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终审稿)
《石油的炼制 乙烯》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乙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少量黑烟,不溶于水且稍有气味。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能力,感悟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步骤四:学生自学乙烯的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制备收集的乙烯并结合教材总结乙烯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
方法二: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纯净的氯乙烷,用乙烷与氯气取代产物为多种混合物。故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好。
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感悟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师追问:乙烯能和很多物质加成,那乙烯自身能加成吗?(学生做游戏,六位同学组成三个乙烯分子,然后加成到一块,观察特点)引出乙烯的加聚反应。
设计意图:
以生活中的化学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
步骤二:实验探究。
教师制备出乙烯。让学生在乙烯中分别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
让每位学生能亲自感受实验,验证乙烯的性质。通过实验调动学生学习乙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等能力。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3-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二课时)
《乙烯》教学设计
一、整设计思路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是不饱和烃的代表物质。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乙烯的教学能起到这种作用。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 完成《优化设计基础+能力》
步骤六: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石油的炼制 乙烯》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目标第2 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1 课时《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1.了解石油的炼制,乙烯是石油裂解产物。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掌握烷烃与烯烃的鉴别方法。
3.明确乙烯的结构,掌握加成反应。
教学重点1、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2、乙烯与氧气、溴水反应方程式教学过程: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导入新课,这部分内容原理简单,学生自学完成。
一、石油1.状态2.石油的成分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组成元素:、(最主要)、O、N、S化学成分: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3.石油的炼制【阅读感悟】认真阅读课本66—67 页,小组合作完成学案第一部分(石油的炼制)。
要求:1.先自己独立学习,后小组内讨论形成统一结论,并认真填写表一。
2.率先完成的小组投影展示,并作出必要的讲解。
表一石油的炼制学生展示学案,并解释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的原理以化学方程式表示,裂化与裂解的相同和区别。
[交流研讨1](1)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得到的产品是纯净物吗?(2)石油的分馏和裂化都能得到汽油,两者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活学活用】:下列关于石油加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混合物,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燃油的产量和质量C.石油裂解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D.石油炼制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过渡:石油的裂解产品乙烯用途图片展示引入乙烯二、乙烯1.物理性质2.组成和结构特点写出分子式后,学生动手组装乙烯的分子球棍模型,并与乙烷对比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对比乙烯和乙烷的结构特点3.化学性质:“乙烯的性质”实验视频演示三个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1))乙烯的氧化反应:①燃烧氧化方程式:②乙烯能被酸性KMnO4 溶液氧化且乙烯被氧化成CO2(2)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特点:有上无下,类似于化合反应。
与取代反应对比:有上有下迁移应用乙烯与H2 的加成反应:乙烯与HCl 的加成反应:乙烯与H2O 的加成反应:[交流研讨2] 通过几个问题讨论,掌握乙烯的性质(1).乙烯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但是用浸泡过酸性KMnO4 溶液的硅藻土与果实放在一起,可以延长果实的成熟期,达到保鲜的目的,你知道为什么吗?(2)乙烯既能使溴的CCl4 溶液退色,又能使酸性KMnO4 溶液退色,二者原理一样吗?(3)怎样鉴别乙烷和乙烯?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能用什么试剂呢?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过足量H2?通过溴水?(4)用乙烯和HCl 的加成反应与乙烷与Cl2 的取代反应都能制取氯乙烷,哪个方法好?(5)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能用作卤素单质的萃取剂吗?4.乙烯的用途(1)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苏教版高中化学石油的炼制 乙烯(一)精品教案

石油的炼制乙烯(一)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石油的存在和组成以及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2.了解石油炼制的目的和方法。
3.通过学习石油的蒸馏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4.通过石油炼制的目的和方法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短缺、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了解石油炼制的目的和方法。
三、设计思路本课时知识较简单,从石油分馏的工业过程引出乙烯,而乙烯的性质将在下一课时学习。
在知识难度较低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优势,课前引导学生利用媒体、网络搜索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相会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安排学生演示他们的PPT文稿。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展示石油样品。
2.简单讲述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石油资源的争夺,引入学习课题――石油炼制乙烯。
3.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烃,直接使用的价值不大。
石油炼制的方法有两种:一为石油的分馏;二为裂化。
[提问]什么是石油的分馏?[提问]石油分馏可以得到那些物质?[插图]P62图3-4石油分馏产品示意图[演示]石油的蒸馏[观察与思考]P62石油蒸馏[讨论](1)随着馏分的沸点范围上升,下列性质有何变化?颜色;黏度;挥发性;易燃性;燃烧时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黑烟量。
