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从没打过败仗的九大名将

合集下载

世界战争史上的十大名将

世界战争史上的十大名将

世界战争史上的十大名将自古以来,战争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从古代的兵家、孙武到如今的西方战争理论,军事思想在不断进步和演变。

而在这漫长的战争历史中,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将领。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世界战争史上的十大名将。

1.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的国王,在其短暂的统治时期内扩张了其领土,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印度等地,培养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他以轻骑兵和梯队系统驰骋天下,然后把帝国种族多样性的好处合理地利用,建立了一个广阔的大帝国。

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和指挥官,他还被称为艺术家和哲学家。

他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将领之一。

2.拿破仑拿破仑是法国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欧洲大陆战争期间,他率领法国军队占领了大部分欧洲,重新定义了现代战争理论。

他的战争思想快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后来的军事指挥官和战争理论家。

他运用广泛的军事战术,包括肉弹冲锋、侧翼包抄等等,并纳入了新发明的火炮。

虽然他的野心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但是他的贡献和领导能力在历史上依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3.汉尼拔汉尼拔是古罗马帝国的最强敌人之一。

在第二次罗马-迦太基战争中,他率领的迦太基军队横跨阿尔卑斯山脉,袭击了罗马的领土,创造了令人震惊的军事壮举。

汉尼拔掌握了骑兵和象的运用,同时也了解敌人,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地方缠斗。

他的士兵顶着重重困难,持续战斗,为他减轻了很多极端不利的条件。

他的胆略和智慧令人惊叹。

4.凯撒大帝凯撒大帝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家和指挥官。

他发动了几次成功的军事战争,包括高卢战争和内战,成功地重塑了罗马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他的军队守备坚固,训练有素,在战争中表现出色。

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策略家,采用了在敌军身后进攻的战术,令人折服。

5.于谦于谦是中国明代的军事将领,大明王朝郎中,守将、右都督等职务。

于谦早年虽在战争中多受挫失利但他平静理性重振军队,创立了一个具有独特特色的军队训练体系,驻守岭南20余年,巩固了大明王朝在南方的疆土。

历史上真实的五大常胜将军,一生从无败绩,却全都死在自己人手中

历史上真实的五大常胜将军,一生从无败绩,却全都死在自己人手中

《旧唐书》曾经曰过“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仗没有不死人的”。

历史上有名的武将和军事家太多了,谁也不敢保证一生只打胜仗不打败仗。

连项羽,诸葛亮,岳飞等牛人都吃过败仗!但是历史上还真有“不败战神”,驰骋沙场一生从无败绩,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死在自己人手里,全部横死,无一善终!第一位,历史上最早的特种兵,“魏武卒”的创始人,吴起这个人品虽然差但是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他也是个“跳槽达人”。

“杀妻求将”是在鲁国,后来鲁穆公怀疑他,吴起被迫出走魏国!为魏国训练出了一支精英魏武卒,这支部队所向披靡,使魏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军事强国,魏国不断扩张领土。

可惜魏国老君主死后吴起又受到猜疑,被迫出走楚国!楚悼王“慧眼识英雄”,任用吴起变法图强,楚国一跃成为强国!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了。

吴起和商鞅一样,变法得罪了顽固派利益,吴起躲在楚悼王尸体旁边,但是对吴起恨之入骨的顽固派依然用弓箭射死了吴起。

吴起这一招够损,吴起死后,将箭射在楚悼王尸体上的贵族全部被灭族!吴起死时59岁!第二位,威震战国的“人屠”白起。

这位的事迹都知道,从伊阙之战成名,斩首24万,到前283年攻楚,导致屈原投江。

再到前260年的“长平之战”让白起威震天下,六国闻白起之名胆寒!白起一生经历大小74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全胜!长平之战是他最辉煌的一战也是他最后一战!然而战场上的不败战神终究敌不过小人的嘴皮子,白起被范睢陷害,前257年,白起被自己的老大秦昭王赐死杜邮!白起死后,东方六国“奔走相庆”,这个瘟神终于死了!第三位,李牧,战国四将之一,是赵国的最后一道长城!李牧原来在西北守边疆十多年威震匈奴,匈奴不敢“马放南山”,在赵奢,廉颇先后去世之后,李牧成为赵国的顶梁柱!前229年,秦将王翦王贲父子北上灭赵,被李牧击败,王翦这只老狐狸“故伎重施”。

