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验作业

统计学实验作业
统计学实验作业

1、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在多个地区设有分行,其业务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目的贷款.近年来,该银行的贷款额平稳增长,但不良贷款额也有较大比例的增长,这给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为弄清楚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管理者希望利用银行业务的有关数据做些定量分析,以便找出控制不良贷款的办法。该银行所属的25家分行2002年的有关业务数据是“例11.6。xls"。

(1)试绘制散点图,并分析不良贷款与贷款余额、累计应收贷款、贷款项目个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关系;

2计算不良贷款、贷款余额、累计应收贷款、贷款项目个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

(2)求不良贷款对贷款余额的估计方程;

从表系数可以看出常量、应收贷款、项目个数、固定资产投资额,都接受原假设,只有贷款余额拒绝原假设,所以只有贷款余额对不良贷款起作用。

从共线性可以看出,第五个特征值对贷款余额解释87%,对应收账款解释度为12%、对贷款个数解释度为63%、对固定资产投资解释度为5%。

所以不是太共线。、

线性方程为Y=0。01X Y为不良贷款,X为贷款余额。

4 检验不良贷款与贷款余额之间线性关系的显著性(α=0.05);回归系数的显著性(α=0。05);

共线性诊断a

模型维数特征值条件索引

方差比例

(常量)

各项贷款余额

(亿元)

111.8371.000.08.08

2.163

3.354。92.92 a.因变量:不良贷款

(亿元)

通过对上表分析得出:贷款余额线性关系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

5绘制不良贷款与贷款余

额回归的残差图。

2。练习《统计学》教材P330练习题11。1、11.6、11。7、11.8、11.15,对应的数据文件为“习题11.1.xls”、“习题11。6.xls”、“习题11.7.xls”、“习题11.8.xls”、“习题11。15.xls".(任选两题)

11.1

(1)绘制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散点图,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正向相关

(2)计算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

相关性

产量(台)生产费用(万元)

产量(台)Pearson 相关性1。920**

显著性(双侧)。000

N1212生产费用(万元)Pearson 相关性.920**1

显著性(双侧).000

N1212**。在.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答: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2

(3)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并说明二者间的关系强度

11。8

设月租金为自变量,出租率为因变量,回归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Anovab

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

1回归223。1401223。14030.933.000a 残差129。845187.214

总计352。98619

a.预测变量:(常量),每平方米月租金(元).

b。因变量: 出租率(%)

回归方程为Y=49。318+0.249X

常量与每平米月租金都通过显著性检验,拒绝原假设所以方程成立。相关系数为0.795中度相关。

统计学第1-2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1-2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A.凯特勒B.威廉·配第C.康令D.阿亨瓦尔 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是(A)A.数量性B.总体性C.社会性D.具体性 3、就总体单位而言(C)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4、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A)A.50名学生B.每一个学生 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5、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A)A.每个职工B.每个企业C.每个个数的职工D.全部工业企业 6、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3200元、3250元、3320元和3560元,这四个数字是(B)A.变量B.变量值C.数量标志D.数量指标 7、某工业企业工人的技术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这里的“技术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8、职工人数是一个(A)变量。 A.离散型B.连续型C.有时是离散型有时是连续型D.无法判断 9、一项调查是否属于全面调查,关键看其是否(B)A.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B.对组成调查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C.制定统计调查方案D.采用多种调查方法 10、制定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明确(D)A.统计调查对象B.统计调查单位C.统计调查项目D.统计调查目的11、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是按(B)来划分的。 A.调查组织形式B.登记事物连续性C.调查方法D.调查对象包括范围12、下列属于经常调查的是(D)A.对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B.对近几年来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C.对全国人口每隔10年进行一次普查D.按月上报的钢铁产量 13、对某地区饮食业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地区饮食业的(C)A.全部营业网点B.每个营业网点C.所有从业人员D.每个从业人员14、某市工商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的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15、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统计学原理第版在线作业

