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法隐喻在翻译中的应用
隐喻在英汉对比与翻译中的应用

- 248-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隐喻在英汉对比与翻译中的应用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张荣【摘要】隐喻是一种在A类事物暗示下感知、体验、理解B 类事物的心理、言语以及文化行为,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
英语以及汉语中往往蕴藏着大量隐喻,而它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承载着其所在国的语言文化内涵。
而不同国家的语言是有差异的,诚然隐喻也会因为各国文化不同而所有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喻体上。
基于此,本文下面将从喻体角度简要分析英汉隐喻之间的不同,并探讨隐喻英汉翻译的策略,以此挖掘这两种语言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翻译。
【关键词】隐喻 英汉对比 翻译隐喻又称“暗喻”,能够赋予读者更为广阔的想象与联想空间。
可以说,任何语言都会运用到隐喻这一修辞手法,并为语言带来更多生机。
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英汉隐喻使用过程中的异同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以下翻译策略。
一、英汉隐喻对比分析由于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环境各有不同,因此,思维方式也会存在差异,但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才构成了我们美丽多彩的世界以及百家争鸣的民族文化。
而英汉隐喻之间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喻体相同。
喻体相同是英汉隐喻的共性,这是因为我们人类赖以依存的外部条件,包括气候、物质以及生态等多方面,都存在共性。
而这种共性正是来源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共同认识。
如“蛋糕”是甜的,“蜜蜂”是勤劳的,“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身体中重要的器官。
2.喻体错位。
英语与汉语文化中虽然会在某些文化上出现重合的现象,即会选择相同的喻体表达类似的含义。
但一般而言,由于两个民族在历史文化、信仰风俗以及地理位置上大相径庭,其在英汉隐喻上也会表现出各自的民族文化。
而这种民族文化使得两个民族在传递相同或类似的含义时也选择不同的喻体,这就造成喻义相同而喻体不同的现象。
3.喻体相同,含义错位。
英语汉语中也会存在喻体相似、喻义不同的隐喻。
如在中国我们在运用“狗”作比喻时,常常喜欢将其贬义化,如“狗眼看人低”、“狗腿子”,但对外国人而言,狗对他们有着特殊好感,不仅可以用来打猎、看门,还可以作为人类忠实的伴侣,在英语中,人们会用“lucky dog”来表达自己的祝愿。
语法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语法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作者:曾元先支菊芳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12期摘要:在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语法隐喻有人际隐喻、语篇隐喻与概念隐喻之分。
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译员面临多种语言形式的选择,既可以使用一致式翻译,也可以使用隐喻式翻译。
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我们需要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翻译方式。
关键词:语法隐喻汉英翻译应用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19-021 引言系统功能语言学创立者M.A.K.Halliay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属于普通语言学理论[1]。
经过学者们多年的不断研究,该理论已经逐渐被引用到翻译领域。
国外的Catford、Baker、Hatim、 Mason、Bell等学者都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
随着该理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国也开始有许多学者对这方面展开研究,如黄国文、张美芳等。
其实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应用于汉英翻译属于一种翻译尝试,也是学者们研究英汉过程中创新的一种体现。
2 语法隐喻的概述语法隐喻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Halliay 所著的《功能语法导论》中。
Halliay在书中对语法隐喻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进行了说明,直接阐明这两者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2]。
根据纯理功能(metafunction),可以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人际隐喻(intepersonal metaphor)以及语篇隐喻(textual metaphor)[3]。
研究语言的人都知道,认知语言学中也有概念隐喻的概念,但是系统功能语言学里的概念隐喻和认知语言学里的概念隐喻属于不同的范畴,有着不同的含义。
因此,研究的时候必须将二者区分开来,不可混淆。
在对语言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重视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同时还需要注意将不同的意思在翻文中如何表述出来。
