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丰田召回事件的启示
丰田召回事件分析及启示

丰田召回事件分析及启示提要2008年丰田成为全球汽车销量冠军,2011年丰田汽车再度召回。
从质量管理到企业文化都是各国学习的榜样,到现在产品质量深受消费者质疑。
丰田过快的国际化扩张速度与其人才管理、质量管理、产品设计、技术研发都没有很好的配合。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丰田的召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宝贵的经验,让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少走弯路。
关键词:丰田召回;质量管理;快速扩张一、丰田召回事件原因分析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品牌危机和信任危机。
自2000年开始至2010年5月中旬的时间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接到了超过6,200起针对丰田轿车突然加速问题的投诉。
同时,这些投诉涉及了89起死亡事故及57起受伤事故。
2011年1月26日日本丰田公司宣布在全球召回近170万辆汽车,这批被召回汽车的发动机部位上,有的油管存在细小裂缝,有的阀门连接处松动,存在漏油风险。
2011年,丰田汽车分别于1月下旬和2月下旬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两次大规模召回。
随着丰田公司不断地宣布汽车召回,丰田公司对消费者的态度以及丰田汽车的安全性、质量可靠性也开始广受质疑。
召回事件的泛滥与丰田的快速扩张战略脱不了干系,大规模地扩张自然要有与之配套的人才管理、质量管理、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但丰田显然在这几方面都做得不到位。
(一)快速的扩张与成本削减不协调1、快速的全球扩张。
由丰田的全球业绩我们可以看出:1995年与2000年比较,丰田海外生产增加了50万辆,而2005年丰田海外生产量由175万辆增加到357万辆,增加量达到182万辆,日本本国生产数量则变化不大,而这么大的生产量增加,与之配套的却是大幅的成本控制计划。
2、成本消减计划。
2000年当丰田汽车在北美、欧洲和亚洲进行扩张时,采购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为消除重复采购,丰田开始执行名为CCC21的成本削减计划(从设计、生产、采购和固定费用等方面大规模压缩成本),目标是使180个主要零部件的价格减低30%。
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的启示

——张春燕
案例分析
前不久,丰田、本田等日系车屡次发生召回事件,如今在杭州汽 车市场引发了“蝴蝶效应”。一向口碑不错的日系车品牌,遭遇 消费者信任危机,导致销量下滑。丰田此次在全球的大规模召回, 虽然中国市场还算不上是“重灾区”,但其他日系车品牌“火上 浇油”相继召回,使得日系车市场形象转眼间大打折扣。而当丰 田召回门还未平息之时,惠普又成为了众矢之的。这一切的导火 索在于此前惠普黑屏、闪屏以及显卡温度过高等问题。无论是本 田还是惠普,产品在质量上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销售额,给企业 和消费者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而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保 证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和信誉,遵循价值 规律,才能使自己处于优胜地位,从而不被淘汰。
三、刚刚上面所说的是从价值规律产生的积极影响方面进行 阐述的,那它又会带来哪些消极的影响呢,或者说市场经济 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呢?它主要有:
(1)自发性 (2)盲目性 (3)滞后性
◆四、既然价值规律也会带来这么多的负面影 响,为了使这些影响降到最小,相应的就要求国 家进行宏观调控,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 手”结合起来.
