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及处理(一)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1]。
2010年1~6月,本院肝胆外科对28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术后并发症减少,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2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38~71岁,平均55岁。
均经临床确诊[2],并行脾切除手术。
手术方式采取术者在全麻下行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
2循证护理2.1提出问题对28例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需要循证护理问题为腹腔出血、顽固性腹水、血小板增高、膈下感染、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
2.2循证方法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证据,对资料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将所获得的证据和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与患者的需求相结合,制订、实施护理方案。
2.3选出证据,指导护理实践2.3.1腹腔出血开腹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后腹腔出血率为20%。
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的患者,因腹膜后侧支循环丰富,再加上肝功能不良、凝血机能障碍、脾功能亢进患者往往合并血小板减少,故易发生术后出血。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隔1h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并记录24h 出入量;(2)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应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
若引流液呈鲜红色,2h 内引流量大于100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循证护理付玲(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长寿401220)【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循证护理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5-0769-02中图法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3月15日第28卷第5期J Mod Med Health ,March 15,2012,Vol.28,No.5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RD )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严重、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诊治

・
2・
垦
丝盘查
堡
旦 鲞 箜 箜 期 ciJogd e,na t20,o 2N. h P t MdJ u y5 09V1 ,o n sr a a r1h . 3 2
P T的临床 表现 与其 形 成 的急缓 、 阻塞 部位 、 V 严重程度 等 因素有 关。慢 性 P T症状 隐 匿, v 无特 异
二、 断 诊
D :03 6 /m .i n1 7 -9 42 0 .20 1 OI1.7 0c a .s.6 34 0 .0 90 .0 js
作者单位 :5 0 1 3 0 0 福州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 通信作者 : 陈大 良, m i ce dl n@13 o E a : n aa g 6 . m lh i t
中国 师进 杂 堡 } 查2
旦 箜墼耋第 皋 塑
望
!
!
! : 丝!
・ 1・
・
专 家 论 坛 ・
门静 脉 高 压 症 术 后 门静 脉 系统 血 栓 形成 的原 因及诊治
陈大 良 吴尧崧
门静脉 系统血栓形成(V ) P T 是指发生于 门静脉 系统 , 包括门静脉主干及分支、 系膜上静脉 、 肠 脾静 脉 和 肠 系膜 下 静脉 的血 栓 , 门静脉 高 压症 外 科 手 是 术后常见并发症,最早于 19 年报道 ,发 生率为 85
峰 值 I30×l礼 是 P T的 高危 因素I 而 国外 则 > 0 0 V 4 J ,
报道 峰值 >6 0×19 。 5 0/ L 2 血 小 板 质 量 异 常 : 小板 因受凝 血 酶 、 . 血 肾上
腺素及组织损伤等刺激而活化发生凝聚, 血小板 的
黏 附和凝 聚功 能反 而增 强 , 易形 成 血栓 。 虽 然脾 功
肝胆外科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肝胆外科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由于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受损并累及全身其他脏器,同时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腔积液或其他并发症的存在,术前一般情况较差,加之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不同、术式繁多、创面广、损伤大,因而术后并发症较多而严重。
一、术后腹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为0.5%〜15%,可高达2%〜4%,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1原因(1)术后腹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时止血不完善,如脾动脉、小动脉结扎不紧,随着血管搏动逐渐向前推进以致滑脱,或术中渗血未得到完全控制、血管吻合口渗漏等。
(2)分流术后可因血管张力过大或术后过早起床活动致吻合口撕裂引起大出血。
(3)肝活检创面止血不可靠,导致术后出血,或关腹腔时健破腹膜外曲张静脉,当时未发现,致术后腹腔内出血。
(4)凝血机制障碍。
肝病常伴有凝血障碍,至少有85%的肝病患者出现凝血试验异常,正常肝脏能合成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纤溶系统的纤溶酶原和纤溶酶的抑制物也在肝内合成。
肝脏还能清除已激活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肝病凝血功能障碍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纤溶亢进及清除障碍有关,当有充血性脾肿大时,血小板减少也是容易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
1)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凝血因子H、VII、IX、X属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肝病本身可引起维生素K的摄取、吸收和利用发生障碍。