概念语法隐喻理论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摘
要: 概念语法隐喻理论是 系统功能语言 学中的一个重要概 念。本 文从概念语 法隐喻 的视 角出发 , 通过原 文及其 译文 的
对比分析 , 讨论 了概念语法隐喻 对文学语篇英汉翻译 的启示 , 同时 , 结合 张谷 若所译 的《 德伯 家的 苔丝》 此进行 了分析。本 文 对
认 为概 念语 法隐喻对 文学翻译有重要的启示 : 直译不顺 时, 译者 宜借 用概念语法隐喻手段 , 进行“ 隐喻化” 去 处理 , 具体 的翻译 在
法隐喻的分析框架 。 二、 概念语法隐喻在文学翻译中的应 用分析 在文学 翻译 中 , 译不顺 时, 直 一方 面 , 者对原文 句子 可 译 以进行“ 去隐喻化” 解读 , 从小句 过程类 型转 变和语 义功能成 分调整的视角对 原文句子重新解读 ; 另一方面 , 者在对原 文 译 句子重新解读的基础 上, 以在词 汇语法 层面选 择符 合汉语 可 表达方式的词语 和句式 。原文小句 的过程类 型在 译文 中转 变 后 , 随的是小句 的参加者 、 伴 过程和环境成分之 间的关系 的变 化 , 而在词汇语法层体现为 : 进 词类转换 、 信息 的增减 、 视角 的 转换 。以下以著名翻译 家张谷若 所译 的《 德伯 家的苔丝》( 张 谷若 ,0 2 为例 , 20 ) 从这 三个方 面说 明概 念语法 隐喻对 文学 翻 译 的启示 。 ( ) 一 词类 转换 直译不顺时 , 原文过 程类 型和语 义功能成 分 的变 化在译 文 中会 引起词类 转换 。“ 语 中,一个 词的词性 只能 根据 该 汉 词在句子 中的功能和位置来判定 。这样 ,在翻译 时有时就 需 要 改变词 的组合方式 , 把原文 中某一 词性 的词译成译 文 中另
在国内 , 国文( 0 2 从经 验功能 的视角对诗歌 的翻译 进行 黄 20 ) 了探讨 , 赵德全 (0 7 论述 了纯理功 能的传译 以及系统 功能 20 ) 视角下的直译 与意译 。这些翻译研究主要从功能语 言学的三 大纯理功能对译 文进 行分析 和质量评 估 , 但在对 原文 和译 文 的概念功能进行讨论 时局 限在及物性过程和语义 功能成分 的 论述上 , 对及物性过程转化引起的语法隐喻缺乏必要 的分析。
概念语法隐喻在科技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2 iigteef dns rsacessy pt nscmpa igao t )Gvn s n ig, eerhr a, ai t o lnn b u a h i e i rlt nhp bten w a te a a d tesvryo hi jitdsae eao si e e h hyet n h ee t f ter on i s i w t i e
语法隐喻在法律汉语英译中的应用

语法隐喻在法律汉语英译中的应用作者:李萍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3期【摘要】名词化结构是语法隐喻的常见情形。
针对名词化现象,本文探讨了在法律汉语英译中的几种翻译策略,如将汉语原文中的动宾结构转译成英文名词化结构、将汉语原文中的状语成分转译成英文名词化结构、将汉语小分句转译为英文名词化结构及将法律汉语中“…的”结构转译为英文名词性结构等。
【关键词】语法隐喻名词化法律翻译【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28-01一、语法隐喻的概念及表现形式“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是Halliday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首先提出来的。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是由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话语意义层构成的三层次符号系统,且三个层次之间是体现和被体现的关系,即,音系层体现了词汇语法层,而词汇语法层体现了话语意义层。
体现方式大致有两种:一致式,即无标记形式;非一致式,或隐喻式,即有标记形式。
所谓一致式,就是通过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意义,用连词体现逻辑意义,从而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彼此相同。
但是,如果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不一致,例如,用名词体现过程、用名词体现特征、用动词体现时间关系或因果关系等,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变得不一致,属于有标记形式,就是非一致式,这种现象也叫语法隐喻,其中名词化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
二、名词化及其在法律汉语英译中的应用作为语法隐喻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名词化就是“将过程和特性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或者是“将小句通过变为名词或名词词组的方式,使表过程的动词或表性质的形容词具有名词特征,从而减少及物性小句,使自然语义句的信息密度增大”的一种表达形式。
语法隐喻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之比较

每一 次 陋喻 化遇 程都 合髓 现 在成 分上 ,决定 一侗
奠 贻 ,吕文澎
( 西北师轭大擎外因话 擎院,甘肃 荫州 7 0 7 30 0)
摘
要 :封 《 红楼 萼 》 雨佃 英 祥 本 的研 究屡 拳有 各 檀 角度 ,但 徙话 法 隆喻 角度 封 雨 佃 详 本 造 行 研 究 的 暹很 少。本 文
斌徙罄法腱喻 es额 隐喻 的角度,封雨佃 详本 中的部分章 筛逛行定量舆 定性研 究,试 固镫 明言 法隐喻可 以 接 属 概 念 隐 喻 (d ain lga iet a rmma c lmeah r 、人 隙 隐喻 (ne e o a o ta i t o) p itr r nl p s
ga rmmai l t h r t a mea o )和藉 篇隐 喻 (e ta ga aia me p o ) 黄圆 文 ,2 0 ,P 5 o在 功能 言 c p txu l rm t l t h r ( c a 0 9 . 睾 中 ,凿用 不 同的 法 结横 柬表示 同一 意蓑畴 ,其 中一侗 结槽 可能 就是藉 法隐 喻 。例如 :
