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介绍

合集下载

雍正生平——精选推荐

雍正生平——精选推荐

雍正生平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满族,康熙帝第四子。

胤禛是德妃所生之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

”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

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

胤禛采取表面竭尽孝心,搏取了父皇的好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他内倚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读的康熙皇帝“传位于皇四子”遗诏的安排下,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

雍正帝着手巩固皇位:他严厉打击朋党、政敌。

雍正有兄弟多人,雍正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当作劲敌,对他们予以坚决打击。

雍正二年七月印制他的《朋党论》,发给诸王和要员。

文中强调臣子要与君王同好恶,指出朋党的危害。

做罢舆论后就立即处置他们:康熙的皇十四子允禵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圈禁。

康熙的皇九子允禟发往西宁,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猪)”,皇八子允禩被圈禁,改名为“阿其那(狗)”。

康熙皇十二子允祹被革职,康熙的皇三子允祉也被革爵禁锢。

排除兄弟方面的威胁后,雍正帝又对倚功自傲或倚亲自矜,结党营私,企图争夺九鼎的年羹尧、隆科多开刀。

年羹尧历任川、陕巡抚、总督,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功劳。

骄纵揽权,用人自专,企图夺权。

雍正三年(1725),雍正调他任杭州将军,十二月他以92大罪令其自尽。

隆科多是皇亲贵戚:其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姊是雍正嫡母孝懿皇后。

康熙在世时用为一等侍卫,临终时被任为惟一的传诏大臣。

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

他恃亲自矜,招权纳贿,笼络党羽。

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将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

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在清王朝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若说辉煌,他有可能不及他的先祖;若说武功文治,他有可能不及他的先祖;可是论到承上启下,中流砥柱,又有几人能及耳。

他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简介下他的生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满族,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若说他的一生,我有太多太多的话都很难用文字来概括,所以我用符号代替。

一、?的胤禛不错他的一生史料描写太少,所以他的人生充满了问号,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登极迷雾关于雍正的继位,传统说法有三种代表性说法:遗诏继位说、改诏篡位说和无诏夺位说。

雍正的皇位,是正取还是逆取?是继位还是篡位?作为清王朝的三大疑案之一,确实难煞咱们这数百年后的子孙们。

我自认为这件事情也没有必要去特意考究,但是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另一种说法,那就是事先早已经将诏书拟好,伺机夺位。

2、身故之谜第一种:被吕四娘谋刺之说雍正皇帝是被吕四娘谋刺至死的,这种观点在民间最为流行。

实际上这种说法出自稗官野史,如《清宫十三朝》、《清宫遗闻》等书。

在这些书中,有详细的雍正皇帝遇刺身亡的内容。

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也有说是吕留良的孙女。

当年,吕留良因文字狱被死后戮尸,吕氏一门,或被处死,或被遣戍。

但吕四娘携母及一仆逃出,隐姓埋名,潜藏民间。

后来,吕四娘拜师习武,吕四娘乔装改扮,混入深宫,一日,乘机砍掉了雍正皇帝的脑袋。

我个人观点此法不可取,不是因为正史里没有吕四娘的记载,而是堂堂一代君王,宫廷里防范措施根本不会如此这般纸老虎,形同虚设,不然的话那么多皇帝都会这样死掉,那还来的寿终正寝。

第二种:被宫女缢死之说荒诞至极,在此绝不赘述。

第三种:被曹雪芹竺香玉合谋毒死之说此说法来自霍国玲、霍纪平姐弟二人在1989年出版的《红楼解梦》一书。

雍正简介_雍正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雍正简介_雍正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雍正简介 雍正 中⽂名称: 雍正 ⼜ 名: 清世宗胤祯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 族: 满族 ⽣卒年: 1678—1735 相关事件: 改⼟归流 相关⼈物: 乾隆康熙 ⽣平简介 清世宗,名爱新觉罗·胤祯(公元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康熙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关第3帝。

