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中的隐喻
英语童话故事中的隐喻翻译

英语童话故事中的隐喻翻译在英语童话世界里,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暗示、间接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本文以“The Giving Tree”为例,探讨英语童话中隐喻的翻译。
“The Giving Tree”是著名作家Shel Silverstein的作品,讲述了一棵树为男孩提供一切,而男孩却总是索取,从未真正关心过树的感受。
这个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许多隐喻,如“树是爱的象征”、“真正的爱是无私的”等。
在翻译这个故事时,隐喻的翻译是难点之一。
中文和英文在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准确传达原文的隐喻含义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翻译技巧:对于一些直接描述事物的隐喻,可以采用直译法。
例如,“The tree loved the boy”可以翻译成“树深爱着男孩”。
这种译法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隐喻形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由于文化差异,有些隐喻在中文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
这时可以采用意译法,将原文的隐喻含义用中文的习惯表达方式呈现出来。
例如,“The tree gave everything it had”可以翻译成“树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男孩”,这样读者虽然无法直观地感受到原文的形象,但却能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有些隐喻在中文中可能有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但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可以采用形象化翻译。
例如,“The tree was just a tree”可以翻译成“树只是一棵树”,这种译法通过加入形象化的描述,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在翻译英语童话中的隐喻时,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形象和意图。
通过直译法、意译法和形象化翻译等多种技巧的综合运用,使中文译本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情感和含义。
在英语童话故事中,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概念或事物相比较,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然而,在翻译英语童话故事时,如何恰当地翻译这些隐喻表达,确保其含义和意象的准确性,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原则

- 225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原则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崔娜【摘要】隐喻是商务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大多蕴含着英美国家的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是一个复杂并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及其分类,论述了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原则。
【关键词】商务英语 隐喻 翻译原则一、引言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传播知识与信息的工具,简练易懂成为其特征与前提;而修辞正是实现这一前提的关键。
在所有的修辞手法中,隐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务英语词汇的来源及其叙述特征。
二、商务英语中的隐喻1.隐喻。
Webster ’s New World Dictionary 解释:“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for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
即: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
其通常和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物。
2.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一些词汇被赋予新意应用到商务英语领域很大程度上依靠于隐喻化,如:(1)一些日常用语通过隐喻被借用到商务领域而具有了新的商务意义。
head 原指人或者动物的一种器官;在商务英语中head 指公司或团体的负责人。
对这两种意义,其指代对象在位置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正是在这个相似点的基础上,head 被隐喻化,意义发生了转移。
(2)一个领域的术语被用于另一领域产生新的词义。
如:economic recovery ,recovery 一词在医学领域指人身体恢复健康,此处用在商务领域指经济的复苏。
3.商务英语中隐喻的分类。
本文从表现隐喻的词汇的词性出发将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分为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和介词隐喻。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隐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其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增强文字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在商务交流中,隐喻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复杂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增强交流双方的感情共鸣。
