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活的环境(公开课)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36张PPT)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三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渗透压
•
酸碱度
•
温度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 透压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人和动物体内的细胞能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
大部分不能
那它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这些细胞通过内 环境,间接地与外界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体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血浆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 换的媒介
食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外
营养 泌
环 境
尿尿
液
系 统
循环系统 内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
环
内环境
组织液 境
才能与外界进行 物质交换
组织细胞
总结
体 液
细胞内液 血 浆
内
细胞外液 组织液 环 境
淋巴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1、血浆的成分
探究实验
血液中含有钙,它与血液凝固有关,如果设法除去血液中 的钙,可阻止血液凝固。(柠檬酸钠能去除血液中的 钙)。请你协助设计一份探究计划,证明这一结论。
(1)探究的问题:钙__对__血_液__凝__固__有__没__有_影响 (2)做出的假设:钙__对__血__液_凝__固__有__影__响_ (3)材料器具:试管架、试管2支、标签2张、新鲜动物血液、
三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渗透压
•
酸碱度
•
温度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 透压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人和动物体内的细胞能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
大部分不能
那它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这些细胞通过内 环境,间接地与外界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体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血浆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 换的媒介
食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外
营养 泌
环 境
尿尿
液
系 统
循环系统 内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
环
内环境
组织液 境
才能与外界进行 物质交换
组织细胞
总结
体 液
细胞内液 血 浆
内
细胞外液 组织液 环 境
淋巴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1、血浆的成分
探究实验
血液中含有钙,它与血液凝固有关,如果设法除去血液中 的钙,可阻止血液凝固。(柠檬酸钠能去除血液中的 钙)。请你协助设计一份探究计划,证明这一结论。
(1)探究的问题:钙__对__血_液__凝__固__有__没__有_影响 (2)做出的假设:钙__对__血__液_凝__固__有__影__响_ (3)材料器具:试管架、试管2支、标签2张、新鲜动物血液、
细胞生活的环境完整版(共3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细胞生活的环境完整版(共3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8751b4910ef12d2af9e755.png)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
4、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左 右 锁 骨 下 静 脉
内环境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所组成的细胞外液, 是请体用内箭细头胞表生示活组的织直液接、环血境浆。、淋巴之间的联系。
细胞外液=内环境
血细胞
血浆
大多数细胞
组织液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组织液渗 透压升高
组织液 增多
2、酸碱度
①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 7.35—7.45
②血浆中维持PH值相对稳定的缓冲物质是: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如剧烈运动时血浆pH的调节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由肺将CO2排出 碳酸钠进入血液:
H2O+CO2
Na2CO3 + H2CO3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内环境成分判断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成分,若是,一定属于。
(1)调节类物质: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 (2)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维生素等; (3)代谢产物:尿素、二氧化碳等。 (4)其它:血浆蛋白等
二看是否为细胞内液和细胞膜成分(如血红蛋白、胞内酶、
细 胞
吞噬细胞 淋巴 淋巴细胞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结合资料,完成P4讨论:
成分 水 血清白蛋白
血清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氨基酸氮 尿素氮 其他非蛋白氮 葡萄糖 乳酸 各种脂肪酸 脂肪
含量(%) 90.7 4.4 2.1 0.4 0.005 0.012 0.025 0.08 0.025 0.38 0.14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讲授ppt(31张)

小结
细胞 内液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细胞外液 (内环境)
外界 环境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 1《细 胞生活 的环境 》讲授 课件(共 31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2.除了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气成体血(浆O的2和离C子O中2,)哪、些激的素含、量维较生多素?它等们可能
起什么作用?
4.HCO3N-、aH+、POC42l--可能维起什持么血作浆用浓?度 维持血浆酸碱平衡
小组合作探究二: 判断以下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成分?
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 1《细 胞生活 的环境 》讲授 课件(共 31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成分 卵磷脂 胆固醇 Na+ K+ Ca2+ Mg2+ Fe 2+ Cl- HPO42- SO42- HCO3-
含量 0。2 0。22 0。38 0。02 0。01
0。0035 0。0001
课堂练习:
B 4.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
液中 D.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2/3
5.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②___和___③____ 。填标号 (2)以上② ﹑ ③ ﹑ ④合称_细__胞__外__液,它构成了体内 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内___环__境__ 。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 1《细 胞生活 的环境 》讲授 课件(共 31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 1《细 胞生活 的环境 》讲授 课件(共 31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细胞 内液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细胞外液 (内环境)
外界 环境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 1《细 胞生活 的环境 》讲授 课件(共 31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2.除了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气成体血(浆O的2和离C子O中2,)哪、些激的素含、量维较生多素?它等们可能
起什么作用?
