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

合集下载

62个行业准入条件

62个行业准入条件
16
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
环办〔2014〕30号
强制
属于环保法律法规文件
17
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15〕111号
强制
属于环保法律法规文件
18
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
环办环评〔2016〕14号
35
钼行业准入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30号
参照
(一)钼矿山、钼炉料、钼酸铵和钼粉生产企业(含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
响评价制度,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6
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准入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3年第3号
参照
文件中要求有关部门环境评价、土地供应等工作中要以本准入条件为依据
工联产业政策〔2010〕第1号
强制
属于环境保护部、国家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
3
日用玻璃行业准入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工产业政策2010年第3号
强制
(一)政府职能部门依据本准入条件,对新建、改扩建日用玻璃项目,从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境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安全生产评价、节能评估、信贷融资等各环节加强管理。
9
稀土行业准入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33号
强制
(一)新建、改建和扩建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和金属冶炼项目须符合上述准入条件。对不符合准入条件基本要求的项目,有关项目审批部门不予核准,环保部门不予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节能审查部门不予通过节能审查,工商部门不予注册,税务部门不予登记,金融机构不予提供贷款和其它形式的授信支持等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2013)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2013)

附件1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2013)(公开征求意见稿)为加快铜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依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规划及法律法规,修订铜行业准入条件。

本准入条件包括铜冶炼和再生铜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生产规模和外部条件(一)企业布局新建和改造的铜冶炼和再生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军事设施等重点保护的地区,城镇中心区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1公里内,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不得布局新建铜和再生铜冶炼项目。

(二)生产规模及主要外部条件新建和改造铜冶炼及单一生产阴极铜的再生铜企业,单系统冶炼能力需在10万吨/年及以上,落实铜精矿、废杂铜、交通运输等外部生产条件,自有原料比例达到30%以上(或自有原料和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取得5年以上长期合同的原料达到总需求的50%以上)。

鼓励大中型优势铜冶炼企业附带处理废杂铜。

现有再生铜企业的单系列生产规模不得低于5万吨/年,逐步淘汰5万吨/年以下单一生产阴极铜的再生铜生产企业。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一)质量铜冶炼企业须具备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阴极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7-2010)。

(二)工艺技术和装备新建和改造铜冶炼项目,须采用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的先进工艺,如闪速熔炼、富氧底吹、富氧侧吹、富氧顶吹、白银炉熔炼、合成炉熔炼、强化旋浮铜冶炼等富氧熔炼工艺,以及包括闪速炉短流程等工艺的一步炼铜技术。

必须配置烟气制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设施。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附件: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5)为加快铅锌行业结构调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本规范条件。

本规范条件中铅锌冶炼企业是指除单独利用废旧铅蓄电池等含铅废料生产再生铅项目外的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和生产规模(一)企业布局新建及改造的铅锌矿山、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等要求。

新建铅锌冶炼项目应布局于依法设立、功能定位相符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

建设铅锌项目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

严禁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非工业规划建设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新建铅锌项目。

(二)生产规模开采铅锌矿资源,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遵守矿产资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产资源规划及相关政策。

采矿权人应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采矿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进行矿山建设和开发,严禁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

新建小型铅锌矿山规模不得低于单体矿10万吨/年(300吨/日),服务年限应在10年以上,中型矿山单体矿规模应大于30万吨/年(1000吨/日)。

采用浮选工艺的矿山企业其矿石处理能力应不小于矿山开采能力。

对于单独处理锌氧化矿或者含锌二次资源的项目,新建及改造项目,火法处理工序规模需达到1.5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湿法单系列规模须达到5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现有企业火法处理工序须达到1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湿法单系列规模须达到3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

单独处理冶炼渣回收稀贵金属的项目,单系列废渣处理规模须达到5万吨/年及以上,单系列铅铋合金电解生产线规模须达到2万吨/年及以上。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一)质量铅锌采选、冶炼企业须建有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铅锌精矿必须符合《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GB20424-2006),铅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9-2013),锌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70-2008),其他产品质量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
我就见过那些搞铜冶炼的地方,大烟囱冒着烟,那烟要是不好好处理,就跟个张牙舞爪的怪物似的,到处乱扑腾。

