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共存问题讲解及口诀
离子共存问题讲解、口诀

离子共存问题讲解、口诀离子共存问题离子间相互反应会导致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
一种情况是相互结合生成沉淀,例如Ba2+和SO42-、Ag+和Cl-、Cu2+和OH-等。
中学阶段常见的强酸有HCl、HNO3、H2SO4、HClO4,常见的酸为非强酸;强碱有NaOH、KOH、Ca(OH)2、Ba(OH)2,常见碱为非强碱。
根据溶解性口诀,所有的钾盐、钠盐、铵盐和硝酸盐均溶于水,氯盐除了银盐和亚汞盐不溶外,其它氯盐均溶于水,硫酸盐除了铅钙钡盐不溶外,其它硫酸盐均溶于水。
另一种情况是相互结合形成挥发性物质,例如H+和S2-、HS-、CO32-、HCO3-、SO32-、HSO3-等。
还有一种情况是离子间相互结合成弱电解质,例如H+和OH-、PO43-弱酸根等。
弱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会发生双水解反应,例如S2-和Al3+、Fe3+和CO32-。
离子间也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Fe3+和S2-、I-,MnO4-和Fe2+、S2-、I-、SO32-等。
此外,离子间还会相互结合形成络离子,例如Fe3+与SCN-。
在特殊条件下,某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果是无色溶液,则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例如Cu2+、Fe2+、Fe3+、MnO4-等均是有色离子。
如果是强酸性溶液,则非强酸根离子和OH-不能大量共存,例如在PH=1的溶液中,OH-、S2-、HS-、CO32-、HCO3-、SO32-、HSO3-、ClO-、F-、PO43-、HPO42-、SO32-等不能大量存在。
如果是强碱性溶液,则H+、酸式根和非强碱的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例如在PH=13的溶液中,H+、Cu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如果是具有较强氧化性微粒的溶液,则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例如在有MnO4-离子大量存在的溶液中,I-、Fe2+、S2-、Br-和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如果是具有较强还原性微粒的溶液,则氧化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例如在有I-离子大量存在的溶液中,Fe3+、MnO4-、H+、NO3-和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初中离子共存口诀

初中离子共存口诀以下是五个符合要求的口诀:
《初中离子共存口诀一》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碱类能溶钾钠钡。
离子共存要记清,相互反应就不行。
好比两人不对付,见面就会起冲突。
《初中离子共存口诀二》
一氢氧根要注意,铜铁镁铝会沉淀。
二碳酸根别乱搭,钙钡离子不共存。
三硫酸根看仔细,钡离子见它就别离。
四氯离子较随意,大多离子都可以。
就像朋友有选择,合适才能在一起。
《初中离子共存口诀三》
钾钠铵盐水中游,硝酸根儿到处走。
氢氧根前有要求,铁铜镁铝要发愁。
碳酸根怕钙钡锌,硫酸根遇钡就分手。
离子之间讲和谐,共存与否要思谋。
如同伙伴做游戏,规则明白才好凑。
《初中离子共存口诀四》
一钾一钠一铵盐,溶解水中真方便。
二硝二氯也能溶,没啥阻碍很自然。
三碱里面钡能溶,其他遇到就沉淀。
四碳里面钾钠铵,其余相见就玩完。
好比走路有规则,不能乱闯才安全。
《初中离子共存口诀五》
离子世界真奇妙,共存与否有门道。
钾钠铵盐随便跑,硝酸根也凑热闹。
氢氧根前金属怕,碳酸根遇钙钡跑。
硫酸盐中钡不行,记住这些就知道。
好像拼图要配对,合适才能拼得好。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问题及分析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
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高考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不同离子在溶液中的共存与反应规律。
下面是对高考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知识点的总结:一、离子共存的条件1. 相互之间没有剧烈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才能共存。
如Na+与Cl-、Ca2+与Cl-等。
2. 相互之间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共存。
如Ag+与Cl-、Pb2+与I-等。
3. 具有相同离子电荷的离子可以共存,但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水溶液中,如Na+、K+、NH4+等。
二、离子共存的规律1. 含有多种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溶液,当它们共存时,可能会发生离子的交换反应。
2. 当溶液中存在两种可共存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时,先用“金十字法则”判断是否发生沉淀反应。
满足金十字法则则会有沉淀生成。
3. 溶液中存在多种阳离子或阴离子时,可以借助溶液析出平衡常数的大小来确定是否发生沉淀反应。
平衡常数大的离子会先发生沉淀。
4. 溶液中多种阳离子或阴离子共存时,可以根据沉淀的溶解度积及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加入顺序来确定产生的沉淀物。
三、常见离子共存实验操作1. 通常离子共存实验操作可以先通过外观来推断是否发生了沉淀反应,再通过试剂的颜色变化、沉淀物的产生和不产生等来确定是否发生了反应。
2. 实验中通常采用加酸和加碱的方法来选择不同的离子。
3.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保持反应体系的酸碱平衡,避免过量的酸碱反应。
四、离子共存的解析方法1. 离子共存的解析方法主要有质量分析法和电位滴定法。
2. 质量分析法是通过离子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沉淀物的溶解性等进行鉴别和测定。
3. 电位滴定法是通过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滴定分析,根据测得的电位变化来推断有关离子的存在。
五、离子共存的应用领域离子共存的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1. 离子共存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如饮用水、工业废水等中金属离子的共存与分离。