(2)馏分的沸点范围与馏分中化合物分子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有什么关系?(3)馏分的黏度与馏分中化合物分子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有什么关系?(4)解释石油可分馏成不同馏分的原理。
(5)在通常条件下,烃分子里的碳原子数:到为气态;到为液态;到为固态。
[讲述]炼油厂里石油分馏的原理跟上述实验一样,分馏在分馏塔里进行。
石油的分馏是石油炼制的第一阶段,仅仅使原油中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分离出来。
各馏分的成分在分馏过程中并没有改变。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用作液体燃料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经质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分馏后得到的轻质油一股仅占石油总量的25%左右。
《石油的炼制 乙烯》教学设计(青海省省级优课)

并提出思考3
播放实验,总结现象、结果。说明乙烯被KMnO4氧化产物为CO2。随时补充解答学生疑问
观察、归纳、总结现象,认识乙烯的氧化
并解释乙烯与甲烷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
以对比的学习方法,明确不同结构决定不同性质。
提出思考3,随时补充、答疑
思考、讨论完成任务
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
引导学生认识加成反应。动画展示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介绍乙烯加成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思考2
对比乙烷和乙烯分子中键能的数据,
明确告知双键中的两个键不完全一样
双键比单键更稳定,但双键中有一个键比较“脆弱”易断裂。
结论:乙烯比乙烷更加活泼
逐步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思维。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设疑深入
乙烯具有不同于甲烷的碳碳双键,对其性质有何影响?
看实验,仔细观察现象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思考1
引导学生推测乙烯的结构
据分子式和碳原子成键方式推测结构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讲解:乙烯的结构
引导学生认识乙烯的结构,待学生完成后给出结果
写出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对查漏补缺,完善。
以结构为依据,加深对乙烯的认识
总结
乙烯为平面型分子,6个原子共面,键角120°
理解乙烯的平面型结构
立体结构的空间想象力
单 位
主 讲
课 题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课的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体验加成反应的探究过程,了解乙烯的结构,能写出加成反应方程式。
教材分析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和苯是两类烃的代表物。本节课的内容是对饱和烃的承接,也为苯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同时加深对有机物中碳原子成键方式的认识,并体会碳原子成键方式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着重体现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策略:“结构—性质—用途”。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内容,做好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的储备。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 苏教版教案:石油炼制 乙烯

第2课时 石油炼制 乙烯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知道石油的炼制方法(分馏、裂化、裂解)、目的及主要产品。
2.了解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3.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
1.通过搭建乙烯的球棍模型,认识乙烯的结构是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并能够运用乙烯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2.通过学习乙烯的分子结构,知道乙烯分子的结构特点,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乙烯和烷烃性质不同的原因。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从石油的炼制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有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思,能依据实际条件并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知识点01 石油炼制1.石油的组成(1)组成元素:石油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和氢,同时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2)主要成分:石油中含有多种液态烃,并溶有少量的气态和固态烃。
2.石油的分馏(1)实验室蒸馏石油 ①)实验装置:②实验注意事项:目标导航知识精讲a .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b .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暴沸;c .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馏分蒸气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d .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蒸气,进出水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
③实验现象及结论: 锥形瓶中收集到油状液体。
60~150℃温度范围内收集到液体为汽油。
150~300℃度范围内收集到液体为煤油。
(2)石油的分馏①原理:加热石油时,沸点低的成分先汽化,经冷凝后收集,沸点高的成分随后汽化、冷凝,使沸点不同的成分(馏分)逐步分离出来。
这一过程在石油工业中是在分馏塔中进行的,称为石油的分馏。
②设备:分馏塔。
③产品:按沸点由低到高,有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重油。
④特点:a .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 .各种馏分都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各馏分含有沸点相近的若干种烃。
〖2021年整理〗《《石油炼制 乙烯》精品》优秀教案

专题8-§1-2石油炼制-乙烯教材分析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可以由乙烯得到多种烃的衍生物及高分子材料;同时,乙烯也是较简单的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
通过对乙烯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人地了解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及相互转化规律,并将初步接触决定有机物分类与化学性质的特征基团官能团。
基于此,本节教材在编排上依次从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这几个方面介绍乙烯,给出在中学阶段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流程,建立认知模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体会物质结构对性质和用途的决定作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知道石油炼制方法分馏、催化裂化、裂解、目的及其主要产品。
