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御风万里》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御风万里》教案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御风万里》学习案班级:姓名:日期:【课前内容概要】同学们,《御风万里》选自人音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这首作品是本单元的重要欣赏曲目,作品中所用的交响乐中多种演奏乐器的编制,能让你更加了解音乐、认识音乐、使用音乐。
本单元意在通过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表达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愿望——各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繁荣富强。
作品《御风万里》,作曲家巧妙的使用了中国民歌:《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等,其寓意深刻。
借助民族音乐符号向人们传达中国历史渊源流、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以音乐作品为依托,感受作品的内涵。
希望你会喜欢。
【学习目标任务】任务一:记忆主题旋律,结合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绪变化,思考音乐文化内涵。
任务二:更新音乐认知,认识交响乐的乐队编制与乐器特征。
任务三:能说出作曲家音乐作品的创作思想与文化深意。
【维度检测评价】通过这节课,你可以依据以下几点检测自己是否已掌握知识与能力提升。
【课内作品探学】1、请你将聆听到的乐器记录下来:. 2、将音乐信息记录在以下表格中,便于你更加清晰地了解音乐。
【拓学头脑风暴】思考一:作者将《黄河船夫曲》(汉族)与各民族民歌相融合,有何设计意图?思考二:音乐中各主题旋律相互冲突吗?这类创作手法称作什么?思考二:结合历史背景,说说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寓意与文化深意?【课后学习回顾】1、《御风万里》是为庆祝而创作的交响序曲。
2、贯穿全曲的音乐主题是源自民族的(作品名称)。
3、本首作品的音乐体裁属于。
乐器类别可分为:、、、、。
【自悟随笔反思】..。
《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 御风万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御风万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理解并掌握《御风万里》的背景和意义;2. 欣赏并学习这首乐曲中的乐器演奏技巧;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艺术修养;4. 增进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1. 音乐欣赏:学生需完整欣赏《御风万里》这首乐曲,并在聆听过程中注意乐曲的旋律、节奏和乐器演奏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对这首乐曲的感受和想法。
2. 乐器演奏:学生需学习并演奏《御风万里》中的部分乐器演奏部分。
教师将提供相关乐谱和演奏技巧指导,学生需在课后自行练习并演奏。
3. 创作任务:学生需根据《御风万里》的旋律,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以“风”为主题的小诗或短文。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知识拓展:学生需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种类和特点,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后自行完成,并提交录音、演奏视频、创作作品及知识总结;2.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由教师另行通知;3. 作业应认真对待,不得抄袭或代写;4.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交作业,进行评价打分;2. 学生提交的录音、演奏视频、创作作品及知识总结的质量,将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3.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度、创新性、知识掌握程度等;4. 对于优秀作业,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或展示机会。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积极向教师反馈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2. 教师应在收到学生反馈后,及时给予回应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3. 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御风万里》这首乐曲的背景和意义,学习乐器演奏技巧,培养音乐审美和艺术修养,同时增进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1.4御风万里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1.4 御风万里一、教学内容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1.4 御风万里。
内容:1. 欣赏《御风万里》的音乐作品。
2. 学习歌曲《御风万里》的旋律。
3.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4. 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5. 演唱《御风万里》并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6. 进行小组合作,编排歌曲的表演形式。
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学习《御风万里》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歌曲《御风万里》的旋律和节奏学习。
2. 歌曲的演唱技巧掌握。
3. 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的理解。
难点:1.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的掌握。
2. 歌曲的演唱技巧的掌握。
3. 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的理解。
解决办法:1. 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分步骤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演唱技巧。
3. 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4. 提供丰富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5. 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演唱技巧和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歌曲《御风万里》的旋律和节奏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案例研究法:提供一些与歌曲《御风万里》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作品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 项目导向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御风万里》的表演编排,通过实践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5.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加深对歌曲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 御风万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御风万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御风万里》这首歌曲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2. 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作业内容:1. 音乐知识学习:学生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御风万里》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内涵以及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
