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两项工业试验技术通过鉴定

先和先进水平 , 建议 加 快 这 两 项 技 术的 推 广 应 用 。
Abs r c The e c p r to o dii s i cud n e ux r to, e c i n tm p r t r H ,o lv u e tat f t0fo e a i n c n ton n l i g r f a i r a to e l e a u e, / i ol m
r to a d t e y ed o to p o u t o h d o e u f i a i fFCC s i e v a to i a ay i ai n h i l fbo t m r d c , n t ehy r d s lurz ton o ga ol h a y f ci n v ac t l tc ne r d silton wa n si t d b sn r e s sm u a i O wa e ba e n t e hy r de ul ia i n k n tc itla i s ive tgae y u i g p oc s i lton S f l r s d o h d o s f z to i e i s ur mod l0 e fFCC a ol a r w r c ins o t i d u e h on to s o . g s i n ro fa to b a ne nd rt e c dii n f 125— 2.0 M Pa 3— 5 , ne 0 ,5l 93 K H, o lv u e r to O 0——30 n / i olm a i f 1 0 0ad V f3— 0 h Re u t ho d t a h yd o e ulurz to a e O —2 一 . s ls s we h tt e h r d s f i ai n r t
中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展催化装置硫转移

2019年第19卷第3期气体净化•53•现老化泄漏等问题。
“石膏湿度大,胶带的裙边不好用,真空提不上来。
我们要想想办法才行。
”近日,茂名石化热电分部动力一车间班长高志勇摊开手上的石膏给车间主任卢晓斌看。
据介绍,茂名石化炼油区CFB锅炉脱硫系统真空皮带机由于使用时间长,胶带的裙边老化开裂,造成真空低、石膏脱水效果差,影响了石膏的出厂和脱硫生产的畅通。
随后,该车间员工组织对真空皮带机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实现了真空无泄漏,一条皮带可同时出3个塔的石膏,真空达到60兆帕以上,成功解决了石膏偏湿的问题。
该车间员工介绍,改造实施前,他们先集中技术骨干进行了讨论,并派出技术人员到茂名市热电厂取经,实地考察热电厂锅炉脱硫系统的运行情况,学习其对真空皮带机的维护管理经验。
随后,车间技术人员结合实际,进行改造可行性及作业风险分析,制定了改造作业的实施方案。
作业人员将皮带机胶带裙边全部拆除,杜绝了裙边脱落,然后在皮带机胶带两边安装固定的不锈钢衬胶档边,实现了密封。
截至目前,该设备运行平稳,改造效果较为理想。
苯加氢尾气脱硫工艺装置获专利日前,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苯加氢尾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工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该专利有效解决了磺酸钠中无机盐硫酸钠杂质的提取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连续化生产。
该脱硫工艺能充分利用加氢系统产生的含硫废水,硫化氢脱除率达60%以上,从而降低了焦化系统脱硫塔的运行负荷,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产出纯度更高的硫磺单质,解决了含硫尾气难处理、含硫废水污染以及含硫尾气焚烧带来的二次污染和浪费等系列问题。
中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展催化装置硫转移剂技术研讨近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展催化装置硫转移剂技术研讨,双方就硫转移剂开发、应用效果等进行了交流,并讨论了计划实施方案。
据了解,使用硫转移剂可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节省碱液费用,降低外排水总溶解固体(TDS)含量,达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
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官网

业务拓展
• 计划拓展更多地区的检测服务市场
• 为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市场保障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
• 为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技术团队的培训与引进
技术培训
• 计划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 提高技术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人才引进
• 计划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优化技术团队的结构
• 为中心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业务领域的创新与拓展
业务创新
• 计划开展更多新兴领域的检测服务
生物试剂研发
• 可以研发各类生物试剂,如抗体、酶、核酸等
• 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生物试剂
生物检测
• 可以进行蛋白质检测、核酸检测、细胞检测等生物检测
• 为客户提供准确的生物检测结果
生物信息学服务
• 可以进行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分析、生物大数据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服
务
• 为客户提供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年龄结构
• 拥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
• 涵盖了化学、生物、环境、可靠性
• 老中青相结合,形成了合理的人才
• 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
等多个专业领域
梯队
பைடு நூலகம்支持
• 为中心的检测服务提供全面的技术
• 为中心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
支持
人才动力
技术团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
专业技能
经验积累
• 掌握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 扩大了研究领域,涵盖了石油化工、化肥、农药、涂料等多个领域
上海化工研究院的鉴定报告