2)凝血因子的消耗增加:在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损害而释出“凝血活酶”样物质,同时肝脏清除此类物质的能力降低,因而引起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溶解。
3)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类肝素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物质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
4)纤维蛋白聚合异常、血小板量的减少和质的异常均可降低凝血功能而导致出血。
2.临床表现有腹腔内出血的症状,患者均有烦躁不安,或有腹部胀痛。
引流管短时间(12h)内流出大量较新鲜血,每小时流量>100m1,患者可出现低血容量休克。
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鲁长文;帅剑锋;汪晓明【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年(卷),期】2022(30)3【摘要】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9月因肝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前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术后第1、7天和峰值的血小板计数,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比较血小板术前术后的变化,并通过线性回归探索影响术后血小板峰值的因素。
结果 54例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分别和术后第1、7天和峰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峰值的时间集中在术后第12~14天;相关分析指出年龄、术前红细胞、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与术后血小板峰值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校正的回归方程为:术后血小板峰值=2.500×术前血小板+2.140×白蛋白-4.698×年龄-4.625×血清总胆红素,残差的方差分析F=5.349,P=0.001。
结论对于HLD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肝功能越好、年龄越小,术后血小板升高幅度越高,应予以重视,及时检测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减少门静脉血栓形成。
【总页数】5页(P194-198)【作者】鲁长文;帅剑锋;汪晓明【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8【相关文献】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数量变化分析2.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3.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分析4.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分析5.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联合手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于振宁

ÿ ² # Q³@áwx0 }~de (?ô于振宁1,杨 林2,鲁建国2(1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卫生所,北京100036;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西安710038)摘要:目的 分析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联合手术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联合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手术后门静脉压力较术前下降,血流量变小,门静脉内径显著变窄;术后肝动脉内径变宽,肝动脉血流量增加。
术后30dALT、白蛋白(Alb)、总蛋白(TP)、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以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值较术前7d无明显变化(P>0 05),而TBil、部分活化凝血酶(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3项指标有所下降(P<0.05);血小板(PLT)及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上升(P<0.05),术后30d与术前7d相比较,患者PLT数量显著增加(P<0.05),但MPV无显著改变(P>0.05)。
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联合手术能够明显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功能储备及凝血功能。
关键词:肝硬化;脾切除术;高血压,门静脉;血小板计数;血流动力学中图分类号:R65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14)12-1334-03Effectofsplenectomypluspericardialdevascularizationoncoagulationfunctioninpatientswithcirrhoticportalhy pertensionYUZhenning,YANGLin,LUJianguo.(ThehealthchinicoftheChinesePLAmilitaryhonourguard,Beijing10003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determineplateletcount(PLT),meanplateletvolume(MPV),andhemodynamicchangesinpatientswithcirrhoticportalhypertension(CPH)postsplenectomypluspericardialdevascularization(SPPD),andtoassessthesurgicaleffectoncoagula tionfunction.Methods Aretrospectiveanalysiswasperformedon83CPHpatientsundergoingSPP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08toDecember2012.Results