厂里的工人呢,都戴着大帽子,脸上黑乎乎的,就剩俩眼珠滴溜溜转,看着又好笑又让人心疼。

咱先说这工艺装备吧。

这就好比你做饭得有个好锅,铜冶炼也得有合适的设备。

那些设备得先进,还得环保。

我跟一个厂长聊过,那厂长长得五大三粗的,脸就像被人捏过的面团,皱巴巴的。

他就跟我抱怨说:“这准入条件可严了,设备更新换代得花老多钱了。

”我就跟他说:“那可不,但是这对环境好啊,对咱子孙后代也好。

”他听了就哼哼唧唧的,不吭声了。

再说说这能源消耗这一块儿。

铜冶炼那是个费能源的活计,就像个大胃王,不停地吃能源。

准入条件里就规定了能源消耗得在一定标准之下。

我有个朋友,是个技术员,瘦得跟个麻杆似的,眼镜片厚得像酒瓶底。

他天天就琢磨怎么能让能源消耗降下来。

他跟我说:“这要是达不到准入条件的能源消耗标准,这厂可就麻烦了。

”我就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行的,你那小脑袋瓜机灵着呢。


还有环保方面啊,那可不能含糊。

铜冶炼要是环保不达标,就跟在村子里随地大小便一样,不像话。

废渣废水废气都得处理好。

我看到那些处理废渣的工人,就像在伺候大爷一样小心翼翼的。

有个工人跟我说:“这废渣要是处理不好,那可就是罪过啊。

”他那表情严肃得就像要上战场一样。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2013X公开征求意见稿)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2013X公开征求意见稿)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2013)(公开征求意见稿)为加快铜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依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规划及法律法规,修订铜行业准入条件。

本准入条件包括铜冶炼和再生铜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生产规模和外部条件(一)企业布局新建和改造的铜冶炼和再生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军事设施等重点保护的地区,城镇中心区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1公里内,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不得布局新建铜和再生铜冶炼项目。

(二)生产规模及主要外部条件新建和改造铜冶炼及单一生产阴极铜的再生铜企业,单系统冶炼能力需在10万吨/年及以上,落实铜精矿、废杂铜、交通运输等外部生产条件,自有原料比例达到30%以上(或自有原料和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取得5年以上长期合同的原料达到总需求的50%以上)。

鼓励大中型优势铜冶炼企业附带处理废杂铜。

现有再生铜企业的单系列生产规模不得低于5万吨/年,逐步淘汰5万吨/年以下单一生产阴极铜的再生铜生产企业。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一)质量铜冶炼企业须具备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阴极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7-2010)。

(二)工艺技术和装备新建和改造铜冶炼项目,须采用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的先进工艺,如闪速熔炼、富氧底吹、富氧侧吹、富氧顶吹、白银炉熔炼、合成炉熔炼、强化旋浮铜冶炼等富氧熔炼工艺,以及包括闪速炉短流程等工艺的一步炼铜技术。

必须配置烟气制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设施。

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

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

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是保证有色金属行业有序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对于实现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准入条件、监管要求以及监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对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进行探讨。

一、市场准入条件1. 公司资质对于进入有色金属行业的公司来说,首先需要取得必要的资质认证。

这包括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申办。

只有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合法进入有色金属行业市场。

2. 技术实力有色金属行业需要高科技、高水平的生产技术支持。

因此,市场准入条件中通常会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3. 环境保护有色金属行业的生产通常伴随着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市场准入条件中往往会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能力提出要求,包括废水、废气排放的控制等方面。

二、市场监管要求1. 价格监管有色金属行业价格波动较大,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

对价格垄断、不正当价格竞争等行为进行监测和打击,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2. 产品质量监管有色金属行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等领域,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因此,市场监管要求对有色金属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3. 企业信用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还需要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企业进行信用监管。