用秦国最不要脸的看家本领“反间计”,让赵王除掉了李牧,三个月后赵国亡国!第四位,“西汉战神”霍去病!18岁踏上战场,擅长闪电战,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北击匈奴3000里,直达河西走廊!今天的甘肃酒泉就是因为他命名的!霍去病短短5年时间达到军人的最高荣耀“封狼居胥”,和自己的舅舅卫青被称为“帝国双璧”!然而天妒英才,前117年,年仅23岁的战神霍去病暴卒!关于霍去病的死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中行说投降匈奴之后,给单于出主意。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虎将和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虎将和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十大猛将:项羽(秦)霍去病(西汉) 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 史万岁(隋) 杨再兴(南宋) 李文忠(明)十大名将:田单(战国齐国)廉颇(战国赵国)韩信(西汉)李广(西汉)霍去病(西汉) 李靖(唐初)郭子仪(唐朝) 狄青(北宋) 岳飞(南宋) 戚继光(明朝)战国十大名将1.孙武.2.白起.3.王翦.4.李牧.5.廉颇.6.项燕.7.王贲.8.庞涓.9.田忌.10.田单.楚汉十大名将1.韩信.2.项羽.3.项庄.4.樊哙.5.虞子期.6.钟无会.7.曹延.8.温庭允.9.萧何.10.范增.三国十大名将1.赵云.2.关羽.3.张飞.4.黄忠.5.吕蒙.6.马超.7.曹仁.8.魏延.9.姜维.10.曹洪.唐-清十大名将.1.多尔衮.2.徐达.3.岳飞.4.薛仁贵.5.常遇春.6.李自成.7.张献忠.8.袁崇焕.9.洪承畴.10.戚继光.孙武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未著名军事家。

齐国人。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吴起军政两界的超级天才。

也是个改革家。

文侯问他的大夫李悝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李悝说:“吴起贪婪而且好色,但是非常会用兵,即使司马穰苴在世也不见得比他强。

”著有《吴起兵法》。

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

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部阳一帝)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

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历史上的十大名将

历史上的十大名将

历史上的十大名将历史上的战争如同一场又一场永不消散的风暴,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来的都只有残留的痕迹,而这些痕迹中,最有感觉的就是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将。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战术赢得了伟大的战争胜利。

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上的十大名将。

一、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希腊的帝王,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指挥官之一。

他在公元前4世纪地中海地区的征服战争中领导了军队,让希腊文明迅速发展,壮大了马其顿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领导能力和非凡的军事才华。

他的战略布局精妙,一次又一次打败了有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在他的统治期间,希腊在文化、艺术和科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也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之一。

二、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的一位名将,他是欧洲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

他统治法国国家,并依靠他的领导才能实现了从1792年到1815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包括欧洲各国和埃及等国家。

拿破仑军事才华非凡,他在战术上的精确求胜和果敢果断的决策,让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他还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并推动了欧洲现代化的浪潮。

三、曹操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将,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将领。

他征服了南阳,击败了袁绍、吕布等敌人,成为了中国近年来的三国时期的缔造者。

曹操军事才华出众,他的战术智慧和权谋策略赢得了很多胜利,他的统治成就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朱元璋朱元璋是中国明朝的创始人,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

在他的领导下,明朝迅速崛起,同时他也打败了元朝的执政者,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国父。

朱元璋善于制定战略和策略,这些智慧和决策在战争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他的伟大贡献已经被中国历史永久地铭记在了历史中。

五、吕布吕布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一名猛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将,他的军事才华和勇气赢得了史书上的不少盛誉。

曹操一微不足道的错误,就让吕布趁机大胜,这一刻让吕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名将之一。

世界十大军事天才,中国两人入选,第一无人不服

世界十大军事天才,中国两人入选,第一无人不服

如果给军事人才排名,你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军事人才有哪些?不过看到下面这个排名,对于中国上榜的两位,表示心服口服!第十名【乔治·巴顿】作为潘兴手下的爱将,巴顿组建了美军第一只装甲部队,堪称美军的“装甲兵之 父”。

巴顿带兵的成就和他的坏脾气一样出名。

他被媒体宠爱不仅是因为他的赫赫战功,更是由于他时不时的惹是生非和语出惊人。

而他和蒙哥马利之间的暗中较量 也为媒体津津乐道。

他带领第三集团军在欧洲战场驰骋时的名言是:“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第九名【霍雷肖·纳尔逊】被认为是杰出的海军军人及军事家,屡次带领英国胜出重要海战,并为此先后失去右眼、右臂、甚至赔上自己的性命……第八名【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前苏联元帅,白俄军队出身,生前曾被授予前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着的“传奇元帅”,也是被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第七名【汉尼拔·巴卡】是北非古国迦太基着名军事家。

生长的时代在正逢古罗马共和国势力的崛起。

现今仍为许多军事学家所研究之重要军事战略家之一。

第六名【成吉思汗】并不像西方人认为那样,是一位冷酷嗜杀的暴君。

他是一位高瞻远瞩的统帅,他的军队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进入了还处于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欧洲,并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

