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题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题一、填空题(47分)1.完成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的科学家是。
2. 昼夜温度的变化是由引起的。
昼夜交替是由引起的。
3.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
4.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分别叫。
5.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分别是和。
新大陆是发现的。
6.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总的趋势是。
长江、黄河的源头在。
7、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看地图的三要素:8.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它所表示的实际距离的9.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与南北极相连接并垂直于赤道的半圆弧线叫做。
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10. 我发现我和我爸都是国字脸,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现象。
我妈是卷发,而我不是卷发,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现象。
11.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太阳直射地面,气温;太阳斜射地面,气温。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12.给大自然记日记的科学家是。
13.蒲公英的叶子,白天是的,到了晚上就变成的了。
14.地球的表面积约,地球半径平均约,地球赤道周长约。
联合国将每年的定为“世界地球日”。
15、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石灰岩会。
16、六年级女生的平均身高比男生,平均体重比男生17、最早提出地球有自转的科学家是。
18、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关。
19、地球构造从内到外分为:20、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约为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昼夜交替一次是21、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左右。
二选择题(15分)1.下列哪种动物在白天活动()。
(多选)A蝴蝶 B 猫头鹰 C蜗牛D 蝙蝠 E、刺猬、2.下列哪种方法可使昙花提前开放()。
A 减少光照时间B 延长光照时间C 减少或延长光照时间均可3.下列不属于昼夜变化造成的影响的是()。
A 昙花在夜间开花,早上就凋谢了B 大公鸡每天早上都会打鸣C 猫的瞳孔在夜间会放大D 秋天树叶会变黄并凋落4、溶洞大多位于()构成的山中。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综合训练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成因》综合训一、选择题1.同样条件下,温度越低,水蒸气凝结的速度()。
A.越快B.减缓C.不变2.冬季的早晨,在树叶上、瓦片上看到一些冰晶,人们把它叫做()。
A.霜B.露C.雹3.下列()是在气温急剧降低到0。
C以下才能形成的。
A.露B.雨C.霜4.关于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C.海洋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中5.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的条件是()oA.受热B.遇冷C.常温6.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更运动,形成()。
A.水运动B.水循环C.水流动7.“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描述的自然现象不包括()。
A.云B.雾C.雪8.水的三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这句话()oA.正确B.错误C.无法判断二、填空题9.雾和云的形成是空气中的遇冷变成,云就是中的雾。
10.在半山腰,当云飘过来时,身处其中的人感觉它是,而在山脚下的人会认为它是O11.江河湖海里的水通过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形成云、雾、露、霜,云层里的小水珠遇冷形成雨、雪、冰雹等各种天气现象。
通过下雨、下雪,这些水又回到江河湖海中,这样就构成了水在自然界的O12.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o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作O13.雨是空气中的受冷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在一起降落形成的。
14.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变成散失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C15.各种各样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雾、露、霜等的形成都与自然界中的有关。
16.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天气现象的形成都与有关。
三、判断题17.露的形成在O摄氏度以下。
()18.《诗经》中“策葭苍苍,白露为霜”指的是立冬节气。
()19.空中有云时不一定会下雨,下雨时空中一定有云。
()20.雨和雪都是自然现象,人类的行为不能影响天气变化。
()21.冰雹产生于强对流天气。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集萃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1、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4、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5、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向西穿越(大西洋)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洋,到达菲律宾群岛,之后向西穿过(印度洋)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于1522年9月回到出发地,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6、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7、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8、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9、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0、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由约(90)名船员操纵3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经过2个月零9天,终于看到了美洲大陆。
