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占位鉴别

合集下载

病例随访肺部占位

病例随访肺部占位
感谢您的观看
反馈与改进
将随访结果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04 肺部占位的治疗与预后
治疗方法选择
手术切除
药物治疗
对于良性的肺部占位,手术切除是首选治 疗方法,能够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风 险。
对于某些良恶性不明的肺部占位,药物治 疗可能作为过渡治疗,控制病灶发展,为 进一步确诊和治疗争取时间。
紧急随访
在患者出现症状恶化、并 发症等情况时,及时进行 紧急随访,以便及时处理。
随访内容与目的
01
02
03
04
询问病情状况
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生活 质量等情况,评估病情状况。
检查与评估
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
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结果,对治疗方案进 行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
善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随访结果分析
数据整理
对随访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包括病情状况、治疗情况、检
查结果等。
疗效评估
根据随访结果,评估患者的治 疗效果,包括病情缓解率、生 存率等指标。
预后分析
根据随访结果,分析患者的预 后情况,预测病情发展趋势。
对肺部占位诊疗的启示
重视早期诊断
对于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 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影像学检 查,以便早期发现肺部占位性病
变。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 (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能够 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长期随访的必要性
对于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仍需 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复发 和转移。

肺占位性病变查房

肺占位性病变查房

症状和体征
咳嗽、咳痰、胸痛、 1 呼吸困难等呼吸道 症状
发热、乏力、体重 2 下降等全身症状
肺部听诊可闻及啰 3 音、湿啰音等异常
呼吸音
胸部X线片、CT等 4 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肺部占位性病变
痰液检查、支气管 5 镜检查等可发现肿
瘤细胞或病原体
肺功能检查可发现 6 通气功能障碍、弥
散功能障碍等异常
诊断方法
THANK YOU
汇报人:_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观察发热趋势
采取降温措施: 3 物理降温、药物
降温等
预防并发症:脱 4 水、电解质紊乱、 休克等
保持舒适的环境: 5 适宜的温度、湿 度、通风等
观察患者反应: 6 精神状态、食欲、 睡眠等
心理压力护理诊断
01
02
03
04
心理压力来源:疾 病带来的恐惧、焦 虑、抑郁等情绪
心理压力表现:失 眠、食欲不振、注 意力不集中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X 光、CT、MRI等检 查手段,观察肺部病 变情况
病理学检查:通过组 织活检、细胞学检查 等手段,明确病变性 质
诊断结果:根据检查 结果,判断病变类型, 如肺癌、肺结核等
治疗方案:根据诊断 结果,制定相应的治 疗方案,如手术、化 疗、放疗等
护理诊断
疼痛护理诊断
01
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01
影像学检查:X线、CT、 MRI等
02
支气管镜检查:观察病变 部位,取活检
03
痰液细胞学检查:检测癌 细胞
04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 NSE等
05
病理学检查:组织活检或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鉴别肺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其活检的成功率、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在明确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上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将我院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病例22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4月~2007年11月肺占位性病变经CT引导行肺活检共22例。

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42~75岁。

病灶位于右肺14例,左肺8例。

穿刺前均经纤支镜等检查未明确诊断。

1.2 设备与方法:CT机为ANATOM ASR-100全身螺旋CT。

活检枪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自动活检枪,穿刺切割针18 G。

患者术前行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图、心电图检测。

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签订好手术同意书。

根据病灶位置选择患者体位,嘱患者平静呼吸以 5 mm层厚、层距对肺部进行CT扫描,结合体表栅栏的方法确定体表穿刺点、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做好标记。

常规消毒铺巾后,以2%利多卡因5 ml局麻至壁层胸膜附近。

嘱患者屏气进针至预定深度,复查CT确定已进针至正确位置后,激发活检枪并快速拔针,拔针后压迫穿刺部位2 min。

根据所取标本情况,可穿刺1~3次不等,取材满意后,碘酒消毒穿刺点,无菌纱布包扎覆盖。

标本用10%甲醛固定送病检。

穿刺活检完毕,以穿刺层为中心扫描5~7层,了解有无气胸和肺出血发生。

术后常规给氧、心电监护12小时。

并密切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

2 结果22例患者中,17例诊断肺癌,其中鳞癌6例,腺癌8例,末分化癌3例,炎性假瘤1例,结核球1例,未能确诊3例,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鳞癌,2例出院后失访。

