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人物传记

合集下载

八上近代1840至1949年历史人物传记600字

八上近代1840至1949年历史人物传记600字

八上近代1840至1949年历史人物传记600字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

广东新会人。

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1890年,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从康学习四年,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

1894年6月,他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

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

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年七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要撰稿人。

八月,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

梁启超的后半生与图书馆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6年,反对袁士凯称帝的蔡锷(字松坡)将军病逝,梁启超上书大总统黎元洪《接受快雪堂设立松坡图书馆呈》,请拨北海快雪堂设立图书馆。

此议得到批准。

1923年松坡图书馆成立,后庑奉祀蔡锷及护国战争死难烈士,前楹设图书馆。

为此,梁启超作《松坡图书馆记》及《松坡图书馆劝捐启》,号召社会各界关心该馆藏书建设及资金筹备,”庶仗群力,共襄阙成”。

短短时间内,松坡图书馆已经办的颇有起色。

近代中国的人物传记与历史事件

近代中国的人物传记与历史事件

近代中国的人物传记与历史事件近代中国是一个充满伟大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时期,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人物传记和历史事件了解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

在本文中,我将围绕这一主题,介绍几位重要人物和相关历史事件,来深入探讨近代中国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涵盖了公元220年至589年,历时369年。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发生在这个时期。

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莫过于曹操和诸葛亮。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他打败了刘备和孙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政治家之一。

曹操曾经担任汉献帝的宰相,开创了魏国,使得魏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

他以刚毅果敢的性格和卓越的军事才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三位丞相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诸葛亮以其高度的智慧和卓越的政治才华,帮助蜀汉抵抗了曹魏和东吴的进攻,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二、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五个朝代,涵盖了公元618年至1912年。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出现了许多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人物。

唐代的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们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作品,被誉为“诗仙”。

宋代的苏东坡和欧阳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们以其出色的文学成就和卓越的人格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元代的马可·波罗是一位著名的旅行家和探险家,他在13世纪初期旅行到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国旅行家。

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明朝的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航海家之一,他率领中国的官方船队,多次到达印度洋和非洲的东海岸,成为了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近代历史人物事迹5篇

近代历史人物事迹5篇

近代历史人物事迹5篇近代历史人物事迹篇1宋庆龄(1893——1981)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

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好朋友,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年少时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

革命的`大潮已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理想无由施展。

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当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70年的革命生涯。

19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跟孙中山结婚,以坚决的步伐毫不迟疑地跟随了孙中山他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与此同时,她的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

之后她始终担当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

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主席。

近代历史人物事迹篇2宋庆龄小时侯的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

“怎么了,孩子?”爸爸希奇地问。

“我不能往了。

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

”宋庆龄答道。

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

“哦,是这样。

”父亲松了口气。

“以后再教她吧,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吗?”“不行不行,我跟她约好的。

”宋庆龄忙说。

“没关系,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

”爸爸连续劝说着。

“不,你说过,做人要取信用。

要是我遗忘了约会,明天向她赔礼是可以的。

可是,我并没有遗忘呀,我不能言而无信。

”宋庆龄坚决地说。

宋庆龄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急躁地等候起来。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常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1、《孙中山传》以丰富的史料为事础,记录了孙中山的一生活:“贫困的农家子”、在黑暗中探索、从“医人”到“医国”、创建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创建、和宋庆龄的结合等。

孙中山结束了一个时代。

孙中山开创了一个时代。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

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

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

”、“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周恩来传》是2011年7月1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英)迪克·威尔逊。

该书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周恩来传记,是周恩来传记中最全面、生动和畅销的版本之一。

该书作者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收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

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3、《曾国藩》是唐浩明所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结合史实,深刻形象地描述了曾国藩毁誉参半的人生历程,发人深思。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人物传记孙中山

人物传记孙中山

人物传记孙中山孙中山孙中山,字逸仙,号日月潭,祖籍广东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杰出领袖和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被尊称为“国父”,为中国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倡导者。

本文将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回顾孙中山的一生和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

一、早年生活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他在家中排行三,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熏陶。

孙中山自幼聪明好学,特别对于国学和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他的父亲对于他接受西方文化也非常开明,因此他接受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双重教育。

二、求学征程孙中山开始在家乡中山读书并接受汉学传统教育。

后来,他走上了求学之路,在檀香山和香港接受了西方教育。

在他的求学生涯中,他深入学习了西方科学和政治理论,尤其受到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大革命的启发。

这段求学经历为他后来成为伟大的革命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革命奋斗孙中山成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主张中国应该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他先后尝试了多次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

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孙中山始终站在推动革命进程的前沿。

他的奋斗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还积极寻求国际支持,争取外国列强的帮助。

四、对国家的贡献孙中山对于中国近代史的推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主张废除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为中国赢得了独立和自由。

他创建了国民党,将其建设成一个团结各派力量的大政党,并提出了改革纲领,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孙中山还提倡三民主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和革命烈士,他的思想和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并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晚年生活孙中山的晚年生活并不如意。

他多次被迫流亡国外,面临很多艰难的困境。

然而,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努力为中国人民争取利益和幸福。

直到1925年,他因病去世,享年59岁。

他的去世对于中国人民是一次巨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遗志却在后来的中国革命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近代史人物传记论文

