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 W orl d Hea lth D ig e stM edica l Peri odica l医学论坛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冷红艳(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 157400)【摘要】外科手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是临床上防止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有效的手术方式[1]。
由于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脾切除手术损伤大,对护理要求高,只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断流脾切除;护理【中图分类号】R322.2+1 【文献标识码】B外科手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是临床上防止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有效的手术方式[1],我院外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85例,其中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16例,现对其原因、预防及护理做一探讨,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85例,男58例,女27例;年龄29~75岁,平均42.8岁;Child A级35例,Child B级38例,Child C级12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65例,手术方式为单纯脾切除22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63例,52例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其他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
2 结果85例断流脾切除术,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8%(16/85),死亡2例,死亡率2%(2/85),具体情况分别为腹腔内出血和腹腔内大量渗血4例,术后感染7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脾热4例),大量腹水3例,急性门静脉血栓2例。
3 讨论3.1 术前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均病程反复,患者常有多次求诊的经历,其中1例肝硬化患者先后出现5次消化道出血,而且需手术治疗,致使患者情绪低落,怀疑自己的疾病难以治愈,失去生活信心,产生焦虑、怨恨、自暴自弃等情绪。
门脉高压患者脾脏切除术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 : : B
文章编号 :0 6— 4 1 2 1 ) 9— 0 4— 2 10 6 1 (02 0 0 3 0 品; 术前 常规禁食 1 , 饮 6 , 2h禁 h 以免手 术 中因恶 心 、 呕吐发 生 窒息及吸人性肺炎 , 可预防术 后腹 胀 , 还 经护理本组术 中未有 患 者发生呕吐窒息 ; 术前 2 6例患者均插 胃管 , 持续 胃肠减 压 , 空 排 胃内容物 , 减轻 胃肠胀气 , 以便更 充分地暴露 手术视野 , 防止 术
25 其他准备 .
强术后并 发症 的护理与观察 , 可使 手术 患者获得更好 的效果 , 现
将 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 临床资料 本院 2 0 0 8年 1 1月 一 0 1年 l 收治 门脉 高压症患者 2 21 2月 6
术前戒烟 、 , 酒 注意保 暖 , 免感 冒, 避 以减 少呼 吸道分 泌物 , 防止术后 肺部感染 ; 术前 留置尿管 , 排空尿 液使膀胱空 虚 , 以免 术 中损伤膀胱 ; 术前 晚适 当使 用镇 静药 物 , 保证 患 者充 足 的睡 眠; 术前 半小时使 用抗生素 1次。
肝 叶切 除术是治疗肝 内胆管结 石的 主要 方法之一 , 是一 种 比较 复杂且创 伤较 大的腹 部手术 , 而肝 叶切除术 已从原来 的非 规则性 、 规则性及解剖性肝切 除向现代 肝脏学 的精准肝切 除理
肿3 , 例 残余结石 7例 , 肺部感染 6例 , 1 无 例死 亡 ; 术后 2周 进
术前责任护士应充分 了解患者 的心 理状态 , 经过 术前交 流 发现严重焦虑患者 2例 , 担心 手术是 否安全 。责任护 士耐心 地
向其讲解 手术 过程 、 方法 、 安全性及 先进性 , 助手术 图片和 并借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症15例护理体会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症15例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0-12-07T13:43:18.8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2期供稿作者:吴伟丽[导读] 防治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和解除脾功能亢进是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
吴伟丽(衢州市中医医院外科浙江衢州 324002)【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272-02【摘要】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症15例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不明原因发热6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膈下积液感染2例,腹腔内出血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例,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
13例治愈,2例死亡。
结论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可减少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并发症护理防治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和解除脾功能亢进是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
回顾我院1998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以脾切除术为主要术式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占19.0%,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1-63岁,平均45.3岁。
术前最后一次肝功能检查Child-pugh分级:A级1例,B级2例,C 级12例。
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12例。
1.2麻醉与手术方式 4例采用硬膜外麻醉,7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加全麻,4例采用全身麻醉。
行门体静脉断流术8例,行单纯脾切除术5例,行门体静脉分流术2例。
