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及其实施的策略

同时, 重视情感 因素 , 充分利用情 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去教育 学生 激 励学生 , 完善教学 目标 , 化教学过程 , 高教学效果 , 而使学生 优 提 从
的认 知能力 和情感素质得 以和谐发展 。教师情感是情感教 学的前 提 , 只有 以积极 的情感投入 到教学, 教师 才能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 性, 以促进学生认知学 习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效的开展。
2情感和情 感教学的基本 理论
情感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是否 符合 自己的需要 而产生 的态度和 体验 , 在第二语言 教学 中 , 情感指学 习者在学 习过程中 的感情 、 感
觉、 情绪和态度 等。它包括 积极情 感 , : 如 兴趣 、 动机 、 自尊心、 自信 心等 ; 还包括消极情感 , : 如 焦虑 、 害怕 、 愤怒 、 沮丧等。心理学认为 。 人的情感与认识事物的过程有紧密联系 , 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 感。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 的智力活动。 对教 师的教和
不齐。刚进 大学校 门时 , 虽然一部分学生心怀抱负和攻克英语难关 的决心 , 但新鲜感过后 , 随着学习的深入 , 他们学 习热情渐减 , 学习 情绪低落 , 对整个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 。长时间处于这种无生机 的沉闷课堂之 中, 老师也渐渐失去信心 和激情 , 产生职业倦怠, 整体 教学质量不高 。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情 感障碍 , 主要表现为学 习过程 中的紧张 、 虑或对英 语的恐惧 、 焦 厌 倦、 冷漠 , 自己的担心 等。如何 满足学生 的情 感要求 。 对 帮助学生 提高 自信 , 服由语言 焦虑而 产生 的心理 碍障 , 克 已成 为英语 教师 在教学过程 中需要认真 考虑的问题 , 而如何 提高大学英语 整体教 学质量也成为急待解决 的难题 。本文从情感 因素理 论及 其重要性 方面来讨 论如何 充分利 用积 极情感 因素 去提高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和教学质量。
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中作用论文

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然而大学英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起关键作用。
本文从情感因素出发,以情感过滤假说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如何构建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从而提高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建构主义情感过滤学说情感因素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进了原来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是以往任何传统教学模式都无法比拟的,但是许多问题也不断出现,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情感缺失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理论基础1.1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最早由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是主观建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借助他人的帮助实现的。
因此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
1.2 情感过滤假说语言学家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学习者并不是吸收全部他们所接触的语言材料,学习者的心理因素会对输入的语言材料加以筛选,而一切输入的语言只有通过过滤才能被吸收。
因此情感障碍越多,输入大脑的东西就越少,情感障碍越少,输入大脑的东西就越多。
而学习者又总是不自觉的把输入的语言经过情感过滤后再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2.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人类的行为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基本方面。
情感因素是一组复杂的心理因素的组合体,它并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只是为认识过程提供动力和进行调节的心理因素。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特点决定了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
本文试从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现状、情感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出发,探讨如何运用情感因素提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因素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引言教学过程不仅是解决“知与不知”这对矛盾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的表达、传递和养成的过程。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语言学习者不可避免地受到个人性格、态度、动机、焦虑等情感因素的制约。
它们既可能是发动机,也有可能成为阻力器,情感因素的发挥必将直接影响外语教学的效果。
一、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
dulay和burt早在1977年提出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起着过滤作用。
krashen(1985)将其发展成为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情感过滤是阻止语言习得者完全吸收所获得的可理解输入的一种心理障碍”。
krashen把情感因素看做是可以调节的过滤器,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方可到达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并为大脑所吸收,最终获得语言习得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抑制、自尊心、学习动机等。
语言焦虑是指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一种烦躁不安和害怕犯错误的心理状态,焦虑可能是外语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1]。
学习者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5]。
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等。
课堂中形成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氛围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论师生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K ahn H 1 哪 n A nl r e, 2B w 和 ro s d等语言学者的理论 , 影响英语课堂 教学的情感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类: 第—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 包括 焦虑(niy、 ax t)学习动机( tao )抑制( h ifn等 ; e movtn 、 ii i if o) 第二类是 nbi i 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因素, 包括移情
感的因素, 如学生反馈、 教学环境等。教师
定着其课堂质量的高低。如果教师对 自己的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 对
学生时刻充满饱满的热情; 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切, 进而
分为三类, 学生情感、 隋感和师生双方情感。 即, 教师
学生 惑是指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伴随的个人情感体验 , 主要包
* 收 稿 日期 :09 4 9 2 O 一O —2 基金项 目: 湖北 工业大学校级教研项 目, 目编号 :0 6 3. 项 2001