详 中的 一 些现 象 ,可 以作 篇 评 估 译 文 的棕 翠 、
嗣键匍 :言 法隧喻 ; 红楼萝 》 吾 《 ;一致 式;隐喻式 ;翻释
1 .引 言
《 红檀 萝 》是 中固古 典小 说髅 展 的最 高峰 ,其研 究 已成局一 朗喜 f的罩 嗣 :“ 挚” 憷 13 ¨ j 红 。, 80年 至 今 的一百 多年 裹 ,先 後有 扦多 翻 家 封 《 红樱 萝 》迄行 箭 或全 , 红楼 萝 》浑 本有 将近 2 文字 , 《 O獯
逭 一概念 虑用 于 《 楼 萝 》雨倘 本 的研 究和 分析 中。 红
语法隐喻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语法隐喻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刘立新;郑淑明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把人类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成若干个过程,如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等,并认为各个过程之间的转化是隐喻的.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语言表达形式可分为一致式(Congruent Form)和隐喻式(Metaphorical Form)两种,并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翻译中,有时为了避免语言的单调,我们往往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丰富表达,或者为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思维表达习惯和文体特点的需要,往往采用隐喻式来代替一致式,其中包括一个过程转化为另一个过程.作者认为,语法隐喻能为译者在目标语系统中语言形式的选择上提供理论解释,并通过实例来探讨语法隐喻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刘立新;郑淑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系,北京,100049;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语法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应用——以特朗普就职演讲为例 [J], 茆金雄
2.英语语法隐喻在阅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 相梅
3.语法隐喻在权力建构中的应用——以《一夜未归》中母亲的权力建构为例 [J], 郑梓妍
4.英语语法隐喻在阅读中的应用策略——评《化工英语阅读教程》 [J], 郑美静; 王颜
5.概念语法隐喻在高中英语概要写作中的应用 [J], 胡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及其翻译

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及其翻译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及其翻译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最早由M.A.K.Halliday在1985年提出,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关注,其研究内容包括类型、体现形式、性质、功能、运作机制几个方面。
隐喻这种表达手法让人们在看待事物时,有了新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
为了凸显文化特色,英语新闻在导语(lead)、标题(headline)与正文(body)中应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让其中的内涵变得更加深刻。
一、语法隐喻的概念Halliday提出,语法隐喻是一种与词汇隐喻相对应的现象,语法隐喻并非简单的用一个词语来提到另外一个词语,其本质是采用一类语法结构来替代另外一类语法结构。
语法隐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判别语法隐喻的标准是,只要可以满足一致性或者非一致性的要求,则可以判定为语法隐喻。
一致式就是对于某件事情在通常情况下,由动词词组来体现,参与者则采用名词词组表现,形容词来表现特性,介词词组与副词词组来表现环境,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来看,话语层意义的内容与词汇语法层的形式是相同的。
但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大多会使用名词来表达特征、过程与环境,这就是语法隐喻,也可以称之为非一致性表达。
二、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是书面语的一项主要特征,被大量应用在英语新闻语篇之中。
调查显示,语法隐喻在新闻英语中的使用比例高达40.3%,在新闻语篇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大,也是人们接触最多的媒介,其文体严谨、简洁、客观,词汇的选择主要以其语篇特征作为出发点。
新闻英语中语法隐喻的应用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新闻英语语法隐喻中遵循的首要原则,在英语中,采用了大量非人格表达法,不适用人称,让新闻的呈现更加客观。
例如,Many believ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ky City if Broad can pull it off is a sign of Chinas growing prowess in the technological world.在上述句子中,主语是the construction,采用该种表达方式弱化了实施者,这種表达方式让整个句子变得更加客观,如果改为一致性的表达方式,那么就为:Many believe that the Broad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struct a building called Sky City,a sign of Chinas growing prowess in the technological world.(二)暗示性原则语气系统与言语功能之间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语法隐喻可以表达出陈述语气常见的提问功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暗示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1年 4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科 学 教 育 版 )