2 结果15例患者中死亡2例,1例为术前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术后并发腹腔感染,诱发急性肝功能衰竭于术后2个月死亡;1例急诊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手术后,术后第3天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
因腹腔内出血合并休克再次剖腹探查1例,经缝扎胰尾小动脉后治愈。
门脉高压脾切术后护理

门脉高压脾切术后护理门脉高压是因肝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导致肝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症,其临床表现有脾肿大、脾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脾切除加断流术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的主要手段,但肝硬化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肝功能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因此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使手术患者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脾切除加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25例,经系统精心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先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5例,其中男19人,女6人,年龄45-62岁,平均年龄52.4岁,均为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症,12例上消化道出血史,1例有糖尿病病史。
1.2 结果治愈18例,腹水3例,出血2例,术后感染2例,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1例。
2 术后护理2.1 术后一般护理2.1.1 术毕回病房后按全麻常规护理。
未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清醒后如血压平稳,病情许可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引流。
2.1.2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和精神状态的改变。
尤其是对血压和精神状态的变化要特别重视,如有情况要及时处理。
2.1.3 保持引流管通畅,认真记录引流液性质和出入量。
一般术后可有少量血性液体流出,但引流鲜血在100ml/h,持续2h以上,应立即报告医生检查是否有内部活动性出血,给予相应处理。
2.1.4 禁食期间注意口腔护理,协助患者饭后温开水漱口,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
2.2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2.2.1 出血2.2.1.1 腹腔内出血术后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72h内,常因大出血而引起肝昏迷导致死亡。
因此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尿量、腹部体征的变化,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血,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形状及每日引流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2.1.2 上消化道出血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倾向。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毒的重要性,提高饮食及治疗的遵医行为,促进 排铅。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组婴幼儿在3个 月、6个月时M D I和P D 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0.05),表明健康干预改善了新生 儿的结局。
1岁以内为婴幼儿对铅暴露影响的敏 感时期,因此加强对铅暴露婴幼儿的排铅以及神经 行为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铅暴露对孕妇的妊娠结局有不良影 响,健康宣教、驱铅治疗及饮食生活方式指导等综 合干预措施能够改善妊娠期结局。
参考文献1黎小兰,庄少雄,陈运彬.脐带血铅对新生儿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 影响的研究现状[J1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16(7):444〜446.2韩松,梁多宏,张莹,等.宫内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神经行为 及体格发育影响[J1中国公共卫生,2013,29(9)1283"1285.3陈林,林洁,任秀娟.不同治疗方案儿童驱铅效果与血微量元素 变化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3)#8"80.4朱军,梅茹,姚起.血铅、镉、钙、锌及铜水平与孕妇稽留流产的 相关性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6):1057"1061.5易受蓉,罗学荣,杨志伟,等.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在我国的修 订(城市版)[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1(2):71"75.6X ie X,D in g G,C u i C,e t a l.T h e e ffe c ts o f lo w—le v e l p r e n a t a l le a d e x p o s u r e o n b ir th o u tcom es[J].E n v ir o n P o llu t,2013,175(8):30"34.7陈文,孙宏,陈晓东.妊娠期非职业性低水平重金属暴露与新生 儿生长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31(2):140〜142.8倪玲玲,邵婷,陶慧慧.孕前6个月父母生活、职业环境暴露对 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2):136〜142.9韦云秋,黄坚芳,庞丽,等.企业内驱铅治疗群体规范化护理健康 教育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797〜2798.