11、看地图,一是要知道(比例尺),二是要判定(方向)三是要了解(图例)。
12、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
)13、“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
14、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自转。
15、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
16、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人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复习题

人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复习题第一单元复习题1、铁生锈的条件是(有空气和水),铁遇到(酸、碱、盐)也容易生锈。
2、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
铁锈颜色是(暗红色), 敲击时(容易碎),铁锈(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
)3、防锈的方法有(表面刷油;把水擦干;表面喷防锈漆;加覆盖膜;电镀)4、自行车被雨淋湿了,防锈的方法是(把水擦干);刚洗完的锅防锈的方法是(把水擦干或给锅内刷一层食用油。
)5、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发光、发热、蜡油融化、产生小水珠和二氧化碳)。
6、(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
7、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其它气体组成的)。
空气的成分中只有(氧气)支持燃烧,(氮气和其它气体)都不支持燃烧。
8、碘酒遇淀粉变(蓝色)。
用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一封密信,读信的方法是(往纸上喷碘酒,纸上会显现出蓝色的字。
)9、切开的马铃薯会变(深褐色),剥开的香蕉会变(褐色)。
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如:苹果,醋,橘子、青西红柿等酸性物质)变(红色),紫甘蓝汁遇碱性物质(如:香蕉、洗衣液、肥皂水、小苏打水等碱性物质)变(绿色。
)1 0、给白糖加热,白糖的变化是(先融化成液体,再变成焦糖色,并产生气泡)。
1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水结冰,水蒸发、水凝结、蜡烛融化成蜡油、白糖加热融化成液体;木材做成桌子;酒精挥发、玻璃打碎、弹簧被拉长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蜡烛燃烧;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变红色,遇碱性物质变绿色;淀粉遇碘酒变蓝色;马铃薯切片变褐色,香蕉剥皮后变褐色,二21、举案例说一说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好处和弊端22、你家里的生活垃圾,你是怎样分类的?答:剩菜剩饭一一厨余垃圾;塑料瓶、废纸一一可回收垃圾;旧电池一一有害垃圾;废灯管、破碗一一其它垃圾。
第五单元复习题1、植物工厂采用哪些技术手段为植物提供生长需要的条件?答:①通过电脑自动控制浇水量和营养液;②利用LED灯提供光照;③将根部浸泡在营养液里提供营养;④使用栽培架节省空间;⑤利用手机APP软件自动控制温度;⑥通过手机和电脑等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科学管理;⑦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o2、植物工厂与传统农业相比,有哪些优点?答:①封闭结构,避免污染、虫害和各种自然灾害等;②空间利用率高;③缩短了植物生长周期;④电脑控制浇水和补充营养液;⑤手机和电脑等设备实现智能控制和科学管理。
新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及模拟试卷

新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及模拟试卷第一单元(1课)一、填空题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6、(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二、问答题1、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都有遗传现象,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2、三——六年级时,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答:女生在10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男生,男生在12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女生,第二单元(2——5课)一、填空题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北回归线),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9、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1、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由约(90)名船员操纵3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经过2个月零9天,终于看到了大陆,12、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13、看地图,一是要知道(比例尺),二是要判定(方向)三是要了解(图例)二、问答题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2、前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发生转变的?