2.宏观调控的手段
(1)、法律手段,是指依靠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监督管理 经济的手段,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2)、行政手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行政区划、行政系 统、行政层次来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的手段,具有直接性、 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和速效性等特点。 (3)、经济手段,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依靠各种经 济组织,实施各种经济政策和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调控 经济的手段。它是一种间接调控手段,而且是主要的调控 手段。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财 政投资、出口退税、降低税率、产业补贴、对中小企业的 财政支持、国有企业补贴、政府购买岗位货币政策:调低 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即央行向市 场买入债券 通过这个来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当 然如果有通胀的趋势就得反向调节了
“丰田召回”事件的启示

个 变 - 泓 沌 、 蝶 效 成 兜 斥 的 崩 、 年 代 l返 个 力 i I, ^
思 想要达 到“ 通过工作 的 艺术, 达到 自主的喜悦 ” , 建 立 在 人在 自觉 驱 动基 础 上 。 庸 置 疑 , 种 乌 毋 这 托邦 的梦想让 人神往 , 却 让 经理们愤 懑 , 因为决 定
焦点 F c s o u
06i 2 Manag ement
体的 根本 目标受 到威 胁且 在不 确 大 生 产 , 消费 者 的 态度 也渐 趋 在 内的许多 公 司都有 一整套 看似 对
定性很 强 的情况 下作 出关 键性 决 傲慢 而 无视产 品质量 上 的漏洞 和 非 常 完善 的处 理 流程 , 但这 种流 策 的反 应 时 间非 常 有 限 , 后 果 因之 而 起 渐 渐增 多 的投 诉 , 些 程如 果停 留在 机制层 面而 不能让 其 这
“ 田召 回” 丰 事件 所 凸显 出来 为 圭 臬 的传 统 , 开 始 一 的 问题 就 是 , 于 “ 日的 问题 ” 难 道 丰 田 人 不 知 道 这 对 明 的 厘 清是 一 件 很 困难 的 事情 , 困 个 简 单 的 道 理 吗 ? 难 到 我们 常 常 忽 视 它 , 其是 在 尤
特 点 的 知 识经 济 时 代 , 着 世 界 性 , 织 管 理 过 程 的 复 杂性 也 日 危 机管 理 已经 影响 到一 个组 织 的 随 组
迄 经济 由过 去 的为 贸 易 、 空及 文 渐 增 强 。 今 以来在 地 球 上 消失 生 死 存 亡 ! 时
化 壁 垒 所 阻 隔 的 旧模 式 向全 球 了的 、 会 适 应 变 化 的 庞 然 大物 不 什 么 是 危 机 ? 机 是 一种 情 危 在 其 经济 一 体 化新 模 式 的 演变 , 企业 比比 皆是 , 曼 兄弟 的倒 闭 、 雷 通用 境 状 态 , 这种 情境 中 , 决策主
对丰田汽车召回的思考

丰田汽车公司承认存在质量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表示了深深的歉 意和承诺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02
丰田汽车召回对消费者的 影响
消费者权益的受损
车辆安全性能问题
由于车辆存在安全性能问题,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权益受到 潜在威胁。
维修成本增加
召回后的维修过程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承担高昂的维修费用。
耽误使用和产生额外成本
占市场。
行业监管加强
丰田召回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可能会促使日本 政府加强对汽车行业的监管, 推动行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
安全。
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影响
消费者信心受挫
丰田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多忠实用户,但召回事件可能使得消费 者对丰田甚至是整个汽车行业失去信心,进而影响其他品牌的销 售。
竞争对手借势发展
比较其他品牌
消费者可能会开始关注其他品牌的汽车,比较其性能、价格和安全性等方面 。
03
丰田汽车召回对行业的影 响
对日本汽车行业的影响
品牌形象受损
丰田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 商,其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 有着重要地位。召回事件使得 消费者对丰田的信任度下降, 对品牌形象造成长期影响。
市场份额下降
由于召回事件,消费者可能会 转向其他品牌,导致丰田在日 本市场的份额下降。这也使得 其他竞争对手有了更多机会抢
一些汽车企业开始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提高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监控,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一些汽车企业还加强了内部管理,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以提升产 品品质和消费者满意度。
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反思与改进
丰田汽车召回事件暴露出了一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也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消费者信任度。
“丰田召回门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丰田召回门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摘要:质量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
在2009年8月发生的丰田召回门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不仅对日本丰田汽车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同时也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我国企业针对产品质量及消费者的一系列的需求,不断改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政策以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产品需求。