Comparedwithpreoperativelevels,postoperativeportalvenouspressuredecreased,bloodflowwasreduced,andportalveindiameterwassignificantlyreduced;additionally,postoperativehepaticarterydiameterwasincreased,andhepaticarterybloodflowincreased.Blood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bumin,totalprotein,andfibrinogenlevels,thrombintime,andMPVdidnotsignificantlychange30dayspostoperativelyversus7dayspreoperatively(P>0.05);thecorrespondingtotalbilirubin,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ndprothrombintimerelativelydeclined(P<0.05),whereasPLTandprothrombintimeactivityincreased(P<0.05).TherewasasignificantincreaseinPLT(P<0.05)butnosignificantchangeinMPV30dayspostoperativelyversus7dayspreoperatively(P>0.05).Conclusion SPPDcansignificantlyimproveliverfunctionalreserveandcoagulationfunctioninpatientswithCPH.Keywords:livercirrhosis;splenectomy;hypertension,portal;plateletcount;hemodynamic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4.12.024收稿日期:2014-09-09;修回日期:2014-09-22。
肝硬化的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前后护理

肝硬化的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前后护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发展到中晚期,会相继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脾功能亢进、腹膜腔感染、胃肠功能失调等。
如果这些并发症得不到有效的预防和正确的治疗,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这些并发症在性质上虽是良性的,但其后果是严重的,预防和治疗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重要的医学课题。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什么意思?肝硬化是肝脏的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肝硬化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表现。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就是肝硬化的症状之一,这是一种因肝硬化造成的静脉内高压的现象,了解什么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从而能够更加了解这种肝硬化的症状。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因肝硬化使门静血流受阻,血液瘀滞时,则门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门静脉压力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如脾肿大、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
治疗要点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主要是针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并发症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可分两类:一类是分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另一类是断流术,阻断门奇静脉的反常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目前“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最为有效。
1.手术前护理:(1)保证充分休息:以减轻肝脏代谢负担,提高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2)增进营养及保肝:①给低脂、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根据肝功能决定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
②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给清蛋白、血浆、支链氨基酸等。
③贫血、凝血机制障碍者,输全血、用维生素K.④给保肝药物和多种维生素,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3)预防出血:消除任何能增加腹内压的因素(如咳嗽、便秘);避免进食干硬或刺激性食物,饮食不宜过热;药片应研磨后服用;术前一般不插胃管,如必须,应充分涂以石蜡油,轻巧地插入。
(4)预防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日。
对9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因素进行分析,观察重点,对再出血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通过对术后动态监测生命体征,血小板总数、凝血酶原时间及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等,判断有无再出血.严密监测和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和相关检查指标,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良好的术后护理,也是减少术后再出血的重要保证。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 确 保 手 术 室 财产 安全
手 术 室 贵重 仪 器 、 品 、 品相 对 较 多 , 须 对 器 械 室 、 物 药 必
期 。输血时要与麻 醉医 生共 同核对病 人科 室 、 床号 、 名 、 姓
性别 、 年龄 、 院号 、 型及 交 叉配血 检 查结 果 , 应 双签 住 血 并 名。遇进腹腔 、 腔、 胸 深部组织 的手术 时 , 术前 、 闭切 口或 关 体 腔前、 , 后 洗手护士和巡 回护士要共 同清点器 械、 缝针 、 纱 布等数 目, 并作好 记录。有 时夜 班工作量大 , 通宵无 眠 的情 况时有 发生 , 在后半夜 比较疲 劳思维和体力 衰减 的情 况下 , 更 应保 持警惕 。手术 中切取的标本 , 由手术 医生 、 回护士 巡 与洗手护士共 同核对组织名称 、 目, 好标本登 记后及 时 数 作 送至病理 科检 查 , 免标 本 丢失 。手 术器 械及 时 清洗 、 避 擦