通过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信用风险,促进市场秩序的规范运行。

三、监管体系的建设1. 产业协会的作用有色金属行业的监管工作需要市场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紧密合作。

行业协会可以承担起发布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协商解决纠纷等监管工作,并向监管部门提供项目实施和监督的情况。

2. 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为了加强有色金属行业监管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监管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

国家发改委公告《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

国家发改委公告《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
境 影响评 价 、信 贷融 资等工 作 中要 以行业准 人 条件 为依 据。
铜冶炼行业准人条件


企 业 布 局 及 规模 和 外 山原 料和通过合 资合 作方式取得 5 法 》等 法律 法规 的要 求。
年 以上 矿 山长 期 合 同 的原 料达 到
比例 达 到 3 % 及 以上 。 5
必 须 建 立 劳 动 保 护 与 工 业 卫 生 的 有 关部 门验 收 合 格 后 ,也 要 按 照
到9 % 以上; 7 粗铜 冶炼 回收率9 % 8 以上 水循环利用率 9 5% 以上 , 吨
铜 新水 消耗 2 5吨 以下 ; 占地面 积
低 于 4平 方 米 / 铜 。 铜 冶 炼 硫 的 吨
维普资讯
国家 发 改 委 公 告
《 冶炼 行业准入 条件 》 铜
国家发改委 6月 3 0日发布 2 0 0 6年 第 4 0号公告 ,公告 中指 出 :为加 快产业结构调 整 ,促进铜 工业
的持续协 调健康 发展 ,加 强环境 保护 ,综合 利用 资源 ,规 范铜冶炼 行业 的投 资行 为 ,制止盲 目投 资和 低 水平 重复建 设 ,依 据 国家有 关法律 法规和 产业 政策 ,国家发 改委会 同有 关部 门制定 了 《 铜冶 炼 行业 准 入条件 》 ,各有 关部 门和省 、 自治 区、直辖 市在对铜 > 炼 建设项 目进行投 资备案 管理 、土地供应 、环 台
中城市及其 近郊 ,居民集中区、疗 炼 、 诺 兰 达 熔 炼 以 及 具 有 自主 知
养地 、医院和食 品、药 品、 电子等 识 产 权 的 白 银 炉 熔 炼 、 合 成 炉 熔
对 环 境 质 量 要 求 高 的 企 业 周 边 1 炼 、底吹熔炼等生产效率 高、工艺

铜冶炼行业排放标准

铜冶炼行业排放标准

铜冶炼行业排放标准附件: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为加快铜工业结构调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现将《铜行业准入条件(xx年)》修订为《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

本规范条件适用于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生产规模(一)企业布局新建或者改造的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求。

在城镇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建设铜冶炼项目,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合理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

(二)生产规模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冶炼能力须在10万吨/年及以上。

鼓励大中型骨干铜冶炼企业同时处理铜精矿及含铜二次资源。

现有利用含铜二次资源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生产规模不得低于5万吨/年。

铜冶炼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必须达到20%。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一)质量铜冶炼企业须具备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阴极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7-xx),其他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应标准。

(二)工艺技术和装备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的铜冶炼项目,须采用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好的先进工艺,如闪速熔炼、富氧底吹、富氧侧吹、富氧顶吹、白银炉熔炼、合成炉熔炼、旋浮铜冶炼等富氧熔炼工艺,以及其他先进铜冶炼工艺技术。

必须配置烟气制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设施。

烟气制酸须采用稀酸洗涤净化、双转双吸(或三转三吸)工艺,烟气净化严禁采用水洗或热浓酸洗涤工艺,硫酸尾气需设治理设施。

选用的冶炼尾气余热回收、收尘工艺及设备必须满足国家《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HJ558- xx)和《清洁生产标准铜电解业》(HJ559-xx)等要求。

新建和改造利用各种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项目,须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为加快铜工业结构调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现将《铜行业准入条件(2006年)》修订为《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

本规范条件适用于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生产规模(一)企业布局新建或者改造的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求。

在城镇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建设铜冶炼项目,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合理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

