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论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论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97-0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以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母婴死亡,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妊娠期出现一过性的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在分娩后随之消失。

该病尤其是重度妊高征(血压≥150/110 mm hg伴水肿,蛋白尿>5 g/24 h)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妊高征的护理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11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高征患者36例,年龄21~37岁,平均27.5岁,妊娠周数32~41周,其中32~36周3例, 37~41周33例,血压收缩压140~190 mm hg,舒张压90~120 mm hg,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9例。

双胎2例,先兆子痫4例,子痫2例,新生儿窒息4例,低体质量胎儿10例。

其中顺产7例,产钳3例,剖宫产26例。

结果:经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母婴均安全康复出院。

2 护理2.1 孕期保健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妊高症的相关知识及对母婴的危害,病情可能存在的诱发加重因素,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导致病情发展;根据病情需要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加强母婴监测,观察血压、蛋白尿、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等的变化。

2.2 保证休息每天卧床休息8~9 h,取左侧卧位,以解除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要避免平卧位。

2.3 心理护理因环境陌生,对疾病缺乏认识,存在紧张、恐惧等心理问题,希望了解能否成功分娩以及胎儿能否成活,心理表现往往错综复杂,这种紧张的情绪又会使血压升高,加重病情,此时医护人员及家属的言行对孕妇的影响很大。

因此,应指定一名有经验的护士负责孕妇全过程的治疗和护理,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案,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减轻孕妇的精神压力,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使孕妇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高血压毕业论文3000字

高血压毕业论文3000字

高血压毕业论文3000字目的观察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8例。

根据住院号随机选择其中3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余34例纳入试验组(实施细节护理+心理干预)。

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比较分娩结局。

结果干预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两组以上指标和评分均明显降低,而且试验组检测值和评分结果比对照组还要低(P<0.05)。

试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提高降压效果,改善其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获得理想的分娩结局。

[关键词]妊娠合并高血压;细节护理;心理干预;降压效果;分娩结局妊娠合并高血压,属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一种,是妊娠和血压升高并存的状态[1]。

该类患者可能有高血压病史,或在孕20周前发现血压升高,或在孕20周后首次确诊并一直持续到产后3个月。

血压水平升高,不仅威胁母体健康,也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因此必须早确诊、早干预。

相关研究称:临床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工作,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2]。

本研究选取68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细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为护理实施提供一些依据,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8例。

根据住院号随机选择其中34例作为对照组、其余34例纳入试验组。

对照组内,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有22例、12例,构成比为64.71%、35.29%;患者最小21岁、最大41岁,平均28.64±7.49岁;孕周24~36周,平均30.28±3.55周。

试验组内,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有24例、10例,构成比为70.59%、29.41%;患者最小20岁、最大39岁,平均27.95±8.36岁;孕周25~35周,平均31.24±3.69周。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论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论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此为合理有效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提供较为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

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63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同时结合心理干预,最大限度的防止抽搐发生,必要之时终止妊娠,进行产前、产后的综合护理。

结果 63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46例患者以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17例患者为自然分娩,新生儿基本情况良好,产妇均治愈,未出现凝血、肾衰等不良情况。

对剖宫产初生儿进行阿氏评分,41例分娩后1分钟大于7分,5例小于7分;17例自然分娩初生儿评分均大于7分。

结论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结合心理干预,对于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73-02在临床当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妊娠期较为多见的一种病症,为引发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

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妊娠晚期,往往导致产妇子痫及心、肾、脑血管损害,若病情较重,则可以引发产妇抽搐、昏迷,严重危害着母婴生命健康[1]。

我科室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63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心理干预,防止抽搐发生,必要之时终止妊娠,产前、产后综合护理,临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现将具体研究分析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63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28.9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44例;入院测量血压为155~180/115~155 mmhg,患者蛋白尿轻者为(+),重者为(++++),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体征,同时有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心悸、憋闷等多种临床表现。

