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曹操刘备人物形象比较

合集下载

举例介绍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法

举例介绍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法

举例介绍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法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部以历史为基础的巨著,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

以下是其中三个主要手法的举例介绍:
1. 对比描写: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性格、智谋和行为来展示他们的个性特点。

例如,曹操和刘备是《三国演义》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曹操机智而狡诈,善于用计策,而刘备正直而仁爱,忠诚正直。

通过对比两人,塑造了曹操聪明而权谋,能冷静面对荆州失利,并利用周瑜的计策将刘备击败;而刘备则以仁义为重,才华不及曹操,但以其真诚和忠诚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2. 描述外貌形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来展示他们的个性和特点。

例如,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智谋重要人物,他被描述为身材高大而清瘦,面容明亮,戴着巾帽,手持羽扇。

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诸葛亮聪明才智、仪态端庄的形象,使读者对他形成深刻的印象。

3. 对话展示人物性格: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思想。

例如,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忠勇武将,他的性格特点通过他与刘备、曹操等人的对话得以展示。

在一次与刘备的对话中,关羽坚决表达自己对曹操的敌意,显示了他对朋友和义气的重视。

在另一次与曹操的对话中,关羽坚决拒绝了曹操的好处,彰显了他对忠诚和信义的坚守。

这些对话揭示了关羽忠诚、坚毅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比描写、描述外貌形象和对话展示人物性格等手法,《三国演义》成功地刻画了众多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对每个人物都产生深入的认识和强烈的印象。

曹操与刘备形象比对

曹操与刘备形象比对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那时候,蹇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按理说:曹操是出自宦官世家,结果他背叛了那个腐朽的阵营,昭示了他进步,向往光明,公正严明的一面。
6.个人修为方面
曹操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不管到了再怎么样困难的时候,曹操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刘备还要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他倒不想想自己这个流氓欺软怕硬,专门傍大款。他是几姓家奴呢?他先投靠公孙瓒,这是第一姓;后来曹操征徐州时,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公孙瓒手下田楷,楷和刘备俱前往救之,陶谦以丹阳兵四千赠他,有奶便是娘,刘备遂去楷归谦,此是第二姓;后来他兵败于比他更狠的流氓吕布,无奈之下只好投靠曹操,此是第三姓;因青梅煮酒之事,害怕东窗事发,就厚着脸皮去投奔昔日为敌的袁绍,此是第四姓;官渡之战见袁绍大势已去,关羽也流亡归来,就找好下家刘表,急不可待地跳了过去,此是第五姓;赤壁之战后因为混出了点名气,被刘璋请去,结果看中了四川的地皮,又欺负刘璋软弱。连本家亲戚的地盘也不放过,终于喧宾夺主,得成正果。此是第六姓。刘备这个“六姓家奴”在三国这个叛变是家常便饭的年代,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吧?我想吕布见了刘备也应该说:“我对于你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似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又似窗外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永无休止!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一、蜀国1、刘备:曹操一言不发的死敌,浓批背影神秘,绰约清新,仗义疏财,谦和慈祥,博受数江东群雄,并实力支持其施行信用军法,创建蜀汉,转败为胜,成就一代英雄。

2、诸葛亮: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和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以其灵巧的头脑,让三国彻底进入科学管理。

其生平洞察力和创新能力,极大地推动了三国时代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3、关羽:英勇善战,号称“五虎将”之首,战场钢铁般坚毅,为官矜持,死守礼仪,令刘备叹服不已。

它南巡气,抗拒曹操百万大军,志士仁人,勇于死士,堂堂正正,把握空手,越挡越勇,成为蜀汉为敌所尊敬的军事革命家。

二、魏国1、曹操:东汉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曹魏的建立者,尤以“攻无不克,掠无不取”而著称。