(二)生产规模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冶炼能力须在10万吨/年及以上。

鼓励大中型骨干铜冶炼企业同时处理铜精矿及含铜二次资源。

现有利用含铜二次资源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生产规模不得低于5万吨/年。

铜冶炼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必须达到20%。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一)质量铜冶炼企业须具备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阴极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7-2010),其他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应标准。

(二)工艺技术和装备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的铜冶炼项目,须采用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好的先进工艺,如闪速熔炼、富氧底吹、富氧侧吹、富氧顶吹、白银炉熔炼、合成炉熔炼、旋浮铜冶炼等富氧熔炼工艺,以及其他先进铜冶炼工艺技术。

必须配置烟气制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设施。

烟气制酸须采用稀酸洗涤净化、双转双吸(或三转三吸)工艺,烟气净化严禁采用水洗或热浓酸洗涤工艺,硫酸尾气需设治理设施。

设计选用的冶炼尾气余热回收、收尘工艺及设备必须满足国家《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HJ558- 2010)和《清洁生产标准铜电解业》(HJ559-2010)等要求。

新建和改造利用各种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项目,须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

预处理环节应采用导线剥皮机、铜米机等自动化程度高的机械法破碎分选设备,对特殊绝缘层及漆包线等除漆需要焚烧的,必须采用烟气治理设施完善的环保型焚烧炉。

禁止采用化学法以及无烟气治理设施的焚烧工艺和装备。

冶炼工艺须采用NGL炉、旋转顶吹炉、精炼摇炉、倾动式精炼炉、100吨以上改进型阳极炉(反射炉)以及其他生产效率高、能耗低、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环保达标的先进生产工艺及装备,同时应配套具备二噁英防控能力的设备设施。

禁止使用直接燃煤的反射炉熔炼含铜二次资源。

全面淘汰无烟气治理措施的冶炼工艺及设备。

三、能源消耗铜冶炼企业须具备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配备必要的能源(水)计量器具,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所有企业能耗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新建利用铜精矿的铜冶炼企业粗铜冶炼工艺综合能耗在180千克标准煤/吨及以下,电解工序(含电解液净化)综合能耗在100千克标准煤/吨及以下。

现有铜冶炼企业粗铜冶炼工艺综合能耗在300千克标准煤/吨及以下。

新建利用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阴极铜精炼工艺综合能耗在360千克标准煤/吨及以下,其中阳极铜工艺综合能耗在290千克标准煤/吨及以下。

现有利用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阴极铜精炼工艺综合能耗在430千克标准煤/吨及以下,其中阳极铜工艺综合能耗在360千克标准煤/吨及以下。

四、资源综合利用新建铜冶炼企业占地面积应低于4平方米/吨铜,水循环利用率应达到97.5%以上,吨铜新水消耗应在20吨以下,铜冶炼硫的总捕集率须达到99%以上,硫的回收率须达到97.5%以上,铜冶炼含重金属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排水量必须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现有企业水循环利用率应达到97%以上,吨铜新水消耗应在20吨以下,铜冶炼硫的总捕集率须达到98.5%以上,硫的回收率须达到97%以上。

新建含铜二次资源冶炼企业的水循环利用率应达到95%以上,现有含铜二次资源冶炼企业的水循环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

鼓励铜冶炼企业建设伴生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五、环境保护铜冶炼企业必须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所有新建、改造铜冶炼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项目未经环境保护部门验收不得正式投产。

企业要按规定办理《排污许可证》(尚未实行排污许可证的地区除外)后,方可进行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持证排污,达标排放。

企业应有健全的企业环境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铜冶炼企业要做到污染物处理工艺技术可行,治理设施齐备,运行维护记录齐全,与主体生产设施同步运行,各项铜冶炼污染物排放要符合《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环保部门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

新建及改造项目要同步建设配套在线污染物监测设施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现有企业应在2014年前完成。

铜冶炼企业最终废弃渣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铜冶炼企业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执行保障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新建和改造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严格履行“三同时”手续。

企业必须依法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各类保险,并为从业人员足额缴纳相关保险费用。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