第五名【拿破仑一世】作为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然而在军事能力上,却是很少有争议。

作为新兴资 产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镇压了叛乱,粉碎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多次武装干涉,打乱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促进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觉醒,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社 会成果……这些无不突出他的军事才能。

第四名【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俄国历史上的第一名将。

他是西方战争史上罕见的用兵奇 才。

他在俄土战争中屡建奇功,他在远征意大利时大败法军。

中国古代排名前十名将

中国古代排名前十名将

1、白起,中国第一尊战神,《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对他的生平记载就像记流水账一般,阅遍二十四史仅此一例,打了那么多大胜仗,没有败绩,千古第一将。

2、项羽,单兵格斗万人敌,战术、战役和战略指挥层面都有独到创新,可谓全才武将,特别是终结了秦军的百年神话,他自己就是个神话。

之所以不选韩信是因为:如果陈余听了李左车的计策,那么井陉之战怎么打,我们不得而知;还是李左车劝他不要用武力平定燕赵,而是恩威并施,如果没有李,他怎么办?出卖郦食其,背信弃义偷袭齐国不算高明,不封王就不参与垓下会战,后来参战也是数量优势和张良的攻心战作用,他的指挥艺术并没怎么展现。

3、霍去病,千古英才,对大规模骑兵作战战术运用炉火纯青,战绩辉煌,是世界农耕民族第一个骑兵战术家、战略家,无论是深入迂回的河西战役还是洗荡万里的漠北战役,是他教会了农耕民族如何运用骑兵作战,让农耕民族认识了什么才是骑兵,从而奠定了骑兵的战略兵种地位。

从赵武灵王到卫青,都没有把骑兵运用到他那样出神入化,不是战马不足,也不是他们的骑兵战绩不大,而是对骑兵的认识和贡献不如霍去病。

4、曹操,生活在崇尚清谈、奢靡浮华的汉末和士族当权的时代,他却能够务实坚韧,一统北方,与腐朽时代斗争的品质就很可贵。

常说下围棋讲究“金角银边草肚皮”,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从中原起兵割据,从而打败周边敌人一统中原者,在历史上唯曹操一人,这是个旷古绝后的例子。

前人和后人们都是占据华夏一角,有天然屏障而无后顾之忧时才逐鹿中原的,他同时代的军阀也是这样的,可他却能在四战之地上从弱到强,击败各个对手统一北方,虽有赤壁大败和汉中退缩,但仍不失为千古名将。

5、刘裕,与曹操一样生活在腐朽士族当政的时代,从围剿海贼孙恩时的一个小兵卒干到最终亲自指挥剿灭孙恩,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而剿灭了不可一世的桓玄,北上剿灭割据山东、苏北的南燕王国,再回头剿灭孙恩余党--声势浩大震动整个南方的卢循、徐道覆起义,再剿灭割据巴蜀的谯纵,再北伐把胡人赶过黄河,打进关中灭了羌人的后秦,使得关中父老“自桓大司马入关,数十年后复见王师”,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所有南北割据时代,南方最辉煌的军事成就和最大的政治版图,他还创造了步兵在平原上克制骑兵的“却月阵”战术,丰富了步兵战术。

名将垂千古百年话天佑

名将垂千古百年话天佑

名将垂千古百年话天佑2019-10-25他13岁参军,15岁参加了百⾊起义,是敢打敢拼⼩⽼虎连长;20岁为红军主⼒师长,是麾下⼀员猛将;平型关⼤捷主攻团长,是痛击⽇寇的⼀员骁将;⾎战四平前线总指挥,是解放东北的⼀员虎将;天津战役西线总指挥,是威震敌胆三⼗⼋军⾸任军长。

他就是新中国成⽴后⼴西剿匪的卓越领导者,驻守华南的最⾼军事主官,1970年9⽉病逝前为中国⼈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他就是杰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军著名的⾼级将领,共和国开国上将,⼋桂⼤地优秀⼉⼥李天佑。

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张震称赞他“⼀⽣忠贞,⽮志不渝,英勇善战,我军楷模”;时任国防部长的迟浩⽥也为他写下“⼀代名将”的题词。

这位善打硬仗的沙场英雄是如何⾛上⾰命道路的?骁勇善战的铁⾎将军在⽣活中⼜是什么样⼦?带着这些疑问,临近开国上将李天佑百年诞⾠之际,12⽉上旬,在北京史家胡同的家中,⿐梁挺直,精神饱满的李天佑之⼦李亚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儒雅的谈吐,精致的⾦边眼镜,给⼈⼀种谦恭的感觉。