情感( f t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 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 de) c
态度的体验。在语言教学中, 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 习过程中的感情
( tn 、 m ̄ i )感觉 (elg 、 o f i ) 情绪 ( x) 态度 (tt e 等[ en mxt、 at d) 。根据 i u
了体现 自 我能力, 是一种 自 愿的行为。在语言学习中就表现为对语
会对教师及其课堂充满兴趣, 从而激发学习热 隋, 所以就提高了教学
19) 9 m 中心 , 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与学生 自身的个性特征( 如自侮 程
度, 自尊心强弱等) 有关外, 还与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学技巧有着密切
浅议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从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分析入手,提出应将情感因素融入其中的理念,接着从克服焦虑、激发良好动机、端正态度以及增强自尊等角度阐述如何将情感因素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情感因素情感教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认知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是以传授语言认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这与大学英语教学本身的性质有密切联系。
大学英语教学的授课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要低于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同时该课程的学时有限,而教学任务却繁重。
为了能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计划内的任务,教师大多是一味传授尽可能多的认知理论诸如语法,句法,词汇等等,而对于其他课堂因素旁若无睹,即使有个别教师有心丰富课堂教学,由于学时有限施展不开,也只好作罢。
这种守旧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与时代的发展脱轨的,其直接后果就是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厌学者和高分低能者。
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融情感因素于理论讲解中,实施情感教学,以此来唤起学生内心中的学习激情,使其不再为了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而是对大学英语这门学科产生真正的兴趣,从而能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掌握真正的知识。
一、何谓情感因素与情感教学心理学上认为,情感指感情动物独具的心理属性,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反映了人们因为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的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变化。
[1]具体来说,对语言学习影响较大的情感因素可分为:焦虑、动机、态度以及自尊。
其中,焦虑可能是语言教学过程中对语言学习者妨碍最大的情感因素,其外在表现为不安、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等等;2)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满足其学习愿望而做出的努力。
良好的动机能够激发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增强其求知欲,并提高学习的效率;态度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情感等倾向,积极的态度有助于促成学习者成绩的提高,反之亦然;自尊实际上指的是学习者的个人自信程度,其源自于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学态度来影响学生 . 在学生心 目中树立 良 好的 教师形象 。古语云 : “ 亲其师 . 信其道” . 也正是
这个道理。 三、 利用 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 学生的情感 体验
情 感 因素 学 习积
误. 切忌 不顾学 生的情 感 . 一 昧地指 责学 生 、
批评 学生 . 这样 只会使 学生产生逆 反心理 . 打 击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 使学生放弃 寻找错误 、 改正错误的信心 在批改作 业的过程 中, 我们 也要从 学生的角度 出发 .尽量给他们 高分 以 及恰 当的评语 .以此引起学生愉悦 的情感体 验. 增 强学生 的信心 。我在教学过 程中 。 总是
的各种情 感是我 们 的一 种重要 的 教学手段 这样会 使我们 的英语教 学建立在学生 的情感
教学 中. 若给学生一些听觉和视觉上的刺 激. 使他们有身 临其 境的感觉 . 这 有利于激发
学生 的情感 . 凋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 活跃课
堂气氛 . 达到寓教于乐的 目的 英语是一门语 言课程 . 语言就需要 沟通交流 . 大 多数 英语教 材 中都 蕴涵着丰富 的情感 素材 大部 分进入 高校 的学生 . 他们 的英 语基础参差不 齐 . 特别 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 . 要让他 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语言 . 无法 调动他 们学 习的积极性 因此 . 针对这一部 分学生 . 使用创设情 景 、 激发情感 的教学模式 . 将更有 利于我们英 语教学 的开展 情感是在 实践活
学 羁 2 0 1 4 年 第 3 期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 中的情感 因素
贾素 娟 ( , Ta g 经 贸大 学外语 部
摘要 : 在教 学过程 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教 学. 大学英语教 学中情感 因素 尤为重要 我 们 每一名 大学英语 教师都应在教 学过程 中注重 情感 因素 的运 用. 充分调动 学生的情感 . 提高
论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论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摘要: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师的实际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因素的良好运用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理解英语知识的难度。
本文将对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进行介绍,让大家加深对英语教师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教学;影响随着英语在我国的民众中的广泛应用,英语教师利用情感因素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课程质量,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将情感因素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的学习英语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教师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可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时,一定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自身情感的好坏直接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授课时一直面带微笑,可以把握不同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需要,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具有亲近感,在学习起来就会非常有劲头;教师在讲课时表情冷漠、独断专行、缺乏爱心,很容易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的紧张压抑,产生疲劳甚至厌倦的程序,从而直接影响英语知识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时,要调整好情绪,争取利用良好情绪的感染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来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这个意思。