有关妊娠、高血压病护理问题论文

有关妊娠、高血压病护理问题论文

有关妊娠合并高血压病护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摘要:妊娠合并高血压病也叫妊高症,是产科的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及时或护理不当,严重威胁母婴的安全。

笔者运用所学的护理知识结合了多年的工作对浅谈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的护理作粗浅探讨。

本文首先分析了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的病因,其次分析了妊娠合并高血压病临床诊断,然后提出了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的护理。

关键词: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病因;护理【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11-02妊娠合并高血压病也叫妊高症, 一般从妊娠5个月以后比较常见,以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为主,严重者发生子痫,是产科的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及时或护理不当,严重威胁母婴的安全。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国外报道7%~12%。

孕产妇死亡率7.7/10万。

对母婴危害极大,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合并心肾疾病等,甚至导致母儿死亡。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先兆子痫,子痫),一般轻中度妊高症对患者的影响易控制,但重度妊高症,先兆子痫,子痫,病情变化莫测,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1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病因分析妊娠高血压病是产妇的一种常见的病例,而妊娠高血压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妊娠高血压病发;②天气变冷或者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高气压的时候,容易使人得妊娠高血压病;③年龄因素也是导致妊娠高血压病发的主要原因,这主要集中在初产妇,特别是年龄在18岁-40岁左右。

④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者;⑤体重超重和肥胖,中国人群平均体重指数(kg/m2)中年男性21~24.5,中年女性21~25,人群体重指数的差别对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影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论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论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204-01【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护理;预防;体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心、肾衰竭,医学上称为“子痫”。

它严重地威胁着母胎生命安全。

对近年来住院的多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

孕产妇全部救治成功,胎儿死亡率为86.7‰。

妊娠高血压疾病经积极预防、合理治疗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

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2003—2012年共收治妊高征孕产妇12例,其中重度3例,中、轻度9例;患者年龄22~40岁;初产妇10例,经产妇2例。

由于加强孕期保健和提前住院待产发生先兆子痫10例,产后子痫2例,无肾衰和脑血管意外发生。

2观察及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的主要心理状态是顾虑,因高血压影响胎儿的营养。

又恐惧病情的发展。

而孕妇的心理状况又直接影响其血压及治疗的过程。

消除思想顾虑和焦急的情绪是主要的心理护理,对于所出现的心理状况予以相应的解释和支持。

向患者说明及时认真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与孕妇一起听胎心音,解释目前胎儿的状况;允许家属陪伴,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并提供倾诉的环境和机会,有助于稳定孕妇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身心平静,精神愉快乐观,并积极配合治疗,参与护理活动。

2.2症状的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和尿量的变化,经常巡视病房,询问患者有无头痛、头昏、眼花、呕吐、心慌,有抽搐时,应将产妇安置于单人暗室,保持安静,尽量避免刺激,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加床栏以防止患者坠床,专人护理并具体记录,如出现昏迷应禁食、平卧头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本院有2例患者出现抽搐,因护理得当,无一例出现护理并发症。

2.3使用降压、解痉、利尿药后的观察护理人员应把握患者所使用的降压、解痉和利尿等药物的性能,做到准时、准量给药,还要熟知毒性反应及抢救措施。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护理新论文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护理新论文

内蒙古中医药*天津市咸水沽医院(300000)2012年9月8日收稿摘要:目的:回顾并总结19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7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92例患者的病史资料。

所有患者均经积极的产前、产时和产后护理。

结果:192例孕妇中,分娩时间:孕足月174例,36+1~37周9例,35+1~36周5例,34+1~35周2例,32+1~34周1例,28+1~32周1例。

分娩方式:剖宫产76例(39.6%);阴道分娩116例(60.4%),其中,胎头吸引2例,底位产钳助产1例。

结论:专业细致的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24-0160-02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护理新体会高福*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组妊娠期妇女以血压病理性升高为共同特点的妊娠期特有疾病。

发病率我国为9.4%,子痫前期占2.2%。

子痫前期是妊娠高血压的一个危险阶段。

目前认为,子痫前期是由母亲及胎儿的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该病严重影响着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凝血机制障碍、头痛、视物模糊、胎儿生长受限。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92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9.3岁。

