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试题训练一 地图的判读(含解析)

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试题训练一 地图的判读(含解析)
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试题训练一 地图的判读(含解析)

地图的判读

类型一经纬网地图

题型特点

初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及难点: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方法规律

1.判读点的经纬度位置

?2.判读点的半球位置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若经度小于160°E或小于20°W,则位于东半

球。②若经度大于160°E或大于20°W,则位于西半球。

3.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1)根据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判定方向。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关系,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关系。

(2)根据经纬度判定方向。①如果两点属于东经范围,度数大的在东边;如果两点属于西经范围,度数大的在西边。②如果两点属于北纬范围(北半球),度数大的在北边(离北极点近的点在北边);如果两点属于南纬范围(南半球),度数大的在南边(离南极点近的点在南边)。

(3)根据地球自转判断方向。①侧视——自西向东。②俯视——“北逆南顺”,即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以南极点为中心

的地图上,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指向东方。

4.判读点的五带范围

(1)纬度0°—23.5°属于热带;纬度23.5°—66.5°属于温带;纬度66.5°—90°属于寒带。

(2)然后根据南北纬再准确判断出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

例1(xx·贵州)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

题。(1)将A(0°, 0° ),B(20° S, 20° W) 两点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2)写出C点和D点的经纬度:

C.( ) ,

D.( )。

(3)A点在C点的方向,D点在C点的方向。

(4)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中纬度的是 ;同时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的点是。

(5)能与20° W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E。

当堂练习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G三点的经纬度。

C:( ); E:( ); G:( )。

(2)辨别方向:A点在B点的方向,C点在A点的

方向,D点在A点的方向,E点在C点的方

向。

(3)A点在 (南或北)半球,D点在 (东或西)半

球。

(4)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点有。

类型二等高线地形图

题型特点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判断五种主要地形类型,以及地理距离计算,地形剖面图判读等。

方法规律

1.判断高度。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即同线高度相等、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数值相差100,即等高距为100米。从图中可直接读出A地的海拔为500米,B地的海

拔为200米,C地的海拔为400米,故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为300米,A地与C 地

的相对高度为100米。

2.判断坡度大小。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坡度大小,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如上图中②处等高线密集,则坡度较大;⑤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

3.与指向标结合,判定河流的流向、两点的相对方向。先在地图中根据指向标或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出方向,继而判断两点的相对方向及根据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判断河流的流向。如上图中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出A地在B地的正北方。

4.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部位

(1)山顶:等高线闭合,海拔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如上图中①处。

(2)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如上图中④处。

(3)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如上图中⑥处。

(4)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处。如上图中⑦处。

(5)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如上图中③处。

例2(xx·青海西宁)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A处的地形部位是 ,B、C两处坡度较小的是处。

(2)图中河流的流向大体为。

(3)D处为矿区,如需估算其到市中心的距离,能算出来吗? ,原因是图中缺

少。

(4)该地区铁矿石大量运往外地,最快捷的运输方式是运输。

当堂练习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三

题。

1.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2.①地的海拔可能为?( )

A.750米

B.700米

C.650米

D.600米

3.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类型三轮廓图

题型特点

轮廓图是由线条勾勒出的区域边界所构成的简要图形,常见的轮廓图有各大洲、大洋组成的全球轮廓图,大洲轮廓图,地区和国家轮廓图,省级行政区轮廓图,以及县、乡轮廓图,等。关于单纯轮廓图的考查,在近三年中考中并不常见,该知识点在选择题或综合题中都有可能出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载体,并且不给出该区域的名称,需要学生根据区域轮廓及图中信息等对该区域进行定位,进而顺利完成题目。

方法规律

该类题目主要考查对大洲、大洋、国家、地区等的轮廓及名称的判读。所以熟识区域轮廓、相对和绝对位置是必要的。熟识轮廓和位置需要经常阅读地图,增强记忆;对于特殊轮廓地区,可根据典型特征记忆,如:“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中国轮廓像一只雄鸡,英国轮廓像一只兔子,意大利轮廓像踢足球的“长靴子”,澳大利亚轮廓像一只倒过来的绵羊,云南轮廓像一只开屏的孔雀,陕西轮廓像兵马俑,广东轮廓像象鼻子,台湾轮廓像一枚树叶,等。

解题策略

①根据区域的轮廓直接判定区域;②通过已知的邻近区域判定区域;③根据经纬度(绝对位置)判定区域;④根据轮廓图中的河流、山脉、城市、交通线等地理事物判定区域。

例3(xx·安徽宣城)xx年5月13日,第1 000 列“义新欧”班列从义乌驶出,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历时21天,抵达西班牙的马德里,行程13 000多

千米。它贯穿新丝绸之路经

济带,成为一条全新的安

全、高效、便捷的物流

通道。读图完成(1)—(4)

题。

(1)“义新欧”班列所属的

交通运输方式是?( )

A.海运

B.公路

C.航空

D.铁路

(2)“义新欧”班列线路连

通的大洲是?( )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非洲

C.欧洲和非洲

D.亚洲和北美洲

(3)班列途经哈萨克斯坦时,可能见到的景象是( )