统计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4交卷时间:2017-06-0716:13:06 一、单选题 1. (5分) 当相关系数r=0时,表明变量之间()。 ? A.完全无关 ? B.无线性相关性 ? C.相关程度很小 ? D.完全相关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8.1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 A.标准差系数 ? B.标准差 ? C.平均差 ? D.全距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3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 ? A.最大的变量值 ? B.最大的权数 ? C.处于分布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 ? D.最常见的数值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1集中趋势指标概述,统计学原理(第2版) 在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较它们的代表性大小,可以采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在分布数列中,众数是()。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 在回归分析中,估计标准误差起着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大小的作用:()。? A.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 B.估计标准误差小,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 C.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 D.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8.3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5分) 某连续型等差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精选】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答案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个) 1.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C )。 A. 统计学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D. 统计分析和预测 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 对某地区的全部产业依据产业构成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度是( A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4.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D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5.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B )。 A.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7.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D)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8.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 A.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9.书籍某分组数列最后一组是500以上,该组频数为10,又知其相邻组为400-450,则最后一组的频数密度为( A) A. 0.2 B. 0.3 C. 0.4 D. 0.5 10.在组距分组中,确定组限时(B ) A. 第一组的下限应等于最小变量值 B. 第一组的下限应小于最小变量值 C. 第一组的下限应大于最小就量值 D. 最后一组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 二、多选题(共5个) 1. 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将统计数据分为( AC )。 A. 观测数据 B. 截面数据 C. 实验数据 D. 间数列数据 2. 定比尺度的特点是( ACDE) A. 它有一个绝对固定的零点 B. 它没有绝对零点 C. 它具有定类、定序、定距尺度的全部特性 D. 它所计量的结果不会出现“0”值 E. 它可以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比值 3.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BD )。 A. 工资 B. 所有制 C. 耕地面积 D. 产品质量

川大《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 我的作业列表- 《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4年02月22日16点23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3月13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B )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C ) A.变量 B.指标 C.标志 D.变异 3.从标志角度看,变量是指() ( A ) A.可变的数量标志 B.可变的数量标志值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属性标志值 4. 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 A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标志 D.数量指标 5.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 A ) A.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 D.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 6.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 调查属于()。 ( B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7.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D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快速普查 8.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 A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9.调查鞍钢、武钢、宝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 B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0.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C ) A.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

统计学作业参考

案例题亚太商学院MBA教育 亚太商学院 商业界追求高学历目前流行于全世界。《亚洲公司》1997 年9 月份的一项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亚洲人选择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求在公司取得成功。在亚太地区商学院申请MBA 课程的人数大约每年增长30% 。1997 年,亚太地区的74 个商学院公布了多达170000 个申请人的记录,其中11000 人将在1999 年获得全日制MBA 学位。需求飙升的主要原因是MBA 可以大大提高赚钱的能力。 在该地区,成千上万的亚洲人显得越来越愿意暂时离开工作,而花上两年的时间去追求商业理论证书。这些学校的课程非常难学,包括经济学、银行学、营销学、行为学、劳资关系学、决策学、战略思考、商法等。《亚洲公司》搜集了部分商学院的如下数据,该数据集显示了最佳商学院的某些特征。 注:GMAT、英语测试、工作经验中的“0,1”为虚拟变量,0表示“要求”,1表示“不要求” 请利用所学统计学知识,依据上表所列示的部分亚太商学院MBA教育的样本数据,对整个亚太地区商学院MBA教育情况做出深入分析及解读,譬如MBA教育样本数据的整体分布态势、本国学费与外国学费差异、要