4.HCO3N-、aH+、POC42l--可能维起什持么血作浆用浓?度 维持血浆酸碱平衡
小组合作探究二: 判断以下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成分?
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 1《细 胞生活 的环境 》讲授 课件(共 31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成分 卵磷脂 胆固醇 Na+ K+ Ca2+ Mg2+ Fe 2+ Cl- HPO42- SO42- HCO3-
含量 0。2 0。22 0。38 0。02 0。01
0。0035 0。0001
课堂练习:
B 4.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
液中 D.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2/3
5.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②___和___③____ 。填标号 (2)以上② ﹑ ③ ﹑ ④合称_细__胞__外__液,它构成了体内 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内___环__境__ 。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 1《细 胞生活 的环境 》讲授 课件(共 31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 1《细 胞生活 的环境 》讲授 课件(共 31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27张PPT)

比如: a、当碱性物质(如Na2CO3)增多时:
Na2CO3 + H2CO3 NaHCO3 (肾脏排出)
b、酸性物质(如乳酸)增多时: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H2O+CO2
(肝脏代谢)
(CO2肺排出,多余的H2O肾排出)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三)温度 (37℃左右)
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 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
统、呼吸系统等。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消化系统
外
营养物质
血浆 血液循环
内环境
界
O2
循
环 境
呼吸系统
环
中
CO2
系
的
物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统
质
水、营养物质
淋巴
组织液
O2、营养 CO2、废物
代谢废物
淋巴循环
泌内尿系环统境、是皮肤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
外界 环境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注意: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等 是外界环境在体内的延伸,属于外界 环境。如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 等不是体液,也不属于内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血管
(最薄,由单层细胞围绕而成)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
血浆
(含血浆蛋白)
红细胞
(含血红蛋白)
血细胞
血液
血小板
白细胞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 环境是哪里?血浆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血浆
淋巴
(一)渗透压 (血浆为770KPa)
组织水肿(局部组织液增多)原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47张PPT)

(2)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此外还 包括脑脊液。
(3)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泪腺等有孔道 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汗 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无机盐, 蛋白质, 约1%
7%—9%
葡萄糖、 各种代谢 废物、气 体、激素 等)少量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联系:
血浆
毛细血管动脉端
毛细血管静脉端 (90%)
组织液
O2和营养物质胞
组 织
CO2和代谢废物 细
淋巴
血浆、组织液、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使 得全身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成分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4、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浆,需 要穿过几层膜结构?几层磷脂分子?
5 10
组织水肿
(1)概念:指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 (2)原因:血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导致水分过多地进入组织液。 (3)引起组织水肿的实例:
病理原因
组织水肿分析
血浆渗透压下 降
营养不良 肾小球肾炎
食物中营养成分减少→ 血浆中蛋白质减少 → 血 浆渗透压降低 → 组织水肿
组织液 淋巴等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血细胞悬浮其
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也叫淋巴,是人体内淋巴细胞和
吞噬细胞主要生活的环境,参与人体免疫。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有什么联系?
毛细淋巴管一端封闭;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覆瓦状排 列;当组织液压力大时重叠的上 皮细胞打开。
(3)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泪腺等有孔道 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汗 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无机盐, 蛋白质, 约1%
7%—9%
葡萄糖、 各种代谢 废物、气 体、激素 等)少量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联系:
血浆
毛细血管动脉端
毛细血管静脉端 (90%)
组织液
O2和营养物质胞
组 织
CO2和代谢废物 细
淋巴
血浆、组织液、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使 得全身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成分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4、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浆,需 要穿过几层膜结构?几层磷脂分子?
5 10
组织水肿
(1)概念:指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 (2)原因:血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导致水分过多地进入组织液。 (3)引起组织水肿的实例:
病理原因
组织水肿分析
血浆渗透压下 降
营养不良 肾小球肾炎
食物中营养成分减少→ 血浆中蛋白质减少 → 血 浆渗透压降低 → 组织水肿
组织液 淋巴等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血细胞悬浮其
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也叫淋巴,是人体内淋巴细胞和
吞噬细胞主要生活的环境,参与人体免疫。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有什么联系?