2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特点和性质。
3会书写与乙烯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核心素养1掌握乙烯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 通过分析推理认识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断键和成键情况,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乙烯的结构如何决定其性质;难点:乙烯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展示)石油样品。
(引言)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烃,直接使用的价值不大。
石油炼制的方法有两种:一为石油的分馏;二为裂化。
(提问)什么是石油的分馏?P60(提问)石油分馏可以得到那些物质?(插图)P60图8-8石油分馏产品示意图(演示)石油的蒸馏(过渡)从石油分馏获得的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为了提高从石油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将石油进行加工炼制。
(学生阅读)P61石油的裂解和裂化板书:一、石油炼制1、蒸馏(物理变化)2、催化裂化(化学变化)3、裂解(化学变化)[创设情景]让学生阅读这段有趣的文字,了解这种神秘的气体。
1864年,美国人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煤气灯泄漏出的气体可使附近的树木提前落叶。
1892年,在亚速尔群岛,有个木匠在温室中工作时,无意中将美人蕉的碎屑当作垃圾烧了起来,结果美人蕉屑燃烧的烟雾弥漫开来后,温室中的菠萝一齐开了花。
石油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篇一:石油炼制乙烯教案石油炼制乙烯【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二专题三第一单元,本节课以石油的分馏为切入点,引出石油的催化裂化以及裂解,在此基础上,介绍乙烯的结构式、主要性质以及加成反应。
【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准备】1.ppt【教学过程】【师】钓鱼岛本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自从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事件,使他一举成名,之后的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点低的成分先汽化,经冷凝后收集,沸点高的成分随后汽化,冷凝。
这样不断加热和汽化、冷凝,是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
【师】实验中为什么需要温度计呢?【师】温度计应该放哪里呢?【师】是为了测量混合物蒸气的温度,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怎么样的?【师】好处是什么?【师】那么石油分馏收集得到的60—150℃,150—300℃的分馏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师】当然这时候石油分馏出来的还是混合物,个分馏含有沸点不同相近的若干烃,各种烃中含有的碳氢原子个数各不相同,随着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碳链的增长,相对谘质量的增大,他们的沸点也增大。
为了将提高从石油得到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还要将相对质量比较大的烃断裂成相对质量比较小的烃,因此还有进行催化裂化以及裂解。
【师】是的,乙烯的密度比空气小,并且难溶于水。
【生】ch2=ch2【师】跟乙烷相比,有什么不同呀?【生】比乙烷少了两个氢,并且碳与碳是双键,【师】很好,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
乙烯的所有碳氢都是在同一平面的,而乙烷是立体的。
【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这是一种不饱和的键,使乙烯的性质比烷烃活泼。
因此乙烯有还原性,被高锰酸钾氧化。
【师】这里乙烯和溴发生了化学反应,乙烯分子中的一个双肩锻炼,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溴原子结合,产生了无色的溴乙烷,因此可看到溴的红棕色褪去。
因此,我们将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者三键两端的碳原子和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石油的炼制 乙烯》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乙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出自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中的第一部分,包括石油化工生产及产品介绍和可由石油生产的乙烯气体,它很好地将化学基础知识与社会化工生产相联系。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分子,准确认识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前面的教材内容已经安排学习了原子结构、化学键等知识,还有本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中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都巧妙地为本节对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提供了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较为全面的知识铺垫。
乙烯是不饱和烃的典型代表物,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特别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有机物的重难点之一。
它不仅在烷烃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烃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的理解,还为后面学习选修内容做了良好的奠基。
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化学已经接触了个别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由此可知,学生对于有机化合物这一概念不会陌生,比较容易带入学习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几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通过前两章中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内容的学习和巩固,学生对于物质内部结构有了更多的认识,熟悉结构决定性质和主要性质反映物质结构特点的原理。
而且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是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的。
三、教学目标1.利用与乙烷结构对比的学习方法,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
2.通过课堂实验演示活动,观察现象,分析推理而得出乙烯的主要性质,特别是加成反应这一化学性质。
3.联系身边常见的生活物品,了解乙烯的一些重要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一方面,学生要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认识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并知道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另一方面,认识乙烯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知道氧化、加成等有机反应类型,还知道有机化合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由此得出,本节课内容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并掌握乙烯分子的结构与主要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