2. 歌曲演唱:学生需完整演唱《御风万里》,要求声音饱满、情感真挚,注意歌曲中的节奏、音准以及气息控制。
3. 音乐表演: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御风万里》的音乐表演。
表演内容可以包括歌唱、舞蹈、器乐演奏等,形式自选,要求体现团队精神,展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4. 作业提交:每位学生需提交一份作业报告,内容包括对歌曲的感悟、学习心得以及对民族音乐的看法。
报告需字迹工整,语言流畅。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音乐知识学习和歌曲演唱,小组表演需团队协作完成。
2. 作业报告需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收获,不得抄袭或敷衍。
3.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未提交者将影响最终成绩。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音乐知识掌握程度、歌曲演唱表现、音乐表演创意和团队合作情况等。
2.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和客观。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参考,同时也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并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和指导,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提高,同时也可以向教师提出疑问或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便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教师在批改和反馈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御风万里》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初中音乐_《御风万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御风万里》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于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足而对于情感的体验能力较强,加之年龄处于叛逆期,不愿意表达展示自己。
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特点,用有趣又易于学生接受的活动来让学生体验音乐,融入音乐;用感性直观的对比等方式让学生便于分析旋律熟悉旋律;用颜色等直观形象,把抽象旋律进行转化记忆。
在教学中每次欣赏都要做到层层推进,步步铺垫。
《御风万里》效果分析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单教给学生音乐知识,更应该教会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和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通过和学生一起学习《御风万里》内容,发现初中生的很多惊喜。
只要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审美情趣的课堂设计,就一定会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在这节课中我尝试用多种媒体手段、用不同的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欣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从最后的完整欣赏的反馈来看,学生们对于这堂课所接触的四个民族的音乐风格有了大体概念,当然一节课的时间并不足以让学生深入研究和体会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
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有足够的兴趣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欣赏中国不同民族的民歌主题;能够愉快地接受老师组织的音乐活动,并从中得到欣赏和体验的乐趣。
《御风万里》教材分析《御风万里》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的一个欣赏曲目。
本单元通过《大海啊,故乡》等六首作品,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
本单元选编的作品是艺术上的佳作。
而《御风万里》更是艺术性和历史性兼具的音乐作品。
首先作者为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先生。
其次,《御风万里》是为庆祝1997年香港回归而创作并演出的,历史意义重大。
第三,反映了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深情。
第四,在音乐创作上独具特色值得在教学中深入品味。
评测练习评测练习在授课过程中体现:1、请学生模仿教师用陕西方言声情并茂地演唱《黄河船夫曲》2、在完整欣赏《御风万里》B段时,请学生听辨民歌主题,并用色卡表示其对应主题。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七子之歌《御风万里》

《御风万里》教案教材分析:1.背景资料: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郭文景在香港回归之前,应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专门为弦乐乐队和军乐队而作。
2.作者简介:郭文景,作曲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3.歌曲分析:《御风万里》表现了全国人民在香港回归之时,响彻大江南北的兴奋热烈狂欢之声。
全曲曲式结构为“引子+A+B+A1+尾声”,速度上具有意大利式序曲的快慢快的特点。
在节奏上该曲作者强调节奏和节拍的艺术化处理,多采用奇数拍和变节拍的技法以营造音乐的动感。
A 段和再现A’段,采用主调音乐的写法,形成主旋律加伴奏的织体形态;B段中使用复调的手法将汉、蒙、藏、哈萨克族的民歌融为一体,寓意着五十六个民族间的团结与和睦,更将这段回归庆典的交响序曲表现得极具中国特色。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听辨作品,熟悉汉、蒙、藏、哈萨克族四段民歌主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初步了解作品中的复调创作手法,培养学生聆听复调音乐的能力。
以探究学习方式分析作品《御风万里》音乐主题、乐器音色、音响等音乐要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情感色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作品中感受和领悟民歌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领悟民歌在创作中的渊源。
教学重难点:1、感受复调音乐的魅力2、感受作品的音乐风格及了解其创作特点3、分析作品音乐主题的创作特点。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香港回归盛况实录视频,配以《御风万里》中的一个片段,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香港回归这一大事件在当时产生的轰动,体会人们无比欢愉的心情。
生:。
师: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百年耻辱在这一刻成为历史,举国上下到处是欢欣激越的情绪。
有一首作品把当时人们那种百感交集欢欣激越的情绪表达的淋漓极致,这首作品是应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而作,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之夜在香港首演。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御风万里》课件+2024—2025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 序曲:是歌剧、清唱剧、舞剧、声乐、器 乐套曲开始曲。
• 最早只是为了等待观众入场而演奏的简短 音乐段落,没有固定的形式。
这是哪个民族地区的歌曲?歌曲情绪?
作品介绍
• 《黄河船夫曲》是首汉族的陕北民歌,是船工摆渡时 唱的,节奏性不强。旋律舒展,表现了黄河船工们在 惊涛骇浪中艰难行舟的豪迈之情。
短笛
四首民歌交替出现融合在一起,有什么寓意?
表现民族团结与和睦,极具中国特色
黄河船夫曲
豪迈
嘎达梅林
深沉
囊玛
舒缓悠扬
哈萨克民族民歌
热情、紧凑的三连音
民族音乐元素 西洋乐器及音乐创作手法
15
贯穿全曲的《黄河船夫曲》旋律由哪三种乐器依次演奏的?
