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昼夜交替现象》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的第一课。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这三个因素相关。一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些,但大多数学生还不能。而这一课恰恰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昼夜交替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本课时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三是根据模拟现象突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课时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而我校属于中小城市,通过电视或书籍,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也知道些昼夜交替是由于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引起的,但不能完整的、清楚表述。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过程与方法:能提出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假说,并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做好模拟实验并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根据实验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3、情感价值观: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树立在没有其它新证据之前,大胆猜测假设,并努力验证自己的猜测的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提出昼夜交替的假说,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假说,并尝试解释。

五、教学难点: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

六、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白色乒乓球一个、手电筒一个、实验记录表一张、小纸人一张

七、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课堂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经历一种自然现象白天和黑夜,而白天和黑夜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的?

生:白天过去黑夜就来临了,黑夜过去又是白天,

师:白天又叫“昼”,黑夜叫“夜”,白天、黑夜重复出现的这种现象称为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课题:昼夜交替)

(二)提出昼夜交替的假说:

师: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和哪些物体有关?

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和地球、太阳的运动有关。

师:根据同学们的解释,大家一致认为昼夜交替现象的发生和地球、太阳的运动有关,太阳与地球怎样的运动方式会引起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生:同桌议一议,如果有困难可以打开教材72页,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发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情况有几种?

生:汇报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总结并板书:

a. 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

c.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球自转

师:同学们的这几种假设,那一种是正确的?怎样才能知道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三)昼夜交替模拟实验

1、什么是模拟实验?

师: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这次实验我们只能用模拟的方法,叫模拟实验。模拟实验首先要找出模拟对象的特征,,然后用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或物体来代替所要模拟的对象。今天我们模拟的对象是地球和太阳,用什么物体来代替地球和太阳?

生:用乒乓球代替地球,手电筒代替太阳。

师:它们之间分别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形状相似,手电筒还能发光。

2、教师演示实验步骤:第一种假设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1)把小纸人贴在乒乓球上,代表地球上的你。

(2)用乒乓球代表地球,手电筒光代表太阳光,让“太阳光”照射在“

地球”上。

(3)观察:你什么情况下生活在白天?什么情况下生活在黑夜?

生:有阳光的时候是白天,没有阳光的时候是黑夜。

(4)发生昼夜交替现象时,“太阳”、“地球”分别在做怎样的运动?

生: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至东向西运动。

(5)为了更好的交流,我们还可以画出实验的示意图,用箭头线表示手电筒和乒乓球的运动方式和方向。(板书)

?

3、在实验时,请注意以下情况:(课件出示实验提示)

(1)乒乓球与手电筒的距离要适当,以照亮半个乒乓球为宜。

(2)手电筒在转动过程中,光源方向始终要对准乒乓球

(3)认真观察:小纸人昼夜变化时“太阳”和“地球”在如何运动。

(4)以同桌为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

4、开始实验,完成实验记录表。

昼夜交替现象实验记录表

假设运动情况运动示意图能否出现昼夜交替(能或否)

(四)汇报交流

1、请已完成实验的同桌配合用实物投影展示示意图并解释。

教师巡视时,发现有代表性的小组汇报。

2、教师引导发现总结几种不同的方法,并板书。

3、师生共同分析:这些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成立吗?

生:都比较合理。

4、这些解释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吗?

生:地球和太阳都作相对的圆周运动,都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五)小结

1、师:经过前面各小组的交流,我们一起来有根据的再次分析一下: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多少种可能?

2、经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有许多情况会发生昼夜交替现象,在没有新的证据前,前面那些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暂时是正确的。那么,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研究。也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这方面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并把查到的资料的带到课堂上。

八、实验记录表:

昼夜交替现象实验记录表

假设运动情况运动示意图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能或否) 九、板书设计:昼夜交替现象

①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

②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

?

十、教学评价

1、在“提出昼夜交替的假说”环节中采取教师评价,语言是否完整、清晰,表达是否到位。2、在“模拟实验”环节中采取小组内评价,是否每位成员都积极参与。

3、在“汇报展示”环节中采取教师、学生对汇报者实验活动作出评价,展示是否大方得体,声音是否洪亮。示意图是否清楚地反映了日、地运动的关系,是否用词恰当。实验记录是否整洁,填写是否准确完整。

十一、设计特色

此设计是根据我校五年级学生的情况,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际情况再次修改设计的。

1、课题引入比较直接、省时。在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白天、黑夜,但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因此,用“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提出问题,直接嵌入课题,激发探究欲望且省时。

2、“提出假说”用看书的形式,降低了难度,为学生提出假说提供了依据。在教学本课时,在第一个班我没有让学生打开书边看、边思、边议,结果只有个别学生能说出地球绕太阳转;地球自转,而且只是说的有点意思,语言组织不完整,重复、颠三倒四,很不理想。上第二节课时,用了本次设计环节,效果比较好。

3、模拟实验环节。我采用先演示,后分组实验的形式,为学生下面的实验提供了模仿的依据,明白了实验的步骤、实验记录,尤其是明白了“运动示意图”的填写方式,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

4、课件出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少走弯路,为实验的顺利完成提供信息,节省了时间。

5.板书设计比较醒目。运用了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形式,直观地说明出现昼夜交替每种情况时地球、太阳运动的方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