计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石油的炼制乙烯》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组陈梓云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烷烃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的,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将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这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烷烃这节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但据调查,80%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反应不易理解,应用时常错。
还有65%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机物分子结构认识困难,涉及分子结构的问题易错。
也就是说,学生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石油炼制的原理及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区别
2. 重点掌握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理解加成反应的反应原理和概念,初步了解不饱和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2.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知识主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通过乙烯性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有机物结构域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实验探究法交流研讨法
五、教学准备
教学媒体、课件、球棍模型
仪器与药品:乙烯、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火柴、贮气瓶、酒精灯、烧杯、导气管、橡胶管、尖嘴玻璃管、双孔塞
六、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PPT】展示中国东海的地图。
请一位同学找一下钓鱼岛在哪里?
【学生回答】在台湾的东偏北方向。
【提出问题】钓鱼岛本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自从日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事件,使他一举成名,之后的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的问题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最近,日本宣扬说要买钓鱼岛,又是它处于风口浪尖上。
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领土的一部分,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那么为什么日本人会如此的想占为己有呢?
【学生回答】能源。
【讲述】是的,钓鱼岛周围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这是才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呀。
那么石油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今天我们又来好好的认识它。
一、石油的炼制
【联想·质疑】加油站有不同型号的柴油和汽油。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用石油制的吗它们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6~67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石油的成分如何石油的炼制方法有哪些
2.
3.如何把石油中低沸点的烃和高沸点的烃分离开?(提示: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目增多而升高)
【概括整合】在学生阅读—讨论—交流—自发讲解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和完善。
投影如下:
1.石油的成分
(1)元素组成:主要为C、H元素(质量分数为97%~98%),还含有少量的 O、N、S 等。
(2)物质组成: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
2、石油的炼制方法
【过渡】在石油裂解所得产品中有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展示青香蕉,提出问题,如何让它变得成熟?
板书:二、乙烯
【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书写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式;认识空间结构。
【板书】
二 乙烯的结构
分子式C 2H 4 电子式 H:C::C:H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 2=CH 2 平面型分子,键角为120
【观察回答】观察储气瓶中的气体、总结乙烯的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较空气略小
【观察·思考】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
实验1、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燃烧是火焰的亮度和颜色。
实验2、将乙烯通人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3、将过量的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
化。
(溴水也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代替)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
【展示成果】找一名代表汇报实验记录,如有不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板书: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
请学生板演方程式,师生共同评价
问题思考:燃烧时为什么有少量的黑烟?
板书:②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多媒体展示】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的过程
【试一试】写出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加成反应
【追问】在实验室如何鉴别乙烯与乙烷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迁移应用】
请分别写出乙烯与H 2、H 2O (H-OH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之前的学习经常说到性质决定用途
【展示】课本图片“乙烯用途示意图”。
板书:4、乙烯的用途
(1)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
(2)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本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一种新的有机物—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感受了物质的性质由结构决定的规律的存在。
对石油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于我们合理地利用资源具有指导意义。
六、板书设计:
H H .. ..
第二节石油的炼制乙烯
一、石油的炼制
1、组成
2、炼制
二、乙烯
1、物理性质
2、分子式与结构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
②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2)加成反应
4、乙烯的用途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