从空军某司令部退休的李亚明,回忆起⽗亲为中国⾰命的胜利南征北战、呕⼼沥⾎的岁⽉,使记者时时感受到了李天佑⼀位⼀⼼为党的⾰命党⼈的质朴。

⼈⽣三伯乐坚定跟党⾛“⽗亲⾛上⾰命道路,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

他这⼀⽣有三位伯乐提拔,第⼀位是张云逸,他是⽗亲的⾛上⾰命的领路⼈;第⼆位是,⽗亲善于打仗的才能得到了重⽤提拔;第三位便是。

”提起⽗亲的从军之旅,李亚明禁不住感慨起来。

“⽗亲⼩的时候家境贫寒,经常⾷不果腹,为了寻⼝饭吃,1927年底,年仅13岁的⽗亲报名参加了李明瑞的部队,李明瑞是北伐军的著名将领,⽗亲的从军之路是从那⾥开始的。

⽗亲从⼩胆⼦就⼤,⼜特别能吃苦,作战勇敢,很快就被提升为上等兵。

1929年6⽉,⽗亲作为优秀⼠兵被送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西南宁教导总队当学兵。

如果说,⽗亲对于军旅⽣涯的选择带有⼀定的偶然性,那么坚定跟着共产党⾛,追随共产主义道路,却是⽗亲必然的选择。

古代十大名将

古代十大名将

古代十大名将我国古代十大名将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武安君白起,赞誉者奉其为战神,批判者斥其为人屠。

下面是网站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十大名将,希望大家喜欢!古代十大名将10 孙膑(战国;齐):经典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汉族,孙膑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

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

公元前354年,魏将军庞涓发兵8万,以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

赵国抵挡不住,意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援赵。

孙膑提出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发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弃赵回救。

这一战略思想,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而致魏军于奔波被动之中,立即为田忌采纳,率领齐军杀往大梁。

魏军好不容易将邯郸攻陷,却传来齐军压境,魏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

庞涓忙率大军驰援大梁。

没料到,行至桂陵陷入齐军包围,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连主将庞涓也被活捉。

魏国只好同齐国议和,乖乖地归还了邯郸。

公元前342年,庞涓又带领10万大军、1000辆兵车,分3路进攻韩国。

韩国接连派出使臣,向齐国求救。

一年后,当魏韩两军交战更为激烈,双方实力已大大削弱的时候,齐威王才决定派兵出战,仍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

孙膑与庞涓又一次相逢在战场。

开始孙膑用减灶的方法,示弱,诱敌深入,庞涓中计,紧追齐军不舍。

孙膑在马陵道设下埋伏,并在大树上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领兵到此,看见树干上的字,知道中了埋伏,急令魏军后退,但已晚了。

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

庞涓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拔出佩剑自杀。

齐军乘胜追杀,将魏军的后续部队一气打垮,连魏太子都给俘虏了。

孙膑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从没打过败仗的九大名将
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大幕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将星,然而究其一生从未尝败绩的确是屈指可数,以下列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位(按时代排序)。

一、兵圣——孙武
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所着《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二、一统六国的悍将——王翦
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而军事生涯中未败一役的似乎只有他一个。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

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

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

次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

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

秦使王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三、大汉飞骑——霍去病
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

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

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22岁)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

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仅24岁(虚岁)。

四、北伐之志——祖逖
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

东晋初期着名的北伐将领。

着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

建兴元年(313年),祖逖带着随他南下的部曲百余家北渡长江,“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至淮阴后,一面冶铸兵器。

一面招募流散,得两千多人后开展北伐,面对当时凶蛮的北方部族,北伐军势如破竹,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

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他死后,所辖的豫州人人都好像父母离世那样悲伤。

五、北齐最后的支柱——高长恭
兰陵武王高肃,南北朝北齐王室,一名孝瓘,字长恭,文襄帝四子也。

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

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邙山大战”。

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

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
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

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

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

七、精忠报国——岳飞
字鹏举,汉族。

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

不想多说了,他的故事国人基本都知道,只是想指出,无论是征外还是安内,其领导的岳家军战无不胜!
八、常十万——常遇春
字伯仁,汉族,号燕衡。

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

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

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

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

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

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

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

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

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赐后人冰铁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后有开平王常宝童痛打严嵩)。

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他也是公认的一位“天下奇男子”。

九、东方“隆美尔”——孙立人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金牛镇人,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

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营救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

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荣获第三等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被视为国军中相当另类的鹰派。

1945年后率国民革命军新一军进驻中国东北,期间与中共林彪部队发生激战,打败林彪,进而取得四平、长春,逼近时中共东北局所在之哈尔滨,一直追击至松花江以北。

德惠之战以后因与国民党内其他将领如杜聿明等不睦,于1947年8月为蒋中正所调离东北。

一年之后,他曾指挥的新38师,在长春被缴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