在位13年,传说为侠⼥吕四娘报家仇所暗杀,终年58岁;⼀说为正常死亡,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雍正帝胤祯⽣于康熙⼗七年(1678年),8岁时随康熙出关北巡,10岁时出猎封为贝⼦,32岁时⼜晋封为雍亲王。

康熙死后,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

说到雍正的即位,⼀直被认为是⼀个谜,民间最流⾏的说法是雍正皇帝串通隆科多,篡改诏书,将传位⼗四⼦改成了传位于四⼦,得即⼤统。

但这种说法显然是谣传。

其原因如下:⼀,清代的传位诏书是由满汉两种⽂字写成的,⼀边是满⽂,另⼀边是汉⽂,即使汉⽂可以修改,但满⽂是由字母拼成,⽆从修改。

⼆,清代对皇⼦的称呼⼀般都要加上皇字,如皇四⼦,皇⼗四⼦,因此在传位诏书上如果是传位给⼗四⼦那么就应写成,传位皇⼗四⼦,如果这样写,那么就不存在将⼗字改成于字的可能了。

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要传位给雍正皇帝呢?⼀些学者认为康熙选择雍正主要有两点。

⾸先,雍正在康熙晚年时政绩卓著,掌管户部任劳任怨。

其次,康熙皇帝是⼀代圣主,但在晚年有些过于仁慈,使得官场中出现了腐败的现象,康熙皇帝深刻认识到了这⼀点,所以为了⼤清江⼭,他要挑⼀位能彻底整顿吏制的皇⼦来即位,这样以铁⾯⽆私⽽著称的皇四⼦就⾛⼊了⽼皇帝的视线。

另外,雍正皇帝的⼉⼦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并带在⾝边亲⾃调教,康熙选择了雍正,很⼤程度上是为了保证⼤清能有两代好皇帝,也可以说雍正的即位还沾了孩⼦的光。

因此,雍正篡位的谣⾔,应该是他的政敌刻意制造的,并没有历史依据。

雍正继位后,严厉镇压了曾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将允题长期幽禁,将兄弟允祀.允唐害死,贬斥了康熙的亲信,并且借故禁锢杀害了隆科多和年⼤⼤,为了对付政敌和仇⼈,他实⾏特务统治,还与绿林侠客创造出⼀种暗杀利器,称为⾎滴⼦。

清朝皇帝雍正-承上康熙、下起乾隆

清朝皇帝雍正-承上康熙、下起乾隆

清朝皇帝雍正-承上康熙、下起乾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前一个朝代是明朝,其主要统治时间是从1644年到1911年,共267年。

清朝统治时期有很多皇帝,其中比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雍正皇帝。

本文将会介绍清朝皇帝雍正的生平、承续康熙、开启乾隆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贡献。

清朝皇帝雍正的生平雍正帝出生于1678年,原名胤禧,是康熙皇帝的四儿子。

康熙死后,雍正即位,享年51岁,执政13年。

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雍正时期,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

雍正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比较有名的政治家,他有很多的政治改革,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

承续康熙-雍正时期雍正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统治,进行了强有力的政治改革。

雍正即位之后,对清朝的朝政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革,力求使政治和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他通过削弱大臣权力、增加官员工资、削减冗员官员、改革税收制度、整顿吏治、禁止私人铸币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效能。

雍正时期对五峰山矿山出产的铜资源进行专营,用铜钱代替布币流通,大大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雍正也对文化方面有很大贡献,他号召文人墨客大力创作文字,这也是雍正时期进行的一大文化活动。

开启乾隆时代雍正帝去世后,由其第四子胤禛继位,即乾隆帝。

乾隆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乾隆的时期。

乾隆即位后,继承了父亲和曾祖父的治理中国的智慧。

在乾隆时期,对经济方面的探索和发展尤为重要,封建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人民的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贡献了中国振兴经济的巨大力量。

此外,乾隆时期的文化大为繁荣,正是因为乾隆帝一直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并重视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诸多贡献雍正在位期间,先后制定了许多的法规,加强了皇权统治,增强了国家的中央集权和控制力,为清朝后期的强大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雍正还大力提倡学术研究,推崇科学思想,鼓励人们创新,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增添了勃勃生机。

