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民2012_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指导手册(Ver.20120212)
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块体法计算海气通量的误差估计与船基海气通量计算

2.资料的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所关注的是湍流热通量,也就是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确定。
所使用的实测数据资料有两种:固定平台观测资料和船基观测资料。
2.1固定观测平台资料来源本文所用的固定观测平台资料是从位于南海茂名的海洋气象海上观测平台获取的直接实测资料。
该海洋气象观测平台是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在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和广东省气象局大力支持下提高基础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既是建设海岸带海一陆一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纳入了广东省电白国家气候观象台“二站一平台”体系建设中。
海洋气象观测平台的建成,为研究南海北部海岸带海一陆一气相互作用以及近海台风、海岸带暴雨和海雾等海洋灾害天气发挥了关键作用,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该海洋气象观测平台(图1)总高度53m,上部为25m钢塔,下部由重力式基础、支撑钢管和三角平台组成。
平台安装在东经111“23’26”、北纬21。
26’24”,也就是茂名博贺港南约6km的海床上,海水深度约为17m,观测点受陆地下垫面的影响较小,可有效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海气边界层、近海海洋观测数据。
纂纂黔黔图1.位于茂名的海气通量海_!几观F i g1.A i r-se a h e a t f l u x o n M a o m in g o b se r y 测平台atio n P la tf on n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块体法计算海气通量的误差估计与船纂海气通量计算设计的前一种滤波方法进行检验。
图2.船一堪海气通量观测仪器F ig2A i r-se a h e a t f l u x o b se r va tio n i n str ul n c n t o n b o a r d t h e sh i P2.3其他研究资料本文还选取了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 c E P/N c A R)提供的空间分辨率为 2.50义2.50,包括海平面高度场日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FN L 再分析资料中的6hour间隔的925h P a垂直速度场资料,时间范围是2006年3月5日一5月31日。
王介民 陆面过程实验和地气相互作用研究——从HEIFE到IMGRASS和GAME-TibetTIPEX

遥感 干旱区水热交换 区域水文 , 生物气象
遥感 水热交换
遥感
土地退化 ,生物气象 遥感
生物气象 ,遥感
生物气象 ,遥感
生物气象 ,遥感
气象与遥感
高原地面水热交换 云及降水 , 区域水文
积雪冻土 , 遥感
草原地面水热交换 生物过程
水文 ,气候影响
生物气象 ,遥感
问题的困难性还在于 , GCM 的网格尺度多数为 102km ×102 km , 高分辨率模式在某些 地区可为 50 km ×50 km。即便是最小的 GCM 网格 ,也比地面上的通量交换过程 (微气象 过程) 和生物过程的尺度大很多 。局地或区域性大气模式 ,至少要用二维方法涵盖地表状 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而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全球气候模式对每个网格单元 ,只能像一 个点一样 ,采用一维参数化方案描述地气相互作用 ;所需的主要参数包括太阳辐射 、地表 反射率和比辐射率 、土壤含水量及其它物理特征 、地面粗糙度和植被参数等 。参数化方案 的代表性优劣 ,或如何将大尺度与中小尺度耦合发展 ,自然成为各种 GCM 模式面临的极 具挑战性的问题 。
第18卷第3期 1999年 8月
高 原 气 象
Vol. 18
PLATEAU METEOROLOGY
August
, No. 3 1999
陆面过程实验和地气相互作用研究 Ξ
———从 HEIFE 到 IMGRASS 和 GAME2Tibet/ TIPEX
王介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美国 Kansas 10 ×10
中国西北部 70 ×90
俄国 Kursk 100 ×100
湍流通量计算及其不确定性研究的新进展

ECPACK (U. Wag.) (2004) TK2 (UBT) (2004), TK3 (Apl/2011), TK3b (Nov/2011) EddySoft (MPI) (2007) EdiRe (U. Ed) (2004), EdiRe 1.5.0.29 (Aug/2011) APAK (U. Org) (2003) ECO2S (U. Tuscia) (2010, 2011) EddyPro (Li-Cor) (Apr/2011), EddyPro 4.0 (Apr/2012) EddyUH (U. Helsinki) (Sep/2011) ......