答:①、古人认为:地球是平的、方的,像一个大托盘,②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隐现,证明了地球不是平的,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证明地球不是方的,④麦哲伦环球航行后,证明地球是圆的,⑤现在,可从太空观察地球,证明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大约占70%)3、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4、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5、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6、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7、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8、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地球的形状、大小、地形、地貌、陆地、海洋、动植物、物产、矿藏、人类和环境等资料)三、技能题1、说出制作地球仪的方法,(参见课本第11页下)2、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自由发挥)第三单元(6-9课)一、填空题1、“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4、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自转,5、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6、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7、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14点(呈上长趋势),下午1-早晨6点(呈下降趋势),8、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射地面,气温低),9、人类一般是白天(工作),夜晚(休息),猫头鹰则是白天(休息),夜晚(工作),1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二、问答题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北极星)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168次)4、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照射)5、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经常熬夜破坏了人的生活规律,对小学生生发育不利)6、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用电灯给蛋鸡照明,使鸡以为是白天它们就不停的生蛋,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7、为什么要在黑暗处养蚯蚓?(因为蚯蚓是喜欢黑暗的动物)8、经常睡懒觉的人为什么会发胖?(睡觉人就生长)三、技能题1、“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你做过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你的猜测是:(2)、你做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是:(3)、你的结论是:(参考课本第22页的实验)2、你到过全国和世界哪些有名的大城市,哪个城市日出时间最早,哪个城市日时间最迟?(学生自由回答)3、画出课本第27页上图的气温变化曲线图,4、分别说出三种以上的在白天和夜晚活动、生长的动物和植物,5、调查或查阅资料,看一看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有关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四、实践题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美国夏威夷、俄罗斯莫斯科、英国伦敦、日本东京、新坡、美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几个城市,按日出早晚顺序用红铅笔将它们连起第四单元(10-16课)一、填空题1、我们经常在(沙堆里)、(沙滩)、(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2、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3、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4、我曾经进过溶洞,我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5、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6、(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7、到了黄河的中下游,河中的泥沙含量达到每立方米(30)多千克,8、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9、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增加),10、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强度为(8,0)级,11、20世纪初,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12、在2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一块大陆),二、问答题1、河滩上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答:是通过流水的冲击从河的上游搬运下来的2、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的卵石的?答:高山上的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进入河的上游,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石头与石头,石头与河床,石头与水相互摩擦碰撞,到了下游就成了又圆又小又光滑的卵石,3、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答:1、石灰岩地貌,2、有含酸性的水流过4、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答: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那里的大量的泥沙,被河水搬运到下游,流水速度减缓,泥沙就沉积下来了,5、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答:过度放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6、产生沙尘暴的原因的什么?答: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沙化7、地震是怎样产生的?答:岩层相互跻压、变形,最后发生断裂,就发生了地震, 8、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见课本第50页)9、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地层内融化的岩浆剧烈活动,压力很大,往地面猛冲,一旦冲出地表,喷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喷发,)10、看课本第54页下的资料,推测3亿年前,黔江可能是什么样的地貌?