A.茂密的森林

B.金色的稻田

C.毗邻的竹楼

D.成群的牛羊

(4)该班列从西班牙返程时,装载的货物可能有( )

A.箱包、瓷器

B.丝绸、日用品

C.大米、小麦

D.橄榄油、葡萄酒

当堂练习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为我国最南边的省,其省会城市是台北

B.②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西邻四川省

C.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D.④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类型四示意图

题型特点地理示意图可以理解为,在地图上将繁多的地理事物省略,只集中于表达想要凸显的地理事物的简单图示,比如,在气候分布图上我们就重点表示不同气候区的分布,而很少顾及矿产、城市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示意图很常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大量使用示意图。考查的内容一般为判断某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及人口、城市、交通的分布等。

方法规律

地理示意图一般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及两个或多个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考查也集中在这两个方面。

(1)地理位置的判定:示意图中经常标明经纬度,利用经纬度能准确地描述地理事物的位置,如由图读出某点的地理坐标为(25°N,102°E),则可以据此判断

该点附近的城市是昆明;通过参照邻近的地理事物,也可判断地理位置,比如关于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描述:“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就是利用相对位置来描述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区的位置。

(2)地理事物联系的判定:这类示意图主要用于说明某一地理事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比如:在一幅工业分布图上,同时标注出了矿产资源、城市、交通的分布等,或同时给出该地区的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等示意图。此类题目考查地理事物间的联系,一般而言,人口的分布受气候、地形、资源、交通等影响;交通受人口、城市分布和资源、地形等影响;城市多形成于资源、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良好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传统工业主要受资源和交通影响;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很大。

解题策略

首先确定某一地理事物的位置,再判定其相应的气候、地形等地理特征,比如:位于低纬地区则可判断其气候炎热,甚至可以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确定其具体气候类型、所属地形区等;同时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邻近关系,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促进或制约),比如:工业基地一般邻近矿产资源,聚落一般邻近河流、湖泊等,因为矿产为工业提供原料,河流为聚落提供了水源和交通条件。

例4(xx·湖南衡阳)西北大漠,天地

辽阔,人间绝色,最美中国。读我国西

地区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

是族。A ,

B 。

(2)C 河,该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 , 季(夏季/冬季)河水水量最大。图中能源通道,将 (能源)输送到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

(3)从自然角度分析,西北多荒漠的原因。(至少回答一点)

(4)从气候条件的角度分析,新疆瓜果为什么特别甜?(至少回答一点)

当堂练习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及“世界某半岛示意图”,

图中半岛地区河流众多,其具

有的共同水文特征是?( )

A.落差大,水流急

B.含沙量大

C.水流平缓,便于通航

D.汛期集中在冬季

类型五景观图

题型特点

地理景观图是反映某一区域地理风貌的照片

或图画,包括自然景观图(如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海洋、野生动植物等图片)和人文景观图(如民族、宗教、社会活动、服饰、作物、建筑、交通等图片)。景观图的考查,多出现在选择题中,部分综合题也可能会涉及,但比重很小。考查的内容主要为区域地理部分,包括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我国的不同地区和省份的地理景观。

方法规律

一般此类题目多考查景观的名称,以及区域与景观的对应关系,即给出景观图让同学判断对应的区域,或给出区域判断与其对应的景观图;更进一步,可能也会考查景观图片内容与其他地理事物的联系(如藏袍与气候的关系等)。所以对于这类题目需要学生掌握各地区的地理特征,并熟记标志性景观的名称,同时建立区域—景观的牢固印象,并且掌握一些地理特征的成因知识。

解题策略

熟知的区域,可根据景观图片判断该景观是什么、在哪里、其是否在设问的区域中,依此得到答案;不熟悉的景观,则根据图片所给的自然特征(如纬度、气温、地形、植物等)或人文特征(人种、衣着、食物等)推断该区域是否存在该景观或该景观是否可能出现在该区域。例5(xx·山东济南)诗人海子说:“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下图为福建沿海海坛岛依山傍海而建、错落有致的石厝(石厝就是当地传统民居)。当地“盛产”石头和台风,有民

谚说:“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据

此完成(1)—(2)题。

(1)当地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

A.高大、顶尖、窗小

B.低矮、顶缓、窗小

C.低矮、顶尖、窗大

D.高大、顶缓、窗大

(2)当地传统民居设计,主要是为了?( )

A.防风

B.排水

C.保湿

D.除湿

当堂练习

如果你要去云南旅游,那么你不能看到的地理景观是?( )

跟踪中考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面三题。

1.上述四个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图示四个地区的地理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甲—中华水塔

B.乙—白羊肚头巾、信天游是当地富有特色的风情

C.丙—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D.丁—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3.连接甲地区和丁地区的工程是()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青藏铁路

D.西电东送

4.下列世界四大长河的名称和图序相符的是()