涡相关方法
一个有60多年研究历史的老课题 一个不断发展与更新的新领域
湍流大气
地气间动量/热量/ 物质的通量交换直测
(G. Burba, 2007)
a u ' w '
H a CP w ' T '
E w ' w '
FC w ' C '
出版:2012年2月, by
观测与模式
模式
目的:将经验和局部认识上升为理论(更全面 的认识),包括时空扩展分析,以及预测, 适应性和决策应用研究等 挑战:模式总是某种简化从而是不完善的
理论上的局限与过程的缺失 不适当的输入参数与参数化方案 缺乏适当的检验 模式发展中的发散性和缺乏协调
模式与观测发展的非对称性(不协调性)
涡相关法通量计算分析软件
涡相关法通量观测,在微气象学界早已成熟。湍流资料 的后处理方法在本世纪初已有国际标准推荐。但‘协调’ 和‘统一’尚未实现,新的软件仍在不断涌现。原因:
复杂条件下湍流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复杂条件下湍流通量的观测与分析王介民;王维真;奥银焕;孙方林;王树果【期刊名称】《地球科学进展》【年(卷),期】2007(22)8【摘要】随着气候与环境问题的突出,地球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CO2、水汽和能量交换引起更大关注。
全球通量网和其它研究计划已在不同地区建立了大量通量站;并主要利用涡动相关方法进行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许多通量站设在地形起伏、斑块植被地区,且由于长期连续运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不利气象条件。
国内各部门应用的涡动相关方法通量观测系统已有数百套。
此方法似乎简单,而较准确的有代表性的通量取得却涉及许多问题。
国外近10年来有关研究很活跃,国内则显得相对薄弱。
仪器和台站很多,却缺乏合乎国际规范的处理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影响到资料共享和合作研究。
应根据国际最新进展和部分台站资料,在做成较规范的湍流资料处理程序的基础上,建立包括通量源区分析的质量控制与保证系统。
对地形和植被都较复杂的情况,结合国际上几个较典型的通量站和国内祁连山大野口等通量站特点,做了简要介绍。
【总页数】7页(P791-797)【关键词】湍流通量;涡动相关方法;QA/QC;复杂下垫面;夜间稳定层结【作者】王介民;王维真;奥银焕;孙方林;王树果【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5.2【相关文献】1.城市中湍流和能量通量的观测分析:以榆中县为例 [J], 董龙翔;杨宾;郭阳;左洪超2.城市不同下垫面湍流通量的观测和分析 [J], 孔令彬;仝纪龙;王聚杰;赵艳茹;张文煜3.非均匀下垫面湍流通量观测的印痕分析 [J], 彭谷亮;刘绍民;蔡旭晖;卢俐;徐自为4.华中丘陵地带塔层湍流通量的观测分析 [J], 王雪;蔡旭晖;康凌;张宏升;宋宇;陈家宜5.复杂地形湍流观测特征及通量代表性分析 [J], 王雪;蔡旭晖;康凌;张宏升;陈家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站点空间代表性

5.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网络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碳循环项目办公室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总页数】14页(P7715-7728)
【作 者】王绍强;陈蝶聪;周蕾;何洪林;石浩;闫慧敏;苏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站点空间代表性
王绍强;陈蝶聪;周蕾;何洪林;石浩;闫慧敏;苏文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年(卷),期】2013(033)024
【摘 要】涡度相关技术是测定大气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CO2交换、水分和能量通量最直接的方法,可用于研究土壤、植被与大气间的CO2交换及其调控机制.收集了11个影响净碳交换量的主要变量信息,包括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和地形因素的非生物因子、实际植被状态以及植被生产力,采用多元地理变量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绘制出不同聚类数(25、50、75、85、100、150和200类)的通量生态区.结合中国现有通量观测站点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新生成的通量生态区和已有的自然地理区划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由于中国地形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现有85个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站点仅能刻画部分中国生态系统类型的净碳交换量时空特征,通量生态区划分为100-150类比较合适.考虑到涡度相关通量观测运行成本,通量站点可增加至150个,从而使得优化后的通量观测网络能够代表中国主要类型的生态系统,并且有利于通量观测数据与遥感资料的有效结合,提高碳水通量观测从站点扩展到区域尺度的精度,从而更好地检验过程机理模型的模拟结果.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1. 引言涡度相关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大气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气体和能量通量的先进技术。