• 双簧管 长笛 圆号
完整聆听
与B段相比,最后一部分音乐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何变化?
第 一 单元 交响序曲《御风万 Nhomakorabea》七 子 之 歌
《御风万里》作品介绍
• 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作曲家郭文景在香港 回归前夕,应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所作的乐曲 。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夜”庆典上首演。
• 作品为ABA结构,采用了主调与复调音乐相交融 创作手法写成。我们本节课聆听的是整个作品b 段。它们是由多首我国不同的民族民歌穿插在 一起。
• 在作品中不同乐器多次演奏,始终以它为主线融合其 它少数民族的曲调。
《黄河船夫曲》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黄河船夫曲》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 双簧管:
• 西洋木管类乐器,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 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 音”。
10
11
12
《囊玛》
囊玛,藏语是屋里之意。常在室内 表演,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歌舞之一, 也是藏族歌舞中非常重要的形式。
《御风万里》教案

最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1单元:《御风万里》教案1第1单元:《御风万里》教案1教材分析:1.、背景资料: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郭文景在香港回归之前,应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专门为弦乐乐队和军乐队而作。
2、作者简介:郭文景,作曲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3、歌曲分析:《御风万里》是表现了全国人民在香港回归之时,响彻大江南北的兴奋热烈狂欢之声。
全曲曲式结构为“引子+A+B+A1+尾声”,速度上具有意大利式序曲的快慢快的特点。
学情分析:1、聆听《御风万里》,在聆听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参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唱会歌曲以加深对歌曲主题思想的认识。
2、关于这首歌的演出背景可以简单介绍。
借助民族音乐符号向人们传达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
3、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学习音乐表情术语,体验感受作品的内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御风万里》,熟悉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
二、学习方法目标:视唱乐谱,判断主奏乐器,感受音乐风格,辨别民族归属,领会作曲家引用它们的意义。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聆听体验对比分辨中西乐队,比较中西乐队的风格色彩。
2、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概况,简单了解彭修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1、聆听《御风万里》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认识中西合璧的意义。
2、分辨《御风万里》中的汉藏蒙等民族音调主题。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播放传统京剧音乐片段,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2、依次播放两段音响,要求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
3、聆听京剧片断,分辨并写出有哪些乐器。
4、两者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与传统京剧音乐相比你有何感受?5、乐队指挥是谁?6、播放《御风万里》中的几段民歌音频,要求学生找出并哼唱那个重复出现的旋律。
(可链接黄河船夫曲)7、组织简短的议论:1)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交响乐?2)对采用外来乐器及形式创作民族音乐作品,有什么看法?教学总结:聆听、领会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对作品形成初步认识,借鉴成熟的西洋乐器和创作经验,为我所用,拓宽民族音乐发展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嘎达梅林》
欣
属于蒙古族民
赏
歌的短调类, 描写了梅林的
高尚精神和后
人对他的怀念。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民族》
主要采用欧洲 音乐体系,广 泛运用七声音 阶,节奏紧凑, 情绪热烈,洋 溢着哈萨克族 民歌豪放、宽 广的性格特征。
《御风万里》 结构:A+B+A1
欣 赏 B段欣赏:
*完成课本第十页实践与创造。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民族管弦乐 队相关知识,感受体验音乐情绪和风 格,分析、认识其社会内容或思想内 容。
《夜宴》、《凤仪亭》、《李白》;合唱
交响曲《蜀道难》,被评为“20世纪华人
音乐经典”;交响乐《b小调英雄交响
曲》、《远游》······
序曲
小
知
序曲是歌剧、清唱剧、舞
识
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 器乐套曲的开始曲。
最早只是为等待观众入场而 演奏的简短音乐段落,没有 固定的形式。
欣 台湾风情画 赏
课 后 作 业
作
《御风万里》是我国当代作曲
品
家郭文景为交响乐队和管弦乐队
简 写作的一首序曲。这首乐曲为庆
介
祝香港回归祖国而作,首演于
1997年7月1日的香港。
作
郭文景,1956年出生在四川省。现任中
者
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生。先
简
后六次在全国作曲比赛中荣获七个奖项。
介
其主要代表作有:歌剧《狂人日记》、
知 识 回 顾
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经过不断加 工、删选、改善的歌曲。
汉族—《黄河水Βιβλιοθήκη 歌》欣展现出黄河船
赏
工们在惊涛骇 浪中艰难行舟
的豪迈之情。
*课本第十一页:学习与评价二
藏族—《囊玛》
囊玛,藏语是屋里 之意,此歌舞常在 室内表演,结构庞 大,包含诗、歌、 舞、乐的综合型音 乐舞蹈艺术,是藏 族人民的传统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