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句型)

现代汉语-语法(句型)

现代汉语,语法(句型)

一、句型的定义和概况

(一)什么是句型,

根据结构关系对句子划分出来的类型是句子类型简称句型。

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句子的数目都是无限的,但是句子的类型却是有限的。句型是从众多的具体句子中抽象出来的结构模式。

句型是语法研究和句子理解的重要内容。语法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句子构造和运用的规律,建立句型系统。句子理解、句法分析,对词、短语等语法单位以及句子成分的分析,关键之一也是为了确定句子的类型。

(二)汉语句型概况

按照结构关系,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型。

同时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叫做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叫做非主谓句。

、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把主谓句分为: 1

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还可以根据主语的性质,把主谓句分为:

名词主语句(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句)

谓词主语句(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句)

主谓主语句(主语由主谓短语充当的主谓句)

2、根据构成非主谓句的词语属性,可以把非主谓句分为: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叹词句

汉语单句结构类型简表

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天。

“把”字句你去把垃圾倒了。动“被”字句树叶被风吹跑了。主词连谓句父亲听了后很高兴。谓谓兼语句老师鼓励大家学好外语。语双宾句管理员递给我两本新书。句句存现句门口停着一辆小汽车。

形容词谓语句果园的苹果熟了。

主谓谓语句她眼睛熬得通红。

名词性非主谓句谁, 非

动词性非主谓句下雨了。主

谓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真不错~

句叹词句哎哟~

1

二、主谓句

主谓句是能够划分成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

主谓句是汉语句子中最常见的句型。主谓句包括:

(一)名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简称“名谓句”,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现代汉语中名词性词语单独作谓语的情况比较少见,主要用于口语中的肯定句,常用来说明天气、时间、节日、节气、姓名、年龄、籍贯、职称、方位、处所、容貌、性状意义。

例如:

明天‖晴天。(表示天气)

今天‖星期六。(表示时间)

五月一日‖劳动节。(表示节日)

四号‖立秋。(表示节气)

我‖李明。(表示姓名)

老王‖七十,他老伴儿‖六十八。(表示年龄)

刘老师‖山西人。(表示籍贯)

她‖副教授。(表示职称)

故宫‖天安门广场北侧。(表示处所)

这孩子‖大眼睛,高鼻梁。(表示容貌)

苹果‖刚摘的。(表示性状)

名词谓语句中间一般可以加上“是、有”等变成动词谓语句。

例如:

刘老师‖是山西人。

老王‖有七十,他老伴儿‖有六十八。

名词谓语句变为否定句,必须同时加上相应的动词。

例如:

今天‖不是星期六。

苹果‖不是刚摘的。

名词谓语句中谓语是表示主语的容貌或特点的偏正短语,可以变换为主谓短语。例如:

这孩子大眼睛、高鼻梁。—?这孩子眼睛大、鼻梁高。

窗外一片月光。—?窗外月光一片。

充当谓语的名词性词语,可以受副词修饰,强调说话者的认识或态度。这里的副词充当名词性谓语的状语。

例如:

现在‖已经十点了。

明天‖才星期五。

人家‖都教授了。

商店里‖光人。

那个书店里‖净新书。

2

(二)动词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是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1、动词单独作谓语

动词单独作谓语时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在对话中,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

例如:

——你‖听~(瞧/看/说/来/坐)

——明天谁值班,

?在对比句或并列句中,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

例如:

红旗‖飘,军号‖响。

我‖打头,你‖断后。

?在标题中,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

例如:

美日贸易大战‖升级

小二黑‖结婚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之外,动词常常要加上动态助词、语气词或重叠后才能作

谓语。

例如:

他这篇文章‖发表过。

爷爷‖躺着呢。

咱们‖商量商量。

你‖想想~(瞧瞧/闻闻/听听/走走)

2、动词的复杂形式作谓语

动词的复杂形式指动词的前面有状语、或后面带宾语、补语等成分,也可以同时含有这几个成分。动词的复杂形式作谓语是动词谓语句的大多数情况。例如:

老张‖明天出发。(状语+动词)

眼前‖变得黑暗起来。(动词+补语)

数名逃犯‖企图偷越国境。(状语+动词+宾语)

他‖只答应了一声。(状语+动词+补语)

动词谓语句中有几种需要特别注意,它们是:

“把”字句

“被”字句

“是”字句

连谓句

兼语句

双宾句

存现句

3

(三)形容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是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1、形容词单独作谓语。

形容词单独作谓语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

?性质形容词单独作谓语,常用来表示对照或比较的意思,并且经常成对出现。例如:

那几年的物价‖低。

你‖保守,他‖开明。

我的电脑‖旧,你的电脑‖新。

样式‖新颖,价格‖适中。

——你们俩谁年龄大,

——我‖大。

?状态形容词作谓语时主要对主语进行状态描写,一般没有比较或对照的意思,因此可以单独出现。例如:

澡堂的水‖滚烫。他的脸‖通红。

有时状态形容词谓语后面需要加上“的”。例如:

菜地‖绿油油的。米饭‖热腾腾的。教室里‖静悄悄的。

2、形容词的复杂形式作谓语。

与单个形容词作谓语相比,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充当谓语的情况更为常见。形容词通常要加上状语或补语等修饰成分。例如:

她的脸‖更红了。(形容词状中短语)

那个小村庄‖太偏僻、太落后。(两个形容词状中短语联合充当谓语)

他这个人‖笨得出奇。(形容词+补语)

车速‖渐渐慢下来。(状语+形容词+补语)

(四)主谓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主谓短语作谓语是汉语语法的显著特点。

全句主语又叫“大主语”,主谓短语里的主语叫做“小主语”。

根据大主语和小主语的句法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主谓谓语句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1、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

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例如:

那个剧本‖我看过五遍。

这些零食,‖你带回去给孩子吃吧。

衣服‖我昨天就洗好了。

一分钱‖他也没要来。

什么事情‖他都不想干。

通过变换可以发现,这种句子中的大主语都可以充当谓语的受事宾语。由于采用单句结构进行表达的需要,为了强调而移到句首充当全句的主语。

4

2、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受事——动作。

这种句子的小主语(主谓短语的主语)有时是周遍性主语,强调其所指具有周遍性意义,后面常有“都”、“也”与之呼应,含有夸张的意味。例如: 老王‖哪儿都去过。

他‖一个人也不认识。

他‖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我‖一道题也不会做。

有时连续用“受事——动作”结构并列的复句形式表示列举的事物,例如:

向来邋遢的他‖头发也理了,衣服也换了。

我‖地也扫了,窗户也擦了,连垃圾也倒了。

3、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没有施受关系。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有广义上的领属关系。例如:

我‖肚子疼。(我的肚子)

他‖心情舒畅。(她的心情)

她‖嘴都气歪了。(她的嘴)

国庆节那天,‖天气特别好。(国庆节那天的天气)

例如: ?大主语和谓语中的某一成分有复指关系。

这孩子,‖我不喜欢他。(“他”复指“这孩子””)

那个贩卖盗版软件的,‖他被工商局查处了。(小主语“他”是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还有一种情况,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和宾语由同一个疑问代词充当,表示任指关系。例如:

他俩‖谁也没看见谁。咱们‖谁跟谁呀。这‖才哪儿到哪儿呀。

上面例子中重复使用的两个“疑问代词”都是任指用法,它们的指称范围受到大主语的限制。

?大主语前暗含“对、对于、关于”或“无论”等虚词

大主语与主谓短语中的成分没有关系,只是提出一个话题,而整个主谓短语对这个话题加以说明。例如:

这种问题‖你的经验还不够。电脑软件‖我是门外汉。

什么事情‖他都抢在前头。现代汉语‖我们多少知道一些。

?小主语是述宾短语,与大主语存在施事和动作的关系。例如:

这个人‖说话不留余地。

小王‖待人有礼貌

他‖办事太认真,又不善应酬。

以上所举各例中主谓短语中的谓语都是谓词性词语,有的主谓谓语句的小谓语是体词性的,多见于口语里。

例如:

韭菜‖多少钱一斤, 黄瓜‖一斤五毛啦~

5

三、常见的动词谓语句

(一)“把”字句

1、什么是“把”字句

“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动词支配或关涉的对象置于谓语动词之前的句子。例如:

我把妈妈给我交学费的钱丢了。

同学们一定要把外语学好。

你把垃圾倒了吧。

“把”字句一般都具有处置作用,所以又叫“处置式”。

所谓处置,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引介的对象施加影响,从而使这个对象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

例如:

这个淘气的孩子把家里的饮料都喝光了。(“喝”的动作对“饮料”施加影响,结果是“光了”)

她把眼睛都哭红了~(“哭”使“眼睛”变“红”)

2、“把”字句的特点

?动词具有处置性意义。

“把”字句的动词要对受事有积极影响。

能愿动词、心理动词、判断动词、“有”、“没有”等动词没有处置性意义,一般不能用来作“把”字句的谓语动词。请比较:

我懂得这个道理。—?*我把这个道理懂得。(动词“懂”不具有处置性)

我割了草。—?我把草割了。(动词“割”具有处置性)

非处置性的动词进入“把”字句的比较少。

例如:

他把北京城逛遍了。(他把北京城逛了)

?“把”字引介确指的对象

“把”字介引的事物一般是已知的、确有所指的,前面常带“这”、“那”之类的修饰词。

例如:

明天请你把我给你的那本词典还给我。(确指)

*明天请你把我给你的一本词典还给我。(泛指)

前一例中,“那本词典”是确指的,所以句子能够成立;而后一例中的“一本词典”是泛指的,所以不成立。

在具体的语境中,带“一个”、“一本”、“几个”之类定语的名词性结构,如果含有“确指”的意义的,也可以进入“把”字句。

6

例如:

我让他把书桌上的一面镜子递给我。

把几个人送走了以后,他才进来。

另外,在说明一般道理时,可以使用“把”引介泛指的宾语。

例如:

不要把真理当成谬误。

把一分钱掰成两分花。

?“把”字句中的动词

“把”字句中的动词前后一般要带上状语、宾语、补语、动态助词或使用动词的重叠形式,不能是一个光杆动词(光杆动词是前后不带附加成分的动词),尤其不能是一个单音节的动词。具体情况如下:

A、动词后面加上动态助词。

例如:

我把山羊卖了,再买几只母牛。

别忘了把信带着。

B、动词采用重叠形式。

例如:

你应该找人把房间打扫打扫。

快把你的想法说说~

C、动词前后有状语、宾语或补语。

例如:

不要把大头针随手乱放,因为再找起来很困难。

把感人的事迹到处传颂。

新鞋把脚磨破了。

教师节那天,我把一束鲜花送给了老师。

D、动补型的双音节动词可以单独出现。

例如:

比铁软的东西,我总可以设法把它磨断。

短了,就拉长它;太长,便把它截短。

?否定副词或能愿动词只能放在“把”字之前。

例如:

导演没有把那个演员放在眼里。

*导演把那个演员没有放在眼里。

大家可以把贵重物品寄存在服务台。

*大家把贵重物品可以寄存在服务台。

7

(二)“被”字句

1、什么是“被”字句

主语是受事,而用“被”引进施事,或把“被”直接附着在动词前以表示被动关系的句子,叫做“被”字句。

用“被”字可以引进施事:

猎人的狗被山里的野狼咬死了。

他被人打断了右胳膊。

施事不出现,“被”字可以直接用在动词前面。

他两年前被任命为列车长。

厂长因为贪污被撤了职。

主语不是受事,而是当事的少数情况下,也可以“被”引进施事。例如: 墙上被他刷了白粉。

门前的空地被他用来种菜了。

他在火车上被小偷偷了一百元钱。

他在那场争斗中被人打断了双腿。

口语中,常用“叫”或“让”代替“被”来引进施事。例如:

这事可不能随便讲,叫人家知道了,俺就没脸见人了~

河东那二亩西瓜全都让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砸烂了。

与“被”字不同的是,“叫”和“让”只能引进施事,不能直接用在动词前面。

2、“被”字句的常用格式

“被”字句经常使用互相呼应的格式。书面语中的常用格式有“为……所”和“被……所”等;口语中则经常使用“被……给”、“叫……给”、“让……给”等固定格式。例如:

他这种不为金钱所动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我就深深地为她那种宁静、淡泊的心灵所吸引。

每当看到她,我总是深深地被她的一言一行所感动。

野猫被他给打跑了。

大伙都叫他给逗乐了。

我都快让他给吓怕了。

3、“被”字句的特点

?谓语动词应具动作性

谓语动词必须具备动作性,在语义上能够支配受事主语。

判断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部分心理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一般不能充当“被”字句的谓语动词。

例如:

我们被他骗了。

老王被大家推选为工会代表。

我的胳臂不小心被树枝刮破了。

他被夕阳的美景吸引住了。

8

?受事主语必须确指

主语表示的受事必须是确指的。例如:

老张被汽车撞了。

那本字典被我同学借走了。

他的双眼被泪水打湿了。

他经常被老师批评。

?谓语动词不能孤立使用

谓语动词的前后一般要带上附加或连带成分。

A、动词后面带上宾语或补语。例如:

他快被那件事愁死了。

我被大家的热情感动得哭了。

这里被称作黄河三角洲。

他上任不到一年就被罢了官。

B、动词后面加上时态助词。例如:

路两边的翠竹被雨点敲打着。

日月星辰都被云雾遮了。

他们的确被这种故事迷住过。

追悼会自始至终都被一种敬仰、怀念的气氛笼罩着。

“被”字句对光杆动词的限制不如“把”字句那样严格,许多双音节动词可以单独进入“被”字句。例如:

渔船随时都可能被黑色的海浪吞噬。

他的良苦用心总是被人误解。

人的身体可以被囚禁,人的心却不可以。

经过四个昼夜的激烈战斗,劫持人质的匪徒已被歼灭。

?其他状语应在“被”字前

表示时间以及否定的副词、能愿动词要放在“被”字前面。例如:

这本书销量太差,已经被书商打入冷宫。

他的眼睛一下子被感动的泪水蒙住了。

他没有被困难吓倒。

那些丑恶现象应该被消灭。

4、“被”字句与“把”字句的变换关系

“被”字句和“把”字句有密切的关系,二者存在语义和格式上的对应关系,往往可以相互变换。例如:

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困难没有把他吓倒。

渔船随时都可能被黑色的海浪吞噬。—?黑色的海浪随时都可能把渔船吞噬。

新修的马路被大水冲了一条两米宽的沟。—?大水把新修的马路冲了一条两米宽的沟。

我把妈妈给我交学费的钱弄丢了。—?妈妈给我交学费的钱被我弄丢了。并不是所有的“被”字句和“把”字句都能互相变换。例如,祈使语气的“把”字句就不能变换为相应的“被”字句。

你快点把衣服换上。—?*衣服快点被你换上。

9

(三)连谓句

1、什么是连谓句

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例如:

老王天天骑自行车上班。他挣扎着下地去劳动。

耳朵听都快听腻歪了。他卖废品卖了两块钱。

连谓短语中的谓词性成分都与同一个主语发生主谓关系。

第一个谓词是“来、去”及由“来、去”组成的短语,可以独立充当谓语。除此之外,一般不能用光杆动词,而要带上宾语或补语等成分。

对于第二个谓词没有什么限制。

2、前后谓词性成分的语义关系

?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

例如:

他推开大门径直走了出去。大伙儿知道后都很沮丧。

让你的孩子做完作业再玩~指导员走过去把伤员抱起来放到了担架上。

?前谓表说明,后谓表动作方式

例如:

他低着头想问题。奶奶盘着腿坐在床上。

代表团一行乘飞机去北京。主任皱着眉头不说一句话。

?前后分别表动作及目的

例如:

我们特地前来向您道谢。领导表扬先进树立榜样。

他去海南旅游。医生过来问我现在感觉怎么样,

?前后表示因果关系

例如

他踢球摔破了腿。老师今天去开会不能来上课了。

他不会说英语吃了大亏。我明天一早赶回去还有急事。

?前后表示互补关系

他俩呆呆地站着不动。你怎么老是板着脸不笑,

姐姐闭着嘴一句话也不说。他小时候经常跑到戏院里听戏。

谓语由三个以上的谓词性成分构成时,其间的语义关系比较复杂,不限于上述5种简单关系。

例如:

同学们都跑着出去看望刚从国外回来的老校长。

他回家关上门倒在床上蒙头大睡。

10

(四)双宾句

1、什么是双宾句

双宾句指谓语动词后面有两个宾语的句子。

双宾句的两个宾语之间没有结构关系,而分别与谓语动词形成述宾关系。

例如:

爸爸送给我一本英汉辞典。

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你还欠我二百元钱。

老师耐心地教给孩子这个字怎么写。

2、双宾句的特点

?两个宾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离动词近的宾语并不直接受动词的支配,叫间接宾语,又称近宾语。

近宾语主要由代词或名词充当。例如:

我还给图书馆两本书。

人们称他当代的活雷锋。

离动词远的宾语直接受动词的支配,叫直接宾语,又称远宾语。例如:

市里准备奖给你两万元奖金。

公司捐给福利院一辆汽车。

直接宾语不限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有时谓词性短语、复句形式也可以充当直接宾语。例如:

你不需要告诉他应该怎样处理类似的问题。

他告诉我今天停电,所以语音室不开放。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

A、给予类动词:

给送赠奖教派卖还付赔输分配

B、取得类动词:

买拿罚收骗偷抢赢托

C、叙说类动词

问教告诉嘱咐回答报告打听请教通知

D、称呼类动词

叫称称呼喊

注意:称呼类动词所带的两个宾语含有判断意思,但是中间不能使用判断动词。例如,“大家称他老师傅”是“双宾句”,如果使用判断动词说成“大家称他是老师傅”、或“大家称他作老师傅”,则成了“兼语句”。

?双宾句与非双宾句的转换

有些双宾句可以用介词将近宾语或远宾语提前,变换为同义的非双宾句。例如:

公司捐给福利院一辆汽车。—?公司把一辆汽车捐给福利院。

爸爸送给我一本英汉辞典。—?爸爸把一本英汉辞典送给我。

11

(五)兼语句

1、什么是兼语句,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例如:

老师鼓励大家学好外语和计算机。

领导要求他们立即赶往现场。

大家称赞他能够时时为别人着想。

他有个叔叔在美国。

2、兼语句的种类

根据兼语句中第一个谓语动词的性质,可以将兼语句分为四类:

?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

这种谓语动词具有使令意义,能够引发后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常见的有: 使叫让派请求托逼催催促命令

带领培养选举推荐吩咐促使发动组织

例如:

我们请赵教授给我们做报告。

他托你从北京捎回本书来。

母亲一大早就催促我赶快动身。

司令员命令士兵向敌人发起总攻。

?表示赞许或责怪的动词

表示喜欢、感激、厌恶、怨恨等感情的心理动词,也没有“使令义”。但是,这类动词可以关涉到后面的“宾语”所发生的动作行为。因此,也属于兼语句。

常见的这类动词有:

爱笑恨嫌喜欢感谢佩服赞扬羡慕

怨恨痛恨埋怨祝贺指责批评指责

例如:

我爱他知书达理、孝敬父母。

大家佩服他办事一丝不苟。

妻子嫌他不务正业,整天瞎逛。

父母担心儿子受不了这样的苦。

?表示承认意义的动词

常见的有:

认称称呼追认

例如:

小王认他作师傅。

有人称他是“万金油”。

人们称呼他是“编外经理”。

组织上追认他为烈士。

注意:“有人称他是‘万金油’”句如不用判断动词“是”,则成为“双宾句”。

12

?表示存在、领有的动词

这是兼语句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因为,第二个动词的主语兼作第一个动词的宾语,所以,尽管第一个动词没有“使令义”,也属于兼语句。

常见的动词谓语是:

无没有剩留有

例如:

我有个朋友是经商的。

班里就剩他还没有入团。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4)—句子

第五节句子 一、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句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口头表达上有一个较长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 二、句子的分类: 按照结构,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 1、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的句子是单句。 2、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句子是复句。 三、单句的分类: (一)、根据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2、非主谓句是由单个词或非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二)、按照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1、陈述句:述说一件事情,末尾的语调是平的,句末用句号,在意义上是告诉别人一件事情。 1)、肯定陈述:我有三本书。我他是共青团员。 2)、强调陈述:你这样回答是很好的。 3)、否定陈述:你的说法不对。/ 他不是新井中学的学生。/ 他终于没来。 2、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末尾的语气是上扬的,句末加句号,在意义上是询问别人一件事情。 1)、特指问:用“谁、什么、怎么、哪”等代词表示疑问,要求针对这些疑问代语来回答,句尾可以用“呢”。 如:那是谁的房间?他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2)、是非问: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以只用语调表示,也可以在句尾用“吗、啊”等。 如:你已经答应他了?你身体好吗? 3)、选择问:提出并列的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个作出肯定的回答。如你去呢,还是我去呢? 4)、反复问:用肯定或否定相叠的方式来提问,要求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如:能不能再快一点? 5)、反问句:既是一种语气,又是一种修辞方法。其特点是无疑而问,答案隐含在问句之中。 如: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3、祈使句:表示要求或禁止的语气,末惊动的语调是下降的,可以带表示祈使的语气词,句末用句号或感叹号,在意义上表示要求别人一件事。 如:请把书递给我。快走吧。禁止吸烟! 4、感叹句: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的感情,末尾的语调是下降的,可以带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句末用感叹号。 如:好球!太精彩了!北京的秋天多好啊! 四、句子成分: 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气语调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 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主谓句),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是: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五、句子的主干: 在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部分,它表述句子的主要意义,补语、定语、状语是句子的枝叶部分,它使得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更具体、形象。 找出句子的主干,就是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语,值得注意的是,在否定句中,作状语的否定副词“不、没有”等不能去掉,否则意义就会完全相反。 六、特殊句式 与一般句式在结构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表述上或强调突出句子的某一成分,或者某一成分比一般句子多,或者在表述上起到某一方面的专门作用,这类句子就叫特殊句式。现代汉语中特殊句式有六种,分别是: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判断句)、存现句。 [口诀]把被连,兼是现。 1、把字句 把字句是一种用“把”字将宾语提前并与宾语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的特殊句式。这种句式使得语句的表达变得灵活多样,也为诗歌等韵文的押韵提供了方便。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把”字,还可以用“将”等虚词起到这样的作用。例如: 我把我的作文本忘在家里了。 他把他人生的黄金时期硬是这样虚度过去了。 林觉民把自己的一生凝固成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册页。

现代汉语-语法(句型)

现代汉语-语法(句型) 现代汉语,语法(句型) 一、句型的定义和概况 (一)什么是句型, 根据结构关系对句子划分出来的类型是句子类型简称句型。 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句子的数目都是无限的,但是句子的类型却是有限的。句型是从众多的具体句子中抽象出来的结构模式。 句型是语法研究和句子理解的重要内容。语法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句子构造和运用的规律,建立句型系统。句子理解、句法分析,对词、短语等语法单位以及句子成分的分析,关键之一也是为了确定句子的类型。 (二)汉语句型概况 按照结构关系,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型。 同时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叫做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叫做非主谓句。 、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把主谓句分为: 1 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还可以根据主语的性质,把主谓句分为: 名词主语句(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句) 谓词主语句(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句) 主谓主语句(主语由主谓短语充当的主谓句) 2、根据构成非主谓句的词语属性,可以把非主谓句分为: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叹词句 汉语单句结构类型简表 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天。 “把”字句你去把垃圾倒了。动“被”字句树叶被风吹跑了。主词连谓句父亲听了后很高兴。谓谓兼语句老师鼓励大家学好外语。语双宾句管理员递给我两本新书。句句存现句门口停着一辆小汽车。 形容词谓语句果园的苹果熟了。 主谓谓语句她眼睛熬得通红。 名词性非主谓句谁, 非 动词性非主谓句下雨了。主 谓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真不错~ 句叹词句哎哟~ 1 二、主谓句 主谓句是能够划分成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 主谓句是汉语句子中最常见的句型。主谓句包括: (一)名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简称“名谓句”,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现代汉语中名词性词语单独作谓语的情况比较少见,主要用于口语中的肯定句,常用来说明天气、时间、节日、节气、姓名、年龄、籍贯、职称、方位、处所、容貌、性状意义。 例如: 明天‖晴天。(表示天气)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

二、短语

三、句子成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

现代汉语的句型

现代汉语的句型 现代汉语句型是指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下面列举十个现代汉语句型,以供参考。 一、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是最基本的句子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例如: 1. 我喜欢吃水果。 2. 他是一名老师。 二、主谓宾结构 主谓宾结构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的句子结构。例如: 1. 她喝了一杯咖啡。 2. 他们去看了电影。 三、主谓宾补结构 主谓宾补结构在主谓宾结构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宾补,用来补充说明宾语。例如: 1. 我们选他为班长。 2. 她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 四、主谓双宾结构 主谓双宾结构是由主语、谓语和两个宾语构成的句子结构。例如:

1. 她送给我一本书。 2. 我给他发了一封邮件。 五、主系表结构 主系表结构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用来描述主语的身份、状态或特征。例如: 1. 她是一名医生。 2. 这个问题很困难。 六、并列句结构 并列句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主谓结构或主谓宾结构组成,用来表达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意思。例如: 1. 他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 2. 他去了北京,她去了上海。 七、条件句结构 条件句结构由条件从句和主句构成,用来表达一种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例如: 1. 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去游泳。 2. 你如果不来,我就一个人去。 八、比较句结构