曹操以其明智精辟的战术,勇猛坚毅的军锋,让自己时时刻刻被人们冠以“曹孟德”,“大汉霸主”的尊号。

2、魏延:东汉末大将,醉白马赤劒皆杀空,名垂千古,既是勇猛果敢的英武之士,又是机智灵敏的军事家,曾多次击败曹操,下田苗立战场,乃是曹操最佩服之将军。

3、荀彧:翰墨名士,大汉末贤智宰相,被誉为“东汉最后一个太守”。

曹操也信任他,赐以“荀攸”封号,任用他为曹魏国吏,以荀彧为核心施行政策,一方面把握军民关系,使曹魏尊崇有序,使曹操在内政方面的统治更为牢固。

三、吴国1、孙策:他有“病虎”之称,勇猛奔袭,犀利进攻,极具王者气概,在灵巧漂亮的大胆决断加上坚定不移的道义信仰下,斩破东吴军团国势,使吴军成为此地争霸的最强力量。

2、陆逊:号称“谋臣”,他在军政篇章上,独具匠心的谋略,一鼓作气,迅速把握了藩镇之势,凭借实力将南吴很快推广江浙,使吴国从一个山港小国,发展为大一统的大强国家。

3、司马懿:历任丞相,被誉为“谋无双”,政策精英。

他的智慧与才智,使新曹政制得以加强,鲜明的正义,号召各地豪杰聚众,展现一揽子政策,其表现出对实现共同目标,破解特殊危机的英明判断,居功至伟。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及其价值观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及其价值观

刘备的人物形象与价值观的关系
刘备的人物形象: 仁德、忠诚、智慧、 勇猛
刘备的价值观:以 仁义为本,注重君 臣之义、兄弟之情、 人民之安乐
关系:刘备的人物 形象与价值观相辅 相成,塑造了一个 具有高尚品德和坚 定信仰的英雄形象
影响:刘备的价值 观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成为儒 家文化中忠诚、仁 义、信用的代表
诸葛亮的人物 形象及其价值 观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智慧的代表:精 通兵法,善于谋 划
忠诚的典范:为 蜀汉国家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
仁义的化身:爱 民如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厚待士 卒
品质高尚:清正 廉明,为人正直
诸葛亮的价值观
智慧:善于谋略,精于兵法, 具有卓越的智慧
忠诚:对国家、民族的忠诚 高于一切
仁爱:关心百姓疾苦,致力 于民生改善
孙权的价值观
忠诚:孙权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使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立场,为国家 的繁荣和安全而奋斗。
仁爱:孙权注重人性和人情,关心 人民疾苦,尽力为人民谋福利,展 现出仁爱之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智慧:孙权善于运用智谋和策略, 能够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清醒 的头脑,做出明智的决策。
勇气:孙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 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敢于担当重任。
曹操的人物形象与价值观的关系
曹操的人物形象:机智、果断、有野心 曹操的价值观:以权谋为中心,追求个人功利 关系:曹操的人物形象与价值观相互影响,塑造出独特的性格特点 表现: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行为和决策都体现了他的价值观和人物形象
刘备的人物形 象及其价值观
刘备的人物形象
智慧:善于谋略,精于用人
孙权的人物形象与价值观的关系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形象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形象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介绍
1.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建
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但在政治上较为残暴,
多有杀戮。

曹操性格复杂,有时冷静沉着,有时暴躁易怒。

2.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以仁爱、礼义著称,善于用人,注
重发展民生。

刘备性格宽厚、仁慈,但在某些时候也显得过于谨慎、犹
豫不决。

3.孙权:东吴的建立者,他聪明机智、善于谋略,具有领导才能。

孙权性
格坚毅、果断,但有时也显得过于多疑、不易信任他人。

4.关羽: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以勇猛善战、义气深重著称。

关羽性格刚
烈、忠诚,勇猛无比,但也有些孤傲、不容他人。

5.张飞: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性格豪爽、勇猛无畏,但有时也显得过于
急躁、不够沉稳。

6.诸葛亮: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先生”,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
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智慧超群、谋略高超,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诸葛亮性格谦逊、谨慎,但有时也显得过于固执、不容他人异议。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这些人物各有特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一、刘备——仁德之君,情深义重刘备啊,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人称刘皇叔,听着就让人觉得亲切。