A.①密西西比河②尼罗河③长江④亚马孙河

B.①密西西比河②尼罗河③亚马孙河④长江

C.①亚马孙河②尼罗河③密西西比河④长江

D.①亚马孙河②尼罗河③长江④密西西比河

读不同区域的轮廓图,完成下面两题。

5.关于图示各区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②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C.③大洲热带面积广大

D.④国被赤道穿过中部

6.关于上述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②国矿产资源丰富

C.③大洲发达国家众多

D.④国工矿业是其主导产业

7.下图所示的人物是()

A.彝族

B.非洲黑人

C.蒙古族

D.印第安人

8.根据图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韩国人,身着他们的传统服饰——和服

B.②所在地区有较多富裕国家

C.③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④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图是北京近年某时期PM2.5来源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北京PM2.5来源最多的两个渠道是()

A.区域污染传输和机动车

B.燃煤和扬尘

C.农业及畜禽养殖和工业及溶剂使用

D.机动车和燃煤

10.为减少大气中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实行机动车限行,鼓励乘坐公交、地铁

B.推行使用洁净能源

C.淘汰高耗能产业

D.餐饮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xx年5月28日,斯里兰卡发生特大洪水和山体滑坡,损失重大,中国政府

提供 1 500万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下图为斯里兰卡略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1.(xx·福建)斯里兰卡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平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B.平原、山地为主,中部低四周高

C.高原、盆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D.高原、盆地为主,中部低四周高

12.(xx·福建)斯里兰卡东、西部地区雨季出现的时间不同,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较大

B.海拔相差较大

C.距海远近不同

D.盛行风的季节变化

二、综合题

13.读下图,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1)海洋:① ,② ,

③洋。

(2)河流:a 河,b 河,c 。

(3)湖泊:d 。

(4)山脉:A 山,B 山,

C 山,

D 。

(5)半岛:甲半岛,乙半岛,丙半岛。

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①上海市、②、③、④省。

(2)长江干流流经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那么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

15.放眼世界。

xx年以来,美国在各领域不断挑起争端。

材料一xx 年4月13日晚,美国联合英国和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实施精准打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上空随后升腾起火光和浓烟。

材料二 xx 年以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4月4日,我国宣布对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采取加征关税措施。近年来,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数据显示,xx 年美国大豆出口量的62%是对中国的。

图1 图2

图3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叙利亚(为图2阴影部分)位于中东地区,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地区。图1中石油出口到美国的航线B,经过的运河是。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东地区为什么战乱不断?

(3)图3显示的美国农业突出特点是。美国大豆的种植主要是和其他作物轮种,大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农业带)。

2019年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一)地图的判读

答案

1 —3.C D B 读图可知,甲为塔里木盆地地区、乙为三江源地区、丙为黄土高原地区、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四个地区中,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严

重。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连接甲地区和丁地区的工程是西气东输。

4.B 根据河流形态及周边的海岸线等信息进行判断。图①可根据“小尾巴”佛罗里达半岛判断此处是北美大陆,①河为密西西比河;②河支流少,说明是干旱地区的河流,再根据红海轮廓可判断为尼罗河;③河呈树枝状水系,自西向东流,可确定为亚马孙河;根据④河水系形状及海陆轮廓可判定其为我们所熟悉的长江。故选B。

5.C 读区域轮廓图,可确定①为亚洲,②为日本,③为非洲,④为澳大利亚。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日本为岛国,故不能称为海陆兼备;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穿过澳大利亚的重要纬线是南回归线。所以本题选C。

6.A 日本矿产资源匮乏;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7.D 根据头顶的羽冠可以判断图示的人物是印第安人,此外,要注意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8.B 根据图片所示的衣着和环境,可以判断①②③④分别为日本人、阿拉伯人、因纽特人、藏族人。因纽特人主要生活在亚洲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地区,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阿拉伯人所在的中东波斯湾及其沿岸和北非由于盛产石油,有不少富裕国家。

9.A 读图可知,北京PM2.5来源最多的两个渠道是区域污染传输和机动车。

10.D 餐饮时应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11.A 根据高度表得出结论。

12.D 亚洲季风区内,不同季节盛行风向不同。

13.(1)阿拉伯孟加拉太平

(2)乌拉尔河叶尼塞河长江

(3)里海

(4)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大兴安岭

(5)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14.(1)上海市湖北省四川省青海省

(2)A

解析(1)可以根据省区的轮廓或其特殊特征判断省区名称,比如上海的轮廓包括特殊的崇明岛、湖北的轮廓像数学中的关系符号“>”、青海的轮廓像一只兔子等。(2)长江干流流经的省份从源头起分别是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所以该题选A。

15.(1)中东石油波斯湾及其沿岸苏伊士运河

(2)处于“三洲五海”之地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外部势力的干预民族宗教的纷争(任答三点即可)(3)区域化玉米带

解析综合题的解答,一是借助平时积累起来的基础知识,二是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本题中的第(3)题,考查美国农业的区域化特点,课本中虽然没有明确标识大豆的分布区,但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大豆主产区和玉米带的分布大致是一致的。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