比较句结构由两个部分构成,用来进行比较。例如: 1. 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 2. 她比我高一点。 九、状语从句结构 状语从句结构由一个主句和一个状语从句构成,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等。例如: 1. 我喜欢在图书馆里学习,因为那里很安静。 2. 他去了北京,而我留在了家里。 十、感叹句结构 感叹句结构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情绪。例如: 1. 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2.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以上是十个现代汉语常见的句型,它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都会经常用到。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句型,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地道和地方。

现代汉语描写语法

现代汉语描写语法 现代汉语描写语法是指用语言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和属性进行描述和展示的语法结构和规则。现代汉语描写语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文学创作、新闻报道、科技文献等各个领域。 一、描述句型 描述句型是指通过各种句子结构来表达主语的各种特征和属性。其中比较常见的描述句型有以下几种: 1. 主语+谓语+状语 这种句型说明主语的行为特征。例如:“小明脸上微笑着”,这句话表达了小明快乐的状态。 这种句型说明主语的属性特征。例如:“蓝色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这句话表达了天空的颜色和有云的特征。 二、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表达被描写对象的特征和属性。下面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描写手法: 1. 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描写手法,把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其特征和属性。例如:“她的声音像是清泉流水”,这句话用水来比喻声音的清澈和柔美。 2. 拟人 拟人是指通过把非人物描写成有人物的属性或行为来表达其特征和属性。例如:“花儿俯下了头”和“树枝拥抱着阳光”,这些例句用拟人方式来表达花朵和树枝的状态。 3. 夸张 夸张是一种强烈渲染视觉效果的手法,通过夸大色彩、形状、大小等办法来表达被描写物的特征和属性。例如:“他的头可以和太阳一样大”,这句话用夸张手法来表示其头很大。 4. 暗示

暗示是一种常用的描写方式,通过隐含表达来使读者自然地理解文字所表达的特性和属性。例如:“他一副落魄相”的描写方式暗示出了他的状况。 5. 推断 推断是指通过描述事物的一些表象来揣测它的内在特征和属性。例如:“他满嘴玩意儿,估计是想欺骗我”,这句话通过推断形成了对他的看法和认识。 三、案例分析 1. 描写人物 “她身轻如燕,步伐轻盈,接近时难以察觉;她相貌姣好,精神抖擞,处处充满生机。” 这段文字通过用“身轻如燕”“步伐轻盈”等词语来描述人物的行为特征,用“相貌姣好”“精神抖擞”等词语来描述人物的外貌属性,并通过“处处充满生机”来推断人物的内在特征。 “寂静的山上,晨曦中,一片仙境般的美景展现在眼前:云雾缭绕,山壁峭立,树木参天,湖水碧绿,远处还有一座小木屋,仿佛隐于云中。” 这个例句通过用“云雾缭绕”“山壁峭立”等词语来描绘山的状态,用“树木参天”来说明它的生态环境,用“湖水碧绿”来强调清澈透明,并用稍稍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远处的木屋仿佛隐身在云中,给我们带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视觉享受。 结语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描写语法是表达人物、事物特征和属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从这篇文章中可以得出,描述句型和描写手法是我们在使用现代汉语描写语法中最重要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这两个技巧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我们可以更精准和生动地表达出被描写物的特征和属性,从而营造出更加丰富的视觉和语言效果。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句子分析

一、判断题。 1.“他个子高”是形容词谓语句。() 2.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句法结构不一定是谓词性句法结构。() 3.在确定句型时,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省略的因素则影响句型。() 4.“新娘”和“新书”属于不同的语法单位。() 5.“他就这样看看看,一直看到天亮。”句中的“看看看”是动词的重叠形式。()6.同一句型可以是不同的句类,同一句类也可以是不同的句型。() 7.“名词+动词”既可以构成主谓短语,也可以构成偏正短语。() 8.连词是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可以连接词和短语,也都可以连接分句。() 9.宾语都是体词性质的。() 10.“他把书包丢失了”和“他丢失了书包”都属于动词谓语句。() 二、分析题 1.指出短语结构类型: 从农村来天下名山峨眉山想去旅游上山采药高兴极了 孩子的快乐玩火危险边走边想知道有错 2.对短语进行层次分析,多义短语要分析多义情况: 做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雨后的天空显得比平时更晴朗赞扬青年学生的作品 招待好朋友我们一定和他们搞好团结那些关于民族历史的教科书 想出来一个好办法离别了多年的朋友关于教师的调查报告 累得他腰酸腿软几个报社的记者看游泳的同学把药吃了 3

4.指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是否是同一句型: a、我们打败了对手。 b、我们把对手打败了。 a、白菜一毛钱一把。 b、白菜一把一毛钱。 a、我们叫他小猴子。 b、我们叫他是小猴子。 a、教室里走出了一些学生。 b、从教室里走出了一些学生。 a、老张的两个儿子,一个医生,一个老师。 b、老张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医生和老师。 5.判断复句类型 ①夏天刚过,秋天马上就降临到人间。 ②为了修改方便,抄写时必须注意格式。 ③这小屋地处荒野,却显得很有生气。 ④看戏是有味的,何况在北京呢? ⑤不管天下多么大的雨,我肯定会来的。 ⑥尽管天下这么大的雨,我肯定会来的。 ⑦既然病了,就不要来了。 ⑧要多读书,还要会读书。

现代汉语八大句式

现代汉语八大句式 现代汉语八大句式是指汉语中常用的八种句式结构,包括主谓句、主谓宾句、主系表句、主谓状句、主谓补句、并列句、复合句和省略句。下面将分别对这八种句式进行介绍。 一、主谓句 主谓句是最基本的句式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通常是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则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例如: - 他喜欢看书。 - 她是一名医生。 - 昨天下雨了。 二、主谓宾句 主谓宾句在主谓句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的对象。例如: - 我吃了一个苹果。 - 她买了一本新书。 - 他们捐赠了一万元。 三、主系表句 主系表句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系动词连接主语和表语,表达主语的状态或特征。例如:

- 她是个优秀的学生。 - 这个花园变得美丽起来。 - 孩子们都很开心。 四、主谓状句 主谓状句在主谓句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例如: - 我们明天去旅行。 - 他们在公园里散步。 - 她用手指着远处的山。 五、主谓补句 主谓补句由主谓句加上一个补语构成,补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谓语。例如: -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 他们把问题解决了。 - 她把花种在花盆里。 六、并列句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主谓结构相互并列而成,表示并列的动作或状态。例如: - 他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