关键词:产品质量企业诚信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前言质量管理是伴随着产业革命发展起来的。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重大的变革。
从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到20世纪40年代的统计质量控制,再到50年代以后的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一直在更新。
从操作者发展到检验员,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质量检验阶段存在很多不足,如事后检验、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等。
一、“丰田召回门事件”回顾丰田产品大规模召回起源于美国。
2009年8月底,美国发生丰田雷克萨斯品牌汽车突然加速导致4人死亡的事故,这成为丰田召回事件的导火索。
针对这一事件,丰田美国公司认为,事故发生原因是汽车内可移动的地垫可能导致油门被卡住。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累计接到100多起类似的投诉后,与丰田汽车公司进行了一番交涉。
丰田公司随后便要求公司在美国的1400余家经销商开始召回存在问题的雷克萨斯与丰田其他品牌车辆。
9月份之后丰田美国公司累计召回车辆达到426万辆,这创造了丰田汽车召回的新纪录。
虽然11月份丰田公司宣布从2010年开始此前在美国召回的问题车免费更换油门踏板,但对丰田公司汽车质量的批评还是付出水面,于是拉开了这家以质量著称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大批量召回的帷幕。
丰田召回事件的原因与启示

丰田召回事件的原因与启示摘要:2010年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深陷大规模召回事件,被媒体称为“召回门”,严重影响了其品牌形象,同时也给“日本制造”蒙上了阴影,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政府、业界、车主、媒体、民众的高度关注和思考。
一贯被视为企业界“质量神话”、以“精益生产方式”闻名于世的丰田汽车公司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危机?本文将从丰田汽车公司的社会地位、事件的原因、事件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召回事件;社会责任;危机管理;政府公关一、丰田汽车公司的社会地位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成立于1937年,是总部设在日本丰田市的高度国际化的汽车制造公司,其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全球雇员28万多人,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凌志、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
2008年,丰田汽车公司全球销量第一,总销售额为2528亿美元,净利润为165.4亿美元,荣登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榜首。
凭借这一业绩,丰田在《Fortune》世界500强排名中名列全球第5位,在《Interbrand》发布的世界品牌价值排名中以33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名列全球第6位。
一直以来,丰田公司被称为企业界的“质量神话”,更被视为日本企业高技术含量和高品质的典型代表。
丰田首创的以“准时生产制度”为核心的“精益生产方式”帮其实现了持续多年的辉煌。
日本汽车业曾经远远落后于欧美,但经过几十年努力,丰田却能凭借强大的管理竞争力超越欧美汽车巨头,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精益生产方式”。
越来越多企业在研究和效仿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美国波音、韩国三星等世界著名公司,中国的海尔、海信等名企更是将丰田视为榜样进行持续不断的“标杆学习”。
二、丰田召回事件的原因这样一家技术先进、质量上乘、被业界视为标杆的企业,近几个月却爆出了“召回门”事件,严重影响了其品牌形象,同时也给“日本制造”蒙上了阴影,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政府、业界、车主、媒体、民众的高度关注和思考。
丰田“召回”的启示

i 鬻
展 史上最 大的信任 危机。丰 田 “ 回”事件亦 引起 了众多企 业 的反思 。 召 外界 普遍猜 测 ,丰 田持续 多年 的全 球性扩 张 ,过分 注重降低成 本 ,导致 丰 田大规 模质 量 问题 的 “ 肋” ,是 丰 田 软
深 陷 “ 回门” 的罪魁 祸首 。当然 ,企业抱有扩 张做 大 的雄心壮 志本无可厚 非 ,但是如果在 扩大 的过程 中是 以牺牲产 品 召
是产 品质量等关键 问题使客 户失望 ,再想重塑 品牌就很难 了。 “ 一朝被 蛇咬 ,十年怕井绳” 的道理谁都 能懂 。 在2 1年 的最初 ,在很多企业 盲 目追逐利益而 对经营企业最根 本 的立足 点—— “ 00 严把质量 关 ,将客户 的利 益放 在第
一
位” 逐渐 淡忘的时候 ,我们 是否应该感谢丰 田 “ 回门”的出现 , 以让更多 的企业有 了反 思和调 整的机会 。 召 得
质量 为代价 ,那最终 只能适得 其反 。去年丰 田总裁丰 田章 男就任不 久 曾表示 ,丰田扩张超 出了理 应具有 的范围 ,现在应 该把产 品质量放在第 一位 ,销售和利 润次之 。 目前来看这段话似 乎未能挽救丰 田 “ 回门”事件 的发生 ,但 却足 以给在 召
扩 张路上跃跃欲试却 面临诸多 问题 的企 业 以警 示 :对任何企业 ,不管是全球化 生产 还是本土 化生产 ,都不 能放松质量管 理 ,成 功抓住成本 控制和效益 的核心还不够 ,最 重要的是不 能忽视质量、设计、监控 的底线 。
分久远 的,而 与这 些负面 影响随之而来品牌建设上 的大笔资金和精 力吧 !广告 、路演等各种活 动 以及为客户提供 的各种客制 化服务 ,
都是为 了在 客户 中树立健康 的 品牌形象 。然而如此费尽 心思与客户建 立起来 的相互 信任 的关 系,一旦 因为某些 原 因尤其
丰田召回门带来的启示

丰田“召回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010年新年伊始,丰田汽车召回风潮席卷全球。
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国内对丰田公司的“讨伐”声更是铺天盖地,一时间丰田汽车品牌形象黯然失色,受其影响,“日本制造”的汽车品牌陷入了空前的信誉危机。