(收稿日期:2017-08-07)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王俊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2202017.07护理经验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张 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 要】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方法:将所有患者按照术后有无出现静脉血栓将其分为两组,PVT 组共31例,非PVT 组共49例,对造成患者形成静脉血栓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PVT 组患者的肝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脾静脉宽度、门静脉宽度和抗凝药物使用均与非PVT 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 分析得出,影响患者术后形成PVT 的主要因素为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和未使用抗凝药物,经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导致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的因素比较多,在临床实践中,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静脉血栓;护理体会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将其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以此来研究术后血栓形成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患者46例,女患者34例,患者年龄在31-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6.3)岁,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出现静脉血栓将其分为两组,PVT 组31例,非 PVT 组49例,其中PVT 组中男18 例,女 13例,年龄 33 -72 岁,非 PVT 组中男 28例,女 21例,年龄31-74岁。
1.2 疾病判定标准在本研究中,入选的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同时,还通过临床体检、CT 、MRI 等手段进行辅助确诊;经过检查,患者在术前均无门静脉血栓形成。
在知情基础上,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行经脾切除术联合血管断流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均排除相关禁忌症。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发热的观察和护理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发热的观察和护理
湖南省血 吸虫病 防治所附属湘岳医院 李玲玲 周瑞红 马 雨慧 费艳霞
摘要 目的 观察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发热的特点 ,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 。方法 对 5 例 门静脉 高压症脾切 除术后体 温> 8 3 ℃, 8 持续发热 3天 以上的患者资料进 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6 %的发热与并发症有 关,8 2 5 例发热病例 中3 6例 出现 了 7种共
流 ,1 例膈下感染者行手术切开引流 , 例 门静脉血栓形成 者 2 应用 阿斯 匹林肠溶 片治疗 ,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 ,治疗时间
1~ 5 。 4 2d
2 讨 论
21脾切除术后发热的原因分析 . 21 脾脏是~周 围免疫 性器官 , Im的合成 、 .1 . 与 g 吞噬功能有
例 出现 了 1 例次并发症 : 例体 温> 8 ' 持续 时间< 天患 6 7 3. 5 E、 5
过性免疫性功能低下 ,术后易发生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而
成为术后发热的主要原因。 本组病例中 6%( , ) 2 3 5 与各种并发 68 症有关 , 多能找到病 因, 且 本组 病例中 3例发 热持续 2 以上 周
表 2 不同种类并发症患者发热程度 与持续时间
1 . 一般特点 :本组 7 例 ,8 .1 2 1 5 例患者出现不 同程度的发热 , 占 8 %, 2 发热持续 时间 3 1d 最高温度 3 O 均为不规则 -9 , 8 4 ℃,
热。2 例患者于术后 当 E即开始发热 , 5 %;4例患者于术 9 l 占 O 2
平均( . + 3 岁 ; 4 9 1. 70 术前肝功能 C i — u h hl Pg 分级 A级 3 d 2例 , B级 3 , 9例 ,术 中肝组织活检证实血吸虫肝硬化 3 O例 C级 8 例, 肝炎后肝硬化 7 , 例 混合性 肝硬 化 2 , 6例 施行单纯 脾切 除 术2 0例 , 脾切 除+ 断流术 5 例 , 中采用 连续 硬膜外麻醉 3 1 其 1 例, 全麻 4 0例。 1 发热特点 . 2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B超 检 查无 异 常 , 这种 反应 一 般 不需 要 特殊 处 理 。 如 果 体 温过 高 , 过 3 同时 患 者 出现 头 晕 、 色 潮 超 9C, 脸
红 、 吸 困难 等病 状 时应 按一 般 发 热病 人 常 规护 理 。 呼
本组 5 0例病 例 中男 性 4 0例 , 性 女
做 好 详 细 病情 记 录 和用 药 情 况 , 根据 病 情 及 时 调 整
用量 。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广 西 区人 民 医 院 肝 胆 外 科 ( 3 0 1 范 淑 君 5 02 )
门 静 脉 高压 症 患 者 在 行 脾 切 除 、 流 或 断 流术 分
后, 易合 并 出血 、 发热 、 下 积液 、 血 、 昏迷 、 膈 积 肝 吻合 口瘘 等 多种 并 发症 。 强 护理 , 加 密切 观察 病 情 和 及 时
应 用微 泵 静 注这 些药 液 后 , 现有 以下优 点 : 给 药 发 ① 得 到 了保 证 , 均匀 、 量 、 续 , 药效 果 好 。② 便 于 定 持 用 掌握 用药 的速 度 及量 , 使病 情 得到 及 时控 制 或救 治 ,
是 否相 符 。 观察 注 射 的局 部情 况 , 无 出现 炎症 反 ② 有 应或 输 液管 脱 落 。③ 出现报 警 , 时 寻 找 原 因 , 及 及时
维普资讯
40 2
An h lg fM e cn ,u e 2 0 . 1 2 。 . to o yo diie J n 0 2 Vo . 1 No 3
物 量 的 波动 , 严 重影 响 病人 的生命 体 征 。 疗 剂 量 可 治
控制严格, 用小 了达 不 到 效果 , 用大 了又可 能 出现 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1]。
2010年1~6月,本院肝胆外科对28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术后并发症减少,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38~71
岁,平均55岁。
均经临床确诊[2],并行脾切除手术。
手术方式采取术者在全麻下行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
2循证护理2.1
提出问题
对28例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需要循
证护理问题为腹腔出血、顽固性腹水、血小板增高、膈下感染、消
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
2.2循证方法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查阅相关资料,
寻找证据,对资料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将所获得的证据和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与患者的需求相结合,制订、实施护理方案。
2.3选出证据,指导护理实践2.