在翻译隐喻时,要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分析,灵活运用译文技巧,保证原意不变的使译文自然流畅。
本文将从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隐喻入手,进行具体的翻译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隐喻,并帮助翻译者更好地应对商务英语翻译难题。
一、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隐喻1. Time is money.这是商务英语中一个常见的隐喻,它意味着时间就是金钱,也就是说时间就是价值、财富。
在商务场合中,时间非常宝贵,每一分钟都可能关系到利益的得失。
这个隐喻用来形容时间的宝贵和珍贵,提醒大家合理利用时间,增强工作效率。
2.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这个隐喻源自体育运动中的球类比赛,意思是“轮到你做决定了”,也就是说责任或者决策权在某人手中。
在商务英语中,这个隐喻常用于提醒对方该他们做出决定或者行动了,同时也可以带有一定的压力意味。
3. Break the ice.这是一个常见的表达,它的隐喻意义是“打破僵局”或者“破冰”。
在商务场合中,这个隐喻常用于形容在初始时期的交流,希望通过一定的方式或者话题来破除尴尬和局促,促进交流和合作。
5. A golden opportunity.这个隐喻指的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意味着一个稀有难得的机会,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在商务英语中,这个隐喻常用于形容具有潜力和价值的商机,以及需要抓住的发展机遇。
1. “Time is money." 翻译为“时间就是金钱。
”这个隐喻在华文化中同样有相应的表达:“一寸光阴一寸金”、“时光就是金钱”。
在翻译时可以使用类似的隐喻表达,同时也可以相应加入例句或者情景来增强表达效果。
2.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 翻译为“现在轮到你了。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商务英语中经常用到的语言表达方式。
隐喻通过比较或象征的方式来传达某种含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和丰富。
在商务交流中,隐喻常常被运用来描述商业活动、市场行情、管理策略等场景,因此对于商务专业人士来说,了解隐喻的使用和翻译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就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1. 商务活动在商务活动中,隐喻常常被用来形容和解释商业行为和市场现象。
当人们说“市场竞争如同一场马拉松比赛”时,就是用隐喻来比喻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商业运作的复杂性。
这样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能够更好地传达思想和观念。
2. 管理策略在描述管理策略和运营方式时,隐喻也经常被运用。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可能会说:“我们需要打破沉闷的局面,吹响新的号角”。
这里的“打破沉闷”和“吹响新的号角”都是隐喻,用来形容改革和创新的管理策略。
这样的隐喻让管理理念更加生动和具体,更容易引起共鸣。
3. 财务状况财务报表和数据分析中,隐喻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企业的财务状况。
当人们说“公司的财务状况像一条起伏不定的曲线”时,就是用隐喻来形容公司的盈亏变化。
这样的隐喻能够让复杂的财务数据更加直观和容易理解。
1. 直译在商务英语中,有些隐喻可以直接翻译成中文而不失其原意。
“市场竞争如同一场马拉松比赛”,直接翻译成中文“市场竞争激烈”即可。
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隐喻的意义,又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2. 意译在翻译隐喻时,有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意译来保持原意的表达。
“吹响新的号角”在中文中可以翻译为“提出新的计划”或“展开新的行动”,这样的意译虽然不是直译,但可以更好地表达原文的含义。
3. 省略有些隐喻在翻译成中文时可以省略部分修辞表达,只保留其直观的意义。
“财务状况像一条起伏不定的曲线”可以翻译为“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化较大”,省略了原文中的比喻,但仍然能够传达出同样的含义。
1. 上下文理解在翻译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时,需要充分理解上下文和语境,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一、英语隐喻的定义及构成英语隐喻(metaphor)为英语辞格(figure of speech)用法之一。
与明喻(simile)不同的是,隐喻不用诸如like或as之类的功能词,是一种广为使用、普遍存在的将一物比作另一物的一种表达方法。
西方研究者对隐喻做了深入探讨,将其大致界定如下:隐喻:希腊语的“转换”(meta意为“跨越”,phor意为“运送”),将某物转运过去。
故隐喻将某物视为另一物。
1隐喻:一种蕴含的类比(an implied analogy),它以想象方式,将某物等同于另一物,并将前者的特性施加于后者或将后者的相关情感与想象因素赋予前者。
2英语隐喻的构成要素是:本体tenor、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
所谓本体the tenor,亦即被表述的概念或者被比较的主体,the idea being expressed or the subject of the comparison;所谓喻体,亦即此概念传递的意象或者此主体传达的意象,the image of which this idea is conveyed or the subject communicated。
3而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及/或类比之处则是喻底ground,亦即the similarities and/or analogies involved are the Grounds。