诊断率为:86.4%。

穿刺后发生气胸5例,气胸发生率为22.7%,气体压缩均<20%,经休息吸氧后自行吸收。

2例出现少量咯血,占9%。

经静卧休息、肌注立止血治疗,3天内咯血停止。

3 讨论随着CT的普及,肺内病灶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及早定性诊断可提高恶性病变的手术切除率,良性病变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肺部结节的鉴别诊断【86页】

肺部结节的鉴别诊断【86页】
10、空洞
肺脓肿
病灶较小而密度较高倾向良性结节。边界清楚、密度较低的磨玻璃结节倾向BAC。
11、病灶密度
12、钙化
最常见于错构瘤和结核球;错构瘤30%有爆米花样钙化,结核球常见弧形或环形钙化;而砂粒状钙化常见于恶性结节,但很少见。
倍增时间是指肿瘤体积增加1倍的时间,工作中常把球形病灶的直径增加25%所需的时间作为倍增时间。实性恶性结节的倍增时间为40-360天,而GGO BAC约为(813±375)d。良性结节为小于1个月或大于16个月。
右下肺前基底段癌术后5年右下肺后基底段局灶性磨玻璃影(FGGO),0.6cm。
BAC
42/F 体检发现右肺结节。
另一个BAC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
AAH
54/F 体检发现右肺结节。
AAH
68/M,食管癌术前CT发现左上肺边缘较光整、边界清晰的类圆形NGGO,3cm。
中分化腺癌与BAC混合亚型
65/F 发现左上肺结节一周
腺癌与BAC混合亚型
66/F 发现右上肺结节一周
BAC
48/F 左乳癌术后7年发现左上肺结节
HRCT
结核球
炎性假瘤
腺癌与BAC混合亚型
腺癌
73/M 咳嗽痰血5个月
BAC(炎症型)
63/F 体检发现右肺结节2月
BAC(炎症型)
65/F 痰血1周
炎性假瘤
鳞癌
脓腔见于炎性病灶。
9、液化脓腔征
8、血管集束征
“血管集束征”在周围型肺癌的发生率为65.1%,良性结节为20%。
壁厚度≤4mm倾向于良性,≥15mm倾向于恶性。癌性空洞常为不规则厚壁(远侧)偏心空洞,少数肺癌的空洞较薄,但洞壁厚薄不均,有壁结节。结核球的空洞多为近侧偏心空洞,洞壁薄而光滑,空洞周围常见卫星灶。炎性假瘤的空洞壁较厚,内壁光滑。韦格氏肉芽肿的空洞壁多较薄。

肺占位评估

肺占位评估

肺占位评估肺占位是指肺部出现异常的组织或结构,可以是肿块、结节或其他异常改变。

肺占位评估是对这些异常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性质、原因和治疗方案。

肺占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肿块的良性还是恶性。

一般情况下,肺占位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吸烟史、家族病史、既往疾病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对于评估肿块性质有一定帮助。

2.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听诊、敲击等手段来检查患者的肺部情况。

这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块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是否有其他病理体征存在。

3.影像学检查:肺占位评估的关键步骤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观察肿块的形态和特点。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CT 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为直观和准确的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肿块的性质。

4.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果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肿块的性质,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活检或细针穿刺。

这可以通过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来确定肿块是否为恶性。

5.实验室检查:有时,医生还会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肿块的性质,如全血细胞计数、血液生化学指标、肿瘤标志物等。

综合以上信息,医生可以评估肺占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如果肿块被确定为恶性肿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

如果肿块是良性的,可以选择观察、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式。

总之,肺占位评估是对肺部异常结构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性质和治疗方案。

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可以准确评估肺占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由于肺占位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对于肺占位的评估应该尽可能全面和准确。

CT值在肺内占位病灶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CT值在肺内占位病灶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CT值在肺内占位病灶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向明;方佩君;邓星奇;张杰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0(002)003
【摘要】目的探讨CT值评价肺内占位病灶鉴别诊断的实用性.方法 89例肺内占位病灶患者常规行CT检查时屏气,连续动态从肺尖至肺底扫描,每层厚1cm,在5秒钟内完成测定CT值.结果经CT值测定良性病灶30例,CT平均值为16.55Hu,恶性病灶59例,CT平均值为44.25Hu.结论临床应用CT值对肺内占位病灶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总页数】2页(P161,164)
【作者】向明;方佩君;邓星奇;张杰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200240;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200240;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200240;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2002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
【相关文献】
1.CT片定位X光导向肺内占位病灶经皮穿刺肺活检41例报道 [J], 黄福喜;郭添胜;蔡小玲;曹小龙
2.定量CT在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刘智明;金世杰;车淑华;
3.64排螺旋CT对肺内占位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J], 汤砺; 刘成平; 何茂; 刘地

