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省年度数据-第三产业增加值

合集下载

2000-2016年全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占比

2000-2016年全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占比

2005年 2006年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41.3 41.8 69.6 71.9 41.5 40.3 33.32 33.91 37.5 37.2 39.5 39.1 41 40.8 39.1 39.5 33.7 33.7 51.6 52.1 35.6 36.4 40 40.2 39.96 39.1 38.9 39.9 34.7 33.4 32.3 32.8 30.8 31 40.7 40.8 43.7 42 42.9 42.7 39.2 38.7 41.6 41.4 41.5 42.2 38.4 38.2 39.9 40 39.5 38.5 37.8 36 40.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9.53 39.3 38.4 42.3 40.6 35.7 34.7
2007年 2008年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42.9 42.8 73.5 75.4 40.54 37.94 33.75 32.89 36.9 37.2 38.4 37.8 40.2 38.1 38.7 38.0247 35.1 34.9 54.6 56 37.4 38.4 40.7 41.0071 37.9 36.54 40.8 40.2 33 33.7 33.5 33.5 31.2 29.6 42.1 40.5 40.7 40.1 43.3 42.9275 37 36 42.9 43.6 43 45.5 36.8 36.2 41.8 41.3044 39.1 39.1 34.9 32.921 38.35 38.97 37 34.9 39.8 39.4 35.6 33.9146
2017年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2001年 2002年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41.2 42.2 67 69.1 47.58 47.5 34.56 35.72 43.9 42.1 40.8 41.8 40.7 41.4 36.5 36.7 34.8 36.3 52.4 52.9 36.5 36.7 38.6 40.3 37.92 34.9 39.7 39.5 40.6 39.6 35.7 36 32.3 32.8 41.6 42.6 41.6 42.9 40.4 41 40.9 42.6 42.9 42.2 42.5 42.9 40.5 41.1 36 36.2 35.9 36.3 40.1 39.6 40.82 41.79 43.4 43.7 45 45.4 38.2 38.9

第三产业增加值(1952年至2016年)

第三产业增加值(1952年至2016年)
8 231.1 171.4 198.7 363.5 802.4 852.6 1059.6 1483.4 1536.2 1268.9 1834.6 2405 2816.6 3773.4 4778.6 5599.7 6327.4 6913.2 7491.1 8158.6 9119.4 9995.4 11169.5 12453.8 13966.2 16530.7 20937.8 26182.3 29001.5 35904.4 43730.5 49831 56284.1 62423.5 66186.7 71113.4
44.61 44.02 47.42 54.11 62.33 72.54 96.79 138.27 163.24 187.09 241.45 277.39 301.86 442.29 584.57 712.08 1008.46 1200.1 1336.83 1561.34 1786.94 1941.21 2146.26 2400.13 2724.75 3126.06 3664.83 4195.72 4792.59 5548.11 6616.07 6957.05 7711.99 8565.39 9536.92 10228.26 11158.5 12154
注:Excel表格,可对数据进行修改编辑,并进行图表分析!
指标名称 单位 频率 来源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第三产业增加值: 合计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195.1 254.8 257 269.1 306.4 324.8 382.8 446.9 476.8 397.7 345.1 337.9 391.6 474.4 471 472 475.2 531 568.3 600.6 633.3 668.3 682.7 689.6 675.5 790 905.1 916.1 1023.4 1121.1 1214 1397 1858.1 2670.7 3096.9 3696.2 4741.8 5650.6 6111.4 7587 9668.9 12312.6 16712.5 20641.9 24107.2 27903.8 31558.3 34934.5 39897.9 45700 51421.7 57754.4 66648.9 77427.8 91759.7 115810.7 136805.8 154747.9 182038 216098.6 244821.9 277959.3 308058.6 346149.7 384221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交通运输、仓储和 邮电通信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29 35 38 39 46 49 71 94 104 69.2 57.4 55 58.4 77.4 85.1 72.3 70.5 84.9 100.2 108.4 118 125.5 126.1 141.6 139.6 156.9 182 193.7 213.4 220.8 246.9 275 338.6 421.8 499 568.5 685.9 812.9 1167.2 1420.5 1689.2 2174.3 2788.2 3244.7 3782.6 4149.1 4661.5 5175.9 6161.9 6871.3 7494.3 7914.8 9306.5 10668.8 12186.3 14605.1 16367.6 16522.4 18783.6 21842 23763.2 26042.7 28500.9 30487.8 33355.3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交通运输、仓储及 邮政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29 35 38 39 46 49 71 94 104 69.2 57.4 55 58.4 77.4 85.1 72.3 70.5 84.9 100.2 108.4 118 125.5 126.1 141.6 139.6 156.9 182 193.7 213.4 220.8 246.9 275 338.6 421.8 499 568.5 685.9 812.9 1167.2 1420.5 1689.2 2174.3 2788.2 3244.7 3782.6 4149.1 4661.5 5175.9 6161.9 6871.3 7494.3 7914.8 9306.5 10668.8 12186.3 14605.1 16367.6 16522.4 18783.6 21842 23763.2 26042.7 28500.9 30487.8 33355.3 第三产业增加值: 批发和零售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第三产业增加值: 住宿和餐饮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第三产业增加值: 金融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第三产业增加值: 房地产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第三产业增加值: 其他服务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产业统计数据分析报告(3篇)