3.1
腹腔出血
开腹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后腹腔出血率为
20%。
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的患者,因腹膜后侧支循环丰
富,再加上肝功能不良、凝血机能障碍、脾功能亢进患者往往合并血小板减少,故易发生术后出血。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隔1h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并记录24h 出
入量;(2)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应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
若引流液呈鲜红色,2h 内引流量大于100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付
玲(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长寿401220)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门静脉高压;
脾切除术;
循证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5-0769-02中图法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
B
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3月15日第28卷第5期J Mod Med Health ,March 15,2012,Vol.28,No.5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RD )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严重、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玻璃体切除加硅油填充术主要用于常规手术方式不能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但术后引起的并发症(高眼压)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
因此,硅油填充术后做好眼压的观察、心理护理、体位指导、不良反应观察、术后防感染及做好出院指导等有效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科于2011年1~6月共行视网膜脱离手术220
例,巩膜外50例,玻璃体切除术25例,玻璃体切除加气体交换术
20例,玻璃体切除加硅油填充术110例,其中硅油填充术后15例
在不同时期发生高眼压。
男女比例23∶19,年龄15~67岁。
本组患者中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0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共70例,黄斑裂孔15例,巩膜穿通伤和眼内异
硅油填充术后并发高眼压的护理
袁财莉,付
敏,郝廷静(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重庆400042)
【关键词】
高眼压;
手术后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
硅油;
手术后医护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5-0770-03中图法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ml ,且腹腔抽出不凝血液,提示有内出血的可能。
应立即通知医
生,并做紧急手术准备,本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手术后24h 内死亡。
2.3.2顽固性腹水门静脉高压症者因肝功能受损,总蛋白低,
术后腹水时间长。
护理措施:(1)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2)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3)遵医嘱静脉补充清蛋白、血浆;(4)及时抽血查电解质。
本组病例腹水时间在15d 以内者27例,大于1个月者1例,经积极护肝、利尿、静脉补充清蛋白、血浆等治疗均治愈。
2.3.3静脉血栓血小板增多是脾切除术后的常见现象[2],血小
板计数升高一般不超过500×109/L ,但也有达1000×109/L 以上者。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可导致一些严重问题,术后无论血小板计数上升的程度如何,均有发生血栓性并发症的危险。
此种病例术后早期应使用双嘧达莫或小剂量阿司匹林,血小板计数大于
1000×109/L 给予肝素治疗。
护理措施:(1)指导患者正确口服双
嘧达莫或阿司匹林;(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弥漫性腹痛、恶心、呕吐、血性腹泻、发热,应考虑静脉残端至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栓塞,应立报告医生。
发生血管栓塞早期应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治疗,或通过介入治疗取出血栓。
本组患者发生1例肠膜上静脉栓塞,通过介入治疗治愈。
2.3.4膈下脓肿脾切除手术后期,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首
先应怀疑膈下脓肿[3]。
因为膈下脓肿是脾切除手术后期发热的最常见原因。
开腹脾切除术后膈下脓肿发生率为4.0%~8.0%。
因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引流不畅或引流管拔除过早,均可导致膈下脓肿的发生。
保持引流通畅的关键是定时(间隔4~6
h )挤压引流管1次。
如发生引流不畅,可用30~50ml 无菌生理盐
水及时冲洗。
本组病例中发生1例膈下脓肿,伤口裂开,经充分伤口引流,换药处理治愈。
2.3.5上消化道出血除了手术创伤引起的胃黏膜病变所致外,
主要原因是断流术虽可改善肝功能,但不降低门静脉压力,反而使门静脉压力增加。
因此需密切观察便血和呕血的量,必要时做胃镜检查,确定再出血的原因。
术后胃黏膜病引起的出血,选用胃黏膜保护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可治疗再出血。
门静脉压力过高引起的上消化道再出血,可选用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或生长抑素及同类药物治疗,或内镜下套扎加注射小剂量硬化剂治疗和再次手术治疗。
2.3.6肝性昏迷其原因除了与分流术有关外,还与自身肝功能
较差,术后保肝治疗不力和摄入高蛋白饮食等有关,所以术后要及时给予保肝药物,严格控制高蛋白饮食,最大限量1g/kg ,而且要防止便秘、消化道出血、低血钾等诱因,还要保持肠道的酸性环境(pH<5~6),减少氨的吸收,可用生理盐水200ml 、白醋15ml 加新霉素保留灌肠,另外注意补钾,多吃含钾高的水果和香蕉等,改变机体碱性环境。
3随访结果
术后2个月对28名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率92.9%。
结果优(症
状完全消失)23例,占82.1%;良(仍有腹水,膈下脓肿)2例,占
7.1%;差(腹腔出血,死亡)1例,占3.6%。
4
小
结
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
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
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
它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结果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注重终末评价和质量保证,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由于病程长,肝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又因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手术比较复杂、创伤性大,术后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根据本组患者的实际情况,归纳出6个重要的并发症。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护理问题进行检索,寻找证据,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后,针对个体制定最佳护理方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
雁,杨荣华.关于“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华
护理杂志,2001,36(4):245-248.
[2]武正贵.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
[3]
盛招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6,20(1):131-132.
(收稿日期:2011-11-09)
(本文编辑:曾
玲)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