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内占位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意义 [J], 赵志刚; 徐鑫利; 李劲浩; 王桂东
5.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对肺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果[J], 邵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8F-FDG PET/CT鉴别肺占位病变性质方法的研究

18F-FDG PET/CT鉴别肺占位病变性质方法的研究

t ie n t s
it h
o
b s tr u
c
pn
a
e u m o n ia
e x c n
lu d e d
The
s e a
p a t ie
a n e
ts
f o ll o
p fo r 3 1 4 d a y s
w

W h o le b o d y
i n p la
> /
F F D G P E T / T im C
)延 迟 显 像 S U V
。 . 、
。 。、
升 高明 显 (

≥ 20%
:7

3 0 % ) ;3 ) 1 2 5 ra
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薄层
c T

图像 典
型 形 态 学 征 象 ;4 ) 从 病 灶 中 心 至 各 个 胸 壁 变 化 曲 线 S U V
, ,

变化 曲 线

结果
4 例

肺 部 病 灶 患 者 中恶 性 5 5 例 其 中 临
, ,
9 4 7 % 7L 9 4 1 %
. .
。、
结论
:P E T / C T 检
查观 察 病 灶 S U V

延 迟 S UV
。 。

结 合 薄 层 C T 图 像 典 型 的 形 态 学 征 象 并 从 每 个 病 灶 中心 至 各 胸 壁 做 S U V
..
。 。、
空 间 变化
曲 线 等 明 显 提 高 了诊 断 的 准 确 率
n
w e re
p e rf o r m e

鉴别肺门占位的标准

鉴别肺门占位的标准

肺部的占位性病变多数是恶性疾病,因此鉴别诊断显得较为重要。

最重要的鉴别诊断是要拿到病理学的诊断,即要经皮肺穿刺或者是经气管镜取得标本进行活组织检查,有病理学的报告可以最终确诊。

为拿到病理学的报告,应该再做增强CT,查看占位性病变中间是否有空泡、空洞、血管的穿入、血管是否多、是否适合做活检,经过上述准备之后,可以做气管镜或者肺穿刺取得病理学的诊断,病理学的诊断才是最终的诊断。

除此之外,还要与以下疾病进行相鉴别:
1、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都可能会成为占位性的病变,比如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真菌引起的肺炎最像占位,有的时候中间有空洞、密度比较高,较多时候需要穿刺活检以后,才可以明确诊断;
2、肺部的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绝大多数通过CT可以看其形态,但是还需要经过活检之后确认。