(3亿年前这里可能是海洋地区)三、技能题1、认真做课本第37页的实验,说一说该实验使用的材料和看到的现象,(材料:水槽、酒精灯、坩埚钳、水、石块)(现象:将石块反复烧热、反复用冷水浸泡,发现石块表面会开裂或脱落)2、做一做课本第41页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你的猜想-(2)、你看到的现象-(3)、你的结论-(见课本第41页内容)3、人类的活动给黄河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工业不断发达,过度开发利用土地,导致土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地球环境越来越坏,人类居住环境越来越差;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优化美化人类的居住环境,)4、认真分析课本第49页实验,说说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当挤压到一定程度,纸板承受不了较大的压力就会断裂,形成“地震”)5、你们在学校进行过防地震演练吗?你们是怎样做的?(略)四、拓展题1、说一说地震发生前会有什么征兆?2、了解火山暴发时有什么现象发生?3、制作课本第46页曲线图,我们有什么发现?(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发生的越来越频繁;我国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第五单元(17-20课)一、填空题1、冬夜,仰望星空会看到很多闪亮的星星,其中(猎户座)最为明显了,2、(星图)是找星座的最好办法,3、找星座是这样找的,面对(南方)站立,把冬季南天星图举到一定角度,进行对照观察,4、在不同季节里,我们所能见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春季有(狮子)座、夏季有(天鹅)座、秋季有(飞马)座,5、星座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北极星的位置)找到北方,6、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绕太阳公转且地轴倾斜方向不变)有关,7、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冬季),其中(1、2)两个月最冷,最热的季节是(夏季),其中(7、8)两个月最热,8、冬天,天气寒冷,很多地方会出现(结冰)的现象,9、我知道我家乡有水的地方在冬季(流动的水)不容易结冰,(静止的水)容易结冰,10、我知道很多动物过冬的方法,如蚕、菜青虫等一些昆虫(用虫卵)过冬,野兔、野鼠等(在洞里)躲藏过冬,牛、马、鸡、狗等一些家养地位(用长毛〈或〉羽毛)过冬,11、水稻、棉花、狗尾草等植物(用种子)过冬;小麦、油菜等植物(用幼苗)过冬,12、水有(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二、问答题1、怎样利用星图找星座?(找哪个方向的星座,就面向那个方向举起星图卡进行对照观察)2、为什么不同的季节,看到的主要星座不一样?(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不季节地球相对太阳和星座的位置不同,我们看到的星座也不同)3、找到北极星后,怎样确定东、南、西、北方向?(面队北极星站立,前面是方、后面是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东方)4、我们这个地方昼夜平分的季节是哪些节气?(春分和秋分)5、我们看到的霜你知道是怎样形成的吗?(在气温低于0℃的时候,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小冰粒就是霜)6、我们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质有三态的变化?(举3-5例)(食用油、汽油、酒精、醋、蜡烛等)7、靠落叶过冬的植物你知道有哪些?(举3-4例)(杨柳、石榴、梧桐、根草、槐树、皂角树)8、我知道靠根过冬的植物有这些,(举3-5例)(红薯、地瓜、蒲草、篙瓜、洋芋)9、你知道冬天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蚂蚁?(在树洞里、地下干燥的洞里或墙里)10、冬天来了,大雁为什么往南飞?(大雁怕冷,它们往南飞是去南方过冬11、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吗?(青蛙冬天躲在土洞里,不吃又不动,进行眠过冬)12、我们这儿的冬天,湖面上也会结冰,我们能不能到湖上去溜冰?(不能,为我们这儿的冬天并不是太冷,湖面冰层不厚,如果我们到湖面上去溜冰会发生层破裂的危险)三、技能题1、你夜里观察过星座吗?你认为大熊星座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样子的?(象吧勺子)2、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晴朗的夜晚如何辨别方向?(通过找北斗星特别是极星来辨别方向)3、完成课本第64、65页的曲线图,分析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立春到冬至,一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年年循环往复不断4、你做过课本第66页的实验吗?说一说做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1、温计的水银球或酒精球不能靠到杯壁;2、眼睛观察温度的变化时要平视温度计刻度;3、要随时记录实验时发生的变化和现象)5、做一做,冬天洗的衣服怎样让它干得更快?(太阳下、通风处、展开,让衣上的冰水尽快变成水蒸气挥发跑掉)四、拓展题1、除了课本介绍的观察星座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办法观察星座?2、雪是怎样形成的,(水蒸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小冰凌,落下来就是雪3、冬天人们为什么将白菜、萝卜等蔬菜放在地窖里贮藏?(地窖里温度较高,这些蔬菜不易被冻坏)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2,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当北京时间是凌晨时间,伦敦是(傍晚),纽约是(中午),4,联合国将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5,人类为防治沙尘暴开始了植树、造防护林、科学放牲,保护草场、(绿化),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4分,共20分)(×)1,1492年8月3日清晨,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环绕地球航行, (√)2,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3,北京是傍晚时间,纽约是凌晨,雅典是正午,(×)4,地球的内部的温度很高,但压力很小,(×)5,火山爆发会给人类带来很大危害,不会有任何益处,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4分,共16分)1,地球表面面积约(C)亿平方千米, A,5,3 B,5,2 C,5,12,北京时间是子夜时,夏威夷岛是(C), A,上午 B,傍晚 C,凌晨3,沙尘暴天气是大风扬起沙尘,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B)米的恶劣天气, A,100 B,1000 C,504,人们经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A)构成的山中,A,石灰岩 B,花岗岩 C,页岩5,夏季能看到的主要星座是(B), A,狮子座 B,天鹅座 C,飞马座四、分类,(10分)将下面的动物按照题目的要求把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①蛾②刺猬③狗④猫头鹰⑤老鼠⑥鸡⑦麻雀⑧蜜蜂⑨苍蝇⑩蝗虫白天活动的动物有:③⑥⑦⑧⑨⑩晚上活动的动物有:①②④⑤五、简答题,(15分)说一说板块构造学说把地球分为哪六大板块?