2. 离子共存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自来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的浓度分析。
离子共存规律总结

离子共存规律总结(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HCO3-、S2-、SO3-、HS-、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溶解性表————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CIO-、SiO32-、CH3COO-、PO43-、HPO42-、H2P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
是因为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等。
4、“双水解”反应。
如AlO2-、S2-、CO32-、 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即弱碱的阳离子和弱酸的阴离子。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2I-+2Fe3+=I2+2Fe2+。
注:Fe3+和Br-共存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CIO-和NO3-在酸性条件下共存。
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而不能共存。
(三)、由于生成络合物,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和SCN-、C6H5O-,由于Fe3++SCN-= [Fe(SCN)]2+等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苯酚与Fe3+不共存)解题指导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C(H+)=1×10^-10mol/L(碱性)的溶液等。
离子共存问题规律总结

离子共存问题规律总结离子共存是指在溶液中同时存在不同离子种类的情况。
在化学反应和溶液中,离子共存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离子共存会对化学反应的进行产生影响,因此对离子共存的规律进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离子共存会影响沉淀反应的进行。
在溶液中,当两种离子共存时,如果它们的生成物有一个是不溶的沉淀,那么就会发生沉淀反应。
这时,我们需要根据溶解度积来判断沉淀的生成。
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沉淀的生成物的溶解度的乘积。
如果溶解度积大于实际溶解度,就会生成沉淀。
其次,离子共存还会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在溶液中,当两种离子共存时,它们会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这时,我们需要根据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当物质在标准状态下,与标准氢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所产生的电动势。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和强弱。
此外,离子共存还会影响络合反应的进行。
在溶液中,当两种离子共存时,它们会发生络合反应。
络合反应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反应。
这时,我们需要根据络合平衡常数来判断络合反应的进行。
络合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络合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的乘积与络合物的浓度的商。
如果络合平衡常数大于1,就会生成络合物。
总的来说,离子共存会对化学反应的进行产生影响,需要根据不同的化学反应来判断离子共存的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化学方法来判断离子共存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化学分析和实验研究。
希望本文所述的离子共存问题规律总结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问题及分析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离子共存的概念离子共存是指离子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稳定地存在于同一溶液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或沉淀现象。
在高中化学中,离子共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溶液的酸碱性、氧化还原反应等多个方面。
二、离子共存的条件1. 无毒无害:离子共存的首要条件是离子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2. 电性中和: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应保持电性中和,即正离子的电荷总数等于负离子的电荷总数。
3. 浓度适中: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溶液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
4. 温度适宜:温度也是影响离子共存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溶液中的离子不稳定。
三、常见的离子共存组合1. Na+、Cl-、H2O:这是最常见的离子共存组合,氯化钠溶于水后形成氯化钠溶液,其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稳定共存。
2. Ba2+、SO42-、H2O:硫酸钡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物,因此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3. Fe3+、OH-、H2O: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它们不能稳定共存。