它通过测量空气中的微小涡旋来分析和计算各种气体(如二氧化碳、水汽、氮氧化物等)和能量(如热量)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通量。
本文将着重介绍涡度相关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重要性。
2. 涡度相关技术的原理涡度是指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的旋转运动。
在大气和陆地生态系统中,气体和能量的传输是通过对流和涡旋的方式完成的。
涡度相关技术利用了这种特性,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某一点上的气体或能量的变化来计算通量。
主要的涡度相关技术包括风速测量、气体浓度测量和温度测量,通过这些参数的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到气体和能量的通量数据。
3. 涡度相关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涡度相关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研究碳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方面。
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准确地了解生态系统中气体和能量的流动情况,进而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进行评估和预测。
涡度相关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全面地了解生态系统的气体交换和能量平衡,为进一步的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通过这些数据,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先进的气体和能量通量测量技术,涡度相关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响应机制。
我个人认为,涡度相关技术将会在未来的生态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探索地球上的自然奥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 总结涡度相关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和能量通量测量技术,它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涡度相关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您对涡度相关技术有更清晰的认识,对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有所启发。
不同平均时间对LOPEX10资料涡动相关湍流通量计算结果影响

1 引言
陆 - 气间水分和碳循环是陆地表层系统物质与 ] 1-2 。 能量循环 的 核 心 ,是 气 象 学 研 究 的 重 点 之 一 [ 1 8 7 5 年雷诺便提出了著名的雷诺分解理论
[ 3]
9] 。 由雷诺分解理论可知 ,涡动相 关 系 统 质量控制 [
并不能测量全部尺度涡旋的湍流信号 :若湍流的特 征时间尺度小于仪器的采样间隔 ,则更小尺度的湍 流信号是不能 被 观 测 到 的 ;在 数 据 的 后 期 处 理 中 , 湍流谱和 平 均 时 间 对 最 终 的 计 算 结 果 也 有 很 大 影
[ 8]
。 平均时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湍流通量数据的
;定稿日期 : 2 0 1 1 0 7 0 8 2 0 1 1 1 1 0 4 收稿日期 : - - -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项目 ( 共同资助 9 7 3 计划 ) 2 0 0 9 C B 4 2 1 4 0 2 4 0 9 0 5 0 0 6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男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博士生 ,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卫星遥感研究 . : 1 9 8 5—) E-m a i l s n l v l z b. a c . c n 作者简介 :吕少宁 ( @
第3 高 原 气 象 1卷 第6期 V o l . 3 1 N o . 6 , 2 0 1 2年1 2月 D e c e m b e r 2 0 1 2 P L AT E AU ME T E O R O L O GY ] 吕少宁 ,文军 ,张宇 ,等 .不同平均时间对 L O P E X 1 0 资料涡动相 关 湍 流 通 量 计 算 结 果 影 响 的 探 讨 [ J .高 原 气 象 , 2 0 1 2, 3 1 ( ) : 6 1 5 3 0-1 5 3 8.