在军事方面,雍正皇帝也有过非常重要的作为,他组建了新军队,采用了西化制度,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清世宗雍正皇帝简介

清世宗雍正皇帝简介

清世宗雍正皇帝简介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yin zhēn)(1678年—1735年),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庙号清世宗,葬清西陵之清泰陵。

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并将青藏、外蒙古地区纳入版图,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干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干夕惕”。

早年胤禛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时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是康熙帝第四子。

德妃乌雅氏所生。

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没有抚育的资格,此外,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佟贵妃抚养。

康熙皇帝曾评价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后经胤禛请求,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语。

因性情急躁,父皇康熙用“戒急用忍”训喻他。

胤禛早年随康熙巡历四方。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

在推选新太子的过程中,胤禛支持复立胤礽,同时与皇八子胤祀也保持良好的关系。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胤礽为太子。

同年封胤禛为雍亲王。

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

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康熙诸皇子储位的传奇猜疑很多。

胤禛由于善于治国、懂得韬光养晦。

他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时向父亲康熙表现诚孝,画西藏于版图,赢得康熙的信赖。

康熙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

”登基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即了帝位之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祀先是被安抚封为廉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

雍正是哪个朝代的(一篇)

雍正是哪个朝代的(一篇)

雍正是哪个朝代的(一篇)雍正是哪个朝代的 1雍正是哪个朝代的雍正是哪个朝代的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__,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__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帮助雍正的功臣都是怎么死的清雍正皇帝:有人说,雍正之所以上位成功,主要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两个人,一内一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所谓“一内”,指的是隆科多利用步军统领的职权(他当时统辖步军五营约两万多兵力),封闭京城九门,让雍正的反对派们成了瓮中之鳖,同时又完全断绝他们和外界的联系,控制了雍正即位后京师的秩序;所谓“一外”,指的是雍正通过川陕总督年羹尧震慑并钳制十四阿哥胤禵,稳定西北局势,倘若胤禵举兵造反的话,断难通过年羹尧这一关。

中国的古话常说,鸟尽弓藏,功尽人亡,功臣一般都是要死的。

曾经有个浙江钱塘的举人汪景祺,因为在仕途上混得不顺利,后来便投书给年羹尧,奉承他是“宇宙之第一伟人”,说唐朝名将郭子仪等人和年大将军相比,不过是“荧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还说他“制敌之奇,奏功之速”,历史上无人可及。

汪景祺的.马匹功夫很到位,捧得年羹尧心里乐开了花,于是便将他收入幕中。

后来,汪景祺给年羹尧又上了一书,叫《功臣不可为》。

他在书中说,功臣之所以难做,问题出在__身上。

那些__既害怕别人作乱,又要依靠功臣去戡乱;但乱平后,往往又猜疑功臣,他们认为功臣既然能定乱,必然也能作乱,因此对功臣起疑惧之心;功臣得到__的封赏后,往往会被小人嫉恨并在__面前大肆中伤,要是功臣壮着自己的功绩,在__面前直言相谏的话,往往会被__认为骄横,进而怒之厌之。

如此一来,“进不得尽其忠节,退不得保其身家”,功臣无论如何都要获罪,难逃一死。

汪景祺写书的时候,正是年羹尧得意之时,他没有理会汪景祺的劝告,不料后来年羹尧获罪时这书被发现,反成了年羹尧的一大罪状。

介绍雍正的作文

介绍雍正的作文

介绍雍正的作文说起雍正皇帝,那可真是清朝历史上一位极具特色和争议的人物。

咱们抛开那些史书上干巴巴的记载,来细细聊聊这位帝王的真实一面。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