(2)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达到学习英语知识的最佳状态。
英语教师一定要带有非常高的热情对学生进行授课,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另一方面还可以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第一节课上,英语教师可以迅速的叫出学生的名字;在课堂问题解答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进行语言上的鼓励,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有勇气回答问题就已经成功了;英语教师还要对在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开导,经常鼓励他们,让他们找会学习英语知识的自信心,这样还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课堂教学质量才会得以有效提升。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分析

(9 7 曾指出 “ 人类行 为的诸多方面 , 18 ) 在 感情因素是决定二语习得是否 态度 , 才能激发 起学生的热情 , 增强学生的 自信心 。情感因素在大学英 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 毕竟人类行为是受情感支配的 。关注情感 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 学生 的情感直接 影响他 们的学 习行为 可以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语言教学也能帮助学生 培养积极健康的情
大学英语 口 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分析
教 学改 革
大 学 英 语 口语 教 学 中情 感 因素 的分 析
党长 燕 (中华女 子 学 院 山 东分 院 外 国语 学 院 山 东济 南 2 0 0 ) 5 0 2
【 摘 要 】 情感 因素在 大学英语教 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 本文论述 了情感的涵义以及情感与教 学的相 关理论 , 结合大学英语 口语教 学中 缺乏情感因素 的现状 , 出了营造和谐愉 快的课 堂气氛 、 提 丰富 口语课 堂的活动设计 、 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 等措施 , 以提 高口语教学的质量。 【 关键词 】 情感 ; 情感; 积极 口语教 学
标, 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从广义的角度看 , 情感教 学可以包含很多模 积极 的参与进来 , 如此 , 才能使性 自然 真实的表达与交流。 式, 如 愉快 教学 、 挫折教学 、 成功教学 。 “ “ 等 俗话说 , 教学有法 , 教无定法 。英语 口语 教学不 同于其他 科 目, 它 长期以来外语教 学一直 关注 的焦点 是学 习和掌 握外语 的认 知过 程, 对情感方面的研 究相对较少 。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 的发 展 , 教育中 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以 C rRoes al gr为代表的人文 主义 主张尊 重并发展人的个性 , 主张教育的目的不仅 包括 认知的发展 , 还应 包括情 感的发展, 是对整个人的教 育。认 为教育的 目的在 于激发 学生的 学习 动机 , 发展学生的潜能 , 形成积 极向上的 自我概念 和价值观 体 系, 使学 生能够自己教育 自己。在其影响下 , 涌现 出一 批全新的外语教学 法 , 如 更侧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 力。如 果“ 没有能给 学习者提 供自然交际机 会的教学活动 , 将会使学习者失去接触语言材料 的主要来源 , 进而阻止 习得的进行” R. ls19 ) ( El ,9 2 。英语 口语 教学 的活动有很多 , i 教师可 以 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 如复述 、 看图说话、 表演 、 演讲 、 辩论育科学院 的一项 调查证 明 , 重知轻 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探讨了师生的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在大英教学中,将积极的情感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师的教学协调性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责任感,使大学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情感因素;大学英语教学;知情合一古往今来,无论是在东方古国还是在西方近代国家,许多心理学家和语言教育学家都对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在西方,以Maslow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一些教育观念及以JaneArnold为代表的语言教学专家对情感因素对教学影响的研究都对语言教学方式的改进和语言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国内对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虽不鲜见,但普遍缺乏实证研究基础。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论述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情感因素与情感教学根据《心理学大辞典》中的描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Jane Arnold在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中曾指出语言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情感是由感觉、感情、态度和情绪四个主要因素构成的。
这些因素的表现形式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来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它注重从情感的角度分析教学现状,也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情感因素缺失已经成为阻碍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调查研究,对目前大英教学现状做以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和广大英语教师共勉。
1.重知识轻感情,教学效果不理想重知识轻感情的现象在国内各阶段的教育中普遍存在。
根据笔者在其任教的高校所做的调查显示,在该校参与调查的18名专兼职大英教师中,一半以上的教师认识到了情感因素在大英教学中缺乏的现象极其严重,几乎所有教师都表示愿意通过培养情感来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通过对2013级1200多名学生的调查所得出的数据显示,只有3名教师被认可在他们所任教的班级将情感教学付诸了实践,其他教师仍然在讲解语言点和分析课文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9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不足20分钟,学生多数时间处于盲从状态,认知和情感分离现象严重,传授语言知识已成为教师授课的主要目的。
从期末的评教结果看,这些教师的评教成绩远远低于重视情感教学的教师。
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看,重视情感教学的教师,其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其他班级10分有余。
2.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过于焦虑,教师缺乏鼓励调查显示,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焦虑情绪和自尊心理以及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尊重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具体变现为: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中等水平的学生似懂非懂,他们都不敢表达;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愿表达;有能力的学生受周围气氛的影响,怕被视为异端,也不愿开口。