干 、 油 、 扎 , 应 留置 至 次 日 , 上 包 不 以免 发 现 器 械 缺 少 时 及 时
贵重物品 、 品常规上锁 , 药 每天清点数 目, 并作好记录 。
4 保 证 水 、 、 气 的 安 全 电 煤
夜班护士巡查每个手术 间, 检查 白班有 无物 品遗 留 , 吸 引器开关有 无关 闭 , 电刀电源有无切 断。关 闭空调 , 检查煤 气开关 , 管道有无漏水 , 有情况及 时汇报相关人 员 , 发现 、 早 早维修 , 减少损失 。
例、 B级 1 0例。8 例有少量腹水 , 经治疗 后消失 。B超 检查 提 示: 脾脏轻 中度肿大 , 或厚 > c 无巨脾 。c 4m, T检查示 : 脾脏轻 中度肿大 , 6~1 为 0个肋 单元。血小板 计数均 明显减 少 , 为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术后血小板增高的治疗

L 使 (L ) P T 常升高 , 虽然导致血栓一栓 塞性并发症 不多 见 , 一旦 发 者输 注浓缩 P T或新鲜 血 液 , 肝功 能恢 复在 B级 以上再 实施 但 生 于某些部位 的血管 , 视 网膜 动脉 、 系膜 静脉 、 如 肠 门静脉 主 干 脾 切 除 术 。
L者输注浓缩 P T或新鲜血 液 , L 使肝功能恢复在 B级 以上再实施 聚 治 疗 。
脾切除术 。
总之 , 肝硬 化脾 功能亢进行脾切除 术后 P T增 高较 常见 , L 我 常规使用抗生素 、 肝药 。术后第 2d开始 , 保 查血象 们根 据 P T升高的 不 同程 度采 取不 同的措 施 , L 我们 在 临床 中采
等, 常会 造 成 严 重 后 果 。本 院 自 19 99年 2月 至 2 0 0 6年 1 2月 间 对肝硬化脾脏肿大功能亢进患 者实施脾 切除 4 8例 , 后 P T< 术 L
P T由骨髓造血组织 中的 巨核细胞 产生 。生理状 态下新 生 L
成 的 P T先 通 过 脾 脏 , 有 13在 此 贮 存 。 贮 存 的 P T可 与 进 L 约 / L
维普资讯
临床和 实验 医学杂志 20 0 8年 6月 第7 卷 第 6 期
・1 9 ・ 5
肝 硬 化 脾 功 能亢 进 术 后 血 小 板 增 高 的 治 疗
高军 张凯 冯禄 ( 顺 市 中心 医 院普 外科 抚
血小板增高 治疗
辽宁
抚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及处理(一)
作者:劳景茂,梁冲,何文海,黄莹莹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小板(PLT)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统计分析153例肝硬化伴脾大脾亢患者脾切除术前后(肝硬化组)PLT计数和肝功能,观察PLT 变化趋势,比较脾切除术前后PLT变化和肝功能变化的关系,同时与脾外伤组对比。
结果肝硬化组术后多数PLT升高,部分不升高,甚至降低,并与肝功能相关。
肝硬化组较外伤组手术前后PLT变化不明显。
结论肝硬化PLT减少数量的原因除与脾肿大等有关外,还可能与肝脏功能变化有关。
【关键词】肝硬化;高血压,门静脉;脾切除术;血小板计数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往往伴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表现为血细胞三系中至少一系异常或明显降低,多数患者以血小板(PLT)明显降低为主要表现。
以往认为门静脉高压致脾功亢进可能是肝硬化患者PLT减少的主要原因,通过手术(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降门静脉压力后,脾功能亢进多可消除,PLT数量多恢复正常。
但近年临床实际研究表明〔1〕某些患者后两条不能满足,有些患者脾切除后血细胞,尤其是PLT并未回升,甚至降低。
笔者通过检测15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前后PLT数和肝功能各项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有无腹水及肝性脑病等),并以脾外伤组比较。
旨在探讨肝硬化脾切除术前后PLT数量变化的原因,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科2000年1月~2007年5月间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53例(肝硬化组),其中男91例,女62例,年龄22~78岁,平均38.2岁,均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手术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31例,余为择期手术。
肝功能分级方法采用Child-Pugh分级方法。
术前ChildA级84例,ChildB级57例,ChildC级12例。
以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83例为对照组。
1.2方法血常规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coulter750)。
肝功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20)。
分别测得术前和术后第3、7、15天的PLT及肝功能各项指标。
1.3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s来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肝硬化组术前肝功能分级及术后相应PLT变化术前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加,术后PLT不升和降低的比例增加。
在术前ChildA-B-C分级中,分别有1
3.09%、28.07%和50.0%的患者没有回升甚至降低,表明随着术前肝功能储备功能下降,术后PLT数量恢复不良,见图1。
图1术前肝功能分级及术后PLT变化(略)
2.2肝硬化组术后PLT变化情况及相应术后肝功能分级见图2。
图2术后肝功能分级及PLT数量变化(略)
注:术后PLT降低患者中有4例死亡
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加,其术后PLT不升甚至降低的比例增加。
ChildA-B -C中,术后PLT不升和降低的比例分别为7.14%、49.12%和91.6%。
肝功能分级与PLT数量呈高度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65。
提示脾切除术并不能完全或不能纠正PLT降低,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PLT不能恢复正常。
2.3肝硬化组与脾外伤组手术前后PLT变化趋势见图3。
图3肝硬化组与外伤组手术前后PLT变化趋势曲线(略)
脾外伤组较肝硬化组手术前后PLT变化明显,提示肝硬化组较外伤组术后PLT数量总体恢复不良。
2.4肝功恶化组与肝功好转组手术前后PLT变化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PLT变化情况(略)
肝功能恶化组:肝功能由ChildA、B分别降至B、C肝功能好转组:肝功能由ChildB、C升至A、B。
肝功恶化组手术前后PLT变化不显著(P>0.05),肝功好转组术后PLT较术前血小板升高明显,手术前后PLT变化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提示随着肝功能的变化,PLT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