王介民2012_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指导手册(Ver.20120212)

2
的是 CSI 开路涡动相关通量系统,包括三维超声风速温度仪 CSAT3 和红外气体分析仪 LI-7500, 以及相匹配的数据采集系统和预处理软件等。 2011 年 CSI 新开发的包括 EC150 CO2/H2O 分析仪和 CSAT3A 三维超声风速温度仪组成的开路涡动相关通量系统, 传感器 结构紧凑,风速测量与 CO2/H2O 测量之间具有更好时间同步性。 1.1 三维超声风速温度计原理 三维超声风速温度计的原理,以常用的 CSAT3 为例,如图 1 所示。如收发二探头 间的声程为 d,测得的顺风和逆风向声传播时间分别为 t1 和 t2,则可由下二式分别计算 沿声程的风速分量 Vd 和声速 c:
= ρ P / (287.059 × (Ta + 273.15)) + ρv
[kg/m3 ] [J/kg/K] [J/kg]
( 16 ) ( 17) ( 18)
= CP CPd (1 + 0.84q )
= λ (2.501 − 0.00237 × T0 ) × 106
其中, P 为气压 [Pa], Ta 为气温 [°C] , CPd = 1004.67 [ J kg −1 K −1 ] 为干空气的定压比 热, q [kg / kg ] 为比湿, T0 为地表温度 [°C])。注意,利用(11)~(15)式进行通量
送通量可由下式计算:
Fx= w ⋅ x
[kg/m2/s]
( 7)
其中,横上线表示时间平均。将测得量做雷诺分解,即分为平均量和脉动量两部分:
w = w + w' x= x + x '
则(5)式变成
( 8) (9)
Qx = wx + w ' x ' = w' x 直风速的时间平均值为零( w = 0 )。这样,动量通量(即切应力 τ ), 摩擦速度 u* ,感热通量( H ),潜热通量( λ E )和 CO2 通量( FC )可分别由以下各 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测量仪器与原理
涡动相关通量系统的基本设备主要包括一个三维超声风速温度计( SAT)以及一个 快速响应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IRGA)。目前可供选择的三维超声风速温度计有 Campbell Scientific Inc. (CSI) 的 CSAT3,Gill 的 Solent R2,R3 等,METEK USA-1,R.M. Young 81000 系列, 以及 ATI, Kaijo-Denki 等厂家的产品。 由于不同厂家传感器结构上的差异, 对环境流场的扰动略有不同;所测声虚温也有 5%-10% 的差别。但总的说来每种仪器都 有其优点和缺点; 经过必要修正后的风、 温等数据仍基本一致。 红外气体分析仪 ( IRGA) CO2/H2O 测量系统,有 LI-COR 生产的 LI-7000(闭路), LI-7500(开路),以及最新 研发的兼具开路和闭路优点可以在降水等环境下应用的 LI-7200 等。国内近年应用较多
3
Tv = T (1 + 0.378 e / P) = T (1 + 0.61 q )
这里 T 为空气温度 [K] , e 为 水 汽 压
[K ]
[Pa] , q ≈ 0.622 e / P
( 4) 为比湿。由
CP =+ CPd (1 0.84q ), CV =+ CVd (1 0.93q ) , 并令 γ d = CPd / CVd 即干空气的比热比, ( 3)
见,Ts 与空气虚温 Tv 只有微小的差别。,
[K ]
(6)
Ts 转换为 [°C] 后,即是超声仪实际输出的温度,称为超声虚温。比较(4)与(6)可