面对这种情况时,部分教师选择放弃与学生的互动,一味地活跃自己,或是当学生回答问题表现欠佳时,总是用批评和责备的言语压抑学生的情绪,造成学生思维出现断层。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只是填充,却没有被消化,课堂气氛又怎能活跃起来?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赞扬学生的优点,也要学会宽容学生的缺点,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建立情感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创设心理安全,沟通自由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因素在教学环节的运用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近于成熟时期,能够较客观的认识自我并珍重自我。
因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把握好第一次课从事大英教学十年有余,笔者向来重视利用新生入校后的第一次课向学生介绍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区别。
大学英语教学更注重语言技能的应用,教师绝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
在教研室集体备课,交流授课经验时,几位教师介绍了他们利用第一次课发现“人才”和“差生”的经验是在课上让高考英语成绩达到100分以上的同学首先举手,予以鼓励并记下姓名后让成绩在60分以下的同学举手,认为这样已经给班级英语学差生留足了颜面。
笔者坚决反对这种做法。
笔者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三本院校,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普遍存在挫折感。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会充分利用第一次课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告诉他们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表达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老师也会犯错。
流利的表达,熟练的应用都是以大量的错误作基础而练出来的。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一视同仁的态度才会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才会为日后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用心备课为了让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笔者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求自己背书本,也要求自己备学生,课前必须考虑好把适当难度的问题分配给水平相当的学生,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取成功感。
备课时结合课文的主题,设计不同的互动方式。
例如在准备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实用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 One Text A Save Money for College on My Own时,笔者通过向辅导员及毕业生了解情况后把学生大学四年所需要的开销逐条列出。
高昂的成本统计果然在课堂上点燃了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觉得不用心学习是对父母最大的伤害。
学生既学到了语言知识,也受到了品格教育。
再如,在准备Unit Four Text A Don’t Work for Money时,笔者设计在讲解课文前,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首由DarinZanyar 演唱的励志英文歌Be What you Wanna Be,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播放的同时将歌词滚动出现在教室的幕布上,学生陶醉其间,歌曲一结束,好些同学竟已说出很多信息与歌曲相关的信息,开展话题讨论时,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用英语表达他们的职业愿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笔者坚信,深层的教育价值就是靠教师用心做好每件小事来实现的。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努力用情感激活教材中蕴含的隐性情感因素,然后将其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将自己看作是一个导演,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为他们创造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
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如Excellent!Not Bad!等。
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总是使用关切的语言安抚他们,如:“Have a try.I be lieve you can.Don’tbe nervous.”等来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并增加他们的信心。
教学中,声情并茂地指出学生回答问题的优缺点有助于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和需要努力的地方,适当的煽情可以快速地带动其他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此外,教师要善于捕捉合适的场合,使用一些幽默用语去刺激学生的兴奋感。
复旦大学外学院陆谷孙教授就一直坚持实践“每堂课使学生大笑三次”的教学方法。
这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当发现性格开朗且与笔者关系要好的学生以去厕所为借口请假出去时,笔者首先是用一种极为严肃的语气快速地回答“GoAhead”!无数次的尝试结果都是学生无奈地坐下了,这个时候,笔者就会态度极其温柔地问学生“你为什么不去了呢?我都同意你去了啊。
是不是以为我在说Goahead!(去你个头!)”每次语罢教室里总是笑声一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展示些幽默感,能够拉近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表现得更加放松,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泼。
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幽默调动学生情绪时一定要确保幽默方式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并将幽默表现得自然而不突兀,同时严格控制时间,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安排。
四、结论实践证明,积极的情感投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带动学生体验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意识,把握好自己的情感,也要认同学生的情感,努力把所要讲授的内容与学生关注的焦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英语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责任感。
此外,大学英语教师也应注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不能仅把关注点放在研究教材上,也要积极研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因素,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真正意识到中恳而恰当的表扬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带来正能量;而过于严厉的批评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学生的自我“负驱动”。
研究表明,在自尊心受到保护,自信心不断增强的环境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最为有效。
因此,教师要注意平等施教,努力与学生建立好良好的情感沟通平台,将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不断地激发出来。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学效果的好坏受到一系列条件的制约,如教材、大纲、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将积极的情感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师的教学协调性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责任感,使大学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1]Arnold 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3]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