4. MnO4-、Cl-、H2O:高锰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因此它们不能稳定共存。
四、影响离子共存的因素1.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离子的存在状态,例如铁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但在碱性溶液中则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2. 氧化还原反应:有些离子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溶液中的离子不稳定。
例如,高锰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
3. 盐效应:盐效应是指盐类物质溶解后对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
例如,氯化铵溶于水后会产生铵根离子和氯离子,而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和水,导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
五、总结与归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中化学中涉及的离子共存知识点较为广泛且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离子共存问题
一.离子间相互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1.相互结合生成沉淀。
如:Ba2+和SO42-,Ag+和Cl-,Cu2+和OH-。
2.相互结合形成挥发性物质。
如:H+和S2-、HS-、CO32-、HCO32-、SO32-、HSO3-等。
3.离子间相互结合成弱电解质。
如:H+和OH-、PO43-弱酸根等。
4.弱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会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S2-和Al3+,Fe3+和CO32-。
5.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Fe3+和S2-、I-,MnO4-和Fe2+、S2-、I-、SO32-等。
6.离子间相互结合形成络离子。
如:Fe3+与SCN-形成[Fe(SCN)]2+络离子
二.特殊条件要求某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1.无色溶液中,则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u2+、Fe2+、Fe3+、MnO4-均是有色离子。
2.强酸性溶液,则非强酸根离子、OH-不能大量共存。
如:PH=1的溶液中,OH-、S2-、HS-、CO32-、HCO3-、SO32-、HSO3-、ClO-、F-、PO43-、HPO42-、S2O32-等不能大量存在。
3.强碱性溶液中则H+、酸式根(如HCO3-、HSO3-、HS- )、非强碱的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PH=13的溶液中,H+、Cu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4.具有较强氧化性微粒的溶液中,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有MnO4-离子大量存在的溶液中,I-、Fe2+、S2-、Br-和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5.具有较强还原性微粒的溶液中,氧化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在有I-离子大量存在的溶液中,Fe3+、MnO4-、H++NO3-和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6.其它特殊条件,如:
①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
②“水电离产生的[H+]水=1×10-13 mol/l(或[OH-]水=1×10-13 mol/l)的溶液中”
③“水电离产生的[H+]水[OH-]水=1×10-26 mol/l的溶液中”
④“在水的电离度为×10-13%的溶液中”
'
以上条件均可有两种情况,即既可是强酸性溶液也可以是强碱性溶液。
④稳含条件:如“PH=1的溶液中, Ca2+ .Fe2+ .K+ .NO3-”,粗看它们相安无事但酸性溶液中有NO3-
即相当于有HNO3 ,具有强氧化性,Fe2+不能大量存在。
附1
中学阶段中涉及常见的强酸和强碱有:强酸:HCl、HBr、HI、HNO3、H2SO4、HClO4,除此外常见的酸为非强酸。
强碱:LiOH、NaOH、KOH、RbOH、CsOH、Ca(OH)2、Ba(OH)2,除此外常见碱为非强碱。
附2.
溶解性口诀: 解释:
钾钠铵硝样样溶指:所有的钾盐.钠盐.铵盐和硝酸盐均溶于水.
磷酸二氢盐相同指:所有的磷酸二氢盐均可溶于水.
#
氯盐不溶银亚汞指:氯盐除了银盐和亚汞盐不溶外,其它氯盐均溶于水
硫酸铅钙钡和银指:硫酸盐除了铅钙钡盐不溶外,其它硫酸盐均溶于水
其它末及也不溶指:以上没有提及的各种盐也不溶于水
解题指导
1.首先必须从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
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等。
“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
因此解决“离子共存”问题可从离子间的反应规律入手,逐条梳理。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3.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
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HCO3-+H+=CO2↑+H2O
例题分析:
[例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Ag+、NO3-、Cl-B.Ba2+、Na+、CO32-、OH-
C.Mg2+、Ba2+、OH-、NO3-D.H+、K+、CO32-、SO42-
E.Al3+、Fe3+、SO42-、Cl-F.K+、H+、NH4+、OH-
解析:A组中:Ag++Cl-=AgCl↓
B组中,Ba2++CO32-=BaCO3↓
C组中,Mg2++2OH-=Mg(OH)2↓
D组中,2H++CO32-=CO2↑+H2O
E组中,各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F组中,NH4+与OH-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H2O,甚至有气体逸出。
NH4++OH-NH3·H2O或NH4++OH-=NH3↑+H2O
!