七、规范管理(一)铜冶炼行业企业规范条件的申请、审核及公告1.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铜冶炼行业企业规范的管理。

申请规范的企业须编制《铜冶炼行业规范申请报告》,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地方企业通过本地区工业主管部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中央企业直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并附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意见。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接收本地区相关企业规范条件申请和初审,中央企业自审。

3.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规范标准,对申请企业进行核查,必要时征求环境保护部等部门意见后,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进行公示,无异议的予以公告。

(二)公告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公告企业名单进行动态管理。

地方各级工业主管部门每年要对本地区企业执行规范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公告企业进行抽查。

鼓励社会各界对公告企业规范情况进行监督。

公告企业有下列情况的将撤销其公告资格:1.填报相关资料有弄虚作假行为的;2.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3.不能保持规范条件要求的;4.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5.存有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的。

公告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性依据。

对未列入公告名单的企业,相关政策不予支持。

八、附则(一)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除外)所有类型的铜冶炼行业生产企业,也适用于利用其他装备改造成铜冶炼设备后从事铜冶炼的生产行为。

(二)本规范条件中涉及的国家标准若进行了修订,则按修订后的新标准执行。

(三)本规范条件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原《铜行业准入条件》(2006年第40号公告)同时废止。

(四)本规范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修订。

附件:铜冶炼行业规范申请报告附件:铜冶炼行业规范申请报告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加盖公章)申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填报人: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铜冶炼企业规范公告申请报告大纲一、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所有制形式、注册地址、成立时间、法定代表人、现有职工人数、现有生产能力,上年度实际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等生产经营情况(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1)。

需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有关项目核准或备案等审批文件、土地证等基本证件复印件。

二、企业布局、规模和外部条件1.企业布局描述(可配照片),是否符合相关规划。

2.企业生产规模及外部条件描述。

三、质量、工艺和装备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描述。

2.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和主要装备情况(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2,可配主要装备照片)。

四、能源消耗1.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描述,能源、水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和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设情况描述。

2.企业能源消耗情况(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3)。

五、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1.企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及运行情况(可配主要设施照片)。

2.企业资源消耗情况(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3)。

六、环境保护1.主要建设项目的环评批复及环保验收文件复印件,并说明环评和竣工验收批复提出的有关要求落实情况;2.企业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污染监测设施综合描述(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4,主要设施可配照片)。

3.环保部门核发的排污许可证复印件,并说明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完成情况;4.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包括储罐区环境风险防控、厂区事故收集设施、清洁下水系统、雨水系统和生产废水环境风险防控情况,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及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情况;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协议等材料;6.申请规范当年及上一年度内,企业如因环境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应提供处罚决定,说明环保整改情况;7.具备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申请规范当年及上一年度企业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复印件。

七、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1.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描述,附相关机构认证证书复印件。

2.建设项目履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三同时”手续相关证明材料。

3.企业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局发放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4.企业上缴税收和交纳职工社会保险情况。

5.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复印件(未开展的除外)。

注:所有证明材料复印件需加盖本单位公章。

如不能提供要求的证明材料,须说明情况。

3附表1企业基本情况表企业名称成立时间注册地址邮编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E-mail经济类型□国有□集体□民营□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港澳台投资企业形式□有限责任□股份有限□股份合作制□个人独资股权结构是否上市公司□A股□B股□H股□其他是否通过相关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它__________银行信用等级是否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员□是□否人员情况全体员工_____人,其中从事生产____人,管理____人,技术____人。

目前粗铜或阳极铜、电解铜生产能力(万吨/年)上年度粗铜或阳极铜、电解铜实际产量(万吨)上年度销售收入(万元)上年度利润(万元)上年度企业上缴税金总额(万元)上年度企业资产总额(万元)上年度企业净资产(万元)1用地总面积(公顷)2附表2现有主要生产装备基本情况表序号产品名称主体生产工艺装备生产能力(万吨)总投资(万元)开工时间投产时间原料来源(万吨)备注国内国外1 粗铜或阳极铜2 电解铜注:1.按工艺流程填报主体设备规格、型号和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