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常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护理常规

(一)、透析前护理

1.在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前,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有关化验检

查,如就是否有透析指征,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透析器、透析液及不同的的透析方式。

2.告知患者及家属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解除

患者顾虑,同时需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3.做好透析准备工作,监测透析机,预冲透析管路,测量患者透析前

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

(二)、血液透析中的监测与护理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意识状态,每小时记录一次血压、脉

搏、呼吸。

2.及时发现透析中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紧急并发症,报告医生,并

及时处理。

3.观察穿刺处或置管处有无肿胀、渗血,管路有无扭曲、受压,及时

发现及时处理。

4.处理透析机各种报警。

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中的监护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血液透析紧急并发症的观察,血管通路监护,体外循环监测与透析液路(又称水路)的监测4个方面。

患者病情观察与监测

体温一般在透析前与透析结束前各测量体温1次,并记录于血液透析护理记录单上。

脉搏、血压与呼吸在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中,血压监测尤为重要。了解引起低血压原因,应尽量避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患者出现高血压时遵医嘱给药。收缩压超过200mmHg,口服降压药无效者可使用硝普钠持续静脉滴注,特别严重的患者要终止透析。

神志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头痛、视力模糊、嗜睡、昏迷等多与透析

失衡综合症、空气栓塞、低血糖、低血压、严重心率失常或心血管意

外等并发症有关。此外,超滤过快、过多也易发生上述情况。应严密

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

血管通路的监护

1.上机后,妥善固定穿刺针与深静脉置管,防止脱落与移位

2.每30~60分钟观察穿刺与置管处有无出血、肿胀,一旦发现,要立

即关闭血泵,重新穿刺后继续透析。

3.重症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能配合者,可派专人守护或适当约束或

夹板固定,防止脱出造成大出血。

4.向患者做好宣教工作,说明保持肢体制动的重要性。

体外循环血路的监护

1.引血到体外循环血路时观察管路就是否有漏气、漏血现象。

2.每30~60分钟观察血路各连接处就是否衔接紧密,防止接头松脱

导致大量出血。、

3.当出现透析器或静脉壶血液颜色变深,有血泡沫,静脉压逐渐增高,

应立即夹住动脉管路始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从泵前侧管冲洗透析器与管路,并轻轻敲打,必要时更换透析器与管路

4.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应对各种机器报警,能立即判断报警原因并

及时处理,安慰患者,避免紧张恐惧心理。

透析液路的监测

1.准确配置浓缩液,充分摇匀,两人核对。正确连接A、B液管路接头。

2.每30~60分钟检查浓缩液就是否用完,管道就是否漏气或扭曲,滤

网就是否阻塞,观察浓缩液吸管就是否有效吸液。

3.正确预冲透析器与管路,按操作规程复用透析器,出现透析器漏血

报警,立即将“透析治疗”状态调到“旁路”状态。漏血严重时,应废弃透析器与管路中的血液,更换透析器及管路。

4.透析中心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每星期检修一次透析设备。

5.检查脱水量、透析时间、透析模式、肝素用量。检查基础钠浓度

设置就是否正确。

6.检查透析机透析液温度及流量。观察动、静脉压及跨膜压就是否

正常,每小时记录一次。

(三)、透析后护理

1.遵医嘱留取血液标本送检,以观察透析疗效。

2.下机后复测患者体重并记录,检查实际脱水量。

3.指导透析患者优质蛋白、低盐低钾饮食,控制饮水量,两次透析之

间的体重变化不超过2~3㎏,避免透析时加重心脏负荷。

4.交待好患者透析后注意事项:

1)直接动、静脉穿刺的患者告知穿刺部位应用弹力绷带压迫3

0~60分钟或以上。

2)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①保持插管部位清洁干燥,清洗皮肤时

避免弄湿敷料。②密切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③患者切勿

自行将包扎敷料的胶布撕开避免手碰触置管处。④股静脉插管

的患者应避免久坐。如长时间保持端坐位可使留置的导管折叠,

影响透析时的血流量。

3)内瘘穿刺透析的患者,透析完毕,穿刺部位以无菌棉球或无菌

纱布团按压,力度以不出血为准,避免形成血肿或渗血,影响内

瘘寿命。压迫30~60分钟后视情况松解止血纱布或棉球。

4)告知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接受透析,不可随意停止透析,以免加

重病情。

5、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与观察药物副作用。

6、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劳逸结合,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