J u a f hfn iesy( ce c o r l i gUnvri sin e& e u ain n oC e t dct ) o
Vo. . 13 No4 Ap .011 r2
试论语法 隐喻在 翻译 中的应 用
王 玉 琴
( 重庆 师 范 大学 ,重 庆
摘
4 13) 03Βιβλιοθήκη 1 要 : 法隐喻是 系统功能语 言学中的一 个重要概念 , 语 在其理论框架下, 分为概念 隐喻 , 际隐喻 和语篇 隐喻 。当我们 人
把 一种 语 码 转 换 成 另一 种 语码 时 , 会 面 临 选择 适 合 的表 达的 困难 , 就 导 致 了一致 式和 隐喻 式 的 产 生 。本 文 简 单 的介 绍 了 就 这
(. ep n a ya ah hai d. 机在高 空中 7T l eClf t i lue )h a ll g t 飞 t
飞行 。
系统 , 人类 的经验可 以分 为六个过程。将信息从一致式 向隐 喻式转换的过程是一个重建信息 的过程。以下是例子 :
1 8 广州 发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 9 0年
语法隐喻并将其应用在翻译研 究中, 得知一致 式和 隐喻式是为 了不同的交际 目的 , 以便帮助人们更好的 了解语法隐喻理论 。
关 键 词 :语 法隐 喻 ; 译 ; 致 式 ; 翻 一 隐喻 式
中图分类号 : 1. H3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3 3 (0 10 — 0 7 0 17 — 2 12 1 ) 40 5— 2 和求取 。语言 角色和交 流物之 间组成了四种 最主要的语言
():O e h or l s! B Y s IU d tr h 9 A pn ted o,p ae e : e, ’ o i i t g
句子 1 是一致式形 式 ,因为它 比较接近外部 事物的事 态, 句子 2是隐喻式 。句子 l 是物质过程 而句子 2是心理过
们理解 语法 隐喻 ,从而知道一致式 和隐 喻式 是为不同 的交
际 目的 。
一
、
语 法 隐 喻简 介
语法 隐喻 的概念是 由韩礼德 18 9 5年在 其《 功能语 法入 门》 中首次提 出四 。语法 隐喻是 用来表达用某一语法 类别或
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 习 。根据系统功能
语言学 的元功能 , 语法隐喻分为概 念隐喻 , 际隐喻和语 篇 人
隐喻 。
( ) 念 隐 喻 一 概
句子 5和句子 6属于主位 同等结构 ,句子 6是一致式 表达 , 句子 5是隐喻式表 达。
二 、 致 式 和 隐 喻式 的 定 义 一
概念隐喻指 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 的各种经历 的 表达 , 即反映客观世 界和主观世界 中所发生 的事 , 所牵涉 的
当我们 分析语 言过 程 ,我们可能注意到一个单词有不 同的意义 , 同样一个意义也有 不同的表达 , 首先看一下一个 单词 的不 同意义 , 如“ ih 。 例 hg”
人和物 , 以及与之有 关的时间、 地点等环境因素 。主要体 现
形式是及物系统 , 括参 与者 、 包 过程和环境成分 通过及物 。
隐喻 的研究源远流长 ,可 以追溯到古希腊 。从那时候
起 , 有无 数的人对隐喻感兴趣 , 就 包括哲学家 , 作家 , 修辞学
家和语言学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 随着分 析哲学的 出现 , 西方哲学转 向语言分析研究 。越来越多 的哲学家 ,心理学 家 , 言学家 , 语 认知语言学家甚至心理学分析家开始研 究隐 喻, 以, 所 隐喻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课题 。系统功能语 言学 家韩礼德对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做 出了区分 。语法隐 喻是
( .ra ca gst kpaei G a ghu i 1 8 . 1G et hn e o l n u zo n 90 ) o c n ( . 8 a ra cagsi u gh u 2 1 0 8w get hn e nG a zo . )9 n
() orsiti vr i . 8. u pr s eyhs 您的精神状态很好。 Y i h 句子 7中 ,h h 是表达 的字 面意思 , “i ” g 但是在句子 8中, 表达的是隐喻意义。在许多情况下 , 一个单词可 以表达字面 意思和隐喻意义。 不 同的表达表示相 同的意义 , 例如 :
韩 礼德并未将语篇 隐喻划 人语法隐喻的范畴 ,但是托 马斯 明确表示其 观点 ,他认 为主位同等结构 和谓 化主位结
构属 于语法 隐喻范畴 ,因为这两种结构都可 以通 过双重及 物 系统分析使其 与“ 一致式 ” 表达形 成对 比, 从而 确定其 为 隐喻性表达。例如 :
( Whtyu n e od st reatei 5 a o ed t oi owi s . ) t h s ( Y u ne ow i ei 6 o ed t re ats s ) t h .
功能 : 陈述 、 疑问 、 命令和提供l 6 l 。通常 , 陈述语气表示陈述意
义 , 问语气表示疑 问意义 , 疑 祈使语 气表示命令意义 。 如果 疑问语义表 示陈述事情 , 便会 产生语气 隐喻。例如 :
( Y u soln tsy sc h g (ogu n fr ) 3 o hud ’ a u h atn .C nret om ) i
() w cud yu sy sc a t n? t hr 4Ho ol o a u h h g( a oi i Me p —
c o l r a f m) ( ) 篇 隐喻 三 语
指一种 隐喻现象 不仅发生在词 汇层 面而且在 词汇语法层 面
【 l 1
。
本文试着分析语法 隐喻在 翻译 中的应用 , 有助于帮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