这样的情况又给我们同样是汽车制造业的**公司带来了什么呢?我们认为更多的是反思,丰田公司做为一个国际性的大公司,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全员改善的氛围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丰田公司此次召回的车身远远超出了**公司目前的产量,我们自顾如果这种对于丰田公司来说都是沉痛打击的召回事件发生在**,那无疑将是致命一击,**公司也许就会从此走向衰亡。
现实的世界就是如此残酷,丰田公司不经意的一个技术问题招致如此轩然大波,葬送了多年苦心经营建立起来的信誉。
此次汽车召回事件风波,使丰田公司陷入了大规模汽车召回的旋涡,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营困境以及品牌形象和信誉危机。
虽然,目前丰田公司能否被巨额的亏损和庞大的汽车召回所拖垮并无定论,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召回事件对丰田公司来说无疑如同一场“地震”,恐怕要想挽回“颜面”,重新找回失去的信誉和形象并非易事,在世人眼里,“日本制造”的神话是否会被“颠覆”,要看丰田公司如何渡过召回危机了。
学习了此次事件,并深刻的检讨自己的工作质量,结合尹总曾经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几个转变的要求,谈谈我们自己对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的看法:公司已经从单纯的只关注内部的产品质量转向了关注多方面的质量控制,更关注中间过程的控制,关注了公司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这也就意味着产品指标不仅仅只是质保人的责任,不仅仅是制造人的责任,而是全体**人的责任。
比如说在人员的培训上,高素质的人是造高品质的车的基础,而培训又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先决条件,尤其针对**公司目前新员工多的状况。
**公司目前不论是生产一线的工人还是规划研发人员,不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大部分人的经验都相对缺乏,通过各类行之有效的培训来尽快提升**人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田召回事件的启示
如果说2009年全球汽车业最令人震惊的新闻是百年老店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破产,那么2010年新年伊始,全球汽车老大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因大规模汽车召回遭遇滑铁卢,则再一次在业界掀起了巨澜。
丰田陷入信任危机
1月21日丰田宣布,由于油门踏板存在质量问题,将在美国召回230万辆丰田旗下品牌汽车。
去年11月,丰田汽车因汽车脚垫问题已经在全球召回了数百万辆汽车。
像滚雪球一样,召回牵涉的丰田车型和地区越来越多。
2月5日,丰田宣布在俄罗斯召回16万辆汽车。
2月7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丰田已经决定在日本市场召回混合动力普锐斯车型。
另外,丰田将在美国开始修复普锐斯车型的刹车问题。
截至记者发稿为止,丰田召回的汽车总量已经超过700万辆(不含重复计算),成为汽车召回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连日来,丰田召回事件占据了全球各大媒体的显著版面。
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使丰田汽车公司蒙受巨额经济损失之外,更陷入了质量和诚信的双重危机。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召回事件使丰田汽车公司和产品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影响了新车销量。
今年1月份,在美国车市复苏的背景下,丰田在美国销量同比下降了16%。
自爆发“踏板门”事件以来,丰田股价跌幅达到22%,市值蒸发400亿美元。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正在考虑调低对丰田的评级。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丰田遭受重创让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忧心忡忡。
本田汽车副总裁绀户光一说:“丰田是日本汽车的领跑者,我们担心对日本其他品牌产生影响。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实,影响的不仅仅是日本产品的品牌,甚至是整个“日本制造”。
丰田危机谁在受益
美国被称作车轮上的国家,是全世界汽车保有量最多和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赢得美国汽车市场就赢得了世界市场。
多年来丰田汽车以工艺精良、安全可靠和低油耗征服了美国消费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丰田旗下多款车型一直是美国车市最畅销车型。
丰田研发的普瑞斯混合动力车,曾被美国人认为是最好的绿色车型。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为了攻克美国市场,丰田在美国多个地方投资建厂,生产和销售丰田汽车。
近几年,丰田在美国汽车市场攻城略地,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目前已超过克莱斯勒和福特,成为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2008年,丰田更是超越美国通用汽车,坐上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宝座。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乐极生悲,不管“脚垫门”还是“踏板门”,都起源于美国。
2009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辆丰田雷克萨斯汽车因突然加速发生事故导致4人死亡。
美国媒体质疑车辆存在质量问题,穷追不舍进行报道,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
之后,美国公路交通安全局公布数据说,共收到100多件相关投诉,其中17件撞车事故导致5人死亡。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美国媒体和当局以及消费者的强大压力下,丰田公司去年9月底发表声明说,在美国销售的包括凯美瑞、普瑞斯、雷克萨斯在内的7款共380多万辆汽车,因驾驶座脚垫卡住油门踏板无法复位引发事故,要求用户取下脚垫。
10月6日,丰田正式向美国公路交通安全局提交召回报告。