住院最长17d ,最短2d ,平均10.5d 。

子痫前期分类:轻度103例,重例89例。

分娩时间:孕足月174例,36+1~37周9例,35+1~36周5例,34+1~35周2例,32+1~34周1例,28+1~32周1例。

分娩方式:剖宫产76例(39.6%);阴道分娩116例(60.4%),其中胎头吸引2例,底位产钳助产1例。

2临床判断①子痫前期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BP ≥140/90mmHg ;尿蛋白≥0.3g/24h 或随机尿蛋白(+);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及体会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先兆子痫发生率、子痫发生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先兆子痫发生率、子痫发生率、剖宫产率明显较低,新生儿apgar 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围产期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围产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干预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68-02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患者可见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临床表现,可能会发生头痛、上腹痛、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全身小血管痉挛而导致昏迷,对母婴结局造成不利的影响[1]。

我院在围产期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干预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妇产科护理学》中的诊断标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为(32.14±10.28)岁;孕周23~41周,平均孕周为(35.21±6.24)周;其中经产妇12例、初产妇24例;轻度妊高征11例、中度22例、重度3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为(31.85±10.03)岁;孕周22~40周,平均孕周为(35.23±6.18)周;其中经产妇11例、初产妇25例;轻度妊高征12例、中度21例、重度3例。

护理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病人的影响论文

护理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病人的影响论文

护理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病人的影响。

方法:将60例妊娠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加一般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病人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健康教育组对妊娠高血压的基本健康知晓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300 mg/24 h,孕28周后hla-dr4明显高于正常孕妇,水肿(+~+++),血压≥90/160 mm hg,可伴有头痛、视物不清、上腹部不适。

一经确诊为子痫前期即给予解痉、镇静、降压治疗,两组病人在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1.2.1 分组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加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健康教育。

1.2.2 健康教育1.2.2.1 制定健教计划根据对每位病人的评估综合判断病人对妊娠高血压病人的认识,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

1.2.2.2 健教方式由于每个病人的年龄、个性、文化程度不同,应采用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对文化水平低,语言应通俗易懂,少用或不用专业性语音;而对文化水平较高者可以给予图文宣传或小组形式集体讲解的方式,使其加深对妊娠高血压的认识。

1.2.2.3 健教内容向患者及亲属详细讲解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病人的休息与饮食。

1.2.2.3.1 发病原因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研究进展,虽对先兆子痫的病理生理改变有一定了解,但其真正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先兆子痫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1.年龄≤20岁或>35岁的初孕妇;2.种族差异,如美国非洲裔或西班牙裔多高于白人;3.家族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孕妇之母有pih史者,或子痫患者的姐妹、女儿、儿媳等;4.有原发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等病史者;5.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者;6.体型矮胖体重指数>0.24者;7.精神过分紧张或工作强度压力大者;8.羊水过多、双胎、巨大儿、葡萄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讨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护理方法并进行经验性总结。

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入院后护理。

结果无产妇死亡,在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后,因胎儿宫内窘迫(32例),胎盘早剥(1例),其他因素(12例),行剖宫产共计45例,其余35例患者自然分娩。

结论应注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帮助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平稳度过妊娠期、围生期以及产褥期。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

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

本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为妊娠期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

轻者可无症状或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度蛋白尿;重者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持续性右上腹痛等,血压升高明显,蛋白尿增多,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1]。

1 临床资料
收集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院,经检查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0例,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3.7岁,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

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6例,轻度子痫前兆59例,重度子痫前兆5例;初产妇53例,经产妇27例。

2 临床护理
2.1日常护理嘱患者以左侧卧位为主卧床休息,保证8~10h/d
的睡眠,左侧卧位易改善体循环血量,改善胎盘血供,偶尔右侧卧位可以替换左侧卧位,但避免平卧以预防仰卧体位综合征。