- 我要去北京,也要去上海。 - 她又聪明又漂亮。 七、复合句 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在句子中充当其他成分的角色。例如: - 我希望明天天晴,我们可以出去玩。 - 他说他会来,但并没有兑现。 - 老师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八、省略句 省略句是指在句子中省略了某些成分,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来。例如: - 你吃饭了吗?(省略了主语"你") - 她去超市买东西,我去书店。(省略了第二个主语"她") - 他跑得比我快。(省略了"比较级"后面的"跑得")

现代汉语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中特殊句式有六种,分别是: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判断句)、存现句、。 [口诀]把被连,兼是现。 1、把字句 把字句是一种用“把”字将宾语提前并与宾语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的特殊句式。这种句式使得语句的表达变得灵活多样,也为诗歌等韵文的押韵提供了方便。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把”字,还可以用“将”等虚词起到这样的作用。例如:我把我的作文本忘在家里了。 他把他人生的黄金时期硬是这样虚度过去了。 林觉民把自己的一生凝固成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册页。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注意]把字句的本质就是将宾语前置,与介词“把”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在句式变换中,把字句是一种最基本的变换样式,也是最简单的变换,但是在写作中,它为语言表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被字句 被字句(也称“被动句”)是一种用“被”字变施事者(正常的语序中是主语,相应的宾语就被称为“受事者”)为状语或者用“被”字表示受事者所受的动作、行为的特殊句式。如: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给吓懵了。/ 我被吓懵了。 我被李老师这重重的一掌给打醒了。/ 我被打醒了。 我被《疯娘》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敌人被打败了。 他被公司开除了。/ 他被开除了。 [注意]被字句的本质是表示受事者所受到的动作、行为,突出的是受事者,所以有时候说出施事者,有时候不说出施事者,这要看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了。另外,在句式变换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比如在“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突出句子的某一表达重点”,

被字句就是非常必需的。例如: 改变下列句子的句式,强调我方无辜。 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国南海上空把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撞毁了。 改写成为被动句: 答案: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在我国南海上空被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了。 3、连动句 连动句是一种一个主语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逻辑上紧密连接的谓语的特 殊句式,也可以说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特殊句式。 这种句式中几个谓语之间互不修饰限制,相互独立,但是谓语之间存在着目的、方式、因果、先后等逻辑关系。例如: 他脱下大衣坐在了炕上。(先后)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目的) 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方式) 由于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因果) 4、兼语句(略) 5、是字句 是字句专指由动词“是”构成的判断句。在是字句中,“是”的作用是判断主语和宾语的关系。主语和宾语有两种关系,一是同一关系,二是从属关系。同一关系就是对等关系,一般的“定义”就是这种关系,即S是P。如:正方形是四条边等长、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 从属关系是主语属于宾语,即宾语是一个大类,主语是其中之一。如: 《读者文摘》是很受读者欢迎的杂志。 另外是字句除了标准的“是”字表示判断之外,尚有“为”“叫”“就是”“叫做”“称为”“称作”等词。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我的名字叫人民解放军。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效率、品德、;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看说进行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

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 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Kou 录散领就其吴旧叄期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几、许多; 表序数:第一、老三;

(完整word版)现代汉语的句型结构

第一章 现代汉语的句型结构 第一节汉语句型结构的简介 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是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出句型和句类.句型是根据结果分出来的类。句类是根据全句语气分出来的类。1以下是汉语基本句型的解释: 一、主谓句 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从谓语的构成看,它可以分成一下几个小类: (一)形容词谓语句(这儿真好 ). (二)名词谓语句(明天国庆节). (三)动词谓语句(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 在上述句型中,谓语句中的动词谓语句最复杂、特点多。这里选讲其中常用的、有结构特点的几种句式。 1.“把”字句 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词序为:主(首事)+把 + 宾 + 动。2 例如 : 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好。 2.“被”字句 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让、叫)”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词序为:主(首事)+被+名(施事)+ 动。3例如 : 咱们的秘密并没被人发现. 1《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三版(第83页) 2《桥梁,(上) 》,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第145页) 3《桥梁,(上) 》,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第146页)

3.双宾句 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词序为:谓+宾1+宾2。 例如 : 伯父昨天给我两本书。 4.“比”字句 指有”比"字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其中心语是谓词或谓词短语,用来表示甲乙两物或两事在数量、性质、程度的差别。 例如 : 他比我跑得快。 二、非主谓句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一下几类4: (一)动词谓语句 (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二)形容词谓语句(这儿真好). (三)名词谓语句(明天国庆节). (四)叹词句 ( 啊!、嗯!、喂!)。 (五)拟声词句(哗哗!)。 第二节汉语基本的句型结构 为了了解建国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掌握汉语句型结构的情况,笔者要介绍的汉语基本句型是学生们在语法课本(《汉语教程》从第一册至第三册,杨寄洲主编,邱军等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上学过的句型结构。笔者认为这些句型结构是学生必要学习的基本句型。一下是三年级学生学过的句型结构: 一、汉语句子的语序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序是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汉语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六种成分组成.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是谓语的连带成分。 例如 : 我去银行。 4《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三版(第85页)

现代汉语基本句型

现代汉语基本句型 一、按结构划分: 1、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 我是中国人。丨购买力提高了。丨张老师教我们算术。丨一句话逗得大家笑起来。由主谓词组构成的句子称为主谓句。 形容词谓语句 田野绿了。丨大桥十分雄伟。丨天气热得十分厉害。丨她真漂亮。 名词谓语句 今天星期天。丨4月5日清明节。丨小伙子高高的个子。丨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谓谓语句 老大娘心事太重。丨她性情温和。丨这个问题我们研究过。丨奶奶一个字也不认识。非主谓句名词非主谓句 好大的风啊!|多麼美的图画「我的书呢?| 一个温暖的下午。由单个词或主谓词组以外的词组构成的句子称为非主谓句。 动词非主谓句 下雨了。I随手关门。I请勿抽烟。I加油! 形容词非主谓句 好极了「太棒了「慢一点。I多好哇! 叹词非主谓句唉!(来了。)I喂!(抓紧点儿。)I啊!(一言难尽。)I哎哟!2、复句(多个单句) 并列关系: 他一边跑,一边哭。I我既不出去,又无事可做。常用关联词:也,又,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关系: 他走过去,拉起了她。丨他盛了饭,端过去,放在饭桌上。关联词有:又,於是,然后。 递进关系: 这本书我看过,而且看过不止一次。丨这种西瓜不仅个儿大,而且很好吃。丨我 热爱家乡,特别热爱今天的家乡。常用关联词: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 不但不…反而… 选择关系: 与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丨要麼是你记错了,要麼是我忘记了。关联词主要