常见的良性肿瘤有错构瘤、畸胎瘤以及腺瘤,数量相对比较少;
3、肺结核:肺结核是感染性病变,大多数是通过气管镜或者肺穿刺最终取得病理学的诊断,或者是查到结核菌定诊,部分病人可以通过痰查结核菌定诊;
4、肺部的恶性肿瘤:肺部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肺癌,包括转移性和原发的肺癌,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和气喘,有部分病人会有咯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错构瘤
• 肺错构瘤包含肺的所有成份,但构成成份的数量、排 列和分化程序异常 ,分为软骨型错构瘤和纤维型错构瘤。 40-60岁多见,影像学表现为肺实质结节 ,边缘清楚,可 有浅分叶 ,可见脂肪密度,软骨型错构瘤可见 “爆米花” 样钙化 ,增强CT扫描强化不明显 .
肺硬化性血管瘤
• 目前多认为源于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光镜下的组织结构 主要有:乳头区、硬化区、实变区、出血区
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
• 分叶征是指肿瘤表面边缘凹凸不平。肿瘤分叶的原因 是由于肿瘤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均衡,也与肺的支架 结构制约有关。 • 毛刺征是指结节边缘多数的线条状影,呈放射状或毛 刺状 ,肿瘤细胞向各个方面蔓延或肿瘤刺激引起周围 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
• 棘状突起是指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病理基础是肿 瘤发育先端的浸润性生长。
• 影像表现:
右肺中叶见团片状高密度影,最大层面大小约 29*24mm,增强扫描CT值约42HU,中央密度较低,边 缘欠光整。
• 病理: “右中叶肺”送检肺组织,部分区域肺泡腔内可见 纤维母细胞灶及慢性炎细胞,肺泡间隔增宽,可见慢 性炎细胞浸润,符合机化性肺炎改变;病变区域内可 见化脓性炎改变及脓肿形成。
• 径约15mm,增 强扫描CT值约72HU,边缘毛糙,可见细短毛刺,肿块 与胸膜粘连。
• 病理 “左肺下叶”癌,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考虑肺鳞状细 胞癌,低分化,肿瘤大小1.8cm×1.8cm×1.5cm。免疫 组化(i15-1955)结果:p40(+),p63(+),ttf-1(±), napnina(-),syn(-),cga(-),cd56(-),ki-67(40%), vimentin(-),cd68(-),cd1a(-),s-100(-), hmb45(-), lca(-),cd30(-)。
• 病理: “右肺上叶”硬化性血管瘤,大小 2.3cm×1.8cm×1.9cm。
• CASE 5 • M 63Y,A2133897 • 主 诉:右侧胸痛一周,咯血一口,量约3ml。 • 现病史: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深吸气 及咳嗽时明显,胸痛性质诉不清,无肩背放射痛,未 予重视;昨日突发咯血一次,量约3ml,鲜红色,未再 出现,今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肺动静脉瘘
• 又称肺动静脉畸形,肺动静脉瘘是肺动脉和肺静脉直 接相通引起血流短路,先天性或胸部创伤引起。先天 性患者是由于肺血管末稍微血管环发育缺陷,形成薄 血管囊,由于长期处于肺动脉压力的冲击,随着年龄 的增长,血管囊扩张增大。影像学特征:单发类圆形 结节,结节的内侧肺可见粗大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供血的肺动脉与肺门相连, CT 增强扫描,结节与供血 的肺动脉同步显著均匀强化。
真菌性肉芽肿
• 常为隐球菌和曲菌感染。结节周围环绕着较低密度影, 称“晕征”。由于血管受侵犯引起结节周围出血,可 坏死形成空洞,空洞的内壁常光滑 ,若空洞内出现含 气新月征或洞内见球形病灶,则提示真菌感染。
机化性肺炎
• 影像表现特点有:①病变位于肺周边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 多数贴近胸膜。②肺结节、肺浸润、实变或磨玻璃影,多种 形态存在,但以肺结节为主。③边缘多有锯齿状或长毛刺, 少数光整或有分叶及细短毛刺。④密度不均,含有低密度灶、 钙化、空洞及细支气管气相(细支气管扩张)等。⑤增强有均 匀、不均匀或周边强化,或无强化。⑥灶周异常有斑片影、 问隔增厚、细支气管扩张、间质病变、肺大泡等。⑦常可伴 有血管集束征(增粗、变形、聚拢),边缘模糊,收缩聚拢并 直接进入病灶。⑧邻近胸膜常有反应如增厚。可出现胸膜凹 陷征.胸水、淋巴结肿大等少见。
• 影像表现:
右肺上叶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缘可见毛刺影,内见 点状致密影;大小约49mm*36mm,增强扫描不均匀强 化,CT值约61HU。右肺门、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