4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Mr. Wangle has an angel of a wife. 王先生有位天使般的妻子。
隐喻的本体是wife,喻体是angel,同时出现。
2. 本体未现,喻体出现:He pitied the plumage and forgot the dying bird. 他哀怜鸟儿的翅膀,却忘记了濒死的鸟儿。
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各有两个。
第一个本体是法国贵族,喻体是plumage;第二个本体是受苦受难的大众,喻体是the dying bird。
英语翻译中隐喻

一、科技英语中的隐喻(一)隐喻从词源角度看。
英语中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达carry。
所以,metaphor原义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
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
—个作为出发点,一个作为目的地。
理查德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cle)后者称为话题“tenor'’。
汉语分别将此称为“喻体”与“本体”。
关于隐喻,Webster B New World Dictionary作了这样的解释:“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nt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for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这一解释简明扼要,即: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
它的通常和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物。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从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来看。
西方的隐喻研究可以分为兰个不同的时期:1、隐喻的修辞学研究。
大约从公元前300年列20世纪30年代。
2、隐喻的语义学研究。
大约从20世纪3O年代到70年代初,包括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
3、隐喻的多学科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包括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
到了7O年代后期,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
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
有人将其称为“隐喻狂热”时代。
与国外近几年的“隐喻热”相比,我国的隐喻研究就显得十分单薄。
对隐喻的定义历来有广义和抉义之分,亚里士多德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隐喻性语言;莱考夫等人的隐喻概念也是比较宽泛的。
他们把换喻、提喻和反语等都当成隐喻。
(二)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1. 引言1.1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表达意义,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广泛,能够让信息更加简洁明了,提高沟通效率。
隐喻的翻译策略在商务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对等翻译、解释翻译等方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商务沟通中,隐喻可以增加信息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隐喻的翻译也是一个挑战,翻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确保译文通顺地传达原文的内涵。
隐喻的具体翻译分析涉及到各种具体情境和实践,通过分析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方式和翻译方法。
通过对隐喻的翻译分析,可以帮助提升商务英语沟通的效果,增加文本的质感和说服力。
2. 正文2.1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广泛而深远,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表达观点和建立共鸣。
在商务交流中,隐喻常常被用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或情况,使之更易理解。
将市场比喻成战场,产品比喻成武器,竞争对手比喻成敌人,客户比喻成盟友,在商务谈判中充满了各种隐喻的运用。
隐喻还可以用来激励员工、建立团队合作氛围。
把企业比喻成一艘航船,每个员工是船上的一名船员,只有全体船员团结一致,才能使船航行更远。
这样的比喻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激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工作。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能够加深理解、凝聚共识、促进沟通。
在商务交流中,灵活运用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传递信息,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2.2 隐喻的翻译策略翻译隐喻需要对原文中的隐喻概念有深刻理解。
理解隐喻的语言意义和象征含义是成功翻译的基础。
熟悉不同语言文化的特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隐喻往往具有文化特定的意义。
翻译隐喻时要注意保持隐喻的形象和比喻性质。
隐喻定义

107551301182 张萌
• 隐喻(metaphor)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 作者用其魔幻般的文笔把一事物的形状、 性质、特点和内涵转嫁于另一事物之上, 触动读者的心弦,在读者身上产生意想不 到的效果。因为隐喻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进 一步揭示“知识的获取和交流”以及语言 知识的本质和局限,所以长期以来语言学 和哲学家对隐喻怀有浓厚的兴趣。