注意,一般文献中(如 Schotanus et al., 1983;Liu et al., 2001)因考虑与超声路径垂 直的风速分量 Vn 的影响,计算声速和声虚温的式子((2)(3)(5)(6)等)都更复 杂,即含有所谓的‘侧风订正’。对 CSAT3 超声风速温度仪,Vn 的影响已在测量中利 用风分量和简单三角关系做了在线处理,不需要在资料后处理中再加侧风订正(参 CSAT3 手册及本文 4.4 节)。 另外,此类风速仪测量的是探头间的声传播时间,故算得的风速和温度都是声程空 间的平均值,即含有所谓的‘路径平均’影响。计算通量时,应对此做频率影响订正(参 本文 4.3 节)。 1.2 红外气体分析仪原理 以常用的开路 CO2/H2O 气体分析仪 LI-7500 为例, 其原理如图 2 所示。这是一个开路系统;空气中的光 程约为 12.5 cm。 它采用在近红外波段二氧化碳和水 汽的吸收带(分别约为 4.26 µm 和 2.59 µm),测量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浓度; 浓度单位可以是 mmol/mol (相对于干空气的摩尔混合比) , mmol/m3 (摩尔浓度)或 g/m3(质量密度)等几种。注意:通 常情况下,气体分析仪测得的为质量密度( g/m3 或 mg/m3 ),通量计算中必须做由于空气温度和湿度变 化引起的‘密度变化’订正(见本文 4.5 节)。此外, 与超声仪一样,开路气体分析仪测得的是整个光程上 的 CO2 和 H2O 的浓度平均值,特别是,气体分析仪与 超声仪在安装时一般有 20~40 cm 的间距;这些,都 会造成通量测量中较严重的高频损失。 图 2. LI-7500 红外气体分析仪
2 τ = − ρ u*
[N/m2]
2 2 1/ 4
( 11) ( 12)
= u∗
(
u ′w′ + v′w′
)
[m/s]
H = ρ CP w ' T '
[W/m2]
( 13)
λ E = λ w ' ρv '
FC = w ' ρc '
[W/m2]
( 14)
[kg/m2/s]
( 15)
式中,空气密度 ρ ,定压比热 CP 和蒸发潜热 λ 分别由以下各式计算:
涡动相关通量观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手册
王介民 编写
( 2008 年 3 月初稿, 2012 年 2 月第 6 次修订)
1
0.
引言
最近10-15年来,不同类型地表与大气间能量、水分和CO2等交换过程的研究得到空
前发展。以研究生态系统交换为主的国际通量网( FLUXNET),在全球不同地区的注册 通量站已经超过 500个( /fluxnet)。国内有关通量观测研究的发 展速度更快,包括中国通量网(ChinaFlux)在内由不同项目在全国各地建立的长期通量 观测研究站点已超过100个。 这些站点, 除风温湿梯度、 辐射、 土壤温湿及热流等观测外, 普遍使用涡动相关通量观测系统进行近地层水、热、CO2等通量的直测。涡动相关方法 (或涡动协方差方法,简称EC),经过近50年的发展,无疑仍是当前地气交换研究中最 先进和首选的通量观测方法。 为了保证各观测站的资料质量,实现资料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编写了本手册。编写 中参考了美国通量观测网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指南和欧洲通量网及有关专家的推荐文件 等。主要内容如下: 1. 测量仪器与原理 2. 数据采集系统 3. 观测站点选择与仪器安装 4. 涡动相关通量计算方法 5. 仪器维护与检定方法 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7. 通量资料格式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 2) 常用物理常数及计算公式 推荐的处理程序 Edire-w
= ρ P / (287.059 × (Ta + 273.15)) + ρv
[kg/m3 ] [J/kg/K] [J/kg]
( 16 ) ( 17) ( 18)
= CP CPd (1 + 0.84q )
= λ (2.501 − 0.00237 × T0 ) × 106
其中, P 为气压 [Pa], Ta 为气温 [°C] , CPd = 1004.67 [ J kg −1 K −1 ] 为干空气的定压比 热, q [kg / kg ] 为比湿, T0 为地表温度 [°C])。注意,利用(11)~(15)式进行通量