上海化工研究院鉴定报告一、鉴定目的和背景本次鉴定报告的目的是对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其在科研、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背景是上海化工研究院作为国内重要的化工科研机构,其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但近年来面临着国内外科研竞争的挑战,需要对其整体实力进行客观评估。
二、鉴定方法和程序本次鉴定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
具体程序包括:1. 收集上海化工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技术专利、人才队伍等方面的资料;2. 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3. 对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科研条件、实验室建设、设备配置等情况;4. 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和评估,形成初步鉴定意见;5. 对初步鉴定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鉴定报告。
三、鉴定结果和结论经过全面的评估和分析,鉴定委员会认为:1. 上海化工研究院在科研方面具有较高的实力,拥有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2. 在技术方面,上海化工研究院拥有较为完善的工艺技术和知识产权体系,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3. 在人才方面,上海化工研究院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4. 总体来说,上海化工研究院在国内化工领域处于较高水平,但在国际竞争中仍需加强。
四、鉴定意见和建议根据鉴定结果,鉴定委员会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上海化工研究院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 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前沿探索和跨学科研究;3. 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上海化工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4. 优化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科研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鉴定报告的附件和附录本鉴定报告的附件包括上海化工研究院提供的各项资料和数据,附录为鉴定委员会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
如有需要,可向鉴定委员会索取相关附件和附录。
六、鉴定报告的签发和批准本鉴定报告由上海化工研究院申请,经由鉴定委员会专家评审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签发。
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石油化工研究院)是中国石化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集团)的科研机构之一,成立于1956年。
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石油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为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保障。
石油化工研究院拥有一支由多名工程师、博士和硕士组成的高素质研究队伍。
他们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技术能力,在石油化工领域拥有较高的声誉。
研究院设有多个研究所和实验室,致力于石油资源勘探与开发、石油化工新材料与新工艺研究、石油化工装备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石油油田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研究所是石油化工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所之一,其主要研究方向涵盖石油地质勘探、油气藏开发、油藏工程与增产技术等领域。
该所拥有一流的实验室和装备,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石油化工新材料与新工艺研究所,研究员们致力于新材料的开发和新工艺的研究,为石化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
该所在聚乙烯、丙烯、聚氨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
此外,石油化工装备技术研究所是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又一个重要研究所,其专注于炼油技术、催化裂化技术、煤化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该所在炼油厂、催化裂化工厂等装备技术改进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升了石化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多年的科研工作,石油化工研究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
其中包括石油勘探与开发技术、石油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石油化工设备技术改进等方面的重要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中国石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撑,还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作为中国石化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科研机构,致力于石油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
通过开展石油资源勘探与开发、石油化工新材料与新工艺研究、石油化工装备技术研究等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化工研究院鉴定报告

上海化工研究院鉴定报告标题:上海化工研究院鉴定报告简介:本文是对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的鉴定报告,旨在客观、准确地评估该研究院的工作成果和质量。
正文:鉴定报告正文开始。
第一部分:研究院概况上海化工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化工领域的研究机构。
研究院致力于推动化工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研究院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研究设施,以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目标。
第二部分:鉴定目的及方法本次鉴定的目的是评估上海化工研究院在过去一年内的工作成果和质量。
鉴定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件审查和专家评审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研究院的研究质量和工作成果。
第三部分:鉴定结果根据鉴定的结果,上海化工研究院在过去一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作成果。
研究院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在团队合作和研究管理方面也表现出色,展现了良好的学术风貌和研究能力。
第四部分:鉴定建议针对上海化工研究院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鉴定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研究院应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率。
其次,研究院应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最后,研究院应加强对项目管理和成果评估的监督,确保研究工作的有效进行。
鉴定报告正文结束。
通过本次鉴定报告,我们对上海化工研究院的工作成果和质量有了全面的了解。
研究院在过去一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展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鉴定报告提出的建议将有助于研究院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种高纺速干喷湿纺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高纺速干喷湿纺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34dc9b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c.png)
专利名称:一种高纺速干喷湿纺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姜泽明,沈志刚,李磊,缪金根
申请号:CN202011243189.9
申请日:20201110
公开号:CN114457431A
公开日:
202205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高纺速干喷湿纺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方法,属于碳纤维原丝制备技术领域。
通过采用包括:将纺丝原液经多重导孔结构的喷丝板进行挤出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原液60℃下的零切粘度为40~80Pa·s;所述多重导孔结构具有两段或多段角度连续逐渐增加的锥形孔结构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高速纺丝,所制备的聚丙烯腈原丝抗张强度大于等于7.0cN/dtex,纤度单丝变异度小于3.0%。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地址: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上海化工研究院 同位素标准物质

上海化工研究院同位素标准物质1. 引言上海化工研究院作为我国化工行业的重要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科研和技术创新。
其同位素标准物质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的化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上海化工研究院的同位素标准物质研究,以及其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和意义。
2. 同位素标准物质的定义和特点同位素是指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的多种核型。
同位素标准物质则是由同位素制备而成的,具有特定同位素丰度和同位素组成的物质。
同位素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应用在化工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性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品的质量控制。
3. 上海化工研究院的同位素标准物质研究成果上海化工研究院在同位素标准物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该院在同位素标准物质的制备和纯度检测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制备出高纯度、高稳定性的同位素标准物质。
该院还开展了同位素标准物质在化工产品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和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4. 同位素标准物质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和意义在化工行业中,同位素标准物质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意义。
它可以作为研究材料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的基准参照物质,用于分析方法的验证和标定。
同位素标准物质可以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监测,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位素标准物质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和医药领域,为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5. 个人观点和总结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上海化工研究院在同位素标准物质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的成绩和贡献。
同位素标准物质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同位素标准物质的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化工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结语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上海化工研究院的同位素标准物质研究以及其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位素标准物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读者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也希望上海化工研究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和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科研机
构之一,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第一所
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已经成为全国石油化工领域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依托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致力于石油化工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
研究院
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的科研队伍,其中包括众多在石油化工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专家学者。
研究院还与国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研究方向涵盖了石油炼制、石油化学、煤化学、新材料、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石油炼制方面,研究院致力于提高炼油技术的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在石油化学方面,研究院研究新型催化剂和工艺,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在煤化学方面,研究院研究煤炭转化技术,利用煤炭资源开发高效、清洁的能源和化工产品;在新材料领域,研究院开展先进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在环境保护方面,研究院研发环境友好的工艺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市场研究和技术评估,研究院将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转化为实际应用,并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
研究院
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合作项目和技术交流,为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是我国石油化工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积极推动着该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致力于石油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