答: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实验探究、分析题,(9+10=19分)研究火山爆发的形成实验,实验材料:装满红墨水的塑料瓶、钉子,实验步骤:在一个塑料瓶盖上钻一个小洞,用薄纸将小洞糊住,用力挤压塑料瓶, 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现象:塑料瓶内的红墨水喷涌而出,喷出的红墨水水柱很高, 实验结论: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了火山爆发,。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一、填空1、人的一生要经历()、()、()、()、()五个阶段。
2、自己与父母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现象,是一种()现象。
3、()与()是生物的特性之一,影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4、()是人类的居住地。
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
[6]5、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或(),于是他们提出了" "。
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6、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7、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率领队伍从西班牙的()出发,开始远征海洋。
2个月零9天后,他们看到了美洲的一个岛,即"圣萨尔瓦多",意思是" "。
[7]8、1519年9月,航海家()率队从()出发,向西穿越(),绕过()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到达()群岛,之后继续向西穿过(),绕过()南端的(),于()年9月回到西班牙。
历时()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一周的航行。
9、地球上有()大洲,()大洋。
七大洲是:()、()、()、()、()、()、(),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洲,有()万平方千米,面积最小的是()洲,我国属于()洲,有()万平方千米;四大洋是:()、()、()、(),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洋,面积最小的是()。
[8]10、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
[10]11、地球仪都是由()、()、()、()四部分构成的。
[11]12、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
()与()相交的两点,是()和()。
1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指示()方向;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指示()方向。
小学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卷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卷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0分)1、把铁与_______和_______隔绝能有效防止铁制品生锈。
2、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等新物质。
3、根据植物的一种特征,可以将植物分成_______类;再选择其他的特征,对这______类植物进一步分类……直到将所有的植物分开,这种分类方法叫作_______分类法。
4、植物的叶片中有许多_________,它们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加工厂。
在阳光的照射下,它能将根吸收的_______和由叶片进入的_______制造成植物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并释放氧气,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二、判断题(10分)(1)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的养分来自土壤。
()(3)在暗室里,植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4)蜡烛熔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5)铁在干燥的环境中不易生锈。
()(6)铁制品生锈会带来潜在危险。
()(7)二氧化碳气体能让木材燃烧更旺。
()(8)蜡烛和蜡油是同一种物质。
()(9)动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捕食、行走都需要能量。
()(10)用大烧杯罩住的蜡烛要比用小烧杯罩住的蜡烛更快熄灭。
()三、选择题(10分)1.放置在( )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A.干燥的沙漠里B.潮湿的热带海边C.干燥的高原上2.将一根铁钉一半浸人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
A.在空气中的一半B.在水中的一半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3.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
4.向白色纸花喷洒紫甘蓝汁,花瓣变红,叶片变绿,叶片上可能涂有()A. 盐水B. 白醋C. 小苏打溶液5.我们经常看到养鱼爱好者,在鱼缸中中放些水草,目的是()A. 增加二氧化碳含量B. 增加氧气含量C. 增强美化效果6.用黑纸片将一片叶从两面贴上并夹紧,使叶的局部被黑纸片遮挡,几天后撤掉黑纸会发现()A. 叶片变黄白色B. 叶片夜色没变C. 叶片变黑7.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一、选择题1.水的沸腾是由于: A. 火热 B. 冷热 C. 加热 D. 变冷2.天空为蓝色的原因是: A. 太阳光的颜色是蓝色 B. 太阳光的颜色是红色 C. 太阳光的颜色是黄色 D. 太阳光的颜色是彩色3.地震发生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A. 土地移动 B. 路面裂缝 C. 房屋倒塌 D. 所有选项都是4.下列现象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矿泉水 B. 石膏 C. 食盐 D. 过滤纸5.下列不属于生活中的推,倒,摩擦的现象是: A. 滑冰 B. 摩擦着火 C. 摩擦使物体减速 D. 铅笔削尖二、填空题1.雨天时,将带电的塑料袋贴在墙上,能吸引细小的纸屑飞到塑料袋上,这是由于________作用产生的。