有:与其…不如,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麼…要麼。 总分关系: 人死的意义不同,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丨战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至少需有两个层次。 转折关系: 文章不长,内容却丰富。丨他年纪不大,见识却很不一般。常用关联词:却、 然而、但、不过、虽然…但是。 假设关系: 纵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的前进步伐。丨要是没有一次次试验失败,就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常用关联词:如果…就,即使…也,假如…就。 条件关系: 要改造沙漠,就得有充足的水源。丨只有认真地调查研究,才能把情况弄清楚。主要关联词有:只有…才,除非…才,无论(不管)…也(都)。 因果关系: 我十分感谢您,因为您教我知道许多道理。丨既然你对那个会议不感兴趣,那就不必去参加了。主要关联词:因为…所以,既然…那麼,之所以…是因为。 目的关系: 为了提高生产率,就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丨我们改乘了飞机,免得赶不上参加会议。主要关联词:为了,为…起见,以便,为的是。 二、按作用划分: 陈述句桌子上有一本书。丨他是医生。丨你去通知他吧。丨这是我记错了。丨这种说法绝对不对。述说事情的句子,用平缓的陈述语调。包括肯定的陈述、否定的陈述和强调的陈述,末尾常用“的、了、呢、罢了”等语气词。 疑问句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丨这是你的衣服吗?丨他有几岁了?丨你去还是我去?丨你喜欢不喜欢看电影?丨你看见过他没有?丨他愿意去还是不愿意去?提出问题的句子,一般用疑问语调。包括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几种形式。祈使句你站起来。丨快去吧。丨请把桌上的报纸递给我。丨不要再闹了。丨禁止在场内吸烟!|不要这样称呼我吧!表示要求别人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的句子,用祈使语调。一般分为表示要求和表示禁止的两类。句末可用“吧、呀”等语气 ?词。 感叹句哈,这模样了「太好了「这座桥真长呀「秋天的香山公园多麼美丽呀表示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用感叹语调。句末常用“啊、啦”等语气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四、单句五、复句 一、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两大类,12小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 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 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方位词: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 (二)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 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①不能重迭。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 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①不能重迭。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②单音节量词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个个、条条是每个、每条的意思) ①名量词(物量词) 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词类

、短语

三、句子成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单句类型及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单句类型及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单句类型及句子成分 一、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从结构上看,短语和 句子同属句法结构:不带语气的句法结构是短语,带上语气的句法结构是句子。但短语与句 子毕竟不是一回事。短语是材料单位、静态单位,句子是表达单位、动态单位。句子有自 己的结构类型和语气类型,还有特殊成分。 二、句子的类型1.从结构上分,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由一个短语或一个 词构成,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取消了独立性的单句)构成。我们一般所说的“句子”,指的是“单句”。单句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如“明天晴天。”“这里风景优美。”“他来了。”是主谓句。“好!”“严禁吸烟。”是非主谓句。 2.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例如:A.理想是前进的灯塔。(陈述句) B.你上哪儿?(疑问句) C.请勿吸烟!(祈使句) D.多么可爱的秋色啊!(感叹句) 从结 构上对句子划分得出的类型叫句型,从语气上对句子的划分得出的类型叫句类。句型和句类 是对句子作不同角度的划分得出的类型,因此,一个句子总是兼属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 例如: A.理想是前进的灯塔。(主谓句、陈述句) B.你上哪儿?(主谓句、疑问句) C.请勿吸烟!(非主谓句、祈使句) D.多么可爱的秋色啊!(非主谓句、感叹句) E.你真了

不起!(主谓句、感叹句) 三、单句句型单句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一)主谓句由主谓结构构成的句子叫主谓句。 1.名词性谓语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性谓语句。名词单独充当谓语的情 况较少,较多的情况是名词性偏正结构。例如: A.今天阴天。 B.明天中秋。 C.鲁迅浙江人。 D.赣,江西省的简称。 E.猪肉两斤半。 F.他两个儿子。 G.这部小说去年出版的。 H.他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 I.老李好眼力。 2.动词性谓语句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性谓语句。 例如: A.他去了吗?(单个动词作谓语) B.我喜欢这绚丽的秋色。(动宾结构作谓语) C.她急忙告诉我去月亮湖就在这里上岸。(双宾结构作谓语) D.他讲得很清楚。(动补结构 作谓语) E.水生昨天从北京出发。(动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 3.形容词性谓语句由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形容词性谓语句。例如: A. 冬天冷,夏天热。B.这声音清脆、响亮。C.小伙子壮壮实实的。 D.地里的小麦绿油油的。 E.他的学习成绩很好。 F.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 G.老李高兴得合不上嘴。 4.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结构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例如: A.他一个字都不 会写。 B.我什么苦都吃过。 C.中国人死都不怕。 D.整个晚上眼都没眨一下。 E.我 们上海也去过。F.这个困难,我们一定能克服。G.北京我没有去过。 H.这种专业,报 考的人不多。I.你那种说法,我认为有些片面。J.鲁迅的文章,我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重点知识点