毛细淋巴管一端封闭;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覆瓦状排 列;当组织液压力大时重叠的上 皮细胞打开。
1.1细胞生活的环境PPTPPT课件

第11页/共20页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 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 透压越高 含量优势:Na+、Cl+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
蛋白质有关 第12页/共20页
2.酸碱度
血浆的PH在至之间,接近中性。
人体的缓冲对 H2CO3/AaHCO3 NaH2PO4/Na2HPO4
3.温度
人体正常体温37℃左右
第13页/共20页
4.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 子含量无关
B 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
缓冲物质 C 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
血细胞
讨论1
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第1页/共20页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的概念及组成
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
体液
(2/3)
(60%G) 细胞外液
(1/3)
大多数细胞直
组织液 接生活的环境
内
血浆
血细胞生活的 环境
环 境
淋巴
淋巴细胞生活 的环境
(5)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属于细胞外液 的成分?
第5页/共20页
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血浆、组织液、淋巴 D 内环境
2.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 精子进入输卵管
B 牛奶喝进胃里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 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 透压越高 含量优势:Na+、Cl+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
蛋白质有关 第12页/共20页
2.酸碱度
血浆的PH在至之间,接近中性。
人体的缓冲对 H2CO3/AaHCO3 NaH2PO4/Na2HPO4
3.温度
人体正常体温37℃左右
第13页/共20页
4.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 子含量无关
B 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
缓冲物质 C 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
血细胞
讨论1
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第1页/共20页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的概念及组成
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
体液
(2/3)
(60%G) 细胞外液
(1/3)
大多数细胞直
组织液 接生活的环境
内
血浆
血细胞生活的 环境
环 境
淋巴
淋巴细胞生活 的环境
(5)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属于细胞外液 的成分?
第5页/共20页
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血浆、组织液、淋巴 D 内环境
2.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 精子进入输卵管
B 牛奶喝进胃里
细胞生活的环境ppt课件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问题探讨
1.图1和图2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
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血细胞:血浆
草履虫:水环境。
相同:都是液体环境
图1
不同:
废物 外界
废物
养料、O2 环境
血浆
养料、O2
图2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细胞的生活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血细胞吸水胀破。
22~28 21~31.3
气体
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 血浆的成分:
蛋白质
无机盐
其他 物质
血浆的主要成分
营养物质:葡萄糖、O2、氨基酸等 调节物质:胰岛素、维生素、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 代谢废物:尿素、尿酸、CO2等
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和度上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探究任务二: 2.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 上来源于Na+和Cl-?
虽然蛋白质含量最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和Cl-大得多, 数目远小于Na+和Cl-。
3.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 状。请结合渗透压的概念及下图所示模型,思考为什么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 水肿。
3、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及含量和血浆相近,但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 含量很少。
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探究任务二:
1.判断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①②⑥⑦⑨⑫ ; 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③④⑤⑧⑩⑪ 。
①氧气 ②氨基酸 ③呼吸酶 ④血红蛋白 ⑤Ca2+载体 ⑥激素 ⑦ CO2 ⑧尿液 ⑨尿素 ⑩纤维素 ⑪麦芽糖 ⑫维生素
细胞的生活环境(共38张PPT)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稳态与调节
血细胞 草履虫
1.这两幅图片所示的各细胞,他们分别 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尝试说明他们生活 环境的异同
2.若将两幅图的细胞生存环境互换,会 发生什么变化?
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
• 水环境 • 养料和氧 、废物 • 适宜的温度
➢ 细胞结构决定了单细胞生物主要生活在水环境中。
其他生物的细胞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人类的血细胞与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是 否相同?
基本相同! 适应于在水环境中生存
人体内其它细胞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
相关信息: 成年人体内的水量大约是体重的60%;
出生一天的婴儿,体内的水量大约是体重的 79%。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概念及组成: (1)概念:体内都含有大量__以__水__为__基__础__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及时反馈 知识落实
2.(2020·河南信阳高中高二月考)下图为人体肝脏局部结构示意图,a、b、 c、d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②③④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人体的内环境
C.③可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① D.a生活的内环境为①③,c生活的内环境为③④
( ×)
2. 人 体 剧 烈 运 动 时 , 无 氧 呼 吸 产 生 乳 酸 的 过 程 发 生 在 内 环 境 中 。
( ×)
3.组织液中的水分子可来自血浆和细胞内液。
( √)
4.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和尿液、汗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液体组成。
(√ )
水疱:摩擦性水疱,是因运动摩 擦造成其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 成间隙,并令其间充满液体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稳态与调节
血细胞 草履虫
1.这两幅图片所示的各细胞,他们分别 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尝试说明他们生活 环境的异同
2.若将两幅图的细胞生存环境互换,会 发生什么变化?
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
• 水环境 • 养料和氧 、废物 • 适宜的温度
➢ 细胞结构决定了单细胞生物主要生活在水环境中。
其他生物的细胞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人类的血细胞与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是 否相同?