求和不要求英语测试的商学院学生起薪的差异、要求和不要求工作经验的商学院学生起薪平均数的差异等等。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就总体来看,这25个知名商学院的招生名额较多;无论本国或是外国学生的学费都较为昂贵,并且外国学生学费普遍高于或者等于本国学生学费,但是相差不会太大;国外学生占的比例约为30%,较多;决大部分(72%)商学院要求工作经验,超半数(56%)要求GMAT,一小部分(32%)学院要求英语测试。各个商学院毕业生的起薪差别较大。 二.本国学生学费和外国学生学费比较分析

统计学实验作业

1、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在多个地区设有分行,其业务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目的贷款。近年来,该银行的贷款额平稳增长,但不良贷款额也有较大比例的增长,这给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为弄清楚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管理者希望利用银行业务的有关数据做些定量分析,以便找出控制不良贷款的办法。该银行所属的25家分行2002年的有关业务数据是“例11.6.xls”。 (1)试绘制散点图,并分析不良贷款与贷款余额、累计应收贷款、贷款项目个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关系;

2计算不良贷款、贷款余额、累计应收贷款、贷款项目个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 (2)求不良贷款对贷款余额的估计方程;

从表系数可以看出常量、应收贷款、项目个数、固定资产投资额,都接受原假设,只有贷款余额拒绝原假设,所以只有贷款余额对不良贷款起作用。 从共线性可以看出,第五个特征值对贷款余额解释87%,对应收账款解释度为12%、对贷款个数解释度为63%、对固定资产投资解释度为5%。 所以不是太共线。、 线性方程为Y=0.01X Y为不良贷款,X为贷款余额。

4 检验不良贷款与贷款余额之间线性关系的显著性(α=0.05);回归系数的显著性(α=0.05); 共线性诊断a 模型维数特征值条件索引 方差比例 (常量) 各项贷款余额 (亿元) 1 1 1.837 1.000 .08 .08 2 .16 3 3.35 4 .92 .92 a. 因变量: 不良贷款 (亿元) 通过对上表分析得出:贷款余额线性关系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 5绘制不良贷款与贷款余 额回归的残差图。

统计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作业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答案:B 第2题某企业2002年工业总产值比1992年增长了3倍,则该公司1992-2002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 A、11.61% B、14.87% C、13.43% D、16.65% 答案:A 第3题某工业企业的某种产品成本,第一季度是连续下降的。1月份产量750件,单位成本20元;2月份产量1000件,单位成本18元;3月份产量1500件,单位成本15元。则第一季度的平均成本为()。 A、17.67 B、17.54 C、17.08 D、16.83 答案:C 第4题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答案:C 第5题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预期变化 答案:A 第6题某厂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220万、250万、300万、32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A、120/5 B、120/4 C、320/200的开5次方 D、320/200的开4次方 答案:B 第7题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答案:C 第8题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川大2019《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答案

您得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9年07月28日14点47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得标识就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得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一个研究者应用有关车祸得统计数据估计在车祸中死亡得人数,在这个例子中使用得统计属于( )。 A.推断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既就是描述统计学,又就是推断统计学 D.既不就是描述统计学,有不就是推断统计学 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得年人均收入。这项研 究得总体就是( )。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得年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得总收入 3.对某地区5000个企业得企业注册类型、产值与利润总额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 A.企业注册类型就是定序变量 B.利润总额就是品质标志 C.产值就是定类变量 D.产值与利润总额都就是连续变量 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得意见与瞧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这种 数据收集方法称为( )。 A.面访式问卷调查 B.实验调查 C.观察式调查 D.自填式问卷调查 5.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一次性分组 D.复合分组 6.统计表得横行标题表明( )。 A.全部统计资料得内容 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 C.总体特征得统计指标得名称 D.现象得具体数值 7.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得就是( )。 A.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3% B.三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收缴率95% C.北京人口性别比为103 D.北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脑32台 8.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与75%得位置上得值称为( )。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算术平均数