2.将铁板放在旁边烤火,烤火熄灭则铁板发生的是________现象。
3.焰火在天空中燃烧时,会散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燃烧产生的________不同。
4.垃圾场混合的废品中,通过________方法可以将可回收垃圾分类。
5.运动员将手中的石块放在地上用力推,石块产生了________摩擦力。
三、简答题1.解释电磁铁的原理,并举例说明。
2.通过实验,说明空气对火焰的影响。
3.请分别举例说明混合物和纯净物。
4.简述露点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杯子上面有水珠?5.介绍一个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推,倒,摩擦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第二单元:物质的三态变化一、选择题1.用篮球上方的湿手挥几下,球上的水会: A. 完全消失 B. 部分消失 C. 不会消失 D. 球上无水2.在冬天里,为什么长时间开着的水龙头会结冰? A. 气温降低 B. 水温降低 C. 水压降低 D. 上述选项都是3.冰块熔化后为水,这是由于: A. 冰变重了 B. 水变深了 C. 温度升高 D. 内聚力增加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固体形态的是: A. 冰淇淋 B. 纸张 C. 蓝天 D. 铅封5.将汽水放在冷冻室中冻结,其变化过程是: A. 气→液→固 B. 液→固→气 C. 固→液→气 D. 气→固→液二、填空题1.融化和凝固是物质从________态到________态或从________态到________态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课)一、填空题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括号内为参考答案,下同。
)、(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二、问答题1、你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实行过几次体检,一般在哪里检查的?(据实回答)2、说一说你与去年相比,身体还发生了哪些变化?(据实回答)3、你的形态特征等方面与爸爸相似还是与妈妈相似?(据实回答)4、你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形态特征与爸爸相似还是与妈妈相似?(据实回答)5、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有)、(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第二单元(2——5课)一、填空题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9、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荆门)。
10、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1、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二、问答题1、人类理解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3、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4、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5、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6、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7、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8、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地球的形状、大小、地形、地貌、陆地、海洋、动植物、物产、矿藏、人类和环境等资料)三、技能题1、看课本第9页左上图,为此图写上解说词。
(自由发挥)2、说出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参见课本第11页下)3、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自由发挥)第三单元(6-9课)一、填空题1、“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
2、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地球自转)引起的。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4、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自转。
5、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
6、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7、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12点(由低到高),下午12点-早晨6点(由高到低)。
8、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
9、人类一般是白天(工作),夜晚(休息),猫头鹰则是白天(休息),夜晚(工作)。
10、绝大部分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
二、问答题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北极星)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它仅仅太阳系的中心)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能够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168次)4、下午6点钟从北京乘飞机到新疆乌鲁木齐需2.5小时,天还未黑,这是为什么?(因为有2.5小时的时差)5、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照射)6、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经常熬夜破坏了人的生活规律,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不利)7、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用电灯给蛋鸡照明,使鸡以为是白天,它们就不停的生蛋,能够提升蛋鸡的产蛋率)8、为什么要在黑暗处养蚯蚓?(因为蚯蚓是喜欢黑暗的动物)9、经常睡懒觉的人为什么会发胖?(睡觉人就生长)10、你有没有经常熬夜的不良习惯?(略)三、技能题1、“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你做过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你的猜测是:(2)、你做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是:(3)、你的结论是:(参考课本第22页的实验)2、你到过全国和世界哪些有名的大城市,哪个城市日出时间最早,哪个城市日出时间最迟?(学生自由回答)3、画出课本第27页上图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4、分别说出三种以上的在白天和夜晚活动、生长的动物和植物。