产业统计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地区产业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该地区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参考。

报告主要分析对象为某地区2021年度产业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及政府部门公开发布的统计资料。

二、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结构(1)第一产业:某地区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5%,较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包括食品、纺织、化工、机械等行业。

202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2%,较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教育等行业。

202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3%,较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

2.产业规模2021年,某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7.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450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450亿元,增长6.8%。

3.产业效益(1)第一产业:2021年,某地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4.5%。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增长5.2%。

(2)第二产业:某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8.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0亿元,增长10%。

(3)第三产业:某地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同比增长6.8%。

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7%,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5%,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教育业增加值增长6%。

三、产业发展趋势1.产业结构优化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某地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高,第一产业占比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占比稳定。

预计未来几年,第三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3-9 地区生产总值(各省按三次产业和行业分,2004-2018多年对比)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3-9 地区生产总值(各省按三次产业和行业分,2004-2018多年对比)

0.3
29.8
69.9
106.6
4.5
44.5
51.0
106.7
3.5
41.8
54.7
107.1
8.8
46.1
45.1
108.0
6.7
48.1
45.2
108.3
8.6
46.6
44.8
108.7
6.5
44.0
49.5
106.4
50152 66616 52949
8.9
45.9
45.2
107.6
9.0
43.4
48055.86 39366.55 36425.78
118.69 172.71 3338.00 740.64 1753.82
2033.30 1160.75 3000.96
104.37 4141.72 1967.01 2638.01 2379.82 1877.33 4950.52
4289.38 3547.51 3083.59
3-9 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 (依据中国 统计年鉴
本表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
单位:亿元
数据年度
省级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三次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106.5 106.3 105.7 106.9 107.4 108.0 105.9
103.3 102.9 103.5
107.2 106.8 107.2

福建省GDP总体分析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分析

福建省GDP总体分析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分析

福建省GDP总体分析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分析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辐射点之一。

近年来,福建省经济发展成绩显著,GDP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并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逐步提升。

本文将对福建省GDP总体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福建省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一、福建省GDP总体分析福建省的GDP总体发展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从2000年至2020年,福建省GDP总量逐步提升,增长速度较为稳定。

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福建省GDP总量为8371.44亿元,到2020年已增长至43880.61亿元,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左右。

福建省GDP总体发展呈现出了“持续增长”的特点。

从产业结构看,福建省的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虽然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占比逐渐下降。

相应的,第三产业(服务业)持续增长,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

这说明福建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福建省GDP总体发展较为平稳,但需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组成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服务业如金融、房地产、商务、交通、餐饮等仍然是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高新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增加值也在逐渐增加。

从时间序列的数据来看,福建省服务业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新兴产业的增长势头较为良好。

福建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变化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和结构升级的特点。

福建省GDP总体增长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从福建省GDP总量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数据来看,两者呈现出了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推动了GDP的增长,而GDP的增长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福建省GDP 的增长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大力支持,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也得益于整体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