统计学作业

统计学作业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2012年3月15日)注意:作业全部为课后习题,请将必要的推导过程写出,不能只写答案。 本次作业共包括前四章的14道题目,个别题目有删减: 第一章?统计学的性质 1-3答: (1)对于简单随机抽样,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公式为: 表:历年盖洛普对总统选举的调查结果(n=1500) 年度共和党民主党民主党候选人P*(1-P)/n 95%置信度总体比例的置信区间(%)实际选举结果 (%) 1960 尼克松49% 肯尼迪51% 51± 肯尼迪 1964 戈德沃特36% 约翰逊64% ☆64± 约翰逊 1968 尼克松57% 汉弗莱50% 50± 汉弗莱 1972 尼克松62% 麦戈文38% 38± 麦戈文 1976 福特49% 卡特51% 51± 卡特 1980 里根52% 卡特48% ☆48± 卡特 (2)注☆:实际选举结果证明错误的置信区间 2-2、在中国台湾的一项《夫妻对电视传播媒介观念差距的研究》中,访问了30对夫妻,其中丈夫所受教育X(以年为单位)的数据如下: 18 20 16 6 16 17 12 14 16 18 14 14 16 9 20 18 12 15 13 16 16 2l 2l 9 16 20 14 14 16 16 第二章?描述性统计学 2-2答: 1) 将数据分组,使组中值分别为6,9,12,15,18,21,作出X的频数分布表; 解:(1)数据分组如下: 表:丈夫所受教育年限X频数分布表(n=30) 分组编号组下、上限组中值 X值(年)频数(f)相对频率 ( f / n )累积频率(%) 1 [,) 6 6 1 2 [,) 9 9、9 2 3 [,) 12 12、12、13 3 4 [,) 1 5 14、14、14、14、14、15、16、16、16、16、16、16、16、16、1 6 15 5 [,) 18 17、18、18、18 4 6 [,) 21 20、20、20、21、21 5

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一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7.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二、单项选择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各个单位称为(A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状况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57分、68分、7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8.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B )。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 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 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 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 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 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 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 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新)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4、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5、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9、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B) A、具有可加性 B、不具有可加性 C、可加或可减 D、都不对 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7、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 )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与有名数 8、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统计学原理第版在线作业

统计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7-10-29 19:20:33 一、单选题 1. (5分) 若商品零售价格增长2%,商品销售量增长5%,则商品零售额增长(?)。 ?A.?3% ?B.?7% ?C.?% ?D.?0% 得分:?5 知识点:? 指数体系,统计学原理(第2版) 2. (5分) 在依据概率方面,?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关系表现在(?)。 ?A.?二者都立足于小概率 ?B.?二者都立足于大概率 ?C.?前者立足于小概率,后者立足于大概率

?D.?前者立足于大概率,后者立足于小概率 得分:?5 知识点:? 抽样估计的基本方法,统计学原理(第2版),统计学原理 3. (5分) 统计量是根据(?)计算出来的。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样本数据 ?D.?总体数据 得分:?5 知识点:?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统计学原理(第2版) 4. (5分) 若销售额指数上升,销售价格指数降低,销售量指数为(?)。 ?A.?不变 ?B.?降低

?C.?增长 ?D.?零 得分:?5 知识点:? 指数体系,统计学原理(第2版) 5. (5分) 为了研究包装方式对产品销售量的影响,将包装方式定为三种,则称这种方差分析为(?)。 ?A.?单因素三水平方差分析 ?B.?双因素方差分析 ?C.?三因素方差分析 ?D.?单因素方差分析 得分:?5 知识点:? 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原理(第2版) 6. (5分)

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 ?A.?确定比较对象 ?B.?确定对比基期 ?C.?确定个体指数 ?D.?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 得分:?5 知识点:? 综合指数,统计学原理(第2版) 7. (5分) 已知总体平均数为100,变异系数为30%,则方差为(?)。 ?A.?900 ?B.?30 ?C.?300 ?D.?90 得分:?5 知识点:? 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统计学原理(第2版)8.