决定对上述380多万辆汽车进行自主修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脚垫门”还未平息,又出现了“踏板门”。
几乎所有重要的美国媒体上,都可以看到丰田召回的大幅报道,以及对丰田“迟钝”“缓慢”“故意误导”的批评。
这些报道加剧了美国民众对丰田的不信任感,导致丰田在美销售大幅下滑。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美国运输部长拉胡德表示,政府部门正在就一系列召回事件对丰田展开调查,并考虑给予丰田民事惩罚。
美国国会也决定对丰田展开听证会。
一些美国媒体认为,随着听证会的召开,丰田负面消息将会充斥媒体,势必进一步打击丰田的形象,同时重创“日本制造”。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有分析认为,丰田在美国攻城略地,改写了美国车市格局,自然导致美国朝野上下的不满和嫉妒。
丰田出现质量问题后,美国媒体大肆渲染,美国本土企业则趁机打出丰田车主换美国品牌汽车给予优惠的广告,美国国会一些议员更是对丰田极尽讨伐之能事。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实汽车召回在美国是家常便饭,去年就实施了500多次,涉及的汽车品牌既有国外的也有美国的。
在丰田大规模召回的同时,美国一家本土汽车企业也宣布召回旗下数万辆有质量问题的车辆。
这则消息美国媒体或者一笔带过,或者未作报道。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日本媒体分析说,美国不会容忍丰田在美国及全球市场独占鳌头。
此外,美国今年秋季将进行中期选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国厂商正在成为攻击对象。
美国朝野是在借召回事件“修理”丰田汽车。
加拿大媒体的评论则间接指责美国有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之嫌。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丰田到底病在哪里
不管是不是美国借机“修理”丰田,丰田在美国销售的汽车连续出现缺陷,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缺陷既有设计缺陷也有质量缺陷。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努力,日本产品甩掉了被戏称为“东洋货”的低质量帽子,打造了精益求精、以质量为生命的“日本制造”。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丰田汽车是“日本制造”最闪亮的一颗明珠。
丰田汽车创造了“丰田不败”的神话。
正像那句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所说的那样,丰田不仅把汽车卖到了世界各个角落,而且于2008年取代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有评论说,汽车老大不是那么好当的。
通用汽车当了70多年的全球汽车老大,最后因为陷入财政危机而宣布破产保护。
丰田汽车刚刚当上汽车老大不到一年,就爆发出这么多的问题。
病根到底在哪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国内外媒体和专家学者认为,丰田汽车之所以大规模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近年来,丰田醉心于全球扩张、以数量换质量的做法,最终让其付出了代价。
在一系列“召回门”事件之前,丰田高速扩张的危机就已经显现。
有数据显示,从2004年至2008年,丰田在日本国内召回数量比此前5年翻了一番。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是为了提高竞争力,丰田过分注重成本削减,导致质量难以保证。
在汽车生产全球化、部件电子化时代,为降低成本改善收益,零部件生产大都委托海外相关厂商生产。
丰田不断压缩零部件采购成本,简化零部件设计开发和实证试验阶段,配件质量难以保证。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是丰田应对危机能力差,导致事态不断恶化。
出现问题后丰田不是积极主动应对,而是遮遮掩掩,始终处于被迫应付状态。
丰田高层出面表态不及时,也成为美国当局和媒体抨击的重点。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迫于日本国内外的压力,丰田总裁丰田章男终于在2月5日晚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消费者公开道歉,并决定成立“全球质量监督安全委员会”,亲自担任委员长,还将聘请来自外部的专家协助加强质量管理,以此表明改善管理机制的决心,消除消费者的不安和恢复丰田的信誉。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车企引以为戒
丰田的精益生产法,是许多中国汽车企业学习的楷模。
丰田的全球汽车地位,也令许多中国汽车企业羡慕不已。
2009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目前中国汽车消费正在进入第二轮快速增长期,未来15年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为了争夺中国车市快速增长的大蛋糕,无论是国有汽车企业、民营汽车企业还是合资企业,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争夺市场份额,争当业内老大。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像丰田这样一个以质量和技术见长、在全球范围具有良好品牌信誉的汽车制造商都会出这种事,国内汽车企业更不能对产品质量掉以轻心。
特别是汽车安全,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马虎。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媒体炒作也罢、贸易保护主义也罢,丰田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不敢面对产品质量问题,没有及时向消费者说明,自己把自己一步步推向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教训非常深刻。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指出,如果一个汽车企业只顾盲目扩张,只顾追求利润,而不顾产品质量,不尊重消费者,不仅会遭到竞争对手的打压,也会被市场抛弃。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他认为,丰田事件给了国内汽车企业一个警示,必须引以为戒。
不管是全球化生产还是规模化生产,都不能放松质量管理,降低成本绝不能偷工减料,扩张但不能降低产品质量。
要以谦卑的态度尊重消费者,永远不要忘记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