他老爹康熙那可是在位六十一年,儿子众多,竞争皇位的争斗那叫一个激烈。

而胤禛能在这场“九子夺嫡”的残酷争斗中胜出,足以说明他的本事。

咱们先来说说他的勤勉。

雍正那可是个十足的工作狂,据说他每天批奏折的时间都能赶上现在的“996”了。

他对政务的认真程度,简直让人惊叹。

有记载说,他在奏折上的批语有时候比奏折本身的内容还多。

这就好比咱们现在写个工作报告,领导的回复比咱们写的还详细认真,你说这得花多少心思!有一次,一个官员上了个奏折,大概意思就是说当地发生了点小灾,粮食收成不太好。

雍正的批复那叫一个详细,他不仅询问了具体的受灾情况,还给出了一系列的救灾措施,甚至连从哪个地方调粮、怎么运输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可不像有些领导,光说个“知道了”就打发了。

再说说他整治官场的手段。

雍正那可是眼里容不得沙子,对贪污腐败那是零容忍。

他上任后,大力清查亏空,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只要贪污,一律严惩不贷。

有个叫诺敏的官员,号称在短时间内填补了亏空,雍正一开始还挺高兴,准备表彰他。

结果一查,原来是弄虚作假。

雍正大怒,直接就把诺敏给办了。

这就像是咱们在公司里,老板发现有人虚报业绩,那还不得狠狠收拾。

还有雍正推行的一些改革措施,那也是相当有魄力。

像“摊丁入亩”这政策,就是把人头税摊到田地里,按土地多少交税。

这可让那些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们头疼了,而普通百姓的负担相对减轻了不少。

这就好比现在调整税收政策,让财富分配更公平一些。

说到雍正的感情生活,虽然没有像他的政务那么轰轰烈烈,但也有一些有趣的地方。

比如说他对年妃的宠爱,年妃在他心中的地位可不一般。

虽然身处后宫,有着各种勾心斗角,但雍正对年妃的关心和照顾还是能看出来的。

雍正的性格也是复杂多样。

他有时候很果断决绝,处理起政事来毫不手软;但有时候又有点小心眼,对那些跟他对着干的人记仇得很。

雍正皇帝简介

雍正皇帝简介

雍正皇帝简介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12月13日-1735年9月28日),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是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

胤禛诚信佛教,工于心计,性格刚毅,处事果断。

在位仅十三年,但他励精图治,力求改革,整顿吏治,清理钱粮,摊丁入地,扩大垦田,火耗归公,以银养廉,创设军机处,革除旗主,平定青海,安定西藏,改土归流,等等,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政局稳定,边疆巩固,统一增强,为乾隆创建“大清全盛之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具有开拓精神,有作为的皇帝。

雍正统治十三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承上启下,为以后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基础。

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阿哥→胤礽
三阿哥→胤祉 四阿哥→胤禛 五阿哥→胤祺 六阿哥→胤祚 七阿哥→胤祐 八阿哥→胤禩 九阿哥→胤禟 十阿哥→胤莪
雍正兄弟下场
十一阿哥→胤禌 十二阿哥→胤裪 十三阿哥→胤祥
康熙三十五年夭折 雍正即位,进封履郡王。乾隆即位,进封履亲王。乾隆 二十八年,卒
雍正三年,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 后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八 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雍正元年,晋为郡王。三年,被降为贝子。四年,革爵 禁锢。乾隆即位时,命释放,封辅国公。乾隆十二年, 晋贝勒。十三年,晋恂郡王。二十年,卒,谥号勤

民间猜测一:吕四娘谋刺 民间猜测二:宫女缢死
民间猜测一:吕四娘谋刺

一说,胤禛是被吕四娘谋刺死的。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也有 说是吕留良的孙女。当年,吕留良因文字狱被死后戮尸,吕氏一门, 或被处死,或被遣戍。但吕四娘携母及一仆逃出,隐姓埋名,潜藏民 间。吕四娘拜师习武,勤学苦练,尤长剑术,藏民间。吕四娘拜师习 武,勤学苦练,尤长剑术,技艺高超。后来,吕四娘乔装改扮,混入 深宫,一日,乘机砍掉雍正脑袋。或说,吕四娘的师傅,原是雍正的 剑客,后离去,培养了女徒吕四娘。这个民间传说,流传200多年。 到1981年,曾发掘雍正泰陵地宫,未打开,即作罢。但民间传言雍正 棺材已经打开,雍正的遗体有尸身而无尸首。 反驳:吕四娘很难逃出。