5、调查或查阅资料,看一看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相关系。
(相关系,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6、有什么办法让肉鸡长得又肥又大。
(圈养、暗处,让肉鸡多吃多睡)四、实践题1、回家养几盆菊花,观察、记录看它是白天开花还是晚上开花。
(略)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美国夏威夷、俄罗斯莫斯科、英国伦敦、日本东京、新加坡、美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等几个城市,按日出早晚顺序用红铅笔将它们连起来。
3、调查了解一下,你家里(或农村亲戚家里)承包地里种的是什么作物?看看它们是白天生长还是晚上生长?(略)4、查阅资料,了解一下我国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
(北方太阳大都是斜射的接受的光照少,所以就冷一些)第四单元(10-16课)一、填空题1、我们经常在(沙堆里)、(公路上)、(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
2、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3、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4、我们荆门最有名的三大溶洞我知道是(京山的空山洞)、(钟祥的黄龙洞)、(东宝的香龙洞)。
5、我在语文上学过,我知道浙江金华有个著名的溶洞是(双龙洞)。
6、我以前进过溶洞,我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8、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9、(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10、到了黄河的中下游,河中的泥沙含量达到每立方米(30)多千克。
11、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
12、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增加)。
13、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强度为(8.0)级。
14、20世纪初,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15、在2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一块大陆)。
二、问答题1、河滩上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是通过流水的冲击从河的上游搬运下来的)2、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的卵石的?(通过石块、河床[河岸]、流水等摩擦、冲击和流水的搬运而形成的)3、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1、石灰岩地貌,2、有含酸性的水流过)4、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那里的大量的泥沙,被河水搬运到下游,流水速度减缓,泥沙就沉积下来了)5、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过度放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6、产生沙尘暴的原因的什么?(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沙化)7、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岩层相互跻压、变形,最后发生断裂,就发生了地震。
)8、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见课本第50页)9、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地层内融化的岩浆剧烈活动,压力很大,往地面猛冲,一旦冲出地表,喷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10、看课本第54页下的资料,推测3亿年前,黔江可能是什么样的地貌?(3亿年前这里可能是海洋地区)三、技能题1、认真做课本第37页的实验,说一说该实验使用的材料和看到的现象。
(材料:水槽、酒精灯、坩埚钳、水、石块)(现象:将石块反复烧热、反复用冷水浸泡,发现石块表面会开裂或脱落)2、做一做课本第41页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你的猜想-(2)、你看到的现象-(3)、你的结论-(见课本第41页内容)3、人类的活动给黄河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工业持续发达,过度开发利用土地,导致土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地球环境越来越坏,人类居住环境越来越差;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优化美化人类的居住环境。
)4、认真分析课本第49页实验,说说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当挤压到一定水准,纸板承受不了较大的压力就会断裂,形成“地震”)5、你们在学校实行过防地震演练吗?你们是怎样做的?(略)四、拓展题1、调查访问,说一说地震发生前会有什么征兆?2、上网查阅,了解火山暴发时有什么现象发生?3、制作课本第46页曲线图,我们有什么发现?(近年来我国沙尘暴发生的越来越频繁;我国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第五单元(17-20课)一、填空题1、冬夜,仰望星空会看到很多闪亮的星星,其中(猎户座)最为明显了。
2、(星图)是找星座的最好办法。
3、找星座是这样找的,面对(南方)站立,把冬季南天星图举到一定角度,实行对照观察。
4、在不同季节里,我们所能见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春季有(狮子)座、夏季有(天鹅)座、秋季有(飞马)座。
5、星座能够协助我们(辨认方向),晴朗的夜晚,我们能够利用(北极星的位置)找到北方。
6、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绕太阳公转且地轴倾斜方向不变)相关。
7、荆门地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冬季),其中(1、2)两个月最冷,最热的季节是(夏季),其中(7、8)两个月最热。
8、荆门地区下第一场雪的时间一般为(12月底或1月初)。
9、冬天,天气寒冷,很多地方会出现(结冰)的现象。
10、我知道我家乡有水的地方在冬季(流动的水)不容易结冰,(静止的水)容易结冰。
11、我知道很多动物过冬的方法,如蚕、菜青虫等一些昆虫(用虫卵)过冬,野兔、野鼠等(在洞里)躲藏过冬,牛、马、鸡、狗等一些家养地位(用长毛〈或〉羽毛)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