• 隐喻的结构 • 隐喻由本体和喻体两个部分构成。本体是 比喻的对象。Newmark称之为object。喻体 是比喻的事物,Newmark称之为image。 • 例子 • Life is a yo-yo.人生是溜溜球。 • 在这里,life是本体,yo-yo是喻体。
• 隐喻的翻译方法 • 直译 • 在译文中保留原文比喻性词语(喻体)所 用的形象,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产生相 同的联想,这种方法叫做直译法。 • 例1 • All the world’s a stage.世界是一个大舞台。 • (莎士比亚 seven stages of life)
• 意译法 • 由于使用英汉两种语言的人民有着不同的 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如果原文的隐喻所 指的形象在译文中难以再现或不符合译文 语言习惯,违背译文的语言逻辑,传神达 意也较差时,只好舍弃原文比喻性词语所 使用语言形象,保留其语言含义,舍形求 意,这种方法称之为意译法。
• 例2 • No,I don’t believe the European economy must follow the American into a depression. It is no longer, as you say, the same ball game.(a ball game here refers to a condition or situation)(英 语隐喻辨认及其翻译 蔡苏勤 宁波大红鹰学院 浙 江 宁波 315175 宁波教育学院报 2010年6月 第 十二卷 第三期) • 不,我并不认为欧洲经济会步美国后尘,也进入 萧条时期不可,如你所说,今 yo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科技英语中的隐喻(一)隐喻从词源角度看。
英语中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达carry。
所以,metaphor原义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
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
—个作为出发点,一个作为目的地。
理查德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cle)后者称为话题“tenor'’。
汉语分别将此称为“喻体”与“本体”。
关于隐喻,Webster B New World Dictionary作了这样的解释:“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nt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for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这一解释简明扼要,即: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
它的通常和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物。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从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来看。
西方的隐喻研究可以分为兰个不同的时期:1、隐喻的修辞学研究。
大约从公元前300年列20世纪30年代。
2、隐喻的语义学研究。
大约从20世纪3O年代到70年代初,包括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
3、隐喻的多学科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包括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
到了7O年代后期,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
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
有人将其称为“隐喻狂热”时代。
与国外近几年的“隐喻热”相比,我国的隐喻研究就显得十分单薄。
对隐喻的定义历来有广义和抉义之分,亚里士多德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隐喻性语言;莱考夫等人的隐喻概念也是比较宽泛的。
他们把换喻、提喻和反语等都当成隐喻。
(二)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
需要创造一些新词或原有词语赋予新义。
这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隐喻化(metaphorization),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科技术语来源于隐喻;二是不少科技术语通过隐喻增加和扩展了它的含义。
l、大量科技术语来源于隐喻大量科技术语是通过隐喻产生的。
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1)一些日常用语通过隐喻被借用到科技领域,从而具有新的科技意义。
以“head”为例。
“Head”原本指代人或者动物的一种器官,在字典中定义为“身体的一部分,包括眼、鼻、嘴和脑”;而在科技英语中,“head”指“磁盘的磁头”。
对于这两种意义,其指代对象在位置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正是在这个相似点的基础上,单词“head”被隐喻化,意义发生了转移。
又如,“memo~”(记也是个常用词,用于计算机,根据其类似的功能。
成了接受、储存和提取信息的“存储器”。
2)一个领域的术语,随着科技的发展,被用于另一领域,产生新的词义。
例如.Information Highway 息高速公路),是把运输领域的概念形象地应用到信息领域。
再如:“lay by”这个词最初用于航运,是指河流或运河的一段宽阔水域。
船只可以在那里停泊。
以后。
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lay by”被用于铁道运输,成了“列车交会的侧线”。
近年来,随着公路的发展。
这个词又成了“公路上宽阔地带,供汽车停车或拐弯的地方”。
3)通过摹仿原有词产生新的术语:fireproof(防火),water—proof(防水)是产生较早的词。
通过摹仿,产生了fool proof camera(]~!作简单、傻瓜也能操作的照相机)等。
4)通过生动的形象类比产生新的术语:现代科技中一些新术语,特男4是由“v+adv.(pmp.)”构成的术语。
是根据生动的形象类比产生的,例如:flyover(立体交叉),pne-up健环车祸),airumbrclla渲中保护伞)等。