他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仁德,走到哪儿都像是带着一股子春风,暖洋洋的。

你说他为啥能这么得人心?还不是因为他心里头装着老百姓,眼里头看着兄弟情。

1.1 仁心待民,如沐春风记得那会儿,刘备在徐州当差,城里头闹饥荒,老百姓饿得跟啥似的。

刘备一看,心里头那个急啊,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粮食全拿出来分给大伙儿。

他自己呢,就啃点野菜,喝点稀粥。

这事儿传出去,老百姓都夸他是活菩萨下凡,说他是真真正正的好官。

1.2 桃园结义,情深似海再来说说刘备的兄弟情。

关羽、张飞,那可是他的左膀右臂,铁哥们儿。

想当年,三人在桃园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那场面,比亲兄弟还亲。

后来,关羽被曹操抓了去,刘备心里头那个急啊,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天就想着怎么把兄弟救出来。

这份情谊,比金子还重,比海水还深。

二、诸葛亮——智谋无双,鞠躬尽瘁诸葛亮,那可是三国里头的大名人,人称卧龙先生。

他这人,聪明绝顶,啥事儿都难不倒他。

而且啊,他对刘备那是忠心耿耿,一辈子都在为蜀汉操劳。

2.1 草船借箭,智计百出说起诸葛亮的智谋,那可真是一绝。

就拿草船借箭这事儿来说吧,周瑜故意刁难他,让他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不用十天,三天足矣。

”结果,他还真就做到了。

他让人扎了几十只草人,放在船上,趁着夜色,借着东风,就跑到曹操的地盘上去“借”箭了。

曹操一看,以为是敌军来袭,连忙放箭。

结果,箭全射在了草人上。

诸葛亮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借到了十万支箭,把周瑜都给看傻了。

2.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那可是没得说的。

他一辈子都在为蜀汉操劳,从没出过半点差错。

刘备死后,他把刘禅当亲儿子一样照顾,尽心尽力地辅佐他。

可惜啊,天不遂人愿,诸葛亮最终还是没能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

他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蜀汉的江山社稷,真是让人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三、曹操——一代枭雄,亦正亦邪曹操这个人啊,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三国演义各个人物性格分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演义各个人物性格分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演义各个人物性格分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导语: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1、赵云性格;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忠心耿耿2、关羽性格;正气凛然。

赤胆忠心,武功高强,骄傲自大3、张飞性格;粗犷,暴躁,不善用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5、诸葛亮性格;谦虚谨慎,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但多谋少断7、曹操性格; 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那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人物特征: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5、赵云的人物特征: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3、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6、孙权的人物特征: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7、周瑜的人物特征: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8、吕布的人物特征:1、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2、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三国演义》的人物特点

《三国演义》的人物特点

《三国演义》的人物特点《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长篇小说,其中描写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特点。

1. 刘备:仁义精神、忠诚正直刘备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一生追求仁义精神,为民除害,对下属关心备至,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他对朋友的忠诚正直,使得关羽、张飞等人对他效忠至死。

2. 关羽:刚烈勇敢、信义高尚关羽是三国时期的另一个著名人物,他一身红色战袍,长髯飘摆,形象极具魅力。

他个性刚烈勇敢,没有畏惧任何困难和危险。

他的信义高尚,斩颜良、文丑、曹性等数十名敌将后,却放回了曹操的妻子子女,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3. 张飞:豪迈直爽、性急暴躁张飞是刘备的亲密战友,他豪迈直爽,脾气热烈。

他出身寒微,靠着一股勇猛的气势,成为了襄阳名将,或者说“五虎上将”之一。

但是他性急暴躁,缺乏谋略思维,最终在桃园结义的弟兄中最先去世。

4. 曹操:谋略超群、心狠手辣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权臣,他善于谋略,对手段狠辣,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具备治国才干的政治家之一。