统计学作业答案归纳

统计学作业答案归纳 1、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2.2,3.4〕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差 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0.4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本容量 应该为多少? 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 24.32.2+=2.8 由()96 .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3.06 2254.006.396.12 2 22205.02=?=?=E s z n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电信 的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大客 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试在 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的比率进 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 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 (2)若显著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 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根据已知n =30,2 /αz =1.96,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 9?==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n p p z p ?1??2/-±α 计算得: ()n p p z p ?1??2/-±α=30%()30 %301%3096.1-??± =(13.60%,46.40%)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 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显著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 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10.2,s =2.4,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 314 .296.12.10025.0?±=±n s z x =〔9.36,11.04〕。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9.36元到11.04元。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 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 16.1%〕。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 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 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 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 161.0089.0+=0.125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0.125=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

四川大学《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 欢迎你, 你的得分:94.0 完成日期: 2018年06月12日09点2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0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 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变量 B. 指标 C. 标志 D.变异 3. 从标志角度看,变量是指() A. 可变的数量标志 B. 可变的数量标志值 C. 可变的品质标志 D. 可变的属性标志值 4. 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标志 《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5.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 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 的。 D. 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 的。 6. 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A. 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普查 7. 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快速普查 8.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 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 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9. 调查鞍钢、武钢、宝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 查方式是()。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统计学作业完整版本

统计学论文错误

一、科研设计 1.论文题目:HO-1在阿尔兹海默病额叶及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神经的保护作用 摘要: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集的30例神经活检脑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理诊断选择其中肯定的散发型AD病例记为AD组,共16 例,其余14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等病症且无明显脑病理变化者作为对照组。以免疫组化法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HO-1在额叶及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对比两组HO-1IHC阳性情况以及两组额叶及海马神经元中HO-1表达IA值水平。结论HO-1在AD疾病患者额叶及海马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可能是通过启动机体内源性的神经保护机制从而对大脑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错误之处: 在科研设计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所调查的病例足以代表总体中该病的病例,对照足以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 此调查选取了来源于某一所医院住院部的病例在一定时期内得神经活检标本作为病例。较易进行,省经费;但是带有选择性,容易产生选择偏倚,仅反映该机构的病人特点,而不是全人群该病的特点。 对照的选择关系到病例对照研究的成败。该实验从本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对照,即在选择病例的医院内选择有中枢神经系统等病症且无明显脑病理变化者作为对照组,但并未提及是何病种,也并知道该病种是否对研究阿尔兹海默病是否产生影响,病种以愈复杂愈好。这样比较方便,且这种对照的应答率和信息的质量均较高。 建议:

1.得出结论是可以给出范围,如某地区某医院HO-1在AD疾病患者额叶及海马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可能是通过启动机体内源性的神经保护机制从而对大脑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2.可在方法中给出对照组疾病对研究并未产生统计学作用。 3.可以同时选取两种对照,即从一般人口中选择对照,又可以从住院病人中选择对照。研究结果一致,则能增强评价的依据。如结果不一致,则需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偏倚。 4.所选病例必须是患同一种疾病的病人,诊断标准、病例的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选择时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如本例可选取某排除标准将具有其他痴呆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症等排除入组等。 2.论文题目:补肾益智颗粒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益智颗粒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及干部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136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智颗粒治疗,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价患者的整体情况,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痴呆的严重程度,采用AD评定量表的认知次级量表(ADAS-Cog)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评价患者的精神状态,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评价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在线作业答案福师《统计学》在线作业二15秋满分答案