在公路和铁路交叉的地方看到汽车在火车上空飞驰而过,于是形象地刨造出flyover这个词;看到高速公路上一辆辆汽车碰撞在一起,堆成一团,于是形象地想出pile—up这个词。
Airumbmlla更是形象地表示掩护地面部队的空中保护伞。
2、科技术语通过隐喻增加和扩展其含义一些科技术语又通过隐喻增加和扩充了其原有的含义,有的科技术语被应用到日常生活、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通过隐喻。
类比其特征或功能,表达得十分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受到西方政治家和记者的喜爱。
其中以使用名词、动词居多,也有其他词类。
1)名词(1)The policy of pacifisms is outlays to war,绥靖政策是战争的催化剂。
“catalyst”(催化剂)是化学上的术语.在这个句子里通过隐喻生动地被应用到政治领域。
(2)Meter the 2nd issue。
they began to solicit comment.Ther~adei'6 feedback was generally favorable.出了二期之后,他们开始征求意见。
一般说来,读者的反应是良好的。
在这里,作者不用常用的mspon~,而是通过隐喻借用了自动化领域的专门术语feedback(反馈),使表达更为生动。
2)动词除了名词以外,大量科技动词也通过隐喻应用到日常生活以及其他领域。
(1)I inched my way through the narlowspnce between the“inch”原为名词,意思是英寸.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一38点一点向前挪动,形象地表示了一个人在停车场内许多汽车之间穿行的艰难情况。
(2)us influence and prestige nosedived in Africa.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和威望已急剧下降。
“nosedive”是航空领域的专门术语,指飞机俯冲,直线下降,作者把这种生动形象应用到政治领域。
3)其他词类除了名词、动词外,科技上常用的形容词、介词有时也通过隐喻借用到其他领域。
从而增加和扩展了其含义。
例如:“sophisticated”原为一个贬义词,表示“久经世故的”,如sophisticated boy(世故的男孩);借用到科技领域就成了—个褒义词,如sophisticated weapon(尖端武器)。
Plus和minus原为介词,表示数学上的“加”和“减”,也可用作名词,表示“加号”与“减号”;借用到日常领域。
扩展了含义,成了“优点”和“缺点”;例如:So far as the work is concerned.the pluses outweighed thiamine’s.就这项工作而言。
其优点超过缺点。
二、科技英语隐喻中隐喻的翻译技巧在翻译科技英语的隐喻时,笔者认为,通常有如下几种方式可以加以运用:直译,意译。
解释与补译及省略不译。
(一)直泽在科技英语的隐喻中。
喻体通常为我们所熟知的一般物体,其意义及特征也是妇孺皆知。
因此,只需直译出来,便可充分理解其特殊含义。
1、Adhesive bonding is often the only practical way to join a honeycomb core to the solace skins.胶合黏接法往往是将蜂窝夹心结构接合在蒙皮上唯一可行的方法。
“honeycomb”直译为“蜂窝夹心结构”。
2、In actual practice。
however, several variations have crept into high-level languages so that no high-level languages is totally”portable”to all computer systems with a compiler for the language in question.但是,实际上。
某些变化已悄悄进入高级语言中。
使得没有一种高级语言对于带有该语言编译程序的所有计算机系统是完全可以移植的。
在这个例子中。
“变化”被比喻为人,“crept into”可以直译为“悄悄进人”。
3、DOS is a very special pogrom because it is the program that is in charge of your computer.DOS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程序,因为它管理你的计算机。
在此句中。
“DOS程序”被比喻为人,可以进行“管理”,“in charge of’可以直译为“管理”。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知道:采取直译既无损原意,又不影响译语读者的理解,还可使译文生动传神。
(二)意译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时隐喻的直译会令读者百思不得其要旨。
此时,需要改用意译的手法。
也就是说,除了喻体的字面意义外,还需给予它的隐含意义及解释,以利于汉语读者理解和译文语言的流畅。
l、11Ie last find rigs will fuel the debate over the eminent safety of those creeps bygiving both sides more ammunition.最新的发现结果给双方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从而使有关这些作物环境安全的争论变得更加激烈。
旬中。
“ammunition”本意为“军火,弹药”,在此意译为“证据”。
2、This brief tour will get your feet wet.By the time you 80-quaint yourself with Windows 95 here,you'll be prepared for the everyday tasks.简短的浏览使你初涉门径。
等你熟悉了Windows 95以后,你就为每天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这里,“get your feet wet”可以意译为“使你初涉门径”。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get your feet wet”直译为“打湿你的脚”,该多么费解和可笑。
3、Reusability can be a mixed blessing for user5,too,as a programmer has to be able to 6th the object he needs.对用户来说。
可重复利用性也可能是一件好坏难说的事情,因为程序员必须能够找到他所需要的对象。
如果把“a mixed blessing”直译成“混合的恩惠”。
读者会不知所云。
众观上下文。
应该把它意译为“一件好坏难说的事情”。
这样一来,作者的意图简单明了。
读者也乐于接受了。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