28省市前三季GDP成绩单出炉

28省市前三季GDP成绩单出炉

28省市前三季GDP成绩单出炉随着全国前三季度GDP数据的出炉,截止到7月25日,已有25个省市统计局公布了20XX前三季度本省的GDP数据,另有吉林、黑龙江、山西3个省份的GDP增速也被网络媒体陆续公布出来,但当地统计局还未公布官方数据。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目前公布数据的28个省市中,北京、上海、黑龙江GDP增速与全国持平,山西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剩余24省GDP增速均高于全国。

目前来看,重庆表现最佳,上半年增速%,较全国高4个百分点。

我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据了解,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GDP同比增长%。

三季度同比增长%,与前两季度持平。

总体来看,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发展态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我国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十分明显,并且是超预期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继续提高,意味着需求结构也是在向好的发展方向。

24省上半年GDP增速均高于全国重庆连续11季度增速“名列前茅”据中国经济网统计,从目前28个省市GDP增速的排名来看,重庆、贵州、天津、江西、安徽、福建、青海、湖北、海南、河南等24个省市增幅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有22个省份增速超过了7%。

重庆、贵州前三季度成绩单依然亮眼,目前在公布省份中GDP增速排名前两位,增幅超过10%,其中重庆增速%,比上半年增速高,贵州增速与上半年持平,达到%。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重庆新旧产业同步发力,促使该市连续11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全国前列。

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分析称,重庆能够保持如此高增长的态势是非常不易的,他认为主要推动力来源于三个方面,传统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未受到大环境明显影响,增长了动力强劲;战略新兴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速高于该市规上工业%,对工业贡献率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增加值占重庆工业比重提高到%,对工业贡献率达%。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1 引言现代服务业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固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劳动就业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2]。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将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促进服务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是新时代的要求。

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先发地,借助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新经济,2022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2万亿元,对全省生产总值贡献达28.1%。

浙江也深化服务业改革,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率先在电商、物流、贸易、金融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如阿里巴巴、物产中大等,对服务业转型升级有溢出带动作用[3]。

为了更好发挥浙江自身的优势,全面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分析了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梳理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以提出促进现代服务业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建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2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2.1 现代服务业范围界定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正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表述,并沿用至今[4]。

根据2012年《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的定义,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

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四新、三高、两少”是现代服务业区别于传统服务业的显著特征[5]。

目前,我国尚未对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和行业范围给出权威标准,研究学者对现代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也尚未达成统一[6-8]。

通过参考《“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和《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结合浙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本文对现代服务业统计范围采取了较为宽泛的界定标准,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分类标准筛选出10个行业门类作为现代服务业,其中包括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0年第一季度31省市GDP新鲜出炉

2020年第一季度31省市GDP新鲜出炉

2020年第一季度31省市GDP新鲜出炉,西藏增速领跑全国全国经济总量情况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完成的名义GDP总量为206504亿元人民币,按一季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为2.96万亿美元(去年同期是3.232万亿美元),增速-6.8%。

第一产业完成的增加值为10186亿元,同比实际下降3.2%。

第二产业完成的增加值为73638亿元人民币,同比实际增速为-9.6%。

第三产业完成的增加值为122680亿元人民币,同比实际增速为-5.2%。

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情况2020年3月份制造业PMI第一季度31省市GDP情况2020年第一季度31省市GDP新鲜出炉,西藏GDP同比增长1%,是唯一GDP实现增长的地区,受疫情的影响,湖北GDP下滑最多,湖北省GDP排名从2019年底第7名下降到第13名,排在河北省之后。

从经济总量来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GDP总量超万元。

(1)广东以22518.67GDP总量排名第一,其中,广州GDP 总量5228.80亿元,同比下降6.8%。

深圳GDP总量5785.60亿元,同比下降6.6%。

(2)江苏位居第二,GDP总量21002.8亿元,同比下降5.0%。

(3)山东排名第三,GDP总量14919.3亿元,同比下降5.8%。

(4)湖北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一季度GDP总量6379.35亿元,同比下降39.2%。

从GDP增速来看,西藏一季度GDP增速位列全国第一,同比增长1.0%,也是唯一实现GDP正增长的省份。

全国31个省,有27个省份的增速超过全国一季度-6.8%,湖北、天津、黑龙江、辽宁低于全国增速,其中湖北由于受疫情影响最严重,GDP增速为-39.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