基本相同! 适应于在水环境中生存
人体内其它细胞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
相关信息: 成年人体内的水量大约是体重的60%;
出生一天的婴儿,体内的水量大约是体重的 79%。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概念及组成: (1)概念:体内都含有大量__以__水__为__基__础__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及时反馈 知识落实
2.(2020·河南信阳高中高二月考)下图为人体肝脏局部结构示意图,a、b、 c、d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②③④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人体的内环境
C.③可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① D.a生活的内环境为①③,c生活的内环境为③④
( ×)
2. 人 体 剧 烈 运 动 时 , 无 氧 呼 吸 产 生 乳 酸 的 过 程 发 生 在 内 环 境 中 。
( ×)
3.组织液中的水分子可来自血浆和细胞内液。
( √)
4.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和尿液、汗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液体组成。
(√ )
水疱:摩擦性水疱,是因运动摩 擦造成其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 成间隙,并令其间充满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径相反
呼吸系统
11层;CO2运输主要不经红细 胞,所以相应减少2层膜
7、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_渗___透__压___ __酸___碱__度____ ____温__度____是细胞外液的
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2.渗透压 指溶液中_溶___质__微__粒___对水的吸引力,溶液 微 溶粒液越渗多 透压,则越溶_液__浓高__度__越.细_胞_高_外__液,对的水渗的透吸压引主力要越源__大于___, _无__机__盐___,其中_C__l-__和__N_a_+___有明显优势.在37℃时,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_7__7_0_K__P_a_,相当于细胞内液的
渗透压. 3.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 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H__C_O__3-_和__H__P_O_4_-
有 4.人关体. 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3_7_℃____左右.
剧烈运动时血浆pH的调节: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由肺将CO2排出
( 血浆和组织液 )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 淋巴和组织液 ) (4)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血浆 ) (5)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 组织液 )
4.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组织水肿?
1.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低。
(如非洲儿童、大头娃娃、孕妇)
2.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
出组织细胞(1)+进 出毛细血管壁细胞 (4)+进出肾小管壁 细胞(2)=7层
肺泡→肺毛细
O2
血管→血液循 环→毛细血管 →组织液→组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进出肺泡壁细胞(2)+进出毛 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红细 胞(2)+进组织细胞(1)=9层
织细胞
;若被利用+进线粒体(2)=
CO2
与O2的转移途 循环系统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课标与考纲
1.内环境成分的判定和理化性 质,及其担负的功能设计。
2.人体细胞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人体的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内环境
3.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间的关系如何?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血浆 ) (2)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 进入血浆的方式为协助扩 散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例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在正常情况 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A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 织液
D
【例3】(2010·汕头模拟)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 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比③多 C.肌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5层磷 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 膜的选择透过性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生 命起源于海洋。
考点精析1:内环境的组成
1.内环境的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 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2.注意区别:
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
例2.(2011·江苏单科,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 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H2O+CO2
碳酸钠进入血液时血浆pH的调节:
NaCO3 + H2CO3 NaHCO3
由肾脏排出
联系生活:请从葡萄糖、Na+中任选 一例分析该物质如何进入内环境?从 CO2、尿素中任选一例,分析该物质 如何从内环境排出到体外?
(结合初中学过的人体消化、呼吸、 循环、排泄等知识)
人体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肾小球肾炎,导致血 受阻。
浆蛋白透出而流失。
(如某些病人)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代谢产物增加,引起
组织液浓度升高。
(如过敏反应)
你还知道哪些?
例1. 下图示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 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 水肿的是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源引起毛细血管的通 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8、内环境的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A、B、C、以及数字各代表什么?
例4.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 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
B 确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 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 管壁
考点精析2:穿过的膜层数
物质类别
转移途径
相关系统
穿膜层数
消化(外环境)→吸 养料(如葡 收(内环境)→血液
萄糖) 循环→组织液→组 织细胞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进出上皮细胞(2)+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 胞(4)+进组织细胞 (1)=7层
组织细胞→组织液( 废物(如尿 内环境)→血液循环 循环系统
素) →泌尿系统或皮肤 泌尿系统 →体外
5.分析教材第4页图表:
1)细胞外液成分归类。 2)哪些离子含量多?所起作用如何? 3)HCO3-、 HPO4-主要作用 。
6、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成分及差别?
内环境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各种营 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但又不完全 相同。 血浆中含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 白质含量很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D
1.默写体液的概念图、及其相互关系图! 2.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2)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4)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5)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3.造成组织水肿的原理,组织水肿的类型? 4.内环境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