• 病理:“右肺上叶”浸润性腺癌,实体为主性型,大 小4.5cm×4.0cm×4.0cm,癌组织侵犯支气管软骨,侵 近脏层胸膜,支气管切缘未见癌,支气管旁淋巴结未 见癌转移(0/5)。
• 癌性空洞是肺癌中央缺血坏死,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 形成厚壁偏心空洞,洞壁厚薄不均。少数肺癌的空洞 较薄, 但始终存在洞壁厚薄不均,壁上有结节。
肺结核球
• 干酪性结核球
周边为纤维包膜,包膜内为干酪性坏死物质。呈圆形或 多边形,边缘清楚,球内可见钙化,球周边可见环形钙 化 ,少数结核球干酪坏死不均匀或不彻底,中央可见孤 线样强化,以及周边环形包膜强化。
• 肉芽肿性结核球 由多数小的结核结节灶互相融合 ,边缘毛糙不规则 ,干 酪坏死不明显时,密度均匀,病灶的内侧常有低密度的 干酪坏死灶 。
肺炎性假瘤
• 肺炎性假瘤常呈三角形、楔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楚, 密度均匀。 CT增强扫描呈高度均匀性强化,可坏死形 成空洞,少数炎性假瘤边缘毛糙不规则,肺炎性假瘤 也可多发。
手术病例随访
2016.01.25
• CASE 1 • M 74Y,A2145350 • 主诉:间断左侧胸背部疼痛2月余,加重一周。 • 现病史:患者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 间断发作,活动及咳嗽时疼痛加重,无压榨感,无放 射痛,与呼吸运动无关,偶有咳嗽、干咳为主,无发 热、盗汗,活动后有气喘,心慌,一周前患者自觉胸 背部疼痛加重,遂至我院门诊就诊。
• 影像学特点:椭圆形结节,密度均匀,近叶间裂或肺门 附近;可有晕征、空气新月征、血管贴边征;小病灶呈 明显强化,且持续时间长,大病灶由于病理成分不同, 早期呈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呈缓慢持久强化;
肺隔离症
• 先天性肺发育异常 ,发育异常的肺组织与正常支气管树 和肺动脉无关连,其血供来自体循环的异常血管。分 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好发于下肺叶后基底段,大体病 理分实质性和囊性两种,以囊性多见. 影像学表现:下 肺后基底段囊性或实质性结节或肿块。囊性病变边缘 清楚,单囊或多囊,CT增强扫描无强化;实质性病变 边缘不规则,但病灶周围或附近可小囊状改变。异常 血管是本症特征性表现,常来自胸降主动脉或腹主动 脉.
• 癌性淋巴管炎,肿瘤内侧与肺门之间、肿瘤与胸壁之间或 肿瘤旁的肺纹理增多、呈线状或网状。 • 支气管空气征是指结节内见到充气的支气管 ,为气体密度 小管影 ,多见于腺癌,癌细胞沿着肺的支架结构呈状壁生 长,肺的支架结构未破坏,肿瘤内的支气管结构仍保存。
• 空泡征为肿瘤内小的低密度影,一个或多个,是未闭 塞的小支气管或肺泡,部分肺泡腔和细支气管未被肿 瘤组织填充,再加上肿瘤内的纤维组织或疤痕组织的 牵拉而扩张。
• 病理: “左肺”肉芽肿性炎伴干酪样坏死,考虑为结核, 具体待抗酸染色和结核杆菌分子检测。
• CASE 3 • M 53Y,A2116820 •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发现右肺占位1月。 • 现病史:患者半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阵发性连 声咳,咳白粘痰,痰液量多,偶伴痰中带血,咳嗽剧 烈时伴胸痛,无胸闷气喘,无咯血,无心慌不适,患 者未予以重视。1月前体检查胸片示右上肺占位,今来 我院就诊。
谢 谢
• 血管集中表现为结节附近或周围的血管束向病灶集中, 或直接与病灶相连,或受牵拉向病灶移位,是肿瘤瘤 体内纤维化和肿瘤增殖破坏致使肺支架结构的塌陷皱 缩对周围血管的牵拉,或肿瘤对穿过血管的包绕。
• 胸膜凹陷征是近脏层胸膜面见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状阴影。 主要病理基础是肿瘤方向的牵拉和局部胸膜无增厚粘连。
• CASE 2 • M 49Y,A2052125 • 主诉:体检发现左肺占位三天 • 现病史:患者三天前体检行全胸片检查提示左肺结节, 进一步完善胸部CT提示“左肺占位”,伴有腰骶部疼 痛,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咯血及胸痛,无畏寒发热, 无胸闷气喘,现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收入我科。
• 影像表现:
左肺下叶见团片状异常密度影,较大面约 30mm*16mm,病灶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多结节融 合状改变;增强后CT值约55HU。两肺另见多发小结节。
• CASE 4
• F 52Y,A2011974
• 主诉:体检发现右肺占位一周。 • 现病史:患者一周前单位体检,行全胸片检查提示右肺 占位,后至我院门诊就诊,查胸部CT提示右肺占位。 后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
• 影像表现:右下肺近肺门处见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 清楚,直径约21mm,密度较均匀,增强后CT值约74H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