近代史人物传记论文

近代史人物传记论文近代史人物传记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近代史涵盖的时间跨度较为广泛,其中包括了从18世纪末期的法国大革命到20世纪末期的全球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内,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人物,他们中的一些人深刻影响了当代世界的社会和政治生活,值得通过传记的方式来探究其人物形象以及所代表的历史背景。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罗伯斯庇尔(1758-1794)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在1789年到1794年间的法国“恐怖统治”期间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位支持革命的先锋,罗伯斯庇尔积极参与推动革命事业,并在法国大革命后期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成为当时法国的实际领袖。

在他的领导下,法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废除贵族特权、颁布《人权宣言》、建立新的政治体制等,这些措施都对西方现代政治的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尽管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他的人物形象也饱受争议。

一些人认为他是法国大革命的英雄,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和反对不公正的权力体系的斗士。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位残酷的独裁者,专制地掌控着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机器。

对于罗伯斯庇尔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探究他的政治理念、领导方法和实践成果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例如,他是如何利用权力来改革现有的社会制度,实现人民的自由和平等,以及在革命过程中如何应对不同的挑战和危机。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罗伯斯庇尔在近代史中所代表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美国革命的乔治·华盛顿乔治·华盛顿(1732-1799)是美国革命时期具有重大历史作用的人物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和军事领袖之一。

他于1775年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着美国民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面对英国殖民军的强大压力,华盛顿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战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胜利。

近代史英雄人物传记

近代史英雄人物传记

近代史英雄人物传记
《孙中山传》
孙中山,也被尊称为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革命家,被广泛认为是中华民国的奠基人。

他致力于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和繁荣的中国。

孙中山生于 1866 年,成长于一个爱国家庭。

他早年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后来在香港和海外接受西方教育,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他意识到中国需要进行根本的变革,以摆脱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

孙中山积极组织和参与了多次反清起义。

他于 1894 年创建了兴中会,这是一个致力于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革命组织。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念,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成为了中国国民党的指导思想。

尽管历经多次失败和挫折,但孙中山坚持不懈地为实现中国的民主和民族独立而奋斗。

他领导了多次起义和革命运动,最终在 1911 年成功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孙中山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倡导民主、法治、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致力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他的思想和理念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于 1925 年因癌症在北京逝世,但他的事业和理想继续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他被广泛尊敬和纪念,他的思想和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国人追求自由、平等和国家的繁荣。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传记800字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传记800字

他说:“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说:“吾真真不能忘汝也!”但他又说:“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纵然对妻儿有万般牵挂,也坚决舍弃小家而谋大国幸福。

谁又能想到,“不能忘”背后的心酸,“谋永福”背后的果敢。

林觉民是这样,千千万万为国奉献青春甚至生命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的队伍中有一位女战士。

她勇敢、善战,她的名字令敌人闻风丧胆。

然而,1935年的冬天,她为掩护军队突围,中弹身负重伤。

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不幸被日军发现,在抵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

惨无人性的日本军官对她进行了一系列心狠手辣的折磨,但就是疼得死去活来,她也决不透露一点儿抗日消息。

见她奄奄一息,日本军队又怕失去一个口供,便急忙将其送医。

住院期间,她也不顾安危,多次对住院病人进行政治宣传,鼓励人民参与抗日军队。

她的勇敢坚强,感染了很多人,于是大家在一天深夜集体帮助她出逃,不幸的是没过几天,她又被日军捉住。

又是一系列折磨,她痛不欲生……面对嘴脸丑恶的日本军官,她忍痛疾呼:“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最放不下的就是七岁的儿子,便含泪写下了这封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行动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以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这位伟大的母亲就是赵一曼,她为国英勇就义时,年仅31岁。

林觉民就义时,孩子五岁,赵一曼就义时,孩子七岁。

是什么能使他们如此残忍,放下年幼的孩子一走走之?若不是为了国家,他们一定也想做称职的父母、孝顺的儿女。

只可惜,生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生活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中,骨子里的爱国节气迫使着他们为国奉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爱国民主战士。

生于湖北浠水的一个书香家庭。

闻一多是唯美型诗人,是诗人型学者,是学者型诗人。

“五四”时代,全才不少,如闻一多之全才不多,如闻一多之熟悉西方文学者也不多。

闻一多,13岁考上留美预备学校清华,22岁(1922年)去美,学画三年,却找到了他的诗人之笔。

留学期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

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红烛》于1922年冬出版,美国新诗派对他的影响处处可见,气势恢宏,语言狂放。

1925年回国任教,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

并在1928年发表了第二本诗集《死水》,作品集中形成了著名的闻一多风格。

《死水》集在1926至1928年所作:典丽繁富,外整内腴,凝炼苍劲,比《红烛》中诸诗远为“现代”。

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

或是他早期学习绘画,使的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美妙的一幅幅艺术品。

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

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

他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中,,不幸的是,在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在西仓坡宿舍门口被枪杀。

不幸去世。

以下来自朱自清对闻一多的歌颂: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浙江精神的基本内涵:
1.求真务实的精神,是指追求真理、遵循规律、崇尚科学和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求实效。

2.诚信和谐的精神,是指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开放图强的精神,是指全球意识、世界胸襟和勇于拼搏、奔竞不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