现汉整理版 1.动词单独作谓语? (动词的定义,谓词的定义,四个条件) 答:①动词表示动作(打)、行为(进行)、心理活动(愿意)或者存现(在),做谓语时常带上前后的其他成分(如宾语、补语、动态助词等)共同作谓语。 ②谓语在句子中起陈述、描写和判断的作用,用于解释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谓语在一定条件限制下能由名词性词语构成,但一般情况都是由谓词性词语构成。动词单独作谓语时,前后往往带有其他成分共同作谓语,如: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③动词单独作谓语的情况较为少见,多是有以下的条件:a.用于对话中。如:“你瞅。” b. 用于复句的分句中,多是先行句和后续句。如“你来,我就走” c.用于对比句或是排比句中。如“架不住,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d.句子的末尾加上语气助词。如“你来了。” 2.形容词单独作谓语? (形容词的定义,谓词的定义,三个条件) 答:①形容词表示形状、性质或状态。可分为性质形容词(好、坏、伟大、勇敢)和状态形容词(红彤彤,绿油油) ②谓语在句子中起陈述(基本)、描写(形容词)和判断(判断动词)的作用,用于解释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谓词多由动词性短语充当,形容词词语作谓语的情况也较常见。但形容词单独作谓语仍然需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a.用于对话之中,可用于询问句也可用于回答句,如“哪里凉快?" b.用于复句的分句中,特别是对比句或先行句和后续句里。如“道远,你多走一会不就行了”;“多穿点,天冷。” c.句末加语气词“天晚了” 3.定语“的”的隐现条件 (定语的定义、构成材料,五个隐现条件【名词】) 答:①定语是名词性短语中修饰中心语的部分。可分为限制性定语(冬天的夜晚)和描写性定语。(碧绿的田野) ②定语中“的”的隐现条件大致可根据定语的词类、定语和中心语的音节多少以及语义关系有关。以下我将以定语词类的角度进行列举。 a.当定语是形容词时,若定语为单音节形容词,则后不跟的,如红花,若跟了的,那便是起了描写作用,如“红的花”。若定语为双音节形容词,则跟的如红红的花。在形容词的情况下是否加的还看音节读起来是否顺口。 b.当定语是名词时,单音节名词后要加的,如人的性格,双音节名词后的中心词若是单音节,那么也要加的,如妈妈的爱。而当名词构成的短语是一个名称时,那么就不加的,如狍子肉,桌子腿。在定语为名词时,加不加的还影响定语的性质和意思,加的代表领属,不加的代表性质。“中国的朋友”“中国朋友” c.人称代词作定语表示领属的意思,一般要加“的”。但当其后跟的是“机关、国家等或单音节亲属称谓”时便不加的。如“我们国家,你舅” d.动词作定语时,一种是直接修饰中心语,组成一种名称,比如“活鱼,死狗”;还有一种必须要加的,如编的草帽 e.短语做定语时,一般都要加“的”,如:你看的书。然而,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无重叠

现代汉语语法(电子版)

现代汉语语法(电子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本课内容 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讲汉语句型与句类 第三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 第四讲汉语中特殊句式的教学 第五讲汉语中反问、活用、引申与比较句的教学 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精讲多练 二表达浅化、简化 三形式化、少用术语 四形式、语义、语用并重 五注重学生偏误 第一讲汉语句型与句类 第一节单句 第二节句型 第三节句类

对外汉语师资培训讲义 第一节单句 一词组 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状中偏正/定中偏正)、动补词组、联合词组 二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动语(述语)、中心语 主语和谓语;动语(述语)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三单句分析方法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主、谓、宾、定、状、补) 2.层次分析法(二分法) 第二节句型 一句型:根据结构关系划分的句子的类。 二主谓句与非主谓句 主谓句:同时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补语是谓语的补充说明成分。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补语应该直接跟在谓语成分之后,只有在特殊条件下,补语才可以用在宾语之后。 一、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是由动词或形容词在主要动词后构成的一种语法形式,表示动作产生的某种结果。结果补语的内容很广泛,但应该强调:动词做结果补语一般是单音节词语,形容词则既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双音节词语。 1、动词+完/见/到: 2、动词+上/成/着: 3、动词+走/开/动/住: 4、动词+好/对/错: 5、动词+清楚/干净: 二、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是在动词后说明动作趋向的补语,包括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两种:简单趋向补语是在动词后加上“来”或“去”表示动作的趋向,“来”强调动作的趋向面向说话的人,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知识

現代漢語章五語法 一、名詞解釋: 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单位:可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均为音义结合体; 3、句子:具有一个句调,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4、句类:根据语气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5、句型:根据句子结构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 6、句式:句子的特征分类,句式是根据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结构类型; 7、实词: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8、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9、谓词:指在前面可以加“不”,在句法结构中经常作谓语,同时能作主语和宾语的词。包括动词、形容 词和一部分描述性代词,如“这么”; 9、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的词,其属性常存对立性质,故多成对或成组出现,如中式: 西式; 10、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与所代替、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传统语法按作用将 之划分为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人称代词,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的指示代词; 11、拟声词:即模拟声音的词,又称“象声词”,如“叮当”。有修辞作用,可使语言具体形象,予人以身 临其境之感,故常运用于口语及文学作品中; 12、短语:即意义上和语法上可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又称词组,是大于词而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13、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句子的一种方法,即尽量将短语或句子划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除联合结 构等可能由多个并列组成的短语或句子外,其余均可采用此法,故又称“二分法”,最能反映出 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组合层次; 14、中心语:即偏正短语中的中心成分,可为词或短语。主要有三种类型: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 语中心语; 15、独立语:句子中的某个实词或短语与其前后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句意上又是必 需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即独立语。按表意作用可将之分为四类:插入语、称呼 语、感叹语、拟声语; 16、单句: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可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据不同的标准可分出 句型和句类两类。 17、把字句:又称“处置式”,指在谓语动词前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18、被字句: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是受事主语 句的一种。 19、连谓句: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因大部分为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故又称“连动句”。 20、变式句:在交际中出于修辞或语用上的需要而故意减省句法成分或调换成分的位置,这种变化了的句式 即为变式句。可分为省略句和倒装句两大类。 21、复句:指由两个或以上的意义上相关而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连贯全句的句调所构成的句 子。 22、分句: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无独立完整的句调的语法单位。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一、语法知识概括 (一)词类 汉语的词能够分为 12 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沓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 "专用名词 ",如 " 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 "抽象名词 " ,如 " 范围、思想、质量、道德、友情、方法 " 。表示方向的叫做 " 方向名词 " ,如 "上""下 "" 左"" 右"" 前"" 后"" 中"" 东"" 西"" 南""北"" 前方 ""后边 ""东边 "" 南面 "" 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腾飞、审察、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想、重视、着重、敬爱、认识、相信、钦佩、挂念 " 等,这样的动词前方常常能够加上 "很、十分 "。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 "能愿动词 ",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 dei)、能够、应当、应当、愿意、能够、可能、一定 ",这些能愿动词经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方,如 " 得去、能够做、能够考虑、愿意学习、应当说明、可能发展 "。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势,叫做 " 趋势动词 ",如 "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常常用在一般动词后边表示趋势,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 有" 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同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款式、性质等,如 "多、少、高、胖、呆板、豪侈、胆怯、丑陋 "。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 "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 亿、半 "。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目,又能够分为单位量词和胸怀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 "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胸怀量词表示事物的胸怀,如 "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 欧姆、立方米 "。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目,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