送通量可由下式计算:
Fx= w ⋅ x
[kg/m2/s]
( 7)
其中,横上线表示时间平均。将测得量做雷诺分解,即分为平均量和脉动量两部分:
w = w + w' x= x + x '
则(5)式变成
( 8) (9)
Qx = wx + w ' x ' = w' x '
( 10)
其中已假设垂直风速的时间平均值为零( w = 0 )。这样,动量通量(即切应力 τ ), 摩擦速度 u* ,感热通量( H ),潜热通量( λ E )和 CO2 通量( FC )可分别由以下各 式计算:
= c2 γ = P / ρ γ= Rd Tv γ Rd T (1 + 0.378 e / P)
Rd 为干空气的气体常数(=287.06 JK-1kg-1),Tv 为空气的虚温。按定义,
( 3)
其中,P 为气压 [Pa], γ = CP / CV 为(湿)空气的定压定容比热比, ρ 为密度[kg/m3],
= Vd
d1 1 − 2 t2 t1 d1 1 + 2 t1 t2
( 1)
= c
(2)
图 1. 超声风速温度仪( CSAT3)测量原理
对 CSAT3,已知三对探头的几何配置,由测得的三个沿风程的风速,即可计算‘超 声坐标系’XYZ 三个轴向的风速分量,即仪器输出的 ux,uy, uz,及总的风矢量。仪器 输出的声速 c(或下述声虚温 Ts)也是图示三个非正交超声路径的测量的平均。 温度的观测值由声速 c 换算。物理上,声速与空气的温、湿度等有如下关系:
2
的是 CSI 开路涡动相关通量系统,包括三维超声风速温度仪 CSAT3 和红外气体分析仪 LI-7500, 以及相匹配的数据采集系统和预处理软件等。 2011 年 CSI 新开发的包括 EC150 CO2/H2O 分析仪和 CSAT3A 三维超声风速温度仪组成的开路涡动相关通量系统, 传感器 结构紧凑,风速测量与 CO2/H2O 测量之间具有更好时间同步性。 1.1 三维超声风速温度计原理 三维超声风速温度计的原理,以常用的 CSAT3 为例,如图 1 所示。如收发二探头 间的声程为 d,测得的顺风和逆风向声传播时间分别为 t1 和 t2,则可由下二式分别计算 沿声程的风速分量 Vd 和声速 c:
6
支座上。CSAT3 等的探头应朝向主导风向,并注意尽量减少由于塔结构本身形成的流场 阻挡或扭曲等干扰的影响。应保持仪器传感器的清洁,及时清理尘垢、鸟粪以及积雪和 霜冻等。注意,超声风速温度计在声程受阻(如下雨)或潮湿、大雾等天气无法正常工 作,在有霜冻时可能需要进行加热。随着长期连续使用,声波传感器可能需要更换。三 维超声风速温度计应保持水平(超声坐标系的 z 轴保持在垂直方向),以减少风向变化 带来的不确定性。 测量二氧化碳和水汽浓度快速变化的红外气体分析仪,有闭路式和开路式两种。当 前国内多用 LI-7500 开路式气体分析仪,系统轻小,耗能低,高频响应好,信号相对于 超声仪的滞后小;但与闭路气体分析仪相比有易受天气影响,无法进行自动化例行校准 等缺点。 开路系统如 LI-7500 的探头应尽量装在超声探头附近,但不妨碍流场。雨天等恶劣 天气时此仪器同样无法正常工作;可将探头与垂直方向成 15°-30°角安装,以减少雨水或 露水对探测窗口的影响。注意定期用专用装置做二氧化碳和水汽浓度的零点和幅度标定 (参手册)。计算二氧化碳和水汽通量时要加入密度变化订正(WPL 订正)、频率响应 订正等,详下述。 4. 涡动相关通量计算方法 尽管涡动相关通量观测仪器 (特别是传感器结构) 及其野外应用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通量的计算仍然需要一些修正过程。 如已由观测系统得到 10-20Hz 的 u , v, w, Ts , ρ v , ρ c 等湍流原始记录,且取平均时间为 30min,则通量计算过程(及有关质量控制与评价) 一般如图 3 所示。 其中,原始湍流数据的检查和预处理包括: 1) 检查超声仪和红外气体分析仪的传感器异常标志(flag)。各标志说明参有关仪 检查 u , v, w, Ts , ρ v , ρC 等原始记录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去除超出物理上合理范