返回
民间猜测二:宫女缢死

传说雍正九年(1731年),宫女伙同太监吴首义、霍成,伺胤禛睡熟, 用绳缢杀,气将绝,被救活。

反驳:这个逸闻源自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真实故事。明嘉靖二十一年 ( 1542 年),宫女杨金英等“伺帝熟睡,以绳缢帝项误为死结得不 绝”。同伙张宫女害怕,跑去报告方皇后。皇后赶到,解帛绳,帝气 绝,命召太医许绅急救。《明史许绅传》记载:“绅急调峻药下之, 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事后 将杨金英等磔( zhé)死。显然,雍正帝与嘉靖帝的庙号都是“世 宗”,这个清世宗雍正被宫女缢杀的故事,完全是明世宗嘉靖被宫女 勒缢故事的翻版。所以,宫女缢勒雍正说,实属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雍正第二谜团:驾崩之谜

雍正第一谜团:即位之谜

官方记载:《康熙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 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民间猜测1:弑父夺位 民间猜测2:改民间猜测1:弑父夺位

这种猜测就很简单, 即雍正利用康熙在畅
春园养病时,进了一碗参汤,

给康熙帝下了毒,
杀掉了父亲从而继位。

返回
民间猜测2:改诏篡位

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当时康熙帝的诏书中写的是“传位 十四子”,胤禛却在“十”字上做了添改,改成了“于” 字。于是,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反驳:当时的“于”字是繁体“於”,那么把“十”字改 成“于”字是不可能的。另外,清朝行文习惯称“皇十四 子”,前面有皇字,如果改字,就变成“传位皇于四子” 不通。再者,诏书分为满文,汉文,汉文若勉强能改,满 文没法改。
十四阿哥→胤禵
十七阿哥→胤礼
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晋亲王。 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 授宗令,管理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还西藏, 沿途巡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返京,办理苗族 事务。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乾隆 三年卒
雍正谜团

雍正第一谜团:即位之谜

雍正第二谜团:驾崩之谜

官书正史上并未言明雍正到底是患了什么疾病,而且官书 实录,起居注等文献对雍正生病期间的状况也稀有记载。 以至于时人后人都对雍正的死因枉加猜测,众说纷纭。雍 正帝驾崩之后,他的灵柩在清宫只停放了19天就被移厝到 雍和宫永佑殿。为什么他的灵柩会这么着急从皇宫中移到 寺庙里来难道雍正的死么着急从皇宫中移到寺庙里来,难 道雍正的死真的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吗?
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皇帝
第一组:张嘉伟 刘砚辉
雍正皇帝生平
公元1678年,胤禛出生。生母为德嫔乌雅氏(即后孝恭仁皇 后)。出生后,就由贵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代养。 公元1691年,奉父命与内大臣费扬古女乌拉那拉氏成婚。
公元1698年,胤禛受封多罗贝勒。
公元1711年,钮钴禄氏生弘历(弘历:雍正帝四子,后封宝 亲王。雍正驾崩后继位,即乾隆皇帝)。 公元1722年,十月,前往通州查勘粮仓发放屯结情况,共28 天;十一月九日,康熙单招胤禛前往畅春园;十一月初十, 胤禛代康熙前去天坛祭天;十一月十三,康熙驾崩。胤禛借 《康熙遗诏》,登上帝位。
雍正兄弟下场
大阿哥→胤禧
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 卒 被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护父亲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夺 爵、囚禁。雍正十年,去世 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雍正十年卒,谥号温 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雍正八年卒 雍正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 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 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雍正二年四月,以奉差擅回,削爵、禁锢。十三年,高 宗即位。十一月,释之。乾隆二年,封辅国公。六年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