答案:E
[例2]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Ag+、NO3-、Cl-B.Mg2+、NH4+、NO3-、Cl-
C.Ba2+、K+、S2-、Cl-D.Zn2+、Na+、NO3-、SO42-
解析:题目给出两个重要条件:pH=1(即酸性)和无色透明,并要求找出不能共存的离子组。
选项A中Ag+与Cl-不能共存,生成的AgCl不溶于HNO3(H+和NO3-),Al3+、
NO3-、H+都为无色,符合题意。
选项B、D中的各离子虽都是无色的,但能共存于酸性溶液中,不符合题意。
选项C中各离子能够共存,且为无色,但S2-与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C也符合题意。
答案:A、C
[例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HSO3-、Cl-B.Na+、Ba2+、AlO2-、NO3-
C.NH4+、K+、Cl-、NO3-D.K+、Na+、ClO-、S2-
—
解析:A中HSO3-+OH-=SO32-+H2O
C中NH4++OH-=NH3·H2O
D中ClO-具有强氧化性,S2-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例4]下列各组离子:
(1)I-、ClO-、NO3-、H+(2)K+、NH4+、HCO3-、OH-
(3)SO32-、SO42-、Cl-、OH-(4)Fe3+、Cu2+、SO42-、Cl-
(5)H+、K+、AlO2-、HSO3-(6)Ca2+、Na+、SO42-、CO32-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1)和(6)B.(3)和(4)C.(2)和(5)D.(1)和(4)
}
解析:通常组合选择题需对题干及各项逐一分析,选出符合题意的组合,然后与各选项比较得出结论。
但本题可用排除法,先判断出组合(1)由于次氯酸是弱酸,所以ClO-与H+不能大量共存,发生的反应:H++ClO-=HClO,次氯酸有较强的氧化性以及硝酸(NO3-、H+)都能与I-(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该组不符合题意,凡是(1)的选项A和D都不正确,可以排除。
(2)中因发生反应:NH4++OH-NH3·H2O,HCO3-+OH-=CO32-+H2O而不能大量共存,由此排除C,正确答案为B。
其中(3)和(4)这两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本题涉及的组合(5)也不能大量共存,因为有:H++AlO2-+H2O=Al(OH)3↓,H++HSO3-=SO2↑+H2O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组合(6)中因Ca2++CO32-=CaCO3↓析出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B
[例5]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Al3+、NO3-、AlO2-B.Na+、Ca2+、HCO3-、HSO4-
C.Cu2+、K+、NO3-、OH-D.S2O32-、Na+、H+、SO42-
E.Fe3+、Cl-、SCN-、K+F.Fe3+、NH4+、Cl-、NO3-
G.Fe2+、Cl-、NO3-、H+H.Na+、Al3+、SO42-、HCO3-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在熟悉离子反应,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以及某些特殊离子的存在条件是否由于其它离子的存在而遭破坏。
下列各组离子,因为发生下列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A组:Al3++3AlO2-+6H2O=4Al(OH)3↓
B组:HCO3-+HSO4-=H2O+CO2↑+SO42-
C组:Cu2++2OH-=Cu(OH)2↓
D组:S2O32-+2H+=SO2↑+S↓+H2O
E组:Fe3++SCN-=[Fe(SCN)]2+
G组:3Fe2++NO3-+4H+=3Fe3++NO↑+2H2O
H组:Al3++3HCO3-=Al(OH)3↓+3CO2↑
F组:能大量共存
答案: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