在三国时期中,他利用相对弱小的实力,打败了袁绍、袁术、吕布等实力强大的对手,最终成为了权臣。

5. 孙权:聪明伶俐、仁爱有度孙权是东吴的建立者,他聪明伶俐,善于处理政治关系。

他的决策总是非常冷静且富有长远性。

他心胸宽广,推行“仁政”政策,使得东吴成为了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

6. 张昭:才华横溢、心性不凡张昭是东吴两大谋士之一,他才华横溢,思维敏捷。

他对政治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具有独特的思考视角。

他富有人性关怀,深受孙权器重。

7. 诸葛亮:智谋出众、仁义精神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他聪明过人,智谋出众。

他为了战胜魏国,不惜化身“卧龙”,提出了“草船借箭”等经典的策略。

他一生遵循仁义之道,在管辖的地区实行“精简治政”,使得百姓获得了实际利益。

总体而言,《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不但与真实历史有些许出入,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有所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人物形象比较
中文武春燕09021114
摘要:《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同为乱世英雄,有很多共同点和不同点,此文在他俩的相貌、文采、武艺、对待将士、民心所属方面做简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刘备
刘备和曹操同为乱世英雄,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能收人心,能识人用人,不盲目自大,知己知彼,有宽大的胸怀,都很有野心。

一、相貌
虽说人不可貌相,但当时那个年代,毕竟也是以貌取人的。

曹操:曹操的相貌《三国演义》中只有短短八字的介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可有个典故为人熟知“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可见曹操确实不敢恭维。

刘备:相比曹操的八字,刘备就显得多了,“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纯若涂脂。

”刘备可谓生的奇特,“两耳垂肩,双手过膝”这在古人眼里这可是帝王之相;“面如冠玉, ... ...
二、文采
曹操:曹操的文采不容置疑。

他的《观沧海》至今仍让人琅琅上口。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曹操之子曹植七步成诗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刘备:刘备可算不上是什么文人,更提不上什么写诗了,当年蔡瑁写诗陷害刘备对刘表有叛逆之心,而刘表却言“吾与玄德相处许多时,不曾见他写诗。

……”可见刘备并无多少文采,起码没有留世的文章、诗歌。

很显然,文采当然是由满腹经纶的曹操赢得,只得叹一句:“惜皇叔刘备,略输文采!”
三、武艺
一方将领拥有超高的武艺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

刘备,因为他是靠讨黄巾起得家,年轻时少不得要亲自上战场,而且斩杀曹操多员大将,所以武艺绝对过得去,刘备的武艺应该不在关张之下曹操年轻时也靠军功缙绅,是何进手下八健将之一,武艺也不会差,他还有横槊赋诗的能力,一条槊的重量恐怕不是一个文弱之人拿得动的。

四、对待将士
行军打仗怎能少了武将谋臣。

曹操:曹操的将士众多,武有张辽、典韦、夏侯敦这些勇冠三军的人,文有郭嘉、贾诩、荀彧一帮惊世之才,自己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刘备:刘备的手下也是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关羽张飞“三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诸葛孔明,“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与千里之外”;其他如赵云、马超、庞统等人也是一等一的人才,这些也不比曹操差。

刘备多礼贤下士,懂得抓住手下将领和老百姓的心意,这也是刘备得过人之处,不仅会像曹操、孙权等人会发现人才,发掘人才,任用人才,刘备还会善于抓住手下人的心,也就是忠诚二字!比如,赵子龙长坂坡舍命救阿斗,刘备把阿斗一摔,说了一句:“你这个东西,害我差点损失一大将......”这一举把赵云感动的是泪流满面。

从此忠心耿耿随刘备打天下。

刘备很好的利用了手下,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曹操更是举着唯才是举的旗帜,让只要是有才之人都能有他自己的位子,这一点,曹刘不分上下。

五、民心所向
得民心者得天下。

曹操善于纳谏。

刘备最得人心,只要他振臂一呼,很多百姓都会拥护。

曹操也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曹刘难分伯仲,从历史的行程看,曹操的雄才大略是刘备无法比拟的。

从人情的脉络看,刘备的“仁义”是曹操所可望不可及的。

当然也没人能说出孰强孰弱,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不同答案,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以上是我读《三国演义》对曹操、刘备的粗浅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