正常饮食但应以清淡为主,摄盐量约7g/d左右,脂肪摄入低于60g,增加蛋白质摄入,摄入应达到100g/d左右以满足机体需要。

引导患者调节情绪、稳定患者心情、缓解紧张情绪、避免情绪波动。

2.2监测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具体内容如下,自觉症状监测:有无头痛、眩晕、呕吐等症状;生命体征监测:入院后至产后48h 内1次/4h监测血压,患者呼吸,脉搏,心率,日计数胎动,听胎心1次/2h以及有无腹水、水肿以及心理变化等;辅助检测监测:记录日液体出入量;定期送检血、尿常规标本,监测尿蛋白量以及出凝血时间等常规生化指标;并发症监测:有无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呼吸困难,阴道流血等等。

2.3用药护理硫酸镁作为首选解痉药,常用于子痫先兆、子痫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

在用药中要严格控制总用量在25~30g/d。

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必须检测:膝腱反射存在;呼吸大于16次/min;尿量大于25ml/h或日尿量大于600ml/h;备好10ml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一旦产生镁中毒应在3min以上将葡萄糖酸钙静推。

嘱咐使用镇静剂患者绝对卧床以免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严密监测使用降压药患者血压并控制降压药物滴速,避免因血压降低幅度过大引起脑出血或胎盘早剥。

使用利尿剂患者要注意监测血容量避免电解质紊乱。

2.4分娩期护理自然分娩患者,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尽量缩短第
二产程,在第三产程是注意检查胎盘,胎膜。

注意保护会阴以及阴道流血情况,预防产后出血,在整个自然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胎心,一旦发生胎儿宫内呼吸窘迫征应尽快转入剖宫术以结束分娩。

剖宫产分娩患者,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前及术中密切监测胎心,做好术中以及新生儿护理。

2.5产褥期护理分娩后48h内仍是子痫可能发作的时期,因此产后尽量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限制家属探望患者次数,产后48h内应每4h测量血压一次。

注意产科护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以及恶漏情况,预防产后感染。

2.6抢救护理对于子痫发作患者应做好抢救护理,将患者安排到独立、安静的病房,避免声光刺激;做好呼吸道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并给予氧气,预防舌唇咬伤或舌后坠以及口腔分泌物吸入造成呼吸困难;防治患者坠床;密切注重患者生命体征,记录24h出入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先兆流产。

3 结果
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包括吸氧、镇静、解痉、降压药物等常规治疗后。

行剖宫产分娩45例,原因包括胎儿宫内窘迫32例,胎盘早剥1例,其他因素12例。

患者自然分娩35例,其中胎头吸引加会阴侧切21例。

4 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产科常见疾病,其治疗目的及原则是争取母婴平安度过围生期,采用合适母婴的方式终止妊娠。

因此加强妊娠
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直接影响母婴预后 [2]。

作为护士在日常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应注重与其相关的护理问题:①强加日常护理预防母婴伤害: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当发生子痫抽搐时易造成咬舌、气道异物吸入等二次伤害;对于胎儿因母体血压长期维持在高压状态,易造成胎盘血流量改变、胎盘功能下降、发生胎盘早剥从而导致胎儿宫内呼吸窘迫甚至乏氧胎死宫内等;②遵守医嘱:强调孕妇采用以左侧卧位为主进行静卧休息,给予氧疗改善血氧含量,纠正组织缺氧,及时准确使用药物,观察用药的效果预防用药副作用;③加强围生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包括及时记录血压、液体出入量、胎心听诊、胎动计数、及时送检各项检查样品等。

④完善妇产科护理知识结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指导家属进行日常一般护理。

⑤培养责任心,用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的语言介绍病情,在患者面前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利用自身行功和亲切语言抚平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总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妊娠期常见的特有性疾病,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以严谨工作作风,全面专业的护理技术,平易近人的态度,多元化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质量,帮助产妇平稳度过妊娠期、围生期以及产褥期[3]。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93.
[2]张爱玲.1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809-810.
[3]张璟.7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3(4):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