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三种端口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换机三种端口总结

要使网络设备能够分辨不同的VLAN报文,需要在报文中添加标识VLAN的字段。由于普通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只能对报文的数据链路层封装进行识别。因此,如果添加识别字段,也需要添加到数据链路层封装中。IEEE 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IEEE802.1Q协议标准草案,对带有VLAN标识的报文结构进行了同一的规定。

一.Ethernet II帧及用IEEE802.1Q协议进行封装的帧结构

传统的以太网数据帧在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之后封装的黑丝上层协议的类型字段,如下图所示。

IEEE802.1Q协议规定在目的MAC地址和源MAC之后封装4字节的VLAN的Tag,用以标识VLAN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

其中VLAN Tag 包含四个字段,分别是TPID(Tag Protocol Identifier 标签协议标识符)、Priority、CFI(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标准格式指示位)、VLAN ID。如下图

1.TPID用来判断本数据帧是否带有VLAN Tag,长度为16bit,缺省取值为

0x8100。

2.Priority表示报文的802.1P优先级,长度为3bit,

3.CFI字段标识MAC地址在不同的传输介质中是否以标准格式进行封装,长

度为1bit,取值0表示MAC地址以标准格式进行封装,非1表示非标准格式进行封装,缺省取值为0。

4.VLAN ID标识该报文所属VLAN的编号,长度为12bit,取值范围为0-409

5.

由于0和4095为协议保留取值,所以VLAN ID 的取值范围为1-4094。

网络设备利用VLAN ID来识别报文所属的VLAN,根据报文是否携带VLAN Tag以及携带的VALN Tag值,来对报文进行处理。

二.交换机三种端口类型:Access、Trunk和Hybrid

1. Access 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端口。

2. Trunk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

3. Hybrid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也可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

三. PVID及VID介绍

PVID:PVID英文解释为Port-base VLAN ID,是基于端口的VLAN ID,一个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但是只能有一个PVID,收到一个不带tag头的数据包时,会打上PVID所表示的vlan号,视同该vlan的数据包处理,所以也有人说PVID 就是某个端口默认的vlan ID号。

VID: VID(VLAN ID)是VLAN的标识,用于交换机判断不同的VLAN 。

四.三种端口收发报文流程

1.三种端口收发报文表

2.三种端口收发报文图

五.应用举例

状态图

PVID和VID表

在状态图中,默认所有端口都是Access的端口并且报文都是untag的。

情景一:位于VLAN10下面的port1中有一台主机A要发送一个报文给VLAN20

下面port9中的主机B,默认A有B的MAC地址。

报文交换过程

1.A发送一个请求报文,该信息被port1收到,交换机收到此数据后发现并

没有VID信息,于是就给该帧加上了端口属性PVID,而此时它的PVID从以上的表中可以得知为10,即是说此端口是属于VLAN10的,

2.然后交换机进行内部交换,又根据PVID所指明的信息把此帧发送给了相应

的vlan10里面,而从上面的VID表中可得知,vlan10里面没有有端口9-16的MAC地址信息,(因为表中表明端口9-16并不属于vlan10,于是交换机不再进行转发,请求失败,A、B并不能进行连接。

情景二:

主机A要发送一个请求报文给VLAN30里的端口18下面的主机C。

报文交换过程

1. 主机A封装一个请求报文,已知目的主机C的MAC地址,此报文被交换机的port1收到,因为是ACCESS状态,默认没有VID信息,于是端口1给帧加上了PVID tag,接下来该帧送到了交换机内部进行内部交换。

2. 交换机查看此帧,发现PVID属于VLAN10,于是把帧送到了VLAN10,而此时根据上面的VID表可得知17-20口属于VLAN10,于是参看MAC地址-端口映射表,知道此MAC地址指明的端口是port18,于是把帧发送到了port18,

3. port18接到帧后将PVID tag剥离,直接发送给下面的主机,属于untag 状态,主机C收到了请求,发现请求的目的IP和MAC地址均是自己,于是决定回应,于是封装了一个回应报文,目的IP和MAC为主机A。

4. 该报文被端口18收到,因为同样处于ACCESS状态,没有vid,于是默认的加上了PVID tag,然后送给了内部交换,交换机处理该数据时发现该帧属于VLAN30,于是交给了VLAN30,此时从上面的表中可得知端口1-8,9-16,17-20都处于VLAN30,于是查看MAC地址-端口映射表,知道了此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是1号端口,于是把该帧送给了端口1,端口1收到后剥离PVID tag,,送往主机A,此时主机A收到的信息是不带TAG的,因为同样道理,处于ACCESS状态下的端口发送、接受帧都是不带TAG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