效果。
根据注塑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质量要求、以及不同的注塑设备条件,有四种注射收缩方式可供选择:顺序式;共动式;呼吸式和局部加压式。
参考文献
[1]注塑成型机模温设定直接影响成形品质[EB/OL].阿里巴巴塑料价格库,2012.
[2]注塑成型工程技术优点介绍[EB/OL].机械专家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