福师《统计学》在线作业二15秋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统计报表制度采用的是()为主要特征的调查方法。 A. 随机形式 B. 报告形式 C. 抽样形式 D. 审核形式 ——————选择:B 2. 对于经常性的人口总量及构成情况进行的调查,适宜采用()。 A. 典型调查 大众理财作业满分答案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普查 ——————选择:C 3.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B.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 修正普查的资料 D. 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选择:D 4. 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A. 7% B. 10% C. 7.1% D. 15% ——————选择:C 5. 统计分布数列()。 A. 都是变量数列 B. 都是品质数列 C. 是变量数列或品质数列 D. 是统计分组 ——————选择:C 6. 某省2000年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达46.3%,这是()。 A. 总量指标 B. 时点指标 C. 时期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E. 平均指标 ——————选择:D 7. 某省2000年1—3月新批94个利用外资项目,这是()。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比较相对指标 E. 平均指标 ——————选择:B 8. 将现象按照品质标志分组时,就形成()。 A. 数量数列 B. 品质数列 C. 变量数列 D. 平均数列 ——————选择:B 9. 在是非标志总体中,具有某种标志表现的单位数所占的成数与不具有某种标志表现的单位数所占的成数关系为()。 A. 和为1 B. 差为-1 C. 差为0 D. 不确定 ——————选择:A 10. 统计认识的对象为()。 A. 个体 B. 客体 C. 总体单位 D. 总体 ——————选择:D 11. 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 A. 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在变动 B. 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差异的 C. 随着统计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变换位置 D. 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 ——————选择:C 12. 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 A. 品质标志分组 B. 复合标志分组 C. 混合标志分组 D. 数量标志分组 ——————选择:B 13. 在国营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营工业企业是()。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调查项目 ——————选择:B 14. 某种材料上月末库存量和本月末库存量两个指标()。 A. 都是时期指标 B. 都是时点指标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4.2 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龄数据如下: 19 15 29 25 24 23 21 38 22 18 30 20 19 19 16 23 27 22 34 24 41 20 31 17 23 要求;(1)计算众数、中位数: 1、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 网络用户的年龄 从频数看出,众数Mo有两个:19、23;从累计频数看,中位数Me=23。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Q1位置=25/4=6.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 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Mean=24.00;Std. Deviation=6.652 (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Skewness=1.080;Kurtosis=0.773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为分组情况下的直方图:

为分组情况下的概率密度曲线:分组: 1、确定组数: () lg25 lg() 1.398 111 5.64 lg(2)lg20.30103 n K=+=+=+=,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组数=(41-15)÷6=4.3,取5 3、分组频数表 网络用户的年龄(Binned) 分组后的均值与方差:

Kurtosis 1.302 分组后的直方图: 组中值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F r e q u e n c y 10 8 6 4 2 Mean =23.30 Std. Dev. =7.024 N =25 4.11 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成年组 166 169 l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 68 69 68 70 7l 73 72 73 74 75 要求:(1)如果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你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量?为什么? 均值不相等,用离散系数衡量身高差异。 (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成年组 幼儿组 平均 172.1 平均 71.3 标准差 4.201851 标准差 2.496664 离散系数 0.024415 离散系数 0.035016 幼儿组的身高差异大。 7.6利用下面的信息,构建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 1)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1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 N=15,为小样本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置信区间为:8900±1.96×500÷√15=(8646.7 , 9153.2) 2) 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3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为大样本总体非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 96.136.1052=±=?±=±n z x σ αx x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96.136.1052=±=?±=±n z x σ α

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68.0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10日14点52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3月14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B )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C ) A.变量 B.指标 C.标志 D.变异 3.从标志角度看,变量是指() ( A ) A.可变的数量标志 B.可变的数量标志值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属性标志值 4. 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 B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标志 D.数量指标 5.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 A ) A.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 D.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 6.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 调查属于()。 ( B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7.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D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快速普查 8.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 C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9.调查鞍钢、武钢、宝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 B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0.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C ) A.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 B.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 C.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 D.调查时间不同 1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 D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项目 12.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 D ) A.统计整理 B.统计分析 C.统计调查 D.统计分组 13.统计分配数列()。 ( C ) A.都是变量数列 B.都是品质数列 C.是变量数列或品质数列 D.是统计数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